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证券行业第五轮整合并购浪潮已经袭来!今日重磅:国联民生证券亮相
go
lg
...
主体由个人转向机构(未来1-2个季度,
险
资
、互换便利等机构资金有望提供增量资金),低利率环境下中长期资金入市意愿提升,结合春季躁动背景下流动性宽松,有望催化大金融板块。
lg
...
金融界
01-13 23:19
反着来!300亿资金已开始埋伏
go
lg
...
量资金的重要性。 目前A股的资金主体:
险
资
、公募基金、融资(风险偏好高的活跃资金)、散户和外资: 国债利率历史新低的情况下,
险
资
增配权益资产是必须放到台面上的选择。 公募基金本身权益仓位就比较高,叠加混合基金规模在2024年连续11个月缩水,后续增量最大的动力依旧来自ETF。 融资是典型的右侧资金,目前两融规模依旧维持1.8万亿关口,但A股三天跌200点的情况,融资净买入规模也是三连缩水,反倒是ETF同期净流入超300亿元。 外资也只能锦上添花,关键在于经济基本面,若后续能看到PMI叠加M1转好,想必不会缺席。 综上所述,2025年最确定的资金主体是
险
资
和ETF。相辅相成的是,ETF也是
险
资
布局权益资产的主要工具之一。 截至2024年中,股票型ETF的机构持有占比为58.12%。据华泰证券估算,中央汇金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净申购接近8000亿元,
险
资
2024年前两季度估算累计净申购超550亿元。 穿透联接基金数据后发现,机构尤为青睐宽基ETF,宽基ETF机构持有占比高达 69.23%,红利策略ETF的机构占比同样超过个人投资者,为57.13%。 往后看,伴随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大资金尤其是
险
资
,在2025年借道ETF入市仍有望提速。 1月6日有报道称,监管部门目前正在反复磋商,讨论如何打通
险
资
增配权益市场的制度障碍。叠加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延长,偿付能力考核边际松绑,
险
资
将是2025年权益市场的关键增量资金。 据业内估算,保险资金权益加仓空间大致在万亿元规模。 02 数据二,宽基ETF疯狂吸金1.4万亿 大机构从2023年贯穿到2024年的大手笔增持,犹如一只有形的大手,亲手打造了ETF的3万亿时代,直接让A股在2024年三季度创下历史性时刻:指数基金的A股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基金,权益ETF俨然成为A股的中流砥柱。 截至2024年12月31日,ETF总规模突破3.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7万亿元,其中1.4万亿增量是由宽基ETF贡献的。 说白了,2024年是一场宽基ETF的狂欢盛宴,ETF跟踪指数规模前十有九个都是宽基,A500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成为规模第二大的宽基指数,仅次于沪深300指数。 2024年10月15日以来,A500相关ETF份额逆势增长,累计净申购超2000亿元。 宽基ETF搅动风云的背后,是政策的深意所在。 证监会主席曾直言,目前市场上更迫切需要解决社保、保险、理财等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和堵点,以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 毋庸置疑,“新国九条”、市值管理、回购增持再贷款、互换便利、宽基指数基金纳入养老金等规定是2025全年的关键主线之一。 2024年最后一天,央行宣布第二次“互换便利”来了!紧随其后,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政策也迎来优化:降低自有资金比例门槛至10%,鼓励以信用方式发放。 一方面是A500指数首次被纳入《市值管理指引》,另一方面是老宽基缩水,新宽基逆袭扩张,2025年的A500指数规模会不会超越沪深300,成为A股第一大宽基指数? 03 数据三,ETF对A股定价权提高 历史上, A股几轮大级别的风格切换背后,都存在增量资金定价权的变化。随着被动基金持有A股市值超越主动基金,ETF对A股的边际定价权的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大。 2024年沪深300ETF规模的大爆发,带动指数第一权重行业银行成为去年涨幅第一的行业。 据国盛证券测算,2024年,ETF为银行板块提供了1064亿元的增量资金,同比飙增417%,其中宽基ETF资金贡献比例超九成。 银行股之所以能2024年拿下涨幅第一,一方面得益于以中央汇金为首的大资金加码宽基ETF,另一方面自然是
险
资
推崇高股息板块。 与沪深300略有不同的是,大资金持续加码的A500ETF基金,囊括了新质生产力方向。 Wind数据显示,A500ETF基金的第一和第二权重行业分别是工业和信息技术,占比分别是20.4%和19.8%。 回看A股的2024年,924行情的爆发成为A股牛熊转折点,ETF化身为“最锋利的矛”,个人投资者借道ETF快速入市。 2024.9.24-10.11期间,跟踪创业板与科创板的ETF获得超千亿元净申购。可见居民入市是多么庞大的力量,短短两周就大幅甩开
险
资
