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电力板块为何突然上涨?
go
lg
...
提前布局。 来源:Wind,招商证券
非洲
猪瘟流行数年,强毒株、中等毒力毒株、低毒力毒株现已同时存在。目前,
非洲
猪瘟防控仍以物理手段为主,会造成比较高的成本和门槛。母猪一旦感染了
非洲
猪瘟,带毒生产的死亡率较高,只有在高猪价的情况下,养殖户才会选择带毒生产。因此目前来看,养殖户补栏的意愿将会受到进一步压制。 养殖行业在具有明显周期性的同时,同样具备明确的长逻辑。第一,尽管存在周期性的波动,但猪肉价格是长期向上的,猪肉价格中枢会不断抬升。第二,养殖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养殖行业集中度相较海外,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另外,在
非洲
猪瘟等疾病影响下,个体养殖户的养殖难度不断加大,行业集中度提升将是大概率的趋势。 二级市场的底部前置是博弈产生的结果,如果能够把握这个节奏,自然会带来最好的收益。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受到风险偏好或其他原因,精准把握周期的难度比较大。这部分小伙伴可以做一个长期定投的规划,或者把养殖ETF(159865)作为一个抗CPI数据的品种。 消电ETF(561310)5月22日回调,收盘下跌1.03%。4月下旬以来,消费电子板块投资回归基本面,对需求恢复时点以及恢复程度的担忧导致板块再次下跌。当前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景气度处于底部,尽管未来需求不确定性仍较高,但库存调整正逐渐进入尾声。 从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日趋智能化,智能化浪潮已成为产业共识和转型方向。所谓智能化,就是将硬件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行业中所称的智能终端或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数据联接能力,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产品,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 从需求端来看,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也为推进消费电子产品转型升级带来了时代机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理念都在升级。对品质生活的注重和追求,使得消费类别向品质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新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涌现。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消费电子产品正从单一功能设备向通用设备、从单一场景到复杂场景、从简单行为到复杂行为发展转变。随着宏观环境好转,终端需求逐渐企稳复苏,消费电子板块有望迎来布局转机,可关注消电ETF(561310)。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3
CIBF火爆的背后是国产崛起
go
lg
...
市场均出现下降,而印度、中东、东南亚和
非洲
等新兴市场则呈现上涨趋势。 按中国汽车销量的50%都将变换为纯电动EV、插电混动PHEV和混动HEV三种类型的新能源节能汽车,每年有1350万辆新增;按纯电动EV、插电混动PHEV和混动HEV三种类型平均装电量50KWh计算,最多需要675GWh动力电池。 按全球汽车销量的50%都将变换为纯电动EV、插电混动PHEV和混动HEV三种类型的新能源节能汽车,每年有3970万辆新增;按纯电动EV、插电混动PHEV和混动HEV三种类型平均装电量50KWh计算,最多需要1985GWh动力电池。 由此可见: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MAX值是2TWh,外加储能等其他需求,不会超过3-4TWh。 动力电池是技术、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已经在这个行业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动力电池比赛已到中场,产能建设趋于阶段性饱和,对该领域的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 行业对电化学内在机理还在不断探索中,十年前,业内都流传着动力电池在汽车上用到70%左右,可以梯次利用到储能上,但现在明白动力电池循环2000次即可,真正的储能电池要求循环1万次以上,储能电池得重新设计,必须新造;比如原来都说磷酸铁锂比三元电池安全,最近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研究表明: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的两倍,三元电池是自己容易热失控,自己把自己点着,磷酸铁锂电池自己点不着,但是它的气体爆炸的风险比三元电池要高,一旦在外面遇到火花它更危险。但目前很多企业研发的储能专用电池都是单体超过300Ah以上的磷酸铁锂。 近百年的电化学历史里,虽然体系很多、品种繁多,但真正大规模产业化使用的只有铅酸电池与锂电池。锂电池从上世纪60年代发明以来,到1991年索尼实现锂电池商业化至今,大的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全行业主要的工作是产业化量产降本以及完善性能与稳定,钠电池亦然。 动力电池需要不断改进电池技术与生产工艺,借助目前庞大的产能基数,新的材料、添加剂、辅材等一旦被企业、行业认可,就会有快速成长机会;生产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装备配合,真正理解动力电池生产工艺的装备企业依然有很多商业机会。 有业内人士直言:电池业忙到最后,材料和装备厂家才是赢家,电池企业3年前认可的材料与设备都需要重新改进甚至替换。 最后 CIBF已经成为全球电池产业的风向标,从展会规模、行业影响力、专业化程度、国际化对接、信息化提升等方面都位于业界展会前列。 CIBF火爆,对应BATTERY JAPAN的冷清,体现了中日动力电池行业在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背后是中国的崛起、行业的崛起,自主可控、国产崛起正当时! (本文作者系《电车商业研究》创始人顾国洪)
lg
...
证券之星
2023-05-23
5月22日大公司动向追踪:华为宣布完成全球88个子公司MetaERP切换,快手一季度营收252.2亿元同比增长20%
go
lg
...
切换涉及华为亚太、欧洲、中东中亚、南部
非洲
、拉美5个地区部、6个账务共享中心、75个国家合计88家子公司,业务涵盖ICT、华为云、终端等多个产业。 沃尔沃获瑞士建材巨头霍尔西姆1000辆电动卡车创纪录大单 沃尔沃卡车公司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已签署一份意向书,向瑞士建材巨头霍尔希姆公司(Holcim)出售1000辆电动卡车,并将在未来七年内交付。沃尔沃卡车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笔交易是沃尔沃电动卡车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业订单。”首批130辆电动沃尔沃FH及沃尔沃FM卡车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全年交付给法国、德国、瑞士和英国等市场。 应用材料:计划投资40亿美元在硅谷建芯片研究中心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AMAT)周一表示,公司计划投资40亿美元在硅谷中心地带建立一研究中心,旨在促进全球半导体和计算行业所需基础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预计2026年完工。该项目名为“设备和工艺创新与商业化”(EPIC),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面积将超过三个美式足球场,将汇集来自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芯片制造商的员工,在其启动后第一个十年内开展价值约250亿美元的研究工作。 阿迪达斯中国确认5月31日起出售椰子鞋系列库存产品 阿迪达斯中国确认将在2023年5月31日起出售部分现有YEEZY系列库存产品,具体发售信息将以5月26日阿迪达斯天猫旗舰店以及adidas CONFIRMED官方发布内容为准,部分收益将捐赠给公益组织和机构,用于支持中国的体育及文化事业发展。 快手一季度营收25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 快手第一季度营收2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预估245.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8.76亿元人民币,预估亏损16.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62.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4200万元人民币,预估亏损4.572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亏损37.2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6.5亿,预估6.4亿。 同日快手港交所公告,公司董事会宣布,于2023年5月22日决议自本公告日期开始至2024年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止,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本公司股份,总金额不超过40亿港元。 华晨汽车集团重整进展:合格意向投资人已提交重整投资方案,管理人将进行申请 近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2023年2月23日,管理人在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 12 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关于第三次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下,依法开展重整投资人招募工作。截至2023年5月19日18:00,合格意向投资人已向管理人提交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的重整投资方案。管理人将对重整投资方案进行审查。重整投资人将通过竞争性遴选的方式确定。 腾讯控股:回购103万股公司股份,耗资3.5亿港元 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每股333.8港元-344.2港元/股,回购103万股公司股份,耗资3.5亿港元。
lg
...
