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掀期权热潮:新能源投资新机遇浮现
go
lg
...
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然而,特朗普新
关税
(对中国125%,未来2-3周实施)可能推高电池原材料成本,短期内或压制股价表现。 期权类型 推出时间 目标投资者 预期影响 月度期权 2025年5月20日 中长期投资者 提升交易深度 每周期权 2025年6月2日 短线交易者 放大股价波动 衍生权证 2025年5月20日 投机与对冲 增加市场活跃度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投资者提供新机遇,但需警惕风险。北水近期加仓新能源板块(如吉利汽车5月16日净买入3.07亿港元),显示对宁德时代的乐观预期。长期看,新能源车全球销量预计2025年达1700万辆(+20%),利好宁德时代电池需求,但特朗普
关税
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博斯蒂克预测)可能推高成本与融资压力。恒生指数5月16日跌0.87%(21237.65点),新能源板块波动加剧。投资者可通过期权对冲风险,或关注低估值的港股新能源股(如比亚迪、吉利)。短期内建议关注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与期权成交动态,长期需评估技术迭代与政策风险。 编辑总结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标志着港股新能源板块的重大进展,月度与每周期权为投资者提供灵活工具,预计提升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宁德时代凭借全球电池市场37%份额与技术优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特朗普
关税
与原材料成本上升构成短期压力。北水加仓反映市场信心,但需警惕高估值与宏观政策风险。投资者应结合期权策略与基本面分析,关注上市首日表现与后续政策动向,新能源产业链或迎来估值重塑机遇。 名词解释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等。 港交所(HKEX):香港交易所,亚洲领先证券与衍生品市场,管理恒生指数。 月度期权:以一个月为周期的期权合约,适合中长期投资与风险管理。 每周期权:以一周为周期的期权合约,适合短线投机与高频交易。 衍生权证:由发行商发行的杠杆投资工具,与标的股票价格挂钩。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北水净买入港股2.21亿港元,吉利汽车获3.07亿港元流入,腾讯遭抛售23亿港元。 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维持10%普遍
关税
,降低汽车
关税
至10%。 2025年5月10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预测2025年GDP增长0.5%-1%,美联储或仅降息一次。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
关税
90天,中国
关税
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illy Ng表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将吸引北水资金,期权推出提升交易活跃度,但需警惕
关税
对电池成本的影响。”(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5日,高盛新能源分析师Felix Lam指出:“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份额与技术优势使其长期价值突出,港股期权产品将吸引投机资金。”(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4日,瑞银集团亚太分析师Paul Chan评论:“宁德时代上市增强港股新能源吸引力,但高估值与政策风险需谨慎对待。”(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3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期权市场活跃度将推高宁德时代股价波动,短期投资者可关注上市首日表现。”(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0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恰逢
关税
不确定性,新能源板块需通过技术创新应对成本压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港股分化加剧:宁德时代期权上市与北水加仓建行引领市场新风向
go
lg
...
0%,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机会,但需警惕
关税
成本压力。以下为宁德时代与同行对比: 指标 宁德时代 比亚迪 2024年收入(亿人民币) 4003 6021 净利润(亿人民币) 443 305 市场份额 37% 16% 市盈率 27.5 22.8 板块表现与个股亮点 新能源与汽车:锂电池股普涨,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受益于欧洲匈牙利工厂布局,2024年销量190万辆(+45%)。吉利汽车(00175.HK,+0.82%)获北水3.07亿港元流入,新能源车竞争力增强。汽车股整体走强,蔚来-SW(+2.38%)、理想汽车-W(+1.71%),但小鹏汽车-W(-1.48%)承压。 科技股分化:网易-S(09999.HK,+13.03%)因Q1经调净利润增长32%大涨,哔哩哔哩-W(+3.80%)、小米集团-W(+1.69%)表现积极,但阿里巴巴-W(-4.27%)、美团-W(-2.95%)、腾讯控股(-1.45%)受北水抛售与高估值压力拖累。摩根大通建议趁阿里回调吸纳,目标价165港元。 机器人与AI:第四范式(+11.63%)、地平线机器人-W(+5.26%)、优必选(+4.86%)领涨,机构看好AI驱动增长。地平线机器人符合港股通条件,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医药与互联网医疗:三生制药(+11.36%)、京东健康(+3.85%)走高,Q1业绩超预期推动估值修复。餐饮股普遍下跌,绿茶集团(-12.52%)、九毛九(-4.71%)表现疲软。 板块 领涨个股 领跌个股 北水流向(亿港元) 新能源 比亚迪(+3.28%) 中创新航(-1.29%) 吉利+3.07 科技 网易-S(+13.03%) 阿里(-4.27%) 腾讯-7.75 机器人 第四范式(+11.63%) — — 医药 三生制药(+11.36%) — —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摩根大通认为,阿里巴巴云业务与本地生活亏损扩大已反映在股价,建议回调吸纳(目标价165港元),看好其AI与电商增长。中金上调腾讯2025-2026年收入预测(7308亿、7841亿人民币),维持目标价600港元,强调游戏与广告收入超预期,但监管风险需关注。摩根士丹利予渣打集团目标价113.1港元,预计全球市场与金融机构业务驱动5-7%收入增长。北水加仓建设银行(11.4亿港元)反映防御需求,新能源与医药板块受资金青睐。特朗普
关税
(对中国125%)与美联储谨慎政策(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投资者可关注高股息与新能源股,短期通过期权对冲风险,长期聚焦技术创新企业。 编辑总结 港股市场分化加剧,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新能源板块注入活力,吸引北水与全球资金。建设银行获11.4亿港元流入,凸显高股息资产吸引力;科技股承压,腾讯与盈富基金遭抛售。新能源、机器人与医药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网易等领涨,餐饮股普遍下跌。特朗普
关税
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推高市场波动,短期内高股息与新能源股具防御价值,长期需关注企业盈利与政策风险。投资者应密切跟踪宁德时代上市首日表现与期权成交动态。 名词解释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港股将于5月20日上市并推期权。 北水: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 恒生指数:香港股市基准指数,覆盖主要蓝筹股,反映市场整体表现。 建设银行(00939.HK):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2024年净利润3326亿人民币,股息率超7%。 腾讯控股(00700.HK):中国科技巨头,2024年收入6092亿人民币,游戏与广告业务强劲。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盈富基金与腾讯遭抛售。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网易-S Q1经调净利润增长32%,股价涨13.03%,北水抛售腾讯23亿港元。 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维持10%普遍
关税
,降低汽车
关税
至10%。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
关税
90天,中国
关税
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表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流动性,建议关注其港股首日表现。”(来源:摩根大通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阿里巴巴回调为买入机会,AI与电商业务长期增长可期。”(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反映避险需求,新能源与医药板块具投资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John Tang表示:“腾讯游戏与广告收入超预期,但监管与
关税
风险需警惕。”(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港股波动加剧,宁德时代上市与北水流入新能源股为市场注入新动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诺和诺德CEO辞职引发股价波动:港股与美股市场动态
go
lg
...
