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雷
军
称小米SU7不适合周鸿祎,等小米做SUV版时再推荐
go
lg
...
称:参加互联网30周年座谈会,和老朋友
雷
军
交流。雷总问,360楼下来送车的是不是都排队了,有没有眼花缭乱?我说都是车圈友商和老朋友支持,大家都在向小米学习营销。我问雷总小米SU7这么火,是不是也送我一部体验一下?雷总表示他仔细研究了我的选车标准,我不会开车只坐后座,小米SU7是给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设计的,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时再给我推荐。
lg
...
金融界
2024-04-20
对话周鸿祎:AI革命才刚开始,抓住一个机会就很了不起!
go
lg
...
在手机、汽车上的创业尝试,周鸿祎表示,
雷
军
和小米汽车的宣传,不光是给哪吒,也是给所有的车企一个巨大的警示和启发,他们的宣传方法太落后了。 他透露,未来,哪吒可能会把大模型上车,成为价位在十几万、首个加入大模型的车企。 周鸿祎从来就没看好过Web3.0,Web3.0的理念再好,跟用户没关系,用户只关心你解决了他什么问题,不能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 周鸿祎分析称,今天AI之所以流行,不是泡沫,是因为AI能在某些场景中解决问题,创造了价值。 元宇宙是个好的概念,但它太早了。缺乏AI的支撑时,元宇宙往往就变成一个3D画面。 02. 现在主要抓AI的机会 周鸿祎认为,在新的领域里试图去抓机会,不见得每个都能抓住,事实上能在里面抓住一个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自己主要去抓AI的机会,这已经被证明了是一场工业革命级别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家要不断地确保自己的策略是在潮头浪尖。 至于说有些机会抓住了,有些机会没抓住,应该更多的去反思说为什么没有抓住,是用人不当,还是战略没有落地,还是技术不成熟,而不是得出一个结论说我失败了我就再也不干了,否则这违背了企业家精神。 他认为,三六零在无线互联网上其实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试图把原来在PC互联网上获得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无线互联网上。 但两者的游戏规则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三六零意识到这种区别,应该早点转入做内容。 他坦言,自己过去这么多年犯的一个最大错误,就是只埋头拉车,没有看到外在的一些新东西,特别像AI或元宇宙,这种有可能是形成一种颠覆式的改变。 对周鸿祎来说,他更加迫切地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一定要找到新的突破。 他表示,如果没有突破,只是老的业务,相对稳定,但是,做一个小富即安的公司肯定不是自己的目的。 03. AI革命才刚刚开始 周鸿祎认为人工智能的革命刚刚开始,像1995年的互联网,1995年netscape浏览器刚出现,谷歌还没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AI市场先下结论还太早。 2023年大家花了一年实际上在追赶,2024年说是做场景,但目前在to c的场景上真正做出来的也就360刚发布的AI搜索和AI浏览器。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谁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周鸿祎表示,如果从全球来看,硬件方面看好英伟达,软件方面看好openAI。微软也挺看好,微软现在的模式跟360一样。 微软并没有自己去卷大模型,而是选择了跟成熟的大公司合作,在自己的产品中找场景。 现在美国在大模型上真正挣到钱的公司就是英伟达,openAI是在亏钱。 而微软目前因为支持open AI花了很多钱,但是自己的产品上是挣钱的,因为它有就上亿用户,再加上office 365的订阅。 周鸿祎还介绍了360在AI领域的三个主要方向: To C(消费者市场)场景:利用AI重新定义搜索和浏览器,提供更智能的搜索结果和阅读改写场景。 To B(企业市场)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结合AI的工具和服务,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他们的需求。 To G大型企业和政府:推动大型企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垂直大模型,同时提供安全大模型来解决AI的安全问题。 他表示,虽然三六零在利用To C优势转向To B、To G,不过,安全市场的特点是战略意义很大,市场有限,必须要进行变革、创新。 04. 下一个五年的使命是解决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有人担忧,AI(硅基生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控制或奴役人类(碳基生命)。 周鸿祎表示会有这种风险,但目前概率还非常小,而且是一个相对遥远的事情。 人们受到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影响,如《终结者》系列,可能会过度担心AI的风险,但不应因噎废食,停止AI的发展。 周鸿祎表示三六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是解决网络安全里边国家一些卡脖子问题。 他提到了过去三六零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方面的成就,如发现并阻止国家级网络攻击。 下一个五年的使命,我们要解决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因为人工智能带来垃圾问题非常复杂,非常多。不仅仅是硅基生物,这是最遥远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解决AI安全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包括传统的网络攻击安全、数据安全、数据的防泄露等,以及AI特有的注入攻击问题。 05.未来五到十年内将重塑游戏规则 对于AI的未来趋势,周鸿祎认为人工智能大机会比Web3比元宇宙更加坚实,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重塑游戏规则。 蒸汽机用了好几百年,电器用了差不多一百年,计算机和互联网差不多,计算机用了五十年到七十年,互联网用了三十年,手机互联网从07年iphone发布开始算,也是快小二十年。人工智能算最快的,差不多五到八年,差不多十年左右。 所以人工智能现在才刚刚开始,找场景还是第一位的。 06. AI时代选什么专业? 关于未来年轻人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周鸿祎表示,大学专业并不总是与毕业后的工作直接相关。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专业知识可能会过时,但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长期受益的。 比如大学课程高数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用到,但它们重塑了人们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就像读了很多文学的书,文学素养可能使得写东西、发表演讲时谈吐显得比较有文艺范儿,所以读书是最重要的。 对于专业选择方面的建议,如果非要说学什么专业,他的建议依然计算机。 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底层就是软件,数字化的底层是一切皆可编程,软件在改变世界,所看到的方方面面都会变成软件。 此外,人工智能还跟一个专业相关——生物。为什么黄仁勋说要学生物? 因为人工智能再深入研究,必须要懂生物的人和懂计算机的人在一起跨界研究,才能解释人工智能更多的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还是在学习和模拟大脑工作方式的过程中,需要与生物学的深入理解相结合。 学生物的人更也要懂计算机,因为生物学里面将来也会有很多大数据处理。不懂计算机,不懂人工智能的基本算法,很难在生物学上取得突破,所以还是要跨界。 07. 人工智能时代文科生也有独特优势 周鸿祎反驳了对于过分贬低文科的观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周鸿祎指出,尽管理工科在某些领域(如工程师、技术人、产品经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但文科同样重要,尤其是在AI时代,对于培养领导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优势。 他举例说,许多成功的领导者和企业家都有文科背景。如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都是文科,如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些领域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和战略思维能力。 周鸿祎认为,即使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公司和社会仍然需要CEO,未来最不可能被淘汰的就是ceo了。 