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基金早班车丨各路资金联手“扫货”,多只中证A50ETF规模大增
go
lg
...
4-05-16 3 513520 华夏
野村
日经225ETF 2.6846 赵宗庭 2024-05-16 4 513880 华安日经225ETF 2.6301 倪斌 2024-05-16 5 513000 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 2.5547 余海燕 2024-05-16
lg
...
金融界
2024-05-17
「地方政府购房」炸开锅!杭州临安走在前列,中国房地产股飙升
go
lg
...
但从方向上看,这似乎是正确的举措。」
野村
证券认为,中国当局最终将不得不解决对房屋交付的担忧。该行表示,「地方政府能够自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来支撑房地产行业的力度有限,现在该轮到中央政府为房地产行业采取有意义的措施了。」 5月14日,浙江杭州市带头证实了地产支持政策的最新传闻。杭州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告称,将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本次收购房源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0000平方米,为现房或一年内具备交付条件的期房。 其实,在近期热议的地方政府下场购房的传闻前,重庆市于三月便出现了地方国企收购7个项目用作保租房的案例。当时,重庆市共计收购4207套房源,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为主,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租赁需求。 《第一财经》评论称,地方政府购买整体项目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是新事物,而杭州市临安区此次动作收到市场特别关注的原因于杭州刚刚彻底取消楼市限购有关。 本月初,杭州、西安等地政府宣布全面取消房屋限购令,至此中国已经有二十余座城市取消买房限购政策。 另外,近期「以旧换新」等房地产政策频频传响,整个中国房地产活跃度显著上升。有评论称,在过去郑州、长沙、南京等多个核心城市出台以旧换新政策来消化存量房产后,本次杭州临安区的政策一方面是对盘活存量、去化库存的有益尝试,也是对政府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支持。
lg
...
投资慧眼
2024-05-16
基金早班车丨百亿基金业绩大反弹,核心资产再领风骚
go
lg
...
4-05-15 3 513520 华夏
野村
日经225ETF 0.0664 赵宗庭 2024-05-15 4 015282 华安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 0.0379 倪斌 2024-05-15 5 015283 华安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 0.0286 倪斌 2024-05-15
lg
...
金融界
2024-05-16
新和成:5月15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包括知名机构景林资产的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夏斯亭、兴银基金石亮、兴证化工刘梦岚、
野村
东方国际资管吴刚祥、长城证券肖亚平 王彤、长江证券魏邈、创金合信刘迪、浙商证券李辉、中金公司贾雄伟 侯一林、中欧基金息荣雪、中泰证券聂磊、中信建投陶爱普、中信能源刘畅、中银化工范琦岩、朱雀基金刘丛丛 张璇、大成基金段一帆 赵蓬、德邦证券许蕾、东北化工伍豪、富达基金李瑞鹏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未来资本开支规划? 答:公司将围绕“拓市场、谋发展、强管理、防风险”的经营指导思想,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投资新项目新产品。同时,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品价值。 问:公司对维生素价格的看法? 答:维生素是刚需产品,主要是供需决定市场,新和成现在能做八种维生素,主要维生素产品价格基本处于底部区间,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亏损线,现阶段产品价格有所上涨。相信未来维生素价格还要持续波动,公司对自身维生素产品有信心。 问:公司对蛋氨酸产能消化以及价格持续性的看法? 答:蛋氨酸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全球每年增长 3%-4%左右,需求有增量,相信产能可以逐步消化。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一些老旧装置的生产成本偏高,也会有老旧产能的关闭。公司依然持续看好蛋氨酸行业前景。 问:黑龙江基地盈利承压,公司未来规划? 答:黑龙江目前确实是亏损状态,公司前期投入高,高起点、高要求,公司的目标是做成全产业链,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争取减少亏损,扭亏为盈。未来,公司将持续丰富生物发酵产品品类。 问:生物发酵新产品布局?具体大单品规划? 答:公司在氨基酸类、香精香料、新材料领域有许多产品规划用生物发酵法生产,产品附加值高。当下合成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公司非常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问:尼龙 66产能布局较多,公司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在尼龙新材料项目上是全产业链的布局,把卡脖子技术会放在第一位,围绕资源、技术、市场应用三大方面,同时考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问:草铵膦项目规划?是否规划做精草铵膦? 答:公司布局草铵膦,符合公司利用好技术协同,不断拓宽产品品类的理念。草铵膦用作除草剂,虽然市场新进产能较多,但公司仍然在考虑积极推进该项目。项目规划 6万吨,考虑分期投产,目前仍在项目报批阶段。未来会布局精草铵膦。 问:公司 HA项目中 HDI、IPDA的详细规划? 答:HDI、IPD中试产品已在客户间试销,已得到客户认可。公司维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努力尝试突破己二腈、己二胺等产品的卡脖子技术,最终规划形成全产业链,提升成本优势。 问: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答:公司将一以贯之坚持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的发展战略,坚持“化工+”和“生物+”的战略主航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各类功能性化学品,未来争取做到领先的功能化学品企业。 新 和 成(002001)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原料药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新和成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4.99亿元,同比上升24.54%;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上升35.21%;扣非净利润8.57亿元,同比上升46.22%;负债率34.87%,投资收益-47.95万元,财务费用4271.5万元,毛利率35.0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600.9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06.8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5-15
【A股收市】贸易紧张局势重新抬头!中国股市应声下跌 警惕关税连锁反应
go
lg
...