22.7%减重,低于预期25%)及潜在
关税
风险加剧市场悲观情绪。 指标 诺和诺德(NVO) 礼来(LLY) 市值(亿美元) 3100 6910 2024年收入(亿美元) 420 450 市盈率(前瞻) 14 37 减肥药市场份额 63%(销量) 快速增长 港股市场与北水流向 同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恒生指数跌0.46%(21237.6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1%,国企指数跌0.49%。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加仓建设银行(00939.HK,+11.4亿)、吉利汽车(00175.HK,+3.07亿)、美团-W(03690.HK,+2.49亿),抛售盈富基金(02800.HK,-10.24亿)、腾讯控股(00700.HK,-7.75亿)、小米集团-W(01810.HK,-6.54亿)。新能源与汽车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0.82%)受北水青睐。科技股分化,网易-S(+13.03%)因Q1业绩超预期大涨,阿里巴巴-W(-4.27%)、腾讯(-1.45%)承压。 宁德时代期权上市热潮 宁德时代(CATL)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衍生权证同日挂牌。预计上市参考价450港元,市值超1.2万亿港元。宁德时代2024年收入4003亿人民币,全球动力电池份额37%,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期权推出预计吸引50万张成交,隐含波动率40%-50%,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机会,但特朗普
关税
(对中国125%)或推高成本,需警惕短期波动。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市场对竞争与增长的担忧,短期股价承压,但14倍前瞻市盈率(较礼来37倍低)与2.7%股息率具吸引力。 投资者可关注CagriSema后续试验(2025年H1)与Wegovy处方量回升,期权对冲为短期策略。长期看,GLP-1市场预计2030年达1500亿美元,诺和诺德仍具竞争力。 港股市场:北水加仓高股息与新能源股,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45%)具防御与成长价值。宁德时代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流动性,短期关注期权成交与股价表现,长期看好技术迭代。特朗普
关税
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建议分散投资,关注高股息与新能源龙头。 编辑总结 诺和诺德CEO辞职引发美股盘前下跌3%,叠加CagriSema试验失望与礼来竞争压力,短期股价或继续承压,但低估值与高股息提供支撑。港股市场分化,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反映防御与新能源偏好。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新能源板块注入活力,但
关税
风险需警惕。投资者可通过期权对冲短期波动,长期关注诺和诺德GLP-1市场潜力与港股新能源、高股息机会。 名词解释 诺和诺德(NVO.US):全球胰岛素与减肥药龙头,2024年收入420亿美元,Wegovy与Ozempic占61%销售。 北水: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GLP-1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用于糖尿病与减肥治疗,如Wegovy、Zepbound。 特朗普
关税
:2025年对中国125%
关税
及10%普遍
关税
,推高企业成本。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宣布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5月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月度期权同步推出,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网易-S Q1净利润增32%,股价涨13.03%,北水抛售腾讯23亿港元。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
关税
90天,中国
关税
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mily Field表示:“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市场对其GLP-1竞争力的担忧,短期波动难免,但低估值具吸引力。”(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活跃度,需关注
关税
对成本的影响。”(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能源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诺和诺德需通过CagriSema新数据与Wegovy供应改善重振市场信心。”(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港股与美股波动加剧,宁德时代上市与诺和诺德CEO变动为市场注入新变量。”(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大空头Michael Burry清仓股票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市场风向与港股关联
go
lg
...
-50%,吸引投机与对冲资金,但特朗普
关税
(对中国125%)或推高成本。 诺和诺德(NVO.US)因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收63.021美元,市值约3100亿美元)。Wegovy销售低于预期(Q1 26.4亿美元,同比+83%),CagriSema试验失望(22.7%减重),加剧市场对其GLP-1竞争力的担忧。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Burry操作:Burry清仓中概股与押注英伟达下跌反映其对AI估值泡沫与地缘政治风险的警惕。英伟达Q1跌26.87%使其看跌期权获利,但阿里巴巴涨55%显示其看空中概股短期失利。投资者可借鉴Burry的期权策略对冲风险,但需注意13F未披露期权执行价与到期日,组合风险较高。雅诗兰黛低估值(市盈率16倍)与品牌力或为防御选择,但消费疲软(2025年股价-15%)需谨慎。 港股机会:北水加仓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吉利汽车(新能源增长)显示防御与成长并重。宁德时代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流动性,建议关注首日表现与期权成交。科技股分化下,网易与比亚迪具业绩支撑,腾讯与阿里需警惕估值与监管风险。特朗普
关税
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短期可通过期权对冲,长期关注高股息与新能源龙头。 市场 机会 风险 建议 美股 诺和诺德(低估值,GLP-1潜力) CEO变动,竞争加剧 关注CagriSema进展,期权对冲 港股 建设银行(高股息),宁德时代(新能源)
关税
成本,科技股估值 关注期权成交,分散投资 编辑总结 Michael Burry Q1清仓股票并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反映其对AI泡沫与地缘风险的悲观预期,英伟达看跌期权获利但中概股押注失利,显示市场复杂性。港股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凸显防御偏好。宁德时代期权上市为新能源板块注入活力,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医药股波动。特朗普
关税
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推高风险,建议短期通过期权对冲,长期关注高股息与新能源机会,密切跟踪宁德时代首日表现与诺和诺德新药进展。 名词解释 Michael Burry:因2008年做空次贷危机成名的对冲基金经理,Scion Asset Management创始人。 13F报告:美国SEC要求管理资产超1亿美元的机构披露持仓的季报,仅反映多头持仓与部分期权。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诺和诺德(NVO.US):全球胰岛素与减肥药龙头,2024年收入420亿美元,Wegovy占销售61%。 北水: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内地资金,反映投资偏好。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Michael Burry清仓美股,仅保留雅诗兰黛,新增英伟达与中概股看跌期权,组合规模1.55亿美元。 2025年5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月度期权同步推出,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
关税
90天,中国
关税
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mily Field表示:“Burry看空英伟达与中概股反映AI与地缘风险担忧,雅诗兰黛低估值具吸引力。”(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活跃度,需关注
关税
成本风险。”(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能源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诺和诺德需通过CagriSema新数据与Wegovy供应改善重振信心。”(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Burry清仓与港股北水流向显示市场对
关税
与政策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黄金跳水与俄乌谈判:特朗普发声与市场动态
go
lg
...
