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2中国资本市场报告:2.1亿投资者淘金5000余家上市公司,78股股价翻倍,茅台、宁王市值蒸发逾4000亿元
go
lg
...
都最晚将在23年上半年迎来改善。届时,
新兴
市场
弹性优于发达市场。对于国内市场兴业证券张忆东指出,A股和港股将受益于中国开放和经济复苏,有望迎来投资的“大年”,赚钱效应将好于2022年,中国股市特别是港股将有望迎来全球增量资金的再配置。 二、成交额 市场风险偏好回落,A股从增量博弈走向存量博弈。相较于去年逾6成交易日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2022年市场人气显著下降。金融界统计发现,在今年的242个交易日中,仅有79个交易日达到万亿规模,占比低于1/3,剩余的163个交易日中,有53个交易日成交额不足8000亿元。全年最高单日成交额为13626.99亿元,为2月24日,当天沪指下跌1.7%。最低单日成交额为5608.41亿元,出现在9月30日,当天沪指下跌0.55%。 A股2022年全年成交额223.88万亿元,未能超越2021年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257.15万亿。日均成交额为9251.06亿元,相较2021年的10582.16亿元减少1331.1亿元。分季度来看,一至四季度的量能日渐萎缩,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0062.45亿元、9451.69亿元、9149.97亿元、8378.96亿元。 展望2023年,西部证券指出,伴随风险情绪回暖,明年A股有望迎来近8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其中,偏股公募、私募基金发行有望显著回暖,险资、外资等机构资金仍是主要增量来源,杠杆资金与理财资金有望转为净流入。 三、上市公司概况 11月22日,A股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当天沪深京三市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回顾过往三十余载,A股完成前四个1000家公司上市分别用时约11年、9年、6年和4年,第五个1000家仅用了两年时间。 截至2022年12月30日, A股上市股票共计5067只,其中上交所2169家(主板1624家、科创板501家、风险警示板44家),深交所2736家(主板1437家,创业板1212家、风险警示板87家),北交所162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个省级行政区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广东省以832家高居榜首,浙江省以655家的数量排在第二,江苏以635家屈居第三,与浙江的数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三个区域上市公司数量占据总数的逾4成;北京、上海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00家,山东接近300家,福建、四川、安徽、湖北、湖南均超过100家,2022年“豫股军团”数量历史性的突破100家。 总市值方面,合计总市值约87.75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不过较2021年末的91.61万亿元,蒸发了近4万亿元。 四、投资者概况 1/211423800,你好!作为市场的另一重要参与方,A股投资者数量在今年2月正式突破2亿大关。从1990年中国股市成立到2016年1月,投资者数量突破1亿历时26年,随后的6年时间,投资者“跑步入市”,数量再增1亿。最新数据显示,11月期末,A股投资者数达2.11亿。 具体来看,今年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30万,是2021年3月以来的高点。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年内还出现了单月投资者新增数量5次环比下滑的情形,另外,在年末新增个人投资者入场速度显著放缓,目前已连续2个月低于百万,为2019年9月以来首次。 随着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加强投资者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愈加凸显。日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感言)》,其中指出牢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监管使命,充分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完善立体化的投保安全网,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五、IPO生态 2022年,A股共有427家公司首发上市,相比于去年全年的524家,减少18.32%,年内IPO融资总额为5797.7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这一数据为5394.44亿元。不难看出,虽然2022年IPO公司数量有所下降,但融资金额却高于上一年,增长约7.48%。至此,A股年度首发募资金额自2019年以来已实现连续四年增长。 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再度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要阵地,创业板IPO公司150家,科创板124家,合计占比超过64%,深交所主板与上交所主板IPO公司数量分别达到39家和31家,北交所IPO数量则达到83家。从融资额计算,科创板和创业板将分别以超过2522.90亿元和超过1803.51亿元位居第一、第二,占A股总融资额的近75%。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2年A股前十大IPO融资中,科创板占据七席,创业板占据一席。不过今年A股最大单IPO仍花落上交所主板,中国移动募资规模超过50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省级行政区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三个经济发达省份成IPO最大赢家,分别贡献上市公司78家、70家、55家。 