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7.11黄金还会跌吗?今日走势如何看?黄金积存买入指导
go
lg
...
半世商潮戰未休,亦經滄海亦經秋; 縱橫金界憑才智,砥礪真功且煉眸。 ——曾金策 微信:cfa0224/(備用)usd1107/(釘釘號)cfa0224 全球經濟動蕩,黃金投資機遇爆發! 金*師曾金策十年實戰護航:看穿金價波動下的暴富機會,曆史危機中黃金屢創逆勢神話。 量身定制投資策略,每日拆解國際局勢 技術面,實時精準給建倉離場點。 不止是專業指導,更以摯友姿態陪你穿越迷局,免費解套 每日行情分析已備好。 點擊【微信:cfa0224/(備用)usd1107/(釘釘號)cfa0224】,告別盲目虧損,讓專業帶你的財富搭上黃金快車! 黄金行情回顾: 周内现货黄金公开提示逢底做多,金价成功触底反弹,周四晚间受初请失业金数据利空运行再次走低。 从消息面上看,特朗普再发关税信函,引发贸易不确定性,带来避险支撑,但市场敏感度降低限制涨幅,美联储 6 月会议纪要显示政策分歧。技术上,金价呈三角收敛,多空力量待分晓 。 从技术面来上看: ❶:日线级别上:布林带运行平缓,金价受布林带下轨支撑反弹运行,多头初现锋芒。3350 美元/盎司遇阻,3280 美元/盎司为关键支撑。MACD 指标死
lg
...
曾金策
07-10 23:47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下降,关税政策成是否降息“决定因素”?
go
lg
...
月已有近百家美国企业宣布裁员计划,包括
微软
(Microsoft)和英特尔(Intel)。经济学家指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尚未明朗的关税政策加剧了企业未来运营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雇佣与投资决策。 与此同时,招聘乏力令失业者重新就业的难度上升。6月非农报告显示,失业者的中位失业时长由5月的9.5周上升至6月的10.1周,反映再就业周期延长。 根据本周公布的失业金数据,截至6月2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反映就业转化率的滞后指标)增加1万人,达到196.5万人,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这进一步说明,失业者找工作所需时间正在延长。 在利率政策方面,美联储上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的持平区间,表明决策层正在等待关税政策对通胀路径的明确影响再决定是否降息。
lg
...
Peng
07-10 22:54
优蓝国际(YOUL)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剑指15亿蓝领的全球新基建
go
lg
...
面,美股市场对AI落地场景的追捧未减,
微软
股价在6月创历史新高,凸显资金对技术增效逻辑的认可。这种环境为优蓝国际提供了难得的发行窗口——优蓝国际的“深蓝大脑”AI匹配系统与区块链跨境薪酬解决方案,恰恰嵌入市场对“效率革新”的叙事主线。 此外,中东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加剧了市场对通胀和美国降息时机的担忧,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而优蓝国际以“蓝领生态+AI赋能”模式衔接两端动能,兼具抗周期属性(企业出海用工刚需)与成长性(全球15亿蓝领市场),既受益于市场对技术落地的乐观情绪,又凭借人力服务的需求刚性对冲波动风险。 这种“技术赋能+刚需赛道”的稀缺性标签契合了当下资金的避险与成长双重要求,使优蓝国际实现精准卡位,在政策迷雾中锁定了增长的确定性。 三、结语 资本市场的聚光灯已然亮起。优蓝国际的上市,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从“本土创新”向“全球输出”的历史性跨越。 其全球化战略的独特性在于双重引擎的协同发力:一方面,依托资本杠杆实现并购扩张,快速获取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AI技术+蓝领生态”的差异化能力,在蓝领人力服务的效率革命和生态构建上实现超越。 当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浪潮遇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工业化需求,优蓝国际凭借其产教融合的生态体系和AI驱动的技术赋能,正将中国蓝领人力资源服务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未来十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高地或将见证一个来自东方的巨头崛起——优蓝国际的全球化征程,才刚刚启幕。
lg
...