剩的产能淹没了全球市场。 日本投资银行
野村
证券表示,虽然更高的关税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占中国海外总出货量的不到1%,但更大的担忧是连锁反应的后果。 “我们更担心的是,中国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地区的类似贸易限制措施,”
野村
证券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说,“最近,中国因‘产能过剩’、倾销廉价产品和深化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而受到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批评。从长远来看,不断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阻碍出口行业,并鼓励更多的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中国股市本周将进一步受到考验,因为一系列4月份零售销售和工业产出的关键经济数据将于周五公布。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对近期涨势的可持续性仍持谨慎态度,理由是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在一系列政府纾困措施的推动下,上证综合指数已从2月份的低点反弹15%。
lg
...
云涌
2024-05-15
可能性约为70%!交易员押注日本央行7月加息
go
lg
...
0.975%,为2013年以来最高。
野村
控股公司交易部门负责人Christopher Willcox在周三的采访中表示,由于日本通胀可能继续保持高位,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有可能在某个时点超过1%”。“无疑,这些市场将会更加有趣,”他说道。 Willcox还补充说,随着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在10月宣布“有限度的紧缩”,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仍有可能升至140左右。 对于7月之后的展望,投资者意见不一。 一项市场指标表明,交易员仅预计今年除了日本央行3月的行动之外,还有大约一次的进一步加息。 然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则预计今年还有三次加息。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国际利率部门负责人Ales Koutny预计,到年底日本央行将上调利率至约0.75%。高盛集团则认为,日本央行将每年加息两次,直到利率达到1.25%至1.5%。 一些投资者认为,日本央行不会大幅提高利率,因为习惯于超低借贷成本的企业会削减支出。另一些人则认为,忽视加息可能导致日元进一步走弱,从而推高进口成本。 东京品柏投资公司(PineBridge Investments Japan Co.)固定收益管理部门负责人Tadashi Matsukawa表示,如果日本央行每年加息两次,中期债券尤其是五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将受到影响。
lg
...
金融界
2024-05-15
日本央行本周意外削减购债引发猜测 市场对7月底前再次加息的预期升温
go
lg
...
来的最高水平0.975%仅咫尺之遥。
野村
控股交易部门负责人Christopher Willcox周三接受采访时表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在某个时候超过1%”,因为通胀可能会保持在高位。 Willcox补充说,基于对日本央行可能在10月宣布“有限紧缩”的预期,日元今年仍有可能升至1美元兑140日元。 投资者对7月以后的前景看法不一。 一个市场指标表明,除了3月份的加息之后,交易员预计日本央行今年仅会再加息一次。 品浩(Pimco)预计今年日本央行会再加息三次。Vanguard Group Inc.国际利率主管Ales Koutny预计到年底加息至0.75%左右。高盛集团预计日本央行每年加息两次直到利率达到1.25%-1.5%。 一些投资者认为日本央行不会大幅提高利率,因为习惯于超低借贷成本的公司会削减支出。其他人认为忽视加息可能会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从而推高进口成本。 PineBridge Investments Japan Co.驻东京固定收益管理部门负责人Tadashi Matsukawa表示,如果日本央行每年加息两次,中期债券、特别是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将受到影响。
lg
...
金融界
2024-05-15
A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沪指跌0.82%,地产股逆市走高
go
lg
...
