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VanEck:2030年以太坊 L2市值估测
go
lg
...
它们被认为是准确的。如果某个实体(例如
高频
交易
公司或数学熟练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不正确或有缺陷的 Merkle 根,他们可以向以太坊提交欺诈证明(称为故障证明)。监控 ORU 欺诈行为的实体有一个 7 天的窗口(称为“挑战期”)来检测状态更新后的任何欺诈活动。一旦该期限结束,ORU 内的交易将被视为最终交易。如果故障证明成功证明欺诈,则监督 ORU 状态的智能合约会将所有交易恢复到欺诈开始之前的状态。挑战期延长 7 天,之后每批交易均不可撤销地最终确定。 在撰写本文时,在我们通过l2beat跟踪的 46 个 L2 中,只有 4 个链具有实时欺诈证明。这四个中的两个属于 Arbitrum 的保护范围,Arbitrum 拥有所有 L2 中最高的锁定总价值 (TVL),为 $4.31B,并且只允许来自白名单实体组的欺诈证明。 最受欢迎的 ORU 是 Arbitrum、Blast、Optimism、Manta、Metis、Mantle 和 Base。 锁定总价值 (TVL) 与年化收入乐观汇总 (ORU) 零知识汇总 (ZKU) 的运作方式与 ORU 类似,但有一个关键区别。ORU 向以太坊提交交易数据 Merkle 根和状态 Merkle 根,而 ZKU 只发送交易数据的零知识证明。这是因为 ZKU 不会在提交的状态根正确的假设下运行。相反,一旦证据提交给以太坊,智能合约就会验证 ZKU 交易包的真实性。 因此,ZKU 没有故障证明,因为每次状态更新都会生成证明。与 ORU 不同,一旦证明在以太坊上被接受,ZKU 交易数据就被视为最终数据,从而确保立即确定性并消除挑战期的需要。 目前最重要的 ZKU 是 Starkware、zkSync、zkScroll、Linea 和 *c zkEVM ZKU 和 ORU 的基础经济学与 L1 区块链非常相似。当用户在其链上创建活动并向以太坊支付 ETH 费用时,这两种类型的汇总都会赚钱。目前,所有 L2 都以 ETH 进行交易定价,因为这是将交易数据结算到以太坊所需的代币。 第 2 层收入模型 无论过程如何,重要的是要了解交易排序具有价值,并且区块链可以通过出售交易排序的权利来赚钱。该图说明了三种不同的交易排序模型如何创造不同的收入流。 第 2 层交易排序:优先级、先进先出和拍卖 L2 向用户收取每个区块中包含交易的费用。它由基本费用和优先费用组成。有些 L2 会收取优先费,例如Optimism。优先费使用户能够在交易块的顶部排在第一位。在过去 6 个月中,以太坊上排名前 10 的 L2 仅从用户交易中就获得了 2.32 亿美元的收入。这种通过支付优先费用来“切断线路”的能力有利于从事时间敏感活动(例如套利交易)的用户。 Arbitrum在交易到达时采用先进先出 (FIFO)排序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更喜欢他们的交易遵循区块上的特定其他交易。一种称为“反向运行”的常见策略涉及在重大交易之后立即进行交易,以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之间的价格差异来获得套利机会。更多的恶意交易订购技术,例如“三明治攻击”,涉及在用户计划交易之前战略性地放置买入订单,并在其之后立即放置卖出订单。这种操纵会在用户交易执行之前推高所需代币的价格,迫使他们以不利的、虚高的价格购买。 在以太坊上,订单通过添加到以太坊验证器软件中的软件来货币化。该软件称为Flashbots,允许验证者向外部实体拍卖订购交易(并插入自己的交易)的权利。这次拍卖产生“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增加了验证者和质押者的收益。虽然 L2 有潜力通过拍卖区块订购权来将 MEV 货币化,但尚未有 L2 正式这样做。然而,贸易公司可能已经将其服务器定位在靠近 L2 服务器的位置,类似于股票和商品交易所的做法。 展望未来,许多 L2 计划去中心化他们的定序器集,这可能涉及抵押代币——可能是来自 Eigenlayer DA 的 ETH 或来自每个汇总的本机代币。测序仪的去中心化可以释放 MEV 的新收入来源。就具体情况而言,以太坊的 MEV 对 DEX 交易量的平均采用率约为 4 个基点 (bps),而 Polygon 和 Solana 等其他区块链的采用率分别为 0.4bps 和 3.5bps。由于追踪方面的挑战和隐瞒利润的动机,这些比率可能低估了 MEV 的全部范围。通过根据 DEX 交易量估算 MEV 占用率,如果 Arbitrum 的 MEV 以 3.0 个基点的速率捕获,则金额将达到 5890 万美元——占 Arbitrum 纯收费收入的 57%。 Arbitrum 收入在 DEX 交易量上实现 3 个基点的 MEV Layer-2 链上成本结构 第 2 层 (L2) 主要通过以太坊 Gas 费用产生成本,因为它们定期向以太坊发布交易数据、结算和证明。但零知识汇总 (ZKU) 和乐观汇总 (ORU) 的成本结构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在 L1 上更新其状态,但 ORU 必须支付繁重的链上数据成本,而 ZKU 必须花费金钱证明生成和验证。无论如何,依赖以太坊的后果是 L2 的输入成本会受到以太坊区块空间波动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成本差异会转嫁给用户。然而,L2 赚取的利润因此非常不稳定。 在 EIP-4844 之前,L2 将结算数据和证明作为单个交易发布到以太坊,每个交易结构的“消息字段”称为“调用数据”。这是一种利用以太坊标准交易格式的一个组件来保存压缩的 L2 数据的“黑客”行为。虽然这很新颖,但价格非常昂贵。例如,2 月份,Optimism 支付了 570 万美元,Arbitrum 支付了 720 万美元,Scroll 支付了 670 万美元,用于将通话数据发布到以太坊。 与 ORU 相比,ZKU 的成本部分本质上更高,因为 ZKU 向以太坊提交零知识证明和调用数据。虽然 ORU 也可能涉及证明成本,但这些成本通常外包给在需要时挑战国家的第三方,因此它们不会严重影响 ORU 的基本成本。在以太坊上验证 ZKU 的零知识证明的成本可能极其高昂。尽管以太坊做出了优化努力,例如使用原生操作代码来简化 zk-proof 验证,但费用仍然很高,例如,Scroll 的 ZKU 在 3 月的前 13 天就产生了 110 万美元的证明费用。 由于证明成本高昂,过去六个月 ORU 的平均利润率为 26.7%,而 ZKU 的平均利润率为 21%。从逻辑上讲,汇总可以以更少的批次发送更多的交易,以减少可变批次过帐费用。然而,不频繁的批量发布也可能是由于 L2 上发生的事务吞吐量较少而导致的。无论如何,L2 批量发布到以太坊的频率是 L2 可以拉动的盈利杠杆,但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在实践中,L2 决定批量过账是根据它们可以放入一个区块中的交易数量、以太坊 L1 天然气价格以及每个 L2 传入交易流进行计算。 每天 L2 批次与以太坊结算成本 从技术上讲,除了简单的“记分牌”解决方案之外,L2 还可以对 L2 上发生的情况发布更广泛的理解。L2 之间为向用户提供最便宜的交易而进行的价格竞争导致 L2 经常选择最经济的数据来发布。