格隆汇
07-10 22:38
美股盘前要点 | 特朗普再向8国发出关税信函!传黄仁勋计划访问中国
go
lg
...
谷歌的主导地位。 11. 奥本海默上调
微软
评级至“跑赢大市”,目标价为600美元,股价尚未完全反映AI业务带来的成长潜力。 12. 台积电6月销售额2637.1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6.9%;1-6月累计销售额1.77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40%。 13. 雪佛龙准备在今明两年精简业务架构,以达致2026年年节省30亿美元目标。 14. 开市客截至7月6日止5周的销售额264.4亿美元,同比增长8%。 15. 达美航空恢复全年业绩指引,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为5.25-6.25美元。 16. 据报意大利糖果厂费列罗接近以30亿美元收购谷物制造商WK Kellogg。 美股时段值得关注的事件: 20:30 美国至7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lg
...
格隆汇
07-10 20:29
疯狂刷屏!银行大胜纳斯达克
go
lg
...
毫无疑问是AI,海外的英伟达、台积电、
微软
、meta,国内的CPO三巨头,各种AI映射概念、AI应用概念,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资金流入。 相比之下,银行板块并没有吸引太多注意,何况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地产等问题依然严重的情况下,银行的经营层面也确实没有什么亮点。 当时最常被人拿出来揶揄的,就是大家不是着急提前还贷,就是拼命往银行存钱,结果银行的利差缩小,收入和利润承压。 这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2023年的行业数据,银行利差每缩小0.1%,银行业的利润就减少约2000亿。 2023年净息差创新低时,银行板块跑输大盘15%,部分农商行净息差已跌破1.5%,逼近盈亏平衡线,一度引发对于中小银行能够继续经营的担忧。 不过,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 正因为行业陷入低迷,倒逼了银行做出改变。 例如,招行通过财富管理将非息收入占比做到35%(行业平均24%);平安银行通过数字化将存款成本压降至2.1%(行业平均2.4%)。 实际上,银行业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的整顿改革可谓"刮骨疗毒",成效显著。 首先是风险出清,拆弹规模超10万亿。 房地产开发贷不良率从2021年峰值3.2%降至2024Q1的2.4%,房企贷款白名单机制落地,到2024年5月,就已经投放超6000亿; 根据财政部2024年披露的数据,地方政府债务累计置换隐性债务12万亿,城投平台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8%,较2022年下降0.5%; 2020年以来处置高风险机构356家,如包商、锦州等银行风险化解,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组为山西银行,辽宁12家城商行整合为辽沈银行。 其次,是业务重构,从"躺赚息差"到"多维盈利"。 对私,零售贷款占比从2018年35%提升至2023年42%,招行/平安零售营收占比超50%,信用卡不良率压降至1.8%以下,而财富管理规模却突破30万亿,3年增长120%; 对公,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3万亿,其中2023年增速18%,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不良率仅0.9%,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绿色贷款年化增速超30%,规模居全球前列。 另外,金融科技的赋能,帮助银行业降本增效;加强资本管理,补充银行资本金;公司治理优化,对外开放,提升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种种变革,加快了银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求生"。 02拐点 终于,银行板块在2024年初释放业绩利好。 2024Q1,42家上市银行合计营收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023Q4为-2.1%);合计净利润5629亿元,同比增长0.6%。 虽然利息净收入仍下降1.8%,但非息收入大涨12.6%(如招行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加25%),净息差降幅收窄,季度环比仅降2BP,而2023年每季降5-8BP;关注类贷款占比降至2.3%,2023年末为2.5%;小微贷款不良率降至1.4%,较2022年降0.3%,单季不良贷款新增规模同比减少23%。 政策效果也在显现,如存款利率下调,每年节省负债成本约800亿,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减少坏账压力。 当时的机构,看待银行股有两派观点,一个是乐观派(如中金、中信),他们认为"最坏时刻已过,2024年净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至3%",依据是经济复苏+存款利率下调,测算每降10BP增厚利润2%。 另一派是谨慎派(如瑞银、大摩),他们则认为"营收增长依赖短期因素,净息差可能再探1.6%",还做出警告地方政府化债导致5-7万亿贷款需重新定价。 结果,净息差止步于24Q1的1.69%,并没有下探到谨慎派的1.6%。 或许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一些嗅觉敏感的资金看到了机会。 