2024年前两个季度预估550亿的净申购量。 往后来看,央行最新定调“择机降准降息”,2025年存款利率、货币基金收益率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利率新低的情况下,145万亿的居民巨额存款往哪搬家,同样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变量。 若是权益市场,参考“924行情”,ETF有望成为资产荒背景下,居民存款入市的主要渠道。 从A主要宽基指数2024.9.24-12.31的表现来看,同样是双创指数表现最佳。 从产业动态来看,2024年下半年开始,AI应用侧和人形机器人是市场热度最高的两大新产业趋势。 全球科技公司重点投入机器人的趋势越发显著。1月7日,英伟达黄仁勋在全球科技盛会CES 2025上再次强调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将到来。马斯克最新表示今年目标是制造数千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以后或每年翻10倍。近日,OpenAI宣布重启机器人项目。 04 小结 2025年对投资者而言,最大挑战就是:低利率时代,如何投资? 2025年外部存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国内的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关键时期,提振消费必要性提升,稳住资本市场更是关键一环。 对此,官方早已有定调:“从宏观和深层次角度看,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是一个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过程,估值修复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投融资功能,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预期,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 在政策历史首提“稳楼市股市”的背景下,科技+政策利好方向是2025年绕不过去的主线。 落脚到个人的投资上,最后的结果,与纪律有关,也与对人性弱点的把握有关。 2024年是ETF爆发之年,一方面,大量资金涌入ETF,令市场为之惊叹;另一方面,因高仓位运转,ETF展现出巨大的弹性,引发了市场强烈关注。 我们在数据搜集整理中发现,资金净流入一些产品,从资金驱动逻辑来看,这或许是一些机构针对2025年市场行情展开的适应性布局,但指数波动也大,产品仅供参考还需注意风险,大家可以先加自选跟踪观察: 譬如A500ETF基金(512050):上市短短两个月时间“吸金”百亿,合计净流入167.86亿元,跻身成为新一代核心宽基。 再如科创100ETF华夏(588800):2024.9.24-12.31上涨42%,作为科创板中小市值代表,其牛市中弹性更大。 机器人ETF(562500):在2024年“吸金”33.42亿元,远超第二名的9亿元,稳居同类产品第一,最新规模43.91亿元,同样位居同类第一。 成熟投资者离不开对市场的长期跟踪复盘和实时洞察,大家可以加自选,方便及时跟踪,感知市场变化,同时持续关注“ETF进化论”和国内指数大厂华夏基金的相关内容,跟您一起探寻ETF的机遇。
lg
...
格隆汇
01-13 15:22
专题座谈会: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国企共赢ETF(159719)盘中逆市上扬
go
lg
...
N”政策落地见效。 华泰证券表示,对于
险
资
、年金等长线资金来说,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性价比凸显。 国企共赢ETF(159719)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包括80个A股公司和20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股票,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A、H股)、中国铁建、中国海油、中国中铁、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 大湾区ETF(512970)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平安(601318)、比亚迪(002594)、招商银行(600036)、立讯精密(002475)、美的集团(000333)、迈瑞医疗(300760)、中兴通讯(000063)、汇川技术(300124)、格力电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 相关产品:国企共赢ETF(159719),场外联接(A类:020781;C类:020782);大湾区ETF(51297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13 09:53
慌了,又一轮股债抛售潮!
go
lg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
险
资
继续“扫货”国有大行。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月7日,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3167.8万股,总金额约1.34亿港元,最新持股比例为5.05%。 净流出方面,上周狂“吸金”的科创类ETF和半导体主题ETF,本周遭抛售。科创50ETF、科创芯片ETF、半导体ETF、科创板50ETF本周分别净流出33.91亿元、19.63亿元、11.45亿元和4.36亿元。
lg
...
格隆汇
01-11 14:43
段永平加仓两家公司!“寒王”股价飙至777.77元
go
lg
...
