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MT Capital 研报:打破公链流动性困境, Berachain 或将成为新一代超级 L1
go
lg
...
荒芜的鬼城困境,成为本轮牛市周期的超级
明星
公链。 发展历程 Berachain 发展历史 Berachain 的几位创始人均为早期的匿名 DeFi 玩家,从 2015 年开始投资 Crypto 项目,炒币,并完整地参与了 DeFi Summer。在 2021-2022 年间,创始人们也参与了不同链间的 DeFi 生态,并在不同的 Alt-L1 之间来回转换,并有感于多链间的流动性割裂与公链的鬼城效应。他们发现,公链总是过度依赖代币激励补贴来吸引 TVL 和流动性,一旦代币排放枯竭,大部分公链都会逐渐丧失流动性。并且,他们发现 PoS 公链也存在些许问题,大量的价值代币被用于质押以保障网络安全。尽管网络的安全度提高了,但为此付出的流动性代价也是巨大的,而流动性则是 DeFi 与生态协议活跃的命门。丰富的 DeFi 行业参与经历塑造了他们对理想中公链模型的基本认知,也为后续提出 PoL 机制奠定了基础。 大约一年半前 Smokey 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以近乎开玩笑的口吻说到要制作吸烟熊 NFT Bong Beras。Bong Bears NFT 发行后,意外地得到了社区的大量关注与支持。由于创始人本身是最早混迹于 OHM 与 Luna 社区的行业 OG,因此,慕名而来的社区成员大多也是 DeFi 爱好者。再与社区一次次的交流中,几位创始人逐渐有了缔造一条流动性公链的想法,并在社区中开启了投票。神奇的是,从未做过公链的他们意外地得到了社区大量的支持,Berachain 也因此应运而生。 虽然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 DeFi 经历以及精准的市场认知,但毕竟开发一条公链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活。而在交谈的过程中,Berachain 团队结识了专注于兼容 EVM 开发的 Polaris 团队,两个团队一拍即合,共同构成了目前的 Berachain 的主体。至此,Berachain 基本定型。技术上,Berachain 将采用 Polaris 的技术开发,打造一条基于 Cosmos 的兼容 EVM 的高性能 L1。机制上,Berachain 将采用 PoL 机制,通过对链上的流动性进行激励,促进链上 DeFi 生态的繁荣。 关键的历史节点 2021.8 Bong Bears NFT 铸造发行,为后续 Berachain 的产生埋下伏笔。 2021.10 Bong Bears NFT 首次发生 rebase。 2021.11 Berachain 被首次提及。 source:Bonga Bera 101 — The Honey Jar (mirror.xyz) 2022.3 Olympus DAO OIP-87 关于 Berachain 种子轮融资的提案获批通过,Berachain 将以 50M 的估值获得 Olympus 0.5M 的融资。 2023.4 Berachain 披露了由 Polychain 领投的 42M 融资。 source:https://twitter.com/berachain/status/1649050293080915968?ref=research.despread.io 2024.1 Berachain 测试网发布。 2024.3 Berachain 被披露正在进行由 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的超 69M 的融资。 社区文化 Ponzi 文化 Berachain 最早是由混迹于 OHM 社区与 Luna 社区的几位老 OG 联合发起的。而 OHM 与 Luna 便是上轮周期中被大家认为最 Ponzi 的 DeFi 协议与公链之一。Berachain 的创始团队均为该社区的核心成员,并不排斥甚至说是享受 Ponzi 文化。因此,在 Berachain 社区中,大家并不避讳 Ponzi,甚至开口即是 Ponzi。Berachain 也被目前的市场认为是下一个具有 Ponzi 模型的 Luna,虽然这个比喻并不合理,但也侧面反映了 Berachain 社区的文化内核以及外界对于 Berachain 社区文化的认知。 Meme 文化 除了 Ponzi 外,Berachain 还天生自带 Meme 文化,毕竟 Berachain 的起源就是来自非常具有 Meme 形象的抽烟熊 Bong Bears NFT。而 Bong Bears 最初也是在几位创始人的玩笑间从想法到落地,并意外地得到了社区的大量关注与支持。除了 Bong Bears 外,Bera 这个名称本身就是 Meme 文化之一。之所以取名为 Bera,是为了致敬经典加密老梗 HODL,因此将 Bear 改写为 Bera。