普华永道报告预测,2023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将达400-460家。尽管上述数字依旧未能超过2021年的峰值,不过该机构预测,2023年A股融资额有望再创新高,达到5900亿元-6520亿元。 对于A股的IPO生态,不得不提的就是“新股赚钱效应”进一步分化,“打新神话”进一步退潮。在427只新股中,有145只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曾现破发,首日盘中破发比例超过33%。上述新股中,科创板55只、北交所54只、创业板36只。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年末,北交所新股出现破发潮。 2022年新股中,有2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其中6只新股涨幅达200%以上。另外,年内主板未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演绎着“稳稳的幸福”。 六、退市 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A股也迎来了最强“退市风暴”,“应退尽退”成为热词之一。金融界统计,年内共有50家A股公司推出A股历史舞台,其中强制退市公司达到46家,较去年同比翻番。 到今年12月31日,退市新规正式实施迎来两周年。在证监会近日制定下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中强调:在出口端,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优化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挽救价值的危困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 开源证券此前指出,预计在未来,1元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规范类退市等非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逐渐增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等退市渠道亦不断畅通。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常态化的退市机制将加速形成,国内资本市场也将快速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七、板块表现 2022年,A股仅有2个申万一级行业实现上涨,且没有行业涨幅超过20%,煤炭行业全年领涨,涨幅为10.95%。在申万二级行业中,涨幅最高的是酒店餐饮行业,累计涨幅27.84%,其次是旅游及景区,涨幅达24.88%;航空机场、综合两大行业涨近10%,非金属材料、房屋建设、贵金属、医药商业、铁路公路等少数上涨;消费电子跌幅40%,光学光电子、数字媒体、半导体、焦炭、游戏、小家电、计算机设备、元件、电池等行业跌幅超过30%。 煤炭行业在2022年出尽风头,山煤国际全年暴涨133.97%,陕西煤业涨超70%,潞安环能、兖矿能源、山西焦煤、兰花科创涨超50%。展望2023年,中信证券分析称,国内煤炭产量和进口量或都有温和增长,经济回暖下需求也有望扩张,预计行业供需将维持平衡。随着海外能源价格中枢的回落,预计国内部分煤种价格将略有波动,但行业景气整体将保持高位。2023年板块投资逻辑主要在需求端,看好下半年行业需求的恢复,板块届时或迎来新一轮需求驱动的行情。 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一般零售等板块在年末强势爆发,君亭酒店全年暴涨210.91%,金陵饭店、华天酒店涨超100%。伴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加速了市场对于消费复苏逻辑的炒作步伐。在2023年年度策略里,分析师们也纷纷看好消费板块的行情。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国内经济活力、人口结构及促消费政策相对较好,通胀压力不大,放开后可能会经历1-3个月的短暂扰动,此后在促消费和稳增长的政策带动下,前期被压制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释放、进入平稳回升的复苏阶段,整体消费市场有望在23Q1筑底、23Q2迎来改善。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A股市场的枯燥乏味,供销社、抗菌面料、Web3.0、数据确权、人造太阳、复合集流体、EDA、HIT电池、Chiplet...一个个风口让A股散户成为全球知识储备量最强大的股市投资者。 供销社概念全年大涨18.79%,天鹅股份累计上涨168.89%。11月供销社概念“翻红”,东方证券指出,新时代的供销社是主要服务于农村的商业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农村物流中转站的功能,完善之前积累下来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网络,其核心作用在于构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双向流通通道,让农产品走出去,让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引进来。 二十大报告将安全提升到新高度,强调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科技自立自强。信创概念全年涨6.65%,信创概念牛股英飞拓全年累涨逾200%,竞业达、吉大正元亦有出色表现。东吴证券研判,信创仍然是计算机确定性最强的投资主线,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八、个股表现 2022年,A股实现上涨的股票共有1314只,占整个A股总量的25.94%,其中,78家上市公司全年股价涨幅超过100%(剔除年内新股后数量为46只),155家涨幅在50%-100%之间, 2022年A股十大牛股中,绿康生化涨幅381.32%位居榜首,西安饮食、宝明科技涨幅超过300%分别拿下第二、三名,人人乐、传艺科技挤进前五名,通润装备、园城黄金、中路股份、盈方微、君亭酒店分别位列第六至十位。 十大熊股中也各个“出尽风头”,*ST紫晶、*ST泽达为科创板仅有的三只ST股中的两只;ST明诚顶级足球生意玩砸了,公司成“老赖”;长虹能源涉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事项违规*ST凯乐连续5年年报造假,公司或被强制退市;大白马歌尔股份苹果砍单,业绩预减50%-60%;*ST宜康控股股东联手私募操纵股价竟巨亏8亿多;芯片巨头韦尔股份遭遇“周期劫”,市值蒸发近千亿;北交所首批10只新股之一的大地电气,股价持续阴跌。 