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五部门: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
go
lg
...
金融界6月16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组织功能,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增强保险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推动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强化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估,切实提高建设农业强国金融服务质效。
lg
...
金融界
2023-06-16
五部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go
lg
...
金融界6月16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库,强化信息共享和服务对接,加大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信贷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回报周期等,创新匹配度高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合理满足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等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组建银团等方式,合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lg
...
金融界
2023-06-16
五部门: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
go
lg
...
金融界6月16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和吨粮田创建,强化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对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聚焦大豆和油料生产、生猪和“菜篮子”工程、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购销为切入点,满足农资企业经营发展和农业生产主体农资采购周转资金需求。推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托管综合金融保险服务模式,推动提升农产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业务,农业发展银行要及时足额发放储备及轮换贷款。
lg
...
金融界
2023-06-16
五部门: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go
lg
...
金融界6月16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意见》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加大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放,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整省整市打捆打包,统筹构建多元化贷款偿还渠道。加强种业振兴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支撑,强化农业科技装备和绿色发展融资支持,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优化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县域消费金融服务。强化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金融支持,持续深化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工作。 《意见》明确,要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组织功能,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增强保险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推动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强化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估,切实提高建设农业强国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2023年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强有力金融支撑。 附: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证监会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锚定目标,鼓足干劲,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 (一)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 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和吨粮田创建,强化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对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聚焦大豆和油料生产、生猪和“菜篮子”工程、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购销为切入点,满足农资企业经营发展和农业生产主体农资采购周转资金需求。推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托管综合金融保险服务模式,推动提升农产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业务,农业发展银行要及时足额发放储备及轮换贷款。 (二)强化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服务。 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求,聚焦土壤改良、农田排灌设施等重点领域,在承贷主体、还款方式、贷款期限上给予差异化政策倾斜,探索推广全域综合整治等模式,助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积极梳理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中小型水库及引调水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清单,一对一完善项目融资方案,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鼓励各地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整省整市打捆打包,统筹构建多元化贷款偿还渠道,实现项目收益自平衡与经营可持续。 (三)持续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支持。 完善重点种业企业融资监测机制,精准满足国家种业基地和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等中长期贷款投入,创新品种权(证书)、育种制种设施设备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合理满足育种研发、种子(苗种)繁殖、精深加工、推广销售等环节差异化融资需求,助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用好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鼓励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等加大资金投入。 (四)做好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金融服务。 树立大食物观,引导金融机构丰富生物性资产抵质押信贷产品种类,助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积极满足规模化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远洋渔业资源开发等领域信贷需求,加快现代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建设。 二、强化对农业科技装备和绿色发展金融支持 (五)做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服务。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等特点,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更好发挥农业产业化基金、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引导撬动作用,为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给予长期稳定金融支持。 (六)加大现代设施农业和先进农机研发融资支持力度。 依托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粮食烘干、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屠宰加工、水稻集中育秧中心、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拓展农村资产抵质押范围,满足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中小养殖户适用机械研发的合理融资需求。稳妥发展农机装备融资租赁,促进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七)加强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种植业固碳增汇、养殖业减排降碳、绿色农机研发等领域信贷产品,加大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信贷支持力度。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探索开展排污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抵质押等贷款业务。探索多元化林业贷款融资模式,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强化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和光伏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力度。 三、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 (八)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 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产品电商产业园、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链条白名单确认、应收账款确权、设立购销基金等多种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担保增信,提升链上企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优化进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金融服务,强化国际合作,支持有实力有意愿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粮商。 (九)推动现代乡村服务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 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乡村餐饮购物、旅游休闲、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合理满足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融资需求。依法合规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务审批、风险控制等信贷管理机制,支持“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助力发展电商直采、定制生产、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 (十)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金融机构要创新开发具有地域亮点的金融产品,依托各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一链一策”做好“土特产”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运用专用账户闭环管理、整合还款来源、建设主体优质资产抵质押等增信措施,积极满足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十一)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 围绕制造加工、物流快递、家政服务、餐饮、建筑等农民工就业集中行业,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社保缴费、职业技能培训、稳岗纾困情况等纳入授信评价体系。持续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信贷资源投入,深化银企对接,带动更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简化审批流程,积极满足农民工创业信贷需求。 