Berachain 的创始人 Smokey 还会戴着 Bera 头套出席各种正式的活动,身体力行地传播 Meme 精神。Berachain 社区中也非常爱玩 Meme 文化。官推会特意拼错单词,例如将 Hello 拼成 Henlo。在其他社区,你可能会经常看见 GM、GN,但在 Berachain 社区中,你会看见极具 Meme 个性的 Ooga Booga 刷屏。可以说从上到下,从官方到社区,Berachain 都沉浸在极具特色的 Meme 文化中。 NFT 文化 由于 Berachain 诞生自 NFT Collection,因此,NFT 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公链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当我们谈及其他公链时,很少会联想到除了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链的象征性 NFT。但谈及 Berachain 时,不可绕过的话题便是基于 Rebase 机制的 Bong Bear NFT。除了创始人发行的 NFT 外,Berachain 上的生态项目也都在发行各自的 NFT Collection,且不同项目的 NFT Collection 都会与 Bear 这个主题挂钩。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 Berachain 而言,NFT 是与 Token 同等重要的资产。相比于单纯的 token,NFT 额外附带了一层文化属性与社区认同,这也让整个 Berachain 的社区拥有更强的共识与社区粘性。以 Bong Bear 和 Honey Comp 为例,尽管这两大 NFT 系列在二级市场都获得了不菲的涨幅,但鲜有用户出售获利,NFT 的上架率甚至仅不到 2%,这也侧面反映了 Berachain NFT 文化下社区共识之强大。 source:https://opensea.io/collection/bongbears 小结 Berachain 特有的文化属性也是 Berachain 有别于其他公链的标识之一。我们预计,Berachain 独特的社区文化会给 Berachain 带来如下影响: 相较于其他公链更强的购买力与财富效应:Ponzi 文化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上轮周期中 OHM、Luna 短时间内百倍千倍的神话仍然历历在目。Berachain 原生于 OHM、Luna 社区的忠实用户以及 Berachain 对 Ponzi 的偏好或将让 Berachain 拥有相较于其他公链更强的购买力,成为 Ponzi 类项目最好的生存土壤。 相较于其他公链更强的流量注意力:在本轮周期中,公链们逐渐意识到了原生的 Meme 就是对公链最好的营销。从这个角度上看,天生自带 Meme 文化,以 Meme 文化自嘲自乐,且能够不断繁衍 Meme 文化的 Berachain 更容易出圈,捕获更多的市场注意力。 相较于其他公链更强的社区凝聚力:现有的公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缺乏统一的象征物作为精神共识的。但就像每个国家会有各自的国宝作为国家的代表与共识一样,对 Berachain 来说,Bera 就是 Berachain 最好的精神象征与共识。几乎所有 Berachain 上的 NFT Collection 都是以 Bera 作为基本载体进行创作的,NFT 文化的传播会进一步带来社区认同,增强社区粘性。同时,Berachain 上不同的项目方之间也会基于 NFT 展开合作与让利,这也会为 Berachain 生态带来更强的生态合力与社区凝聚力。 Berachain 技术架构 Berachain 是一个构建在 Cosmos SDK 之上,采用 CometBFT 共识引擎,与 EVM 兼容的高性能 L1 公链。基于 Cosmos SDK 构建使得 Berachain 能够与 Cosmos 生态系统无缝集成,通过 IBC 模块实现链间的横向拓展。与此同时,Berachain 还自研了 Polaris Ethereum 模块,旨在为 Berachain 提供 EVM 兼容性,使得 Berachain 可以更好地聚合现有的 EVM 生态的开发者与用户,集成现有的 EVM 生态,为用户带来更加熟悉的开发与使用体验。Berachain 想要成为统一 EVM 生态流动性和 Cosmos 生态流动性的关键节点,打造多链生态中最强大、最快、最具流动性的区块链网络。 Polaris Ethereum Polaris Ethereum 能够为开发者提供进阶的 EVM 开发体验。