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欧盟同意新日
铁
收购美国钢铁(X.US)
go
lg
...
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日本新日
铁
对美国钢铁(X.US)的收购,称该交易不会引发竞争担忧。
lg
...
金融界
2024-05-06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上涨,沪金涨逾0.6%
go
lg
...
,沪银涨1.11%,沪镍涨1.12%,
铁矿
涨1.13%,焦煤涨2.07%,原油涨0.36%,玻璃涨1.53%。
lg
...
金融界
2024-05-06
这个五一,很反常
go
lg
...
运力,市场供过于求。 另一方面,是因为
铁路运输
的分流。 据国
铁
集团预计,今年假期
铁路
客运量,大概率将超过去年同期的1.33亿人次。 但这两个,都只是纸面上的说法。 最根源的因素是什么?性价比。 明明出行人数多了这么多,怎么可能供大于求? 上头实在太高估大家的消费能力,总以为俺们很有钱…… 其实是因为越来越多人都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火车,这才导致机票没人买,航司实在没办法只能打骨折,热门航线票价甚至一度降到300多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言而喻:有底线的消费大家能接受,但想让人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花钱,已经不现实。 而这,同样也是酒店民宿价格跳水的最重要因素。 人的意愿,才是造成一切现象的本质。 去年,机票价格跟今年一样稀碎,但酒店民宿的价格还是坚挺的,“酒店刺客”的大名各位想必依然记忆犹新。 结果今年突然就顶不住了。 说实话,这个转变实在太快,让人猝不及防。 据途家发布的《2024“五一”民宿出游预测报告》,尽管热门城市预定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左右,今年毫无疑问是最火热的五一小长假。 但民宿价格均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如北京下降17%、福州下降22%、重庆下降12%…… 酒店民宿降价,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比如民宿数量增多。任何行业都是这样,入局的人多了,大家总是不由自主自己卷自己。 但最重要的,肯定还是上面说的,消费者变“抠”了,店主们不得不降价。 你不降,别人就降。 赚多赚少,总得先有得赚,是吧? 所谓游客变抠了,正儿八经说叫消费降级,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词汇。 下面是恩格尔系数走势,反映的是居民吃喝占总消费的比例。 过去几十年,恩格尔系数都是不断下降的,代表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2019年,这个值突然上升,且随后几年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23年比2019年高1.7%。 虽然上升的并不多,但足以反映一些问题。 恩格尔系数上升,很多人觉得,反应的是人们对非必要消费欲望减弱。 个人认为并非如此,至少不完全是如此。 “非必要”消费,难道真的是“非必要”? 我们能很明显感受到,疫情前后,中国消费的主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群:之前是储蓄偏向,如今是小额消费倾向。 中国消费复苏是真的,消费降级也是真的! 这并不是什么悖论。 02 复苏与降级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说,穷人一旦有点钱,他们会优先选择购买烟、酒等非必需品,而非更好的食物。 记得听爷爷说过,他年轻的时候,经常把家里的鸡蛋拿去换烟抽,而不是用来改善伙食…… 可见,“饱暖思淫欲”这句话,或许不对。 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必“饱暖”,穷人宁可吃得差一点,也要省出钱兼顾其他需求。 在经济学上,这种行为又叫作“口红效应”。 字面上的意思: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女性对名牌服饰、珠宝的强烈消费冲动,只好转移到口红等相对平价的奢侈品。 虽然生活拮据,但出门前哪怕能涂一下最廉价的口红,也能给自己带来一点仪式感。 同样,男性也被迫压抑对豪宅、名车的欲望,转而用小闲钱享受些廉价消费。 所追求的,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 口红效应的多轮经济周期验证,来源:百度 口红效应的对应主体人群,有两大特征:1.有中产心态;2.无中产钱财。 恰好,当今国内相当一部分人,都属于这个群体。 尤其是大部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或许是被各种自媒体和鸡汤洗脑了,无论在心态还是消费水平上,都对标中产人群。 搞笑的是,他们过去从来没有、将来也越来越难成为中产。 所以,口红效应在中国并非临时现象,必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另一个趋势:中年人涌入租房大军。 贝壳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2023年,全国重点40城租赁成交中,35岁以上的租客占比超过35%,比2021年提升4.9%。 与之相对的:30岁以下,尤其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租房比例反而下降了。 如果说年轻人租房住,那是没办法,积累还太少攒不够首付。 但中年人也越来越多这样选择,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对个人而言,这种转变是好事。 