014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流入规模。 2
险
资
大手笔扫货银行股 平安系近期多次出手,大幅增持银行板块。 农业银行1月8日公告,1月3日平安资管增持农业银行H股,增持后平安资管持股比例从4.97%上升至5.03%。 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中国平安及旗下成员多次出手,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H股股票进行增持。 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
险
资
重仓前20只个股中有11家为银行股,其中绝大多数银行的股息率超过5%。
险
资
持续大手笔买入,也是本轮银行板块一路飙升的催化剂之一。 2024年银行股板块全年涨42%,该涨幅夺得所有行业排名中夺得冠军。 保险公司持续大手笔增持高股息银行股,市场推测主要原因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保险公司可投向的高收益品种越来越少,因此更倾向于配置高股息类品种。 此外,监管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
险
资
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也是
险
资
活跃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险
资
权益投资占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去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次数达到了最近几年之最。2024年8家险企增持多家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线的次数高达20次,为2021年以来的高峰。 除银行之外,
险
资
举牌的上市公司还集中在基建、环保、能源等领域,主要是高护城河、稳定的需求端和较为清晰的行业竞争格局的公司。 从举牌公司的财务特征看,大多为高股息率、高ROE、良好现金流。 昨晚,高盛宣布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 另一家外资巨头机构也上调中国资产评级。汇丰策略师将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他们指出2025年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21%,将该指数年底目标点位从8610点上调至8800点。 2024年4季度北向资金数据显示,外资买入行业主要集中在非银金融、社会服务、房地产等行业。 3 吸金近1300亿!这个品种火了 最近REITs火了!开年首只REITs吸金1293亿元,认购超813倍。 1月9日,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发售结果公告显示,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基金份额数量为122.02亿份,为公众发售初始基金份额数量的813.44倍,创下公募REITs认购倍数历史新高;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申请实际确认比例仅为0.12293446%,刷新历史新低。 按照7.48元/份的认购价格来计算,网下发售份额共获得369.21亿元的资金认购,公众投资者共认购912.71亿元,再加上战略配售部分11.22亿元的认购资金,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共“吸金”1293.14亿元,堪称火爆。 济南能源REIT是全国首单市政基础设施公募REIT,也是首单供热基础设施公募REIT。 公开信息显示,济南能源REIT底层资产为济南热力集团持有的232段优质供热管网资产,管网覆盖面积达3700.2万平方米,服务37.45万户用户,服务区域集中在济南核心功能区,区域经济发展良好、常住人口持续增加,资产运营较为成熟稳定。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翻译成中文就是“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在公募基金中属于一个比较新兴的类别。 简单说,REITs就像是大家共同募资买了一间可以出租的商铺(或其他不动产),然后根据出资的比例,来长期分取租金收益带来的分红。我国监管要求 REIT产品强制分红,每年必须至少把可供分配收入的90%作为给投资者的收益分配。 同时,如果你觉得出价合适或者急用现金,也可以把这个“长期分取租金”的权利份额,在交易所内像买卖上市基金一样,卖给别人,是可以交易的。 被称为“收租型”产品的公募REITs近一年就这么火了。 2024年以来,REITs新发产品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市场存量REITs达到58单,2024年发行的公募REITs数量高达29只,募资规模655亿元,2024年新发数量等于过去三年总和。 Wind数据统计,2024年全市场58只已上市公募REITs产品的平均涨幅为11.48%,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年度均上涨近50%。
lg
...
格隆汇
01-10 16:09
收评:A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 沪指跌1.33%创近3个月以来新低
go
lg
...
备较高的长期投资性价比。风险方面,未来
险
资
等长线资本持续入市,且国资基金容错率提高,均会带来长线投资资金的流入。这其中符合财政防风险、安全方向的低位银行股,公用事业等板块值得关注。当前中美地缘风险持续,“硬科技”或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投入方向之一。这其中,以军工、无人机、机器人、商业航天为代表的“硬科技”方向或将是25年起弹性最大的全球产业方向。
lg
...
金融界
01-10 15:09
央行官宣阶段性暂停,资管巨头上调港股红利评级!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股息率超8%领衔主流红利指数,连续6日累计吸金超1亿元
go
lg
...
