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四部门:要引导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go
lg
...
内需摆在优先位置。建设设施农业可以带动
钢筋水泥
建材等原材料消费,促进装备制造、智能设施等配套产业发展,投资拉动效应强劲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要引导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形成有效投资实农村内需基础。 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蔬莱自给水平持续提升,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养殖总产量比重达到60%,有力保障设施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lg
...
金融界
2023-06-15
比尔·盖茨北京演讲全文: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
go
lg
...
是更清洁的发电和储能方式,还是更环保的
钢筋
和水泥——将有望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且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的同时,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将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挑战。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气候为例,富裕国家几百年来的发展方式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但目前受到伤害最大的却是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们,尽管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最小。这些低收入国家中还有很多在经历粮食危机,但造成这场危机的却是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的战争。 ■ 肯尼亚的小农户正在用抗旱玉米秸秆喂牛。 因此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利用科学和创新的力量为进步提供加速度? 答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未来人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我们必须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专长。这意味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者都需要创新,都需要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 政府、学术、商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必须参与其中,这些挑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这些部门各有所长。科学家们会有新的发现,而企业往往能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政府可以确保这些解决方案惠及每一个人;慈善机构则可以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推动创新,将不同类型的机构汇聚到一起,共同造福大众。当这些不同的部门通力合作时,我们就能取得1+1>2的效果。 中国的创新者在这些全球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健康、农业、营养和减贫等方面拥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中国也聚集了大量人才。无论是在实验室、初创企业还是高等学府,与在座许多人一样的年轻人正在努力寻找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比如治疗结核病和疟疾等古老疾病的创新药物、 用于推广高度定制化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教育的数字化模型、气候智慧型杂交水稻等适应恶劣天气的粮食作物,以及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但不会加剧气候变化的技术,包括电力传输、农业和建筑材料领域的创新等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谈一谈在我看来世界有望取得进步的两大领域:卫生和农业。 正如GHDDI的各位同仁所了解的,盖茨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目前世界上每分钟都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但即便是如此骇人的数字也不足以说明疟疾的严重性,因为每年还有约2.5亿人因疟疾而身患重病。 目前绝大多数疟疾病例都发生在非洲,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并非如此。当时,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疟疾病例,并有30多万人因此死亡。但是,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屠呦呦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带来了抗疟新药,如今仍然是全球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2010年,中国启动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零本土疟疾感染病例,并最终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 中国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科学家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正在基于这一成功经验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根除疟疾。 GHDDI 正在开展的突破性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尤其令人激动的是GHDDI与疟疾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和疟疾药物加速器(Malaria Drug Accelerator)两家国际组织合作开发的一款临床前候选疟疾药物。 虽然仍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这一候选药物已经在三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前景。 首先,导致疟疾的寄生虫对现在很多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这意味着药物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效,但这一候选药物似乎是“不可抗的”,因此有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有效。 其次,目前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坚持服药三天,但很多人不能完成整个疗程,而新的候选药可能只需一剂就能治愈疟疾。 再次,它似乎不仅可以治疗疟疾,而且还能从一开始就预防感染。 在候选药物投入实际使用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预计它在未来几年内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令我感到兴奋的不仅仅是这一款候选药物。GHDDI与国际上的结核病研发组织也建立了重要合作,并开始产生令人激动的成果。GHDDI发现了一系列能与现有结核病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新型化合物,这意味着结核病的治疗疗程有可能大幅缩短,从标准的四到六个月缩短为仅需一到两个月。如果这些药物通过临床测试,将显著减少疾病传播,并降低疾病负担。 ■ 中国北京,GHHDI的科学家正在工作中 而真正让我兴奋的,是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全球健康前沿研发工作所能产生的聚合效应。创新者们越关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有越多的人能有机会健康成长。 GHDDI专注于抗击疾病,而中国还有很多杰出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攻克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其他关键问题,比如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并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袁隆平的成就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他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和经济,还帮助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受他的工作启发,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研究平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水稻研究上投入了更多资金。袁隆平还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 如今,世界需要新一代的水稻品种。盖茨基金会一直在支持中国科学家培育能够经受恶劣天气考验(比如2014年菲律宾的台风)而茁壮生长的杂交水稻。巴基斯坦最近也开始种植新品种,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 但由于各种原因,新水稻品种在非洲国家没能实现同样的普及。因此,基金会支持了中国和西非水稻科学家开展合作,不仅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新品种,还与当地伙伴合作,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这些新品种,从而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条件。目前在一些西非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表明,当地的粮食可以实现高达50%的增产。 ■ 中国专家和当地农民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项目示范种植点 这个例子再次突显了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中国团队和他们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个项目不会成功。而如果没有非洲团队以及他们对当地农民和粮食体系的了解,这同样也行不通。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在世界各地推广。 这仅仅是两个让我感触很深的例子。而除此以外,盖茨基金会正在与中国的伙伴们合作解决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例如根除脊髓灰质炎,诊断、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和结核病,以及开发价格低廉、可持续的新一代环境卫生技术。 我希望你们听到这里时能够变得更加乐观,也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思考自己能从哪些事情入手、与谁合作,从而催生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世界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 我期待看到GHDDI、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在未来为推动全球进步做出贡献。 来源:盖茨基金会 比尔∙盖茨
lg
...
金融界
2023-06-15
比尔·盖茨北京演讲: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
go
lg
...
是更清洁的发电和储能方式,还是更环保的
钢筋
和水泥——将有望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且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的同时,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将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挑战。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气候为例,富裕国家几百年来的发展方式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但目前受到伤害最大的却是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们,尽管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最小。这些低收入国家中还有很多在经历粮食危机,但造成这场危机的却是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的战争。 因此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利用科学和创新的力量为进步提供加速度? 答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未来人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我们必须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专长。这意味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者都需要创新,都需要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 政府、学术、商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必须参与其中,这些挑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这些部门各有所长。科学家们会有新的发现,而企业往往能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政府可以确保这些解决方案惠及每一个人;慈善机构则可以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推动创新,将不同类型的机构汇聚到一起,共同造福大众。当这些不同的部门通力合作时,我们就能取得1+1>2的效果。 中国的创新者在这些全球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健康、农业、营养和减贫等方面拥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中国也聚集了大量人才。无论是在实验室、初创企业还是高等学府,与在座许多人一样的年轻人正在努力寻找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比如治疗结核病和疟疾等古老疾病的创新药物、 用于推广高度定制化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教育的数字化模型、气候智慧型杂交水稻等适应恶劣天气的粮食作物,以及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但不会加剧气候变化的技术,包括电力传输、农业和建筑材料领域的创新等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谈一谈在我看来世界有望取得进步的两大领域:卫生和农业。 正如GHDDI的各位同仁所了解的,盖茨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目前世界上每分钟都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但即便是如此骇人的数字也不足以说明疟疾的严重性,因为每年还有约2.5亿人因疟疾而身患重病。 目前绝大多数疟疾病例都发生在非洲,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并非如此。当时,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疟疾病例,并有30多万人因此死亡。