在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的前十年,人过中年、拖家带口去租房,是一件让人很难堪的事。 这是过去二十多年,被“特色”地产市场裹挟舆论造成的历史伤痕。 但这两年,越来越多人想通了,不买房固然会被认为“混得不好”,但生活质量其实“过得更好”。 抛开畸形已久的“租售比”不谈,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当租赁市场发生变化,好的房源越发唾手可得,选择租房也就越发顺理成章。 房地产的寒冬,对部分消费和服务业而言,未必不是鲸落万物生。 反过来看,恰恰是因为买房、买车、消费名牌的人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很多人手上的活钱多了。 实际上,如果你原本攒了一笔钱准备交首付,现在突然没有这个需求了,你会突然意识到,按照原本的过苦日子的方式生活,这笔钱根本花不完! 没有房贷的烦恼,存款还能每月吃利息,这不好吗? 哪怕现在的钱越来越难赚,但大部分人反而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幸福感是上升的。 这被称作“迪士尼效应”。 指的是:经济越是萧条,失业人数越是上升,假期越是延迟,迪士尼的客人就越多,随之娱乐业也会越发达。相反,在经济上升期,人们疲于奔命,反而少有娱乐时间。 正常而言,出去游玩毕竟不是什么奢侈服务,普通工薪阶层偶尔消费一两次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将之与“口红效应”结合起来,就是目前最真实的情况:人们会更多地用相对廉价的消费行为来取悦和麻痹自己。 尽管消费不再“高大上”,但频次上是有所增加的。 今年五一长假的情况,非常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根据携程的数据,今年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加140%,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县级市场,进去门票订单同比增加151%、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加68%,均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 支线机场城市如云南芒市、吉林延吉、西藏林芝等机票预订量均翻倍增长…… 正如去年红极一时的淄博和哈尔滨,在越来越讲究性价比的氛围里,水往低处流自然成为了最为理性的选择。 03 尾声 市场是社会的镜子,每一种事物的流行,反映的都是大众需求的变化。 归根结底,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再怎么困难,情感需求都不会改变。 就如拼多多的“真香”定律,大部分人并非真的喜欢这样一个购物平台,它不过是在这个时期,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罢了。 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逻辑里,想要的和买得起,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相比于哈尔滨,欧洲的雪山和街景也许会更加浪漫;相比于长春,昆明才是真正的春城,新马泰的热情才更加美好;相比于沈阳,北京的故宫才是真正的恢宏大气;相比于大连,马尔代夫的风景更具吸引力…… 谁不知道? 但是当你看到机票、酒店和各种消费的价格,蓦然回首便安慰自己,原来大连也有海,哈尔滨也有俄式建筑,长春也有烧烤美食,沈阳也是古都。 朋友圈只要不发定位,又有谁会知道你去的是巴黎卢浮宫还是哈药六厂的总部,又有谁会在意你去的是圣彼得堡还是中央大街,又有谁会发现你去的是东京还是新民大街? 或许,真正的旅游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6
A股好戏在后头
go
lg
...
胀有明显上升迹象,在水电气上涨之后,高
铁
也都开始涨价了。那么,地铁、公交、医疗等民生领域的价格会跟随上涨吗?这不确定,可拭目以待。 公用事业的一些领域虽然对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其缘由,这几年,地方财政因疫情、地产和刺激经济而让利太多,导致财政持续吃紧,公用事业的一些领域涨价可以回笼一定的收入,可以作为刺激经济的补充弹药,同时在大力促消费政策下,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CPI上行,也有利于对冲通缩下行的压力。 当然,市场预期层面最重要的是政治局会议给出了重磅信号,给予了对经济复苏更多期待。其中,重点提及房地产,原话是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 目前,中国地产库存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已超出2015年高峰水平——截止3月底数据,总库存量为74833万㎡,同比增长15.6%,其中住宅库存39458亿平米,同比增长23.9%。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已高达25.3个月,且有41个城市超过36个月。 未来会如何去库存? 市场普遍预期可能会有两招。第一,新房销售相关政策进一步调整。在政治局会议召开完之后,北京住建委立马出新政——放松五环外限购,系住宅限制政策以来首次。除此之外,成都、苏州、广州、天津等重点城市已发文取消或局部取消了限购,接下来预期会有更多大城市放开。当然,还有武汉这类城市开始发放5-10万购房消费券,直接刺激楼市。 第二,地方政府牵头收购存量房转为租赁房和保障房。这包括批量收购开发商手里的新房以及收购市民中的二手房。后者主要以“以旧换新”的方式去推进,包括郑州、江苏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实施。 