通常,这意味着仅发布 ZKU 的“状态差异”,而对于 ORU 则意味着发布高度压缩的交易数据。奇怪的是,尽管 ZKU 在技术上不需要发布完整的交易数据,但有些 ZKU 仍然这样做。Starknet 和 zkSync 仅发布“状态差异”,而 Linea、Polygon 和 Scroll 发布完整的交易数据。这样做是因为对于浏览器和钱包之类的东西来说,在没有交易数据的情况下跟踪区块链可能具有挑战性。另一种可能性是,发布完整的交易数据可以提高透明度,以便任何人都可以运行节点来跟踪 ZKU。 目前许多 L2 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提高压缩效率。例如,2 月 13 日,Linea 部署了一种新的压缩方案,将链上的压缩率提高了 10 倍,从每笔交易的 500 字节左右增加到 50 字节左右。到 2024 年,其他 L2(ORU 和 ZKU)在以太坊上的平均交易大小为 300 字节。虽然压缩交易可能会节省 L2 的数据成本,但由于压缩交易所需的时间,它降低了其潜力。 L2 链上月度保证金 EIP-4844 对 L2 数据成本的解决方案:Blob 空间 2024 年 3 月 13 日,以太坊通过了 Dencun 升级,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所谓的“Blob Space”。在此升级之前,Layer-2 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与将交易数据发布到以太坊相关的高昂成本。认识到这一点,以太坊的解决方案是战略性地创建一个专门的数据层,俗称 Blob 空间,专为 L2 数据发布而设计。 这个新建立的层提供了一个专门为从 L2 网络接收数据而定制的有针对性的交易环境。Blob Space 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瞬态数据处理——此处发布的数据 blob 在删除前仅保留四个星期,从而显着减少了以太坊的数据开销。因此,L2 可以选择绕过主以太坊层并直接发布到 Blob Space。 以太坊的 Blob Space 层有自己的 Gas 价格,遵循与以太坊常规执行层相同的规则集。结果是,从 L2 发布数据的交易不再需要与常规以太坊交易竞争区块空间。专用交易层的设计还使数据成本比作为呼叫数据发布到以太坊便宜得多。在撰写本文时,Data Blob 已将 L2 的 Gas使用费用降低了 (-96%)。 以太坊 (ETH) 的 L2 数据发布成本 Layer-2 链下成本结构 第 2 层 (L2) 的链下成本支出的第一部分是它们用于排序交易的排序器。这基本上只是位于数据中心的高端服务器。对于大多数 L2,L2 背后的基础或业务实体支付定序器的成本。从总体上看,运行测序仪本身的成本很小,设备成本约为 1000 至 2000 美元,每月可能还需要 3000 至 5000 美元的人力。此成本对于乐观汇总 (ORU) 和零知识汇总 (ZKU) 来说是一致的。 ZKU 的一个较少讨论但重要的成本要素涉及证明者的操作。与生成状态根的排序器不同,证明者负责创建在以太坊网络上进行验证的 zk 证明。此计算过程通常发生在 AWS 等云计算平台上。 根据去中心化 zk 证明者项目Gevulot 的说法,证明成本将在“以太坊验证成本的 10-20%”之间。此外,这些成本随着每个 L2 生成的交易量而变化。ZKU 面临着成本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可以选择减少发布到以太坊的证明频率,作为潜在的成本节约措施。通过称为递归的过程, ZKU 证明者可以将多个证明合并到一次提交中,这在增加链外计算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减少在以太坊上进行的昂贵的证明验证来优化经济性。 在撰写本文时,所有 ZKU 都运行自己的证明者并直接支付证明生成的费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打算分散证明的生成。 跨 5 个关键领域评估第 2 层 在我们对关键第 2 层的分析中,我们使用五个主要变量来衡量潜在的成功或失败: 交易定价——用户的交易成本 开发人员体验 – 轻松构建产品和应用程序 用户体验——存款、取款和交易的简单性 信任假设 - 活性和安全性假设 生态系统规模——有多少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1. Layer-2s交易定价 交易定价差异的根源来自于数据压缩、数据发布效率、L2 规模、证明成本(对于 ZKU)以及最有趣的是每个 L2 所占利润的组合。L2 还可以根据 Gas 价格来安排向以太坊发帖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尚未找到支持这种可能性的经验证据。这可能是由于预测未来以太坊天然气价格普遍存在困难。 ZKU 和 ORU 之间定价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ZKU 的固定成本高于 ORU。这是因为 ZKU 必须支付以太坊上的证明生成和以太坊上的证明验证费用。证明生成/验证是一项巨大的静态成本,随着每个证明涵盖更多交易,该成本不会显着增加。相比之下,ORU 必须将完整的交易数据发布到以太坊。尽管 ORU 采用不同的压缩机制来降低数据成本,但发布到以太坊的成本非常昂贵。由于 ORU 上的交易越多意味着需要将更多数据提交到以太坊,因此向以太坊发布的成本就会增加。然而,使用 EIP-4844,将数据发布到以太坊的成本已显着降低,这些节省导致 ORU 的交易定价更便宜。同样地,ORU 还可以选择将交易数据放置在更便宜的数据可用性区块链上,例如 Celestia、EigenDA 和 Avail。目前,Manta Pacific 和 Aevo 将交易数据发布到 Celestia。 2024 年,平均交易成本最便宜的链是 Mantle(0.17 美元)、zkSync(0.21 美元)和 Starknet(0.25 美元)。每家连锁店都能够使用不同的技术在定价方面脱颖而出。Mantle 是一种 ORU,能够保持交易便宜,因为它接受低于平均保证金 (19.9%) 的价格,使用自己的数据可用性 (Mantle DA) 进行完整的交易批量发布,并将其状态根更新更新为以太坊,第二个最不频繁的是每 20.7 分钟一次。zkSync 是一种 ZKU,由于交易量很高(9490 万),是所有 L2 中最高的,因此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对交易进行定价,这使得其证明系统非常经济。与此同时,ZKU 链 Starknet 在前 10 个 L2 中结算到以太坊的频率最低,每 57.8 分钟一次,同时还仅发布状态差异来代替完整的交易数据。这两项成本的节省使得每笔交易结算到以太坊的数据量最少。奇怪的是,我们估计 Starknet 截至 2024 年 3 月 13 日每笔交易损失了 0.09 美元。 L2 的竞争差异化 2. Layer-2s 开发者体验 开发者体验是 Layer-2 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重要点。让开发人员体验最简单的根本理解是实现 EVM 兼容性。这意味着智能合约代码、工具和开发人员库可以直接从以太坊移植到 L2 上使用。