金融界
2023-05-22
一周IPO观察:金泰丰转板,宏信建发易点云招股,古瑞瓦特再次过讯
go
lg
...
2.4%,于美洲、亚洲以及欧洲、中东及
非洲
(EMEA)地区分别排名第一、第一及第三。公司还是全球最大型用户侧储能逆变器供货商,市场份额15.1% 业绩方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93亿、31.94亿和70.9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66亿、5.73亿和12.13亿元。 古瑞瓦特-與神同行丨與全球第一為伍- 晉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GROWATT 台灣授權經銷商 二、微创心律递交招股书 5月18日,分拆自微创医疗的微创心律递交招股书,高盛和中金联合保荐。公司也是微创医疗于2010年上市的第7家拆分上市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法国,作为一家研发驱动的商业阶段医疗技术公司,专长用于心律管理(CRM)的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公司首款⼼脏起搏器于1963年创制,此后一直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治疗及管理心律不齐及心力衰竭。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三大洲进行研发及制造活动并在全球49个国家及地区销售产品,拥有杰出的创新历史及出色的经营业务记录。 微创心律是唯一仅专注于CRM器械的公司,产品组合涵盖广泛的创新CRM器械,包括(i)低电压CRM器械,即心脏起搏器(用于心动过缓)、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用于心力衰竭);(ii)高电压CRM器械,即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用于心动过速)、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用于心脏猝死风险高的心力衰竭);(iii)导线(在CRM器械及心脏之间传递电信号的电缆);(iv)心律管理患者监护仪;(v)心律不齐诊断器械。 在欧洲,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及销量计算,微创心律在法国占据最大的心脏起搏器市场份额及在其他数个重要市场(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及奥地利)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及销量计算,微创心律是中国制造心脏起搏器的第一大供货商。公司亦将国际化脚步扩展至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其他重要成熟市场,并正在进入巴西、印度及阿根廷等新兴市场。 业绩方面,公司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三个财政年度营收分别为1.80亿、2.20亿和2.05亿美元,同期的净亏损分别为0.52亿、0.89亿和1.23亿美元。 三、长久数科递交招股书 5月16日,北京长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工银国际联合招股。 公司成立于2016年,作为中国提供综合性汽车数字风险管理服务和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商,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1年的收入及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汽车经销商用户数目计,公司都是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最大的数字风险管理服务提供商,按收入计市场份额为47.4%。 业务方面,公司运营两条业务线,包括数字风险资产管理服务、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 数字风险资产管理服务主要向金融机构(包括为汽车经销商购买车辆及向其提供质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及汽车金融公司)、从事质押车业务的汽车经销商提供服务。 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长久数科向寻求更优业务及财务表现的汽车经销商提供管理解决方案,提供涵盖汽车经销商营销、销售、维护、保险及年检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2020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31亿、4.78亿和5.4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0.84亿和0.96亿元。 美股IPO观察 当周新股上市 $Strong Global Entertainment, INc.(SGE)$ (首日-7.3%) $CaliberCos Inc.(CWD)$ (首日+50%) 下周上市: ALE Group(ALEH) Azitra Inc.(AZTR) Fitell Corp.(FTEL) Atmus Filtration(ATMU) MDNA Life Sciences(MDLS) Hanryu Holdings(HRYU) 其他 娃茅酒业,拟借壳SPAC在美国上市 一、君长数码科技$EHGO 君长数码科技EShallGo“一修哥”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从事办公用品销售租赁和售后维修保养业务,代理几乎所有全球知名办公用品品牌在中国的业务。老虎证券承销。 公司已建立了155个服务点,拥有1000多名技术人员,并建立了自己的ERP系统,拥有三十年行业经验的公司管理层认为,这些品质使公司成为了在中国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先办公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公司专注于两个独特的市场领域:办公用品销售和租赁,以及售后维修与保养。这些市场领域庞大且分散,公司相信它们通过互补服务提供巨大的增长机会。一修哥集团的使命是成为办公一体化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整体办公解决方案和服务,扩大公司的服务市场,超越办公设备,继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业绩方面,2021和2022财年(截至3月31日)的收入分别为1805.03万美元、2387.53万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99.37万美元、289.76万美元 SPAC方面 下一代工业气体供应商Global Hydrogen Energy LLC与Dun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业务合并; 研发用于黏膜组织局部应用的新型非病毒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enGene, Inc.与Forbion European Acquisition Corp.(FRBN)宣布达成商业合并协议; 领先的住宅太阳能供应商 Suntuity Renewables 通过与 Beard Energy Transition Acquisition Corp 的业务合并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lg
...
老虎证券
2023-05-22
梁杏:关注养殖ETF,猪价下半年可能新高?
go
lg
...
