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博闻科技:5月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go
lg
...
售收入,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抓住当前
中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适时拓展优质项目投资机会,争取在较短的时期成为经营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实业公司。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并将根据《证券法》《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以公司在上述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 问:公司在历年的报告中,均到:立足云南,面向全国重点区域,积极投资于具有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将公司培育为优质的注重资产经营的实业公司。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不论是松茸项目,还是火腿项目,规模都不大,对公司的整体利润贡献都很小,甚至为负。请公司如何看待查略和实践不一致的? 答:衷心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认真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积极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运营环境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稳妥有序落实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在主营业务转型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公司经过认真调研,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依托云南资源禀刘志波2023-05-051542赋条件,聚焦云南高原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持续挖掘农副食品加工或食品制造行业优质项目的投资机遇,先后投资发展以松茸及其制品和以诺邓火腿、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品的项目,努力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子。目前食用菌业务和火腿业务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能否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构成重要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并将根据《证券法》《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以公司在上述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 问:公司在历年报告的的发展战略中,都反复说:立足云南,面向全国重点区域,积极投资于具有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将公司培育为优质的注重资产经营的实业公司。但实际操作上,公司收购的资产中,无论是松茸项目,还是火腿项目,规模偏小,业绩较差。请公司:如何看待这个? 答:衷心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认真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积极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运营环境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稳妥有序落实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在主营业务转型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公司经过认真调研,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以博闻科技2022/9/21163100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依托云南资源禀赋条件,聚焦云南高原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持续挖掘农副食品加工或食品制造行业优质项目的投资机遇,先后投资发展以松茸及其制品和以诺邓火腿、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品的项目,努力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子。目前食用菌业务和火腿业务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能否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构成重要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并将根据《证券法》《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以公司在上述媒体披露的信息为准。 博闻科技(600883)主营业务:水泥业务和食用菌业务。 博闻科技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5.91万元,同比下降52.83%;归母净利润2706.27万元,同比上升128.83%;扣非净利润2500.79万元,同比上升14.84%;负债率4.74%,投资收益3005.09万元,财务费用-30.33万元,毛利率25.8%。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博闻科技(60088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存货/营收率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1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1.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5-09
中国房地产展望2023:分化时代到来
go
lg
...
房住不炒”前提下,提振市场信心,这事关
中国经济
复苏进程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随着前期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后续楼市政策的继续放松、购房信心的逐步恢复,预计2023年楼市将继续保持点状弱复苏态势,复苏集中在热点城市二手房、改善性住房。 我们在《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对2023年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预测,乐观情景下,我们假设2023年超预期利好政策出台,且落地速度快,经济步入复苏轨道,居民收入改善等。需求端,一线城市外围区和主要二线城市核心区因城施策放松限购,居民观望情绪扭转,销售明显提升。供给端,优质房企融资端利好政策加码,落地快,房企信心加速恢复,拿地积极性上升。我们预计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企稳回正,同比分别+5%、+6%、+2%;考虑到2022年拿地少等因素,预计2023年新开工面积同比-7.4%。 4 长期展望:大都市群城市群化、区域分化加剧、“产业+地段”为王、改善时代来临 我们对未来十年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测算: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改善性需求、城市更新等,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仍有发展空间。