而这些角色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多的是领导力、沟通能力。而文科在培养这方面能力更具优势。对很多工程师来说,文科不好,演讲能力提升不了,会成为障碍。 周鸿祎认为文科也很重要,文科生通常更擅长表达和沟通,在与AI系统的交互中,文科生可能更有用,更有优势。 在他看来,未来是一个跨界的世界,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某些事物就不存在了。 上大学还是很重要,不管学的功课有没有用,但学习的过程会对大脑产生各种连接,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情商、口才表达等泛化能力。这些都是技术之外的能力,要把它能够建立起来。 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把阅读不视作一种负担和痛苦,而视成一种乐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比选择什么专业更重要。 08. 企业困境可能是创新不够 当下,很多人对经济前景的看法相对谨慎,甚至偏悲观,基于此,格隆博士想了解周鸿祎作为一个成熟的大企业家是怎样看待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的。 周鸿祎表示,经济再好的时候都有公司倒闭,经济再不好的时候也有公司赚钱。所以自己作为企业家不爱扎堆去谈论经济好不好的问题,因为谈了没有用,不如do something。 他指出,大家面临的困境可能是外在的环境问题,但也可能是内在的比如创新不够。 对于为什么要做AI的一个布道师,周鸿祎答道,自己觉得很多企业对AI不够了解。 只有当真正了解AI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其实不一定非要进入新的赛道,也不一定要在原来传统的模式内卷,因为没有新技术的内卷都是比较低水平的内卷。真正有用的是比如利用AI能否重塑公司的业务链条、能否重塑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因此,他一直认为,用数字化和AI一定要能改变目前的竞争格局。 就算经济再不好,就比如说市场比原来缩小了一定比例,但中国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关键是一个公司在里边能不能获得更大的份额,这还是得靠创新。对许多传统企业家来说,创新靠做互联网、做大模型肯定是没有路径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路径的积累,肯定是做不了的。 09. 如何把握AI这一创新抓手? 他认为目前非常现成的创新就是在原来的赛道上跟360这样的公司合作,把你最了解的业务用AI来重塑一遍。 就比如说,在股市不好但竞争又激烈的环境下,可以用AI把研究的效率提高,把研报写得更好更深入些。之前需要花一个月写的研报现在可能一天就可以写出来了,这在不用裁员的情况下还可以接更多的客户,因此,由AI写来代替人工创作及相互交流,改善了公司精力,也跑赢了同行。 谈创新最怕的就是空谈创新,找不到创新的抓手,但现在抓手就在眼前,即人工智能,大模型。 当格隆博士问到周鸿祎对当下时点人生抱憾的地方,周鸿祎表示自己虽然是个很有创新,对商业机会、技术很敏感、很锐利的人,也挣过很多钱,但是守不住钱。 他表示,或许是因自己交友不慎或者说用人不当,吃了很多亏,因此曾经丢掉了很多赚大钱的机会。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简单比较单纯的人,所以才能保持好奇心,并且学习和领悟新东西的速度特别快,自己还足够年轻,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住AI这个机会。 10.技术无国界,但企业家有国界 最后,周鸿祎还更正了外界对他的一大误解。很多人认为他当初将公司从美股退市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其实并非如此,他解释道,自己做的网络安全公司如果是一家美国公司,不可能被国家政府信任。 他表示,虽然退市给自己惹了很多麻烦,也得罪了很多股东,但是退回来,把这个公司变成一家纯内资公司,主要还是原则问题。 因为免费杀毒做得太好而成了当时全世界网络安全数据能力最强、发行能力最强的公司,但当时在安全行业,不管是toB还是toC,国家属性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尽管美国许多商业公司、安全公司也来中国挣钱,但在关键时候他们都是站在美国政府一方。 技术无国界,但是企业家是有国界的。 也是因此,当初退市回来,自己对公司的框架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和追求,也没有去做所谓的市值管理,反正只想着多花点时间用心把企业做好。 11.智能汽车行业阶段、小米营销与哪吒定位 在深入探讨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时,周鸿祎认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明显阶段。 首先,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的代表,其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格局已逐渐稳固。其次,智能座舱作为智能网联车的核心,标志着智能汽车1.0时代的成熟。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兴起,我们正迎来智能汽车2.0时代,这将彻底重塑行业的未来。 他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而是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迈进。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将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类似于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飞跃。 对于近期小米汽车的火热,周鸿祎表示,
雷
军
的营销手法,特别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方式,显示了其在营销上的认知差异。小米汽车的定位在中高端市场,旨在通过智能性而非仅性价比来竞争,这可能会对小米品牌的整体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提及哪吒汽车,他表示哪吒汽车定位是“为人民造车”,主打性价比,旨在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智能汽车的便利。哪吒汽车采用“小车大座”的概念,提供full-size的SUV车型,强调结实和安全,同时注重科技平权,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作为哪吒汽车的投资人,三六零将在安全性和智能性方面提供关键支持,帮助哪吒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2.需要一定的泡沫来吸引资本和人才 在访谈中,周鸿祎还深入探讨了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汽车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和更深层次的车联网服务。 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周鸿祎预测,随着算法的优化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智能汽车将能够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自动驾驶,极大地提升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此外,自动驾驶还将促进共享出行服务的发展,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城市规划。同时,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使智能汽车能够根据用户习惯提供定制化服务,如个性化娱乐、路线选择和车辆功能设置,标志着个性化用户体验的新时代。 在周鸿祎看来,智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泡沫来吸引资金和人才。尽管市场上存在众多竞争者,但整个行业仍将经历飞速的发展,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提供巨大机会。 对于行业展望,他认为,尽管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但对于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可以持乐观态度。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相信整个行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规划的结果。 他还强调了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智能汽车的发展应考虑到环境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共存。(全文完) ▍格隆博士会客厅
lg
...
