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德邦证券成烫手山芋 股权转让陷入僵局
go
lg
...
中院公布的民事判决书,五洋建设及实控人
陈
志
樟和中介机构应当赔偿王放、叶春芳、陈正威等487位原告合计7.4亿元本息损失。 2022年3月25日,杭州中院官宣:五洋债券虚假陈述案,立案执行案件的案款已全部执行到位,共计涉及总标的7.03亿元,德邦证券总计履行5.76亿元。 同月,德邦证券收到上海监管局发来的“暂停债券自营业务3个月”的处罚决定。 德邦证券曾是一个在债券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2016年,德邦证券当年债券承销金额为1123.36亿元,排名第14,较上年上升12位;2017年再上一个台阶,债券承销金额2672.40亿元,位列第4位,紧随中信、中信建投、招商之后,作为一家小型券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随着五洋案的爆发,曾经作为“王炸”的债券承销业务收入迅速萎缩,2018年德邦证券债券承销排名大幅下跌,当年债券承销金额为876.38亿元,跌至第20位。2019年债券承销金额缩水至221.12亿元,位列第31位。2020年债券承销金额353.65亿元,排名继续下跌至第44位。2017年2021年,德邦证券债券承销净收入分别为8.61亿元、1.15亿元、1.96亿元、0.76亿元、0.47亿元,行业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32位、第31位、第61位、64位,一颗新星就此陨落。 2023年11月30日,德邦证券收到监管警示函,因上海志丹路证券营业部存在未充分审慎履职、未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等违规行为,该行为违反了相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证券经纪业务管理规定。 德邦证券成立于2003年5月,于201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是一家拥有证券业务全牌照的券商。目前,上海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德邦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3.6295%,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是复星集团掌舵人郭广昌。但德邦证券近期人士调动频繁,投行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兼联席总经理刘平离任,科技中心董事总经理陈炎离任,互联网财富部负责人王剑离职。
lg
...
金融界
2024-04-11
耶伦访华“空手而归”?南华早报:美财长此行回避核心贸易争端
go
lg
...
) #中美关系#香港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
陈
志
武表示:“11月的选举压力可能会迫使拜登在中美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加激进的态度,因为这是美国政客可以轻松赢得分数的一个问题。” “但是,拜登团队总体上对中国采取了温和的态度,我认为他们不想在2024年发动真正的贸易战。” 他表示,耶伦此行重点关注解决实际的短期问题,例如防止电动汽车和其他制造业产品可能存在的倾销、洗钱以及美企在华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卢翔表示,两国将保持一定程度的沟通,深化交流。 他说“但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的小码高墙策略以及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我们不排除拜登政府实施其他限制措施的可能性。” 据中国央行的一份声明称,耶伦周一还会见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两人讨论了宏观经济形势、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和全球金融治理等问题。 除了贸易和科技战之外,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威拉米特大学经济学系主任Liang Yan表示,在#中国经济#持续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渴望外国投资者重返中国。 她表示:“耶伦于7月访问了中国并如此迅速地返回,这是一个让事情继续向前推进的‘好迹象’。”
lg
...
marsh
2024-04-09
新世纪评级:关注福州新区董事发生变动
go
lg
...
6人,其中内部董事3人,刘宇为董事长,
陈
志
武为董事,陈国强为职工董事;外部董事3人,翁宙奭、刘春华、林诗雨等3人为外部董事;同意免去陈芳、陈华董事职务。新世纪评级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对该公司信用质量的影响。
lg
...
金融界
2024-04-03
思泰克(301568.SZ):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9939万元,同比下降14.55%
go
lg
...
本比例为62.37%,前十大股东分别为
陈
志
忠、姚征远、张健、元禾璞华(苏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疌泉元禾璞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市茂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林福凌、何生茂、曾建平、范琦、王伟锋,持股比例分别为15.23%、14.76%、14.26%、3.75%、3.54%、3.24%、3.23%、1.58%、1.39%、1.39%。 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2582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02%,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01
高峰对话来袭!聚焦大模型与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多位重量级嘉宾建言献策
go
lg
...