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增持工行H股超20亿港元,持股比例升至8.02%,平安资管加仓邮储银行A股15亿元,社保基金组合新进建设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0.8%,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加仓农业银行2.1亿股。 同期,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银行股超180亿元,占A股总流入量的21%;银行ETF规模突破400亿元,年内增长35%。 银行自身回购,渝农商行耗资5亿元回购(PB仅0.4倍),沪农商行启动10亿元回购计划;央企交叉持股,中国烟草增持交通银行0.5%股权,中石油资本买入中国银行H股。 2024年银行板块的业绩表现也不错,42家上市银行,有3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11家银行保持双位数增速,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分别达到23.31%、20.16%。 叠加国家引导和推动长线资金入市、降准降息等,机构买入银行股的热情越来越高。 03继续增持 到2025年一季度,险资对银行板块持仓占比达27.2%,较2023年末提升4.3个百分点,创2018年以来新高。 险资还通过举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标的,将银行股作为稳定收益配置方向。北向资金方面,2025年2月数据显示,单日净买入超80亿元,其中银行板块贡献显著,外资持续流入优质银行股,推动股价上行。 特别要提的,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挂钩。 一般而言,主动权益基金通常会选取沪深300等代表性宽基指数作为业绩基准,而沪深300指数中银行板块权重高达13.67%。如果不想净值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太多,基金就需要加速回补低配的银行股,间接推动了最近一轮银行股大涨。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自去年延续至今的一个投资策略--杠铃策略。 因为经济复苏没有预期好,加上全球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大量资金采用这个策略,即大比例的资金配置在较为稳定的资产类型,如高股息板块、债券等等,少比例资金用来博弈高风险高收益。 银行股一向以高股息率(5%-8%)著称,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各种新兴产业频出的时候,或许没有太大吸引力,但现在却相反,高股息的吸引力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一些新兴科技产业。 今年,还有一个现象,是资金在通过ETF扫货银行板块,其中跨AH两市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年内资金净流入额6.1亿元,其最新规模、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其份额近一年更是暴涨970%,位居银行类ETF第一。 银行AH优选ETF(517900)是市场唯一跨AH两市的银行类ETF,也是唯一可投港股的银行类ETF,它跟踪银行AH指数,目前有42只成份股,其中,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约40%,A股银行股28只,权重约60%,前十大成份股中包括在A股上市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在港股上市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 银行AH指数在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的基础上,每月优选AH市场中“更便宜”的标的,自带轮动策略。从历史业绩看,要比纯A股及港股银行股都有明显超额收益。 截至7月10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年内累涨超27%,相比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超额涨幅近6%。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7月10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102.11%,同期中证银行全收益、沪深300全收益涨幅分别为76.84%、17.75%。 此外,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联接(A类:016572;C类:016573)为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AH折价银行股提供了便捷工具。 04结语 回顾过去一年多银行股的大涨行情,可以看到很多利好因素的叠加和共振,这些因素有基本面改善、有业绩增长,也有全球以及中国政经局势的影响,还有市场风格的变化,有政策的推动,更有资金面的净流入,等等。 这些因素目前看仍然具备可持续性,例如宏观经济的复苏,有利于银行基本面继续改善,业绩继续增长,而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又会增加资金对于杠铃策略的需求,银行股是高股息的代表,两者并不矛盾;险资、公募等机构的增配,以及后续的全球性的降息,又会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 虽然低利率的大环境会持续,银行的净息差未必可以回到高峰期,但银行业经过过去几年的改革,特别是业务趋于多元化,新增长点又在不断培育,业务能力也好,企业韧性也好,还有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配合高股息政策,银行股有能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lg
...