格隆汇
2024-04-19
对话周鸿祎:赚钱很难成高远理想,创业者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
go
lg
...
宏出庭对峙,掀起与马化腾的3Q大战,和
雷
军
、马云等一众互联网大佬“掐架”…… 从当年的“好斗”到红衣大叔,再随着AI浪潮的到来,如今他也被称为AI布道师。 但对于怎么定位自己?周鸿祎则表示,首先自己是一个产品经理。因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事业,都源于一个产品的创意。 一个企业要能成立,有的人是企业家,有的人是生意人。他称,当然希望自己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周鸿祎指出,生意人是机会驱动。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就会抓住,所以生意人也会很赚钱。 但企业家是能够创造一个产品,通过提供这个产品给社会、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得到回报。他能产生一个比较坚实、solid的一个商业模式。 所以企业家跟商人还是有不一样。企业家的基础一定是产品,产品的基础一定是你解决了一个让大家很痛苦、或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给社会和其他人创造了价值。 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激励自己的动力就是自我的成就感。 周鸿祎说,自己的成就感不完全是为了挣钱,因为对自己挣钱的能力倒不是很怀疑。 但是一直的一个成就感来源于小时候看的这个书啊和报纸留下的印象,就是受到硅谷的影响。 硅谷那些伟大的企业,无论是英特尔、微软,还是苹果,还有当年的Atari做游戏机的。 实际上,它都是创造了一个产品,然后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价值,这就变成了自己的一个价值观。 所以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周鸿祎认真总结道: 首先要从产品出发,所以首先是一个产品经理。 然后第二个,光做这个产品自嗨是不够的。你要真的影响很多人,要在商业上把它做成功,这样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去改变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他希望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02. 爱表达、爱说话的三个原因 周鸿祎称,企业家可能又分几种。 有一种属于比较沉浸的企业家,就是不太说话、不太爱表达;那么自己是属于爱表达、爱说话的一类。 之所以爱表达,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一开始自己就在互联网上创业,那互联网创立的游戏规则,当年就讲了一个叫“eyeball,眼球经济”。 就像当年张朝阳也好,马云也好,在互联网上大声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本身是你做企业的一部分,是一种宣传自己赢得支持的一种手段。 所以,互联网的企业家和传统企业家的分水岭,大概就在这。 因为很多传统企业原来他是闷声发大财,特别很多生意人,他的生意是不能为外人所知的。 因为知道了,他的生意就不一定能做得下去了。他们是利用很多信息不对称,或者利用一些独特的资源。 但互联网,首先你是为消费者服务,这是必须要公开化、透明化。 第二个,就是跟自身经历也有关系。 周鸿祎称,因为在从小做到大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挑战,比如说来自于巨头的这种绞杀等等。 然后,你发现你唯一的方式就是大声的把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然后来赢得公众和媒体的支持,所以,这也是被逼无奈。 第三个,自身性格。 周鸿祎表示,其实有自己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他更喜欢的思考方式就是公开的把自己想法讲出来。 他觉得一个想法在心里觉得想的很成熟的时候,并不见得真的把它想通了。要能很好的像讲课一样把它表达出来,它实际上是一个对自我想法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周鸿祎说,这也是他个人自我学习的一个方式。 讲的过程中,自己可能会遇上讲不下去,遇上磕绊了,那说明这个想法还有问题。 实际上在讲和跟人沟通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产生了很多灵感,那同时也需要别人给到很多反馈,有正向的,觉得被说服了;也有负向的,比如说给自己一些挑战。 那这些挑战的这些想法,会促使去调整自己的说法。 周鸿祎表示,最近几年,感觉就是除了做企业之外,自己很多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包括一些个人的经历,对很多中小企业、很多年轻的创业者,甚至对职场里比较迷茫的年轻人,还有比如说在大学里学习或者毕业不知道怎么找工作的大学生可能会有些帮助。 所以他愿意把这些想法分享出来,这也是他比较喜欢爱说话的一个原因。 03. 年轻人要勇于表达、不怕犯错 周鸿祎称,前两天刚跟马未都做了次交流,俩人有很多观点很像。 “你不觉得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啊,就是我们不太鼓励公众表达的。我们总是说谦虚低调、言多必失,然后沉默是金,说话要注意……” “但是呢,比如说我们学的功课叫语文,“语文”——语就是说话,文就是写作。那如果你不会说,实际上这个表达能力就掉了一半。” 周鸿祎称,公众表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你去面试,你需要表达;你去融资、去向资市场去做路演,包括你做产品,你也需要表达。 为什么有的人产品界面做的这么差?就是因为他缺乏跟用户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周鸿祎觉得年轻人应该最大的成优势是:不怕犯错,因为没有包袱;也不要怕说错话。 最怕的是说错了话,自己不知道说错了,更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说错了,还很固执,非要去抬杠。这两个是必须要避免的。 但是,有的时候口无遮拦会成为一个优势。比如说,在团队沟通管理的过程中,这样会显得非常简单。 周鸿祎谈到前两天在网上专门讲了一个免费的公开课,叫“如何讲演”。 实际上,就是如何公开表达。 你看国外乔布斯也好,马斯克也好,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哪一个不是个性张扬? 个性张扬不一定有创造力,但是个性像小绵羊一样的人,他一定没有创造力。 他指出,我们的教育里边,培养小孩儿公众表达能力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脱稿讲话? 害怕脱稿讲话的一个本质原因,是害怕失败、怕丢人、怕没面子。 如果我们培养了一种害怕失败的一种文化,一种害怕面子文化,你知道它会影响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求职能力。 