6000万吨的水平。 2019年爆发了
非洲
猪瘟,猪肉价格高涨。大家知道价格和需求成反比,所以2019年的需求下降比较厉害。 2020-2022这三年中,2020年受到防控影响,需求有所下降,大概是接近4000万吨的样子。2021年好一点,差不多回到了5000万吨左右的需求量。2022年又受到防控的影响,需求又掉到4000万吨左右。 2023年,我们参考2021年的情况来看,认为恢复到5000万吨左右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今年是经济复苏的年份,我们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都恢复了增长,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加,猪肉的消费需求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 2、供给变动情况 前面是养殖行业的需求方面,其实我们在分析养殖行业供需关系的时候,因为它的需求相对稳定,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供给方面。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供给方面的变动情况。 (1)资本市场提前交易预期 先回顾一下历史,大家可以看一下养殖ETF的K线图,它是2021年3月8日上市的,上市以后不太走运,赶上了大白猪出栏,价格暴跌。2021年的9月1日出现了价格的低点,也就是0.701元。2022年猪肉价格回升。这基本上就是猪周期到触底反弹的一个过程。 再到今年,我们看一下这个过程里面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基本面的变动。刚刚说的0.701元是在2021年的9月1日出现的,养殖行业触底是2022年的4月份,当时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也就是到了这一轮猪周期的底部。2022年5月份到2022年的12月份,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持续存在一个补栏的行为。 什么叫作补栏?能繁母猪存栏量到底以后,养殖户继续开始增加能繁母猪的存栏,这个行为就叫补栏。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补栏行为没有那么积极,这个我们一会儿再展开。 我们发现,养殖行业基本面的底在2022年的4月份出现的,而资本市场上养殖ETF的价格底在2021年9月1日出现的。也就是说,资本市场会有一个前置,也叫提前量。 我们再来看一下去年猪价的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2022年的十一长假期间,差不多达到了26-27块钱/公斤,这个价格是历史上的第二阶段高。 那么,猪价的历史第一阶段高是什么时候?2019年因为
非洲
猪瘟的影响,死掉了一些猪。供给减少了,但是需求还是挺大的,所以猪肉价格就会飙升。2019年-2021年初那个阶段生猪价格最高达到了35-40块钱/公斤。可能成品到手上就要四五十块钱一公斤。 那么,去年十一猪价达到26-27块钱/公斤这样的位置,属于历史第二阶段高。但是去年猪价在这个位置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前面讲2019年-2021年年初,或者说2019年到2020年年底的时候, 因为
非洲
猪瘟影响很大,猪价维持在非常高的位置,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但是去年,历史第二高的猪价只在十一期间短暂出现了一下,后面就开始暴跌,跌到了13块钱/公斤。最近稍微有一点点反弹,回到14块钱/公斤。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去年十一猪肉价格到了顶部(26-27块钱/公斤),而资本市场上养殖ETF的价格在去年的1月份达到顶部(0.96元左右)。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的底和顶,相比实际基本面的底和顶,都有一个前置的反应。 我们刚才说底的时候,使用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指标。但是我说到阶段性顶的时候,使用的又是猪肉价格这个指标。 我们也给大家讲一讲之前底部的猪肉价格。最低的时候接近10块钱/公斤,但是可能没有跌破10块钱。这个价格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2021年的10月份,一次是在2022年1-2月份,接近10块钱一公斤,但是没有突破。无论是用猪价来看,还是用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都存在着二级市场反应早于基本面这样一个提前量关系。 实际上,通过能繁母猪存栏量或者生猪价格的底和顶来指导我们投资,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对于未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关系以及猪肉价格变动关系的判断,会决定当前二级市场上对养殖行业是做多还是做空。当市场形成阶段性的一致预期之后,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所谓的抢跑。 (2)养殖行业的供给现状 我们继续看养殖行业的供给情况。从我们当下的视角来看,给大家讲三个方面: 补栏不积极 第一,刚才说到2022年的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到底。2022年5月份开始到12月份,持续出现了补栏的情况。但是这个补栏非常不积极,不积极到什么程度呢? 实际上,我们看历史上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环比变化,多的时候可能在1%、2%。尤其月度环比比之前增加或者减少2%,这就算是比较积极的补栏或者比较积极的去产能。但是去年十一,猪肉价格到了26-27块钱/公斤这样的历史第二阶段高,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去年5-12月份的补栏情况居然都没有持续出现单月环比增幅超过2%的情况。 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指标重要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会是整个养殖行业的前置指标呢? 因为母猪生小猪需要4个月的时间,小猪养大再到出栏是6个月的时间。小猪一般养到9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了,如果到100公斤就算重的了。所以,能繁母猪存栏量预示着未来十个月到一年的供给量。 结果实际情况是,在历史第二阶段高的猪价下,并没有出现特别积极的补栏行为。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比较模糊的判断,认为猪肉价格有可能会超预期。现在在二季度的时间点上,实际上我们对于猪价超预期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比如2022年5月份到12月份,补栏并不积极。根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连续三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甚至都是环比往下掉的。如果我没有记错,1月份是-0.5%的环比增速,2月份大概是-0.8%,3月份是-0.7%左右。4月份,我现在看到一些咨询机构的数据,正负之间都有,但是正的也只有0.04%,还有一些咨询机构的数据是负的百分之零点几。总体还是不太理想的。 目前的现状就是,去年到今年补栏不积极。虽然中间价格出现过历史第二阶段高的情况,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掉下来了。 可能大家又要问了,既然补栏不积极,按理说市场应该预期猪肉的价格要稳住,或者稳在26-27块钱/公斤附近。为什么会直接从26-27块钱打对折,跌到13-14块钱/公斤? 这里面也有一些原因。虽然一方面补栏不是特别积极,但是总归也陆续有补充。另一方面,实际上当时养殖户看到猪价涨上去的趋势后,采取了非常直接的手段,就是延迟出栏,也叫二次育肥。 刚才说小猪生下来养育6个月左右,达到90公斤就可以出栏了。但是如果我不出栏,继续多养几个月,它可能就变成120-130公斤了。我们简单算一算,假设从100公斤养到120公斤,是不是就直接增加了20%的产能。如果养到130公斤再出栏,那就是直接增加30%的供给量。所以,当时猪肉价格阶段性下跌其实跟养殖户的二次育肥以及压栏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实际上冬天是猪肉的旺季,冬天大家会做烧腊等等,猪肉需求比较大。再加上春节也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今年的春节比较早,1月底就是春节了,后面没有什么悬念了。感觉一下子进入短期淡季的过程里面,猪肉价格就往下掉得比较厉害。这是猪肉价格变化过程当中发生的事情。 回来刚才说的补栏不是特别积极的这件事情。今年一季度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往下掉的比较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市场现在就有了一个预期。那就是未来十个月以后(差不到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左右),猪肉的供给量会往下掉。这是由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客观变动的趋势带来的一个影响。 非瘟影响 那么,为什么在猪价创下历史第二高的情况下,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还那么低呢?我后来和上市公司做了一些了解,上市公司认为主要还是