四、优化和美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 (十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鼓励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库,强化信息共享和服务对接,加大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信贷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回报周期等,创新匹配度高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合理满足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等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组建银团等方式,合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做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金融配套支持。 推进金融与教育、社保、医疗、社会救助等县域民生系统互联互通,打造功能集成、管理规范、标准统一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窗口,提供金融政策咨询、融资需求交办、金融辅导等服务,提升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便利性和金融服务普惠性。 (十四)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精准评估新市民信用状况,创新契合度高的信贷产品,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金融服务均等性。加强与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和公用数据直连,丰富“金融+生活+政务”新市民金融服务场景。鼓励运用信贷、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依法合规加大对新市民等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融资支持力度。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新市民就业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障。 (十五)改善县域消费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电商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优化县域消费者授信审批和风控管理,提高消费金融可得性。鼓励通过线上办理、免息分期等方式,稳步推进低门槛、小额度、纯信用农村消费贷款,为县域各类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信贷产品,将金融服务嵌入衣食住行。 五、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 (十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金融支持力度。 立足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动脱贫地区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县域存贷比,努力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安置区后续发展金融支持力度。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质量监测和续贷展期管理,严禁“户贷企用”。研究谋划过渡期后金融接续支持政策,分层分类做好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有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金融服务,完善欠发达地区常态化金融帮扶机制。 (十七)深化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工作。 承担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任务的金融机构要把定点帮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锤炼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发挥金融组织优势和社会协同能力,创新帮扶举措,督促政策落实,确保结对关系调整优化平稳过渡,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把金融定点帮扶“责任田”建设成金融政策落地、普惠金融实现、信用价值彰显、风险防控有效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田”,助力帮扶地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六、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 (十八)强化金融机构组织功能。 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立足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发挥资源、机制、科技等优势,加强线上线下协同,增加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土、专注支农支小,强化“三农”领域信贷资源配置。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省联社转换职能,规范履职行为,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增强“三农”金融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在园区和社区增设服务乡村振兴、新市民等群体特色网点,推动基础服务向县域乡村延伸。 (十九)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用于乡村振兴。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推动“融资、融智、融商”有机结合,探索“党建共建+金融特派员下乡进村”模式,创新搭建招商引资、产销对接、融资支持等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储蓄国债下乡,丰富适合农村居民的理财产品。 (二十)增强保险保障服务能力。 逐步扩大稻谷、玉米、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发展渔业保险。提高养殖业保险保障水平,探索研发生猪、奶牛等养殖收入保险产品。进一步丰富小农户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农机具综合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类,优化“保险+期货”,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支持保险机构扩大农村居民意外伤害险、定期寿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不断提高承保理赔服务质量。 七、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二十一)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依托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普惠金融服务点布局,扩大对偏远农村、山区等金融服务半径,推动金融与快递物流、电商销售、公共服务平台等合作共建,形成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广完善“乡村振兴主题卡”等特色支付产品,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农村下沉。 (二十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支持各地与金融机构共建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多方采集和分类分级保护机制,强化数据运用有效性和数据存储安全性。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鼓励金融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整村授信、整村担保。金融机构运用征信服务的基础上,要发挥好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数据共享作用,用好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构建信用评价与授信审批联动机制,更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合理融资需求。鼓励各地建立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黑名单”,营造良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二十三)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结合农村地区金融教育基地建设,持续推动金融素养教育、反诈拒赌宣传、金融知识等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课程,鼓励各单位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开展“金惠工程”“金育工程”等公益项目。持续畅通普惠金融重点人群权利救济渠道,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优化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提升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纠纷调解的认知度、参与度和认可度。加快推进消费者金融健康建设,促进金融健康建设与金融教育、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有机结合。 八、强化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政策保障 (二十四)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发展基础好、经营结构稳健、具备可持续能力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加强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三农”领域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披露和政策评估。 (二十五)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鼓励各地完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配套政策,与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发放。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推动“银担”线上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代偿效率,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支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鼓励通过农业农村投融资项目库推送重大项目信息。发挥财政、信贷、保险、期货合力,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 (二十六)推动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 探索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加快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优先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支持活体畜禽、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业仓单、品种权(证书)、应收账款等担保融资业务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 (二十七)优化金融管理政策。 适度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涉农贷款不良率高出金融机构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3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评价扣分因素。督促金融机构探索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认定标准、免责情形和问责要求,加快落实涉农贷款尽职免责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单设服务通道、单列信贷额度、单设考核指标、单授审批权限、单创信贷产品、单独资金定价,稳定加大涉农信贷投入。 九、完善工作机制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鼓励各地建立健全由金融管理部门、农业农村、地方财政等部门参与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创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可复制推广经验。各金融单位要将金融支持建设农业强国工作与本单位总体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鼓励各地加强乡村金融人才培养,推动县乡“三农”工作人员与金融从业人员双向交流。 (二十九)强化评估宣传。 清晰界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支持的业务范围、领域,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各部门要探索建立重点领域融资监测机制。金融管理部门分支机构要持续做好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强化评估结果运用。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分支机构和领导班子乡村振兴指标的绩效考核权重。各金融单位要依托线上线下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总结提炼金融支持建设农业强国的典型模式、创新产品、经验做法,通过新闻报道、劳动竞赛、优秀案例评选等专题活动加强宣传交流推广,推动工作落实。
lg
...
金融界
2023-06-16
2万字详解RWA代币化赛道:下一波加密大叙事?
go
lg
...