略研究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陈
志
,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张杰,中信证券人工智能负责人徐崚峰,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宫霄峻,围绕“大模型与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重质重新,更重生产力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的首项政府工作任务。 从字面意思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本次活动上,参与高峰对话的各位嘉宾也就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孙茂松) 孙茂松表示,“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在“质”而不是“量”,一个东西的“质”不同,就决定了这个东西不同。人工智能在“质”上区别于过去,它需要使得产品或从事的事情与众不同,有了新的动力,这是“因质而新,因新生变”,这个变化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陈
志
)
陈
志
提出,“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可以总结为‘一三二’。一是‘一条主线’,即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解决中国现阶段的安全、发展方面的问题;三是‘三个层次’,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这三个层面来理解,抓工作来看,最核心的是中观的产业怎么发展、微观的企业怎么实现技术转型升级;二是‘两个重点’,要从实现‘未来的产业’过渡到实现‘中国产业的未来’,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孕育一些新的增长点,也要用人工智能去赋能所谓的‘传统产业’,这些是一定要考虑的”。 当然,除了“质”和“新”的问题,“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更是核心。 (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 张杰) 张杰表示,大模型毫无疑问是新质生产力里不可替代的典型因素,从企业主或者管理者角度来讲,它就像做图灵测试,不知道门背后和你聊天的是人还是机器;同样,将来可能也不知道给你提交的文案或者日报、代码是来自人的生产力还是机器生产力,人和机器界限越来越模糊。 大浪淘沙,大模型底色初现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人工智能在这其中当仁不让。当前,国外大模型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国内AI以及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哪,这一话题的讨论也成为高峰对话的重中之重。 (中信证券人工智能负责人 徐崚峰) 徐崚峰表示,近期在国内大模型圈流行着两篇非常具有话题性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现在国内有200多个大模型,就好像200多把锤子,但找不到适配的钉子”,缺标杆应用现在是一大问题;另一篇则聚焦更长远的10年、20年人工智能可能发生的故事。实际上,2023年是属于中国大模型的元年,用“百模大战”形容也并不为过,但企业最终还是希望能够有产出,在实际场景中产生价值,所以今年应该变成“场景为王”的一年,很多科技公司甚至底层大模型厂商都在花大量精力研究大模型应用的场景。 徐崚峰还强调,底层大模型未来一定会大浪淘沙,可能有几家或十多家能够活下来,应用方面大家也会更加聚焦。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宫霄峻) 宫霄峻指出,相对来说,国内大模型起步稍晚一点,但未来的机会仍然很多,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数据积累、经验总结和算力提升。大模型想要做好,数据积累需要很多人、很多场景去对大模型完成培训,显然我们有足够的基础数据完成这一使命;在模型的运用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很多早期实践遇到的问题,可以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我们还需要花一定时间,在算力上完成突破,并通过云计算等方式弥补这一能力。 事实上,在SORA这样的模型出现后,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结合国内现实情况来看,“通用和垂直模型并存”在中长期也将成为重要趋势。
陈
志
指出,从目前人工智能渗透的领域来看,还都是偏向于产业里软性的部分(比如服务业),或者工业里软性的部分(比如研发和设计),针对长尾场景特别是工业数据的处理是相对困难的。
陈
志
还预言,在toC阶段,大模型或人工智能需要一个类似于iPhone这样的时刻,需要一个核心终端和老百姓衣、食、住、行产生关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工智能可能仍会处于潜伏期或者低潮期。 谈及大模型应用,张杰认为,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是让大模型具备决策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够做到这种判断时才能真正产生心智。让大模型具备这种判断能力,具身人工智能是很有可能性的一个方向,让大模型不断和现实世界进行交互,通过现实世界不断的反馈,让它才知道怎么去做一些价值判断。 锁定领域,大模型潜力释放 无论大模型发展到何种高度,如果无法进入每个具体应用的领域或产业,这样的发展就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此次高峰对话上,各位嘉宾也就大模型在各自领域的拓展实践进行了交流,并将活动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孙茂松表示,大模型的特点一是生成能力特别强,另一个是具备幻觉。