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贸促会:多家外国在华商协会和机构对
中国经济
预期持乐观态度
go
lg
...
外资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重要投资目的地、对
中国经济
预期持乐观态度。具体来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表示,近90%的受访日本企业将在中国维持或加大投资。中国欧盟商会表示,77%的受访企业有意扩大在华南地区的业务。中国美国商会表示,大多数美资企业2023年在华盈利水平有所改善,超过50%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首个或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中国德国商会表示,一半以上德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华投资。
lg
...
金融界
2024-03-29
瑞银汪涛:央行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或其他非常规政策工具
go
lg
...
宽松的猜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
中国经济学家
汪涛就此发表观点指出,中国央行买卖国债的行为不应被视为量化宽松(QE)政策的启动,而是旨在丰富其货币政策工具箱,以增强市场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和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直接影响。汪涛认为,央行有足够的空间通过传统政策工具进行适度放松,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或其他非常规政策工具。央行有可能将重启国债买卖,但只是作为其公开市场操作和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lg
...
金融界
2024-03-29
瑞银汪涛:央行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或其他非常规政策工具,买卖国债旨在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go
lg
...
宽松的猜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
中国经济学家
汪涛就此发表观点指出,中国央行买卖国债的行为不应被视为量化宽松(QE)政策的启动,而是旨在丰富其货币政策工具箱,以增强市场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和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直接影响。 汪涛明确表示,2024年中国的宏观政策基调将保持支持性但力度适中。政府财政政策将小幅扩张,包括设定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为3%,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至3.9万亿。这些措施预计能够被市场顺利吸收。 汪涛回顾历史,解释央行为何在过去二十年中未进行国债买卖。根据法律法规,央行不得直接从一级市场购买国债,但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此外,央行也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如逆回购、MLF、SLF、PSL等)向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而这些工具多以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为抵押品。 央行曾经在2000-2003年进行过国债买卖操作,但在其后的二十年中停止了交易国债,其中的例外是2007年央行从商业银行购买了1.5万亿元特别国债(其目的是成立中投公司)。在王涛看来,央行在过去二十年中选择通过借贷便利工具管理流动性,而非直接买卖国债,以避免对国债市场收益率产生较大影响。 为什么现在央行可能考虑重启国债买卖?汪涛指出,2015年之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汇占款增长,后者得益于此前强劲的出口增长和相关资金流入。2011-2014年,外汇占款占央行总资产的80%以上。当前,随着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和经常账户盈余收窄,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依赖从外汇占款转向国内流动性工具。截至2024年2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规模44.6万亿元(占GDP的36%),其中外汇占款22.2万亿元(占总资产的50%),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17.0万亿元(占总资产的38%,其中MLF余额为7.3万亿元,PSL余额为3.4万亿元)。 汪涛指出,当下央行管理流动性需要更高的灵活性,也需要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资产负债表扩张,同时国内政府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为央行买卖国债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截至2024年2月,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规模达44.6万亿元,其中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分别占总资产的50%和38%。 展望未来,汪涛预测,政府工作报告所设定的积极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演变为大规模宽松。央行预计将小幅放松货币政策,年内可能下调政策利率10-20个基点,降准25个基点,并运用更多流动性工具以保持信贷稳健增长。预计2024年末信贷增速将达到9.5-9.6%。汪涛认为,央行有足够的空间通过传统政策工具进行适度放松,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或其他非常规政策工具。央行有可能将重启国债买卖,但只是作为其公开市场操作和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lg
...
金融界
2024-03-29
一则超市招聘广告引爆舆论揭就业苦涩现实 美媒:中国年龄较大求职者暴露失业危机的规模
go
lg
...
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年龄歧视一直存在;在
中国经济
低迷时期,失业率上升的情况更加明显。 Elliot Fan说道:“与年轻工人相比,经历过失业的中年人可能会失业更长时间,最终因灰心丧气而停止继续找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中年失业比年轻员工失业更令人担忧的原因。” 美国《新闻周刊》联系了中国外交部寻求置评。 随着中国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目前男性为60岁,白领女性为55岁,工厂女工为50岁),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而迅速老龄化的国家面临的压力将会加大。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告诉《新闻周刊》:“相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中国有大约1亿劳动力过剩。过去,中国依靠出口来确保就业。但现在,由于经济低迷和西方的‘去风险’政策,中国的出口正在下降,失业压力正在上升。” 令局面“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中国将有创纪录的1179万大学生毕业。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月份表示,去年中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超过1240万个。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中缺少农村劳动力的数据。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的青年就业报告中,人口统计数据、学生和放弃找工作的人也被省略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暂停了六个月后,于去年12月恢复按新方法编制的月度报告。
lg
...