但是,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屠呦呦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带来了抗疟新药,如今仍然是全球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2010年,中国启动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零本土疟疾感染病例,并最终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中国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科学家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正在基于这一成功经验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根除疟疾。 GHDDI 正在开展的突破性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尤其令人激动的是GHDDI与疟疾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和疟疾药物加速器(Malaria Drug Accelerator)两家国际组织合作开发的一款临床前候选疟疾药物。 虽然仍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这一候选药物已经在三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前景。 首先,导致疟疾的寄生虫对现在很多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这意味着药物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效,但这一候选药物似乎是“不可抗的”,因此有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有效。 其次,目前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坚持服药三天,但很多人不能完成整个疗程,而新的候选药可能只需一剂就能治愈疟疾。 再次,它似乎不仅可以治疗疟疾,而且还能从一开始就预防感染。 在候选药物投入实际使用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预计它在未来几年内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令我感到兴奋的不仅仅是这一款候选药物。GHDDI与国际上的结核病研发组织也建立了重要合作,并开始产生令人激动的成果。GHDDI发现了一系列能与现有结核病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新型化合物,这意味着结核病的治疗疗程有可能大幅缩短,从标准的四到六个月缩短为仅需一到两个月。如果这些药物通过临床测试,将显著减少疾病传播,并降低疾病负担。 而真正让我兴奋的,是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全球健康前沿研发工作所能产生的聚合效应。创新者们越关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有越多的人能有机会健康成长。 GHDDI专注于抗击疾病,而中国还有很多杰出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攻克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其他关键问题,比如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并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袁隆平的成就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他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和经济,还帮助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受他的工作启发,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研究平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水稻研究上投入了更多资金。袁隆平还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 如今,世界需要新一代的水稻品种。盖茨基金会一直在支持中国科学家培育能够经受恶劣天气考验(比如2014年菲律宾的台风)而茁壮生长的杂交水稻。巴基斯坦最近也开始种植新品种,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 但由于各种原因,新水稻品种在非洲国家没能实现同样的普及。因此,基金会支持了中国和西非水稻科学家开展合作,不仅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新品种,还与当地伙伴合作,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这些新品种,从而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条件。目前在一些西非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表明,当地的粮食可以实现高达50%的增产。 这个例子再次突显了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中国团队和他们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个项目不会成功。而如果没有非洲团队以及他们对当地农民和粮食体系的了解,这同样也行不通。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在世界各地推广。 这仅仅是两个让我感触很深的例子。而除此以外,盖茨基金会正在与中国的伙伴们合作解决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例如根除脊髓灰质炎,诊断、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和结核病,以及开发价格低廉、可持续的新一代环境卫生技术。 我希望你们听到这里时能够变得更加乐观,也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思考自己能从哪些事情入手、与谁合作,从而催生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世界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 我期待看到GHDDI、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在未来为推动全球进步做出贡献。
lg
...
金融界
2023-06-15
广东一业主购42套房全部打通墙体 当地住建局回应
go
lg
...
多面墙体被打掉,多条柱子被截断,裸露出
钢筋
。据悉,涉事二层面积约1800平方米,目前施工队拆除的面积接近三分之一。 有业主也表示,这是11层的大楼,上面还住着300多户居民,就靠几个柱子支撑,万一这个楼塌了,我们人怎么办!据了解二层全部42套房是被同一位业主购买,计划将全部墙体打通后装修成娱乐场所。 四会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5月29日接到投诉后已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场巡查。目前,四会市住建局组织了建筑专家对楼宇的损害情况进行勘察,下一步也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楼宇安全性进行鉴定。 另据广东广播电视台荔枝网,该小区物业公司四会分公司物业经理何志坚则表示,有人曾来物业中心沟通过,意思是要打通(所有墙体),但不知道他们用机械上去(拆墙),因为当时说的是人工拆除。而当被问到起重机吊挖掘机到二楼施工都没人发现吗?该负责人沉默后表示,确实是疏忽管理没有见到。
lg
...
金融界
2023-06-06
建科机械最新公告:近日收到1项发明专利证书、3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go
lg
...
械(300823)主营业务:中高端数控
钢筋
加工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数控
钢筋
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为陈振东。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6-02
Mysteel:全国粗钢产量分析及2023年6月预判
go
lg
...