格隆汇
07-10 19:28
史无前例!英伟达市值首破4万亿美元!纳指100ETF(159660)收涨0.45%,纳指再创历史新高!美股科技能否复制2024H2?中信证券分析!
go
lg
...
.97万亿美元,创新高。博通涨超2%,
微软
、亚马逊、脸书、奈飞、谷歌等涨超1%,苹果微涨,特斯拉与开市客微跌。 据悉,英伟达股价自5月底财报发布以来节节攀升,6月25日英伟达股东大会上, 黄仁勋 指出全球对“主权AI”的需求正在增长,英伟达正处于为期十年的AI基础设施建设浪潮的起点。黄仁勋称,仅
微软
在近一个季度处理AI模型的请求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以上。 花旗日前发布报告将英伟达2027财年和2028财年的数据中心销售额分别上调了5%和11%,理由是强劲的自主AI需求将为英伟达带来更多的拓展机会。 花旗还指出,基于主权AI的需求高于预期,到2028年,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563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估的5000亿美元,而这将利好英伟达,因为该公司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主权交易。 高盛预计,英伟达、苹果和
微软
所在信息技术(IT)业预计盈利将增长18%,Alphabet和Meta所在的通信服务业预计增长28%,将为标普500的整体盈利增长提供支撑。 【美股创阶段性创下新高后,短期调整风险是否大幅增加?】 中信建投表示,并不是,甚至恰恰相反。历史经验显示:新高后,美股的上涨空间确实被压制,但下跌风险影响不大,大跌概率反倒下降。 (1)新高后1-3个月,上涨空间和大涨概率,均较其余时期明显下降,尤其在1个月内。 (2)新高后1-3个月,下跌幅度较其余时期差异不大,但大跌5%以上的概率更低,开始出现5%以上回撤的时点也更晚。 (3)大跌20%以上+再创新高后,平均意义上,更可能出现短期休整,但实际案例的方差较大,继续大涨和大跌的情况均存在。 (4)历次新高时,并不一定对应衍生品多头仓位在极端高水平,甚至多次在阶段性底部,目前净多头再次处于较低水平。 整体看,并不用单纯因为新高,就对美股短期的走势产生较大担忧,美股长期向上的趋势下,新高已经逐步常态化;因此,美股后续短期风险的判断,更建议从其他角度进行。(来源于中信建投20250710《美股:高处真的不胜寒?历次新高后,美股短期下跌概率并未额外增加》) 【美股科技能否复制2024H2?】 中信证券表示,关税闹剧带来2025H1美股科技股的过山车式行情,进入Q3,关税加征导致的经济硬数据走弱、通胀抬头等潜在风险,料可能对市场带来短期扰动,但大财政、关税加征缓和等驱动下的中期经济前景较清晰,向上的科技板块经营周期,较低的机构仓位等,将支撑中信证券对美股科技板块未来6~12个月的乐观看法。(来源于中信证券20250701《美股科技板块|复制2024H2?—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 纳指100ETF(159660)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该指数成分股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100家上市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非金融公司组成,其中七大科技巨头为重仓标的。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下,目前全世界AI领域布局和积淀最领先、最深厚的科技巨头仍然集中在纳斯达克,比如
微软
、苹果、谷歌、英伟达、Meta等等,这些AI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权重占比超50%,龙头属性集中。 纳指100ETF(15966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8966;C类:018967)有望受益于科技巨头公司亮眼的业绩以及巨额资本开支的预期盈利表现。纳指100ETF(159660)管理费0.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的费率结构,费率优势明显,省到就是赚到。 关注美股顶级科技巨头,认准低费率的纳指100ETF(159660),场外联接(A类:018966;C类:01896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纳指100ETF均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0 17:49
亮瞎眼!与众不同的大牛市
go
lg
...