这个面,如果再说大一点,包括中国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呢? 因为创新十有八九必然失败,跟着大家走,别人这条路已经走过了,那走起来肯定十拿九稳。 要走创新的路,想干一个别人从来没敢干过的事儿呢,失败率一定很高。 如果你特别怕失败,特别怕面子问题,那你就不敢去创新。 04. 成功的三个因素 有本书叫《异类》,它就分析当年乔布斯、比尔盖茨这批人为什么成功。 周鸿祎觉得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个是,运气。 比如说,当年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出生早点,等到电脑信息革命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大公司工作了。但在大公司稳定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抓住一个创新的机会,因为早期机会风险很大。 如果他们年龄再小点,这个信息大潮起来的时候,他们又还在上大学。当然比尔盖茨是提前退学了,乔布斯可能干脆就没上大学。 再看中国互联网里,马云年纪大了一点,像马化腾、丁磊、陈天桥、张朝阳,都属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 也就是说,在中国互联网差不多在95年、98年开始起来的时候,这批人正好赶上了好时机。 再比如说,现在AI来了,大环境给了机会,你就要去抓这个机会。
雷
军
曾经打了一个比喻说,“风口来的时候猪都在天上飞”老被人误解。周鸿祎觉得,还是要有风,没有风即使有翅膀也不一定能飞得起来。 第二个原因,在《异类》那本书里也提到了一个“一万小时定律”。表面上,大家喜欢把成功渲染的很神奇;实际上,真正成功还是要花很多努力。 第三个原因,他表示也是自己现在想总结但还没总结的特别到位的:小时候的这个教育和做对了哪些东西? 第一个,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周鸿祎称,自己和很多人的差异就在于自己很早就树立了一个“我要做产品”这个价值观。 初三的时候,周鸿祎第一次接触到电脑,就觉得这东西特别神奇。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电脑,可能就是喜欢玩游戏,他也不例外。 但是可能他跟别人的差别就在:自己就在想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因为他觉得如果能做出一些好的游戏,能做出一些好的产品,让别人来用,这是一件让人非常高高兴、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所以这个价值观就就贯穿了他从十四岁到现在,大约四十年。 “你看在不同的年代,不管我赚到钱还是赔钱了,这个想法都没有改变过。” 周鸿祎说,赚钱很难成为一个高远的理想。 因为赚钱是这样的,要么你赚到了,你就没有动力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就过早就退休了。 要么你赚不到钱很辛苦,你也就放弃了。因为不赚钱你也能活下去。 在不同的阶段做硬件也好,做软件也好,做服务也好,做网站也好,今天做大模型也好,我都是希望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产品。 周鸿祎称,能影响改变很多人,这是自己最大的一个价值观。 有了这个价值观之后,你才能做选择。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现在做选择很痛苦,因为没有一个价值观,就没有一个判断标准,他在选择面前就是怎么选择都可以,就随波逐流,或者不知道怎么选择,所以迷茫,干脆不做选择,就躺平。 第二个,就是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周鸿祎称,很多家长老觉得,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考试,其他都是不务正业,这些观点他认为都很都很迂腐。 就像今天自己在网上拍点视频,就有很多网民老觉得好像是不务正业,他们就觉得自己每天都应该勤奋工作,这种观点都很狭隘。 他说,自己属于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那这里边正好是有计算机。 父母工作的单位是搞测绘,所以83年、84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电脑了。然后85年上高中,上的第一个高中学校也有电脑,还有集体的计算机课。 周鸿祎调侃道,那时候到机房去还要换上衣服、换上拖鞋,一屋子的臭脚丫子味儿。机房都铺的防静电木板,把电脑当成很金贵的神一样的东西供起来。 所以他也在那时候自学了编程、自学了basic语言。 “到今天我都很难体会说,你把一段代码敲进去之后,在屏幕上就能生成你的程序运行的结果。 那种感觉,就像你能操纵世界一样。” “所以,我对电脑是有一种非常浓重的兴趣和爱好。倒不是说,今天每个人都应该爱好电脑,但是你一定要有爱好。” 如果把爱好和职业发展方能结合起来,这个爱好的动力是最大的。 最后周鸿祎表示,也想给今天的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或者给今天年轻小孩一些建议。 一个就是,要早日确定自己的一个价值观;还有一个是,要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方向。 05. 人一定要有爱好,有爱好才有方向 当下,很多年轻人存在一种迷茫感,甚至是一种无力感。对此,周鸿祎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认为人一定要有爱好,有爱好之后才有方向。或是想当个画家、想拍个电影、想开个游戏公司,什么想法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发展的方向和设立一个目标。 第二是价值观。周鸿祎表示,人都想赚钱,都想阶层跃升,这都是手段。一个人凭什么能跃迁?一定是为别人创造了价值。所以帮助别人成功的事业最成功,帮助别人赚钱的事儿最赚钱。他的价值观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 第三是有一个大的人生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目标,周鸿祎表示,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对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帮助。 对于太宏大的目标,周鸿祎建议分解成小目标,他的方法是反对宏大叙事,把问题进行分解、逐层落实。比如自己当初宏大的目标是要做产品,而具体的方案是将来要做家公司。 周鸿祎说,当时自己还在上高中,那么第一个目标就变成要先上大学,学计算机专业。又担心如果上不了,或者万一考不上好大学,所以就将目标定为通过物理计算实验保送。为此,他整个暑假都在做物理题、看物理书,准备了一年的时间。 最后会发现,无论干什么事,都会回到找方向学习、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上去。 最后,周鸿祎坦言,希望《格隆博士会客厅》这个节目能受欢迎,但是自己得泼点冷水。 “像我们认真地问,认真地答,没有人会看。没有人会有耐心认真地听我们讲这个逻辑,虽然这个逻辑很有用。” 