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资金动向 | 北水大幅加仓阿里超45亿港元,连续4日抛售小米
go
lg
...
8.35亿、哔哩哔哩-W 5.05亿、
阿里
健康
3.24亿; 净卖出小米集团-W 18.95亿、中芯国际8.99亿、中国海洋石油4.12亿、金山云2.2亿。 据统计,南下资金连续4日净卖出小米,共计39.8758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阿里巴巴,共计93.28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中国移动,共计26.6786亿港元。 北水关注个股 阿里巴巴-W:阿里与苹果合作。摩根大通则表示,有三大因素推动阿里巴巴股价进一步上升,包括对作为中国云市场一级资产的阿里云进行估值重估,人工智能功能消费增加推动云收入估算正面修订,以及中国电商盈利估算的正面修订。 腾讯控股: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腾讯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593港元不变。该行相信腾讯基本面稳健,加上AI潜在发展,可支持估值重估并追上同业。公司催化剂包括股份回购更新、小商店业务更新及强劲游戏业务表现令潜在盈利上升。 中国移动:高盛表示,随着最近Deepseek相关服务的推出,能看到电信运营商算力和IDC需求的增加。预计Deepseek相关业务的贡献在2026年可能更加显著,将运营商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上调2%-6%,2025年的净利润预测基本保持不变。 高盛还上调了运营商的目标价,将中国移动从86港元上调至89港元,中国电信从5.6港元上调至6.4港元,中国联通H股从8.7港元上调至9.3港元,A股从4.7元上调至5元。 哔哩哔哩-W:里昂发布研报称,由于游戏和广告增长强劲,哔哩哔哩2024第4季业绩应可保持稳健。预计集团季度总收入同比增21%至77亿人民币,经调整经营溢利将维持为3.62亿人民币。
阿里
健康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通过梳理“AI+医疗保健”应用场景发现,在制药端,AI在临床前药物发现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在临床试验中的患者筛选与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一定应用。 中芯国际:瑞银发表报告指,尽管内地科技股近期面临回调风险,但仍然看到上行潜力。因为行业估值仍然偏低,即使在反弹之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14倍,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增长率料15%。该行认为,仍未反映政府潜在的宏观刺激政策,以及AI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有意义的好处。
lg
...
格隆汇
02-14 20:52
AI医疗,火爆出圈!
go
lg
...
动和近期爆发的AI医疗概念的双重影响,
阿里
健康
的股价近日接连飙涨,今天飙升高达29.1%,近5日累计涨55%,很大程度把两地市场AI医疗概念带火了。 01 涨疯了! A股的AI医疗概念方面,截至发稿,A股智能医疗板块掀涨停潮,美年健康6天4板,塞力医疗9天4板,艾可蓝、宏景科技2连板。还有超研股份、嘉和美康、思创医惠、泓博医药涨、祥生医疗、迪安诊断等多股涨幅盘中强势冲击20CM。 到目前为止,这一波医疗股行情中,已经有数十只个股在近20日涨幅都超过20%,甚至不少涨幅超过了50%,堪比在近期大涨过的AI芯片、云计算、消费电子等热门概念。 消息面上,2月13日,华为宣布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据介绍,该模型将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 昨晚美国总统特朗普据报道又要签新行政令,成立“MAHA”(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委员会,喊话“让美国再次健康”。 这样的口号让美国市场的AI医疗板块也出现了集体大涨,Firefly Neuroscience 一度飙升逾20%,Hims & Hers Health (HIMS.US) 涨逾27%。这其中,Firefly Neuroscience在3天飙涨近400%,该公司宣布,获准加入英伟达的Connect计划,还有近期因为被“女版巴菲特”木头姐、国会山女股神(美国国会议员佩洛西)双双大笔买入,导致该股价1个月翻倍的AI医疗股tempus AI(TEM)也再度飙升13.36%。 