如何把大模型用顺,用孙茂松的话来理解,“离诗人越近,它用得越顺;离工程师越近,它用得就越有挑战”。 孙茂松强调,处理事情要看分两步走还是分一步走,如果两步走就适合大模型。为什么说离诗人近?因为大模型的长处是可以启发你,人在此基础上再去做一些调整,这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但如果事情是一锤子买卖,大模型做了就是最终结果,不允许人去反应,这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挑战。 张杰表示,我们坚信未来企业大模型应用非常有机会的场景是数字员工或智能助手类。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陆续与金融、政务、制造等行业的多家头部企业共创,落地大模型助手类产品。其中最先落地的是“知识助手”,帮助知识密度高的企业,通过对文档、培训材料、音视频等企业长尾知识进行梳理,并直接灌到大模型里,让大模型读懂这些东西,然后服务内部员工。基于此,去年年底,我们还推出了“超级员工”系列AIGC应用,包括知识助手、营销助手、服务助手、培训助手、写作助手、合规助手等。 徐崚峰表示,从金融行业来讲,我们也希望能出现有亮点、有价值的爆款应用,但现在还面临大模型能力、算力和安全合规等问题。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通常包含文字问答和数据问答两个方面,其中数据问答是很难去校验的;算力方面,很多证券公司缺乏足够算力,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推进下去;另外,国内很多公司都在用私有云,但会面临算力成本高、模型成本高以及高性能GPU缺乏等问题,将数据放在公有云又会产生合规性问题,如何在保障数据合规前提下,充分融合私有云和公有云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宫霄峻也指出,算力问题确实是银行在大模型运用里的第一大挑战。此外,在金融应用上,还需要民众和客户对AI服务有很强的接受度,并在应用过程里将更多场景经验实现共享。
lg
...
金融界
2024-03-29
振邦智能(003028.SZ):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21.92%
go
lg
...
本比例为79.03%,前十大股东分别为
陈
志
杰、陈玮钰、唐娟、珠海国汇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胡伟雄、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诺安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珠海中天智科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信里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人民币资金汇入、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ICCFT10(R),持股比例分别为27.28%、26.60%、14.32%、5.46%、1.68%、1.39%、1.17%、0.50%、0.32%、0.31%。 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7894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44%,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9
中材科技(002080.SZ):太原一线开始建设,预计24Q3点火投产
go
lg
...
长、总裁:黄再满;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陈
志
斌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机构详情如下: 姜涵奕/FMC First Beijing;钱程/博道基金;完永东/诚盛投资;杨馨怡/淡水泉;李志敏/东莞证券资管;林娟/复霈投资;牛品/工银安盛;文杰/工银瑞信;李峙屹/光大保德信基金;韩冬伟/国华兴益;赵文龙/国寿资产等机构。 调研主要内容: 【管理层介绍】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9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37.8%;扣非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10.7%。2023年公司产业所处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尤其是玻纤已连续下跌近两年,对整体业绩表现影响较大。公司管理层对经营业绩不是很满意,但总体来看,虽然增长不及预期,但整体还是跑赢行业,玻纤产业销量持续增长,库存下降,在最不景气年份产销率接近100%,盈利能力行业领先。此外,1、我们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新台阶;2、我们产业布局加速落地,(1)叶片业务实现整合,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1>2);(2)锂电隔膜产能加速落地,截止23年底,公司已具备40亿㎡基膜生产能力,各基地新产能按计划建设推进中,预计2024年年中产能将超过60亿平米,新产能均使用新一代设备,幅宽更宽、质量更加稳定、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的高性能隔膜产品被客户高度认可,稳定批量供应市场需要。(3)氢气瓶维持优势竞争态势,汽车公告率、产品市占率、新产品数量保持行业领先位置;(4)三大院所在亿元级产品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果。 2024年随着整体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公司各产业所在行业需求亦将恢复增长,公司及管理层将会加倍努力实现“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 分产业来看,公司所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价格下行情况下收入没有下降。