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习近平经济政策的悲剧在于走错了路” 英国金融时报深度分析:中国社会契约的崩溃
go
lg
...
经济低迷时期蓬勃发展的可疑业务,也受到
中国经济
放缓的影响。上个月,周的收入下降到去年水平的一小部分。他现在打算回到他在中部省份河南的家庭农场,卖有机鸡蛋。 他说:“我不知道经济衰退该怪谁,但我只知道,今年的经济真的很糟糕。到处在裁员。” 随着
中国经济
增长放缓,像周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中国2.96亿农民工正面临薪资增长放缓,应届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城市中产阶级在政策引发的房地产崩盘中损失惨重,富人正因北京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和医疗行业的打击而步履蹒跚。 (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国家安全法规令外国公司感到担忧,其中许多公司已停止投资。只有在某些政府部门或半导体等战略性行业工作的人才能幸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随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减少不平等,国家正朝着“民族复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 但在胜利的言论背后,许多观察人士怀疑,政策制定是否游移不定。过去,中国共产党允许人民获得丰富的经济机会,以换取对他们政治自由的严格限制。 英国《金融时报》称,现在所谓的“社会契约”已经不再清晰。取代增长和机遇的是对安全和“美好生活”的模糊承诺。但是,大约有6亿人每月靠不到140美元勉强维持生计,这足够了吗?一个曾经乐观的社会现在对未来感到担忧。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George Magnus表示:“过去的契约相当简单,那就是:‘我们将远离政治,我们将不发表敏感意见,前提是我们能预期未来会繁荣。’” 他表示,这一契约“已经受到破坏,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旧发展模式不再真正奏效,还因为政府自己没有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信任问题。” “共同富裕”的承诺 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Peace)专家Evan Feigenbaum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2017年的十九大上获得中国中央总书记的第二个任期后,习近平发出了中国“新政”的信号。 Feigenbaum写道,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矛盾——不同力量或影响的辩证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 根据官方媒体对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讲话的报道,在改革开放时期,党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增长上,即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国家“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习近平宣布中国正面临新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他说“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需求”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更好环境的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安全问题是关键。习近平在2012年成为党的领导人时,共产党担心,不断壮大的私营部门正在赋予企业家权力,使官员们黯然失色。2013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一份内部备忘录“九号文件”,抨击西方宪政民主和其他理念,如普世人权和热情支持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在随后的几年里,习近平通过无休止的反腐运动加强党的纪律,同时推行更加自信的外交政策,疏远美国等大型贸易伙伴。 斯坦福大学
中国经济
与制度研究中心(Center on China’s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s)高级研究学者Xu Chenggang表示:“所谓的反腐运动只是(共产党)想要用来清洗所有不忠诚的人的一种工具。” 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加强控制的做法无处不在,从限制经济数据的发布,到根据数据和反间谍法对外国咨询公司进行调查,再到宗教和文化的中国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Drew Thompson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习近平领导下的社会契约中非常明确的一部分。” 但正是在2021年,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的第一次冲击中复苏,习近平发起了迄今为止最具决定性的运动之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称之为“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打击了亿万富翁马云的互联网帝国,导致他和该国其他重要互联网集团基本上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北京方面一夜之间关闭整个在线辅导行业,并限制儿童在线游戏。 在2021年8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共同富裕”的讲话中,习近平阐述了该政策的更深层次目标。他说,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资本的无限制扩张”,“坚持公共部门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以某种方式调动“企业家的热情”。 显然,这并不是在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式的社会福利国家。习近平表示,中国共产党正在追求将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但绝不能“陷入鼓励懒惰的‘福利主义’陷阱”。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再造尝试对投资情绪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在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北京方面的新冠清零政策以及“三条红线”——一种迫使负债过高的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的计划。 从2021年2月到今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股已经暴跌70%。虽然部分原因是外部因素,但国内政策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今年6月,在中国政府停止发布相关数据之前,青年失业率曾达到21.3%,这可能是互联网行业萎缩的副产品。互联网行业是年轻毕业生的一大雇主。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一级市场平均房价有所下降。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分析中心(Center for China Analysis)研究员Neil Thomas表示:“习近平的经济政策的悲剧在于,他发现了一些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却走错了路。”
lg
...
tqttier
2023-11-02
数百人聚集在国家殡仪馆附近!李克强遗体11月2日火化,天安门下半旗悼念
go
lg
...