非洲
猪瘟的阴影。 关于非瘟的阴影我也有一点印象。虽然我家里不养猪,我也没有什么条件养猪。但是2019年我去过一次广西北海出差。众所周知,广西也是养猪大省。下了飞机之后,在马路上就闻到特别臭的味道,我问出租车司机,他说因为非瘟死掉的猪太多了,来不及掩埋,就放在路边了。出去的路上,我还看到野狗在掏死猪的肚子,这件事情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作为一个养殖个体户,当一片一片的猪死去的时候他心里的阴影。 另一方面,非瘟造成的影响是养殖行业的从业门槛直接抬升。今年年初开始,非瘟又爆发了,开始了从北到南扩散的过程。非瘟实际上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天的时候一般在虐北方,夏天开始虐南方,像广东、广西这些地方。到下半年7、8月份以后华中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非瘟的影响。之前历史上几次非瘟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季节节奏。当然也不绝对,只是一个大致的季节分布。 实际上,除了有非瘟的影响之外,2019-2022年我们人类世界中也在流行防控。所以大家的人际往来、交流都不太多,也被动地或者变相地使得非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因为人流、物流的交往减少之后,很多东西的扩散是相对可控的。但是现在经济复苏以后,大家相互往来增加,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病毒比如非瘟的扩散。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我们就来说一说,当前非瘟的防控到底是什么状况。非瘟的防控现在还是以物理手段为主。这几年我们想去猪厂调研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大的上市公司,现在基本都是规模化养殖,全封闭厂房,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轮一次班,所有的工作人员、物品进去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杀。一个周期以后,人才能轮班出来。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是很难做到这么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 从生物防控的角度来说,现在实际上并没有正式拿到批文的疫苗。我所知道的亚单位
非洲
猪瘟的疫苗还在临床试验的过程当中,没有拿到正式的批文。也不知道出来了之后价格会到什么程度,我想刚出来的时候价格应该是不低的,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成本也比较高。现在可能局部有一些其他品种的小疫苗在应用,但还不是大范围的使用。 还有一些检测和预防的手段,比如之前采用拔牙检测技术。也是可以查出来的。但是这两年病毒的载荷量有所变化,毒性可能减轻了,原来拔牙检测的方式好像也不怎么管用了。 所以,一方面,2019-2022年这一波非瘟给养殖户造成了心理阴影;另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非瘟的防控门槛被动抬升,带来了成本的增加。总之,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确实没有那么友好了。
非洲
猪瘟现在的趋势是,毒性慢慢可能会比之前有所降低。以前通过拔牙检测就可以测出来这个病毒,但是现在不好测了,也可能是它的病毒含量降低了。造成的结果就是,猪的死亡率上升,尤其是母猪。母猪一旦感染了
非洲
猪瘟以后,它生出来的小猪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所以,这对于养猪来说还是有很强的杀伤力。 当前,由于
非洲
猪瘟的防控难度大大提升,所以对于整个产能的恢复也有所影响。不光是个体养殖户很难持续下去,对很多规模厂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成本增加,也会进一步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我们可能觉得养猪是一个消费行业,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养殖场和养殖户都会遇到非常多挑战。而且,
非洲
猪瘟造成的阴影,以及当下养殖行业成本抬升的问题,都使得养殖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 企业亏损加剧 接着我们说一下抑制供给的第三个方面。 当前,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又进入一个亏损的状态。 回顾一下,2021年年初的时候猪价是高的,所以2021年的一季报、二季报都是很好看的。三季度可能差一点,但是有些公司还是不错的,所以整体还能打平。四季度开始大幅亏损。 我们就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算。我们前面讲过,2021年10月和2022年的1-2月猪肉价格到了接近10块钱一公斤的位置,是比较低的。对应来看,养殖行业2021年四季报开始一塌糊涂,大幅亏损。2022年一季报亏损、二季报亏损,三季报亏损,只有2022年四季报好看。因为2022年十一的时候,猪肉价格往上蹿到了 26-27块钱/公斤。再到今年一季报又亏损。所以过去的六个季度里面,只有去年四季报还稍微能看一看,其他季度都是亏损的。 大家可能觉得去年猪价起来了一波,企业应该赚钱了,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理想。过去六个季度只有一个季度赚钱,这就说明养殖行业确实很看命。 本来熬了那么长时间,好不容易等到猪肉价格到26-27块钱/公斤,但是还没有开心多久就开始暴跌。对于养殖行企业来说,现金流的压力是不是很大?亏损加剧这件事情会伤害上市公司现金流回款的速度,也会压制它的扩张意愿和能力。这是现在养殖行业的现状。 需求确实可能会比去年好,我们前面也分析了,今年需求可能回到5000万吨这样一个位置。所以,我们主要还是看供给。供给我给大家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去年5月份到12月份养殖户在补栏,但是积极性不高。甚至今年一季度又开始环比下降; 第二,当前
非洲
猪瘟局部爆发,仍以物理防控手段为主,会造成比较高的成本和门槛,也会进一步压制补栏意愿; 第三,养殖企业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到今年一季度,这6个季度中除了2022年四季度之外,其余都是亏损的。随着亏损加剧,补栏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三、产能去化持续,猪价可能创新高 现在,
非洲
猪瘟和企业亏损这两件事,都会造成未来养殖行业进一步去产能。所以,产能去化这个趋势我们认为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不排除整个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还是环比下降的。 我们之前也预估过,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开始往下掉,那么往后推算十个月左右,今年一季度能繁母猪供给的猪肉量会反映在今年的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今年二季度,我不知道能不能触底,如果能触底,差不多也是到明年的一二季度,可能又是一个价格的高点。 我们为什么会有猪价可能新高的判断?实际上是从基本面上供需格局的变化,并结合历史情况得出的一个结论。可能不一定绝对都正确。 比如,去年十一的时候,因为猪肉价格到了26-27块钱/公斤。再结合去年5、6月份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补栏数据也不是很积极。所以,我们当时也很担心,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会不会有价格的新高?结果,去年年底也没有再创出新高,后来还开始往下一直掉。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说,所有的判断都完全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但是在当前这个位置,我们去判断未来10-12个月猪肉价格的走势,我们还是蛮担心猪肉价格可能会创出新高的,甚至不排除超过去年十一期间的26-27块钱/公斤。所以我经常说,要珍惜现在猪肉价格比较低的时光,多吃几口肉。等猪肉价格上去了以后再减肥比较好。 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最近市场资金不断进入养殖ETF(159865),规模从年初的30亿左右涨到接近50亿。这就是很多投资者在使用养殖ETF“对冲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或者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 四、养殖行业的长逻辑:猪肉价格长期向上+行业集中化 接着给大家说两条养殖行业的长逻辑: 第一, 猪肉价格是长期向上的,虽然最近猪肉价格掉回了13-14块钱/公斤。但是整体来看,猪价还是长期上涨的。从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到爸妈妈小时候,再到我们自己小时候,整个猪肉价格中枢的抬升会不断往上走。虽然中间会阶段性掉下来,但是价格长期向上这个趋势我们认为是不会改变的。 数据来源:wind 第二,规模化养殖或者龙头化、集中化。养殖行业的集中度我们认为会进一步提升。美国市场前五家养殖公司市场占有率合在一起大约是35%左右,我们国家2019年的时候是7%。因为2019年刚开始爆发
