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广汇能源获信达证券买入评级,能源价格回落及一次性因素拖累业绩
go
lg
...
五”末投产,公司煤炭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天然气
方面,公司拥有海外优势长协资源,启东LNG接收站2022年周转能力已达500万吨/年,2025年有望继续提升至1000万吨/年,助力公司售气量的长期增长。 风险提示:马朗煤矿审批进展不及预期、新疆铁路运力不足、国内煤价大幅下跌等。
lg
...
金融界
2024-04-21
信达证券:给予广汇能源买入评级
go
lg
...
毛利润51.07亿元,占比50.8%;
天然气
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3.65亿元,占比62.4%,毛利润31.12亿元,占比31%;煤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占比12.5%,毛利润18.12亿元,占比18%。2023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因红淖铁路未完成业绩承诺而支付广汇物流的对赌赔偿款5.6亿元。 1)煤炭:煤炭产销量持续增长,煤价回落挤压利润空间。煤炭板块贡献收入147.25亿元(占比24.0%),毛利润51.07亿元(占比50.8%)。销量:2023年公司原煤产量2231.29万吨,同比增长9.13%;煤炭销量3099.46万吨,同比增长16.07%;其中,2023Q4公司原煤产量600.77万吨,同比上升0.06%,环比上升35.79%;煤炭销量810.47万吨,同比上升7.85%,环比上升20.07%。价格:2023年煤炭供需紧张局势缓解,煤价高位回落,秦皇岛5000大卡动力煤全年平仓均价847.57元/吨,同比下降18.79%,公司煤炭售价下滑明显,2023年公司煤炭综合平均售价475.07元/吨,同比下降16.6%。公司马朗煤矿有望获批,马朗产量有望逐渐释放,推动公司2024年煤炭板块盈利提升。 2)
天然气
:LNG贸易量大幅增长,气价下行贸易利润收窄。
天然气
板块贡献收入383.65亿元(占比62.4%),毛利润31.12亿元(占比31%)。产销量:2023年公司实现LNG自产量5.80亿方(约合41.43万吨),同比下降26.05%;实现LNG销量86.84亿方(约合620.29万吨,含自产气及贸易气),同比上升30.99%。2023Q4公司实现LNG产量1.35亿方,同比下降39.44%,环比下降0.73%;实现LNG销量21.95亿方,同比下降11%,环比上升54.23%。价格:2023年国内外气价大幅下调,国内LNG出厂均价4861.48元/吨,同比下降28.38%,带动公司LNG售价下降,2023年公司
天然气
综合平均售价为4.42元/方,同比下降15%。 3)煤化工:蒸汽供应不足及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煤化工板块贡献收入76.62亿元(占比12.5%),毛利润18.12亿元(占比18%)。2023年公司甲醇产量91.09万吨,同比下降19.13%,销量111.30万吨,同比下降19.63%;全年销售均价1762元/吨,同比下降4.81%。公司生产煤基油品65.02万吨,同比上升4.40%,销量68.96万吨,同比上升3.72%;全年销售均价3504.63元/吨,同比下降6.6%;生产乙二醇12.58万吨,同比上升24.93%,销量12.58万吨,同比上升24.93%;生产二氧化碳6.33万吨,销量6.31万吨。截止2023年底,由蒸汽锅炉故障、锅炉轮检等导致的蒸汽不足影响甲醇产量的因素已消除,2024年公司煤化工产品生产有望恢复正常,同时我们认为全球或将持续多年面临原油供需偏紧问题,中长期来看油价或将持续,支撑公司煤化工产品的售价。 公司产能扩建稳步推进,煤、油、气产量释放助力长期高成长。煤炭方面,白石湖煤矿产能核增,马朗煤矿核准在即,东部矿区建设推进;
天然气
方面,启东LNG接收站产能扩建中;石油方面,斋桑油田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1)公司煤矿产能核增及建设稳步推进,受益于疆煤开发提速和煤炭保供,主要煤矿有望放量,疆煤外运量增长增厚盈利。白石湖煤矿:公司主要在产煤矿白石湖煤矿已被列为国家保供煤矿,2022年核准产能由1300万吨/年提升至1800万吨/年,实际年产量可达3500万吨以上,后续产能有望进一步核增;马朗煤矿:马朗煤矿有望落地,年内产量有望快速释放,且马朗煤质较好,热值可达5800-6000千卡,未来有望获得较高售价;东部矿区:东部矿区进入项目核准手续办理程序。随着马朗和东部煤矿的产量逐渐释放,公司的煤炭产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煤炭产量分别可达到5000/6000/7000万吨以上(含自用量)。此外,公司煤炭疆外销售具有显著区位优势,随着红淖铁路、淖柳公路、兰新铁路的运力扩张以及临哈联通线的贯通,公司疆煤外运量有望提速,销售半径也有望扩张。 2)国内
天然气消
费量持续复苏,启东接收站扩建助力售气量长期增长。2023年在气价回落、经济复苏等因素的拉动下,我国
天然气消
费量恢复式增长,全年
天然气
表观消费量3945.3亿方,同比增加7.6%;2024年1-2月,我国
天然气
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增速达到14.8%,我们预计2024年天然气消费仍将保持较强增长态势,带动公司
天然气