由于以太坊拥有庞大的开发人员网络,这被认为会给每个 L2 带来优势。目前,绝大多数 L2 都与 EVM 兼容。然而,由于零知识证明的限制,ZKU 通常存在开发人员必须遵守的细微差异。 一些开发人员还认为,遵守 EVM 兼容性是一个缺点,因为 EVM 对区块链功能设置了重大限制,同时排除了更熟悉其他计算机语言的开发人员。例如,Starknet 智能合约是用一种名为 Cairo 的语言编写的,这对于 Starknet 的零知识扩展来说更加高效。当然,这是一个权衡,任何部署到 Starknet 的人都必须了解开罗的复杂性。Movement Labs 是另一家允许使用 Move 语言编写智能合约的 L2 开发商,这吸引了那些想要学习 Move 的开发人员。对于那些更熟悉 Solana 编程语言 Rust 的人来说,Eclipse 正在构建一个在 Solana 虚拟机中运行的第 2 层区块链。 3. 二层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 Layer-2 相互竞争的另一个支柱。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加载资产和从 L2 中删除资产。在大多数情况下,L2 之间的入职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某些集中式交易所 (CEX) 允许将本机资产移动到每个 L2。例如,Kraken 允许用户将 USDC 提取到 Arbitrum 和 Optimism,而 Coinbase 则允许将 USDC 移植到 Optimism 和 Base。 最终性L2 上的交易变得不可逆转的点标志着乐观汇总 (ORU) 和零知识汇总 (ZKU) 之间用户体验的显着差异。对于 ORU 来说,最终确定性在欺诈挑战期结束后发生,而对于 ZKU 来说,最终确定性在状态根及其证明发布到以太坊后发生。最终性差异的后果之一是退出 L2。对于 ORU,用户必须经过 7 天才能将其资金转回以太坊。对于 ZKU,同样的过程可能只需一个小时,这取决于 ZKU 发布结算和证明的频率,以及每个链的安全系统。虽然 zkSync 每 6 分钟发布一次证明并每小时更新一次状态,但由于 zkSync 的安全模块,用户必须有 24 小时的等待时间才能将资产桥接到以太坊。 当前吞吐量和延迟 当用户与 L2 交互时,熟悉的工具和界面至关重要。从以太坊到 L2,采用熟悉的钱包和区块链浏览器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这种无缝性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 L2 采用与以太坊类似的体验,确保跨平台迁移的人员学习曲线最小。在可量化的用户体验指标领域,延迟和吞吐量尤为突出。延迟是指事务提交后被网络确认所需的时间,而吞吐量则衡量网络每秒处理事务的能力。 最慢的区块时间或往返时间 (RTT)——用户交易到达定序器以及接收回确认的持续时间——通常定义了 L2 的延迟。例如,Arbitrum 拥有 0.25 秒的极低延迟潜力,尽管实际延迟可能会根据地理因素和用户与定序器的距离而变化,据推测定序器位于硅谷数据中心。 zkSync 因具有最高的理论吞吐量而闻名,每秒能够处理多达 434 个交换交易。然而,延迟和吞吐量都是 L2 网络中的可调整参数。 ZKU 目前的瓶颈是其证明者处理传入交易的速度,而 ORU 则受到交易数据压缩效率和以太坊吸收这些数据的速率的限制。目前,L2 自愿限制其吞吐量以与以太坊的容量保持一致。如果 L2 要充分利用以太坊的区块空间(考虑到以太坊当前的数据上限为每个区块约 937.5kb,加上来自三个数据 blob 的额外 375kb),理论上可以扩展到每个区块约 1.3 MB,或每秒 110kb。 对于像 zkSync 这样的特定 L2,平均每笔交易 62 字节,充分利用以太坊区块空间可能会激增至每秒 1764 笔交易。相比之下,像 Arbitrum 这样的 ORU,平均每笔交易 255 字节,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达到每秒 429 笔交易的处理速率。 通过集成数据可用性区块链(例如 Celestia)可以进一步提高吞吐量。然而,这种方法引起了人们对损害用户安全的担忧,因为替代区块链可能无法提供与以太坊相同级别的安全保证。以这种方式扩展吞吐量的选择是一个微妙的选择,需要在改进的性能和以太坊的稳健性提供的固有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4. 第 2 层信任假设 L2 为用户提供的安全性和活跃性保证存在很大差异。安全性是指区块链的属性,确保只有账户所有者才能访问他/她的资产,而活跃性指为确保资产能够被利用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由于 L2 依赖于单个定序器,该定序器既订购区块又将其“提议”给 L1(以太坊)进行结算,因此定序器故障是 L2 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这是因为每个 L2 当前运行一个定序器,如果它发生故障,则该 L2 无法处理事务。虽然在发生中断时资产不会被盗,但在中断解决之前用户也无法访问它们。与此同时,如果恶意实体能够接管定序器,他们就有可能制造欺诈性交易,以从 L2 上夺走资产。当前所有 L2 的弱点是它们各自仅运行一个定序器,并且该定序器通常由 L2 背后的基金会集中操作。 L2 制造商意识到定序器故障或接管所带来的问题,并且一些制造商实施了新型安全阀。这些因 L2 及其安全性而异。使事情变得复杂的是,其中一些安全措施为其他攻击领域提供了可能性。为保护用户而创建的一些护栏包括允许用户在某些条件下删除资产、使用 L1 主机提交 L2 区块链交易,甚至提议 L2 区块。大多数情况下,当 L2 系统中的某个地方出现明显故障时,就会出现这些情况。 一些 L2 正在开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测序者的框架,并允许多个测序者轮流测序。这将伴随着运行测序仪的人建立经济债券(很可能是每个 L2 原生代币)来对作弊者进行惩罚。Espresso、Astria和Fairblock等公司就是为分散式测序仪构建软件的项目示例。目前,L2 Metis 在 L2 上开创性的去中心化测序仪方面走得最远。Metis 的社区最近通过了一项治理投票,该投票创建了去中心化排序器并允许多个排序器存在的框架。 我们上面讨论的信任假设变化的下一个点被称为“数据可用性”。ZKU 提供状态更新正确的证据,而 ORU 提供的证据允许任何人证明状态更新不正确。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了解数据的来源以生成 ZKU 或 ORU 的证明非常重要。理想情况下,这些数据在 L1(以太坊)上很容易“可用”,以便任何人都可以验证生成证明的基础数据。Immutable X 和 Metis 等区块链将完整的交易数据保存在其他位置。尽管 ZKU 不需要发布完整的交易数据,但像 Linea 和 Polygon zkEVM 这样的链需要发布完整的交易数据,而 Starknet 和 zkSync 只是发布状态差异。此外,L2 将数据发布到以太坊,而其他人则将其发布到专用数据可用性区块链(例如 Celestia)。在其他链上发布数据可以说会使 L2 的安全性低于以太坊,因为它引入了新的信任假设。 