非洲
猪瘟,大家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到了2020年,2021年,差不多是10%多一点的水平。去年年底应该有所上升,可能在13%、14%这样一个水平。 首先,我们离海外集中度比较高的格局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我们认为在
非洲
猪瘟这样一些疾病的影响之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原因我前面分析过,非瘟导致养殖的门槛是被动提高的。以后亚单位的
非洲
猪瘟疫苗出来以后,一开始应该也不会很便宜。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要么增加成本去买苗,要么通过物理手段进行防控和隔离。但是,个体养殖户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我们认为未来集中度的提升应该是大概率的趋势。 五、互动问答 1、养殖行业周期怎么做? 答:当然最好是能够把握住一个又一个小的猪周期。像我刚刚讲的,二级市场的底部会前置于基本面的底部,你要是能够把握这个节奏。 实际上,二级市场的底部前置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如果你能够把握这个节奏,收益肯定是最好的。 对于有一些投资者来说,可能把握住这一个个周期也很难,也不想上蹿下跳。那就可以做一个长期定投的规划,或者把养殖ETF(159865)及其联接基金作为一个抗CPI数据的品种。 2、养殖ETF行情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其实逻辑就是两条: 第一,非瘟,不管历史还是现在,非瘟带来了养殖户的心理阴影,以及养殖门槛的抬升。 第二, 当前亏损加剧的情况会造成产能进一步去化。 3、短期风会来吗?猪价能飞在风口吗? 答:我们认为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可能猪价会创新高。但是二级市场的博弈会前置多久,这个我们就说不清楚了。 刚才给大家讲了猪肉价格的底在哪里,基本面的底在哪里,二级市场养殖ETF价格的底又在哪里,我给大家讲了一下历史上的时间关系。但这个东西不是刻舟求剑的,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资本市场会提前博弈。 我们之前建议大家二季度要去关注养殖ETF。但是整个4月份养殖ETF也在跌,所以没有办法绝对能帮大家踩准这个点。我觉得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还是你不要all in,也不要一把梭,你看好它有这个可能性就分批布局,我觉得这样胜率相对来说高一点。 4、收益率取决于买入点还是卖出点? 答:都取决。你的买入点如果高,卖出点只比买入点高一点点,那也不是很好。 所以买点也要看,卖点也要看。还有一句话叫,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确实难度要求高。 为什么刚才讲到最后,我给大家讲了养殖行业的长逻辑,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你实在把握不了的,就做长期定投。 5、猪粮比需要考虑吗? 答:可以作为辅助的参考。最近有关部门说了,会和有关部门去研讨,在年内启动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有关部门或者国家为什么会启动收储?国家就看猪粮比,4月底猪粮比到5.21:1,它进入到下跌二级预警期间。猪粮比有一个详细的表格,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我觉得它是一个辅助你做决策的东西,因为国家看这个。 但是我们从产业的角度会看更前置的东西,比如我刚刚讲了能繁母猪存栏量,因为它有一个提前预测的功能。如果没有母猪生小猪,未来怎么可能会有肉?现在母猪的存栏量到了最底部,可以预示未来10月就是没有猪的,无论如何变不出来肉,当然还是有一些变化。比如压栏,二次育肥,但这些不解决根本问题。当母猪绝对缺少的时候,压栏也好,二次育肥也好,只是治标不治本。 从基本面研究跟踪的角度,我们会更关注前置的一些指标。猪粮比实际上是当下的指标,它是一个果,不能帮助你前置做很多判断,我们会更看重能繁母猪存栏量这样一些指标。 6、现在是不是每一家公司养殖成本基本没有差距了? 答:这位同学可能对成本不太有概念。比如生产一个手机,每一家厂商的成本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个成本不仅仅是技术的成本,你对外采购合作伙伴给你的报价成本。还包括你内部管理上的成本,比如
非洲
猪瘟的防控,养殖户不可能用那么复杂的措施,你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让养殖户怎么去弄? 我之前说的,没有正式上市的
非洲
猪瘟疫苗,就算上市了,个体养殖户有多少家打得起?打疫苗和不打疫苗成本也不一样,所以整个来说,每家成本高低方差极大,个体养殖户成本极低,一旦防控没有做到位,猪瘟来袭,一死一大片的也是他们,受到伤害最大的也是他们。 以前养殖场用的拔牙检测技术,今年失效了。用和没用,这个成本肯定不一样。 所以,养殖行业的成本方差极大。现在平均下来高高低低合起来,可能在15、16块钱一公斤这样的成本线上。所以像去年能涨到26、27块钱一公斤,养殖户还能稍微好一点,也会有动力去二次育肥和压栏了。 今年又不行了,猪肉价格掉到了13-14块钱/公斤,覆盖成本都不够。尤其是个体养殖户的成本可能还要更高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肯定不愿意再养猪,持续亏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头。 虽然我们现在预判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猪肉价格还能创新高,但是它的现金流能不能支撑熬过这个冷冬走到春天,那也很难说。 7、现在母猪存栏量是多少,处于什么位置? 答:现在到3月份为止的数据是4305万头。养殖行业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处在什么位置?我给你报一个数,2009年的1月份是4964万头,到了2019年的10月份,
非洲
猪瘟造成猪肉价格最高的那两个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1924万头。 很难绝对说它现在处在什么位置,我只能说走出
非洲
猪瘟阴影以后,现在的位置并不算高。去年4月份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低点,4177万头,这样的话,你就能够大概比出来了。 我们觉得二季度可能它的环比还要再往下走,未来一两个月,还会低于4305万头,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水平。接近于去年4月份的低点水平,但它也不是历史最低,即便是去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低点也不是历史最低。 过去十年的历史最低就是
非洲
猪瘟打击的2019年的10月、11月份,那是最低。我们刚才讲了很多
非洲
猪瘟不好的影响,我感觉大家可能会走入一个误区,我给大家讲一讲
非洲
猪瘟带来的为数不多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行业门槛被动提升,由于防控无情人有情,整个养殖行业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伴随着非常多的血泪,可以看到生物防控的技术或者整个流程越来越规范,以前怎么会有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才轮一次班的情况呢?还要各种消杀做好了才能进去。以前没那么规范,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农户合作得越多,猪养得越多,规模扩张越快。自繁自养模式大家以前都觉得是吃力不讨好的模式,但是也会提升防控技术,对未来潜在的影响也会有比较强的抵抗能力。 整体来看,
非洲
猪瘟唯一一点好处就是倒逼整个行业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比如规范化、智能化、集约化。 现在大家做得很规范,有的猪舍可以定期自动打扫,猪饲料里面的营养匹配都是非常固定的,很科学的,养猪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8、怎么看有一些企业的猪肉期货套保? 答:我觉得挺好的,生猪期货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做多的人可以用它的杠杆,也可以用它的看空功能做套保,减少猪肉价格下跌过程产生的损失。 企业用户参与进来以后,对于它的衍生品的流动性,它的保有等等,都有一个很大体量的提升,我觉得这是好事。 9、