三、4月份中厚宽钢带日产创历史新高,
钢筋
、线材等日产环比下降 按钢材品种来看,2023年1-4月份,我国钢材产量4.46亿吨,同比增长5.2%。其中,
钢筋
产量7733.9万吨,同比增长1.2%;线材产量4779.3万吨,同比增长5.8%;冷轧薄板产量1153.7万吨,同比下降4.5%;中厚宽钢带产量6686.3万吨,同比增长9.3%;焊接钢管产量1886.7万吨,同比增长15.4%。 2023年4月份,
钢筋
、线材、冷轧薄板、焊接钢管等日均产量为70.3万吨、41.6万吨、10.6万吨和18.2万吨,分别较上月减少4.8万吨、2.1万吨、0.6万吨和2.7万吨;中厚宽钢带日均产量60.8万吨,环比增加4.8万吨,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四、4华北地区粗钢日均产量升破100万吨,创下年内新高 按地区来看,2023年1-4月份,华北地区粗钢产量11578.1万吨,同比增长9.3%;华东地区粗钢产量11046.3万吨,同比增长6.5%;东北地区粗钢产量3348.2万吨,同比增长3.6%;华中地区粗钢产量3286.5万吨,同比下降1.2%;华南地区粗钢产量2519.2万吨,同比增长2.4%;西南地区粗钢产量2215.9万吨,同比增长7.5%;西北地区粗钢产量1444.5万吨,同比下降7.7%。 2023年4月份,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粗钢日均产量为102.2万吨、95.1万吨、22.1万吨和14.6万吨,分别较3月增加3.9万吨、0.1万吨、0.1万吨和1.3万吨;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粗钢日均产量为27.0万吨、28.9万吨和18.9万吨,分别较上月减少2.4万吨、1.2万吨和1.7万吨。 五、后期粗钢产量预判及影响分析 2023年5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涨跌波动频繁,价格重心下移。一方面,钢厂因亏损持续减产,“五一”节后钢材库存较快下降,钢价也出现阶段性修复性反弹。另一方面,由于房建速度缓慢、南方进入全面汛期、欧美制造业持续萎缩等因素影响,钢材需求表现疲弱,加之原燃料价格下跌,成本支撑下移,钢市基本面承压,全月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据笔者测算,5月末唐山长流程钢厂螺纹钢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企业亏损面明显收窄。由于4月下半月至5月上半月国内钢厂多数陷入亏损,这一时间段钢厂持续扩大减产范围,随着5月下旬钢厂利润有所修复,少部分企业开始复产。整体来看,预估5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300万吨左右,6月份可能环比小幅增加。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不稳固,其中居民消费持续复苏,外贸出口展现较强韧性,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主要是民间投资低迷。 分行业来看,5月份楼市复苏遇阻,房建速度缓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前三周,重点50城商品住宅周均成交较上月周均水平下降17.7%。1-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6%,其中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0%,由于需求不足,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偏弱,投资积极性较低。目前基建投资依旧担当稳投资的主力军,截至5月29日我国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超2.2万亿元,1-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超3万亿元,有力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需求。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当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 尽管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快增长,但房地产投资低迷,制造业供需双弱,加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5月份钢材需求继续萎缩。进入6月份,需求不足的制约因素仍在,或延续疲弱态势。 综合来看,当前钢厂延续低效益态势,但亏损面已明显收窄,部分钢厂开始复产,预期6月份粗钢日产环比小增,原燃料价格进一步下探空间或不大。同时,由于楼市复苏遇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中国及欧美制造业持续萎缩等因素制约,6月份钢材需求仍不乐观,除非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码。短期来看,钢市供需偏宽松格局延续,钢价或呈现弱势区间震荡运行。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5-31
快讯:韩建河山涨停 报于5.75元
go
lg
...
要从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钢筋混凝土
排水管(RCP)和商品混凝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截止2023年3月31日,韩建河山营业收入5357.7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4.4146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0.0%,基本每股收益-0.0562元。 (更多个股业绩查询请点击)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2023-05-26
BTC NFT生态管窥——发展现状、交易市场和未来展望
go
lg
...