能: $POLYX,原生代币。根据瑞士
金融监管
机构FINMA(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依照该国法律,该币种归类为效用代币。POLYX用于治理、通过质押保障链安全,以及创建和管理证券型代币。 代币的通胀率为10.12%,比较正常。 POLYX 代币流通图 生态系统: Polymesh生态系统的现有参与者包括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代币化领域资深参与者(Polymath)以及拥有相当规模证券型代币投资组合的公司(RedSwan)。Polymesh Association旨在通过两个计划促进进一步发展: 资助计划适用于在Polymesh中搭建开源功能的个人和企业。 生态系统发展基金适用于拥有集成Polymesh闭源技术的企业。 目前的主要生态包括: Tokenise– 第一个数字资产的 CSD、经纪和交易所 – 选择基于 Polymesh 构建其基础设施并已开始创建数字资产 DigiShares——一个白标代币化平台——成为第一个整合 Polymesh 的 Polymesh 生态系统发展基金接受者 Stably– 一家符合监管要求的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 USDS 代币的创建者 – 正在努力在 Polymesh 上推出第一个稳定币 ABC Tokens——一家代币化的房地产提供商——使用 Polymesh 向投资者提供分散的商业房地产 2022年10月Polymesh生态系统一览 资产代币化实现机制: 配置安全令牌 在区块链上配置安全令牌以表示物理或数字资产。在 Polymesh 上,代币是在协议层创建的,无需在链顶为每个安全代币添加智能合约。可以使用基本的编程语言和 Polymesh SDK 或为想要完全无代码方法的发行人使用令牌化平台轻松配置令牌。 设定合规规则 使用 Polymesh 的合规引擎灵活地设置所有权和转让规则。确保可以强制执行转移限制,并且您的代币符合监管要求,例如 KYC/AML 要求,以及证券法规。 代币分发 一键铸造您的代币,并将它们发送给现有股东、附属机构或储备账户,同时执行更广泛的合规要求。根据对您的令牌有意义的方式设置定价,并(如果需要)指定合格的保管人以安全可靠的方式管理集合。 管理公司行为 在链上执行公司行动,以解决利益、重组、资本分配和投票方面的问题。发行人只需输入一些细节。从那里,引擎可以确定权利、安排记录日期、分配资本(如果需要)和更新记录。 项目现状: 目前,已经有3.8K的账户,357M枚$POLYX代币在质押,占总发行量的47.7%。43个节点运营商。链上每日交易量在2K~11M $POLYX不等。在4月20日期间,由于币安宣布成为其节点运营商,链上转账数达到138M。 Polymesh链上交易笔数 在未来,Polymesh引入智能合约功能,并带来defi应用、NFT支持等。 项目评价: 从技术上说,Polymesh利用了polkadot的开发框架,但并不属于平行链。继承了substract的安全性和技术优越性。从生态发展上看,Polymesh提供了能够自主设定的链上发行RWA代币化的发行和管理工具,满足各种资产代币化的需求。给RWA代币化提供了一种机构级解决方案,但有两个风险点:(1)身份验证确保了一定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但万一出现问题需要有配套保险方案;(2)吸引机构开发者进入是关键,还需要更多的合作。 (2)MANTRA Chain MANTRA(原MANTRA DAO)成立于2020年,属于MANTRA生态系 Omniverse的一部分,其它包括MANTRA Nodes、MANTRA Finance,项目流通市值约1900万美元。MANTRA Chain 是一个基于 Cosmos SDK 构建的 L1 区块链,旨在成为一个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的网络,吸引企业、开发人员构建从 NFT、游戏、元宇宙到合规的 DEX 等任何应用程序。MANTRA Chain可以通过IBC跨链实现与Cosmos其它生态的互操作,也与EVM链兼容。 MANTRA项目跨越RWA和香港概念,累计融资1次,主要投资方有LD Capital、水滴资本、GenBlock Capital 等。 项目优势/特点: 强大的身份系统:MANTRA Chain具有强大的去中心化身分 (DID) 模块来满足所有 KYC 和 AML 需求。该模块有助于开发可利用强化功能和生态系的产品。 完整的生态体系链:以MANTRA Finance为主线,发展了节点、DAO组织和公链基础设施。 代币功能: $OM是OMniverse的原生代币,其功能包括治理、网络质押、DAO代币存取/空投奖励。MANTRA Chain的原生代币$AUM即将推出。 生态系统及现状: MANTRA Chain 上的第一个 dApp 是 MANTRA Finance,其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监管的 DeFi 平台,将 DeFi 的速度和透明度带到不透明的 TradFi 世界,允许用户发行、交易 RWA 代币。 目前,推出了一些基于加密货币的收益型DeFi产品,随后将会推出中央限价订单簿 (CLOB) DEX,它将提供掉期功能和传统金融产品(如债务、股票和其他现实世界资产 (RWA)。在这些产品成功推出后,MANTRA Finance打算通过提供衍生产品来扩充其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产品。 项目评价: MANTRA项目起于2020年,当时基于Polkadot开发,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项目路线也经历多次重大变化,产品进展缓慢,目前没有看到相关RWA产品的推出或者相应的针对企业和机构级的解决方案。 (3)Realio Network Realio Network 前身是一家专注于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的端对端数字资产发行和 P2P 交易平台,总部位于纽约,成立于2018年。目前,Realio建立了自己的L1区块链网络,基于Cosmos SDK开发,主网于4月上线。Realio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代币化、数字化资产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提供应用程序包括 realioVerse 和即将推出的 Freehold 钱包,未来不仅仅是房地产领域,还会涉及证券。 Realio的平台也包括提供诸如 KYC/AML 合规、投资者认证和投资者管理工具,这些工具也为第三方发行人提供服务,使其资产数字化并在网络内筹集资金。所有行为均需要满足SEC合规要求。 团队成员信息公开,多名金融和房地产领域顾问。 项目优势/特点: 安全性保证:Realio 的独特功能之一是分布式密钥管理系统。帮助确保安全的质押验证者和委托人。通过绑定$RIO或$RST将根据他们的贡献金额获得他们的区块奖励份额。 合规性:所有代币发行需要满足SEC合规要求。 生态建设: 目前,Realio Network主网刚上线,但Realio的原生代币$RIO和$RST早已发行,项目方也上线了Realio Platform Wallet和Realio.fund投资平台。 Realio Platform Wallet Realio 钱包是一个非托管的多链钱包,目前支持比特币、以太坊、Algorand、Stellar、Raven 和 Fusion,包括这些多链上的任何资产,支持更多正在开发的区块链。该钱包是非托管钱包,简化了私钥的存储和交易签名,也即将推出访问DeFi等生态的功能。 Realio.fund P2P的投资平台,提供多链、实时的代币发行工具、全自动合规流程功能,投资可以使用现金或者Realio支持的加密货币。 代币功能: 区块链网络采用原生双代币权益证明模式,$RIO和$RST,具有网络质押、治理、密钥管理等功能。 $RST是Realio在2020年与Algorand合作发行,属于股权代币,持有人是技术平台和网络维护者。$RST作为 Algorand 标准资产 (ASA) 来出售,并具有与其他提供支持的区块链和平台功能 (如 RealioX) 互操性。RST 代币将基于 Regulation D 条例 506 (c) 和 Regulation S 豁免法规在全球非公开出售。目前,并无二级公开市场买卖。$RST是一种混合数字证券,享有平台收益分配,也可以抵押在Realio Network上赚取验证者奖励。最大供应量5000万,通过预售和realio.fund平台上的Security Token Offering产品出售。 $RIO是Realio Network的原生gas和实用代币,多链发行,目前在以太坊、Algorand和Stellar网络上发行,没有预挖,增发通过验证者区块奖励和流动性挖矿。最大供应量为7500万,流通市值约为 100 万美元。已上线OKX和MEXC,每日交易量在3-5月有所上涨,约100至400万美金。 项目现状: 目前平台还是专注于加密货币交易。同时,也推出了一个针对于BTC生态的流动性挖矿基金$LMX,代币持有者也可以参与其它DeFi生态,类似于stETH。Twi粉丝数29.7K。 Alpha主网已上线,目前有限放开网络质押功能。根据Realio项目路线图,在2023 Q3将会启动realioVerse虚拟数字地产项目,在其之上构建Land Bank,玩家可以买卖土地、建造房屋、赚钱等。 $RIO代币流通量和持币者数量变化 项目评价: 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整个团队在2018年就已经建立,但除了发行代币,并没有进行任何与RWA或房地产相关的代币化项目。未来发展还是不得而知。区块链建设或者生态并没有任何新的技术或者营销点,现在很难看清有任何的优势。 小结 虽然以太坊生态很庞大,现有大部分的RWA项目也是构建在以太坊基础之上。但是以太坊并不完全适合RWA赛道的发展,包括节点的抗审查性、公链性能不足等。尤其是各种不同的现实资产需要在代币标准和智能合约中实现,这需要一个全新的基础设置支持,以满足可编程性、可验证性以及符合现有监管体系的特点。目前看,RWA的垂直公链都考虑到了以上需求。但目前整个赛道发展缓慢,鲜有用户和开发者参与,公链底层还是基于现有公链技术开发,例如Polkadot和Cosmos。现有的公链竞争格局似乎已经敲定,吸引用户还是需要上层应用的加持。 公链的尽头是联盟链? 联盟链的概念并不陌生,而且发展时间与公链不相上下,但由于其严格的准入和审核体系,对用户来说并没有财富效应,似乎被排除在加密世界之外。联盟链是指有若干组织或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组织或机构控制一个或多个节点,共同记录交易数据,并且只有这些组织或机构能够对联盟链中的数据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知名的联盟链项目有超级账本(Hyperledger)、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联盟链有以下几个特点:(1)“部分去中心化”,各个节点通常有对应的实体机构,只有得到联盟的批准才能加入或退出系统。节点数量有限,数据不会默认公开,但验证交易或发布智能合约需获得联盟许可;(2)可控性较强,公链的区块信息一旦形成将不可篡改,但在联盟链中只要所有机构中的大部分达成共识,即可将区块数据进行更改;(3)交易速度快,节点不多,达成共识容易。 联盟链的这些特点都无疑指向了RWA赛道的垂直公链,但是否联盟链就是RWA赛道的结局,我们并不这么认为:1. 