除了上述超强刺激点外,近日国内各领域的公司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这把火也“燃烧”到了医疗领域,几天之内,一大堆所谓的AI赋能概念公司成为市场焦点。 比如9天4板的塞力医疗,塞力医疗明确“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双主业的模式;近几年公司一直在推动传统医疗服务向精益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嘉和美康称,目前公司已经接入DeepSeek大模型,正在进行基于专业领域内的训练。公司在2024年已经开发了多款利用大模型技术的医疗行业应用,包括临床辅助决策、病历内涵质控、智能分诊、病历自动生成、专科科研应用等。 华大基因表示,目前的技术进步,如基于开源模型DeepSeek-V3及DeepSeek-R1的技术优化,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数据分析成本,提升整体基因检测效能。 达安基因表示,在AI辅助诊断应用上,参股公司云康集团已成功引进了病理DNA多倍体AI辅助诊断、宫颈液基细胞AI辅助诊断、染色体AI分析等项目,诊断效率大幅提升。 迪安诊断表示,2024年公司子公司医策科技助力湖北省省级数字化病理服务体系,已签约70余家的当地医院,当地病理AI市场占有率约为70%;迪安自有实验室使用相关产品已提供300万份以上AI病理诊断报告。 近日国内外很多机构也推出了对AI赋能医疗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维度进行深度解读,基本都认为,AI医疗与AI制药市场潜力巨大,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这些报告很快就被市场投资者纷纷传阅和解读,进一步助攻点燃了AI医疗概念的炒作情绪。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 江海证券认为,AI医疗领域受到DeepSeek持续催化,从技术突破到企业布局,再到国内外的政策支持,AI正在赋能医药行业纵深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AI大模型为数字医疗服务公司提供了强大支持,在疾病诊断、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应用也能提高药物研发效率、优化药物设计,对CRO和创新药企产生积极影响。结合后续财政和医保、商保利好政策有望继续出台,且整体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投资价值凸显。 海外方面,木头姐是最坚定唱多AI+医疗的拥趸,在一次采访中,她强调,AI赋能医疗保健的潜力被大大低估,从长远来看,医疗保健将成为AI最为深远的应用领域。她旗下的ARK Invest发布了一份长达148页的《Big Ideas 2025》,其中提到,AI将降低医药开发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延长专利期,有望扭转数十年来生物制药衰退的回报率: 1)AI将使药物研发商业化速度加快1.6倍,成本降低4倍,回报率提高5倍。2)AI开发的治愈性药物的价值可能是传统药物的20倍,是同类最佳精准药物的2.4倍。3)AI技术将使癌症筛查的生产力提高20倍,市场规模扩大10倍。 据Tech Emergence数据显示,AI每年可为制药行业节约高达260亿美元的成本。波士顿咨询(BCG)发布的报告称,AI有望将新药的研发的整体临床成功率从目前的5%—10%提高到9%—18%,使制药行业的整体研发效率有望实现翻倍。 其中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通过AI赋能可大幅节省研发时间、提高临床成功率和节约巨额资本投入,效益提升更为显著。这也是美股、港股和A股近期的生物医药企业涨幅更明显的原因。 02 接下来怎么看? 需要注意的是,AI医疗板块的飙涨并非今天才开始爆发,实际上很多相关概念股在今年1月中旬就持续迎来大涨,至今为止不少个股涨幅已经超过了50%。 但从业务来看,很多所谓AI医疗概念股本身其实在AI赋能业务方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营收增益帮助,目前基本仅是基于情绪炒作的行情。 比如主力带动整个AI医疗概念的
阿里
健康