罗纪的恐龙化石、商代的青铜器再到现代的
钢筋
。 有人说,比特币 NFT 是「自由的」。从 Slik Road,到一些线上的商场,再到 Amazon、eBay,比特币一直沿着「更被广泛接受的货币」这一路径在发展。Ordinals 协议的出现,让比特币变得更自由。谁会知道一个被「刻录」的 Satoshi 会有什么额外的价值呢?市场的自由流动,会给出这些被「刻录」的比特币新的价值。终有一日,我们会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些回答,都在向我们展示比特币 NFT 相比于以太坊 NFT 独有的魅力。(以上引用Cookie文章这可能是比特币Ordinals社区的第一次聚会中的理解) 五、比特币 NFT 可能面临的挑战 不具備規模性 由於比特幣 NFT 的成本因素(完全上鏈),目前可能無法實現大規模應用和普及。 . 缺乏基礎設施 目前比特幣 NFT 生態系統尚未完善,缺乏相關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多半得依靠場外交易。 . 操作門檻高 承上,由於比特幣 NFT 交易大多需要在場外進行,其操作比較複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理解和使用上可能會更加困難。 . 推升比特幣網路交易費用 比特幣網路交易費用上漲,是將 NFT 添加到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一個副作用,造成自 FTX 破產以來最嚴重的比特幣交易區塊擁堵。 . 違反比特幣基本教義 比特幣至上主義者(Maximalist)認為比特幣 NFT 違反中本聰打造「點對點電子貨幣」的初心,將 NFT 相關數據寫入比特幣無疑是在浪費區塊容量。 六、市场展望 1、目前BTC NFT的蓝筹项目还没确定格局,但是比特娃看上去有这个10k系列蓝筹的潜质,10k系列的话1btc的fp是很大的一个门槛,但是可以冲一冲,随着交易所进来站台btcnft 2、未来的btc nft能跑出来的一定是btc生态原创系列,而非以太坊链copy paste的系列,同时还是在延续nft的pfp玩法,只有能做pfp的头像系列的btc nft才有成为蓝筹的潜质, 3、BTC NFT地板价是0.001起步开始的话拉盘效应最好,因为这样的赔率,基本有涨20倍的潜力,现在的地板价0.01B是一个门槛,0.02B是一个门槛,0.1B是可以晋升蓝筹系列。 4、eth链目前没有新的叙事玩法,链上已经能观察到最近半个月到很多nft项目方已经开始迁移往btcnft创业,nft艺术家应该多挖掘btc元素色彩去创作。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18
校正迷失的发展“航向” 海南三亚凤凰岛二期拆除整改纪实
go
lg
...
程划分出三个施工作业面,连廊段拆除面层
钢筋
砼,下挖混合填筑料;北护岸直线段填筑转运平台;岛体开挖作业面,开挖岛心填筑砂料,并运至堤岸边。”施工单位——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邹显肖介绍。 拆除人工岛,岛体开挖作业面,就得首先拆掉外围的部分沉箱。 一开始,大家认为技术方案没问题,然而第一个沉箱进行吊浮作业时,还是突发侧歪,导致施工暂停。现场专家、技术人员反复查看、仔细研究,经过沉箱排水、设备调试后,尝试再次起吊。 邹显肖记得很清楚,2021年10月18日,大家站在风雨中注视着起吊机械,心情都很紧张。终于,沉箱稳稳浮出水面,有人激动地喊出声。 为确保人工岛拆除和相关问题整改顺利进行,三亚市设立了全省首个重点整改项目临时党支部,由业主单位、项目代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负责人组成支部领导班子,力求打好“党建+”组合拳。临时党支部定期调度、动态管理、现场核查,统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快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 三亚市环境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秀标既是项目代管单位的负责人,也是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他告诉记者,施工期间“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跟着项目走”,这样的党建引领为现场施工解决了很多难点和堵点。 “我们经历了多次台风,既要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台风对施工的影响,也要争分夺秒抢工期。”张秀标坦言,那段时间都是党员带领工人坚守岗位,冲在防风抢险、施工一线。 更多沉箱完成起吊,为大型设备进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水下块石挖除、扭王字块(防浪设施)拆除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进度都逐渐提速,但也出现了平板船和皮带船等船源紧张的情况。 现场的技术人员谢之龙回忆,中建筑港举全行业之力解决难题。“我们不仅调配各种船舶和海上拆除作业资源,综合各类船舶能效科学合理运用到项目中,从长三角地区调16艘平板船及6艘皮带船,还预留了备用船源,前艘损坏维修也能及时补充作业。” 