贸易规模的提升。2022年启东LNG接收站周转能力已达500万吨/年;6#20万方储罐项目、2#泊位项目正在建设中,2025年接收站周转能力有望超过1000万吨/年,为公司长期售气量的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3)斋桑油气项目正式进入试开采阶段,未来有望建成300万吨/年的规模级油田。2023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关于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项目开发进展公告》,控股子公司TBM所投建的斋桑油气项目区块新油井S-1002近日已顺利开钻,标志着油田正式进入到试开采阶段。斋桑油气项目区块已发现了5个圈闭构造,落实了2个油气区带。主区块二叠系油藏C1+C2储量2.58亿吨、C3储量近4亿吨,主+东区块侏罗系C1+C2储量4336万吨,原油储量丰富,未来有望建成生产能力30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级油田。 盈利预测及评级:广汇能源在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配套出疆铁路通道,有望充分受益于疆煤开发和疆煤外运的提速。旗下马朗煤矿有望获批并贡献产量、东部煤矿有望于“十四五”末投产,公司煤炭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天然气
方面,公司拥有海外优势长协资源,启东LNG接收站2022年周转能力已达500万吨/年,2025年有望继续提升至1000万吨/年,助力公司售气量的长期增长。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5.4亿、68.4亿、80.7亿,EPS分别为0.84/1.04/1.23元,对应4月1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44X/7.64X/6.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马朗煤矿审批进展不及预期、新疆铁路运力不足、国内煤价大幅下跌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长城证券汪毅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7.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69.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7.5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18。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21
万凯新材获民生证券推荐评级,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导致业绩承压
go
lg
...
期PET项目,上游MEG项目投资,打造
天然气
-乙二醇-聚酯产业链,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优势将继续强化。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等。
lg
...
金融界
2024-04-21
民生证券:给予万凯新材买入评级
go
lg
...
G一期60万吨项目,该项目拟选取先进的
天然气
制MEG工艺形成年产60万吨的上游原材料MEG产能,联产共建草酸、液化二氧化碳、合成氨、电子级DMC等多个衍生品项目。该项目正式投产后,将有利于公司深化纵向一体化战略,提升原料的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实力。 放眼国际市场,逐步推进国际运营战略。为充分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和同行竞争,公司已逐步开展国际化经营战略。2023年5月,公司在新加坡成立海外子公司万凯国际,正式开始国际化布局第一步;同年12月,经过前期广泛和深入地实地考察和调研,公司决定通过合资方式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投资建设30万吨/年规模的瓶级PET生产基地,走出了海外建厂的第一步。目前,尼日利亚正处于前期行政审批等筹备阶段,随着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或将成为PET瓶片行业内首家布局全球的企业。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瓶片材料供应商,公司已经完成重庆万凯三期PET项目,上游MEG项目投资,打造完整的
天然气
-乙二醇-聚酯产业链,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优势将继续强化。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9.57、12.37亿元,EPS分别为1.37、1.86、2.40元,现价(2024年04月19日)对应PE分别为9x、7x、5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方证券倪吉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64.33%,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5.58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1.2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21
广汇能源获开源证券买入评级,成长性与高分红可期
go
lg
...