根据我们测算,2023-2032年年均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约10.9亿平,相较2011-2022年年均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的12.8亿平有一定下滑。2032年我国居住总需求降至10亿平方米。2023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约12亿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剔除行政区划变动)、居住条件改善、城市更新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31.5%、 32.7% 、35.8%。2032年总需求波动降至10亿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居住条件改善、城市更新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15.4% 、37.4% 、47.2%。改善性需求总量、占比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3年后有望超越城镇常住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成为最大的需求。 我们认为,未来房地产有以下趋势: 一,区域分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最大特征。具体有3个表现:一是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发展潜力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南方地区房地产市场整体好于北方地区;二是发达城市群、都市圈房地产增长潜力相对不发达城市群、不发达都市圈更高,不发达城市群、不发达都市圈房地产市场表现将好于非城市群、非都市圈;三是人口流入的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与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根据我们此前的研究结果,一国成熟市场的套户比一般在1.1左右,这个数字表明该国住房供求基本实现平衡。2020年,中国套户比超过1.1的城市数量占比已达56.7%。我们预测未来中国70%的城市将出现房子过剩,只有20%多的城市房子有潜力。 二,城市内普涨时代结束,“产业+地段”为王。1978—2022年,中国城镇套户比从0.8增至1.09,住房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平衡,房子全面普涨、闭眼买房时代结束,城市内部房地产市场分化将加剧,产业和地段对房地产价值影响深化。从政策看,2016年以来,随着“房住不炒” 提出、因城施策深化,各城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提高房地产调控频率与精细度。从环境看,2022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热点城市人口净流入放缓,非热点城市人口净流出。房地产从大开发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其一,历史积淀造就老城区“地段”,城市规划与发展创造新“地段”, “地段”通过吸引高购买力人群影响房地产价值。其二,产业集聚通过创造高购买力人群、影响土地成本,进而影响板块内房地产发展,产业外溢又会带动周边板块房地产发展。 三,改善时代来临,产品力将成核心竞争力。中国住房整体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对住宅的追求从单纯的“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人人都有房住不意味着人人都住上了好房子,居民对住宅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住房产品力的不同,推动住房价值分化。户型方面,“改善为王”代表改善性需求的户型正在成为主流,三房户型成交套数占比变高,四房户型成交占比也呈增长趋势,二房户型的需求量则逐年下降。多居室的户型能提高居住体验,随着人均住房面积增长,消费者从 “住小房”向“住大房”转变,大户型未来也许会逐步成为购房主流。品质方面,住房品质影响住房价值,住房消费需求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居民对住房品质的要求提高。 四,行业出清、剩者为王。纯开发房企向“轻重并举”转型。高杠杆时代已经结束。房地产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未来大部分开发型房企会消失,头部房企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随着行业出清,“三高”经营模式终结,行业整体负债率将下降。经历行业寒冬后,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探索新发展模式,提高现金流安全垫,未来将向“轻重并举”新发展模式转型。 5 启示:短期因城施策适度松绑,建立人地挂钩等长效机制 当前并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救房市,而是在稳房市的同时,要发挥其实体经济属性,避免其金融属性死灰复燃。2020年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占我国GDP的17%(完全贡献),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3%(直接贡献),房地产带动产业链占GDP的9.9%(间接贡献)。房地产问题解决宜早不宜迟,建议尽快化解地产困境,这样有利于稳宏观经济,也能通过短期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又能通过新模式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短期稳楼市: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适度松绑,促进房地产软着陆 在坚持“房住不炒”前提下,各城市应因城施策、适度松绑,促进软着陆。 1)适当降低人口流入地区限购门槛,增强市场信心。 2)下调首套和改善型二套首付比,减轻刚需人群和改善型购房人群的首付压力。 3)下调首套和改善型房贷利率,加快贷款审批。 4)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或允许提取未纳入贷款额度计算的公积金余额付首付。 5)北上广深等应适当降低落户和购房门槛,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的客观规律。 6)通过贷款展期、债务重组、并购等方式化解房企风险。 长效机制:推进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租购并举为五大支柱的住房制度改革 根据我们对发达经济体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的研究,结合中国住房制度现状和发展阶段特点,建议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租购并举为五大支柱构建长期住房制度。 1)推动都市圈城市群战略。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 2)以常住人口增量为核心改革“人地挂钩”,优化土地供应。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跨省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严格执行“库存去化周期与供地挂钩”原则,优化当前土地供应模式。 3)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稳定购房者预期,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规范房企融资用途,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一定时间窗口让存在问题的房地产企业有自救机会。 4)稳步推动房地产税试点。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是大势所趋,2021年,中央提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未来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经济模型评估房地产税对各方影响。 5)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lg
...
金融界
2023-05-09
李大霄:中国最优质资产重估预示牛市开启,是中国特色估值理论的最佳实践
go
lg
...