,也并非只是AI赋能带来的,或更多得益于近日母公司阿里巴巴的光环,尤其阿里巴巴的市值持续飙升带来的刺激。 最近阿里巴巴的风头实在太旺盛,从起阿里云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的强势出圈,带动产业链中下游的合作商热炒,到马云突然“回归”和阿里巴巴突然传出与苹果合作开发AI,都引发了市场对于阿里系股票的关注和热炒。 同时,在今天盘中,市面又有传出重磅大新闻,传下周高层与阿里、腾讯、小米、宇树等一众国内科技龙头企业召开座谈会。消息进一步引发市场热切关注,也再度引爆了整个港股市场的积极情绪。 回到AI医疗板块,在当前越发高昂的市场情绪刺激下,预计未来一周热炒行情或还不会停下来。 但接下来,注意高位波动的风险也将变得十分必要。 从侧面来看,今天A股的AI产业链都已经有严重分化,如智能音箱、光模块、机器人等一直热度很高的板块都出现了明显逆势下跌,而AI医疗也不会有例外。 不过,AI赋能医疗行业的逻辑是准确的,未来确实会因此给行业带来景气周期,尤其AI影像、AI辅助诊断、AI药物研发、AI基因组检测(精准诊疗)、AI健康管理(如慢病管理等)、AI智慧医疗(综合性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基础设施)领域的核心龙头企业,将会是长期被市场追捧的焦点。 机构分析认为,AI医疗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成熟度有显著差别,同时在数据获取能力/成本、商业化落地进度上也有明显差异。比如: AI影像、诊断技术发展处于成熟期,但竞争相对较热,且目前因收费政策商业转化率有待提高; AI药物研发处于快速成长期,但数据依赖文献和湿实验积累需要更进一步的自动化提升速度; AI基因检测处于成长期,测序可低成本获取海量基因组学数据; AI健康管理ToC,获客数据较易,当前商业模式多元化,虽然才开始,但部分方向已实现收入(如智云医疗的慢病管理等)。 所以接下来,以“数据要素+商业化前景”双维度进行AI赛道投资优先级及个股标,相对或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基金和机构对于医药生物行业的配置比例持续降低。2024Q4SW生物医药行业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占比9.41%,环比下降130bp。其中,医药基金持仓占比96.15%,环比降低11bp;非医药基金持仓占比4.64%,环比降低109bp。 这些数据说明了机构不仅对生物医药的配置比例较小,而且还出现了收缩。也就是说,如果在今年前两月机构没有大规模增配的话,有可能会错过这一类医药医疗大涨行情,后续肯定是会找机会上车,这或会为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带来更持久的支撑。 而到现在为止,A股和港股还有不少大型的医疗医药上市龙头,还没有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后续或许能迎来补涨机遇。(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2-14 19:54
阿里巴巴等中国资产爆发,港股大涨,A股全面上涨,市场发生了什么?
go
lg
...
美图公司涨超10%。 医药与健康板块:
阿里
健康
大涨29%,药明康德涨超10%,京东健康跟涨8%。 消费与旅游:美兰空港涨11.4%,中国中免涨5%,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回暖提振信心9。 消息面驱动 腾讯与苹果合作: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强化AI应用场景;阿里与苹果合作推动本地化服务预期5。 政策与业绩利好:MSCI中国指数调整在即,部分成分股(如巨子生物)获资金提前布局;美高梅中国业绩超预期,博彩股延续强势。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AI技术突破与政策催化DeepSeek大模型在医疗、游戏等领域的应用引发市场对AI商业化潜力的重新定价,叠加华为昇腾、腾讯元宝等产品落地,推动科技股估值修复。 资金流动与情绪修复外资回流港股(1月以来超130亿港元)及A股主题投资活跃(如AI医疗、低空经济)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港股空头平仓压力释放进一步助推反弹。 行业与事件驱动 影视行业:《哪吒2》票房破百亿创纪录,光线传媒成最大赢家; 低空经济:政策推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航天宏图等概念股异动。
lg
...
金融界
02-14 19:22
港股周报:涨疯了,港股大牛市回来了!
go
lg
...
茶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厄运; Top10:
阿里
健康
,本周AI医疗概念股受到投资者追捧,加上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阿里
健康
暴涨。 下周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1. 下周,百度、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网易等公司将发布财报: $阿里巴巴-W(09988)$ $网易-S(09999)$ $百度集团-SW(09888)$ $腾讯控股(00700)$ $小米集团-W(01810)$
lg
...