弱,拖累公司业绩表现。然而,随着煤炭和
天然气
售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公司业绩的反映将更加合理。此外,马朗煤矿复产以及公司高股息(分红承诺每股不低于0.7元)或具备可持续性也将催化公司业绩,研报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能源价格大幅下跌;新增产能进度落后等。
lg
...
金融界
2024-04-21
开源证券:给予广汇能源买入评级
go
lg
...
研究报告《2023年报点评报告:煤炭和
天然气量
增价跌,成长性与高分红可期》,本报告对广汇能源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7.96元。 广汇能源(600256) 煤炭和
天然气量
增价跌,成长性与高分红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14.8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5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50%。单Q4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19.1亿元,环比-17.8%;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环比-55.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1亿元,环比-2.2%。考虑到2024年一季度煤价下行,我们下调2024-2025年公司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5/84.6/95.6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77.5/90.3亿元),同比分别+26.5%/+29.3%/+13%;EPS分别为1.00/1.29/1.4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0/6.2/5.5倍。随着煤炭和
天然气
售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价格层面对公司业绩的反映将更加合理,且考虑到马朗煤矿复产催化业绩弹性以及公司高股息(按分红承诺每股不低于0.7元)或具备可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煤炭和
天然气
销量同比高增,主业均价下滑拖累业绩 (1)煤炭板块:2023年公司煤炭产销量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原煤产/销量2231.3/2588.3万吨,同比+9.1%/+13.3%,提质煤产/销量405.8/511.2万吨,同比+12.2%/+32.5%。(2)
天然气
板块:2023年公司实现LNG产/销量5.8/86.8亿方,同比-26.1%/+31%,在自产气产量同比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外购气销量大增,公司全年LNG销量仍实现高速增长。(3)煤化工板块:2023年公司实现化工品产/销量204.6/263.3万吨,同比-10.6%/-14.6%;其中实现甲醇产/销量91.1/111.3万吨,同比-19.1%/-19.6%,乙二醇产/销量12.6/12.6万吨,同比+24.9%/+24.9%,煤基油品产/销量65/69万吨,同比+4.4%/+3.7%,煤化工副产品产/销量35.9/70.5万吨,同比-18%/-24.4%。在煤炭、
天然气
销量同比高增的情况下,由于2023年国内能化产品价格整体走弱,拖累公司业绩表现。 公司主业经营增量可期,高股息或具备可持续性 (1)马朗煤矿复产催化:马朗煤矿获得国家能源局实施产能置换批复并赋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项目核准手续办理,马朗煤矿复产将成为公司业绩弹性释放关键催化因素。(2)LNG周转能力进一步提升:广汇综合物流公司6#20万方储罐建设实现年内竣工,未来LNG周转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3)斋桑油气项目钻井工作加速推进:广汇石油斋桑油田二叠系油藏浅层第一口开采井完钻并具备注采条件,深层二叠系油藏水平井网陆续启动建设,同时获批2024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30万吨,2024年公司计划部署5-10个井组,开钻40-50口新井,计划年内建成30-50万吨的产能,未来三年左右预计建成300万吨的大型油田。(4)高分红具备可持续性:2023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0.7元/股(含税),分红比例为87.9%,较2022年+35pct,对应当前股息率为8.8%,考虑到未来随着公司新增产能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高股息(2022-2024年每年实际分配现金红利不低于0.7元/股)或具备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能源价格大幅下跌;新增产能进度落后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长城证券汪毅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7.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69.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7.5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18。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21
广汇能源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马朗获批兑现可期,高股息凸显配置价值
go
lg
...
撑。 风险提示: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天然气
价格不及预期;煤矿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lg
...
金融界
2024-04-21
广汇能源获中国银河推荐评级,煤、气价格下跌拖累全年业绩,静待煤炭产能释放
go
lg
...
提升,在公司“3+2”灵活经营模式下,
天然气
业务规模有望延续增长。公司在平衡保供和安全生产过程中,供给阶段性扰动预期仍存,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供需趋紧局面,预计煤炭价格仍有支撑,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公司煤炭产量弹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煤、气价格下跌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lg
...
金融界
2024-04-20
德国模式,不吃香了
go
lg
...