理论将在中国股市得到最佳实践。 从
中国经济
企稳回升的趋势来看,对股票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经济
今年目标在5%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总独占鳌头,地产、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暖风频吹,全力拼经济氛围已经形成。投资和消费将加大力度,内循环将更加得到重视。 更加重要的是,
中国经济
长期增长潜力巨大,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近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2%,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未来
中国经济
占全球经济比重还会慢慢提升,经济增长从长远看必然推动股票市场重心提升。
中国经济
长远发展就打开了中国优质资产的上行空间,将恶意做空中国的空头一网打尽。中国优质资产的长期低估与空头们长期霸占舆论和理论高地不无关系,与空头们实际上用强大的资金实力布局的空头策略不无关系。 随着庞大的居民储蓄将会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加大进场力度,个人养老金、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会随着行情不断上涨而加速进场。牛市到了,只可惜外资捷足先登,伴随着大量散户在空头的恐吓之下纷纷离场,底部又给外资抄走了,非常痛心,又无可奈何。大量后知后觉资金只能在市场突破3400之后无奈又不甘地被动追进了。我断言一定会追进的,一切皆人性使然。提醒恶意做空中国的空头们这次要谨慎了。这是国家力量。
lg
...
金融界
2023-05-09
中国银行股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市值上升1660以美元带动大盘!
go
lg
...
票等板块。 中资银行股上涨之际,人们对
中国经济
复苏的前景深表怀疑,最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落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主权债券出现反弹,表明交易员正在消化经济放缓的影响。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 4月份下跌5.2%,表现几乎落后于其他所有全球基准。 与美国银行的对比也很明显,KBW银行指数(KBW Bank Index)跌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地区银行屈服于对债券投资亏损的担忧。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外国投资者正在寻求中国银行的替代选择。 首先,与在香港上市的银行相比,在内地上市的银行周一的涨幅更为明显,交易量大幅飙升。中国银行股票在内地的易手量是3个月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5-08
金晶亮相第32届中国玻璃展 四大重点产品备受瞩目
go
lg
...
万吨,同比增加53.6%。 当前,
中国经济
运行稳步回升,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推出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等领导莅临展位指导 滕州市鲍沟镇党委书记夏波莅临展位指导 山东省玻璃协会参观团领导莅临展位指导 产品掠影 与客户洽谈掠影
lg
...
金融界
2023-05-08
中国银行股飙升!交易狂潮涌现,一些银行创下15年股市泡沫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go
lg
...
表现落后于大盘。对房地产相关不良贷款和
中国经济
长期结构性放缓的担忧令该行业承压。
lg
...
会员
超启
2023-05-08
购金热潮!中国黄金储备实现“六连增” 金价狂飙至历史新高
go
lg
...
美元贬值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结果。
中国经济
的反弹将有助于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 4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4月,美元指数回落推升非美元货币汇率及资产价格市值,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变化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形成“正估值”效应。 “在央行恪守汇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变化主要由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发的估值效应所驱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 管涛表示,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美元强势趋于缓和,但未来激进紧缩引发的美国经济金融动荡,仍可能阶段性地影响全球股债汇走势,进而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造成扰动。
lg
...
云涌
2023-05-08
瑞银: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5.7% 人民币将稳步升值
go
lg
...
在消费反弹带动下,第一季度
中国经济
复苏强于预期,瑞银在财富管理报告中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为5.7%。同时,保持中国股市盈利增长将达到14%的预测,认为今年中国股票有两位数的上行空间,板块方面,看好消费、互联网、运输、资本品和材料类股。另外,美国和中国增长形势的此消彼长以及利率分歧,将成为美元兑人民币的主要驱动因素,当前美元兑人民币尚未完全反映这些因素,年底前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会跌至6.5及以下;随着经济动能在五一黄金周假期后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将可保持稳步升值态势。
lg
...
金融界
2023-05-08
耶伦一句话代价惨重!谢金河:富士康郑州30万工人骤减 苹果“大中华地区增长衰退”
go
lg
...