老虎证券
02-14 17:33
港股收评:全线飙涨!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56%,AI医疗、影视表现活跃
go
lg
...
面全线攀升,亚信科技一度飙涨近40%,
阿里
健康
大涨超29%,医渡科技、微盟集团、金山软件等齐涨;哪吒2带火行业,影视娱乐股持续上涨,阿里影业涨12.5%续创均刷新高;大金融股、生物医药股、汽车股、教育股、内房股、光伏股、餐饮股纷纷上涨。 另一方面,猪肉概念股龙头万洲国际逆势下跌2.3%,半导体股、石油股部分走低,华虹半导体绩后跌2.47%,中芯国际跌近1%,中海油、中石化飘绿。 此外,仍有近30只细价股跌幅超10%,顺风清洁能源大跌超33%跌幅居首。 具体来看: 互联网医疗板块狂飙,
阿里
健康
涨超29%,众安在线涨超20%,平安好医生涨超17%,叮当健康涨超15%,京东健康涨超7%。 消息上,华为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国金证券指出,AI赋能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线上医疗效率与质量双优化。 影视股连续上涨,阿里影业涨超12%,IMAX中国涨超4%,猫眼娱乐、柠萌影视涨超2%。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19时11分,《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这是中国第一部票房成绩突破百亿元大关的电影。 锂电池板块表现活跃,比亚迪股份涨超7%,比亚迪电子涨超5%,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涨超3%。 汽车股大涨,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涨超7%,小鹏汽车、蔚来涨超5%,吉利汽车、零跑汽车涨超4%,理想汽车、恒大汽车、华晨中国涨超3%,广汽集团、北京汽车涨超2%。 教育股上涨,新东方-S涨超6%,网龙涨近5%,东方甄选涨超2%。 电信股普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涨超5%,中国通信服务、中国移动、中信国际电讯、数码通电讯涨超2%。 内房股上涨,世茂集团涨超6%,中国海外发展涨超5%,雅居乐集团、融信中国涨超4%,华润置地、建发国际集团、龙光集团涨超3%。 半导体板块走势分化,华虹半导体跌超2%,贝克微跌超1%,中芯国际微跌,英诺赛科涨超6%,上海复旦涨超2%,晶门半导体、宏光半导体涨超1%。 石油股下跌,中国油气控股跌超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中国海洋石油微跌。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77.1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0.4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36.7亿港元。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lg
...
格隆汇
02-14 16:32
彻底引爆!涨得头晕目眩
go
lg
...
到医疗行业!港股AI医疗板块持续拉升,
阿里
健康
涨超24%,医渡科技涨超17%,平安好医生一度涨超13%,药明生物、京东健康跟涨。 A股医疗板块亦是大幅拉升,医疗ETF龙头涨5.77%,医疗ETF、恒生医疗ETF、医疗服务ETF大涨。 消息面上,据华为数据储存公众号消息,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大模型即将在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 中国“科技七姐妹”今年均录得上涨,阿里巴巴最强势。至2月13日,阿里巴巴港股今年暴涨41.63%,总市值飙升至2.04万亿元人民币,市值相较年初增加了6100亿元;拼多多、比亚迪、小米集团等今年均涨超20%,市值相较年初均增超千亿。 比亚迪公司股价再次狂飙,A股的比亚迪和H股比亚迪股份均创出新高,AH合并总市值突破1万亿人民币。 比亚迪股价上涨,是智能化战略公布后,市场对其的乐观反应,这或许也应了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月10日发布会现场的讲话:智能化是下半场。 1 暴涨!影视、科技与港股共舞 各位,春节参加“百亿元大项目”没? 《哪吒2》创纪录了,中国影史上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诞生!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13日晚间,《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成功突破100亿元,再度刷新中国影史单片票房纪录。 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哪吒2》已爬升至第17位,暂居《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总票房101.88亿元)之下。 