月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帮助指导了
中国经济
十年。他于2023年3月卸任,尽管比70岁的非正式退休年龄还早两年。 尽管他在任期间经历了多次危机,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而且对改革也没有表现出热情,但他被视为日益专制的中共领导人的替代品。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使自己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最强大的领导人,并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李克强逐渐被边缘化。 目前接棒李克强、新一任中国政府首脑的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李强被看作是习近平数十年来的亲信。这名出生在浙江瑞安的领导人身上有很多标签,例如最高领导人的忠诚者、低调务实的实干家;亲商的仕途表现,也让一些人期待他会成为民营经济的守护人,为在困境中徘徊的民企注入信心。
lg
...
超启
2023-11-02
港股互联网板块回暖,小米集团-W领涨,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上涨1.38%
go
lg
...
量刺激举措终于相继出台,有望大力提振对
中国经济
增长前景的预期,从而利于港股风险偏好升温。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外联接(A类:017125;C类:017126)。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2
日本政商界对李克强逝世表示悲痛 《南华早报》:日本哀叹失去作为修复两国关系冷淡的中间人
go
lg
...
这对两国关系是有害的,而且肯定会影响到
中国经济
。” Nagy说,中日关系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对领土和台湾问题的安全关切上,而不是互利的经济关系。 他补充称:“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它变得更加意识形态化,这正在破坏两国经济关系的稳定,这对双方都不利。” 东京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Ryo Hinata-Yamaguchi表示,习近平冷落李克强是日本领导人遗憾的来源。根据Hinata-Yamaguchi,两国已经“失去”通过李克强直接沟通的渠道。 他说:“日本领导人确实希望有一位可以直接对话的中国高级政治家,但这很难,因为习近平的随行人员都听从他的指示。我对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立这种联系并不乐观。”
lg
...
tqttier
2023-11-0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92万亿元!隔夜利率传“尖锐爆鸣声”,提醒监管机构小心潜在风险
go
lg
...
中国境况不佳的房地产行业有大量敞口。#
中国经济
# 流动性紧张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尤其是如果中国央行在10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意外萎缩后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资金的话。 然而,这是更深层次金融问题的征兆。中国公共财政恶化的速度比规划者预期的要快。 正因如此,中国政府最近调整了中央政府预算,增发1万亿元(合1,370亿美元)主权债券,以帮助地方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持续危机。这可能会让一些机构感到意外,尤其是那些利用短期借款为长期投资融资或投机高收益房地产债券的机构。 2012年,一项国家审计证实,地方政府累积了高达10万亿元的债务。据路透社报道,自那以来,这一数字已增至92万亿元。 周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一份新闻稿建议监管机构解决结构性问题,如引入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和加强对腐败的监督。最新的流动性紧缩提醒人们,短期风险将使任何对中国金融体系进行更大改革的尝试复杂化。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以及总理李强参加了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议于10月30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会后的一份公告称,中国政府将解决金融领域的根本性问题,如管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
lg
...
风起
2023-11-02
会员
高层领导人对经济困境的担忧日益加剧!港媒:中国加强党对金融的控制令投资者担忧
go
lg
...