谢之龙做过详细统计,整个拆除工程累计投入船机设备335台(套),参与各类管理和施工人员累计542名。高峰时期每天投入同时作业船机设备259台(套),同时在场人员431名。 “从我们实时了解的情况看,因拆除难度大,工程车辆维修1000余次,报废40余辆,施工船只大修、小修66次。”三亚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感叹拆除工作的不易,也告诉记者这样的数据:拆除离港工程量从2021年9月的日均0.5万立方米提升至8万立方米,高峰时达到10万立方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力量攻坚克难和不懈努力下,2022年3月19日,历时262天,凤凰岛二期基本完成拆除,比“2022年12月”的规定时限提前了9个多月,实际共完成拆除量614.1万立方米。 “云监督”提升整改质效 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海南省纪委监委的部署要求下,三亚市纪委监委着力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上做好文章。 三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祥军的公文包里,曾经总是装着一台平板电脑。通过客户端,陈祥军和其他市领导可以通过“5G智慧工地云平台”,实时看到凤凰岛二期整改现场的动态场景,随时掌握项目拆除进展,及时解决整改堵点、难点。 为确保整改责任落实到位,三亚市创新监管手段,利用5G技术,在拆除现场、消纳场等重点区域设置了19个视频监测点。利用“慧眼”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高频扫描、移动巡检,能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打通“决策一线”到“落实一线”的信息壁垒。 三亚市纪委监委通过“5G智慧工地云平台”实现远程监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追溯,使监督更加及时精准有效。“我们检查云平台报送的异常数据后,可以高效发现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履职、狠抓落实,极大提升了督办效率。” 拆除工程,也必须是廉洁工程。 “纪检、审计、法务及会计部门提前安排人员进入专班,全程跟踪监督,着力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行为。”三亚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三亚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探头延伸到项目一线,尤其是每逢工程的重要节点,纪检监察干部都会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了解情况。 就拿处置拆除废料和国有资产来说,拆除工程中约产生606.5万立方米总物料。该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说:“为防控廉洁风险,我们推动建立物料运输‘三方登记’制度,加强对拆除物料管控,确保物料资源化利用,并且全程有迹可查。” 根据拆除工程余料资源化利用方案,三亚市将拆除物料进行分类处置,拆除施工剥离的废料
钢筋
以“评估+拍卖”方式依法依规处置;拆除砂石料等部分用于补砂、岸滩防护、破碎加工成利用建材等,大部分用于挂牌转让,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海南省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了凤凰岛二期项目拆除工程余料整体公开挂牌转让公告,对相关石料、砂料、混凝土块等物料进行转让。 过去一段时期,海南省一些市县在推进填海造地过程中决策不科学、程序不严谨、监管不严格,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或破坏。凤凰岛二期的拆除整改为全省作出示范,也传递了必须整改、坚决整改的强烈信号。 近日,文昌、万宁、五指山和定安4个市县分别公开贯彻落实2022年第一批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报告的整改方案。这些地方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督察反馈的每一个问题都当成一道政治“必答题”,当成是否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明确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担当作为,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凤凰岛二期那么难拆,都整改了,其他地方的整改也一定能如期落地落实。”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同志表示。 (原标题:海南三亚凤凰岛二期拆除整改纪实(上))
lg
...