至4万亿美元,英伟达惊人逆转背后源于:
微软
等北美科技巨头的AI资本支出预期依然强劲。 这变化同样映射到A股的AI板块上。6月以来AI板块整体修复,但内部却明显的分化,以PCB、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硬件显著领涨,工业富联上半年业绩超预期更是印证了AI算力需求的爆棚。 作为连续两年蝉联国内百亿私募冠军的管理人,东方港湾创始人兼董事长但斌在格隆汇2025·中期策略峰会上就提到英伟达,称:“其市值已逼近4万亿关口,向更高量级的突破值得关注。” 作为深度受益国家过去40年快速发展的投资人,但斌感慨良多总结道:不要辜负一个时代。 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其变革意义堪比瓦特改良蒸汽机所开启的工业革命时代。回顾过去70年,大约每十年就会出现一次重大的投资机会。从长视角看,我们仅仅处于AI爆发的第一天,一切才刚刚开始。 周三,CFRA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165美元上调到196美元,这一最新目标价意味着,英伟达股价将逼近4万亿美元基础上再涨近20%。 2 A股银行股问鼎全球资产宝座! 英伟达涨得再好,也还得高看一眼我大A的银行股! 今日银行股又来创新高了,工农中建邮五大行续创新高! 从2024年1月1日至今日,中证银行指数以61.89%涨幅碾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37.18%,更是超越全球资金“新宠”SGE黄金9999的60.09%。 这亮瞎眼的表现,直接让中证银行指数问鼎自2024年以来的全球资产宝座。 谁说A股不赚钱的?站出来说道说道!!! 股民直接戏谑道:“这样的大牛市,很让人怀疑之前我们对银行股,是不是不够尊重。” 至于银行板块为何连续两年走牛,站在当下再复盘也没有意义了,让你上车,你怕不怕? 况且银行这波大牛市,还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基本面驱动股价。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0%,较2024年进一步回落。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银行牛的背后是资金推动的,无风险利率下行叠加经济弱修复,银行稳健的股息持续有吸引力。 一是,关键时刻,中央汇金大力增持沪深300ETF稳市,银行是该指数的第一权重行业。 二是,险资是银行股稳定资金来源,险资为了匹配负债端,每年增量资金稳定入股市,业内按照六大险资测算,每年增量资金预计超过3500亿。 三是,指数基金快速发展,资金也在借道ETF布局银行板块。 2024年迄今为止,共有42亿元净流入银行ETF,其中华宝银行ETF净流入高达31.9亿元。 至于公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主动型基金增配银行股行为还需观察。 说白了长线资金疯狂涌入银行板块的背后是为了股息、安全和稳定。 银行股日攀新高的情况下,奋斗在一线的人员却似乎没有这么乐观。 7月9日,招行行长王良的讲话引发市场热议,他在招行股东大会上表示,2025年一季度是一个重要拐点,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已经低于不良贷款率。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不良贷款率为1.51%......不良贷款率与净息差出现倒挂,可能意味着信用成本、运营成本、资本成本难以得到覆盖,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3 房地产板块尾盘大涨 除了令人啧啧称奇的银行板块,午后突发大涨的房地产板块也是一大亮点。 受相关传闻影响,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临近尾盘出现一波强劲走势,截至收盘,华夏幸福、深深房A、光大嘉宝、南山控股拉升涨停,带动华夏房地产ETF基金、银华房地产ETF和南方房地产ETF分别涨3.64%、3.55%和3.46%,华宝地产ETF涨3.36%。 连续三天有各式各样的小作文了,只能说临近7月重要会议,市场的确很躁动。 身负“稳楼市”重任的房地产板块本周走出四连阳走势,主要是房地产近期数据进入全面回落阶段,市场憧憬地产刺激政策的必要性提高。
lg
...