近期对俄乌双方的强硬表态(威胁对俄加征
关税
、对乌暂停军援)显示其试图施压促成协议,但效果有限。 港股市场与北水流向 同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恒生指数跌0.46%(21237.6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1%,国企指数跌0.49%。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加仓建设银行(00939.HK,+11.4亿)、吉利汽车(00175.HK,+3.07亿)、美团-W(03690.HK,+2.49亿),抛售盈富基金(02800.HK,-10.24亿)、腾讯控股(00700.HK,-7.75亿)、小米集团-W(01810.HK,-6.54亿)。新能源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0.82%)受益新能源销量增长(2024年190万辆,+45%)。科技股分化,网易-S(09999.HK,+13.03%)因Q1净利润增32%领涨,阿里巴巴-W(-4.27%)受“Michael Burry看空”影响()。俄乌谈判缓和提振风险资产,港股短期波动加剧。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黄金市场:短期金价受俄乌谈判与避险情绪降温影响,存在进一步回调风险(支撑位3000美元/盎司)。长期看,美联储降息与美国债务危机(2025年债务/GDP比达140%)支撑金价上行潜力(目标3750美元/盎司)。建议投资者关注俄乌谈判进展与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短期避免高杠杆,考虑逢低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黄金。 港股机会:北水加仓高股息(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新能源(吉利汽车、比亚迪)显示防御与成长偏好。宁德时代5月20日港股上市(参考价450港元,市值1.2万亿港元)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活跃度,期权隐含波动率40%-50%,适合短线投机但需警惕
关税
风险(对中国125%)。科技股分化下,网易业绩确定性强,阿里与腾讯需关注估值与监管压力。短期可通过期权对冲波动,长期看好新能源与高股息板块。 资产 机会 风险 建议 黄金 长期牛市(美联储降息) 短期回调(俄乌谈判) 逢低配置ETF,避杠杆 港股 建设银行、比亚迪
关税
、监管风险 关注宁德时代上市,期权对冲 编辑总结 黄金因俄乌谈判缓和避险情绪降温跳水2%,报3170美元/盎司,短期回调风险加剧,但长期牛市受美联储降息与经济衰退预期支撑。俄乌在伊斯坦布尔谈判启动,特朗普表态乐观但普京缺席令前景存疑,克里米亚与领土问题仍是核心分歧。港股市场分化,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新能源与高股息板块具吸引力。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诺和诺德CEO辞职为市场注入新变量,投资者应关注谈判进展与期权机会,短期通过分散投资与对冲规避风险,长期聚焦新能源与高股息资产。 名词解释 避险情绪:投资者在不确定性(如地缘冲突)下偏好黄金等安全资产的情绪。 北水: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内地资金,反映投资偏好。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特朗普
关税
:2025年对中国125%
关税
及10%普遍
关税
,推高企业成本。 俄乌谈判:2022年俄乌冲突后,2025年伊斯坦布尔谈判旨在达成30天停火。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现货黄金跌超2%至3170美元/盎司,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启动谈判,特朗普称与普京可能会晤。 2025年5月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CEO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5月16日:Michael Burry清仓美股,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组合规模1.55亿美元。 2025年5月11日:普京提议在土耳其谈判,特朗普称“可能结束血腥战争”。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广州金控期货程小勇表示:“黄金短期回调因俄乌谈判降温避险需求,长期牛市未结束,建议避免杠杆投机。” 2025年5月16日,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能源板块活跃度,需关注
关税
成本风险。”(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能源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分析师Tim Wong表示:“俄乌谈判短期突破难度大,克里米亚问题或拖延停火进程。”(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黄金跳水与俄乌谈判乐观情绪相关,港股新能源与高股息板块具吸引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阿克曼Q1重仓Uber 清仓耐克凸显投资新逻辑
go
lg
...
,此举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应对可能的
关税
政策变化。2025年初,市场传言美国可能对进口消费品实施“对等
关税
”,耐克作为依赖海外供应链的品牌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压力。阿克曼的清仓操作被认为是规避短期风险的策略,同时通过期权保留长期看涨的灵活性。耐克2024年股价下跌超26%,反映了其面临的品牌竞争和库存压力。阿克曼此前在2017年持有耐克并获利1亿美元,此次操作显示其对耐克管理层的持续关注,可能通过期权间接施压以推动改革。 因素 耐克现状 市场影响
关税
风险 依赖海外生产 成本可能上升10-15% 2024年股价表现 下跌超26% 市场信心减弱 竞争压力 新兴品牌崛起 市场份额受挤压 谷歌持仓的精细调整 潘兴广场对谷歌(Alphabet)的持仓进行了精细化调整,增持11.33%的谷歌-A(GOOGL)股份,同时减持16.21%的谷歌-C(GOOG)股份。阿克曼此举并非简单增减仓,而是通过替换无投票权的GOOG为有投票权的GOOGL,以增强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捕捉两类股票间的价差套利机会。谷歌-A和谷歌-C的经济权益相近,但GOOGL每股享有1票投票权,而GOOG无投票权,通常GOOGL溢价0-5%。谷歌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频,其基于Gemini大模型的AI Mode Search功能正处于测试阶段,旨在提升搜索体验并应对生成式AI的竞争压力。阿克曼对谷歌的长期看好与其AI战略和广告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 行业配置与市场趋势 潘兴广场Q1的行业配置高度集中于非必需消费品、房地产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希尔顿酒店、Seaport Entertainment Group等,显示阿克曼对消费升级和科技驱动的长期趋势保持乐观。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中产消费增长,信息技术则受AI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房地产投资则可能与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增值潜力有关。相比华尔街其他机构,潘兴广场的集中化投资策略更注重核心资产的长期价值,减少分散化带来的风险敞口。市场分析认为,阿克曼的选择反映了对后疫情时代消费和科技融合趋势的精准把握。 编辑总结 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在2025年Q1的13F报告揭示了比尔·阿克曼一贯大胆且精准的投资风格。新建仓Uber凸显其对平台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信心,清仓耐克并转为看涨期权则显示出对宏观政策风险的灵活应对。谷歌持仓的调整进一步展现了阿克曼在公司治理和市场套利中的战略眼光。高度集中的行业配置表明其对消费和科技趋势的坚定看好。整体而言,潘兴广场的操作不仅反映了市场机遇的捕捉,也体现了其通过股东身份推动企业变革的独特投资哲学。 名词解释 13F报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管理资产超1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每季度提交的持仓报告,披露其在美国市场的股票持仓情况。 对等
关税
:指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与出口国相同税率的
关税
,旨在平衡贸易关系,可能增加企业成本。 头号重仓股:机构投资组合中市值占比最高的单只股票,通常反映基金经理的核心投资逻辑。 看涨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赋予持有者在未来以特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常用于看涨市场或对冲风险。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决策机制,影响企业长期战略和股东价值。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潘兴广场Q1 13F报告,披露其大举建仓Uber并清仓耐克,引发市场热议,Uber股价盘后上涨约3%。 2025年2月7日:比尔·阿克曼在X平台宣布潘兴广场持有3030万股Uber股票,市值约23亿美元,称其为“质优价廉”的投资机会。 2025年1月10日:美国政府讨论“对等
关税
”政策,市场担忧消费品企业成本上升,耐克等品牌股价受压,跌幅超5%。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dward Stanley表示:“阿克曼对Uber的投资显示出其对平台经济的长期看好。Uber在网约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双轮驱动使其具备超越行业的增长潜力,但监管风险仍需关注。” 2025年5月16日,高盛首席策略师David Kostin指出:“潘兴广场清仓耐克并转为看涨期权,反映了对
关税
政策的高度敏感性。这种操作在不确定性加大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2月8日,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评论:“阿克曼的集中投资策略在当前市场波动中风险较高,但其对Uber和谷歌的选择显示出对科技和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 2025年5月16日,巴克莱分析师Ross Sandler分析:“谷歌的AI战略是阿克曼增持GOOGL的关键驱动因素,投票权的增加可能为其未来在股东大会中争取更大话语权铺路。” 2025年2月1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Charlie Munger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阿克曼对Uber的押注符合价值投资逻辑,但耐克的期权操作需要更多时间验证其效果。”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特尔西下调塔吉特目标价至130美元 仍看好零售增长潜力
go
lg
...