风枫
2024-03-29
“中国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向政商界释出了哪些信号?
go
lg
...
,赵乐际表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经济
# (来源:Nikkei Asia) 他说,
中国经济
“持续复苏,长期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也表示反对美国和欧洲日益蔓延的经济利益与中国脱钩的运动。 谈到3月早些时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的中国今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时,他指出,中国“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 他希望所有国家“搭乘中国发展高铁”,并称得益于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未来五年中国贸易额将超过32万亿美元。 他还表示,中国拥有40万家高科技企业,并呼吁深化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由于
中国经济增长率
下降以及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外国公司纷纷撤离中国。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称,2023年流入中国的投资总额为330亿美元,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许多公司采取“中国+1”运动,希望减少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新投资正在减少。 赵乐际没有点名具体国家,他表示,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脱钩。 他说,亚洲国家历来风雨同舟、守望相助、面对国际鼓吹分裂,要坚持独立自主,团结自强。要反对单边主义、集团主义;反对选边站,反对成为地缘政治的挑逗者,要防止地区和世界沦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势的筑墙设垒、脱钩断链。 他续称,中国将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亚洲国家要深化各领域互助互利合作,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赵乐际强调,中国正采取一系列扩大高水准对外开放的新措施,诚挚欢迎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中国全国人大将继续从法律制度层面促进中外互利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更高水准对外开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去年的活动中发表了讲话,但没有参加今年为期四天的活动。 周三,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美国商界领袖举行会谈,呼吁美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倡议。
lg
...
圈内人
2024-03-29
中国石化上涨2.09%,报6.35元/股
go
lg
...
共100余家,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
中国经济
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截至2月29日,中国石化股东户数37.84万,人均流通股31.54万股。 2023年1月-12月,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32122.15亿元,同比减少3.19%;归属净利润604.63亿元,同比减少9.87%。
lg
...
金融界
2024-03-29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汇添富基金张朋:过去这三年
go
lg
...
和商业模式运行的高端白酒企业,深深融入
中国经济体
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没有激动人心的故事可讲,未来的可预见性反而会更高一些,投资的稳定性也更强一些。 估值可以有多高?亏钱的方式可以有多少种? 在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持续下跌之后,如果我们去看那些跌了50%甚至80%的公司,有些仍然觉得估值很贵。这其中有些公司当然是因为我们之前对其基本面的判断出现了问题,利润并未如预期增长甚至大幅下滑,在当年的热门板块里的公司大多如此;也有些公司利润其实如预期持续增长,但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比如A股的白酒公司、医疗服务公司,以及港股的一些互联网和服务业的公司。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虽然当期利润没有下滑,但投资者对远期的空间或者增速进行了重新评估,但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就是当初给的估值太高了。如果没有深刻的经历过漫长的估值收缩过程,可能对于“当初给的估值太高了”也不会有那么切身的体会。 下行的市场中依然有可以赚钱的机会? 即便是在过去几年全球最为“惨烈”的香港市场,也有不少公司实现了翻倍甚至更大幅度的上涨。这些公司或板块的上涨逻辑回头来看是如此清晰。对那些净值下跌、信心受挫、头发日渐斑白的大多数投资者(比如我)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悲喜交加的事实。资本市场似乎永远都有可以做多的机会,只在于我们是否正确的理解了这个市场的beta和alpha,可能首先是是否正确理解了beta。 经过漫长的下跌,估值的泡沫被大大压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寻找那些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同时,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一个天资愚钝的普通人,那么不要浪费过去三年多的经验和教训,因为这许多经历我们在书本上是无法体会的,在某个安静的时刻,细细的复盘回想,可能会收获良多。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作者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2024-03-29
艺术市场报告5大要点!中国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
go
lg
...