关键是这些钱从哪里来?要知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颇大,还面临“化债”控风险等各种压力。 从已有工具看,“三大工程”的PSL、投向城中村以及保障房项目的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都有可能是资金来源,但终极买单人或许就是央行。目前,央行已经确认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卖债券,去承接一些政府债券是最方便直接的举措,本质是中央加杠杆稳经济。 过去20年,中央与本次类似的提法只出现在2015年12月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和2016年4月的“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中。上一次在棚改去库存带动下,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 本次消化房地产库存,会多快拿出“真金白银”的资金方案与落实细则,市场充满了期待,并进行了积极定价。这亦是港A股市场近日大涨的最重要逻辑之一。因为房地产与经济基本面密切相关,只要地产拖累少一些,经济复苏的确定性就会更强。 当然,现在市场交易的是预期。如果接下来披露的数据表明今年的复苏仍然是一种“假复苏”,那么到时候回吐涨幅就是。但倘若数据持续边际向好,那么市场会加强复苏逻辑,价格中枢位置会继续上抬。起码目前的地产链已经持续在交易这个预期了(部分领域如家电、建材的业绩确实得到好转)。 02 其实,不仅是A股市场在交易复苏,包括商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也都在反应同样的逻辑。尤其是国债市场近期大幅暴跌,也一定程度上反应经济边际向好的预期。 倘若经济复苏大逻辑继续演绎,那么A股市场接下来的机会或更多聚焦在与宏观经济密切关联的板块上。 第一,以白酒为首的食品饮料板块。最近8个交易日,中证白酒大涨10%,最新价格已经刷新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只要经济边际持续好转,白酒的大行情不会错过。况且白酒业不像众多细分赛道一样表现失速,反而呈现较强韧性,且估值处于多年相对较低水平。 2023年,白酒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3亿元、1550.7亿元,同比增长15.6%、18.9%,保持双位数高增态势。2024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均同比增长15%左右,表现依旧良好。尤其是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为首的中高端白酒,业绩持续超市场预期。 估值层面,中证白酒最新PE为24.58倍,仅略高于2018年底。且白酒是外资的心头好,持仓市值最大,一旦仓位回补,白酒会是最主要的加仓领域。 第二,新能源车板块。在今年2月初以前,市场对于新能源车产业链非常悲观,主要逻辑有两方面。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2023年已经去到35.7%,未来进一步大幅提升渗透率回变得困难,业绩增速往下走。另一方面,因美国、欧洲一些潜在打压举措,市场认为海外市场放量可能并没有那么顺利。 如今,以上两方面均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从今年4月开始,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然大幅飙升至50%以上,远超出市场预期,而此前月份仅仅30%多。其次,中国新能源车竞争力非常强,海外市场高歌猛进——今年一季度出口30.7万台,同比大增23.8%。这还是在美国和欧盟渗透率基本不变或略有下滑的态势下实现的。 况且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首的龙头,2023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良好,远没有之前大跌时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以致于估值在近段时间实现了不错的修复,带动新能源车板块走好。 第三,公用事业板块。按照逻辑上讲,如果经济出现持续复苏的话,会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好转,不利于偏防御的公共事业股。但这里面有一些变化就是,市场原来认为公共事业领域价格常年不变或涨幅极小,业绩增长稳分红高,但成长性比较差。倘若接下来更多民生领域开启涨价的话,原有预期被打破,会抬升其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存在一些潜在投资交易机会。 03 对于经济复苏,不要以个人微观感受来进行代替,只要宏观数据边际上有好转就算复苏,并不是以绝对复苏量来进行观察。此外,金融市场交易的都是对于未来的预期,一旦现实复苏很明显了,金融市场或已涨到高位了,交易风险就更大了。 这有点像2020年疫情爆发那一年,等到复苏的宏观数据出来后,市场也已经涨到绝对高位了。这也有反面例子——2022年11月初疫情刚放开那一会,市场给予经济复苏良好预期在短短3个月时间上涨了很大一波,后来经济数据并没有兑现,复苏大逻辑被证伪,市场又都悉数跌了回去。 现在,A股市场主流预期经济会有一波复苏,在政治局相关政策落地之前,市场短期无法证伪实效,震荡上行或许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要信复苏故事则早信,切忌犹犹豫豫。(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6
华
铁
应急(603300.SH)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算业务
go
lg
...