加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去中心化和开放性,联盟链并不带来财富效应,只能作为技术手段,很难吸引投资者和机构入场;2. RWA赛道的发展,尤其在合规化和白名单上,确实具有联盟链的一些特征,但联盟链权力过于集中,无法实现民主化和公开化,集中也就代表了一定的不透明性;3. 联盟链体现的优势可以应用在实物资产上链的过程中,目前也确实有很多联盟链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效果不好,所以还是需要公链底层逻辑。 风险与挑战 RWA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5亿美元。在花旗银行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对RWA赛道给予厚望,并认为这是带动区块链行业进入数十万亿美元市场的杀手锏。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0 年RWA赛道可能会达到 16 万亿美元的整体规模。RWA赛道带来的巨大潜力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但是,如今的加密行业处于低谷期,整体市值都没有超过Apple公司,近一年行业频繁受到各国监管的打击。加密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要实现数十万亿的市场规模,行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纵观RWA赛道的发展情况,问题还是多于优势。 从现状上看,RWA项目普遍面临流动性差、管理成本高、清算过程复杂等问题。项目还是没有解决机制问题,不如传统金融高效。有些协议本身只有极少用户,但原生代币估值却很高。 从项目种类上看,种类繁多,但头部协议业务范围过于局限,主要还是基于稳定币的信用借贷类项目。这些项目风险高于其它借贷协议,也并未真正得把链下资产带入链上,促使RWA赛道发展过于局限。基于证券、债券、实物资产的借贷协议并未有较大的发展。 从用户行为上看,RWA项目可能无法在牛市蓄力。用户真实的投资需求是链上RWA项目带来的高收益。由于熊市DeFi的低收益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而美债收益率能够达到5%,甚至很多中心化理财产品就是投资美债美股,这使得美债概念的RWA项目能获得欢迎。但一旦加密行业步入牛市,这些RWA项目收益率是否还能普遍高于其它DeFi协议? 限制RWA赛道的扩张根本原因是,无论从技术还是流程上并未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监管不确定性 监管是RWA赛道面临的最大困难,它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加密行业法律的不完善,尤其是对代币是商品还是证券仍然未下定论。从目前来看,除比特币之外的所有加密货币都会被归为证券。这对资产、发行方、交易市场、甚至链上合约、公链节点都需要受到监管。为了配合现有监管体系,RWA项目大部分都会对用户进行KYC/ AML流程。 现实资产是受地域限制的。RWA 的核心在于信用机制,促成全球性流通的关键在于设立国际通用的法案,同时相关法案还应具备强制执行的能力。但目前来看,RWA 在合规上的阻力还是很大。也许一小部分加密友好地区会成为试点,比如香港和新加坡。 身份解决方案 基于KYC/AML流程,RWA项目需要对链下中心化实体和个人做严格的审查和验证,其中,地产项目Tangible有SPV法律实体作为可实现路径。但大部分还是项目方承担验证任务,这种可信任程度不得而知。目前 MAPLE、TrueFi 等不少私人信贷已经出现了坏账情况。解决这些问题,亟需第三方链下合规机构去处理链上身份和链下实体的关联。与此相关的,还有法律法规的完善、可能还需要身份和数据的隐私解决方案、连接链上和链下数据的解决方案等等配套的法律和技术支持。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平衡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在于去中心化,而RWA项目如果要配合审查,不可避免要在各环节采用中心化手段,包括资产审查流程、垂直公链节点、用户资格审查等等,甚至很多流程都是由项目方自己执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成了空中楼阁。RWA赛道的繁荣需要去中心化的加持,在这点上,引进更多的可信赖第三方参与可以解决过于中心化的问题,可以参照ABS的做法。 (4)链下资产的估值、清算、保护等机制 链下资产价格,尤其是实物资产的市场价难以估计,虽然有一些网站会提供估计市场价格服务,但真实价格只有在市场成交上才能体现。资产的估值也对清算机制有极大的影响,此外,但由于抵押品不是流动的 ERC-20 代币,清算这些资产以收回贷款人的资本会比使用加密抵押品的贷款要麻烦得多,很多私人信贷已经出现了坏账情况。一些资产保护机制也面临挑战,这些可能跨国的实物资产到底由谁保管,比如艺术品和房产。这些机制在弄清楚之前都很难取得用户的信任。 以上问题都是需要RWA赛道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代币化流程的基础设施、数字抵押品基础设施、托管平台等等。虽然打通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的阻力很大,但随着加密行业不断发展,有更多的RWA项目出现并探索为web3引入更多有价值的资产,我们会看见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RWA赛道仍有希望成为下一个牛市的叙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6
区块链动态2023年6月16日早参考
go
lg
...