2022年十大牛熊股(2022年新股未统计在内) 股王的宝座依旧属于贵州茅台,最新价报1727元,该股在此前10月31日曾触及1311.09元的低点。A股第二高价股为科创板牛股禾迈股份,不过股价目前并未破千,报937.15元,600-900元区间“断档”,昱能科技、爱美客均超过500元。低价股中,*ST凯乐、*ST金洲股价不足一元。 当前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依然是贵州茅台,为2.17万亿元,第二名工商银行1.55万亿元,第三名中国移动1.45万亿元,建设银行、中国人寿、农业银行总市值也超过1万亿元。 不过,尽管贵州茅台仍未市值第一,但它年内市值蒸发了超过4000亿元,市值蒸发榜上,明星股云集,“宁王”市值蒸发近4100亿元居首,招商银行市值蒸发2887.67亿元,长城汽车、韦尔股份市值蒸发超1800亿元,五粮液、海康威视蒸发超1600亿元。 市值增长榜单中,中国神华增长近2000亿元,中国神华增长也超过1000亿元,陕西煤业、上海机场、兖矿能源等增长超过500亿元。 九、券商展望 2022年哪件大事对你的投资影响最大?2023年你对市场的展望又是如何?我们评论区见。
lg
...
金融界
2022-12-31
2022年十大美股新闻
go
lg
...
加息,推高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并可能对
新兴
市场
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持久伤害。美国投行也纷纷警告,美联储加息已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失,是时候放缓甚至暂停加息了。 2. 暴跌不止,美股势创2008年来最惨表现,空头狂赚逾3000亿美元 美股今年持续下跌。年初至今,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已累跌33.03%,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跌8.58%和19.24%。科技股跌势尤为惨烈,特斯拉今年一度暴跌近70%,亚马逊和英伟达跌近50%,谷歌跌38.46%,苹果跌27.55%,微软跌近29%。 美股大跌却令空头们赚翻了,有望实现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目前卖空者拥有3037亿美元的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比2018年(他们上一个盈利年)增长了四倍。 3.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进展 中概股迎史诗级反弹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12月15日,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表示,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做认定。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6日表示,欢迎美国监管机构基于监管专业考虑重新做出的认定。 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概股退市风险得以基本解除,也对未来中国企业在美上市释放出积极信号。 几乎与此同时,中概股出现了一轮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反弹。11月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42.13%,创单月最大涨幅。个股方面,包括小鹏汽车、携程、京东、拼多多、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只股票近1个多月反弹幅度均超过40%。 4. 硅谷寒风凛冽,科技巨头开启大裁员 美国科技业寒风凛冽,硅谷巨头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先是马斯克入主推特后宣布裁员50%,紧接着,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裁员1.1万人,随后亚马逊也被曝裁员上万人。有消息称,苹果暂停了几乎所有部门的招聘工作。微软、英特尔、惠普、美光科技、Salesforce等也纷纷加入裁员行列。今年前11个月,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总数达到80978人,同比增长535%,裁员规模创下20年来新高。 5. 马斯克收购推特上演连环闹剧 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从最初发出价值4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到中间反悔闹上法庭,再到最后迫不得已吞下苦果,足足折腾了半年之久。而这场闹剧直到现在还没有收场的意思,在10月底入主推特后,马斯克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包括裁减推特50%以上的员工,并试图在这家以宽松著称的公司建立起“硬核”文化。 马斯克对推特的过分关注引发了特斯拉投资者的担忧,成为拖累特斯拉股价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迫于压力,马斯克最近在推特上发起民调,询问自己是否应辞去CEO职位,并承诺一旦找到足够傻的人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就会这样做。 6. 巴菲特狂买石油股,重仓台积电 在蛰伏多年之后,巴菲特终于在价值投资再次盛行的2022年出手了。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大举押注石油板块,并且一路增持雪佛龙和西方石油这两只股票。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西方石油1.944亿股,持有雪佛龙1.654亿股,持仓总额接近600亿美元。 不过,要说今年巴菲特投资的最大惊喜,可能就是第三季度买入价值逾41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使其一跃成为伯克希尔的第十大重仓股。