非洲
猪瘟很快就结束了,会不会拉长去化时间? 答:谁说
非洲
猪瘟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前面讲了半天,
非洲
猪瘟什么时候结束过?2019年爆发,2021年有没有?2022年有没有?2023年有没有? 只是因为这几年防控影响下,人流、物流都减少了交互。加上企业积极做非瘟的防控,所以只是感觉好像非瘟少了一些。但是,你看看今年非瘟又局部开始出现了。并没有结束,但是它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低毒化,里面的病毒载荷率降低。 10、猪鸡共振在三季度会是大概率情况吗? 答:不好说,因为我们刚才判断猪肉价格,我们觉得价格的高点会出现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 鸡的话可能三季度会提前,因为鸡的周期更短一些,它在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共振,是不是相同时间点同时往上,这个不好说。 11、猪价见底了吗? 答:我们看2006年以后这几个猪周期,你是不是发现它的价格底部差不多就在10块钱左右? 近五个猪周期差不多都是10块钱左右,你问我现在13、14块钱是不是到底了,我们觉得非常接近底部,但它是不是绝对底部。至于会不会再往下探?不好说。就像上一次2021年10月份,猪肉价格接近10块钱, 2022年的1月份、2月份又掉了一次,回到了接近10块钱。我觉得应该是磨底,而不是绝对的见底。 12、去年猪周期抢跑比较多,今年为什么没有太多抢跑? 答:我觉得是这样的,这个东西需要市场形成阶段性的一致预期之后,它才会形成一个所谓的抢跑。 但你指的抢跑怎么看待呢,虽然二级市场养殖ETF的价格没有起来,但实际抢跑的行为已经发生了。一开头我就讲了,我们养殖ETF在2、3月份的时候大概30亿元规模,最近快涨到50亿元的规模,多的20亿元就是提前布局的钱,实际上有资金在提前布局,只是二级市场的价格暂时还没有反映出来。 13、2022年猪肉高价昙花一现是什么原因? 答:有压栏,也有二次育肥的影响。再加上,春节在年初时间太短了,它的旺季时间比较短,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14、春节期间猪肉需求增加,为什么价格没有上涨? 答:它是一整个的时间段,冬天有烧腊需求,春节期间吃肉能多吃多少,就是一个星期,撑死两个星期。腊肉补库存,那可是一整个季度的需求,这样连起来才会比较多。 至于价格为什么没有上涨,可能和市场提前已经预期有一定的关系,有这个大的关系在里面。 15、行业快速向头部集中,会不会熨平猪周期的浮动? 答:不会的,为什么不会?我刚才前面讲,上市公司季报的亏损,从今年一季度往前推六个季度,只有2022年的四季度是不亏的,剩下都是亏钱的。 如果他能够提前预知或者预判,他干嘛不停产呢?或者为什么不提前把猪的产能降下来呢?所以,你现在说的很多都是上帝视角。我们不是养殖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开了一个上帝视角来说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 实际上,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就是被动跟着整个产业趋势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产业里面,除非你真的是现金流玩不转了,断掉了,不然很多时候你跑赢你的竞争对手就可以了。 我们发现在猪瘟影响的过程中,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在亏损,但是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而市场份额慢慢增加,它整体运营的情况也还可以。至少没有倒闭,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很多时候你要跑赢你的竞争对手就可以。为什么是跑赢竞争对手就可以?因为企业都是身处其中的,需要对产业的发展作出预判,这个预判谁能知道是不是绝对正确呢?就像刚刚讲的,我们去年也预判过,年底的时候,是不是猪肉价格比去年十一还要更高呢?从去年的基本面来看,有这个可能性。但是结果最后没有,养殖户开始疯狂压栏,二次育肥,导致猪肉价格掉得很厉害。 养殖企业不能保证它的每一个判断都是正确的,比如他认为猪周期要往下掉,我们这都是事后才看到了它往下掉了,如果养殖企业能够提前知道,他就提前去产能了。 当他认为价格要起来的时候,就要拼命补栏,增加产能,是不是就能做得更好?实际上这都是事后开了上帝视角,我们在这里替人家指手画脚,当你身处行业其中,只能在滚滚红尘里面被时代裹胁,或者被你的行业发展裹胁。你能够做得比你同行稍微对一点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行业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也不会熨平猪周期的浮动,它该有的波动还是会有的,我们认为是这个样子的。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Worldcoin 凭什么拿下1亿美元融资?
go
lg
...
,据这些中介称,代刷的人肉虹膜大多来自
非洲
和柬埔寨农村。成本如此低廉的代刷让我们不禁怀疑,所谓的 170 万用户又有多少水分呢? 对此 Worldcoin 官方给出回复,承认了黑市的存在,但强调仅仅有几百个这样的案例,同时针对虹膜黑市,Worldcoin 推出了打击黑市的新措施,包括调整首次面对面注册流程和动态与静态二维码的实施。 质疑二:隐私和安全 对于 Worldcoin 一个常见的质疑是,Worldcoin 的人体虹膜扫描可能会引发隐私和安全问题。 对此,团队给出的解释是,Worldcoin 的「底层身份协议」World ID 采用了零知识证明技术,保证不牺牲用户隐私的情况下验证用户的身份,这可以保护用户虹膜数据的隐私性。与典型的数字身份系统的生物识别方式不同,虹膜扫描仅用于人格验证,虹膜图像本身并不会被保留存储(除非用户自己勾选此选项),传入数据库的是由 Orb 处理后生成的虹膜哈希值(IrisHash),该值仅在本地生成且单向不可逆。 然而,今天我们对于数据隐私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数据存储的位置在哪里,是否有与第三方共享数据的可能性,如果有是在与谁分享这些数据。 质疑三:前以太坊基金会成员批评 WorldCoin 的经济模型及地区性问题 前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Hudson Jameson 发布推文质疑 WorldCoin 所声称要创建一个公平的全球货币的可能性,并质疑了 WorldCoin 的经济模型,称「Worldcoin 的代币经济模型是有问题的,Worldcoin 目标是让世界各地的人掌握并使用相同的货币,但仅有 80% 的代币是分发给用戶,10% 由团队保留,剩余的 10% 则是给投资人。」 此外,Hudson 认为,WorldCoin 的发送有可能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因地区而各不相同,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公开资料显示该团队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应对方案,也没有组建相关专家参与的工作小组。 因此,Hudson 认为 WorldCoin 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怀疑是否能在 2025 年带来数千万的新用户。 质疑四: 斯诺登曾对 WorldCoin 提出质疑,MIT Technology Review 撰文称其为加密殖民主义 而早在 2021 年 10 月,斯诺登就曾对 Worldcoin 的 ID 计划提出了质疑,担心 Worldcoin 构建全球化瞳孔数据库。 斯诺登称这似乎是以「公平」为由头生成的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人体虹膜扫描(哈希)数据库,并以「我们删除了这些扫描!」来消除影响。斯诺登还警告,「不要将生物识别技术用于反欺诈。事实上,不要将生物识别技术用于任何事情。」 近期美国科技杂志MIT Technology Review 也撰文指出,Worldcoin 首先在低收入社区测试,仅因这些地区的居民缺乏法律保护,数据收集成本更低更便捷,可称作是一种加密殖民主义(crypto-colonialism)。根据 technologyreview,截至今年 3 月,Worldcoin 的虹膜扫描已向全世界 24 个国家/地区开放,其中 14 个是发展中国家,8 个位于
非洲
。 Worldcoin 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产品,短期内它还面临很多问题、挑战甚至是危机,但无疑,它是目前为止最具出圈潜力的加密应用,如果 Worldcoin 能够成功,其代币也将会升值,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除了创始人 Altman 之外,Worldcoin 吸引硅谷顶级风投的原因。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2
金色早报 | 由于Memecoin和ETH交易费用飙升导致NFT销售额在5月份暴跌
go
lg
...