金融界
2023-05-08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进淄赶烤”折射消费热情!5月配置策略:激发市场活力是下一步政策的重点
go
lg
...
预期的实施。 基于此,投资者需要从
钢筋水泥
的办公室走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认为,结构性的行情很难从总量的数据分析中得到验证,结构性的行情是离散的,即使不进行大幅度的调查研究,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观测也需要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二、节奏:海内外经济基本面的博弈对五月行情影响甚大 对于2022年全球资产的走势,我们用过东风(中国经济复苏)、西风(美联储加息)以及北风(俄乌冲突)的博弈进行过分析。今年前四个月的市场,大家对西风与北风的冲击已然淡化,投资者的聚焦点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此前我们认为中国权益资产走势领先于全球资产,这一趋势判断仍然没有改变,但是,资产配置策略不仅需要判断趋势,节奏的影响也重要。我们认为5月的行情受到西风的冲击需要重视起来,今年的西风和去年不同,去年是美联储加息,今年是美国衰退对全球的冲击。 美国企业投资恶化、加息未停,以及美政府承诺不可信的冲击 五一前后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欧洲股指领跌,大宗商品普遍回落,黄金价格上涨,背后是美国进入衰退交易的映射。美国商务部首次预估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延续了2022年三季度3.2%和四季度2.6%的下滑态势。虽然消费支出强劲增长3.7%,表明美国经济韧性依然存在,但私人库存投资减少,非住宅类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住宅类投资下降4.2%,连续八个季度下滑,这表明美国企业投资状况的恶化对美国未来增长的负面冲击的影响会更大。 经济衰退并没有阻止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当地时间5月3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从声明及发布会的阐述来看,无法得出停止加息的结论。基于通胀远远没有达到既定目标,维持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存在,但距离停止加息越来越近的判断。 企业投资所面对的是高利率与信贷条件收紧的不利局面,政府面对的则是可能发生的历史首次债务违约。美国财政部长耶伦5月1日致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和其他高级议员,表示美国政府可能“最早在6月1日”发生债务违约。历史上看,美国操纵美元的价值和数量工具,通过全球资金的流动制造危机、收割危机的模式一再重演。当前在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下,这一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的承诺变得不再可信。对美国债务首次违约的担心会进一步弱化美国的信用条件,全球资金对安全的担心进一步加剧。这一混乱的局面将会如何,各位可以复刻一下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对市场的冲击,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被美国政府抛弃了,也是一种典型的违约行为。大家非常熟悉的经济学家蒙代尔不仅发明了“不可能三角”理论,而且年纪轻轻就在黄金上大获其利,这可以为很多人看好黄金提供一个新的理由。 中国经济的弱复苏力度影响市场的预期 我们在之前的《首席视点》中反复论证了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态势是弱复苏,不必担心通缩。最新的PMI数据则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点。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2.7个百分点至49.2%,与2月份的大幅回升对称分布。市场将其解释为2-3月集中释放了一批疫情压制的需求,随着环比修复消失、淡季将近,企业行为主体认为景气度月度环比弱化。我们也看到,虽绝对值回落明显,但PMI均值仍然正常。统计表明PMI前3个月均值为51.2%,稍落0.3个百分点。前6个月均值为49.8%,与2022年全年均值持平。这表明制造业仍在复苏进程中。 这一数据也从侧面验证了政治局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这意味着经济修复的力度对市场预期的形成是有明显影响的,市场节奏随之变化。 内部流动性对市场的支撑仍然存在,提防外部的流动性冲击 与对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歧不同,目前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心则较少。首先我们看到,政治局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这意味着在经济修复阶段,宽信用宽货币延续,内部流动性将会持续充裕。其次,从海外的流动性冲击来看,基于前述美国经济衰退交易和信用缺失可能造成的动荡,人民币波动带来的冲击很难避免,这必然会影响市场的节奏。 三、结构:坚持主线的同时,继续回避微观主体资金紧张的风险 在内外的冲击下,市场的结构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需要回避资金紧张的微观主体 分化的市场考验的是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乐观的投资者将其解读为牛市的必然过程。谨慎的投资者从中看到了市场的风险,他们从总量宽松的市场资金中明显感受到了微观主体资金的紧张。从政治局的会议通稿中,我们看到防风险仍然是今年投资不可回避的话题。