塔吉特Q1业绩与市场挑战 消费者行为与
关税
影响 塔吉特的战略应对 编辑总结 名词解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专家点评 特尔西目标价调整解析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特尔西咨询集团(Telsey Advisory Group)分析师约瑟夫·费尔德曼(Joseph Feldman)于2025年5月16日将塔吉特公司(Target Corp., NYSE:TGT)的目标价从145美元下调至130美元,但维持“跑赢大盘”评级。新目标价较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97.625美元高出约34%,显示分析师对塔吉特未来12个月的增长潜力仍持乐观态度。费尔德曼在报告中指出,调整目标价的原因包括消费者支出疲软、促销成本上升以及潜在的
关税
影响。尽管如此,他认为塔吉特的价值定位和战略举措将在2025年支持其销售和盈利增长。费尔德曼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表示:“塔吉特在折扣零售领域的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尤其是在与沃尔玛的差异化定位上。” 指标 调整前 调整后 目标价 145美元 130美元 评级 跑赢大盘 跑赢大盘 潜在涨幅 约49% 约34% 塔吉特Q1业绩与市场挑战 塔吉特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根据Placer.ai的流量数据,塔吉特门店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客流量下降,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对非必需品支出的谨慎以及恶劣天气影响。塔吉特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康奈尔(Brian Cornell)在3月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消费者在高通胀和不确定性下更倾向于必需品,影响了我们的非必需品销售。”尽管如此,塔吉特2025年5月16日股价为97.625美元,年内下跌约29%,反映市场对其增长预期的担忧。特尔西将2025财年每股收益(EPS)预期从9.30美元下调至8.80美元,反映促销活动、劳动力成本和科技投资的压力。 指标 塔吉特 行业平均 2025年股价表现 下跌约29% 下跌约15% 2025财年EPS预期 8.80美元 9.50美元 市盈率(P/E) 约11倍 约15倍 消费者行为与
关税
影响 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支出模式发生显著变化。特尔西报告指出,消费者优先购买食品和燃料等必需品,非必需品如服装和电子产品的需求下降。费尔德曼在雅虎财经采访中提到:“零售销售数据显示,大件商品的年同比增长反映了消费者在
关税
生效前的抢购行为。”市场对“对等
关税
”的担忧加剧,因塔吉特依赖进口商品,成本可能上升5-10%。塔吉特在2025年1月警告,
关税
可能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相比之下,沃尔玛通过其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化在高收入青少年群体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挤压了塔吉特的定位。 塔吉特的战略应对 面对市场压力,塔吉特采取多项战略举措以保持竞争力。康奈尔表示,公司正通过降价和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同时投资于自有品牌和数字化平台以提升客户体验。2025年第一季度,塔吉特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得益于其同日送达服务和会员计划的优化。特尔西分析师认为,塔吉特在价值零售和差异化商品上的持续投入将帮助其在2025年下半年恢复增长势头。此外,塔吉特计划通过供应链本地化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以应对潜在
关税
风险。费尔德曼在报告中强调:“塔吉特的战略调整使其在零售行业中仍具长期吸引力。” 编辑总结 特尔西咨询集团下调塔吉特目标价反映了零售行业面临的短期挑战,包括消费者支出疲软和潜在
关税
压力。然而,维持“跑赢大盘”评级显示了对塔吉特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塔吉特通过降价、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优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其价值定位和品牌优势在竞争中仍具吸引力。当前低估值(市盈率约11倍)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机会,但
关税
和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需密切关注。塔吉特的战略执行和市场适应能力将是其2025年表现的关键。 名词解释 跑赢大盘:分析师给予股票的评级,表明其预期表现将优于市场平均水平,通常基于增长潜力和估值吸引力。 目标价:分析师根据公司基本面和市场环境预测的未来12个月股价,通常结合市盈率或现金流估值模型。 对等
关税
: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与出口国相同税率的
关税
,可能导致零售商成本上升和价格调整。 市盈率(P/E):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用于评估股票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可能表示低估。 非必需品: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可削减支出的商品,如服装、电子产品,区别于食品等必需品。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特尔西咨询集团将塔吉特目标价从145美元下调至130美元,维持“跑赢大盘”评级,称其价值定位仍具吸引力。 2025年3月5日:塔吉特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客流量和非必需品销售疲软,促使特尔西下调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期至8.80美元。 2025年1月28日:塔吉特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康奈尔警告,潜在的“对等
关税
”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影响消费者购买力。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特尔西咨询集团分析师Joseph Feldman在报告中表示:“塔吉特的价值零售战略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尽管短期内促销和
关税
压力可能压缩利润率。” 2025年5月13日,Piper Sandler分析师Edward Yruma指出:“塔吉特在高收入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下降,但其数字化转型和自有品牌战略有助于缓解市场份额压力。” 2025年3月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Simeon Gutman评论:“塔吉特的低估值和战略调整使其成为零售行业中的长期投资机会,但
关税
的不确定性可能限制近期表现。” 2025年1月28日,高盛首席策略师David Kosti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零售商如塔吉特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应对
关税
风险,其数字化增长是未来的关键驱动力。” 2025年2月7日,巴克莱分析师Karen Short分析:“塔吉特的促销活动短期内可能影响利润,但其会员计划和同日送达服务将推动2025年下半年销售复苏。”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特朗普对华
关税
料将维持在30%,直至2025年底
go
lg
...