国际监管环境正在改善,该公司正着眼于在
非洲大陆
的零售扩张。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总体上缺乏明确性一直是比特币采用最重要的障碍。 此外,O’Prey 赞扬了欧盟最近通过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O’Prey表示,任何形式的清晰度总的来说都是好的。至少人们知道他们的立场,知道他们应该如何运作,了解如何遵守,这使企业和机构能够参与该领域,这些地区为加密货币提供了清晰的监管将获得大量人才、资本和工作岗位的流入。 区块链应用 ▌币安学院与巴林编码学校Reboot 01合作提供区块链教育 巴林王国编码学院Reboot 01与币安学院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关系,Reboot 01学员可以开放访问币安学院的学习门户,该门户提供有关区块链、加密货币和Web3生态系统的丰富资源,包括文章、指南、视频和术语条目,满足不同技能的需求范围和追求。此外,Reboot01和币安学院将联合开展分析任务、黑客马拉松和商业任务,并计划在Reboot01校园举办币安区块链开发者项目。 Reboot01的课程将包含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应用科学为中心的重要课程,包括研究如何开发智能合约、创建和管理NFT和加密货币钱包以及如何应用基于Web3的主要应用科学。Reboot 01大学生可以在开始时选择专攻他们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部门。 ▌时尚潮牌AMBUSH与加密钱包开发公司Ledger合作推出数据存储盒 据AMBUSH官推宣布,该时尚潮牌已经与加密货币钱包开发公司Ledger合作推出了一款数据存储盒,名为“Liquid Metal Case”,该存储盒外观受到水滴启发,拥有丝滑的银色设计并在融合Ledger的安全存储技术,允许用户存储数字货币和其他敏感数据的同时拥有一个独特的、时尚的存储解决方案,但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发售时间,但披露会在2023年秋冬季上市。 加密货币 ▌今年至今稳定币市值已缩水73亿美元 从今年年初开始,加密货币市值飙升了41.77%,目前市值达到1.17万亿美元。然而,在这种增长中,稳定币经济在140天内遭受了73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存档记录显示,1月6日,稳定币经济的估值为1381.2亿美元,但截至今天,已缩减至1307.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四个月中,许多稳定币项目经历了大幅赎回,仅USDC就损失了超过140亿美元。同样,自1月的第一周以来,BUSD遭受了超过110亿美元的赎回,而DAI面临着3.61亿美元的赎回。 ▌迈阿密市长近两年来已用薪水购买超6枚BTC Bitcoin Magazine在社交媒体上称,近两年来迈阿密市长一直在用每笔薪水购买比特币,他有超过6枚的比特币。 ▌律师警告称隐藏的加密资产将离婚纠纷变成高风险案件 加密货币作为投资资产的日益普及在离婚案件中引入了新的冲突来源。离婚律师和财务顾问现在面临着与未披露的加密货币持有相关的财务欺骗所引起的复杂情况。这种情况在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州尤为突出,在这些州,加密货币在离婚案件中占很大比例,从20%到50%不等。律师和顾问正在发现这样的案例:配偶一方在其伴侣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投资大量加密货币,从数十万到数百万美元不等。 ▌摩根大通:稳定币储备中证劵的增加使得稳定币难以维持其挂钩 摩根大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如果稳定币领域继续萎缩,加密货币价格不太可能恢复。以Nikolaus Panigirtzoglou为首的分析师表示,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打击、加密生态系统银行网络的弱化以及去年FTX崩溃的影响导致了稳定币领域的缩小。这导致加密货币行业的市值在过去一个月从1.26万亿美元降至1.089万亿美元。 该报告表示,稳定币储备中证劵的增加使得稳定币难以维持其挂钩。 重要经济动态 ▌美联储卡什卡利:我可能支持六月份暂停加息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2023年FOMC票委)称,对美联储6月放弃加息这个选项持开放态度。但我目前反对任何宣布我们已经停止加息的声明,我可能在下次美联储会议上支持维持利率不变。 ▌美国共和党谈判代表:昨天债务谈判出现重大挫折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表示,他将在周一下午会见拜登。债务上限谈判代表周日将会面。美国共和党谈判代表称,昨天债务谈判出现重大挫折,任何债务协议都需要有多年支出上限。 金色百科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用户可以用私钥为文档产生一段叫做签名的短字符串数据的处理,以至于任何拥有相应公钥,签名和文档的人可以验证 (1)该文件是由特定的私钥的拥有者“签名”的, (2)该文档在签名后没有被改变过。请注意,这不同于传统的签名,在传统签名上你可以在签名后涂抹多余的文字,而且这样做无法被分辨;在数字签名后任何对文档的改变会使签名无效。 免责声明:金色财经作为区块链资讯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作为实际投资建议。请大家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2
熬了半年等来崩盘,猪老大牧原股份怎么了?
go
lg
...