美国目前并未大规模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
野村
称,由于欧盟及英国占中国电动车出口量的40%,欧洲如果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或会面临更大压力。 券商股走低,浙商证券跌停,国盛金控、太平洋跌超8%,方正证券、华创证券、信达证券等跟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联证券今日复牌喜提一字涨停。 有业内人士分析,券商股整体走低,情绪上或是与近期券商行业惨淡的一季报以及接连出现的罚单不无关系。券商行业的基本面已经见底,且行业的并购与重组加速这一预期正在逐步兑现。当前券商板块正处于估值底部区间。 电力股回调,西昌电力跌停,乐山电力跌超9%,明星电力跌逾8%,甘肃能源、华银电力跌超7%。 房地产股走高,光大嘉宝、天地源涨停,信达地产涨超7%,滨江集团、华发股份、南国置业等跟涨。 跟随地产股涨势,家电板块走强,老板电器涨超6%,火星人涨超5%,亿田智能涨超4%,奥普家居、帅丰电器等跟涨。 有市场传闻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项计划,即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购买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该方案可能会让银行提供贷款。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称,当前位置下市场或进入小歇脚期,原因或在于支撑反弹的是体感上有温差的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与待接力的边际增量资金,市场突破关键点位或需要政策(持续性及强度)与内生动能(盈利弹性或产业周期)的双管齐下,增量资金更多的则是水到渠成。市场下行风险随着资金面风险释放及一季报落地而减弱,但考虑到偏弱的金融数据或对风险偏好修复形成扰动、政策预期待催化,市场或从反弹进入小歇脚期,对应板块轮动的行情仍会持续。 配置上,红利仍是底仓首选,当前在板块内部、A/港股间做高低切换,战术配置出口与产能减压两个景气主线。
lg
...
格隆汇
2024-05-15
A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沪指跌0.82%,地产股逆市走高
go
lg
...
美国目前并未大规模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
野村
称,由于欧盟及英国占中国电动车出口量的40%,欧洲如果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或会面临更大压力。 券商股走低,浙商证券跌停,国盛金控、太平洋跌超8%,方正证券、华创证券、信达证券等跟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联证券今日复牌喜提一字涨停。 有业内人士分析,券商股整体走低,情绪上或是与近期券商行业惨淡的一季报以及接连出现的罚单不无关系。券商行业的基本面已经见底,且行业的并购与重组加速这一预期正在逐步兑现。当前券商板块正处于估值底部区间。 电力股回调,西昌电力跌停,乐山电力跌超9%,明星电力跌逾8%,甘肃能源、华银电力跌超7%。 房地产股走高,光大嘉宝、天地源涨停,信达地产涨超7%,滨江集团、华发股份、南国置业等跟涨。 跟随地产股涨势,家电板块走强,老板电器涨超6%,火星人涨超5%,亿田智能涨超4%,奥普家居、帅丰电器等跟涨。 有市场传闻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项计划,即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购买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该方案可能会让银行提供贷款。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称,当前位置下市场或进入小歇脚期,原因或在于支撑反弹的是体感上有温差的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与待接力的边际增量资金,市场突破关键点位或需要政策(持续性及强度)与内生动能(盈利弹性或产业周期)的双管齐下,增量资金更多的则是水到渠成。市场下行风险随着资金面风险释放及一季报落地而减弱,但考虑到偏弱的金融数据或对风险偏好修复形成扰动、政策预期待催化,市场或从反弹进入小歇脚期,对应板块轮动的行情仍会持续。 配置上,红利仍是底仓首选,当前在板块内部、A/港股间做高低切换,战术配置出口与产能减压两个景气主线。
lg
...
格隆汇
2024-05-15
金溢科技(002869.SZ):公司有应用 AI算法模型,长期看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go
lg
...