ORU 的另一个有趣动态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几乎没有一个能够防欺诈。这意味着任何使用它们的人都会受到排序器的审查(交易未完成)。Arbitrum 是个例外,它允许欺诈证明。但即使在 Arbitrum 的案例中,也只有列入白名单的实体才能提交欺诈证据。另一方面,ZKU 依赖于证明者(与排序器不同的实体)发布证明。如果 ZKU 证明者失败,一些链允许用户提交自己的证明(只需进行零知识数学!),以便将交易包含在 L2 中。 无论如何,第 2 层在信任假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然而,他们目前拥有数十万的每日活跃用户,因此,在出现重大问题之前,似乎没有人会关心。为了简化我们对 L2 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的看法,我们将它们从风险最高到风险最低进行排名,并发现 Arbitrum 是当前(尽管仍然不够)的黄金标准。 5. Layer-2s 生态系统规模 L2 的桥接 TVL L2最重要的竞争因素是每个L2所创建的生态系统。区块链是服务和数字商品的市场。在区块链上做的事情越有用,它通过用户交易、对其原生代币的需求和网络效应产生的价值就越大。不幸的是,衡量区块链活动的指标并不总是能正确转化为该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价值。应用古德哈特定律认为,一旦某个指标在加密货币中变得重要,这些指标就更有可能被操纵。当我们考虑到空投农民时,这条规则变得更加铁定,他们正在进行毫无意义的活动以获得代币价值的免费空投。 一般来说,重要的是愿意为区块链带来价值并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产生费用的用户。在这方面,Arbitrum、Optimism 和 Blast 已经表明,他们拥有对用户很重要的生态系统,因为这些用户已经分别向每个用户桥接了 $16.3B、$7.85B 和 $2.43B。在大多数情况下,Layer-2 是通过其原生代币的空投来产生用户兴趣和活动的。例如,Optimism 已将其当前浮动供应量的近 25% 以活动空投的形式赠送给用户。Arbitrum 已赠送超过$1.84B向使用过 Arbitrum 的个人提供代币。Blast 进一步利用了这一概念来吸引桥接价值,前提是 Blast 本身以及在 Blast 上构建的团队可能会空投代币。从概念上讲,Layer-2 通过免费赠送代币来竞争,这些代币的价值随着每个 L2 网络的发展而增长。 完全稀释价值 (FDV)/收入和市值 (MC)/收入 通过衡量过去 12 个月 (TTM) 收入与完全摊薄估值 (FDV) 的倍数,每个 L2 的倍数都远远超过以太坊。然而,如果我们将倍数更改为基于浮动代币供应而不是完全稀释的价值,这种动态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奇怪的脱节,与 L2 代币的发行时间表有关——大多数 L2 项目只释放了其供应量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我们看到 L2 的交易更多是基于对长期价值累积的猜测,而不是当前的收入动态。我们将这种动态归因于 L2 未来收入可能比以太坊高得多。 我们预计 L2 的收入将超过以太坊,因为以太坊无法与 L2 的交易吞吐量或用户体验相匹配。我们还越来越多地看到通用卷帘市场被少数主要参与者整合的情况。这是由于链上应用程序可组合性和共享价值的网络效应。它还归因于诸如 OP Stack 或 Arbitrum Orbit 之类的汇总框架成为主导,并且 OP/ARB 代币从其他 L2 甚至 Layer-3(向 L2 提交状态的区块链)积累价值。同样明显的是,由于零知识框架(ZKU)的许多优点,大多数汇总最终将转向零知识框架(ZKU)。 从长远来看,我们仍然认为以太坊区块空间将是昂贵的,结果可能是许多 L2 将证明合并到一个统一的证明层,该证明层“递归地”组合其层成分的所有证明。在应用程序和特定部门汇总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概念的一个例子是多边形的聚合。从概念上讲,像“聚合层”这样的东西也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户体验,因为经常发布证明和状态根以允许在几秒钟而不是几小时内跨越 L2 和以太坊桥接会更加经济。 因此,我们看到 L2 之间存在残酷的竞争,其中网络效应是唯一的护城河。因此,我们普遍看空大多数 L2 代币的长期价值前景。L2 的前 7 个代币总共已经拥有 $40B 的 FDV,并且有许多强大的项目打算在中期推出。这意味着在未来 12-18 个月内,L2 代币中的 FDV 可能会增加 100B 美元。对于加密货币市场来说,在没有大幅折扣的情况下吸收哪怕是有限的供应量,这似乎是一座太过遥远的桥梁。此外,虽然有理由相信某些 L2 代币将变得有价值,但价值累积的途径比其他加密货币领域更难预测。尤其是这种情况,因为 L2 代币甚至不是其自己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货币。 除了通用 L2 中少数汇总的主导地位之外,我们预测未来还会出现数千个特定于用例的汇总。这些 L2 将按部门、应用程序或功能进行细分。企业可能会明确构建汇总作为自己的收入和/或成本中心,例如构建资产管理第 2 层链。其他类型的链可能专门针对托管整个部门,例如托管社交媒体网络的汇总,以及想要为该社交媒体网络构建产品和服务的应用程序。 2030 年以太坊 Layer-2 估值预测 我们通过将 FCF 终端倍数应用于我们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找到了 L2 空间的 2030 年估值。我们通过以下方式估算供给这些现金流的收入: 交易收入(包含区块链上的交易) 估算可以利用公共区块链的终端市场的收入 TAM 计算实际使用公链的TAM数量 预测以太坊生态系统公共区块链的市场份额 对利用以太坊生态系统进行结算和交易的终端市场收入应用费率 在以太坊和 L2 之间分割交易价值 MEV(区块链上的交易排序) 估算将由以太坊生态系统保护的资产(包括货币、证券和数字资产)的价值 通过将资产周转率估算应用于我们对以太坊生态系统托管资产价值的预测,来预测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 DEX 交易量 将 DEX 交易量乘以 MEV 占用率即可得出 MEV 总值 在以太坊及其 L2 之间分配价值 资料来源: VanEck Research 截至 2024 年 3 月 21 日。过去的表现并不能保证将来的结果。本报告中的信息、估值情景和价格目标无意作为财务建议或任何行动号召、购买或出售建议,或作为对 Layer-2 未来表现的预测。Layer-2 的实际未来性能未知,并且可能与此处描述的假设结果有很大差异。所提出的场景中可能存在未考虑到的风险或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阻碍绩效。这些仅仅是基于我们研究的模拟结果,仅供说明之用。请进行自己的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08
冲击全球前十大永续合约交易商, 新锐量化机构Quantrend是如何做到的?