,被动出清。比如18到19年期间肆虐的
非洲
猪瘟,我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生猪供不应求,猪肉价格持续飙升;其二,主动出清。在猪价持续走低,生猪养猪陷入普遍亏损的情况下,部分猪企和个人养殖户无法承受最后选择淘汰落后产能。 来到本轮猪周期,实际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虽然国内
非洲
猪瘟依然存在,但多是小规模对整体供给影响不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
非洲
猪瘟检出阳性率在0.02%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简单来说,影响供给的外部因素已经基本消化,长期产能出清只能靠低猪价亏损逼迫猪企主动去产能。 股价急跌背后,产能出清预期降温 问题是,截至目前,猪企亏损已经持续了4个月了,但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维持相对高位水平,产能去化还远未到达市场期待的程度。 在此背景下,正邦的资不抵债对其他猪企而言其实是好消息。少一个玩家,也就意味着产能出清和市场集中度提高。因此,等着正邦倒下的投资者其实不在少数。 但意料之外常理之中的事还是发生了。 5月15日,正邦科技宣布与江西国企签战略协议;5月17日,正邦科技公告称公司预重整已收到11家意向投资人报名。预重整和对外合作的连环拳最终打出了*ST正邦的四连板,也打破了行业快速出清的预期。 此外,在近日牧原股份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了几大关键表述:1,当前母猪存量多、肉猪多、存肉多,现在的猪价属于正常状态;2,猪价难以判断,对公司而言主要是养好猪,降成本;3,2023年公司预计出栏生猪6500万头-7100万头。 在市场投资者看来,牧原传达出的信号相当悲观。 或是基于成本优势,牧原是没怎么做产能去化的,相反还在扩产,未来出栏成长空间不小。现在也不管猪价怎么走了,优先考虑降成本的问题。 而经过此前猪周期的洗礼,猪肉股短期涨幅巨大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因此每当猪价下行一段时间,甚至开始亏损时,主力资金就会出现惯性记忆,就开始博弈未来的产能去化周期反转,打一个提前量。 现在正邦经过预重整和对外合作,虽然这些措施能否化解公司面临的巨额债务问题还有待观察,但一时半会儿正邦估计也难就此彻底倒下。 另一边,其他沐浴过曙光的玩家也更耐得住性子,秉承着活下去就能胜利的信念,养猪行业进入“熬鹰阶段”,企业层面的出清短期来看或告一段落。 就此来判断,距离猪价、猪周期反转到来的时间还将拉长,养猪行业还远没到可以非常乐观的程度,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牧原股价突然大跌了。 未来猪周期的机会怎么看? 复盘数轮猪周期,不难发现产能去化的程度绝对了后续行情的高度,正是因为
非洲
猪瘟带来的极致产能去化,才造就了超级猪周期。 本轮周期猪瘟影响减弱的情况下,单靠市场竞争或难再现昔日周期高点的辉煌,因此猪肉行情的强度将弱于上轮,加上猪肉股虽然调整下跌不少,但相比此前仍处于较高水平,在行业集中度未能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未来板块上涨空间相对有限。 在清醒认识到周期强度减弱的情况下,投资者首先需要的就是降低心理预期。此外,还需要考虑市场资金博弈问题。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经过此前猪周期的洗礼,猪肉股短期涨幅巨大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参与市场博弈的资金越来越多。受此影响,往往猪周期运行情况和市场股价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背离。 但提前量打得越多,就越会挤压真正周期高点到来后的上涨空间。一点预期被提前打满,行业拐点到来之日或许就是板块杀跌的开始。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猪肉板块的运行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其实现在情绪降温反而是好事,股价充分调整之后空间更可观。 综上,对于本轮猪周期的机会,建议适当放低预期,更多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当前来看,猪价仍处于探底磨底阶段,充裕现金流的重要性或将超越规模成本,因此对于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的猪企还是要保持谨慎。
lg
...
证券之星
2023-05-21
中国与西方达成妥协,共同推进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
go
lg
...
报道称,加纳的交易是中国与西方合作解决
非洲
债务问题的第一个测试案例。 在60多年前,加纳在撒哈拉以南
非洲国家
赢得独立的浪潮中创造了历史。 现在,这个国家再次创造历史,成为债务减免新方法的第一个试验案例。中国和西方政府可能已经克服了一个障碍,重组那些拥有不可持续债务的国家所欠的数十亿美元的债务。 5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签署了对加纳的30亿美元救助计划,并立即发放了急需的第一笔6亿美元资金。这只是因为加纳的双边债权人,特别是中国和巴黎俱乐部——一个主要由西方富国组成的非正式集团,保证他们将承担对加纳贷款的损失。 这是值得欢迎的第一步。但是,如果陷入债务困境的国家要获得需要的债务减记,那么保证就需要变成现实。还有许多其他
非洲国家
需要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 危险的是,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将迫使
非洲
政府削减对教育和卫生的基本投资,破坏近年来的进展。 西方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在
非洲
的贷款有怨言,指责中国将
非洲国家
推入债务陷阱以控制其政治或攫取其资产。 尽管有些贷款确实是鲁莽的或负担沉重的,但这种批评基本上是不公平的。中国资助了道路、港口、铁路和其他所需的基础设施,而当时私人贷款人和其他国家往往不愿意这样做。 然而,最近,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债权人试图为赞比亚和马拉维等国家安排救生艇时,指责中国没有行动是公平的,那些国家发现自己已经淹没在债务中。 中国认为自己不应该在债务重组中承担损失,因为其贷款往往与特定的项目相联系,如公路、铁路或港口,为借款国带来积极的回报。中国还对不得不为其贷款(与所有其他双边和私人债权人一起)承担损失,而世界银行将全额得到贷款偿还感到愤怒。 这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产生了分歧,西方国家表示,多边银行需要保持其优先地位,以保持高信用等级,使其能够廉价借款和贷款,这种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 中国和巴黎俱乐部似乎已经用一个协议解决了这个僵局。作为中国同意承担损失的交换条件,世界银行预计将提供额外的赠款和新的低息优惠贷款。加纳是妥协的第一个考验,尽管也是一个相对容易的考验。这个加家欠中国约19亿美元,不到赞比亚欠中国的6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赞比亚两年多前就违约了。 从那时起,赞比亚就陷入了困境,而中国和其他债权人就如何分担损失进行了争论,现在希望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达成协议。 整个
非洲
的公共债务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攀升至20年来的最高水平。偿还外债的平均成本现在消耗了政府收入的17%,是1999年以来最高的。债务和利息支付挤占了学校、诊所和增长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支出。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
非洲国家
最后一次因为沉重的债务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时,紧缩政策留下了持久的伤痕。年轻的
非洲人
,尤其是女孩,长大后更容易生病,识字率更低,因此也就更长久地贫穷。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非洲国家
应首先寻找自己的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低得可怜;税收需要减少随意性。 但捐助方有时也需要通过优惠贷款和赠款来提供帮助。如果债务不可持续,就必须进行重组,这意味着中国必须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并承担损失。加纳的进展表明这在原则上是可能的。现在必须将计划付诸实施。
lg
...
加美财经
2023-05-21
华创证券张瑜:消费中的低端消费、制造业投资中的基改等都是经济中的亮点
go
lg
...
,比如PPI中细分中的俄罗斯、中西亚和
非洲
出口,CPI中出行、酒店、教育、餐饮较热等等。
lg
...
金融界
2023-05-20
上一页
1
•••
346
347
348
349
350
•••
42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经贸谈判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放“王炸”预告!金价惊人暴跌近60美元
lg
...
特朗普突传中美关税“全面重启”!美国总统顾问:最终结果可能出乎意料……
lg
...
更多细节来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出炉,港股暴拉黄金急跌
lg
...
中美下调关税115%:全面贸易战或已避免!黄金暴跌超100美元 分析师点评来了
lg
...
中美报复性关税几乎都取消了!全球彻底疯狂:美股暴涨、黄金崩跌、人民币直线拉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