我们盈利能力行业内领先,玻纤毛利率22.6%,叶片毛利率18.3%,锂电薄膜毛利率38.5%,所有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毛利率水平同比增长近1pct。 玻纤:实现销售接近136万吨,同比增长近10%,创历史新高,产销率保持行业内水平最高。收入83.8亿,归母净利10亿。成本持续下降,吨净利下降要优于行业。面对玻纤产能过剩所致低迷行情,泰玻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对冲价格下行压力,其中风电类产品销售增长37%,热塑类产品增长23%,出口增长近10%。未来泰玻将围绕存量优化(现有产能冷修改造)、优势拓展(集中在风电和热塑产品)、产业链延伸(一代、二代低介电超薄电子布,为人工智能提供超算基础材料,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的企业;进入建材玻纤行业,拓展了玻纤保温板产品)三个方面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在景气下行周期中,继续加强自身能力推动战略落地和盈利提升。 叶片:受制于终端风电招标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风电叶片行业依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公司提前研判市场,匹配叶片大型化的趋势,做到了产销对路,单套功率提高至5.6MW,同比提升23%。不断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在价格低迷情况下,实现毛利率的大幅提升。新产品(陆上最长12兆瓦平台“沙戈荒”风电叶片)刷新世界纪录。整合中复联众,经过半年多融合,中复联众各方面指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产能布局方面,新增陕西榆林、新疆伊吾及广东阳江3个国内生产基地和海外巴西基地投产,目前已具备13个国内生产基地和1个海外基地,不断完善的区位资源布局大幅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锂膜:全年销售锂电池隔膜产品17.3亿平米,同比增长53%;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7.4亿,同比增长54%。 基于行业产能快速投放,隔膜价格持续承压。公司先进产能投放、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加强成本管控能力,基膜和涂覆膜成本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整体盈利能力提升明显。预计2024年6月份达60+亿产能,同时在寻求海外布局加速落地。 【Q&A】 玻纤 Q:2024太原基地投产计划以及今年公司的冷修计划? A:太原一线开始建设,预计24Q3点火投产,二线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两条线规模都是在15万吨。 2023年公告了邹城五线冷修改造,规模从5万吨提升至8万吨,吨成本下降10%以上,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泰玻会进入窑炉冷修周期,之后每年都会根据总体生产目标择机对窑炉进行冷修,主要目标是满庄的F01-F05,这些产线投产时间基本在2013年-2017年,陆续进入冷修改造周期,我们会按照太原“灯塔工厂”标准对这些产线进一步做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 Q:能否收缩南玻院技术输出防止玻纤行业供给过剩? A:南玻院全称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其主要职能之一是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玻纤行业很多原创技术都来自于南玻院,但近年来南玻院这方面的业务占比不大。其次南玻院独立自主经营,他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产业发展上去做考量。新进入者需要技术支撑只能找到南玻院,至于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要行业自身运行机制。 Q:玻纤是否有海外建产能的规划? A:站在“十四五”中期的维度去看玻纤的战略规划,公司的产销、营收、利润、新产品开发都是比较顺利的实施了,只有海外投资建厂目前还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国际化战略是公司的既定战略,风电叶片在巴西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增长期,隔膜的海外战略也是在稳步推进,玻纤等时机成熟也不会例外。 Q:玻纤近期有提价并且3月份库存下降,现在行业到底部了吗? A:玻纤市场行情处于历史低谷有一段时间了,触底反弹的机会是有的,尤其是一些中高端产品领域,如热塑短切、LFT、风电类产品随着汽车、风电等行业3月开始逐步进入开工期,价格将会有修复的机会。中期来看,困扰玻纤的还是产能过剩,过去三年16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需要时间消化。泰山玻纤将会围绕存量优化(现有产能冷修改造)、优势拓展(集中在风电和热塑产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应对行业问题。 叶片 Q:叶片毛利率还能通过提升整合后的效率持续提升吗? A:中复连众的收购实质是公司叶片产业自发的战略需求和市场行为,整合之前,在产品市场,中复连众是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收购之后,中材叶片在产能规模,区位布局、产品系列以及客户结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和加强,整体核心竞争力在提升。同时中材叶片在质量和成本管控体系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在行业内都是最顶尖的,可以复制到中复的工厂,整合后半年时间取得的成果也是较为显著,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多项指标与整合前同口径相比均得到了提升。