,在90天“休战期”后,特朗普对中国的
关税
很可能仍将维持在足以严重削弱中国对美出口的水平,这意味着尽管双方正在积极谈判,北京仍不得不承受进一步的经济压力。 根据彭博社的一项调查,美国今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
关税
,可能将维持在30%直到2025年底。尽管这一水平远低于本周中美关系“解冻”前的情况。但彭博经济研究预计,这一
关税
水平在中期内将使中国对美出口减少70%。 这项调查于周三和周四进行,共有22位受访者。结果显示,市场对谈判能迅速取消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对中国加征的
关税
期望不高。另一项调查显示,由于
关税
威胁拖累出口,预计定于周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4月工业产出将出现放缓。 荷兰中央银行(DNB)经济学家陈可舒表示:“我们预计贸易谈判将最终达成表面的协议。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双方的立场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这次选举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谈判截止点。” 对于未来更远期的预期分歧更大,7位受访者认为六个月内
关税
将低于30%,而6位则预测
关税
将更高。 如果中美最终达成贸易协议,
关税
可能降至20%,这是调查的中位预估。 受访者普遍认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加征的
关税
将维持不变,因为下调这些
关税
将被视为重大让步,可能激怒他的支持者。这些
关税
平均约为12%,根据彭博经济研究的估算。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的
关税
政策,是今年影响全球经济和市场的最大变量之一。受访者表示,在
关税
和刺激政策不确定性笼罩下,中国资产可能在年末前在当前水平附近小幅波动。 根据17位参与者的中位预测,到2025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维持在7.2左右。随着市场对北京主导的人民币贬值猜测降温,当局预计将防止资本迅速外流或过度流入,人民币汇率可能会获得支撑。 阿伯丁投资公司新兴市场高级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胡利表示:“关于
关税
的利好消息也可能让中国的政策宽松节奏放缓,意味着上行空间有限。” 他预计
关税
将稳定在约50%。他说:“随着经济损失显现,经济增速放缓,我们预计当局最终会接受人民币贬值。” 中国大陆股市可能小幅上涨,沪深300指数或升至4000点,较周四收盘约上涨2%。企业为规避
关税
而提前出口可能提振盈利,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也被认为将提供支撑。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中位预期为今年为1.7%,与当前水平变化不大。市场预计由于政策宽松预期减弱,收益率快速下降的动力不足。 计划于周一上午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4月工业产出同比增长可能为5.9%,较3月的7.7%增速放缓。出口增速本月有所放缓,工厂活动也出现疲软。 4月零售销售可能同比增长6%,略高于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计维持在4.3%,略高于上月。 几位参与
关税
调查的受访者警告称,鉴于特朗普
关税
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对未来走势的预测需谨慎。 EFG资产管理公司经济学家萨姆·乔希姆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应当作为一个警示,我们尚未摆脱困境,达成的协议也不能保证持续。由于美国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风险依然很高。”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1
Slate:特朗普向美国人兜售重返工厂黄金时代的梦想,我在工厂干过,我不想回去
go
lg
...
像胡萝卜一样吊在选民头顶,随着每一次对
关税
和贸易政策的反复摇摆而上下晃动。 政府居然认为,把人们带回被烟尘熏黑、艰苦不堪的工厂车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方式,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想象力有多匮乏。这就像为了重拾青春而故意让自己脸上长满痘。 美国人真的想要那些工作回来吗? 有些人以为是的,但那只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工作意味着什么。不幸的是,我知道;我曾在工厂工作过。 直到今天,那依然是我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相信我,如果更多人知道这类工作的实际情况,他们就不会那么渴望回到那种生活了。 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在爱荷华一家饼干工厂工作,那是父母坚持让我去的。我父亲在农场长大,母亲则在她青少年时期在韩国的工厂里工作,有时还会把糖果藏在她的大蜂窝发型里带回家给弟妹。 他们都相信一种育儿观念:要让孩子——或者一个大学刚读完第一年、暑假懒散度日的18岁青年——了解现实世界最糟糕的部分,这样他才能明白事情究竟能坏到什么程度。 我是通过临时工中介找的工作,这也是很多工厂绕开工会招聘规定的方式:临时工中介提供可随时替换的临时工,然后从他们的工资中抽成。 这种方式并不一定能为工厂省多少钱,但节省并不是目的,削弱工会力量才是重点。我拿的工资刚比最低工资高一点——惊人的每小时8美元——但第一天参观工厂时,经理特意强调,我还能随便吃饼干。 头两三天我吃了几乎跟我体重一样的饼干,但到了周末,就算拿枪指着我,我也不想再吃一口。 几乎没有什么地方,真的如批评者所说的那么糟——洛杉矶是其中一个,工厂是另一个。工厂是个规模巨大的空间,为了机器而建,而不是为人。你在其中穿梭于复杂的路径之间,身边是一排排嗡嗡作响的传送带和工业级搅拌机,如果你试图抓一把饼干面团,可能胳膊都会被拉掉。 那里噪音巨大,像永远处在爆炸的中心。水泥地面、安保、铁丝网围栏,再加上数百名穿着统一工装、在地板画线的通道上蹒跚前行的工人,更像监狱而非工作场所。 我被分配的生产线有四人一组。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姐妹:黛西丽,安静、内向的女孩;西蒙,高个子、患有白化病,非常外向,名义或事实上是我们这组的带头人。 我们组的第四人是布拉德,一个中年金发男人,留着跟皮肤颜色一样的胡子,资历很老,可以拒绝上线工作。他老去厕所,然后回来开着叉车进行精确到毫米的操作,眼神明亮且不眨眼。 工作内容很简单:我们三人站在传送带边,传送带上不断出现透明塑料托盘。每个托盘分四格,每格放四块燕麦饼干,每盒共16块。按理说托盘在到达传送带前就应装满饼干,但上料机常出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低头盯着托盘,当发现某盒缺饼干时,就从腰间的桶里拿饼干——那种像吸音天花板一样硬的、放了好几天甚至几周的饼干——迅速补齐数量。 