前海联合基金;唐建伟、徐也清、刘体劲/
野村
资管;吴祖鹏/广发证券等机构。 调研主要内容: 一、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二、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不久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该通知对交通信息化领域的影响? 对公司业务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回复:国家一直在倡导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该《通知》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预期将会加大。 相关文件要求以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为实施主体进行项目申报,根据文件内容,智慧高速感知网络建设、智慧服务区、智慧隧道的建设项目有望加多。 公司是智慧交通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公司拥有智慧高速全场景业务解决方案与产品,可涵盖智慧收费站、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场景。预期新政策出台将对公司智慧高速板块业务拓展带来积极影响。 2、《通知》中关于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财政补贴上限是多少?投资范围包括哪些? 回复:《通知》明确按照“奖补结合”方式安排资金,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按照核定总投资的 40%、50%、60%予以奖补。按照升级改造里程规模分档确定奖补资金上限。实施第一年按照每个示范区域奖补资金的 40%予以补助,用于启动相关工作,后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予以奖励。 投资范围重点是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 轴 7 廊 8 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公路重点选取繁忙路段(即服务水平在四级、五级、六级路段)所在线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统筹兼顾,相关线路互联互通,应用场景连续贯通。目标是通过 3 年左右时间,支持 30 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 85%左右的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25%左右的普通国道繁忙路段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3、随着今年智能网联政策的推进,预计将会有多少个试点城市? 回复: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标志着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设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 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2.2 万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5200 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 8800 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政策要求是以城市为主体申报,政策发布后,预计试点城市数量会增多。 4、在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公司的发力点是偏向硬件还是软件? 回复: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强调基础设施智慧扩容、跨领域产业融合,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围绕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对软硬件投入都会增加。公司是智慧交通领域领先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打造了完整的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 系列产品、路端 V2X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 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公司以解决方案形式提供相关软硬件产品。 5、杭州地区也在推动低速无人驾驶,国内未来会否有更多地方会参照 2022 年深圳的做法推动 L3 立法? 回复:深圳 2022 年出台的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通过立法推动智能网联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法规对其他地区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在全国性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尚未正式出台前,不排除其他智能网联先行地区也会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行业发展。 6、公司车端前装 V2X/OBU 的渗透率情况? 回复:公司前装 V2X-OBU 主要客户群体为车企。根据 2024年 1 月份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 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试点运行车辆 100%安装 C-V2X 车载终端,鼓励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 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 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 L2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 C-V2X 车载终端。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政策有望推动 V2X车载终端的渗透率。 7、激光雷达是否是路端设备的刚性配置? 回复: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有其各自的优势,具体配置需要看场景应用预期需求。 毫米波雷达优势在于抗干扰能力强,极端天气环境下性能稳定,探测距离远,呈广角探测,在全天候条件下能保持稳定性能。激光雷达的特点是探测范围更广、探测精度更高,但成本也相对高一些,对边缘计算服务器算力要求也更高。 目前在大型路口、感知要求比较高的路口会配置激光雷达,一般项目上目前配置的主要还是毫米波雷达。 8、在车路协同领域,公司产品涉及哪些环节?目标客户是哪些?放量节奏如何把握? 回复:(1)公司产品主要是应用于车路协同产业链设备端、应用端。公司打造了完整的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系列产品、路端 V2X 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 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 (2)公司车路协同业务客户主要包括传统车厂、新能源车厂、互联网造车企业、高速公路业主、城市智能网联先导区等客户群体。 (3)近年来,政府部门频繁出台智能网联利好政策,推动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产业加速发展,测试示范区项目逐渐增多,也带动行业内企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预计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 9、V2X 这块什么时候能够为公司贡献业绩? 回复:公司 V2X 产品在 2022 年及之前年度已实现批量出货,只是前期规模相对较小。2023 年,随着国内各城市试点示范项目增多,公司 V2X 出货量较 2022 年度实现了较大增长。未来 3 年,预计 V2X 应用在相关政策加持下将迎来提速期,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10、公司和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研发中心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回复: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会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五家机构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平台,推动我国V2X 车路协同领域技术革新与示范应用。 11、公司是否有底层 AI 算法模型和平台? 