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统计:
韩国
七旬以上老年人就业人口比达24.5%
go
lg
...
据
韩国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和微数据集成分析,截至上月底,70周岁以上人口数量为631.4万人,其中155万人在工作,同比增加11.4%。70岁以上老年人在就业总人口中占比从去年1月的5.1%增至今年1月的5.6%。70岁以上人口的就业人口比为24.5%。这意味着每四名七旬以上老年人中就有一人为挣钱工作一小时以上,或在家人经营的单位无薪工作。以去年为准,70岁以上人群主要从事农渔林业,占30%。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公共行政·国防·社会保障行政业从业者占比也较高。
lg
...
金融界
2024-02-19
绿地集团与迈瑞医疗、哈萨克斯坦IP集团、
韩国
大有集团等签约
go
lg
...
地集团与迈瑞医疗、哈萨克斯坦IP集团、
韩国
大有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签约,此举标志着自年初绿地集团发布上海首个企业“丝路电商”发展计划以来,首批业务成果已快速落地。
lg
...
金融界
2024-02-19
调查:
韩国
央行料将连续第九次维持利率不变
go
lg
...
韩国
央行本周预计将连续第九次维持利率不变。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21位经济学家都预计,在2月22日的会议上,
韩国
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在3.50%不变,但大多数人预计降息将从下半年开始。
韩国
央行最近警告称,通胀在1月份有所缓和之后,可能会再次上升。巴克莱经济学家Bum Ki Son表示,这突显了央行在放松政策方面的谨慎态度,因为它在权衡过早放松政策的风险与保持政策过于紧缩的风险。
lg
...
金融界
2024-02-19
日经225指数跌0.3%
go
lg
...
11:30,日经225指数跌0.3%,
韩国
综指涨1.07%。
lg
...
金融界
2024-02-19
雅创电子上涨5.05%,报33.09元/股
go
lg
...
络覆盖亚太地区,并在国内多个城市和海外
韩国
首尔设有办事处。 截至11月20日,雅创电子股东户数1.49万,人均流通股1896股。 2023年1月-9月,雅创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同比增长1.69%;归属净利润5413.03万元,同比减少54.60%。
lg
...
金融界
2024-02-19
开盘: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0.72%,AI产业链强势爆发
go
lg
...
东证指数开盘持平,报2625.32点。
韩国
KOSPI指数开盘上涨0.2%,报2653.12点。 春节长假期间,全球大类资产走势有所分化,主要股指多数收涨。中国资产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5.7%。港股市场中,春节长假期间恒生指数上涨2.9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7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50%。春节长假期间,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也表现强势。2月16日富时中国A50期货大涨1.35%,并创出两个多月新高。 机构观点 国泰君安指出,考虑到前期中小市值板块的深度调整,以及历史低位的两融担保比例水平,高风险偏好投资者预期修正已基本结束,微观交易结构出清带来的“交易底”已经得到确认;后续市场将步入政策、数据、业绩空窗期,无法证明与证伪,1月超预期的信贷需求、资本市场监管优化以及活跃资本市场对于流动性的呵护或将带来投资者情绪的改善与空头回补,节后短期反弹窗口有望延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可持续的预期改善动力,市场底部出现到市场进攻机会出现的时机之间并不会很快吻合,短期市场超跌反弹后指数仍以震荡磨底为主。 中金公司指出,A股市场经历前期调整后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节前受资本市场改革等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所修复。结合长假期间主要市场尤其是港股市场表现,以及较好的假期出行及消费数据,投资者情绪有望继续改善,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临近全国两会,市场对政策关注度可能进一步抬升。配置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在视频领域的突破相关板块可能有所表现,年初至今较为低迷的科技成长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有望短期占优;可能受益于政策预期及行业景气回升领域也有望有相对表现。
lg
...
金融界
2024-02-19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跌0.03%,恒生科技指数跌0.68%
go
lg
...
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
韩国
综合指数累涨超1%。美股三大股指走势疲弱,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1.34%。美股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苹果、谷歌跌超3%,微软跌超2%,英伟达市值接连超越亚马逊、谷歌,成美股市值排名第三的股票,仅次于微软、苹果。中国资产大涨,港股自2月14日开市以来表现强劲,连续三个交易日持续上攻。三个交易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6.89%,创近1个月新高,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77%,国企指数上涨4.7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超5%。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也表现强势,2月16日大涨1.35%,创出两个多月新高。
lg
...
金融界
2024-02-19
韩国
KOSPI指数涨幅扩大至1%
go
lg
...
韩国
KOSPI指数涨幅扩大至1%,至2,675.69点。
lg
...
金融界
2024-02-19
日经225指数开盘基本持平 韩股微涨
go
lg
...
东证指数开盘持平,报2625.32点。
韩国
KOSPI指数开盘上涨0.2%,报2653.12点。
lg
...
金融界
2024-02-19
崔东树:对电动车的发展还是很乐观的
go
lg
...