不完整的托盘通常只缺一两块饼干,所以你只需补上几块。但在上料机状态不稳定的日子里,托盘可能只装了两三块饼干,你得一边紧盯快速前进的传送带,一边从储饼桶里找出十几块尚且完整的饼干——这并不容易,因为很多饼干不是被我们手忙脚乱弄碎的,就是在倾倒过程中碎了——然后迅速捧在手里,填入托盘。 如果你动作不够快,让太轻的托盘到达传送带尽头的称重装置,系统就会自动停机,警铃大作,其它装盘工就会像你是傻子一样盯着你,而你则匆忙把这个托盘补足重量。 等你补好后,西蒙这个带头人会走过来按下重启按钮。 装满的托盘随后被传送进包装机,另一端则封装在仍温热的塑料中。我们轮流在这个岗位上一小时,负责把新封好的饼干包装叠进纸箱,再将满箱子移到托盘上,由布拉德在他上完厕所回来后用叉车运走。 我原以为工厂工作会很无聊,结果的确如此。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以前认为“无聊”只是缺乏刺激,并不是真正的痛苦体验。但我在工厂里发现了一种特别压抑的无聊。 在车管所排队却没带手机时,你可能会感到无聊,但你的思维仍是自由的;你可以做白日梦、观察四周的人,甚至离开另一天再来。即便是在最乏味的办公室里,你也可以点开别的页面、去喝咖啡或抽根烟,或者转头问隔壁同事昨晚比赛看了没。 但在工厂生产线上,你不仅感到无聊,而且意识不再属于自己;你的注意力被锁死在流水线与其不停运转的节奏上。你无法掌控工作速度,也无法决定关注方向;你完全被机器操控。如果你的思绪稍有飘忽,很快就会听到沉重的“咔哒”声,流水线自动停机,然后响起毫无意义但极具羞辱感的警铃,而你则得慌忙拿饼干补救。 换个工厂,可能一恍神,代价就是手指或胳膊被切掉。 然而,即便知道无望,你的头脑还是会不断试图挣脱束缚。无论你多么专注,工作本身都不足以占满你的全部注意力,你的意识中总有一部分——既非潜意识也非完全的意识——会不停试图刺破、打断、偏离或突破这种催眠般的顺从状态,就像饥饿的猫在你睡觉时不断用爪子抓你腿。 哲学家兼数学家维纳曾称装配线工作为“致命地无趣”,而工厂的无聊感也确实带着某种毁灭性,甚至带点自毁意味。你会觉得自己快被淹没了,几乎无法抗拒想要反抗这种无聊的冲动。 重复一直被视为最纯粹的折磨方式。西西弗的惩罚并不在于推石头上山,而在于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研究显示,重复性劳动会引发身体压力反应、疲劳、抑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精神错乱。 下班时,我精神和情绪都筋疲力尽,却完全不知道原因;我不过就是站在原地,什么也没做。 走出工厂时,我几乎惊讶于外面的世界还在运转,正常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仿佛刚从冥界回来。我感到一丝短暂的释然,但甚至还没离开停车场,就已经开始恐惧第二天的工作。 很早我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蓝领工人下班后直接进酒吧,我从未像下班那天那样需要一杯酒。 我的经历并不罕见。 从一开始,美国人就讨厌工厂工作。在《巨兽:工厂史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中,历史学者约书亚·弗里曼引用了早期福特工人的话,他们说自己快要在流水线的压力下“崩溃”。他们将装配线工人神经崩溃的状态称作“福特病”。 在半自传体小说《夜之尽头的旅程》中,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描写1927年他在底特律福特工厂调查劳动环境的经历,说流水线的状态像是“介于愚钝与疯狂之间的悬停”。 这份工作带来了极大伤害;工人的妻子说,丈夫下班回家时会“发抖”,几乎吃不下东西就直接倒床睡觉。 工厂工作极其令人厌恶,许多人干不了多久就辞职。1913年,福特首次引入著名的装配线,当年员工流失率竟高达370%,也就是说,他们得雇用近5.2万人,才能维持1.4万人的常规劳动力。 而福特公司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71%离职员工甚至没递辞职信,只是直接不来了。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工会在工资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改善,但工作本身还是那样。 历史学者大卫·E·奈在《美国的装配线》一书中指出,到1970年,人员流动仍然很高,当年有25%的福特员工辞职;在一些通用汽车工厂,员工流动率甚至接近100%。1971年,有人采访了通用汽车的流水线工人,结果大多数人表示,他们从未打算把装配线工作当作职业;几乎所有人都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一次,他们一定会换个职业。请注意这些工人多数是保守派,这项调查中只有16%的受访者自认是自由派。 俄亥俄的一名通用工人说:“我每天从那出来都觉得自己被坑惨了。我被活活打趴下了,却完全无力还手。” 问题不仅是无聊,还有体力上的折磨。 奈写到,一名上世纪70年代在通用工厂工作的女性,每天下班时大腿背部都淤青一片,因为她整天坐在金属车架上。这听起来很像19世纪英国纺织厂工人的状况,正如哲学家兼政治理论家恩格斯在1845年的调查报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的那样:工人“背部、臀部和腿部疼痛,关节肿胀,静脉曲张,大腿和小腿长出巨大且持续的溃疡”。 即便是在相对轻松的饼干工厂,我也因整天低头而脖子酸痛,一天上百次地将40磅重的纸箱扭身(永远是向左)搬动,最终彻底毁了我的腰。 你可能会想,我只需要一张Adderall(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药物,常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处方,其实这话也不算错。我也想过问布拉德有没有渠道,但从经济上讲不划算——他有工会工资,他的药瘾与其说是上瘾,不如说是对工作稳定性的投资。但我作为临时工,要是靠药物撑着,那就等于为冰毒打工。 还有就是,我第一周目睹的一场精神崩溃事件,让我对任何“地下提神品”彻底没了兴趣。 那天休息回来,另一个工人在围栏停车场里,突然像陷入宗教狂喜一样,不停重复喊着某句我听不懂的话,双臂高举,泪流满面。不到一分钟,他的喊声就从狂喜变为绝望刺耳。 其他工人都无动于衷,我猜这是常有的事。我问黛西丽,她耸耸肩说:“这儿大部分人都嗑了点什么。” 我从未闻到过有人身上有酒味,但每天下班后,当停车场空了,我经常看到一排排棕色纸袋装的空瓶,那些痕迹依然在地上。 这不是一个清醒的人能做的工作,而我从心底里厌恶它——虽然公正地说,我讨厌我干过的每一份工作。 工作就是工作,说到底,工作都糟透了。每个坐办公室的人都曾在某一刻心想过:“如果我现在站起来,从这落地窗冲出去跳下去会怎样?” 我现在的工作是那种有人称之为“假邮件”的工作,也同样苦不堪言。每天低头盯着笔电让我脖子根部长期酸痛,晚上难以入睡。而在Google表格里一个单元格一个单元格地点,执行本季度的SEO策略时,我常常觉得自己像在穿越一片风吹残垣般的青春梦想废墟。 但是,我干过不少糟糕的工作——曾在一家24小时成人电影店值过夜班,也曾短暂地成为全国顶尖电话推销员——但没有一份像工厂工作这样,在各方面都最糟糕。 我其实没有被工厂解雇,但也不算正式辞职;某天早上我实在起不来,就一直躺在床上,整整一周。 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抑郁得几乎想自杀。 