区已投票通过一项治理提案执行投票、香港
金融监管
机构 1 . 金色财经报道,隶属于纽约南区的联邦法官LewisKaplan在周四的听证会上对FTX创始人的辩护团队关于驳回银行欺诈、电信欺诈和竞选财务指控的动议提出了几个问题,同时对辩方驳回银行和电汇欺诈指控的努力持怀疑态度。法官还驳回了辩护方提出的与程序有关的多项动议,包括要求美国司法部审查FTX文件和材料的努力。 2 . 金色财经报道,Tether周四表示,纽约总检察长已向加密媒体CoinDesk提供了有关该公司业务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在2021年与纽约州达成和解的过程中收集的。2021年2月,NYAG与Tether达成协议,停止与纽约居民的活动,并支付1850万美元的罚款。调查发现,Tether有时缺乏银行服务,其稳定币并不总是以1:1的现金支持。不久之后,CoinDesk向NYAG提交了一份信息自由法请求,要求提供调查期间收集的文件。最初Tether反对这一要求,但今天表示已放弃反对。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文件包括许多当时是Tether客户的个人姓名。Tether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如果正确阅读和解释,公布的信息只能公开证明Tether业务的合法性及其储备的存在。” 3 . 金色财经报道,消息人士称,Binance US在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后裁员约50人,波及法律、合规和风险部门。 4 . 金色财经报道,Terraform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Do Kwon将在黑山被引渡拘留。他还将面临与当地一位政治人物的关系问题的询问。 黑山高级法院发言人表示,Do Kwon被命令拘留六个月,同时法院对韩国引渡他的请求作出决定。黑山初级法院已定于6月16日就对Do Kwon和前Terraform实验室首席财务官Han Chong-joon伪造旅行证件的指控进行听证。 5 . 金色财经报道,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商 Intuition在由 Superscrypt 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400 万美元。该轮的其他参与者包括 Shima Capital、Avon Ventures、WW Ventures、Matrixport Ventures、Polygon Ventures 和 ConsenSys,以及其他几家 VC、DAO 和天使投资者。这一轮融资是在去年 11 月由DARMA Capital 创始人Andrew Keys和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兼 ConsenSys 创始人Joseph Lubin共同领导的筹款活动之后进行的。 6 . 金色财经报道,基金管理巨头贝莱德的iShares部门周四下午向美SEC提交了组建现货比特币ETF的文件。 根据该文件,该基金的资产将被命名为iShares比特币信托,基金资产主要将由托管人代表信托持有的比特币组成。该文件称,托管人将是加密交易所Coinbase。 7 . 6月16日消息,苏富比在本周四完成了另一轮从三箭资本(3AC)没收的几种稀有NFT的拍卖,销售额超过 1090 万美元。 本次总共有37件来自Dmitri Cherniak,Tyler Hobbs,Jeff Davis等生成艺术家的作品。这次拍卖的亮点是Dmitri Cherniak的Ringers #879(通常被称为“鹅”),估计售价为200万至300万美元。经过竞标,它最终以 620 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著名的 NFT 投资者 6529。在拍卖会后的一条推文中,苏富比报道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生成艺术作品。 到目前为止,Grails系列拍卖已经带来了超过1600万美元的收入。 8 . 6月16日消息,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的母公司TMX集团正计划推出一个针对初创企业和另类资产类别的新交易平台。该公司在本周发布的白皮书中表示,新交易所将针对成长型公司。该公司尚未确定哪些资产类别将在新交易所交易,但正在考虑加密货币、NFT、证券化房地产和私营公司的股份。此外,创业版交易所TSX Venture还在考虑为估值不低于5000万加元、同时寻求1000万加元独立融资的公司提供“通行证”,以加快上市流程。 9 . 6月16日消息,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Patrick McHenry宣布了两场关于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督的听证会。监督和调查小组委员会将于北京时间6月22日21:30举行题为“对SEC的监督”的听证会,资本市场小组委员会将于北京时间6月22日22:30举行题为“监督SEC的交易和市场部”的听证会。 10. 6月16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Binance.US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提起诉讼后进行了一轮裁员。知情人士称,约有50人被解雇,Binance.US的法律、合规和风险部门的员工也在被解雇之列。 11. 6月16日消息,MakerDAO社区已投票通过一项治理提案执行投票,提案内容包括对BlockTower RWA金库债务上限进行更改、调整多个风险参数、将DAI存款利率提高到3.49%、USDP PSM债务上限降至0DAI等内容。 12. 6月16日消息,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香港
金融监管
机构已于本周一召集银行、加密平台和其他行业参与者在一起,主要讨论如何解决加密公司在开设银行账户方面面临的持续挑战。这是香港监管机构自 4 月下旬以来第二次推动银行更多参与加密领域的会议。 13. 6月16日消息,美国法院将在一个月内对Terraform Labs推动驳回SEC诉讼作出裁决。Judge Rakoff法官表示,会在7月14日或之前公布对驳回动议的裁决。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6
香港政府向汇丰渣打中银等银行施压提速加密货币进程 市场关注另一加密ICO进入最后4天倒数
go
lg
...