回复:公司自研并持续迭代 AI 训练算法平台,拓展公司在人工智能检测及跟踪方面的技术能力。AI 训练算法平台可以满足在交通前端感知、后端大数据分析中对各类交通目标的识别以及交通事件的识别。公司城市数字交通解决方案中有应用 AI算法模型。 12、公司目前 RSU 市场占有率、渗透率情况? 回复: 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2023 年 9月相关数据显示,全网共建成收费站 1.1 万个,ETC 门架 2.95万套,车道 8.4 万条,ETC 用户已达 2.15 亿,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 67%。预计 ETC 收费车道还有继续增加空间。 V2X-RSU 方面,由于行业发展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向规模化应用转型关键期,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不明确,前期主要是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有应用 V2X 路侧设备。 13、ETC 后装市场的进展情况如何?ETC 今年会大规模更新替换吗? 回复:后装 OBU 市场有回暖迹象,公司 2023 年 OBU 订单量和销售量较 2022 年已有明显增加。从 OBU 产品平均使用寿命来看,预计今年开始更换潮会陆续到来,有一波更新替换需求。 14、ETC 业务后续增长点或驱动力在哪里? 回复:前装 ETC 方面,随着 ETC 使用率的普及,车企选配规模也在增加,公司近两年前装 ETC 业务增速有比较明显提升。 后装 ETC 存量市场方面,一是 2019 年在政策红利推动下,ETC 车载单元 OBU 大规模上车,从 OBU 产品平均使用寿命来看,预计今年开始更换潮会陆续到来,有一波更新替换需求。二是,二手车交易量提升带来的再安装率提升。 后装 ETC 增量市场方面,目前全国 ETC 使用率接近 70%,ETC 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和便捷性预计也会带来渗透率的提升。如交通运输部交通守望者方案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会为车主带来更多智能、便捷、高效的驾乘体验,预计会带动新一轮市场需求。 15、交通守望者方案推广进展如何? 回复:该方案已在部分地区试点验证,预计未来该方案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推广应用,由此通过 ETC 产品和系统的升级,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增长。公司围绕路网中心发布的“交通守望者”应用,已推出基于 ETC 的智慧高速车路信息交互解决方案及新一代智能语音 OBU、多波束 RSU 等交通守望者系列产品。 16、2023 年年度业绩和 2024 年一季度业绩回顾,公司今年业务情况进展以及全年业绩预期情况? 回复:(1)2023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2 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4.32%,实现归母净利润 4931.76 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6.12%。 2023 年公司坚持聚焦主营业务,持续大力发展智慧高速、城市数字交通、车路协同、汽车电子四大业务集群。公司在原有传统 ETC 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高速公路智能收费机器人、车路协同、汽车电子等业务的突破与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不断提升整体业绩水平。 公司全年业绩情况,敬请关注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定期报告。 17、公司未来三年业务展望? 回复:公司长期看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从公司业务布局具体来看: 一是传统 ETC 方面。ETC 车载单元 OBU 在 2019 年政策红利推动下大规模上车,根据 OBU 的平均使用年限,预计最近几年将会有一波更换潮,带动 ETC 新一轮需求。 二是新一代 ETC 方面。交通运输部从 2023 年开始一直在推行基于 ETC 的车路协同信息交互方案“交通守望者”,预计也将带动新一波增量需求。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方案技术落地和应用场景模型建设,依托全息感知创新研发了 ETC2.0路侧单元(RSU)和 ETC2.0 车载单元(OBU),推出多波束路侧天线、智能语音 OBU 等系列产品,并在部分省市推广试点交通守望者项目,力争打造创新标杆项目,为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战略储备新发展动能。 三是 V2X 方面。V2X 发展正进入提速期。近年来,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智能网联利好政策,推动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设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 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2.2 万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 5200 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 8800 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此背景下,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预计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 公司是行业较早开展 V2X 技术研发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公司与众多车企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从底层通信模组到终端产品再到应用协议栈,全链条自主研发,具备行业领先的 V2X 技术水平。 公司积极开展车路协同相关前沿技术研究,打造了完整的智能网联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 系列产品、路端 V2X 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 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 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 四是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随着近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政策的推动,有望持续打开智慧交通新增量空间。根据相关政策文件,今后 3 年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出台的政策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有较大的推动力度,各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预期会加大。 公司持续聚焦智慧交通领域,秉持“让交通更智慧,让生活更简单”的企业使命,专注于智慧交通领域数字化、网联化、智慧化建设。公司聚焦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两大核心场景,面向智慧高速、城市数字交通、车路协同、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智慧收费、智慧停车、智慧高速、智慧路口、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业务场景,提供“解决方案+I0T 智能硬件+边端系统”全栈式服务,赋能交通管理实现智慧升级,服务公众安全、便捷、畅通、高效出行。 18、公司和华为的合作基于哪些方面?目前合作进展如何? 回复:公司是华为鸿蒙生态系统智慧交通领域合作伙伴,实践“OpenHarmony+智慧交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在互联互通的环境下促进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公司与华为展开常规技术合作交流,公司正在研发鸿蒙控制器等产品,是公司自身基于华为鸿蒙开源系统所进行的开发。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15
上一页
1
•••
103
104
105
106
107
•••
22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下周市场预测:政策转向与技术调整并行,市场或迎关键窗口期
lg
...
【美股天天说】减肥药概念股迎利好消息 川普新政策或给医药股带来喘息之机
lg
...
伯克希尔利润承压:高关税冲击初现,巴菲特提前示警
lg
...
加税之后促和解?特朗普因东南亚外交获诺奖提名
lg
...
周评:美元承压,黄金上攻,美股剧震——政策博弈与数据错位下的市场转折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