他表示,自己在网上看到那些热门的视频都是:三十秒教人怎么赚一个亿、一分钟教人如何成功、十秒钟教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大家获得的只是一种虚构的情感价值或安慰感。 很多人老问他人工智能怎么办。他就会反复问对方,在人工智能上做了些什么?看了多少篇论文?用了多少工具?会不会每天试用国内的大模型?以及是否发现有不好的地方并做一个用户体验分析? 他表示,自己每天晚上都多花两个小时,在国外的网站上看各种消息。 周鸿祎还指出,年轻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分解到,变成每天动动手,动动脑子就可以干的事儿,要让自己每天都很踏实地学习、工作。 06.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你需要像“傻子”一样 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家庭生活对周鸿祎的人生是有帮助但并不算太大。这些帮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习要求严格,二是保持一个好奇心。 在自身的发展方面,从小周鸿祎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特别喜欢读书。所以对于现在的孩子只看短视频不阅读,周鸿祎表示自己很疑惑。 在自己做了一段大模型之后,周鸿祎便反思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很多人对大模型有误解,认为人脑和大模型就像硬盘和内存,可以直接把知识放进来,这便是一个巨大的误解。这样放进来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有些东西只靠死记硬背,但根本记不住逻辑,也不会用逻辑去推理,这种就不叫知识。 真正理解的知识实际上是在你的大脑里经过分析、推理、分解之后,产生了很多实质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神经网络的连接。 在周鸿祎眼里,学习和阅读非常重要,毕竟能写到书里的内容与今天任意一个人在网上发表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网上信息很多、数据很多,但信息未必是知识,知识未必是智慧。通过读书,从在书中知识里提炼出来的精华才是智慧,这个智慧能在大脑里发挥作用。 虽然大家从短视频也能获得一些知识,但短视频中噪音太多、信息量数据量太大,而且很多人短视频完全是为了一种情绪价值,并不是为了对自己的大脑起作用。 所以今天的孩子不读书而只看短视频,他的大脑将会是崭新的,可能不会产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逻辑的推理,这些是没有帮助的。 人要会广泛的阅读。而现在很多人阅读是为了应对外界要求,没有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他们读书只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不读书就要被惩罚。 很多人离开学校就不读书了,但实际上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工作,或者创业,都要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因为在社会上、职场里遇到问题会比在学校里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 关于这一点,实际上它是一种反人性的,因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舒适。对于这种能力怎么建立,周鸿祎提出了两点,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好奇心。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如何消失的,可能与很多老师的教育有关。周鸿祎在访谈中说他自己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而且一直保持,也因这个好奇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大家眼中,年轻人有好奇心很正常,但像他50多岁的年纪碰上新事物还激动不已,大家会觉得他不稳重。 但我们面对新事物,只有像小朋友或是无知的傻子一样,你才会问出很多奇怪的问题。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探索欲。 07.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未思成先思败 访谈中,周鸿祎还谈及如何面对创业过程中压力山大、夜不能寐的危机时刻。 他表示,创业者作为一个企业的CEO,面对公众,面对媒体,面对自己的团队员工,肯定不能表现得惊慌失措。如果创业者惊慌失措,人心就散了。 这种时候,创业者并不是要装得云淡风轻,而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他认为,勇士和懦夫在战场上都会感到恐惧,但他们的差别就在于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是一门课,周鸿祎的方法是先预想到最坏的结果。 他评价自己称,小事儿抓狂,大事还相对比较冷静。比如一个产品没做好,一个字写错了,或一个短视频没拍好,自己有时候会比较生气,把人找来训一顿。但如果碰到公司生死关头、大的策略抉择时,自己反而会表现得比较冷静。 访谈中,周鸿祎还回忆了创业过程中的2个生死攸关时刻。 当时3Q大战的时候,对方弹窗二选一,那会周鸿祎自己也很迷惑,不知道用户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九死一生准备。 周鸿祎认为,如果创业者没有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只是见招拆招的话,每一步就很慌了。 人生面对大的选择时,一个方法就是想到最坏的结果,做一个推演看自己能否接受,不要老想着侥幸,想着最好的结果。 在三六零上市前夕,周鸿祎去美国路演,国内有一个竞争对手诬告三六零,导致有关部门入驻,要查封掉公司。 他回忆,自己当时感觉像是天塌下来了,心里特别难受。当时,他预想的最坏结果:这不就上不了市吗?如果上不了市,就再换个时间上,路演就当来美国转了一圈,积累一些路演的经验,练练外语。 他建议,创业者应该未思成先思败。创业不要老梦想着一下就获得成功,想着我要成为下一个张一鸣、成为下一个刘强东。要先想能不能接受失败,如果能够坦然接受失败,你再去创业。 他补充称,创业很少有非常顺利的,十有八九是以失败告终。从中国互联网公司来看,每家公司成功上市时的商业模式和最早融资时的商业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有着成王败寇文化的人很难创业。如果一个社会上成王败寇的文化盛行,这样的土壤中很难长出像OpenAI这样的公司。 他认为,做企业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总会碰到新的问题。 社会要鼓励更多的创新,就要鼓励大家不怕失败。如果小挫折也算一次小的失败,企业每天都在失败。在失败中集小胜,通过集小胜获的一次大胜。 周鸿祎表示,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就应该教育他脸皮要厚一些,心理要强壮一些。