这是继2016年开始投资苹果之后,巴菲特对科技股又一次罕见地大举押注。 7. 美国IPO市场遭遇寒冬,今年融资额暴跌逾九成 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流动性收紧,美国IPO市场遭遇寒冬,今年迄今融资规模只有240亿美元,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21年骤减93%。 与此同时,受美国市场降温的影响,今年全球IPO融资额仅为2070亿美元,同比大跌68%,是自2008年IPO融资额暴跌73%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8. 特斯拉股价暴跌近七成,马斯克痛失首富宝座 随着利率上升导致科技股重挫,特斯拉股价今年累计下跌了近70%,市值跌破4000亿美元。而在去年的“高光时刻”,该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马斯克本人的身价也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现在,马斯克已从首富宝座上跌落,被LV老板取代。对于特斯拉的股价下跌,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受推特闹剧拖累,但马斯克却甩锅给了美联储,称股价暴跌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特斯拉本身没有问题。 9. 流动性褪去,美股SPAC借壳潮“曲终人散” 在今年美股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美国自2020年以来持续火热的SPAC“借壳上市”潮也开始大幅消退。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情况逆转,繁荣变成了萧条。 数据显示,自12月初以来,大约70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已经清算并向投资者返还资金。每天大约有四个SPAC清算关闭。更多的SPAC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几周内进行清算。 10. Meta进军元宇宙失败,扎克伯格遭员工炮轰 近日在美国匿名论坛Blind上,充斥着大量来自Meta员工的声音,其中负面情绪的评论占绝大多数,矛头直指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一位软件开发者直言,扎克伯格正凭一己之力用元宇宙来“杀死”这家科技巨头。 今年以来,Meta股价下跌了超过70%。该公司上个月宣布将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3%。扎克伯格当时表示,这是他经营公司18年来不得不做出的最艰难决定之一。
lg
...
金融界
2022-12-31
中俄秀团结!普京:期待习近平明春访问俄罗斯 习近平称中俄准备加强战略合作
go
lg
...
进金砖国家扩员,壮大金砖国家力量,维护
新兴
市场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普京表示,很高兴延续两国良好传统,在新年将至之际同习近平主席举行视频会晤,共同总结今年俄中关系发展成果,规划明年双边合作蓝图。我愿再次代表全体俄罗斯人民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热烈祝贺习近平主席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习近平总书记英明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将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当前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下,俄中关系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能源、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体育、人文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俄中关系的坚韧性、成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俄中战略协作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堪称二十一世纪大国关系典范。俄方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俄方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接触,积极推进各领域合作。相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两国人员交往和人文交流将持续加强。俄方赞赏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客观公正立场,高度评价中方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所做工作,愿同中方继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舞台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捍卫各自正当利益,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作出努力。 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注意到俄方表示从未拒绝以外交谈判方式解决冲突,对此表示赞赏。和谈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努力,和平前景就始终存在。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国元首还互致新年问候,祝愿中俄两国人民新年快乐,祝愿彼此国家发展事业取得更多新成就。 王毅、何立峰等参加活动。
lg
...
夏洛特
2022-12-31
博安生物于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加速迈向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
go
lg
...
等全球主要医药市场,以及高速增长的各地
新兴
市场
。
lg
...