、和医药、消费、科技等赛道ETF。 从
险
资
举牌来看,港股红利配置性价比逐步受到保险资金重视。近期,平安资管分别举牌工商银行H股及建设银行H股。 当前,南向资金正持续大举“扫货”港股,截至1月9日,南向资金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保持百亿“扫货”规模,近三天累计净买入391.39亿港元。其加仓方向仍呈现哑铃型特征,显著增配新经济以及红利板块。近7天前十大净流入成分股中,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神华均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 外资巨头也同样看好港股资产,密集上调港股红利资产评级。汇丰控股对港交所上市的中国股票持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21%,并将中国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1月9日,高盛公司宣布上调多家银行港股评级,将农业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分别为4.77港元、5.62港元,将中国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4.91港元,均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 1月10日,港股市场回落,港股三大指数均震荡回调,港股红利冲高回落,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当前跌0.71%,成分股多数回调,粤海控股领涨3%,中国财险涨1.56%,汇丰控股、中国神华、中远海控等微涨,三桶油悉数回调,银行板块集体下挫。 热门ETF方面,“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当前跌0.57%,成交额超3200万元。溢价坚挺走阔达0.61%,反映买盘实力强劲! 从基金规模来看,自成立以来,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份额增长势如破竹,屡创新高。最新规模超15亿元,高居同指数ETF第一! 在全球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长期无风险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以“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作为长期配置底仓优选,连续6日净流入累计超1.29亿元,近10、20、60日均大举吸金。时间拉长,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近60日净流入额高达7.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自2024年5月上市以来,已连续6个月在月底分红,每10份已累计分红0.25元!有网友称“比发工资还准时”! 【红利资产韧性十足,低利率环境与
险
资
配置需求或是主因】 海通证券指出,12月中旬以来A股与港股红利表现突出,背后是市场波动加大、风偏下修12月中旬一系列11月经济金融数据出炉,部分数据显示当前宏观基本面修复仍有波折,例如社零当月同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当月同比、M2同比。在经济波折修复的背景下,指数整体有所回调,但红利资产表现出一定韧性。红利资产的走强有深层次逻辑支撑: 回溯历史,港股红利超额收益与风险偏好的相关性一直比较强,这主要源于资金倾向在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偏好下修时期寻求安全边际更高的板块。 此外,低利率环境与
险
资
配置需求或也是近期红利板块相对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首先,目前全球主要央行普遍已经进入降息周期,全球低利率环境下资金需要寻找更多具有稳健和高股息能力的资产配置,港股股息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具备吸引力。其次,当前正值岁末年初,
险
资
的保费收入通常较高,更追求绝对收益的
险
资
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有所提升。 【港股红利相对A股的性价比更高】 港股红利较A股的股息率更高、价格低、估值低。港股红利相对A股的性价比更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港股红利标的确定性股息收益相对更高。②多数港股红利行业AH溢价处于历史中高位水平。③部分港股红利行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来源于海通国际20250107《策略月报:近期港股红利表现更具韧性》) 买红利,更多“聪明投资者”选择“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 1、高股息率、红利支付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居所有主流港股红利类指数前列。年度红利支付率上看,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加权平均红利支付率超60%,明显高于其他同类指数。 2、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同指数ETF产品规模最大。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更有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方便场外投资者7*24申赎、定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月月评估分红”指基金管理人每月可对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和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进行评估,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时,可进行收益分配(详情参见基金合同)。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10 14:59
“国君+海通”合并重组成功过会,机构:红利类资产当前估值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国企共赢ETF(159719)备受资金关注
go
lg
...
备较高的长期投资性价比。风险方面,未来
险
资
等长线资本持续入市,且国资基金容错率提高,均会带来长线投资资金的流入。这其中符合财政防风险、安全方向的低位银行股,公用事业等板块值得关注。 国企共赢ETF(159719)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包括80个A股公司和20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股票,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A、H股)、中国铁建、中国海油、中国中铁、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 大湾区ETF(512970)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平安(601318)、比亚迪(002594)、招商银行(600036)、立讯精密(002475)、美的集团(000333)、迈瑞医疗(300760)、中兴通讯(000063)、汇川技术(300124)、格力电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10 14:29
午评:沪指失守3200点,创业板勉强守住2000点关口,人形机器人股活跃,电商及零售概念股走低
go
lg
...
备较高的长期投资性价比。风险方面,未来
险
资
等长线资本持续入市,且国资基金容错率提高,均会带来长线投资资金的流入。这其中符合财政防风险、安全方向的低位银行股,公用事业等板块值得关注。当前中美地缘风险持续,“硬科技”或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投入方向之一。这其中,以军工、无人机、机器人、商业航天为代表的“硬科技”方向或将是25年起弹性最大的全球产业方向。
lg
...
金融界
01-10 11:40
国企红利单月涨幅超4.8%,相关ETF迎首次分红
go
lg
...
置诉求。 展望2025,券商机构表示,
险
资
在保费增长和政策引导下有望成为市场未来重要的增量资金,持续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其投资风格偏好成熟行业的高股息和绩优股,或利好央国企红利投资机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09 16:16
上一页
1
•••
88
89
90
91
92
•••
15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最新重量级表态!美财长贝森特:下轮中美贸易谈判料有“相当大的突破”
lg
...
外汇市场重大信号!美国政府停摆后美元怎么走?预测最准分析师这样说
lg
...
【黄金收评】究竟发生了什么!?金价惊人巨震近78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中美突发!中国对美国提出严正交涉 向驻香港总领事提出“四不”要求
lg
...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非农“跳票”,美联储陷入数据盲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