,并利用部分收益来购买燃油汽车。 2、
韩国
新能源车销量低迷
韩国
进口车协会2月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
韩国
1月进口轿车新注册登记1.3083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9.4%。该协会认为,传统淡季叠加电动汽车补贴方案不确定、推迟出厂、部分品牌库存不足等导致1月销量减少。另有统计1月份在
韩国
注册的新电动汽车数量较去年12月下降了8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销量大涨的特斯拉1月份在
韩国
仅卖出1辆。 根据
韩国
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由于存在电池起火担忧,去年电动汽车整体销量下降了0.1%。其次,
韩国
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时还会考虑到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充电桩。 3、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不佳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欧洲新车销售出现了17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电动汽车的需求放缓是重要因素。2023年12月,欧洲的新车销量同比下滑3.8%,在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2023年12月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下跌近一半。 德国电动车市崩溃的直接原因是延续数年之久的电动车型购置补贴“环境奖金”(Umweltbonus),自2024年1月1日起被彻底取消。此前私人消费者可以从政府获得最高4500欧元的补贴,如果再加上车辆购置税减免和厂家补贴等一揽子优惠,最高折扣高达6750欧元。 分析指出,欧洲的消费者在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以及价格方面都有顾虑。分析还认为,当下经济疲软、融资成本高企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导致了欧洲企业也不愿意购车。 德国政府曾计划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延长至2024年年底,但由于去年秋季德国最高法院宣布本届柏林政府在财政开支上因立项不符合规章而违宪,柏林方面在财政开支上突然出现了超过300亿欧元的缺口。为此,耗资巨大的电动汽车补贴成为了牺牲者。 早在去年9月1日起,德国就已经取消了针对企业用户的电动汽车购置补贴。 受限于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稀有金属价格的上涨,去年德国在售电动车型平均售价进一步上涨了4000欧元至5.27万欧元。 但是,企业用户贡献了德国六成的电动汽车购买量。经济部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以后,月度的平均补贴申请数量就从5万余份大跌至2万以下。 法国政府在2024年仍承诺为消费者提供5000欧元至7000欧元的补贴(即生态奖金eco-bonus)。 去年9月18日,作为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启反垄断调查的推手,法国率先宣布调整该国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 新的补贴细则增加了碳足迹积分。该积分系统将考虑车辆和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以及原材料乃至整车出厂后运输过程的全制造链碳足迹,包括车辆和电池生产厂商的电力来源、零部件运输过程的碳排放都将被纳入计算。根据规定,在法国进行销售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向法国生态转型署 ADEME提供相关文件,只有在满分100分的积分体系中达到60分的车型,才能获得补贴。虽然巴黎方面并未明确点名此次调整的针对对象,但中国制造的绝大多数车型都无法达到法国标准。 2022年春季,意大利政府宣布将每年提供6.5亿欧元用于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和低排放汽车。目前,购买价格不超过35000欧元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获得高达3000欧元的补贴。 4、日本对新能源的判断偏悲观 2024年1月23日,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时的公开评论,刊发在内部报纸《丰田时报》上,丰田章男会长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不会超过30%,无论它们在技术或成本削减方面取得多大进展,剩余市场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汽车共同占据。目前尚不清楚,丰田章男所指的30%,是新车销量还是保有量,但一般是指新车销量。 丰田章男认为,全球约有10亿人生活在没有电的环境中,对他们来说电动汽车行不通。一个国家如何实现碳中和应该由客户决定,而不是监管或政治决定。 二、我对新能源车是乐观的 我个人对电动车的发展还是很乐观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补贴调整期的暂时痛苦期会过去 补贴调整对消费者购车带来严重的困扰,毕竟价格差距这样大,消费者很难接受,这在中国的2019年出现过,当时乘用车电动车补贴从10万元降到2.5万元,那几年的新能源车总体走势偏弱,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是最痛苦的调整期。因此欧洲的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必然也是有这样的过程。 近期大众集团就宣布推出所谓的“环境奖励”,以平衡补贴取消之后的价格差异。所谓环境奖金的德语原文Umweltprämie与政府补贴的Umweltbonus几乎如出一辙。例如,大众ID.家族部分车型的价格优惠高达7700欧元,ID.4和ID.5最新售价分别为3.26万欧和4.12万欧。欧洲第二大车企Stellantis旗下的标致3008 SUV电动版也降价3300欧元至4.49万欧元。雷诺旗下的畅销车型Dacia Spring在优惠1万欧元之后售价仅为1.3万欧元。 而企业给补贴的效果远不如国家补贴,这也是中国2019年前后也出现的现象。当年很多企业把国家补贴的退坡给补上了,但效果很一般。消费者始终认为企业的补贴是让利,是本该消费者得到的,而国家的补贴是真的补贴。因此欧洲很多国家也要经历中国的2019年3季度前后的销量暂时偏弱现象。