象。 麦格理(Macquarie)首席
中国经济学家
Larry Hu表示,这反映自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中国政策的总体转变。 Larry Hu说道:“现在的大环境与2017年大不相同,产业链的安全受到高度重视。许多领域都开始关注安全,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权力的集中可能与中国面临的困难经济形势有关。 Garcia-Herrero说道:“中国的经济表现并不理想。因此,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就不会出现任何形式的金融事件。因此,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出于必要,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 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表示,北京似乎希望让市场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更好地控制金融体系,“但是鱼与熊掌很难兼得”。 习近平表示,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中国政府的“永恒主题”,他并承诺加强各方面的监管,协调金融开放与安全。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当然,在大背景下谈论这个问题时,感觉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金融安全,而不是开放。底线是避免任何系统性风险。”
lg
...
tqttier
2023-11-02
《芯片战争》作者警告:若中国大陆封锁台湾 全球经济恐损失数万亿美元
go
lg
...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损失的两倍。据估计,
中国经济
将萎缩7%,而台湾经济将面临近40%的毁灭性收缩。
lg
...
晴天云
2023-11-02
科创100ETF(588190):盘中持续溢价,六成科创板公司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口替代
go
lg
...
术等产业为核心的“硬科技”聚集,代表了
中国经济
的科技力和创新力;一旦市场好转,更容易实现业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这也是资金持续加码科创板优质公司的“秘密”所在。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2
中国石化上涨2.01%,报5.58元/股
go
lg
...
共100余家,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
中国经济
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截至9月30日,中国石化股东户数39.27万,人均流通股30.52万股。 2023年1月-9月,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4699.41亿元,同比增长0.68%;归属净利润529.66亿元,同比减少7.47%。
lg
...
金融界
2023-11-02
Mysteel:2023年基建用钢用量环比小幅增长——基建用钢增量难以替代地产用钢下滑
go
lg
...
也由长期过热阶段转向缓慢出清阶段。现在
中国经济
处于对地产去依赖化阶段,因此钢材消费的支撑重心也在发生转移。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建筑行业除房地产以外的钢材消费的另一支柱,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基建具有政府直接可控、政策传导通畅、短期直接提升经济指标等优点,逐步成为政府稳增长、逆周期调控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未来一部分钢材消费将向基建用钢转移,以弥补一部分地产用钢的下滑。 本文通过基建投资的一致指标分析拆解基建投资如何传导到钢材需求并推演其具体带动的钢材消费量。 基建定义以及基建投资中钢材消费领域拆解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网定义,中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包括农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其中涉及钢材消费的领域可以将基建及其用钢应用场景分成三类(如表1): 表1:基础设施建设中涉及钢材消费领域 领域 行业 涉及大量用钢的分项 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能源建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建设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水利管理业 数据来源:Mysteel整理 (一)交通建设领域: 交通建设领域主要涉及由铁路、公路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的交通运输业。其中分为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两大分项。 1. 铁路建设用钢需求推演 铁路建设用钢场景覆盖新建铁路、旧铁路的维修及改选、铁路桥梁建设及机车、车辆制造维修等;包括线路用钢(钢筋、螺纹钢筋等)、轨道用钢以及桥梁用钢(各类型钢、桥梁板)等。 以铁路投资用钢模型测算:铁路建设用钢/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0.33,即每增加1亿元的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铁路建设的直接钢材消费量约为3300吨。从占比来看,在2008年首次基建发力后,铁路投资占比达到顶峰,随后便不断下降,逐渐保持在5%。2018年统计局不再公布具体投资额后,据Mysteel推演,目前铁路投资在基建投资中占比约在3.8%左右。占比下行的原因可能是近年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已经逐渐饱和,铁路建设边际收益下降,抑制了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投资意愿。 