格隆汇5月6日丨华
铁
应急(603300.SH)公布,公司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算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公司将采购芯片、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备,并对算力设备进行组网、调试、压力测试,搭建完成智算中心。智算中心建成后,公司将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AI大模型、自动驾驶、游戏传媒、生命科学、高端制造业、机器人等各领域的优质客户合作,为其提供智能算力租赁,在数据海量增加、算法模型愈加复杂及应用场景更为深入的情形下,满足新兴产业的新型生产力需求。
lg
...
格隆汇
2024-05-06
华
铁
应急: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算业务
go
lg
...
华
铁
应急公告,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算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公司将采购芯片、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备,并对算力设备进行组网、调试、压力测试,搭建完成智算中心。
lg
...
金融界
2024-05-06
华
铁
应急: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
go
lg
...
华
铁
应急公告,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
lg
...
金融界
2024-05-06
锂电传来一则利好
go
lg
...
,受到1-2月行业开工率较低影响,磷酸
铁
锂企业Q1仅湖南裕能依托规模优势实现盈利、三元正极企业Q1盈利显著承压,但相较2023Q4环比多呈现向好态势。 一季度只有头部企业负极产品的单吨经营利润整体能与Q4持平,但出货量受传统淡季影响出现下滑,负极竞争压力较大,多数二三线负极企业已近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 电解液去年四季度出现了较大的利润下滑,扣非单吨净利环比下降57%-67%,Q1受传统淡季的影响,平均出货量环比下降约20%-30%。隔膜产品仍在持续降价,Q1结构件的单位价值量环比下降约5%-10%,行业整体毛利率继续下滑。 四月底锂电池板块跟随大盘普涨,随着二季度逐渐步入旺季,锂电基本面呈现边际好转的趋势。 伴随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落地,国内新能源车Q2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同时部分储能项目或计划在年中并网,二季度电池及各材料环节需求环比有望提升。(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6
华鑫证券:给予振华股份买入评级
go
lg
...
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原材料铬
铁矿
、纯碱、块煤、硫酸采购均价为2616、1903、1106、183元/吨,分别同比+19.15%、-21.94%、-13.04%、+6.05%。同时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均价为10348、21162、9540、3820元,分别同比-12.54%、-3.41%、-29.44%、-4.5%。在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产品价格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23.7%,同比-3.92pcts。销量方面,2024Q1公司克服了湖北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持续挖掘并响应下游客户的潜在需求,使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继续取得积极成效,各项主营产品销量处于同期较好水平。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销量分别为0.56、2.72、0.75、0.86万吨,分别同比+27%、+11%、+9%、+37%,公司以价换量的实施将在铬盐行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及话语权。 新产能顺利投放,实现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截止2023年底,公司含铬芒硝制硫酸钾生产线已实现投产,10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024Q1公司合金添加剂产线(含金属铬及铬刚玉等副产物)已进入量产阶段,合金添加剂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3700吨,规模效益开始显现。作为公司铬化学品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关键环节,金属铬产品的市场拓展实现良好开局。未来公司将以此为支点,与高温合金、精密器械、金属靶材等行业的主流厂商进行深度协同,扩充铬资源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子产品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市场空间。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公司在
铁
铬液流储能市场的原材料开发领域持续增加资源投放力度,深度融入液流储能产业链。公司已向业内主流厂商交付关键电堆材料6个批次,对应装机功率约2兆瓦。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2.96、46.96、50.47亿元,EPS分别为0.96、1.09、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0.5、9.3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西部证券李华丰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0.2%,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4.4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4.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95。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5-06
中国
铁
建(01186.HK):不行使“21
铁
建Y1”续期选择权
go
lg
...
中国
铁
建(01186.HK)发布公告,公司2021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简称“21
铁
建Y1”,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8亿元。根据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在本期债券第1个重新定价周期末,公司决定不行使续期选择权,即在2024年6月18日将本期债券全额兑付。
lg
...
金融界
2024-05-06
上一页
1
•••
520
521
522
523
52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理事提前辞职 特朗普迎来任命先机
lg
...
【黄金收评】非农爆冷+特朗普贸易政策引爆避险情绪 黄金逼近3400美元关口
lg
...
【美股收评】特朗普关税与疲软就业数据重创市场信心 三大指数遭重挫 美国股市市值蒸发逾1万亿
lg
...
【Kitco黄金调查】疲弱就业数据与关税动荡提升降息预期 黄金迎来多头新周期
lg
...
特朗普重拳出击!印度这两个行业面临订单骤减与裁员危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