由于欧洲各国的补贴退出节奏差异,因此总体影响也不大。 2、冬天过去了,负面信息关注度下降 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焦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冬季低温里程衰减问题。南半球新能源车很少,北半球是新能源主力,而北半球一般都是1月最冷,因此冬季也有延后效应。 北方最冷的时间是1月,并非12月,很多负面信息也是1月最为突出,尤其是雨雪冰冻天气的电动车设计有些反人类,没有外显示门把手等实用设计,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购买心理压力较大。因此纯电动的1月销量也是下滑最大的,这也是正常的季节性走势。随着2月下旬的春暖花开,电动车销量又会明显上升。 3、新能源车的政策趋势不可逆 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过程,毕竟电力的来源是多元的,光伏和风电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车的电力是清洁的。而电池的开采利用的污染也会逐步地降低,尤其是回收再利用的工艺日益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变。 4、新能源车的优势不可逆 电动车由于使用阶段不产生碳排放和热排放,而燃油车出现碳排放、热排放和污染气体排放,因此电动车的优势是巨大的。随着环保的强化,燃油车的成本不断增大。 电动车的技术在不断完善中,燃油车的效率提升是极其缓慢的,电动车的电池等技术进步速度很快,目前仍是万马奔腾的技术创新中,燃油车与电动车的技术劣势日益明显。 需要提供动能的地方基本都是用电,只有汽车是最后顽固地用化石燃料的。未来世界不可能只有30%是电动车,其它技术线路总体竞争力越来越差。 尤其是越没有电的地方,越需要电动车,因为世界充满阳光和空气,风能和光伏是未来能源主流方式。中国能给这些没电的地方供给大量低成本的风力发动机和光伏,而风电和光伏需要储能,电动车是储能的基础,因此在非洲沙漠、在大草原可以没有加油站,但可以有电动车。 5、特斯拉量产速度太慢是暂时的 2023年美国特斯拉的美国销量仅增长25%,属于最慢的美国新能源车企之一。 特斯拉的车型更新换代速度太慢了,特斯拉的新车研发速度已经减半,从过去的每年推出一款新车,降到了每两年一款。一般来说,一款国产燃油车两年左右一次改款,四年左右一次换代,电动车频率更高一些。目前国产电动车两年更新换代一次,赶不上就落伍。 再看看特斯拉,2016年发布的Model 3,今年才推出新款,更离谱的是,新款Model 3还不是换代,只能算是改款。特斯拉电池领域很有创新能力,4680电池被寄以厚望。根据马斯克的说法,与特斯拉目前采用的2170电池相比,4680电池的能量提升了5倍,续航提升16%,动力性能则提高了6倍,还能够大幅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4680电池在对应热失控方面的能力也有明显提升。松下曾表示,其 4680 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会在 2023 年 4 月到 2024 年 3 月之间进行;但如今,根据最新声明,松下计划在 2024 年 4 月到 9 月开启下一代电池的商业生产。 2019年11月,特斯拉发布Cybertruck。这款车本应于2021年开始下线,但对大多数客户来说,最早也要到2024年才能提车。按照计划年产能37.5万辆计算,以及考虑到交付会优先北美,国内用户现在预订至少要等5年才能提车。 据报道特斯拉皮卡有效预订量超强,这些订单既不是销量,也锁住了别人的销售。截至11月14日的数据显示,特斯拉Cybertruck的最新预订量已达到2077669辆。而美国的新能源车销量近几个季度并未提升。因此特斯拉的订单释放前是虚假的低迷,并非市场不行了,而是大家在等。 6、中国新能源车的创新能力太强 说到特斯拉的交付拖期,这个就要说中国的产业能力超强,因此中国能世界领先。 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是创新发展史,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突破实现了销量的巨大突破,这是世界瞩目的成就。 类似中国比亚迪的插混突破带来近200万台的销量突破。2020年中国插混仅有17万台零售,大家对插混失去信心。但2021年的比亚迪dmi的技术突破,带来插混到2023年国内零售达到191万台,实现3年10倍的超强增长。 而且中国在纯电动技术发展放缓时,实现了增程式的突破,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增程式电动车爆发增长,实现了从0到70万台的突破。尤其是华为赛力斯的问界车型的推出,实现了销量的暴增,月销突破3万台,这是世界电动车的遥遥领先。 反思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和美国特斯拉的增速放缓,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力量充分体现。尤其是像国机汽车下面的中汽工程的整车工艺设计和工厂建设能力,都是为特斯拉和中国车企电动化发展贡献巨大,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实力的提升。 我相信以中国的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制造体系,强大的供应链,世界新能源车是充满希望的。不要被眼前的暂时低迷困惑了。世界汽车工业大变革已经以电动车起步。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世界新能源车是改变世界的巨大推动力,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是不停滞的、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推动力。
lg
...
金融界
2024-02-19
上一页
1
•••
551
552
553
554
55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贸易战突发重磅!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储备 已不再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
lg
...
中美突传将迎第二轮“货运海啸”?黑天鹅事件震惊供应链 中国赴美货船订单暴增
lg
...
周评:特朗普愿赴华会见习近平!美国单方面关税来袭 比特币、黄金行情逆转
lg
...
中美信号模糊!彭博社: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 但美国对华鹰派人士担心……
lg
...
特朗普被控滥权!英媒:16个“神秘匿名人物”交易获利 受邀参与TRUMP晚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