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赛意信息收盘下跌1.09%,滚动市盈率78.06倍,总市值112.02亿元
go
lg
...
9.11 4.94 21.81亿 9
恒
大
高新 -397.58 -164.30 2.63 17.44亿 10 恒为科技 -381.01 304.12 6.04 81.65亿 11 生意宝 -218.55 -226.19 5.71 51.55亿
lg
...
金融界
06-11 17:17
汽车圈重磅!“国家队”出手,中国一汽打响车企反内卷第一枪,对供应商付款账期缩至60天,比巨头特斯拉还要短30天
go
lg
...
链公司 近日长城汽车魏建军炮轰汽车圈“
恒
大
”,引发外界对于汽车行业高杠杆、长账期以及压榨产业链公司的高度关注。魏建军指出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无底线压榨供应商。“比如无限度逼使供应商降价,以及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将近一年的时间,使供应商的生存环境非常差。”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仅汽车厂商每年会要求下调零部件单价,供应商应收账款的时间被成倍拉长。10年前汽车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45天,而现在却拉长到至少90天。据Wind数据显示,16家上市中国汽车公司的应付账款平均天数是182天,接近国际汽车公司账期的两倍。 此外在价格战之下,汽车供应链厂商的利润情况以及被各大厂商占款也备受关注,2024年年报显示,在国内车企中比亚迪的应付账款规模最大,达到2440亿元,这一数字今年已经攀升至2507亿元。2024年年底吉利汽车应付款1824亿;上汽应付款411亿。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从2017年的7.8%,一路降至2023年的5.0%;2024年进一步降至4.4%。同时,利润绝对值也显著下滑,全行业利润总额从2017年的6833亿元,跌至2023年的5086亿元。 目前利润率仍处在下降通道中,近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1-4月的汽车行业收入32552亿元,同比增7%;成本28636亿元,增8%;利润1326亿元,同比下降5.1%;汽车行业利润率4.1%,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目前反内卷已经成为主流声音 5月31日,据“工信微报”,针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赞同并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的倡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议称,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引领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到的“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或指向比亚迪。 近日,中国汽车市场再度打起“价格战”,比亚迪近日推出重磅限时促销活动,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加入降价阵营,最高直降5.3万元,部分车型起售价下探至5.58万元。此外,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品牌也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旗下车型低至4.39万元;吉利银河、零跑汽车等纷纷跟进。 6月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就汽车行业“内卷”现象提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汽车消费市场跟踪研究和政策引导,推动破除制约汽车流通消费堵点卡点,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针对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内卷式”竞争现象,商务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月7日,重庆举行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诸多中国汽企高层和行业人士围绕“内卷式竞争”“技术安全”“海外增量市场”等行业热议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其中吉利控股方面火力全开,矛头直指比亚迪。 “有些企业争当卷王,以卷为荣,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国家巨额财政支持而产生的汽车产业良好生态,可能被这些所谓的卷王带向邪路。”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论坛演讲期间怒批所谓“卷王”行为。 中钢协发文炮轰国内车企价格战 6月10日,中钢协发文炮轰国内车企价格战,让钢铁等上游企业几乎没有利润。 中钢协表示汽车企业“卷”价格,上游原料供应商倍感压力,钢铁企业对此深有同感,严重冲击了企业的稳健经营。据钢厂反映,近年来汽车企业开展极致降本,不断要求钢厂降低汽车板价格。去年以来,部分主机厂要求钢厂汽车板供货降价要求超过10%,远远超出钢厂可接受的能力。在当前的钢铁市场环境下,汽车板作为钢铁行业头部企业的拳头产品,目前已基本没有毛利,而汽车企业还在要求钢厂降价。 中钢协还提到了国内车企的账期问题。中钢协提到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迟迟不给货款,延迟几个月才通过企业汇票支付,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通过这种合同“账期”的方式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 对于目前的困境,中钢协表示针对个别汽车企业拖欠货款的账期模式,坚持行业提出的“不给钱不发货”的原则,坚决抵制拖延货款的不良行为。此外,要加强与汽车等下游行业的沟通交流,加强供需对接,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链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供应链模式。 如今中国一汽打响车企反内卷第一枪,后续会有车企跟进吗?
lg
...
金融界
06-10 20:57
税友股份收盘上涨1.37%,滚动市盈率164.42倍,总市值171.90亿元
go
lg
...
1.62 4.74 20.93亿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9:18
中国官媒突然发声:抨击“零公里”二手车行为!车企口水战也升级
go
lg
...