随着专业化平台运作进一步推进,各自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整体运营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Q:叶片价格若降低,毛利率如何展望? A:风电中标均价相较22年是进一步下探,陆风大概1600kw/元,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低位水平,短期也很难扭转,叶片价格趋势与整机基本趋同,依然存在降价压力,预期目前不好给,因为还有些结构问题,二季度会更明朗些。 毛利率方面。公司核心还是在于降本增效:(1)原材料方面首先是供应链建设,打通国际供应渠道,消除单一供应商来源,其次进行新材料替代,比如国产碳纤维材料,最后要充分发挥生产基地布局优势(靠近港口和高速)来为客户省成本。(2)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打造明星产品,23年Q4发布了全球陆上最长12兆瓦平台“沙戈荒”风电叶片新产品,还有和泰玻联合研发的可回收的百米级的热塑复合材料也成功下线。(3)未来也会持续优化整个大叶型的产品结构。23年整体平均功率在5.6MW,今年将进一步提升至6MW以上,陆风海风叶型都会更大,而且海风占比会进一步提升,所以会通过结构类改善来对冲降价压力。 Q:公司国内生产的叶片出口量有多少? A:风电叶片跟其他产业不同,属于特型产品,国内生产往海外销售还是受限于距离和成本,公司海外战略重点还是基于海外生产基地,目前巴西一期项目已经投产,后续会根据一期运营情况筹备二期项目扩大基地规模,同时中材科技海外战略一盘棋,隔膜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均有海外规划,我们会集中资源综合考量海外其他区域布局。海外基地产能拓展进度较国内慢,但总体来看,更加切合产业实际,同时更具备潜力。 隔膜 Q:在行业盈利下探的情况下公司隔膜盈利的原因?未来隔膜产能及盈利的展望? A:隔膜产业是公司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回顾中材锂膜发展历程,其进步原因在于:1、坚持战略引领。在既定战略框架里,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合适时机进行并购和融资,推动先进产能扩张,拓展核心客户;2、管理层对于隔膜产业的内部重组,形成了1+N的管控模式,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更加聚焦研发,效率和成本。最终结果就是大家可以看到的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及客户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亦能维持较好水平。 对于未来展望,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还在高速增长,但对应行业产能扩张速度也在加快,整体竞争加剧,公司的核心还是稳步推进先进产能落地、加大产品研发以及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应对行业激烈的竞争。Q:降价压力下锂电隔膜出货量和单平净利指引? A:基于锂电产业链现状,竞争加剧将会是行业常态。公司先进产能落地节奏较快,未来首要目标是将产能转变成收入,提升市场份额。通过降本增效优化产销结构来稳定和提升盈利能力。 Q:2024年隔膜涂覆比例和外销比例会有变化吗? A:2023年涂覆占比约30%以上,预计今年会进一步提升。2023年海外出货和收入较22年大幅提升,但总体占比依然不够大,未来随着海外战略的推进,会进一步提升。 气瓶 Q:高压气瓶净利率只有10%出头,能否详细拆分高压气瓶业绩?未来公司氢能产业展望? A:公司气瓶产业近年来整体经营情况不断向好,核心还是来自公司传统优势产业CNG和特种工业气瓶,氢能储运装备领域是气瓶产业的转型方向,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快培育建设氢能储运行业领军企业。 从布局来看,23年已经基本完成“十四五”布局,苏州基地已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70Mpa四型瓶智能生产线(产能5000只),目前处于推广阶段。成都基地三型瓶也在扩产,同时公司向下游延伸,具备了供氢系统制造能力。2023年车载储氢瓶出货1.3万只,同比增长70%,收入超2亿,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 基于行业现状,我们现阶段战略还是继续加大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我们开发了320L及以上的大容积三型储氢瓶,70MPA四型瓶、30MPA储氢管束集装箱、99MPA站用储氢瓶等新产品,通过新产品更多的开拓氢能应用场景,如近期下水和试跑的氢能船舶、氢能列车均搭载公司产品。同时,要份额,实现头部客户全覆盖。现在行业还处于示范运营和商业化起步阶段,行业规模还没起来,并且储氢瓶原材料成本尤其是碳纤维的价格高,所以整体的盈利还没有体现出来,毛利率相较传统产品低。 Q:Q4现金流好主要受益于哪个产业? A:每个产业现金流都有改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6
乐安县永利名品汇被罚款380元
go
lg
...
抚州市乐安县乐安北大道永利名品汇当事人
陈
志
敏保经营场所内。依法查获乱渠道购进卷烟叁个品种壹拾壹条整,案值3800元。当事人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无法提供购进该批卷烟的合法有效证明,其行为构成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违法行为。 乐安县永利名品汇违反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之规定、《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构成了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违法行为。因此,被处以进货总额3800元10%的罚款,计人民币叁佰捌拾元整(380元)。
lg
...