美通社
2022-12-30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尸满为患”无阻乐观情绪 “封关前”A股三大指数、港股与人民币高开
go
lg
...
将其基准利率累计提高了300个基点。
新兴
市场
央行今年累计加息93次,共加息7425个基点,几乎是2021年加息2745个基点的三倍。不过,有更多证据表明,
新兴
市场
的紧缩周期正在放缓。 Syz Group投资长Charles-Henry Moncheau表示,多数
新兴
市场
央行都接近完成加息周期。 中国新冠疫情延伸阅读: “骨灰扎堆”!上海殡仪馆4大箱待领 退烧药产量直翻4倍 农村严重缺药、村医“能扛就再扛一下” 全面放开的“首选”!中国人疯狂涌向澳门旅游 为的不是赌场、蛋塔 “而是与新冠相关” 展望2023年 外媒:海外普遍看好中国强劲增长 美国CNBC 本周报道,展望2023年后市,策略师和华尔街一些备受关注的投资者认为,随着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及美元从高位缓和下来,未来一年对于
新兴
市场
会是个好年景。 “中国将出现一场消费热潮," MRB Partners
新兴
市场策略
师梅赫兰·纳赫贾瓦尼(Mehran Nakhjavani)提到说。 “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将得到真正良好的支撑,这将在更大范围内提振
新兴
市场
股市。” 实际上,纳赫贾瓦尼并不是唯一将中国重新开放视为
新兴
市场
积极催化剂的人。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在本月上旬的一份说明中表示,他预计2023年
新兴
市场
股票的回报率为14%,理由是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部分反弹将带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据路透社报道,摩根资产管理全球策略师朱超平说,中国的最新政策举措表明大多数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很快恢复正常,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个积极信号。 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冈拉克(Gundlach)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我确实认为美元已经见顶,这确实表明,投资
新兴
市场
,如
新兴
市场
股票,可能会在2023年成为一个很好的赢家。” 花旗(Citi)
新兴
市场经济
主管大卫·鲁宾(David Lubin)认为,
新兴
市场
在2023年可以有一个好年景,但由于美国货币政策持续强硬,仍需要时间恢复。他表示,理想情况下,
新兴
市场
达到美国货币环境放松和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状态,下半年会更好。#2023年前景展望#
lg
...
小萧
2022-12-30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马险峰:发展ESG投资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保障
go
lg
...
,我国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新兴
市场
和第二大投资市场。截至2022年11月22日,我国境内A股上市公司已达5000家,总市值85.6万亿元。 马险峰指出,资本市场是一个基于信息披露的市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程度对资产定价影响很大。随着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的理解加深,投资者越来越需要要获得连贯、可比较、可靠和明晰的环境风险信息。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充分披露ESG信息,投资者才能有效识别绿色企业并向绿色低碳上市公司配置资金,有效引领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马险峰表示,发展ESG投资离不开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持。近年来,中诚信绿金科技,在30年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打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ESG基本原则要求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ESG数据库。从总的评级模型来看,在ESG组成因素中,各因素在各行业评级模型中的影响占比是不一样的,但从总体看,G的影响平均占比约46%,E的占比约31%多,S的占比约23%。 健全ESG信披制度 助力落实“双碳”目标 马险峰指出,在资本市场开展ESG投资,需要不断健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助力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中披露ESG相关信息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披露范围也越来越大。从2021年报披露情况看,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对其减排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披露。从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来看,截止到2022年11月份,共有约30%的公司披露了ESG或者社会责任等专题报告,其中大型公司和银行业基本上百分之百披露ESG相关报告,规模比较小的上市公司和民营公司披露率相对会低一点。 马险峰指出,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是碳排放披露还是薄弱环节,在这方面,政府去年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已经明确提出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披露碳排放信息。由此可见,从明年开始,碳排放相关信息的披露,包括碳排放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的相关信息的披露会越来越多。 马险峰进一步表示,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发展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境内外投资者防范气候风险要求,也要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不断健全ESG信息披露规则机制,研究制定ESG信息披露指引,规范披露方式,鼓励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认证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健全ESG信息披露的制度机制体系,有效助力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lg
...