格隆汇
07-10 17:08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上海举行,科创AIETF(588790)近3月涨幅居可比基金首位
go
lg
...
tokens数量在过去一年增长50倍,
微软
Azure处理token数同比增长五倍,显示出AI调用量的强劲增长。这些数据印证了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速度加快,也为整个算力产业链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在国内,AI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推动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升温。 规模方面,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2587.77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7。 份额方面,科创AIETF近1周份额增长1.20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7。 资金流入方面,科创AIETF最新资金净流入5957.62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3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608.22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科创AI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837.3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54亿元。 截至7月9日,科创AIETF近6月净值上涨9.6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9日,科创AI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59%,最长连涨月数为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71%,历史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7月9日,科创AI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03%,排名可比基金1/6。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9日,科创AI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费率方面,科创AI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7月9日,科创AIETF近半年跟踪误差为0.03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7.46倍,低于指数成立以来96.97%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科创AI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澜起科技(688008)、金山办公(688111)、芯原股份(688521)、石头科技(688169)、恒玄科技(688608)、晶晨股份(688099)、复旦微电(688385)、中科星图(688568)、道通科技(68820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0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AIETF(588790),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023520;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023521;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E:023989)。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0 15:07
高调买地建厂!“全球股王”英伟达要在以色列大干一场?
go
lg
...
中“战火不断”的以色列? 近年来,随着
微软
、亚马逊、Meta、谷歌和特斯拉等公司竞相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并试图主导新兴的AI产业,这导致了对英伟达高端芯片处理器的需求激增。 对此,一位消息人士称,以色列的科技人才和专业知识“对人工智能时代极其重要”,而英伟达眼下恰恰需要迅速扩张。 据悉,自收购迈络思科技以来,英伟达在以色列的员工规模已经扩大了近两倍。有消息人士称,迈络思科技去年为英伟达贡献了约130亿美元的收入,但英伟达方面尚未证实过该数字。 近年来,英伟达在该国还进行了多项其他收购,目前在以色列总计拥有5000名员工,已成为以色列增长最快的跨国科技公司雇主。2023年,英伟达还建造了以色列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Israel-1,该超级计算机此后为马斯克的Colossus超级计算机提供了蓝图。 以色列创新局首席执行官Dror Bin表示,新的英伟达园区将非常庞大,可容纳“几千名员工”。 Bin指出,这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投资,彰显对以色列高科技生态体系的信心。这项投资对双方都有益,英伟达能接触当地的生态体系和人才,而当地的生态体系又能享有英伟达的投资,这将让以色列保持在创新和技术的前沿,特别是AI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在以色列的扩张计划,也正值其竞争对手英特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裁减员工之际。英特尔自1974年进入以色列,是以色列最大的雇主之一,在当地拥有9350名员工。据以色列当地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在以色列已有数百名员工被裁。
lg
...
金融界
07-10 13:47
最新规模创近半年新高!科创芯片ETF(588200)单日“吸金”4.53亿元
go
lg
...
熟等方面。 据天风证券统计,2025年
微软
、谷歌等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超30%,国内阿里、腾讯资本开支预期分别超1200亿元、800亿元。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来看,受益于人工智能的驱动,今年上半年芯片行业销售额继续实现双位数的同比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恒玄科技、思特威、华海清科,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 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国产芯片投资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0 11:28
上一页
1
•••
46
47
48
49
5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美媒:在与特朗普的贸易战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握多张王牌
lg
...
中国经济惊现极罕见一幕!中国关键银行贷款指标20年来首次萎缩 释放何信号
lg
...
美联储9月降息“悬了”?!PPI大幅高于预期,黄金急挫、险破3340
lg
...
【直击亚市】罕见公开批评!贝森特称日本将加息、美联储应降息150点 比特币创新高
lg
...
美国7月PPI“封死”美联储9月“大幅降息”可能性,加入VSTAR 抢占行情风口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