的问题。他还表示汽车行业中存在自己的“
恒
大
”——暗指某些企业债务高企、潜藏风险,但未具体点名。 在重庆举办的一场行业论坛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言人杨学良重提长城汽车两年前指控比亚迪部分插电混动车型采用成本较低、涉嫌违反排放标准的油箱。 对此,比亚迪品牌与公关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比亚迪汽车符合国家标准,并反指“浙江某车企”过去也曾使用类似油箱(暗指吉利,因吉利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李云飞还回应了“比亚迪是汽车界
恒
大
”的说法,称河北某企业曾多次试图向监管部门举报比亚迪存在财务造假,但均未成功,说明比亚迪并无此类问题。他表示欢迎行业监督,但保留对诽谤及恶意行为追责的权利。该微博随后被删除。
lg
...
风起
1评论
06-10 19:09
会员
中钢协怒了!罕见公开炮轰国内车企,钢企等上游企业毛利润几乎被榨干!坚持“不给钱不发货”,抵制拖延货款等行为,提议多学学日系车企
go
lg
...
意的是,近日长城汽车魏建军炮轰汽车圈“
恒
大
”,引发外界对于汽车行业高杠杆、长账期以及压榨产业链公司的高度关注。 魏建军强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正面临严重威胁,魏建军甚至喊话“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
恒
大
'已经存在,只不过没爆而已”,他指出纯电动车大面积亏损,形成不了商业闭环,资本已获利离场,留下产业困境,建议新能源补贴应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该退出时就退出,国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才是核心。魏建军指出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无底线压榨供应商。“比如无限度逼使供应商降价,以及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将近一年的时间,使供应商的生存环境非常差。” 目前,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至10%,账期也长达120天。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仅汽车厂商每年会要求下调零部件单价,供应商应收账款的时间被成倍拉长。10年前汽车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45天,而现在却拉长到至少90天。据Wind数据显示,16家上市中国汽车公司的应付账款平均天数是182天,接近国际汽车公司账期的两倍。 而特斯拉对供应商付款周期已经缩短至约90天。 此外在价格战之下,汽车供应链厂商的利润情况以及被各大厂商占款也备受关注,2024年年报显示,在国内车企中比亚迪的应付账款规模最大,达到2440亿元,这一数字今年已经攀升至2507亿元。2024年年底吉利汽车应付款1824亿;上汽应付款411亿。 对此,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曾回应表示李“一个企业的规模越大、营业收入越高,对外采购与合作的体量也越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明显”,不过李云飞并没有回应比亚迪国内车企应付账款规模最大一事,而是用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予以了代替,李云飞表示比亚迪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为31%,吉利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32%、上汽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38%、长城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39%。 至于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长,李云飞提到“比亚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平均周转天数是127天、吉利也是127天、长城是163天、上汽是164天。” 中钢协以日系车企举例 此外,中钢协还重点提及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厂的“骚操作”,近期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厂通过招标采购汽车板,按照一般的钢铁产品给汽车板定价,引发了钢厂之间的“内卷”,并且基本是“最低价中标”。钢厂对此反响极大,认为汽车板属于“高技术、高难度、高投入”的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招标模式按照一般的钢铁产品进行采购,全面否定了前期的研发投入和服务体系,严重打击了钢厂供货积极性,不利于汽车板产品的持续创新,也不利于结成长期稳定的供货模式。个别企业这种压价的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采用,其对质量和研发投入的不利影响马上就将体现在用户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钢协日系车企举例表示,以日系车企为代表的全球车企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紧密和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在尽量控制成本的同时,也给供应商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确保汽车质量的长期稳定和新材料研发的持续迭代升级。 中钢协最后倡议钢铁、汽车产业应凝聚共识、苦练内功、加强自律、共破“内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反内卷成为共识 近日,中国汽车市场再度打起“价格战”,比亚迪近日推出重磅限时促销活动,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加入降价阵营,最高直降5.3万元,部分车型起售价下探至5.58万元。此外,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品牌也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旗下车型低至4.39万元;吉利银河、零跑汽车等纷纷跟进。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议称,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引领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在6月7日,重庆举行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诸多中国汽企高层和行业人士围绕“内卷式竞争”“技术安全”“海外增量市场”等行业热议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其中吉利控股方面火力全开,矛头直指比亚迪。 “有些企业争当卷王,以卷为荣,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国家巨额财政支持而产生的汽车产业良好生态,可能被这些所谓的卷王带向邪路。”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论坛演讲期间怒批所谓“卷王”行为。 杨学良还在演讲时直接针对了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此前一天的言论:“去年(比亚迪)在重庆论坛抛出‘牌桌论’,今年抛出‘拉踩论’、‘又蠢又坏论’,这算不算贼喊捉贼,我不知道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造假、排放造假违反了什么论?不能用贼喊捉贼的方式来玩弄是非,不能用非蠢即坏来取代法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人间正道是有理才能走遍天下,说假话难圆其说,做亏心事,则天理难容。李书福以马拉松来比喻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马拉松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百米赛跑有着本质的区别”,有时候跑得越快者,不一定就是有内力的选手。他还直言,在国内的产业竞争中,有些汽车企业的竞争方式令人难以启齿。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当前激烈的竞争让长安汽车经销商、员工面临压力,可持续发展遇到挑战,长安汽车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表示,坚决支持中央精神和工信部要求,自觉维护行业良性竞争环境,不跟风价格战,要做一个负责任、讲规矩、讲文明的中国汽车品牌。 6月8日,针对“常压油箱”事件和车圈“
恒
大
”争议,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首次公开回应,但是仅6小时后该条回应就被删除,此举也引发市场热议。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微博是当日李云飞出差前发出,待航班落地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其通话,要求“忍一时,和为贵”。
lg
...