币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
金融监管
、反洗钱、投资者保护等问题。因此,香港政府在推动加密货币业务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此举能在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笔者认同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柱,对于推动加密货币在香港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政府的倡导和监管机构的引导下,银行应积极拓展加密货币业务,提供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银行也应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对加密货币业务进行严格监控,防范潜在风险。 香港政府和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加密货币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加密货币认知和接受度。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分享加密货币的发展现状、投资风险以及未来趋势,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新兴产业,为其在香港的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加密货币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还涉及到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因此,香港政府在推动加密货币业务的过程中,应该跳出金融领域的框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促使加密货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香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笔者感觉到香港政府向银行施压,对加快加密货币在港发展的举措,无疑是一个大胆而明智的选择和商机。 最近SEC定义67种代币为证券名单价格暴跌,但香港市场非常繁荣,而预售仍在推动今日市场。市场关注距离Aidoge 上线仅剩4天购买最后机会。 AiDoge:连接数字资产和Meme文化的创新AI驱动Meme平台 模因大受欢迎。AiDoge创新脱颖,将 AI 生成和模因世界联系起来,变成极有潜力的加密货币。 预售完结已接近1500万美元,但大家可继续购买,在交易所上市前(6月19日)以价值0.0000336 美元 USDT购买。 原文内容:香港政府向汇丰渣打中银等银行施压提速加密货币进程 市场关注另一加密ICO进入最后4天倒数
lg
...
Business2Community
2023-06-15
太平财产保险董事赵峰任职资格获批
go
lg
...
公司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
金融监管
总局有关监管规定,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履职情况。 三、你公司应督促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6月12日
lg
...
金融界
2023-06-15
金色观察 | 合作运营商成最大替罪羊?细数Haru Invest的七宗罪
go
lg
...
中心化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KYC验证是
金融监管
机构的硬性要求。同时,完成KYC也有助于降低欺诈或洗钱的风险。 然而近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称,Haru Invest属于未申报虚拟资产经营者,并未主动受当局管理和监管。这也就是说,长久以来Haru Invest在对平台用户的KYC上一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而笔者在进入Haru Invest客户端发现,注册只需要输入邮箱和密码后即可。相比其它平台的地域、验证码设置,Haru Invest的进入使用门槛显然要低的多。 但尤其让人意外的是,Haru Invest提供的理财产品中具备高风险的Earn Explore,仅需一张身份证就可通行无阻。而KYC的最后一项需要提供地址证明,即银行卡对账单、水电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一类的额外身份生活轨迹验证时,也只需凭身份证照片即可通过。 此外,KYC审核流程只需两分钟左右即可通过。很明显Haru Invest将这部分业务流程交给了电脑,这相较其他金融机构人工审核来说未免草率。 罪之二 核心业务审计缺位 国外媒体E-Crypto News在对Haru Invest的首席执行官Hugo Lee的采访中提到,Haru Invest 没有通过独立审计, 没有一个人(甚至连 CEO 都没有)完全控制转移和资产分配的方式。 作为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核准基金”,虽然Haru Invest已经根据他们的 TradFi/Fiat 业务进行了公开审计,但并没有涉及加密业务。 对此,Hugo Lee 表示,曾与审计师进行过对话,但为他们的商业模式找到特定的审计“极其困难”。 罪之三 过度宣传 2023年5月,Haru Invest首席执行官Hugo Lee曾公开表示:“在 Haru Invest,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 同时,公司在官网宣传页中提到,自 2019 年成立以来,Haru Invest 已在 140 多个国家/地区处理了超过22.7亿美元的总交易量,支付了超过 970 万次收益,并且从未经历过安全漏洞、错过收益支付或提款失败。 而Haru Invest平台对外向存款客户许诺,存入资金获得的APY有12%。此外,今年5月 Haru Invest推出的Haru Mining项目APY也有 16%。 