go
lg
...
前三名、币安全球合约交易量的10%,其
高频
交易系统
一年交易量达3000亿美元。三位创始人虽然无一拥有传统金融行业背景,但经过他们的刻苦勤勉与戮力同心,终于将Quantrend送上了世界级舞台。 殊途同归:Quantrend组建核心“铁三角”的故事 Quantrend的创始人陈泰元在台湾网络上有“天才神人”之称,他在求学时期就跳级、创业两不误,19岁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22岁时便取得台大电信工程所硕士学位。作为连续创业者,陈泰元曾开发过恋恋小栈、非诚勿扰等交友软件,并在2015年与“麻吉大哥”黄立成合作创办17直播继而走红。该直播app在推出后增长迅猛,仅8个月就获得千万级别的下载量。 然而,就在17直播如日中天之际,陈泰元于2016年选择离开,并开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次年8月,陈泰元与人创立全球首个零手续费的加密交易所Cobinhood,并创下当时台湾的1CO新高纪录。此外,他们还于2019年推出台湾首个自主研发的高速底层公链平台DEXON,其每秒传输量(TPS)可达到12,000。 DEXON推出后不久,公司高层中间因为理念不合与经营权争端而走向分裂。陈泰元一时陷入风口浪尖,这时只有徐靖腾愿意站在他身边,帮他梳理情况、分担烦扰。徐靖腾是美商抗衰老直销品牌NU SKIN的核心人物,因陈泰元曾在大学时短暂加入该品牌,两人得以相识,并结下了长久的友谊。在那时,二人在商务方面并无往来,那时作为“超级销售”的靖腾也对加密货币还不甚了解。 在完成相关善后工作,终于度过Cobinhood事件的至暗时刻后,陈泰元找到徐靖腾,邀请其担任Quantrend的联合创始人。“这(Quantrend)是一个真正的好项目,可以做帮助客户的资产增长,可以帮助交易所提供深度的流动性,帮助产业在各个方面变稳定,而不仅仅是炒个币,炒个项目蹭个热度而已。”徐靖腾表示,出于理念上的认同,他最终加入Quantrend并出任总经理。利用其丰富的业务经验,靖腾为公司的业务拓展、组织管理等工作提供支持。 但想要打造世界级的产品,只有陈泰元独自一人负责技术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位能被他认可,可以共同探讨技术问题的行家,最终他们找到了戴志洋——台湾最著名的网络论坛PTT的联合创始人。戴志洋在大學時期也是台灣剛開始有网络的時代,就一直都在科技行业的前端探索,因此在最初创办网络论坛后,还参与了音乐串流平台KKBOX以及电商电子支付等领域。 戴志洋从2012年开始挖矿,并开始接触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他认为区块链就是互联网下一波决定性的革命,会完全颠覆整个世界、甚至有可能推翻所谓的国家、甚至于未来的商业。从2018、19开始,他一直在推动整个区块链的产业,推广各种链和币。大约在2020年底,在他有些遇到瓶颈的时候,陈泰元找到了他。在短暂接触和交流一周后,他決定投入这个领域,并在Quantrend担任首席技术官。戴志洋表示在他抉择的过程中,徐靖腾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铁三角的核心团队就此形成。 陈泰元提出想法与策略;戴志洋负责用技术实现;徐靖腾则专注公司营运、商业拓展。戴志洋称:“我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跟润滑。” 一波三折:从零开始到全球top10
高频
交易商
与传统金融做市商类似,加密做市商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为加密货币市场提供流动性和市场深度,并在该过程中获取利润。因此,人们经常听到的诸如Jump Trading、Wintermute等,不是机构本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涉及股票、期货、外汇等业务的量化交易公司,就是核心人员出自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强大技术与金融从业背景,加密做市业务对他们而言算得上轻车熟路。而Quantrend则完全不同,其核心创始人均没有金融行业履历,要想闯出一番天地,必然是相当不易。 在新冠疫情期间成立的Quantrend,在策略上进行过多次技术调整。量化交易需要处理海量的信息和资料,陈泰元和戴志洋团队最初使用Python语言来处理,但很快发现其效能明显不足的问题,转而尝试Go语言后仍不能达到预期标准,最终才选择了Rust这一冷门但高效的语言。技术转型的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实则困难重重。负责系统建设的戴志洋表示:“一般团队要更换程式语言写产品,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几个月,还可以一直再进化。”而代价是所有人经常关在小房间里一次就是七八个小时。 Quantrend就像是建立在交易平台上的APP,为机构或VIP等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同时也为交易所提供了流动性和交易量。陈泰元在接受PANews采访时表示,“我们还是比较focus维持市场秩序跟稳定,然后就是发展我们的AI技术,从根源做起。” 2021年秋,Quantrend完成
高频
交易系统
的架构,同时训练出有预测力的AI模型,并取得了FTX交易所最高等级的VIP。万事具备后,正式启动
高频
交易
,这本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没过几天,原本直线上升的净值,在某个时间点开始翻转并直线下降。在重新调整参数再次上架后,仅过几个小时就又从直线上升转为直线下降。Quantrend开始怀疑事情不单纯,并做起了实验,结果指向同一个结论:FTX作弊。一个月后,Quantrend最终不得不壮士断腕,卖掉所有的FTT,下架所有的策略,将一切推倒重来。 2022年7月,又历时半年之久,才重新在币安继续交易。然而这个时候,加密市场已经开始转入寒冬,所有从业者开始苦等牛市,却先等来了FTX的爆雷。由于Quantrend在发现FTX有猫腻后早早转移了资产,因而在这场风波中得以幸免于难。 在“转投”币安平台后,Quantrend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稳步发展。从币安的永续合约的视角看,Quantrend已基本跻身全世界前十大的交易商,其XAOS交易系统一年产生的交易量高达3000亿美元。今年年初,Quantrend在OKX也拿下了最高的做市商等级和VIP等级。可以说,不论市场行情好坏,其
高频
交易系统
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和充分认可。 作为初创企业,Quantrend还提供资管服务,如币安VIP 3以上用户可以享受的托管子账户(MSA,Managed Sub-Account)服务,托管子帐户为投资人在将交易委托给专业交易团队操作时 ,同时保有帐户应用灵活性的资产管理服务架构。 在享有与交易团队相同优惠的VIP费率同时,也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其具有灵活操作特性,既能符合投资人账户区分需求,也支持投资人创建多个托管子账户给不同交易团队使用,以更加适应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寻求与大资本合作 目前来看,无论是在交易量、策略、系统以及与交易所的关系和合作上,Quantrend基本上都已经具备。在牛市的预期下,市场向好也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资金体量。作为一个全名排名前十附近的
高频
交易商
,Quantrend今年将寻求与国际资本合作,以扩大其整体的交易量。 至于其资管服务,Quantrend将会更加突出它在市场上的独特性与差异化,包括用托管子账户做增值服务,或去寻求与传统的投行合作。“透过这些银行的托管服务,让银行去做客户的资金安全的担保,然后再去向他们提供一些相对安全收益较高的产品,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今年会去做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03
Coinstore与MCF 合作,揭示加密货币交易的未来
go
lg
...