目前《哪吒2》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光线传媒来自该影片的营收或为19.6亿元至20.9亿元;若《哪吒2》的最终票房达到预测的160亿元,市场预计光线传媒能分得超过30亿元收入。 对比下,光线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5万股民赚麻了,光线传媒股价再度创新高,冲击20cm涨停,最新市值达1018.8亿元。 随着股价飙升,作为光线传媒实控人王长田财富暴涨。公开信息显示,王长田通过光线控股持有光线传媒35.53%的股份,按最新股价算,个人持股市值达362亿元。 光线传媒1月27日收盘后市值279.57亿元,这意味着春节假期后的短短8个交易日内,光线传媒市值暴增超过738亿元,股价累计涨幅超264%。 网友戏称“之前说光线是中国迪斯尼说错了,迪斯尼是美国光线才对”、“哪吒这个ip可能就像迪士尼的米老鼠”。 游戏ETF、影视ETF也成为市场“靓仔”,迎来了暴涨!1月14日以来涨幅40%,表现强势。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5开年以来,科技风频吹,DeepSeek、宇树科技等热点催化下科技股表现强劲。 ETF方面,云计算ETF、信创ETF、线上消费ETF、软件ETF涨超30%。 AI热潮重塑全球科技格局,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港股、中概股投资气氛高涨。 自1月14日以来,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互联网ETF、港股科技30ETF、港股科技ETF涨幅30%。 对于港股的此轮上涨,中金公司分析认为,节前六部委联合发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特朗普上任后关税比预想的更为“温和”,美债利率回落,特别是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发布DeepSeek-R1模型,提振了节后市场整体的情绪。 资金流向方面,观察截至2月5日的过去六周内,被动(ETF)和交易(对冲基金)型资金积极流入,充当了此次上涨的资金主力。 中金指出,港股这波大涨,是情绪与资金共振的结果,但狂欢终会回归理性。 2 百亿私募加速洗牌 有业绩展示的去年平均收益23.20% 百亿私募阵营加速洗牌,数量进一步减少。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百亿私募数量为80家,相比2024年底的89家减少9家。 80家百亿私募中,百亿主观私募为40家,百亿量化私募为32家,百亿主观+量化私募有7家,还有1家国丰兴华(北京)是唯一一家机构系私募,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两大“险资”共同设立。 备受关注的半夏投资暂时退出百亿阵营,最新数据显示,上海保银私募、磐松资产、歌斐诺宝、远信投资、展弘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宽远资产、半夏投资、融葵投资、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10家私募暂时退出百亿私募阵营。量化私募海南图灵私募则成为2025年唯一一家新晋百亿私募。 百亿私募2024年业绩出炉,截至12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335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2024年平均收益为23.20%。 2024年,主观大幅跑赢量化。主观百亿私募旗下有业绩展示的134只产品,2024年平均收益为37.58%,其中12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2.54%。量化百亿私募旗下有业绩展示的175只产品,2024年平均收益为12.81%,其中150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85.71%。 近日,百亿私募1月业绩出炉,整体表现不佳,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不足4成。有业绩展示的379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1月收益均值为-0.97%,其中12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2.72%。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产品的备案发行热情高涨。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1月在春节和元旦因素的影响下,仍然有734只私募证券产品完成了备案,同比增长7.00%,环比则基本持平。 这是8月私募新规以来,首次出现连续2个月备案私募证券产品数量超700只的情况。 