2022年铁路运输业年度投资额约在7420亿元左右,根据以上模型测算2022年铁路建设可直接拉动约2448.6万吨钢材消费。2023年1-9月铁路运输业累计投资额约为6122.8亿元,因此2023年前三季度铁路建设可直接拉动约2020.5万吨钢材消费。 2. 公路建设用钢需求推演 公路建设用钢场景覆盖高速公路建设、一、二级公路建设、桥梁建设、涵洞支撑及其他路网建设,其中高速公路建设用钢为主。 目前,我国每公里高速公路耗钢量约为400-500吨,以中间值450吨测算。公路投资用钢模型为:公路建设用钢/公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0.16,即每增加1亿元的公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公路建设的直接钢材消费增加额约为1600吨。从占比来看,公路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近年来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20%左右。 2022年公路运输业年度投资额约在49577亿元左右,根据以上模型测算2022年公路建设可直接拉动约7932.3万吨钢材消费。2023年1-9月公路运输业累计投资额约为35911亿元,因此2023年前三季度公路建设可直接拉动约5745.8万吨钢材消费。 (二)能源建设领域: 能源建设涵盖石油勘探开发,发电站建设,原油、天然气运输工程如西气东输工程等的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数据为基础可得出能源投资用钢模型:能源建设用钢/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0.14,即每增加1亿元的电、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能源建设的直接钢材消费额则约为1400吨。从占比来看,电力、热力能源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一个稳步降低,但近年又开始逐步升高的过程,于2017年逐步稳定在13%左右。 2022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年度投资额约在28972亿元左右,根据以上模型测算2022年能源建设可直接拉动约4056万吨钢材消费。2023年1-9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投资额约为24878亿元,因此2023年前三季度能源建设可直接拉动约3483万吨钢材消费。 (三)水利建设领域: 水利建设领域涵盖水库、堤防、灌区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的水利管理业。以水利投资用钢模型测算:水利建设用钢/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0.05,即每增加1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则水利建设的直接钢材消费量约为500吨。从占比来看,水利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近十年来都稳定在5%左右。 2022年水利管理业年度投资额约在11620.5亿元左右,根据以上模型测算2022年水利建设可直接拉动约581万吨钢材消费。2023年1-9月水利管理业累计投资额约为9003亿元,因此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建设可直接拉动约450万吨钢材消费。 总的来说,2022年前三季度基建可拉动的直接用钢需求约为1.05亿吨(10486万吨),2023年前三季度基建主要用钢领域可直接拉动约1.17亿吨(11699万吨)钢材消费,同比增长近11.6%。 2022年基建直接拉动约1.5亿吨钢材消费,根据Mysteel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约9.79亿吨(预计2023年总消费9.75亿吨)。因此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在钢铁总消费量中的占比约为15.3%。2022年前三季度基建直接拉动钢材消费占比约14.4%。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约7.5亿吨,2023年前三季度基建在钢铁总消费量中的占比已经达为15.6%。 总结及年末展望 通过基建直接拉动钢材消费的绝对量以及基建占比总钢铁需求上的增长可以直观观察出地产下行后,基建用钢增长弥补了一部分地产用钢需求,但是难以完全替代。今年基建用钢在钢铁总消费中继续稳定发力,但需注意基建投资增速从今年下半年起已开始趋缓(当基建投资增速达9%以上才对钢材下游需求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今年前三季度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达91%,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基建投资增速或继续走低,年末基建钢材消费量增长动力可能有所不足。 近期,支持地方财政政策利好频繁释放,与基建直接相关的无疑是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用于灾后重建、工程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今年拟使用5000亿元,剩余部分结转明年使用。今年增发的5000亿元国债直接灾后重建与水利基建,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提振。但根据水利投资用钢模型测算,5000亿特别国债全部用于水利建设,也仅能拉动250万吨钢材需求。与基建直接拉动钢材总量来说占比不大。四季度基建钢材消费量增长可能会由于叠加十月底财政发力有边际好转,但长期来看其上升动能不足,对于今年年末钢材需求的溢出效应仍然有限。 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原创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11-02
上一页
1
•••
697
698
699
700
70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今天美联储终于要降息!黄金创新高后遭获利了结,跌破这一水平恐不妙
lg
...
中美突发重磅!彭博:中美贸易谈判期间 中国解除富国银行银行家出境禁令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