不要碰到点困难,碰到点挫折,甚至碰到点欺凌,就觉得人生就没有希望了。 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对用户的需求、对技术的变化、趋势要变得敏锐,但在涉及到个人成败得失上要变得迟钝一些。 做企业、创业,只有让身心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去克服外在的困难。 08. 小公司应该先远离大公司的核心领域 在格隆博士会客厅现场,周鸿祎直言,自己的主张是创业者没事别惹事儿,因为创业者的主要资源有限。 他认为,小公司应该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应该面对自己的用户。 只要创业者把用户伺候好了,什么事情都有了一个基础,而不是瞄准竞争者。一旦创业者瞄准的是竞争者,有时候就会被带歪。 在谈及3Q大战腾讯的经历时,周鸿祎表示,自己当时碰上巨头挑战的时候,并未进行精心的策划。 现在,中国互联网经过3Q大战后,整个气氛还是被改变了很多,包括腾讯也做了很多改善。 他表示,自己很佩服腾讯和马化腾,马化腾是一个善于改变和调整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一个人。而腾讯作为领头羊,做出改变,对整个互联网的文化也有了很大的促进。 当年,互联网有一种丛林文化,很多小的互联网公司曾经也被淘汰了。当时,自己面临的处境就像打架一样,没有选择。 周鸿祎认为,创业者在面对大公司的时候,第一个策略不是先打,而是先保持远离,不要进入大公司的核心领域。 他举例称,目前很多人在做大模型的套壳,如果创业者跟在OpenAI后面行动,一旦OpenAI推出一个新版本,自然就会被碾压。这种时候你就不能说大公司欺负你,本来这就是大公司前进路上的必经之路。 周鸿祎认为,小公司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大公司对很多事儿看不清、看不起、看不懂,才给了小公司机会。 以前,OpenAI做AGI的时候,也没人相信,在今天全世界人都相信AI的时候,如果创业者在做大模型的时候还要跟大公司竞争,就会失去很多先发优势。 如果被大公司瞄上了,周鸿祎认为,小公司应该示弱和示好,要让自己表现得比较无害。避免跟大公司发生激烈的冲突,避其锋芒。 此外,小公司还可以和大公司结盟,接受大公司的投资,这样不仅避免了跟大公司的竞争,还赢得了大公司的资源和资金支持,把一个对手变成了朋友。 周鸿祎建议创业者,没事儿不惹事儿,但出了事,就不要怕事儿。与其悄无声息地被人摁死,那不如轰轰烈烈打一次。打的结果不一定就能活,但不打肯定是死。 很多人老以为周鸿祎热衷于打商战,但他在格隆博士会客厅澄清,其实真正的战士是最不喜欢战争的。真正打群架的时候,很多时候不看技术,而是看气势,就是你敢不敢打。 在经历过一系列的商战后,周鸿祎建议,创业者最好不要打商战,从一开始就要找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图,避开大公司的路线。 第二,要“傍大款”。 第三,有的时候要保持示弱和低调。高调是可以面向用户高调,碰瓷大公司是最要不得的。因为碰瓷就暴露了你的战略目的,让你进入了大公司的视野。 09. 公司定战略首先要符合国家的大方针 在此次深度访谈中,格隆博士指出,中国的企业不单单涉及处理市场的关系,行业竞争的关系以及产品的关系,还得跟政府有点“关系”。中国企业家往往会对此讳莫如深,但这又是他不得不非常认真的去对待和处理的一个非常大的变量和变数。 对于格隆博士问及的“如何处理政企之间的关系,两者各自应该扮演个什么样的角色才是最合适的?” 周鸿祎认为,中国政府作为一个有为政府,在经济、产业方向上都是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所以不跟政府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中国做商业,周鸿祎表示自己秉持着以下这几个观点: 首先,定出公司战略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赚钱,公司的战略必须要符合国家的大战略。 他提到,
雷
军
有时候也讲顺势而为,而中国最大的势就是政府的想法。所以他表示自己最近两年做了两届政协委员,经常看一些政府的文件以及政府的报道,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比如政府比较重视硬核科技,安全和发展的统筹,这些概念一定会先理解,并且站在政府重视的跑道上去发力,帮助国家解决一些硬核的例如影响民生的问题。 与此同时,公司定的战略一定是要符合国家的大方针的,在介绍自己公司战略的时候也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10.上“科技高山”,下“数字化蓝海” 周鸿祎强调自己有一个叫“上山下海扶助小微”的战略。 其中,“上山”是指上“科技高山”,即解决国家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下海”就是自己甘当配角,进入数字化蓝海,强调帮助各地政企转型升级。 周鸿祎认为成熟互联网公司跟普通的新创公司不一样,前者或多或少都算是享受了时代红利的。他表示自己从国家这两年的政策中读出来,希望公司能帮国家解决一些急难卡慢的问题,而不是永远在那计算挣钱的事。 他表示,解决国家这些难问题或许不一定能挣钱,但是一旦替国家解决,国家就会觉得这个企业很有价值。包括老百姓和社会对一个好公司的判断就是他们离不开,觉得这公司对他们很有用,有的公司就没有这个价值,虽然它很挣钱,但有朝一日它倒闭了,大家也都不会觉得生活中失去了什么。 所以,周鸿祎强调,一个公司每年拿出来一点钱来帮国家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或一些急难卡慢的问题,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认可程度就会非常不一样,它就会得到很多支持。 他还表示,未来360公司五年的一个目标,就是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这不仅仅是商业问题更是建立了一个国家关心的目标。同时,就公司层面而言,有一个比较高远的目标也容易凝聚人。 周鸿祎指出,虽然最近谈新质生产力,谈产业数字化都是围绕着国家的各个层面,但现在国家关心的却是中国这许许多多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拥有先进制造业国家,要防止出现美国那种制造业空心化的情况,所以国家现在最着急的一个战略就是要帮助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因此,他表示,要放低身段,在这诸多行业里边要有一个充当配角的心态。要把自己掌握的像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拿出来帮助各地政府、政府的委办厅局、团体部门以及各地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这样公司也跟很多政府和传统行业就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了。 目前公司跟很多地方政府都有合作,因为各地政府需要公司来帮他们提出方案、解决安全问题,而且还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公司也是通过帮助政府解决问题来创造良好的政商关系。(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4-19