金融界
2022-12-30
分析盘点:2023年威胁全球市场的五个因素
go
lg
...
影响是股票和债券进一步下跌,美元走强,
新兴
市场
更加痛苦。 McLennan表示,更高的借贷成本引发经济衰退的问题,以及这对投资者的影响。“美联储没有看到通货膨胀的到来,在他们寻求对抗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可能特不会看到金融事故的发生,美联储很可能低估了金融灾难的风险。” 中国经济的不稳定 中国股市已从10月份的最低点上涨了约35%,原因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望从长期而严厉的封锁中全面重启。 与这种乐观情绪相抵触的是,随着感染激增和经济活动衰退,卫生系统可能不堪重负。拥挤的医院和殡仪馆的排队在最近几周引起了恐慌,并伴随着大城市社会流动性的下降。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师Marcella Chow表示:“中国的感染曲线将上升,并且只会在农历新年后一两个月见顶。”她希望中国能够成功重新开放,但仍对“Covid存在的变异风险”提出警告。 中国股市的反弹仍然脆弱,任何经济活动受挫的前景都将削弱商品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工业金属和铁矿石的需求。 俄乌战争 Nikko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John Vail表示:“如果战争恶化,如果北约更直接地卷入敌对行动,制裁力度加大,那将是非常不利的。” John Vail表示,在全球经济处于危险时刻时,对俄罗斯贸易伙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二次制裁将放大当前限制的影响。 “就食品、能源和化肥、某些金属和化学品等其他物品而言,这将对世界造成重大供应冲击。” 更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这种威胁看似遥远,但在可能性范围内。这可能会一举终结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
新兴
市场
暴跌 许多投资者认为美元强势在2023年会减弱,能源成本会下降,这两个因素将减轻
新兴
市场
的压力。 任何抑制通胀的失败都会破坏货币市场的这一结果,而乌克兰战争的加剧只是可能导致能源价格再次飙升的众多风险之一。 AMP Services Ltd.投资策略和经济主管Shane Oliver表示:“我们很可能会经历
新兴
市场
苦苦挣扎的另一年。美元仍处于高位或可能上涨将对
新兴
市场
国家不利,因为许多国家都有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这种情况对
新兴
市场
政府造成的痛苦尤其严重,它们将不得不承担更重的美元债务负担。 Covid卷土重来 一种更具传染性或致命性的Covid-19毒株,或者甚至是存在时间更长的现有变种,可能会再次开始堵塞供应链,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放缓。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师Marcella Chow表示:“我们认为,较大的经济体和更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打击最大。” 目前,她押注病毒将继续消退,并预计市场的负面情绪将更多地集中在投资者对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定价上。
lg
...
楼喆
2022-12-30
今年回报率达30%!索罗斯昔日“爱将”2023年看好日元、黄金和石油
go
lg
...
多年的下跌期,特别是兑日元、黄金和一些
新兴
市场
货币。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俄罗斯、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成员国和其他国家一直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在贝森特看来,随着
新兴
市场
央行增加黄金储备,黄金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贝森特还预计,随着日本投资者出售外国债券,将资金带回日本国内投资,全球收益率曲线将趋陡。 他认为,中国最近放宽防疫措施将提振该国经济,转化为对大宗商品和消费品的更高需求,并导致国内外旅游的激增。 贝森特表示,来自中国的经济刺激,加上日本央行的紧缩政策,最终将为“一些发达和新兴债券市场的长期多头仓位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入场点”。 贝森特在进入2022年之前曾连续两年亏损,他的旗舰基金Key Square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下跌了5.1%和7.2%。不过,随着今年外汇市场波动加剧,贝森特已经告诉客户,他希望能跑赢大盘。 2012年底至2013年初,在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任职期间,贝森特做空日元获利15%。据Key Square基金的一位投资者表示,贝森特已告诉客户,随着日元走强,他认为自己也可通过做多日元获得类似的收益。 贝森特还告诉客户,他打算用今年的部分收益成立一个基金会,以提高他的家乡南卡罗来纳州的学生和成年人的金融素养。
lg
...
tqttier
2022-12-30
会员
多头准备好了!三大利好支撑 黄金明年或将突破1900美元
go
lg
...