的能源结构中,80%以上来自石油、煤、
天然气
。作为一个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非常依赖进口。 早从70年代起,苏联就是德国最稳定的能源来源。 在东西统一后,德国依然顶着东欧国家的强烈反对,与俄罗斯合作修建了北溪管道。 可以说,俄罗斯和德国是一对绝配,一个是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一个则是制造业大国。 也正是因为利益深度绑定,默克尔对普京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在她任内,不仅顶着压力开通北溪二号,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东奔西走充当和事佬。 直到欧盟对俄能源制裁前,俄罗斯石油占德国需求的35%,俄
天然气
占55%。 德国不是没有替代能源,但替代成本太高,显然不利于搞工业。 俄罗斯能源直接输往德国 不用操心军费,又有便宜得要死的俄油俄气无限供应,德国可以狠狠的造。 可惜人力不足、德国自身的产业链也并不完整。 不过这两个问题,很快就不是问题。 前苏联解体后,随着东欧国家一个个加入欧盟,连凯撒、查理、拿破仑、希特勒都没做到过的欧洲大一统,居然在市场经济的整合下形式上实现了。 欧盟对内取消关税、统一货币,大幅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投资风险。 至少对德国而言,统一的欧洲大陆市场,意味着更完整的产业链。德国自己负责技术研发,东欧和巴尔干半岛提供廉价劳动力和矿产,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接下来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造出来的东西卖给谁? 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赚取了大量外汇,人均GDP迅速上升,又为德国打开了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中德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仅仅200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就达到51.3万辆。 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有多深?直接看其前十大企业。 第一德国大众,在中国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合资企业,2023年又宣布投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合资,今年还买了小鹏5%股权、准备联合推电动车。 第二Uniper,能源巨头。 第三奔驰、第四宝马,在中国经营了很多年了,去年分别在北京和沈阳宣布投资建新厂。其中,宝马在华员工最近三年增长了3倍。 第五安联保险。2021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很明显是想扩张在华业务的。 第七德国电信,和我们交集非常深,华为中兴都是核心供应商。 第八DHL,国际两大快递公司之一,做过外贸的都知道,在中国的业务量有多大。 第九博世,国内很多汽车厂商的车身稳定系统,比如小米的SU7,都是用博世的。 第十巴斯夫,2023年刚宣布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厂。 很明显,除了搞能源的、保险的,德国的巨头企业几乎全部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对中、美、俄的关系,是德国崛起的最强基本面,也是默克尔时期的基本战略: 一定程度亲俄,但不完全触怒美国,有了俄罗斯能源发展工业,发展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壮大自己; 同时通过能源、投资和产品,稳定俄罗斯,但是不是完全亲近,在加入北约和欧盟上抵触,以避免触怒美国; 通过产业链控制东欧各国,发展工业,把产品卖亚洲,尤其是中国,这样才能稳定欧洲,尤其是东欧。 在这个框架下,2009-2019年,德国迎来“黄金十年”,外贸蓬勃发展,就业率破纪录达到80%,在一众欧盟国家中鹅立鸡群。 从战败国到重新成为欧洲火车头,不可不谓之奇迹。 但现在,实现奇迹的四根支柱,断了两根半。 02 危机四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四驾马车稳定时,躺赢确实很爽。 但马若脱了缰,你也很难去追回来。 其中缘由,大家稍微想想都明白,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为什么说,德国是俄乌战争最大的输家?因为德国的四驾马车,直接废了俩。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战火重燃,仅仅4天后,德国军费到账1000亿欧元,占2021年GDP的2.6%。 而在前一年,德国军费只占GDP的1.5%。 这是个重要的转变,德国军费开支突然就上升到世界第三。 能源方面,更不用说,北溪管道都被炸了。 虽然不是没有替代能源,但与廉价的俄油俄气相比,性价比太低。 2021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
天然气
1070亿欧元,占能源进口额23%。 2022年,德国对外能源进口额超过3000亿欧元,同比增长50%。其中仅
天然气