金融界
06-10 18:48
亚康股份收盘下跌1.61%,滚动市盈率230.16倍,总市值50.47亿元
go
lg
...
1.62 4.74 20.93亿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8:19
铜牛信息收盘下跌5.13%,最新市净率7.89,总市值64.63亿元
go
lg
...
1.62 4.74 20.93亿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8:07
索菱股份收盘下跌1.96%,滚动市盈率92.26倍,总市值47.48亿元
go
lg
...
1.62 4.74 20.93亿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7:08
捷顺科技收盘下跌1.01%,滚动市盈率146.67倍,总市值69.50亿元
go
lg
...
1.62 4.74 20.93亿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6:58
恒
大
高新收盘下跌1.21%,最新市净率2.59,总市值17.17亿元
go
lg
...
6月10日,
恒
大
高新今日收盘5.72元,下跌1.21%,最新市净率2.59,总市值17.17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3家机构持仓
恒
大
高新,其中QFII1家、基金1家、其他1家,合计持股数468.22万股,持股市值0.23亿元。 江西
恒
大
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节能环保和互联网两大业务板块。公司的主要产品是KG850高温抗蚀耐磨涂料、HDS防磨抗蚀喷涂丝、KM高温抗蚀耐磨涂料、MC高温抗蚀耐磨衬里材料、MT耐磨抗蚀陶瓷片、MFB高耐磨合金衬板、KJ净焦涂料、HCMT冷焊技术、非晶涂层制备技术、全自动合金冷弧焊熔敷技术、高速激光熔覆技术、HVOF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自动化喷涂技术、工业噪声解决方案、道路交通噪声控制解决方案、建筑声学工程方案、民用建筑噪声解决方案、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循环冷却系统、互联网营销业务、光伏发电业务、光储充及节能改造的EMC与EPC项目。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2.09万元,同比-20.82%;净利润211.84万元,同比151.54%,销售毛利率13.72%。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9
恒
大
高新 -391.42 -161.76 2.59 17.17亿 行业平均 73.57 74.21 5.31 117.90亿 行业中值 78.91 82.53 4.12 61.11亿 1 实达集团 -21480.28 1502.62 22.46 84.95亿 2 航天信息 -14699.36 1012.68 1.18 161.57亿 3 东方国信 -5453.67 373.43 1.83 109.89亿 4 *ST迪威 -2648.12 -204.41 49.43 17.05亿 5 岩山科技 -2161.37 948.62 3.12 307.94亿 6 荣科科技 -751.11 -3788.64 13.90 110.61亿 7 汇纳科技 -643.82 -150.06 3.49 35.81亿 8 ST浩丰 -447.99 -651.62 4.74 20.93亿 10 恒为科技 -386.84 308.77 6.13 82.90亿 11 真视通 -217.29 477.91 5.16 33.75亿
lg
...
金融界
06-10 16:57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9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非农实锤劳动力市场降温!美国7月就业数据逊于预期,失业率上升 金价狂飙、上破3340
lg
...
美国劳动力市场意外失速 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与降息预期飙升
lg
...
美联储理事提前辞职 特朗普迎来任命先机
lg
...
今日有爆点:非农操作指南热乎出炉!特朗普关税成全球贸易转折点,美元强势站上100大关
lg
...
美元100关口上方再拉升、黄金难破3300迈向三周连跌!今日最紧要的不是非农人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