谈小米、哪吒,周鸿祎论智能汽车未来:汽车革命是优胜劣汰出来的
go
lg
...
对于近期小米汽车的火热,周鸿祎表示,
雷
军
的营销手法,特别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方式,显示了其在营销上的认知差异。小米汽车的定位在中高端市场,旨在通过智能性而非仅性价比来竞争,这可能会对小米品牌的整体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提及哪吒汽车,他表示哪吒汽车定位是“为人民造车”,主打性价比,旨在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智能汽车的便利。哪吒汽车采用“小车大座”的概念,提供full-size的SUV车型,强调结实和安全,同时注重科技平权,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作为哪吒汽车的投资人,三六零将在安全性和智能性方面提供关键支持,帮助哪吒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泡沫来吸引资本和人才 在访谈中,周鸿祎还深入探讨了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汽车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和更深层次的车联网服务。 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周鸿祎预测,随着算法的优化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智能汽车将能够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自动驾驶,极大地提升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此外,自动驾驶还将促进共享出行服务的发展,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城市规划。同时,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使智能汽车能够根据用户习惯提供定制化服务,如个性化娱乐、路线选择和车辆功能设置,标志着个性化用户体验的新时代。 在周鸿祎看来,智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泡沫来吸引资金和人才。尽管市场上存在众多竞争者,但整个行业仍将经历飞速的发展,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提供巨大机会。 对于行业展望,他认为,尽管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但对于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可以持乐观态度。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相信整个行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规划的结果。还强调了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他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应考虑到环境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共存。
lg
...
格隆汇
2024-04-19
晚间要闻盘点:收受财物3.86亿余元!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受贿案一审开庭
雷
军
发声!纯电轿车基本都亏损
go
lg
...
。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雷
军
:在巨亏的行业不要谈性价比 纯电轿车基本都是亏损的 有网友认为小米SU7性价比不够,
雷
军
在直播间中回应称,纯电车企业基本都是不赚钱的,离谱的还有一辆亏个十几万的。“在巨亏的行业里不要谈性价比,纯电轿车里边,基本都是亏损的。” 资本市场 上期所调整黄金期货等品种相关合约交易手续费 上期所发布通知,自2024年4月22日交易(即4月19日晚夜盘)起:黄金期货AU2406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30元/手。黄金期货AU2408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6元/手。白银期货AG2408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三。 五连板春光科技:方秀宝拟减持不超0.5%公司股份 春光科技公告,股东方秀宝拟减持不超过0.5071%的公司股份。 盐湖股份:控股股东拟与五矿集团开展盐湖产业战略合作事宜 盐湖股份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国投”)的《告知函》,青海国投正在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开展盐湖产业战略合作事宜,双方将共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有关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且需要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告知函》内容暂不涉及对公司的有关安排。 亿纬锂能: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 拟10派5元 亿纬锂能披露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7.84亿元,同比增长3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增长15.42%;基本每股收益1.98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2023年,公司按照既定战略规划,逐步释放优质产能,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得到较快提升。 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卖出52.85亿元 中信银行遭净卖出3.76亿元 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卖出52.85亿元。中信银行、中际旭创、农业银行分别遭净卖出3.76亿元、2.09亿元、1.88亿元。贵州茅台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4.2亿元。 国际财经: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1.2万人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1.2万人,预估为21.5万人,前值为21.1万人。
lg
...
金融界
2024-04-18
谈及“不务正业”做网红,周鸿祎坦言:时代已经变了!
go
lg
...