私募产品备案量的回暖表明市场信心逐渐恢复,投资者对于市场长期发展的预期趋于乐观。尽管短期内市场波动较大,但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少海外资金纷纷转而看好中国资产。 3 无惧160亿亏损!巴菲特又出手了 股神的持仓动向备受市场关注。去年以来,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美国银行,手头现金罕见创出历史新高,引发了全球热议。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巴菲特又出手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的最新文件显示,2月7日巴菲特旗下投资公司伯克希尔以每股约46.8美元的价格,买入763017股西方石油公司普通股。 此次增持后,巴菲特对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8.3%附近,持股数量高达近2.65亿股,市值约127亿美元。 美国监管机构之前批准伯克希尔最多收购西方石油50%的股份,但巴菲特明确表示,无意“完全控制这家石油公司”。 尽管持续增持,但比起巴菲特大幅度减持的苹果公司(去年以来股价持续飙升),西方石油股价则相对低迷。2023年跌幅为4%,2024年跌幅为近16%,2025年开年以来仍旧继续下跌。 过去几年西方石油股价持续下跌,但巴菲特仍旧越跌越买,不断增仓。 事实上,巴菲特在2020年以前就曾投资过西方石油,但最终以亏损割肉出局,后来才重新大手笔追回买入。 2019年下半年巴菲特建仓西方石油,但2020年油价暴跌巴菲特只好割肉出局。股神卖出后,西方石油股价就迎来历史性暴涨。 从2022年开始,巴菲特重新开始建仓西方石油。后面不断持续买入,伯克希尔也成为了西方石油第一大股东。最近一次加仓是在2024年12月份,时隔两个月后2025年2月继续加仓。 不过经过割肉后重新买回的操作,巴菲特这笔投资目前并未贡献收益。 市场预计,伯克希尔在西方石油的普通股持仓上的账面亏损已超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150亿元。
lg
...
格隆汇
02-14 16:14
市场再现逼空行情,科技板块大爆发,香港科技ETF(513560)涨超2%冲击3连涨
go
lg
...
31573)强势上涨4.85%,成分股
阿里
健康
(00241)上涨23.19%,微创机器人-B(02252)上涨11.77%,晶泰控股-P(02228)上涨10.91%,美图公司(01357),哔哩哔哩-W(09626)等个股跟涨。香港科技ETF(513560)上涨2.08%,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23元,折价率超3%,布局性价比突出。盘中成交额已达8.51亿元,暂居可比ETF1/6,换手率158.43%,市场交投活跃。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折价意味着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ETF,从而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可待折价率长期收敛获利。如果投资者看好ETF所跟踪的指数或行业,折价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的机会。 2月13日凌晨,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更新,包括GPT-4.5和GPT-5的发布计划。 中原证券指出,由于DeepSeek-R1的技术突破,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能力获得了全球的认可,也为后续大模型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提升路径。因为DeepSeek-R1采用开源策略,极大地加快国产芯片的适配,加大下游应用能力的释放。我们认为DeepSeek-R1虽然对算力需求降低,但是随着应用端的推理需求大量释放,全球算力需求还将持续快速增长。考虑到GPT-5即将发布和AI应用的持续落地,我们认为计算机板块还将持续获得市场的关注。 天风证券指出,全球市场比较下,中国资产当前仍具性价比。在预期逐渐修复、期待后续基本面逐渐改善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港股中概仍具估值吸引力,风险回报比高。随着deepseek算力及技术优势驱动中国科技资产向好发展,继续看好节后港股和中概的机会。 此外,互联网行业将陆续发布2024年4季度业绩。交银国际研报称,我们预计业绩稳健增长的子行业包括OTA/游戏/电商,广告/生活服务类/文娱公司表现分化。我们认为港股/中概股将持续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重估。 香港科技ETF(51356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4 15:02
港股短线跳水,恒生指数涨幅收窄至1.5%,恒生医疗ETF(513060)午盘涨近3%
go
lg
...