推动了实物需求的增加。 “从长期来看,
新兴
市场
各国央行将热衷于在外汇储备中用黄金取代美元,以使自己免受西方金融制裁的风险,就像俄罗斯目前正在应对的那样,”分析人士说。 BCA看涨前景的最大风险是持续的通胀威胁,他们表示,这将迫使美国央行维持其激进的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将增加持有非收益黄金的机会成本,并将支撑美元,美元与黄金呈反相关性,”分析师称。
lg
...
夏洛特
2022-12-30
放松防疫政策带来哪些机遇?这些股可能会成最大受益者!
go
lg
...
他们说,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股票便宜,与
新兴
市场
同行相比也便宜。虽然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都已从2022年的低点回升,但今年以来这两个指数的跌幅均超过14%。摩根士丹利本月表示,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佳之后,中国股市出现了急剧反弹。 Glovista Investment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Carlos Asilis)表示:许多机构投资者一直严重低配中国股票。 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它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基线情境,这个情境现在已经被市场消化了,那就是中国经济明年将经历与美国今年相似的复苏路径。 服务业的重新开放 新冠肺炎限制的放松可能意味着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如餐饮和航空公司以及休闲类股将出现反弹。 对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部门联席主管Ben Kirby来说,取消限制可能意味着快餐店Yum China的股价将上涨。该公司在中国经营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品牌。2016年,YUMC从American Yum Brands中剥离出来。 Yum China是Thornburg Developing World Fund(THDAX)的第四大仓位,该基金约有29%的资产配置在中国。该投资组合今年下跌了约27%。 Kirby表示,人们不被鼓励像往常一样出去过自己的生活。但即便如此,Yum China仍计划开设新店,我们认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将继续增强。 这位投资组合经理还看好总部位于香港的美国保险公司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Kirby预计这家公司可能会颠覆中国传统的保险模式。该股是THDAX的第三大配置,权重超过3%。 Kirby说:我们认为,当中国经济重新加速时,这两个投资观点将受益。但与此同时,由于它们是具有结构性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我们认为,即使经济复苏需要稍长的时间,它们也不会是坏股票。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反弹可能意味着
新兴
市场
股市的提振,因为中国经济在未来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Glovista的Asilis预计,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总部位于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可能会有更显著的增长。 美国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台湾的Catcher Tech和Synnex Tech等
新兴
市场
股票对中国大陆的营收敞口较大,这两家公司对中国大陆的营收敞口分别为70%和61%。 挑战 可以肯定的是,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总裁Arthur Laffer, Jr.对中国股市持负面看法。他表示,鉴于政府对商界的影响力,中国过去已经侵蚀了投资者的信任。他指出,中国政府去年对营利性校外辅导公司的打击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 Laffer说:中国经济的任何形式的重大重新开放都肯定是短期看涨的。只要经济重新开放,就很容易出现大幅反弹,因为在强制的新冠疫情封控期间,经济一直在受到压制。 Laffer补充说:问题是,一旦经济开始恢复,然后会发生什么? 不过,Glovista的Asilis指出,继续与其他国家建立信任符合中国的利益,他说,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比以前更需要世界其他国家——至少在中期是这样。不过,他表示,投资者在确定印度估值具有吸引力的行业和机会时,必须保持谨慎。 Thornburg的Kirby说道,中国未来10年的潜在GDP增长可能低于过去10年。然而,我们看到该国继续试图将增长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来源。
lg
...
金融界
2022-12-30
上一页
1
•••
492
493
494
495
496
•••
54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 金价暴跌50美元、离岸人民币短线急涨
lg
...
特朗普给鲍威尔“送大礼”?!美联储降息暂停已成定局,6月再观望?
lg
...
【直击亚市】中美终于要谈了!中国央行突然大放水,美联储决议来袭
lg
...
中美都没说瑞士会晤是“正式谈判”!中国暴露政策局限性,鲍威尔要和特朗普对着干?
lg
...
中美突传重大“关税”谈判!比特币喷涨9.7万 黄金3399避险回落 鲍威尔讲话来袭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3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