就高达2000亿欧元,翻了一番。 除此之外,第三驾马车也出了问题:德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中国,对德国的工业品需求下降。 需求下滑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卷了这么多年,也逐渐成为了德国的竞争者。 在很多领域我们都实现了突破,中德关系从互补演变成竞争,比如汽车、盾构机、工业机床等等。 就拿大众汽车来说,它在中国的销量已从第一跌到第二,落后比亚迪。德国车企在电动车赛道起步太晚了,竞争力大不如前。 以上三者,直接导致德国经济陷入困境。 当然,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外部因素,德国内部也不是没有问题。 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德国的“新质生产力”没跟上。 看看上文,德国前十大企业,有一家是和新技术有关的吗?没有,几乎全是能源、汽车等老牌重工业。 这些产业,即便做得再高端,终究还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范畴。 德国太依赖传统工业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便中、美、俄不出问题,德国经济失速也是早晚的事。 就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互联网行业,你想破脑袋也很难想出一家德国公司。不是没有,而是基本没有能做起来的。 当然,之所以如此,不是德国企业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或者说,欧洲各国天生就不适合搞互联网。 首先是文化因素。 欧洲虽然是个单一市场,但各国的语言、习俗和消费习惯,差异太大,很难形成足够规模的“网络效应”。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在中美?因为只有这两者才拥有10亿人以上的单一语言市场(汉语和英语),能将网络效应最大化。 其次,是过于保守。 德国之所以如此崇尚制造业,不完全是全球化的原因,也与其民族性格有关。 任何新行业,都需要初创公司去“画饼”、讲故事、“烧钱”,这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在德国没有生存土壤。 因为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就经历过史诗级通胀,钱不如纸。 那段悲惨的历史,让德国人形成了风险规避和财务保守主义的基因,直到现在都对任何金融游戏和债务十分厌恶。 你可以将之理解为,类似于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大通胀时期,纸币当积木 还有一点:德国对隐私的保护极其严苛。 不论是希特勒时期的秘密警察,还是东德的“斯塔西”,都曾对全国人进行过无孔不入的监视和个人信息收集,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阴影。 因此,德国人对隐私重视,与欧盟推出了十分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这个虽然不能说不好,但至少对行业发展而言,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在的AI,足够多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导致德国新兴行业的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然而,导致德国失速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03 尾声 以上,我们粗略说了德国在国际上、产业层面面临的困境。 但制造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 而涉及到人的问题,永远是最复杂的。 德国人口平均年龄47岁,中国39岁,印度29岁。 年轻人少了,意味着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断层。 虽然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很完善,但正如上文所言,德国目前的知识结构,普遍停留在传统工业层面,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育方面严重不足。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引出了两大非常严重的恶果。 第一,高福利的财政制度面临挑战。 十年前中东难民危机爆发时,默克尔曾打算引入移民,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但事实证明,食不果腹、缺乏技能的中东难民,根本无法填补德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缺口,反而制造了更多社会问题。 德国社会进一步撕裂。 而这又直接导致第二个恶果:政治碎片化和极右翼化。 高通胀、就业市场缺口和移民问题进一步发酵,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趁机崛起,将矛头直指非法移民、欧盟自由贸易等,成为德国支持率第二的政党,达到20%。 这是什么概念?德国第一大政党,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CDU/CSU)支持率才25%,只比德国选择党高5个百分点,分分钟都可能被取代。 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德国选择党很可能像某些地区一样,凭少数人的支持,就能在碎片化的政治环境中,轻松赢得选举,让政治风向逆转。 这也让很多德国人担忧,纳粹的幽灵将再次盘旋在上空。
lg
...
格隆汇
2024-04-20
广汇能源获民生证券买入评级,业绩同比下滑,分红承诺保障高股息
go
lg
...
惕的风险包括煤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国际
天然气
价格下跌或国内外价差收窄的风险,以及煤炭需求不及预期。
lg
...
金融界
2024-04-20
上一页
1
•••
350
351
352
353
35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五通话时间定了 特朗普刚刚就中美协议表态
lg
...
贸易战越打越聪明了:中国放弃谷歌,打击英伟达!为了重新布局?
lg
...
中美突传重磅!美媒独家:为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特朗普拒批对台4亿美元军援
lg
...
大行情突袭!日本央行决议惊现令人意外的一幕 美元/日元短线大跌
lg
...
【直击亚市】今日特朗普习近平将通电话!市场几乎逢低买入,日本央行按兵不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