.06%,交投活跃!成分股中多数上涨,
阿里
健康
涨超16%;医渡科技涨超13%;平安好医生涨超12%;艾迪康控股涨超10%;微创机器人涨超9%;医脉通、诺诚健华、泰格医药、药明生物涨超8%。 国信证券表示,制药板块由于仿制药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创新药销售快速放量,以及部分公司对外BD收益的拉动,整体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中药板块业绩平稳增长,但仍需关注集采推进节奏;长期看消费和创新方向,建议关注“中药品牌OTC+中药创新药”两大主线及中药高股息标的。 器械板块中,设备业务为主的公司预计受到反腐及招标延后的影响,增长承压;耗材类公司增速较高,特别是骨科类公司预计迎来板块性业绩拐点;去年受到海外去库存影响的低耗、器械上游类公司业绩预计将实现同比及环比的进一步恢复。 海外业务占比大的CXO公司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增速预计呈现逐季度恢复趋势;生命科学上游类公司利润端虽仍承压,但同比降幅收窄,需求端逐季度好转。 医疗服务公司受到消费需求疲软影响,呈现内生个位数增长。 关注关注创新药械和业绩稳健的价值标的,以及AI+医疗热点。高质量的研发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药械在国内的商业化放量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外BD的收益以及潜在的海外商业化收益会是板块持续的增长动力,我们持续看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出海潜力的公司,建议关注: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和黄医药、泽璟制药、迪哲医药等。耗材板块的集采仍在推进过程中,骨科等部分细分领域已进入集采后周期,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龙头公司:爱康医疗。医药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I将改变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多组学诊断、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建议关注AI+医疗相关公司:金域医学、华大智造、祥生医疗、成都先导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4 14:42
连续3日“吸金”!恒生科技HKETF(513890)冲击3连涨,近1周累计涨幅居同类产品第一
go
lg
...
STECH)强势上涨2.30%,成分股
阿里
健康
(00241)上涨15.32%,众安在线(06060)上涨12.34%,哔哩哔哩-W(09626)上涨6.81%,阅文集团(00772),京东健康(06618)等个股跟涨。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2月13日,恒生科技HKETF近1周累计上涨7.1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10。规模方面,恒生科技HKETF近1周规模增长1701.2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0。份额方面,恒生科技HKETF近1周份额增长12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0。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恒生科技HK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756.74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302.38万元,日均净流入达434.13万元。 机构人士称,深化国际化战略、满足国际化布局需求成为中资企业尤其是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随着港股IPO热潮持续,“A+H”上市模式持续得到青睐,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有望得到提升。 恒生科技HK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恒生科技HKETF(513890),场外联接(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8577;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8578)。 此外,摩根旗下相关ETF还有布局A股创新药龙头的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60900)、捕捉绿色中国投资机遇的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560960),以及布局中国核心资产的摩根MSCI中国A股ETF(515770)。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港股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在股票投资策略上,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股票组合,力求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968044):聚焦于亚洲地区的高股息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亚太区(日本除外)预期会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帮助投资者把握亚洲高股息投资机会。据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3年荣获 “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联接A/C/E类:021177/021178/022110):聚焦A股核心资产,一键打包中国“50强”。其中,摩根中证A50ETF作为“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借鉴海外成熟经验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2024年已如约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摩根中证A500ETF(证券代码:560530,联接A/C/I/Y类:022436/022437/022759/022911):聚焦A股优质资产,增设特色季度分红机制。其中,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作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4 14:32
换手率超1000%!港股互联网ETF(159568)盘中涨近6%,持续溢价!
go
lg
...