直到今天,我只要闻到燕麦饼干的味道,就反胃想吐。 我们真的想让这些工作回来吗? 这得看你对“想要”的定义是什么。经历了几十年的工资停滞、贫富差距扩大,以及零工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劳动者的士气已经低到谷底,很多人只想试试别的、哪怕是什么都行。 但正如共和党民调专家弗兰克·朗茨最近一项被热烈讨论的调查所显示的那样,人们喜欢的,是“工厂工作的概念”,而不是现实。 朗茨发现,80%的美国人认为,如果美国有更多制造业会更好,但只有25%的人表示,如果自己去工厂工作,生活会更好。这个结论非常清楚:流水线适合别人,不适合我。 尽管“制造业”这个抽象概念在美国人想象中依然有神秘的吸引力,但显然,大多数人比看上去更清楚实际情况,知道不要轻易进入查尔斯·麦迪逊(福特早期工人,奈书中引用)称之为“人间地狱”的行业。 而即便是那25%,又有多少人真的在工厂干过?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工厂工作的真实情况,还会愿意干吗?我赌不会。首先是钱的问题。尽管这些工作在体力和精神上要求极高,但薪资并不高。而一个“肮脏的秘密”是,即便是在战后那种“在汽车厂上班就能实现白篱笆梦”的幻想时代,工厂工资也从未真正高过。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970年普通工厂工人的年收入为6000至6500美元;而同年,美国劳动标准局将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线预算定为6960美元。正如历史学者朱迪思·斯坦在《关键十年:美国如何在70年代从工厂转向金融》一书中写到的那样,工人收入本就低于贫困线。 那么,如果制造业真的“回归”,我们凭什么能得到更好的待遇?资本当初把工厂搬出美国,正是因为外国劳工愿意拿低薪干活;现在唯一可能让工厂回来的是,他们认为美国人也可以被诱导去干这些低薪活。 如今,劳动者保护和工会力量已经不断被削弱,甚至几近被废,一份工厂工作不会比那些常被右翼批评的服务业工作薪资更高,更别提安全性了。 尽管专家口口声声讲“工作保障”,但工作保障是双向的:你老板可能非常愿意让你每天来上班直到太阳熄灭,但你能愿意、也能撑多久,每天继续去上班,重复那种一整天拧几千个小螺丝的工作? 工厂流动率的数据很清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工厂工作就是一份做不了太久的工作,直到你因身体崩溃或陷入严重抑郁而做不下去。 当你垮掉时,会有三个人在你身后等着顶替你的位置——直到他们也同样烧尽。 制造业不是不稳定就业的解药,相反正是靠这种不稳定生存,并助长这种不稳定的根源。 你可能会问,那些把美国工人变成高技能、高薪工人的承诺又怎么说?确实,有些高薪的精密工厂工作主要是监控自动化流程——但这类岗位极其稀少。 2022年,通用汽车宣布将在密歇根的四家工厂投资70亿美元,试图把一些外包到海外的工作带回来。为了这70亿美元,他们将创造大约4000个新岗位,平均每个岗位的成本为175万美元。这比十年前还不划算——奈在书中提到,通用在2012年于巴尔的摩新开的一家回流工厂花费了2.44亿美元,只创造了189个岗位。 按照每10亿美元创造不到600个岗位的比例,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低效的就业计划之一。 在一座崭新的高科技自动化工厂里工作,听上去像皮克斯动画中的未来场景。但现实可能更像100年前亨利·福特工厂里的血与油的残酷现实。 曾被视为现代美国制造业楷模的特斯拉,已经被指控工厂“像停留在另一个世纪”,工作环境被指敌意重重且极不安全。《国民》杂志的调查显示了这些问题。 另一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的竞争对手Rivian,估值曾在2021年上市时达1000亿美元,如今跌至150亿美元左右,也被曝出工厂环境极其恶劣,有员工严重受伤、被机器夹断,还有一名喷漆车间的员工在申请呼吸器被拒后吐出了带蓝色的呕吐物,这些都见于彭博社的调查报道。 这并不是工人们被承诺的“乌托邦”——恰恰相反。未来的工厂员工几乎可以肯定会被电子化地精细管理至完全服从。未来的工厂很可能会采用亚马逊式的员工监控系统:系统会记录你的步数、厕所时间长短,并在你工作过慢或过快时予以惩罚;在这个“人工智能金发姑娘”的注视下,你必须保持“刚刚好”的节奏,否则就会被系统标记。 特斯拉已经在使用类似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来监控生产力,以“提升整体效率”。《底特律新闻》也报道,RAM和Jeep的美国制造商明确表示,计划将部分工厂打造成类似亚马逊物流中心的模式。 在未来的工厂里,老板不直接用机器人取代你,只是因为把你变成机器人更便宜。我们将以1920年代的工作方式、1970年代的工资,在2025年的数字全景监控中工作。而如果我们跟上一代人一样,大多数人可能只会干很短一段时间,就烧光自己或者崩溃。那之后怎么办? 在我离开工厂几年后,大概是本世纪初,我在爱荷华市街头遇到了黛西丽。我们真诚地拥抱,那种“共苦”过的感觉令人激动,彼此都庆幸能挺了过来。我们聊了各自的生活,但当我提到工厂时,她突然变得冷漠。 她说:“我不想谈那个。” 我们分别时交换了电话号码,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跟她联系过。 回想起来,我当时不该提起那件事。过去就该留在过去,只有傻子才会认为不该如此。不幸的是,现在掌权的正是这些傻子。 那些操纵国家的实业家与推销员们无法想象未来的方向,就像小镇离婚中年人醉酒后在脸书上私信高中旧爱一样,他们只能默认回归过去。他们没明白的是,倒退不是复兴。工厂工作一旦回来,随之而来的只会是糟糕的岗位、低廉的工资,还有断肢残体,而不是经济繁荣。 所有反动的计划,内核都建立在一种本质上带有魔力的承诺上:你可以回到过去。但问题是,从严格意义上说,你不能。就像那个把客厅改造成滑板场的四十多岁朋友所学到的那样,你可以掘出青春的表象——制造业岗位、Jimmy Eat World的T恤、把包括心脏科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叫“兄弟”——但你永远也无法找回它的本质。 哪怕试图如此,都是一种严重病态的表现,是踏上注定以沦为可怜和可笑告终之路的第一步。 而美国,看起来正要以最令人羞辱的方式学到这个教训。 就我个人而言,我尽力防备自己任何形式的怀旧冲动。我不听青少年时期的音乐,不和前任保持联系,也坚决拒绝和人争论“如果迈克尔·乔丹在今天的NBA能得多少分”这种话题。 所有“当年如何如何”的念头,都是给——我尽量说得尊重些——失败者准备的。 这正是那些谈论“回归传统”人群的隐形悲剧:如果你的目光只能向后看,那就说明你已经放弃了,即使你自己还没意识到。 然而,即使违背我的意愿,我偶尔还是会想起自己在工厂的那段时间。通常是在作为写作者“饥一顿饱一顿”的周期里,正处于“饥荒”那一头,压力很大时,我就会开始做焦虑梦。 除了梦见牙齿掉光、女人指着我下体大笑、或者被拿着刀子或注射器的人攻击而动弹不得之类的梦境,我的潜意识有时会让我再次回到装配线上;传送带突然一声巨响停住,警铃尖叫,几十个工友面无表情地盯着我,而我则在一堆托盘中疯狂寻找那一盒少了一块饼干的。 醒来时,我心跳加速,总觉得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燕麦饼干的气味。 过去总是带着甜味,那是腐烂的味道。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经济学人:中国在与特朗普的贸易谈判中运气不错,其他国家能否也如此幸运?