已经变了。 比如说今天,小米在做汽车。
雷
军
的宣传就是利用网红时代的粉丝经济,而现在传统的车厂大多数都是企业家不出来说话,闷头在屋里天天跟内部开会。结果发现在宣传上,用户就买小米的车,不买他们的车。 “从负面来讲,过去我们都是通过qq群、论坛跟用户保持沟通。今天做互联网产品,你不了解用户,不跟用户直接对话,光埋头造车,造的车也未必卖得出去。”他说。 关于如何跟用户沟通,周鸿祎认为还是要通过直播、短视频这种方式。他说,今天已经是网红时代,大家除了看短视频,别的基本上不看了。 他认为,这些方法都是今天这些企业家必须要学会,要掌握的。做企业很多时候确实也要有自己的定力。 “人一定要有爱好,有爱好才有方向” 当下,很多年轻人存在一种迷茫感,甚至是一种无力感。对此,周鸿祎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认为人一定要有爱好,有爱好之后才有方向。或是想当个画家、想拍个电影、想开个游戏公司,什么想法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发展的方向和设立一个目标。 第二是价值观。周鸿祎表示,人都想赚钱,都想阶层跃升,这都是手段。一个人凭什么能跃迁?一定是为别人创造了价值。所以帮助别人成功的事业最成功,帮助别人赚钱的事儿最赚钱。他的价值观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 第三是有一个大的人生目标。 “反对宏大叙事,要把问题进行分解、逐层落实” 关于如何实现目标,周鸿祎表示,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对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帮助。 对于太宏大的目标,周鸿祎建议分解成小目标,他的方法是反对宏大叙事,把问题进行分解、逐层落实。比如自己当初宏大的目标是要做产品,而具体的方案是将来要做家公司。 周鸿祎说,当时自己还在上高中,那么第一个目标就变成要先上大学,学计算机专业。又担心如果上不了,或者万一考不上好大学,所以就将目标定为通过物理计算实验保送。为此,他整个暑假都在做物理题、看物理书,准备了一年的时间。 最后会发现,无论干什么事,都会回到找方向学习、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上去。 “让自己每天踏实地学习、工作” 最后,周鸿祎坦言,希望《格隆博士会客厅》这个节目能受欢迎,但是自己得泼点冷水。 “像我们认真地问,认真地答,没有人会看。没有人会有耐心认真地听我们讲这个逻辑,虽然这个逻辑很有用。”他说。 他表示,自己在网上看到那些热门的视频都是:三十秒教人怎么赚一个亿、一分钟教人如何成功、十秒钟教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大家获得的只是一种虚构的情感价值或安慰感。 很多人老问他人工智能怎么办。他就会反复问对方,在人工智能上做了些什么?看了多少篇论文?用了多少工具?会不会每天试用国内的大模型?以及是否发现有不好的地方并做一个用户体验分析? 他表示,自己每天晚上都多花两个小时,在国外的网站上看各种消息。 周鸿祎还指出,年轻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分解到,变成每天动动手,动动脑子就可以干的事儿,要让自己每天都很踏实地学习、工作。
lg
...
格隆汇
2024-04-18
南北水 | 南水全天净卖出超52亿元,北水连续11日加仓中国移动超40亿港元
go
lg
...
:消息面上,4月18日下午,小米CEO
雷
军
在直播中回应网友在线催交付,称销量比预计高了三到五倍,这也是比较头疼的一点。但是合作伙伴都比较给力,提速很快。同时
雷
军
还谈到,希望订了SU7的用户不要着急,好车是值得等待的。
雷
军
表示,现在谈小米汽车是否成功为时尚早,但第一阶段算是成功了。造车周期比较长,小米是一家有长期主义的企业,现在需要把握好汽车的品质和服务好客户。 美团:4月17日,标普将美团(03690.HK)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 标普还确认了对美团的“B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和对该公司高级无抵押票据的“BBB”长期发行评级。
lg
...
格隆汇
2024-04-18
雷
军
:暂无计划推出越野车
go
lg
...
雷
军
在小米SU7开售20天的直播中回应未来是否会推出越野车:暂时没有这个计划,“长城的越野车做得挺好的”。
雷
军
在直播中重申,未来车型计划在公司内部都是保密的。
lg
...
金融界
2024-04-18
小米SU7性价比不够?
雷
军
:在巨亏的行业不要谈性价比,纯电轿车基本都是亏损的
go
lg
...
雷
军
表示,小米SU7才发布20天,现在谈成功有点为时过早。“小米SU7太火了,我有些提心吊胆,全民公测,360度无死角,每一个小细节大家都用放大镜来看,各种解读和分析,自己特别紧张。”他强调,第一阶段算成功的, 还要把握好制造品质,把车交付好、服务好,才算真正的成功。对于网友提出的小米SU7交付时间太久的问题,他表示,小米SU7做到了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销量比我们预计的高了3-5倍,一个星期前紧急开了供应商大会,正在加紧生产。”还有网友认为小米SU7性价比不够,
雷
军
回应称,纯电车企业基本都是不赚钱的,离谱的还有一辆亏个十几万的。“在巨亏的行业里不要谈性价比,纯电轿车里边,基本都是亏损的。”
lg
...
金融界
2024-04-18
雷
军
:在巨亏的行业不要谈性价比 纯电轿车基本都是亏损的
go
lg
...
有网友认为小米SU7性价比不够,
雷
军
在直播间中回应称,纯电车企业基本都是不赚钱的,离谱的还有一辆亏个十几万的。“在巨亏的行业里不要谈性价比,纯电轿车里边,基本都是亏损的。”
lg
...
金融界
2024-04-18
上一页
1
•••
29
30
31
32
33
•••
8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经贸谈判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放“王炸”预告!金价惊人暴跌近60美元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贸易顾问:已在日内瓦会谈中与中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lg
...
中美突传重大“关税”协议、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和黄金行情再次脱钩……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国副总理称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 中美周一将公布细节
lg
...
特朗普政府传出“惊人”声明!华尔街突发重磅:Meta拟带30亿用户入场比特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