技指数涨3.07%。知乎大涨近20%,
阿里
健康
、众安在线、美图公司均涨超10%。 相关ETF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盘中持续震荡,上涨1.22%,成交额破4亿元,换手率34.56%,持续溢价,溢价率0.59%。成分股中涨多跌少,
阿里
健康
触及20CM涨停;众安在线涨近15%;哔哩哔哩涨近9%;京东健康涨近7%;金蝶国际、商汤、快手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5%。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盘中大涨超5%,成交额破16亿元,换手率近1000%,交投活跃!该ETF盘中持续溢价,溢价率近2%,近五日获资金持续净流入8100万。成分股中全数上涨,
阿里
健康
涨超18%;金山云涨超17%;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涨超14%;美图公司涨超11%;阿里影业涨超10%。 其他ETF方面,恒生ETF微涨0.88%;恒生科技ETF上涨1.4%;恒生互联网ETF上涨2.15%;中概互联网ETF上涨2.17%;港股通互联网ETF上涨3.58%。 中信证券表示,DeepSeek横空出世,两会预期催化1月中旬以来港股大涨。今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其大幅降低AI模型的训练成本,且模型能力也逼近美国AI龙头的最新模型。结合后续中国企业快速部署相关AI模型运用,以及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等消息,皆展示了国内AI训练端与运用端的良好交互。 同期,全球投资者对美股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巨额资本支出是否能兑现业绩产生怀疑。另外,接近3月,全国两会的政策预期开始反映,对于消费支持政策的预期进一步支撑港股科技与消费板块的情绪。1月14日至2月12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4.1%和25.1%。 美国关税加征持续落地,联储鹰派姿态压制美股表现。除了DeepSeek的推出对美股科技板块产生压制外,特朗普自今年2月以来持续推出的关税政策也进一步压制美股表现,包括2月1日落地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与推迟的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以及2月10日宣布的将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对美股2025年的业绩预期造成压力。对比今年2月7日与1月24日的美股业绩预期(相关机构一致预期,下同),标普500的2025年净利润与营收预期分别下调了0.5%/0.1%,纳指100则分别下调0.6%/0.2%。此外,1月美国CPI读数超过相关机构的市场一致预期叠加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偏鹰派的表态也同样对美股造成压制。 港股性价比凸显下,1月24日以来外资回流近130亿港元。不同于上述期间内美股业绩预期的下修,港股同期内2025年业绩预期则较为稳定,且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月13日,恒指的PE为9.8倍(历史28.8%分位),而恒生科技虽创疫后新高,但PE也仅为17.4倍(历史26.5%分位),不仅低于2024年10月7日阶段高点的19.0倍,也显著低于2023年1月27日阶段高点的26.3倍,恒指估值也皆低于前高。此外,从行业来看,2019-2022年间,港美股在消费与科技板块的PE水平较为接近,但此后美股相较港股对应行业的估值溢价持续走阔,目前港股消费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仅美股的一半,信息技术行业的估值也较美股有30%以上的折价,横向对比性价比十分显著。而1月24日以来,外资已流入港股达127.6亿港元,与美股回调的时间吻合,且主要流入相对低估的消费与科技行业。 卖空占比虽回落,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除外资回流以及南向年初至2月12日日均的61亿港元的净买入以外,近期空头平仓也是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截至今年2月7日,港股市场整体未平仓卖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仍处于1.37%的高位(2023年初以来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上)。行业维度,目前医疗保健(2.1%)、日常消费(1.8%)、原材料(1.5%)未平仓比例相对较高。而相较于去年的10月8日和今年的1月13日的阶段性卖空高点,空头平仓比例较大的行业为可选消费、原材料和金融。同期,空仓占比增加较大的行业则集中在红利属性的通讯服务、公用事业、能源以及或受新一轮关税影响的工业板块。 自2024年MSCI最后一次调仓生效(即2024年11月26日)至2025年2月12日期间,恒指累计上涨14.1%,恒科更是大涨25.1%。同期,MSCI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分别仅上涨1.6%/2.2%。回顾2024年8月至11月的调整期间,港股市场的表现同样显著优于MSCI指数(全球及新兴市场),但在调整期有效日的前两个交易日出现下跌。此外,如若特朗普政府宣布进一步加征关税,不排除2月底港股或面临获利了结的回调风险。但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我们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4 13:52
上一页
1
•••
25
26
27
28
29
•••
11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一文秒懂!巴菲特在他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说了哪些“金句”?
lg
...
股神巴菲特宣布2025年卸任CEO,大佬们怎么看?
lg
...
贺博生:黄金原油震荡回落下周行情走势预测及开盘操作建议
lg
...
数据噪声大,预判难度高!美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吗?
lg
...
非农刺激黄金空头!空头还有下行空间!下周走势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