动。其交易机器人旨在识别套利机会,执行
高频
交易
,并管理风险,展现了 MCF 在动荡的加密市场中提供一致结果的能力。 去中心化金融(DeFi)处于前沿 鉴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兴起,MCF 开发了创新的 DeFi 交易策略,包括流动性挖矿、产量耕作和 DEX 套利,将自己置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盈利的前沿。 安全的关键 MCF 严格的安全政策和程序融入了其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性和伦理的组织的运作方式。MCF 不会将用户的个人或敏感数据出售或租赁给广告商或其他可能实现广告投放的第三方。 安全专家团队:MCF 专注于确保公司内外的安全——在产品和基础设施中,以及在所有操作中。 零信任原则:MCF 在访问管理过程中坚持最小权限原则,并在产品和系统中实施零信任原则。 风险管理和标准合规:MCF 的高管直接参与监督安全策略。 系统检查:MCF 持续工作以识别并修复其产品和基础设施中的安全漏洞。 未来 展望未来,MCF 的潜力无限。计划拓展到新市场,开发创新的交易策略,并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MCF 将继续在加密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8
EVM 的并行化有何意义?或是 EVM 霸权下的终局?
go
lg
...
自 Jump Trading,有丰富的
高频
交易
的经验;Sei 的投资人有 Jump Capital,而且 Jump 还一直深度参与 Solana 生态,包括基础建设和项目。 而 Monad 的早期投资者 Dragonfly 也一直关注相关赛道,曾投资专注分片技术的 NEAR,以及 Aptos、Avalanche、Nervos 等公链。 升级共识算法还不够,终于轮到执行层 在过去的几次公链大战中,执行层一直是被忽视的地方,他们几乎只谈论共识算法的创新,无论是 Solana、Avalanche 还是 EOS 等。虽然他们在执行层有很多的创新,但社区更多还是记得他们使用的共识算法,而且整个社区也会以为这些高性能公链能获得这些性能就是来自于共识算法的创新。 但其实不是,如果想要获得一个高性能的公链,共识算法和执行层是需要配套的,也符合木桶短板效应。而对于那些基于 EVM 并且只改进共识算法的公链,提升性能就需要更强的节点。比如参考 BSC 把区块可以处理的 Gas 限制在了 2000 TPS 的水平,需要的机器配置数倍于以太坊全节点的投入。Polygon 理论可以达到 1000 TPS,平时也就几十到上百。 BSC 存档节点需要至少 16 核 CPU 和 128G 内存,以太坊节点只需至少 4 核 CPU 和 16G 内存。 BSC 团队也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也在和 NodeReal 合作开发 Parallel EVM 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每个区块可以处理交易的数量,让更多交易并行执行,提升 TPS 上限。 并行:不仅从单核升级为多核 CPU 在大多数的区块链系统中,交易是完全按照顺序执行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单核 CPU,当前的计算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计算。这个方式虽然慢,但其优势是简洁且系统复杂度低。 但如果未来区块链系统需要接入互联网级别的用户规模,单核 CPU 肯定不够用。所以升级为多核 CPU 的并行化虚拟机,就能同时处理多笔交易,增加吞吐量。不过,这在工程实现上有很多的挑战,比如同时处理的两笔交易在对同一个智能合约写入数据怎么办?就需要设计一套新的机制来解决这种矛盾。而对于其他完全不相关的智能合约的并行执行,就能按照并行处理的线程数,按规模提升吞吐量。 另外,Parallel EVM 不仅提升并行能力,还会优化单线程时的执行效率。Monad CEO Keone Hon 表示,「...(EVM 的)真正瓶颈在于处理事物时频繁读取写入状态…」。他还表示,并行执行只是路线图的一部份,Monad 更大的使命是围绕 EVM,使其尽可能高效。 所以,Parallel EVM 虽然字面意思仅代表了「并行化」,但其实也是对 EVM 各个组件性能的专项优化,所以它的努力很可能代表者着 EVM 标准下的性能极限。 EVM 不等于 Solidity 写智能合约是大多数区块链开发者的必备技能。工程师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用 Solidity 或其他智能合约的高级语言写出相应的逻辑实现。但 EVM 其实并不能直接读懂 Solidity 的逻辑,需要经过一些「翻译」,将它翻译(编译)为一种机器能理解的低级语言后(opcode 操作码 / bytecode 字节码),才能被虚拟机执行。而这个翻译的过程, Solidity 开发者也不需要理解,因为已经有成熟的工具实现了。 毕竟是「翻译」,所以其中也会产生一些 overhead(额外开销)。而对于有底层代码经验的工程师,可以在 Solidity 中直接用操作码编写程序逻辑,这样能达到最高的效能,也就是用户交易时能节省 Gas。比如 Opensea 推出的 Seaport 协议就在智能合约中大量使用了内联汇编,尽可能为用户减少 Gas 支出。 所以,如果 Parallel EVM 能最终实现,不仅能带来并行化的能力,还会优化整个 EVM 堆栈的性能。普通的应用开发者也就不需要为了节省一点 Gas 就耗费巨大的精力优化,因为底层的虚拟机已经足够强大了,能抹平这些差异。 EVM 性能各不相同,「标准」不等于「工程实践」 「虚拟机」也可以被称为「执行层」,是智能合约被编译为操作码后,最终被计算和处理的引擎。