go
lg
...
日,当天美国暂停了对约等数量国家的对等
关税
措施,截止日为7月8日。 时间过去三分之一,目前仅宣布了两项协议:一项是与英国,这个盟友与美国已谈判十年;另一项则是与中国,这个竞争对手与特朗普曾爆发激烈的贸易战。 两国在协议中都降低了
关税
,但都没有给予美国实质性让步。 其余88个国家在试图推进谈判时,动用了大量外交手段,但进展缓慢而不均衡。没有哪个谈判团队能在队列前端维持太久。对协议细节的争执会迅速导致被降级。 随着截止日临近,谈判的利害关系日益重大。没有国家希望在7月8日时被排除在外。 自4月中旬以来,特朗普政府优先考虑了大约20个经济体。这些包括会因延迟
关税
而受到严重影响的大型贸易伙伴,如欧盟、日本和越南,以及一些小国如斐济。与特朗普关系较好的领导人也进入了名单,如阿根廷总统米莱。 贸易伙伴规模越大,若无法达成协议,美国消费者将感受到的价格上涨越痛苦。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与英国和斐济的谈判传达了他们的意图,向其他排队国家发出信号,从而加快谈判进程。 考虑到目前谈判混乱的局面,这种说法并不完全令人信服。所有谈判都容易受特朗普本人意愿左右。 起初,美国优先考虑的是日本和越南等东亚大出口国。但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美国在谈判中坚持排除行业
关税
是不公平,于是印度取代了日本的位置——随后又因莫迪政府谈判进展缓慢而失宠。发现优先地位不保后,印度官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动议,试图收紧对美出口管制。 上周末,特朗普的谈判代表在瑞士受到热烈欢迎,特朗普随即表示瑞士将被前移顺序。只有欧盟始终被排在最后,特朗普称欧盟是“比中国还难对付”的谈判对象。 贝森特则更为委婉地表示,谈判艰难是因为“意大利人想要的和法国人不一样”。 目前这场漫漫贸易谈判有三个主题格外突出。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哪个国家能长期吸引美国的注意力。通常,贸易协议是双边谈判。即便只是确定大致框架,通常也需要数年时间。而现在,特朗普基本是在定义这些框架,美国谈判代表似乎认为他们这种“速通式”的谈判方式更有牌可打。 如果与某国谈判遇阻,那就没关系,可以立刻转向下一个国家。看看日本的下场就明白了,日本曾敦促美国取消对汽车进口的25%
关税
。 问题在于,每当某国排到队首,这个国家谈判代表的期望就会提高。他们以为也许能打动特朗普政府,获得独特优待。例如,印度曾试图说服美国取消对汽车和钢铁的
关税
,提出“零换零”协议。但目前只有英国获得了这种豁免,而且也只是每年10万辆车。 这些尝试屡屡失败,导致队列不断变化。 “每次的机会窗口都非常短暂,”一位越南官员说。 第二个主题是中国因素。其他国家必须同时取悦两个超级大国。5月14日,中国官员抨击英国与美国达成的协议,称这间接针对中国。根据协议条款,英国钢铁出口可免除
关税
,但前提是美国有权干预其钢厂的所有权结构。协议中其他“国家安全”条款也令中国不满。 这类抱怨还会继续出现。日本就担心,美国在战略商品上的要求会激怒中国。一位官员表示,美国的谈判代表在每一场谈判中都会提出:“你们现在以及未来,在对华问题上会做什么?” 第三个主题是难以预料的障碍。 每年互换数十万种商品的国家之间,常常会有具体争议。英国官员就曾抱怨美国牛肉质量不佳。美国官员则要求日本政治人物开放大米市场——这是日本政治的禁忌,还对泰国提出了毫无根据的货币操纵指控。 有时争议与贸易无关。5月1日,泰国撤销了对美国学者保罗·钱伯斯的“冒犯王室”指控,泰国官员坚称此举与贸易谈判无关。这类外交操作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 但特朗普没有那么多时间,这意味着谈判容易受阻。 美国不可能在7月8日前签署90项贸易协议。但在此之前肯定还会签署更多协议。许多国家的谈判也将在截止日后继续进行,他们的官员希望目前的
关税
暂停政策能延长,以争取更多时间。 同时,特朗普也需要展示自己的威胁具有可信度,以获得更多让步。大西洋理事会的乔希·利普斯基预测:“他会拿出几个例子开刀。”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目标不该是冲到队首,而是避免落到队尾。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上一页
1
•••
785
786
787
788
78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金市前瞻:技术面超买了!黄金突破3670创新高,美联储决定下一方向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下周展望:央行超级周来袭!盯紧美联储“点阵图”,加、英、日央行道路大不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