金融界
2024-03-25
博通股份(600455.SH):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2837万元,同比增长5.69%
go
lg
...
端木潇漪、周宇光、于亦春、顾萍、侯盾、
陈
志
宏、余建华、尤玉珍、珠海浊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浊水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20.60%、2.70%、1.77%、1.76%、1.23%、0.99%、0.71%、0.65%、0.62%、0.5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4
震动市场!仅仅半年逍遥子张勇就复出,联手A股“并购女皇”!双方为何走到一起?资金、也有可能是人脉、专业能力
go
lg
...
股权。 工商信息显示,北京页真由章童、
陈
志
杰、刘洪新3人在今年5月发起设立,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章童为法定代表人,
陈
志
杰为监事,二人合计持股98%。 据公开资料,章童、
陈
志
杰早年都在北京东方高圣、华泰联合证券工作,与刘晓丹履历多有重合。其中,章童在华泰联合证券投行部工作7年,2015年初开始负责华泰证券新兴产业基金。 刘晓丹可以说是华泰联合的“灵魂人物”,在她的带领下,华泰联合自2012年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7年的呕心沥血,从综合实力20名左右到跻身前列。刘晓丹主导了华泰证券包括收购AssetMark、设立美国公司等在内的国际业务突破和布局,以及多次境内外重大资本运作。短短几年时间,她将这个籍籍无名的地方券商打造成了国内并购的领导者,缔造了一段“并购女王”的传奇。 2021年1月,晨壹投资宣布旗下首支人民币并购基金完成募集,总规模达68亿元。LP阵营不仅覆盖大型保险公司、知名母基金、上市公司等,同时多家龙头企业的创始人、核心高管或其家族办公室也是晨壹并购基金的重要出资人。 资金、人脉、专业能力 此次而二人联手,张勇又能给晨壹基金带来什么?亦或说是刘晓丹又看中了张勇身上的什么?或许是资金、也有可能是人脉、专业能力。 在去年在阿里巴巴告别时,阿里巴巴给出公关口径是张勇下一站,即将掌管的由阿里出资1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目前这个10亿美元科技基金,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还不得而知。此外,张勇在阿里打工16年,积累了丰厚家底,在“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67亿财富,大体约合10亿美金,位列全球2923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并购基金等来讲资金募集至关重要,相当于老百姓仓里的粮,战士手中的枪。而目前一级市场正在进入“资本寒冬”中,近年来,一级市场面临资本寒冬环境,募资难成为行业常态化现象。清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增募资和投资明显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资总额超1.35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0%。 张勇背后的资金或是晨壹基金不得不考虑。 虽然51岁的张勇是财务出身,但是张勇在阿里巴巴等科技互联网公司摸爬滚打多年,张勇还亲自操刀了阿里云业务的经营。在AI时代到来后,张勇的专业能力结和嗅觉十分宝贵。 此外,张勇在人脉资源广阔,号召力十足。2023年8月份,阿里云组织了一场闭门会,邀请20多位大模型领域创业者,交流长达5个小时。张勇为其取名“西溪论道”,全程参与创业者群聊,笔记写满好几页纸。流传出的合影里,他站在C位,身旁站着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等人。当天五个小时的闭门会中,张勇写满了好几页纸笔记。 在公开信中,刘晓丹也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这一点。刘晓丹表示,相信张勇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团队的专业能力,扩大全局视野,加速组织升级迭代。他极其丰富的商业管理经验和卓越的产业运营能力,将大大提升晨壹基金的价值创造能力,发掘并赋能那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整合者,助力提高行业整合效率。 在AI时代,科技干将联手并购大鳄的晨壹基金又将表现如何?
lg
...
金融界
2024-03-21
上一页
1
•••
9
10
11
12
13
•••
1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大消息!路透:美财长将与中国副总理会面 试图阻止对华关税升级
lg
...
【市场周评】特朗普释放中美重磅信号!市场周末突然“变脸” 金价惊现跳水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称对中国加征100%关税难以持续 证实将会晤习近平
lg
...
金价惊人暴跌75美元 特朗普对中国言论软化重创避险需求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令人震惊的行情!白银价格周五一度崩跌逾6% 究竟发生了什么?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