以太坊虚拟机(EVM)定义的「字节码」目前成为了行业标准,无论是基于以太坊的二层网络,还是其他独立的公链,都更愿意先直接且完整兼容 EVM 的标准,开发者写一次智能合约就能部署到多个网络中,性价比极高。 所以只要能完全兼容 EVM 的「字节码」标准,就可以称为 EVM,但是实现方式可以千差万别。比如以太坊客户端 Geth 中就用 Go 语言实现了 EVM 标准。但以太坊基金会的执行层研究团队 Ipsilon 维护了一个用 C++ 开发的 EVM 独立实现,其他以太坊客户端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库来作为 EVM 执行。 举个例子,很多工业化生产的产品都有其对应的国际标准,比如某产品出厂时需要满足菌落数小于某个特定的值才能销售,这就是「标准」。但如何满足这个出厂的标准,每家工厂可以从用几十种不同的杀菌方式中选择,而有些工厂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满足这个要求,这就是「实践」。 既然有 evmone 的实现,也可以做其他实现。所以在 EVM 的这个例子中,EVM 的标准就是定义了一些基础的操作方式「字节码」(比如支持加减乘等最基础的算术),每个字节码有确定的输入时,就有确定的输出。在满足这个标准时,实现(实践)方式天差地别,有大量的自定义空间和工程优化的可能性。 Parallel EVM 的异同 在 Parallel EVM 赛道中,除了最炙手可热的 Monad 之外,还有 Sei、MegaETH、Polygon、Neon EVM、BSC 等,以及 Paradigm 的 Reth 客户端也想实现并行化的功能。 从定位来看,Monad、Sei、Polygon、BSC 都是 Layer 1 区块链,而 MegaETH 可能是 Layer 2,Neon EVM 是基于 Solana 网络的。另外,Reth 是一个开源的客户端,MegaETH 也会部分基于 Reth 的工程继续开发。 当然这几个团队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而且也没完全公开所有的技术细节和工程文件,更多的对比要等后续他们逐渐公开才能展开。或许这又像军备竞赛一样,像 BTC Layer 2、Restaking、以太坊 Layer 2 一样,尽管技术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且开源),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生态的独特性。 Parallel EVM 的技术难点 对于顺序执行的交易来说,瓶颈在于 CPU 和读取写入状态的过程。但好处是这种方式足够简单,不会出错,所有事务都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完成。而对于并行执行的虚拟机而言,是可能存在状态冲突的,所以在执行前或执行后需要增加这部分的判断。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虚拟机支持四个线程并行执行,且每个线程都能同时处理一笔交易,万一这四笔交易都是和 Uniswap 上的同一个交易池交易,那就不能并行计算,因为每次交易后都会影响这个交易池的交易价格。但是如果这四个线程同时处理四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那就没有问题。 这里面会涉及不同团队的设计和工程实现,但至少要确保的是在并行执行后,需要一个模块来检测冲突,如果遇到冲突就重新执行。当然,如果能提前预判并筛查可能存在冲突的交易,也可以增加整个虚拟机的并行效率。 除了 Parallel EVM 这个虚拟机的工程实现差异,各个团队一般也会重新设计并增强状态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并配套设计一个共识算法,比如 Monad 设计的 MonadDb 和 MonadBFT。 挑战 对于 Parallel EVM 而言,有两个可能会存在的挑战:长期的工程价值是否会被以太坊捕获;节点的中心化。 由于各个团队在 Parallel EVM 技术上还处于开发和测试阶段,所以都还没选择开源所有工程细节,这是目前的护城河之一。但是但进入测试网和主网后,这些工程文件就会被公开,也可能会被以太坊或者其他公链吸收。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就需要更快推进生态建设,构建更多生态层面的护城河。 不过这个问题也没这么严重,一方面对于 Crypto 开发者而言,现在有更多的开源许可可供选择(比如 Uniswap 的那种可以将代码公开,但不允许分叉为商业项目的许可),另一方面是 Monad 的定位本就和以太坊有差异。就算以太坊在未来能实现单插槽终局性(SSF),交易的最终性还是至少 12 秒的,这对于更高频的应用场景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个挑战对于所有高性能公链都一样,就是如何部署更多节点,以满足用户的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无需信任(trustless)的基本要求:去中心化。或许这其中还能量化一些指标,比如 「TPS 除以 节点的硬件需求」,这样就能实现控制变量,对比在特定硬件需求的标准下,哪个公链/客户端的 TPS 更高。毕竟节点的硬件需求越低,节点数量就可能越多。 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跟踪 Parallel EVM 各个项目的进展,并详细深入讨论他们的技术和差异。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8
社区奖励和空投预期并行,基于Solana的Perp DEX Zeta Markets为何值得关注
go
lg
...