但结合Haru Invest公布的资金交易总量可以看到,2021年底公司总交易量达到10 亿美元大关,2022年6月达到 20 亿美元。时间线来到现在,公司给出的数据是22.7亿美元,也就是说历经一年时间公司总交易量只增长了2.7亿美元。 Haru Invest官网提到,91% 的会员平均将存款锁定 142 天或更长时间。那么随着Haru Invest早期客户和这些会员存款锁定时间的到期,公司是靠什么方式来支付之前许诺给用户高APY呢? 罪之四 低透明度 从2021年11开始,整个加密市场进入漫长熊市之中。但令人奇怪的是,Haru Invest公布的公司收益和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在稳定币和蓝筹币上产生了20% 以上的回报。而在去年6月的一场Reddit AMA中,Haru Invest对于平台的具体盈利模式以及对风险的防范问题均选择了避而不谈。 此外,据Medium上一位长期观察Haru Invest的研究人员说,尽管Haru Invest自 2019 年以来就在Medium上存在,但他们的关注者不到 200 人。而且在过去几年中,Haru Invest至少每两天发布一次推文,不过Twitter上的关注者几乎没有 2000 人,反观 Celsius (259k)、Nexo (223k ) 或BlockFi ( 158k)拥有大量粉丝。 即使最近Haru Invest爆出暂停存取款服务后,推特粉丝也不过3707位粉丝,这与他们宣传的8万会员数、140个国家布局反差过大。 罪之五 欺瞒外界 6月13日,Haru Invest 发文表示因合作伙伴问题暂停存提款服务。随后,韩国媒体Digital Asset爆出Haru Invest 官方在发布暂停存取款通知后,疑似立刻关闭了其线下办公室。 对于这则报道,Haru Invest 发公告否认,并表示公司办公室仍在继续工作,报道中提到的所谓“Rug Pull争议”是完全不真实的。但随后Hugo Lee站出来表示,线下办公室关闭是为了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办公室的资产。 而尤其让外界深感Haru Invest说谎的是,该平台删除了 Medium、LinkedIn 和 Instagram 等公告及博客,仅留推特账号目前还未注销。 此外,从Haru Invest 表示不便透露服务合作伙伴的信息到再发公告表示已经提起刑事诉讼仅仅过了一天时间,态度转变实属迅速。 罪之六 决策失误 6月14日,Haru Invest 再发公告称,其委托运营商 B&S Holdings(前身为 Aventus)以欺诈方式提供包含虚假信息的管理报告,从而欺骗公司和用户的判断。对此,Haru Invest表示已经对 B&S Holdings 提起刑事诉讼,并计划提起民事诉讼。 但无论这场官司的胜负结果如何,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Haru Invest因为对合作伙伴的审查力度不够导致投资决策失误,进而造成公司亏损,用户陷入本金被冻结的局面。 而Haru Invest 在其官网宣传称,挑选的合作方通过筛选过程只是一个开始,合作伙伴会定期接受深入审查,并要求他们通过管理测试资产来证明其战略稳定性。同时只有当结果令人满意时,他们才会扩大指定的运营资产。 罪之七 放纵市场谣言 无论Haru Invest近两日发布哪儿一则公告后,面对市场的质疑以及其它加密事件的猜测,其官方所做的解释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怀疑声音。 其中最大的市场声音为CryptoQuant首席执行官Ki Young Ju 提及的OXT Research报道,其中宣称Haru Invest曾使用了FTX。并且他表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FTX倒闭后的整整一年里,他们都对客户保持沉默。 而且 OXT Research也在推特上表示,Haru Invest的BTC余额从来没有特别高,交易量最高是在2022年夏季,监测到Haru Invest对FTX的两次资金交易是其比特币地址最大的转出交易。 事件过去数小时后,Haru Invest对于此事既未在官方推特也没有在博客上发文肯定或者否认。 这种行为无疑助推了更多市场谣言的滋生,而放任投资者FUD情绪生长,也间接导致了韩国另一CeFi平台Delio的暂停提款。 结语 司法体系中通常奉行无罪推定原则,但无论这家合作的运营商B&S Holdings是否真的是造成Haru Invest暂停存取款事件的罪魁祸首,Haru Invest做为受投资者信任的资产管理公司都有义务和责任妥善保管用户资金。 因此,只要Haru Invest违背此前宣传中的许诺而让投资者蒙受不白损失,那么毫无疑问,他就是有罪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5
和谐健康保险财务负责人张焱任职资格获批
go
lg
...
公司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
金融监管
总局有关监管规定,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履职情况。 三、你公司应督促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6月13日
lg
...
金融界
2023-06-15
上一页
1
•••
298
299
300
301
302
•••
38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贸易战突发重磅!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储备 已不再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
lg
...
中美突传将迎第二轮“货运海啸”?黑天鹅事件震惊供应链 中国赴美货船订单暴增
lg
...
特朗普被控滥权!英媒:16个“神秘匿名人物”交易获利 受邀参与TRUMP晚宴
lg
...
周评:特朗普愿赴华会见习近平!美国单方面关税来袭 比特币、黄金行情逆转
lg
...
中美信号模糊!彭博社: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 但美国对华鹰派人士担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