来越深。2016年签署一项秘密协议,向
中国经济
、劳动力和技术能力投资2750亿美元后,iPhone成为畅销产品。事实上,苹果现在既是一家美国公司,也是一家中国公司。 谢金河对此补充:“不过这个时候,库克也立即展开印度行,为苹果在印度的门店开幕,库克也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库克也说,印度正处于转折点,市场的活力令人难以置信。” 他表示,库克的话刚说完,苹果的季报也揭露,第一季1到3月,在市场预期悲观中,iPhone营收513亿美元,成长1.5%,在MacBook,iPad,iPod,以及Apple Watch都衰退下,只有iPhone和App服务出现成长,这其中印度扮演重要角色,苹果也释出,印度,巴西,墨西哥是未来重点开拓的新市场。 苹果在大中华地区衰退2.9%,美洲衰退7.1%,日本衰退7%,但在亚太其他地区成长15.3%,欧洲也成长2.8%,难怪苹果宣布在印度生产的iPhone要从去年的5%,到2025年拉升至25%。 谢金河指出,生产基地的移转是高难度挑战,在耶伦高喊“友岸外包”的宣示下,很多台商都不以为意,但现在才想行动,代价已越来越大。在库克唱好印度的呼声下,媒体也曝光富士康郑州30万工人,已减少剩6到7万人。报道称,郑州富士康周边正沦为空城,繁华的商业街变得冷清,店铺大多关门停业。 最近德国媒体周刊画出一副漫画,一辆高铁列车象征中国,另一边是又老又破的火车上挤满人,这是印度,一个在传统,一个奔向现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代表的低基期,可能创造更多机会。 库克选边站,刺激苹果股价飙升,股价上周五收市报173.57美元,市值跑到2.761万亿美元,苹果正在接近3万亿美元的前波高点。 值得关注的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周六(5月6日)表示,在他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投资组合中,苹果是最好的一家公司。他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苹果与我们拥有的其他企业不同,它恰好是一家更好的公司。” 巴菲特曾经表示:“如果你是苹果用户,不会接受有人给你1万美元叫你扔掉iPhone,且不再买苹果产品。但如果有人提出同样建议,放弃现在开的福特车且再也不买,你会接受这1万美元,然后改买通用车。” 另外,巴菲特一直以来都是库克的赞扬者,此前还称他是史上最经典的领导者,也是最伟大的经理人之一,称赞他非常了解公司业务。 但地缘上,英国《金融时报》显然提出了投资者的质疑。文章分析称:“苹果可能永远无法完全退出中国,即使是很小的转变也有可能遭到中国的报复,这些霸主可能会通过让中国消费者反对苹果产品来进行报复。” “为苹果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会允许它溜走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都是苹果制造的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苹果别无选择,只能照中国的意思办。” “这引发了明显的问题,美国证监会(SEC)是否在关注?它的审计师呢?为什么投资者如此乐观?” 美国证监会没有警告投资者对这家美国最有价值公司的风险投资,而是警告投资者中国公司披露不力。如果该机构会注意到这一点,它可能会得出结论,苹果公司是一家中国公司,但注册地除外。而且,尽管苹果公司可能是最明显的问题,但其他数十家“美国”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不管你喜不喜欢,对苹果的投资是一场地缘赌注,是希腊悲剧的当代、企业、大国版本,苹果作为众神的玩具,夹在中美利益之间。”
lg
...
小萧
2023-05-08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穷五绝六?僵持阶段战略与战术,政策关注产业升级和人的问题
go
lg
...
内运用财政的视角解构宏观经济的运行,将
中国经济
看作一份资产,通过资本资产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与风险。 罗水星博士,创金合信基金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2022年2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此前履职博时基金,负责宏观策略、宏观政策、大类资产配置与择时研究。武汉大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文多发表于国际SSCI英文核心经济学期刊。
lg
...
金融界
2023-05-08
上一页
1
•••
975
976
977
978
97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重磅!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谢幕演讲“鸽声嘹亮”、开启9月降息之路!黄金和比特币狂飙、美元爆挫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路透独家: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将缺席10月东盟领导人峰会
lg
...
“美联储传声筒”透露鲍威尔新行动!黄金承压再探3300,“死叉”再添利空
lg
...
今日!鲍威尔重磅亮相:9月降息押注骤降 英伟达停产中国特供芯片
lg
...
黄金周五交易提醒:鲍威尔重量级演讲势必引爆行情!关键日如何交易金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