景。其他主要技术团队成员来自于传统金融
高频
交易
对冲基金,在金融产品交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历史上,DeFi Summer中,以太坊上的DeFi 应用因往往存在使用缓慢、笨拙且昂贵的问题而受到发展限制。然而,基于Solana链,Zeta则不会让用户感到在享受 DeFi 的安全性和透明性时需要做出妥协。凭借Solana 的低Gas费用和动态Gas费用选择算法,Zeta确保用户的订单在极低费用的情况下得以执行。 Zeta于近日发布项目路线图,透露将在今年三季度推出Zeta L2,即在Solana上 的首个DeFi二层,规避目前Solana部分区块空间的拥堵问题。Zeta L2将赋能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使其产品体验能直接与中心化交易所(CEXs)相竞争。基于Zeta L2上的DEX预计每秒可匹配10万个订单,下单延迟小于100毫秒,并且做市商可以以0 gas费的方式提供流动性。通过在Solana上构建以获得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Zeta L2将能够实现比现有以太坊rollup更快的桥接时间和更低的数据可用性(DA)成本。” 随着加密牛市的到来,Zeta的交易量实现显著增长。自Z-Score去年年末推出以来,月活跃用户增长了24倍,截至目前,Zeta链上月活跃用户为71,600。截至3月时,Zeta的总交易量达到了34亿美元,累计交易量为340万笔。日交易量历史最高值达到7200万美元以上,此外,持仓量(OI)达到2400万美元。 奖励计划进行中 $Z空投即将展开 目前,Zeta项目已经启动了多项社区关注的奖励计划,并准备进行$Z代币的空投。邀请系统也于近日上线。这些计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Z-Score(Zeta的积分系统) Z-Score是Zeta的积分系统,旨在奖励 Zeta忠实用户,作为未来项目治理代币$Z空投的资格凭证。用户可以通过在 Zeta 上交易来赚取积分。此外,参加活动获取额外奖励,或者激活 Zeta NFT 卡片,都有助于提升积分。参与 Z-Score 第一季和第二季(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用户,将有资格获得 $Z 代币空投,以表彰他们对 Zeta协议的重要贡献。即使在 $Z 代币上线后,Z-Score 也将成为用户的永久功能,交易者可以在代币上线后,通过交易参与获得周期性的平台奖励。 $Z代币 $Z是 Zeta Markets的治理代币。即将进行的$Z代币的发布和空投,将标志着Zeta向以社区驱动的去中心化协议转变,直接与用户和 Zeta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跃参与者共享价值。$Z的空投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将奖励过去参与 Zeta 协议和更广泛的 Solana 生态系统的用户;第二个阶段专门针对 $Z 质押者。 做市商激励计划 Zeta 允许通过SDK/CPI程序将其智能合约与程序进行连接,适用于做市商和其他整合。“做市商激励计划”旨在奖励在 Zeta 上提供深度、紧密和可靠流动性的做市商。该计划于 2024年3月4日正式启动,将分配 2.7% 的即将发布的 $Z 代币用于激励获得白名单的做市商。战略性的分配将在活动内展开,考虑因素包括价差、深度、正常运行时间和每个市场的交易量。通过费用回扣的战略分配来分配收入份额,这种定制化的方法为流动性启动了强大的飞轮,促进了交易量的增长,并增强了做市商和吃单方的永续交易体验,也可以刺激良性竞争。 除了以上激励机制之外,从3月20日开始,Zeta用户可以通过邀请朋友在平台上交易,获得推荐奖励,赚取受邀者所产生的交易费的10%,以及受邀者Z-Score的10%,同时受邀者也可获得永久的10% Z-Score提升。目前,Zeta Markets的V2已经上线。在未来,Zeta将推出V3,引入 Zeta-Lend、(借贷市场)和收益产品,以及多抵押品支持(即 SOL、xSOL 作为抵押品)。 在DeFi Summer 和FTX暴雷之后,衍生品DEX得到了催化,高速发展。而从市场结构来看,由于中心化交易所(CEX)的便捷性和流动性,衍生品交易目前仍被CEX垄断。据The Block数据,2月,DEX期货交易量比CEX期货交易量的比率仅为0.92%。这意味着留给Zeta等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的发展还有广泛的空间,Zeta的代币上线和未来的计划同样值得期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8
Telegram公链Ton起势 是否会成为Solana挑战者?
go
lg
...
卓越表现,在 DeFi、NFT 市场及
高频
交易
等众多领域建立了强大的生态系统。Solana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处理超高交易速度和降低成本的能力——这正是 TON 尚未完全展现出来的能力。 总的来说,虽然 TON 在结合 Telegram 的社交和游戏领域有其独特的市场优势,但它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法律风险和市场竞争可能会成为其重复 Solana 成功之路的障碍。因此,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应保持一份谨慎的乐观,继续关注 TON 在社交媒体领域的潜力发展,同时也需警惕它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6
印度股票,美股外汇Silkdex股票系统搭建服务,一站式搭建解决方案。系统稳定,独立软件,定制化开发,已上架苹果谷歌商城,24小时在线维护。
go
lg
...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交易速度:在
高频
交易
的时代,交易速度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一个高效的交易系统应当具有低延迟、高吞吐量的特点,以保证交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b. 数据分析:股票交易系统需要能够提供全面的市场数据,包括股票行情、公司财务等信息。同时,系统应当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c. 安全性:一个安全可靠的股票交易系统至关重要。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防范黑客攻击、防范市场操纵等问题是股票系统搭建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 美股系统搭建 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美国股市以其开放、透明和高效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为满足美国股市的需求,股票系统搭建应具备以下特点: a. 多样化交易方式:美国股市以其多元化的交易方式而闻名于世,如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等。一个优秀的美股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交易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b. 监管合规:美国股市具有严格的监管标准,一个优秀的股票交易系统应能够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并具备监管合规的能力。 c. 技术创新:美国股市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科技创新的热土,一个优秀的股票交易系统应当具备创新的技术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股票交易系统服务在印度和美国等国家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成功的股票系统应当具备快速、安全、稳定的特点,同时要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紧跟市场变化,才能在股票交易系统服务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lg
...
奥兴科技MT5系统搭建
2评论
2024-03-25
Bankless:是什么让FTM 3月大涨144%?
go
lg
...
了基础,可以在游戏、社交媒体、流媒体和
高频
交易
等领域搭载大量高性能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需要极高的TPS性能。 尽管 Cronje 的承诺很宏伟,但考虑到此类区块空间已经被许多替代 L1 商品化,而以太坊的 L2 刚刚大幅降低费用,因此该网络的吞吐量提高是否能成为吸引用户和资本的有意义的差异化因素仍有待观察。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5
滑点现象解析与选择:探寻4E合约平台的魅力
go
lg
...
减少滑点的交易环境。无论是大额交易还是
高频
交易
,4E确保用户能够以最优价格进行交易,减少不利的市场波动对交易的影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1
比特币新高 哪个AI交易策略让你领先一步?
go
lg
...
以精确计算出买入和卖出的最佳时机。通过
高频
交易
,投资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功案例 在3EX平台上,"优雅切工法则"和"价值再选"等AI交易策略已经证明了它们的价值。这些策略不仅在比特币达到新高时保持了稳定的收益,还在市场回调时有效地减少了损失,展现了AI交易策略的强大潜力和灵活性。 结语 随着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成熟,AI交易策略将成为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选择合适的AI交易策略,投资者不仅能在比特币达到新高时享受收益,还能在市场波动时保护自己的投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AI交易策略无疑是赢家的选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19
上一页
1
•••
38
39
40
41
42
•••
6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欧美风投走访中国后得出“不可投资的”西方资产清单
lg
...
突发大消息!彭博独家爆料香港机场考虑停飞所有客运航班36小时 怎么回事?
lg
...
中国经济疲态显现,央行刚刚按兵不动!接下来盯紧四中全会
lg
...
美国政坛“黑天鹅”正在逼近!特朗普发出重大警告
lg
...
中美重磅表态!特朗普称将在韩国APEC会见习近平 明年初到访中国举行峰会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