重点领域风险的化解,特别是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的背后是与之相关的资产的折价。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是对城投债风险的担心。政府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背后则彰显了微观主体资金获取能力和条件的巨大分化,三角债问题仍然困扰着市场内生动力的修复。从这些层面看,5月的资产配置还是要继续回避此类资产。我们在年度报告《破壁重铸》中已经做了提示,现在再一次提醒投资者,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业的转型带来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 宏观交易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的宏观经济分析已经对于宏观交易的提示愈发清晰。 从政策来看,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这表明经历过基本的修复之后,平台头部公司的估值提升需和现代化对科技的创新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头部平台也在分化,十年前平台公司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走出了辉煌的历程,未来技术创新将是继续保持头部地位的致胜法宝。 从宏观经济增长的结构看,一带一路需求的持续高增,以及巴西等拉美地区出口的增加使得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在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当口,这一投资机会需要高度关注。从中观的企业财报披露情况看,需要关注基本面的修复与分化,年报与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机会是投资的重点。 从交易的主线看,年初我们提出并坚持的主线,即数字经济+央国企重估,在政治局会议后的政策定调与部署明确后,交易情绪调整后又一次带来布局机会。 资产的结构性机会 一是,从产业链看权益的结构性机会。数据表明,从边际变化看,煤炭、钢铁数据显示工业企业恢复不足。光伏出口、国内装机回暖,政策也释放了积极信号。从发展质量看,现今服务业的快速恢复一定程度上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地方政府的主动创新对服务业的支持值得关注。从库存周期看,随着本轮经济周期中库存周期逐步下探,未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开启需要在价值量更高的新型产业中发力,率先进行资本开支,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上行中占据先手,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 二是信用债的结构性机会。4月交易结构依然是影响信用债市场的主要因素。短融、中票、企业债方面,基金公司配置力度依然较强,农商行配置力度有所减弱。银行二永债、商金债方面,农商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均有较强的配置力度。后续继续关注交易结构变化情况,如果资金配置行为依旧,那么利差的压缩行情仍将持续,但由于交易结构向交易型机构倾斜,市场脆弱性及波动将提升。我们建议根据组合负债端特征,决定是否需要提前调整组合流动性以应对潜在风险。 三是可转债的结构性机会。4月转债振幅较大,其间的大幅回调消化了转债部分估值,当前点位转债整体性价比较上月末显著提升,配置价值提升。 【了解作者】 魏凤春博士,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投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宏观策略配置部总监,兼任MOMFOF投研总部总监,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研究与教学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产品分析等实务领域经验丰富、成果卓著。从业2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周期波动的框架内运用财政的视角解构宏观经济的运行,将中国经济看作一份资产,通过资本资产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与风险。 罗水星博士,创金合信基金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2022年2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此前履职博时基金,负责宏观策略、宏观政策、大类资产配置与择时研究。武汉大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文多发表于国际SSCI英文核心经济学期刊。
lg
...
金融界
2023-05-05
上一页
1
•••
18
19
20
21
22
•••
2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经贸谈判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放“王炸”预告!金价惊人暴跌近60美元
lg
...
特朗普突传中美关税“全面重启”!美国总统顾问:最终结果可能出乎意料……
lg
...
更多细节来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出炉,港股暴拉黄金急跌
lg
...
中美关税重磅消息引发黄金新一轮暴跌!金价崩跌近80美元 黄金最新交易分析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贸易顾问:已在日内瓦会谈中与中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