活动的强劲激增”,但指出,由于担忧关于
中国经济
和市场的“未来轨迹”,下半年的销售“大幅放缓”。2023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虽然高于2022年,但仍比2013年低20%。 与此同时,英国的艺术品销售额到2023年将同比下降8%,至109亿美元,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比十年前的2013年下降15%。艺术品进口也同比下降16%。2022年,这一数字将由28亿美元增至23亿美元,比2019年的水平低约26%,这是英国交易商自2016年英国脱欧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一下滑意味着到2023年,英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价值中所占比例为17%,跌至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占19%)。 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占总销售额的42%,但这一数字比去年下降了3%。2023年美国市场销售额下降10%,至272亿美元,报告将其归因于高端市场与2022年相比“更薄弱”,2022年出现了多项高额销售额,例如微软已故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的私人收藏以超过16亿美元价格成交,成为拍卖史上最大单一所有者拍卖。 (保罗.艾伦私人收藏拍卖,来源:佳士得) 在其它地方,法国市场的销售额在2023年下降了7%,但该国仍保持了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事实上,欧盟整体销售额下降了2%。 4. 大多数经销商和拍卖行预计2024年销量将增加或稳定 大多数经销商和拍卖行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稳定或有所改善,而预测自己企业和同行销售额下降的人只是少数。 约36%的经销商预计2024年销量将增长,尽管这一数字较2022年底的45%和 2021年底的62%有所下降。但约48%的经销商预计销量将保持稳定,从2022 年底开始增长了9%。同时,16%的人预计销售额将同比下降。最乐观的细分市场是营业额低于25万美元的经销商,其中54%的人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长,8%的人预计销售额将下降。 与之前的报告一致,与同行相比,经销商对自己的销量更加乐观:约23%的经销商预计同行销量将在2024年有所增长。 拍卖行业的积极性更为明显,38%的中型企业预计销售额将有所改善,这一数字略高于经销商,但与2022年底相比下降了1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仅为4%预计销售额将下降,较2022年底下降24%。 从当前风险来看,政治和经济波动是经销商最关心的问题。当被问及选择2023/2024年面临的三大挑战时,约36%的人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是与收藏家保持关系(32%)和艺术博览会的成本(24%)。 5. 女性艺术家市场取得了进展——但还不够 根据报告中的多项指标,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距离实现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一级和二级市场的经销商来说,2023年女性艺术家的比例为40%,比2022年增加了1%。这是由一级市场画廊推动的,一级市场中女性艺术家的比例从42 %至46%。 从销售额来看,女性艺术家在一级市场画廊中所占份额为39%,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画廊中则占30%。报告发现,女性艺术家比例较低的画廊表现较差. 该报告还发现女性艺术家在网上呈现出“缓慢但积极”的趋势。根据 Artsy 收集的数据,2023年该平台上所有画廊发布的艺术品中,有36%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较2016年的低点逐年稳步增长。这一数字虽然低于Artsy上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数量,但仍较2023年的22%有所增长。
lg
...
艺术品市场洞察
2024-03-29
新纽科技(09600.HK)2023年收入2.46亿元 同比小幅下滑5.8%
go
lg
...
(09600.HK)公告,2023年,
中国经济
处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新纽科技置身于复杂的宏观外部环境及快速迭代并充满变革的行业发展背景下,研发、经营、发展同样处于转型的阵痛期,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集团实现收入人民币2.46亿元,主要来自IT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较2022年小幅下滑5.8%,收入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技术和维护服务收入及销售标准软件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所致。 2023年,集团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人民币6920万元;每股亏损8.79人民币分。 未能保持以前年度的持续盈利趋势,主要由于在毛利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1)因以前年度持续投入研发且形成无形资产后使递延开发成本摊销金额增加导致研发开支较大幅度增加,(2)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预期信贷损失增加所致。
lg
...
格隆汇
2024-03-28
佳兆业集团(01638.HK)2023年收益增加3.0%至约261.59亿元
go
lg
...
收并购及招拍挂及城市更新等方式,继续在
中国经济
蓬勃发展的区域物色项目资源。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总土地储备约为23.83百万平方米,其中约58%的土地储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现有土地储备足够应付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所需。
lg
...
格隆汇
2024-03-28
上一页
1
•••
497
498
499
500
50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猛烈回调!鲍威尔讲话发威 金价大跌近28美元 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对乌措辞突然转向!AI热潮又一次激发热情,小心美联储泼冷水
lg
...
特朗普突传大消息!路透独家:特朗普拟在即将到来的亚洲之行中增加日本一站
lg
...
中美突发重大信号!彭博:中国敦促中资企业避免把价格战带到美国
lg
...
几乎没有利空:黄金3800下方等待催化剂!投行坚定看涨至……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