除了能够提供基本的 EVM 兼容性外,Polaris Ethereum 还能够额外为开发人员提供创建有状态的预编译合约模块、支持开发人员自定义操作码等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Polaris Ethereum 定制化地构建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的智能合约。 EVM 兼容性 Polaris 的基本原理类似于在 L1 主链之上运行一个额外的与以太坊等效的虚拟机。通过对 Configuration plugin,State plugin、Gas plugin 等对应插件的插拔,Polaris 可以有效地输入状态转换,从而支持任意类型的 L1 主链智能合约执行以太坊交易。 source:Polaris Architecture – Polaris Ethereum Docs (berachain.dev) 预编译 预编译又被称为预编译合约,即一组具有特定功能并直接内置在区块链节点中,而不是在 EVM 中作为字节码执行的智能合约。预编译合约可以以更低的 Gas 成本实现更加高效的状态操作,提供额外的功能逻辑。Polaris 对预编译合约的支持使其可以实现与各种 Cosmos 模块的直接交互。目前,Berachain 的预编译合约类型如下。例如 BGT 预编译合约中就包含了 BGT 的赎回操作,Bribe 的预编译合约中则包含了创建贿赂、获取贿赂费用等操作。 Polaris EVM 实现中还增加了对自定义操作码的支持,以支持更复杂的智能合约。 source:Precompiles & Deployment Addresses | Berachain Docs 模块化与互操作性 Polaris 是 EVM 的模块化实现,Polaris 可以被轻松地集成到任何共识引擎中。Polaris 的每个组件都作为一个独特的包进行开发,并配有全面的测试文档。开发者可以根据完备的文档单独使用 Polaris 中的部分组件,或将多个组件按需组合来创建个性化的 EVM 集成。Polaris 对 EVM 集成的模块化实现能够帮助开发者大幅削减自行实现 EVM 集成解决方案的时间成本。 此外,Polaris Ethereum 与 Cosmos SDK 的结合还能够在 EVM 兼容的环境下实现与 Cosmos 生态的互操作性。通过在链上集成了多个状态预编译,Polaris 使得 EVM 用户能够执行 Cosmos 的原生操作,例如治理投票、验证者委托等等,以及通过 IBC 与其他链进行交互。这种设计在保留了原生 EVM 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 Cosmos 与 EVM 之间的真正互操作性,使得 Berachain 能够更加接近其想要成为 EVM 生态与 Cosmos 生态流动性中枢的愿景。 (当然,由于 Polaris 并未经过实践检验,因此,Berachain 在主网上线后具体的性能表现、流量负载状况以及对 EVM 的兼容性还有待观察。) PoL 共识 为什么需要 PoL PoS 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共识机制之一。虽然 PoS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已经被市场确认为是目前行之有效,能够兼顾网络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以及共识效率的共识机制,但 PoS 也存在些许问题。例如 PoS 网络的安全性依赖于网络中资产质押的数量,质押资产价值越大,网络被攻击的概率也会越低。但质押资产价值过大也相当于可被用于链上流动性的资产价值减少,不利于链上交易活动的繁荣。特别是在流动性质押尚未高度普及的 2021、2022 年。此外,PoS 网络中的代币激励只会流向代币质押者,即 PoS 网络只会激励质押活动,而对于链上交易,提供流动性等能够促进生态繁荣的活动,PoS 网络并未给予足够的激励支持。上述两大问题的存在使得 Berachain 最终抛弃了 PoS 共识,转而提出了 PoL:Prove of Liquidity 流动性证明机制。 PoL 的核心还是为了激励链上 DeFi 生态的繁荣,而 DeFi 的命门之一即是流动性。因此,PoL 的核心要义就是激励链上可持续性的深度流动性。 PoL 机制 PoL 的具体机制如下: 想要获得类似 PoS 网络中代币激励的用户需要向 Berachain 上特定的流动性池提供流动性,Berachain 会给予用户以治理代币 BGT 作为奖励。注意,传统 PoS 网络中获取原生代币奖励的方式是质押,而在 PoL 网络中获取原生代币奖励的方式是提供流动性。 类似 PoS 中的代币质押,用户也可以将所获的的 BGT 委托给验证节点,验证节点会代替用户参与网络的验证工作。 与 PoS 类似,验证者也会根据其受委托的 BGT 比例权重参与区块生成与构建,并获得区块生成奖励以及区块费用作为奖励。 与 PoS 不同的是,验证者可以对不同流动性池中未来 BGT 的奖励排放进行投票。在 PoS 网络中,质押者得到的奖励是相对固定的。但在 PoL 中,流动性提供者得到的奖励是动态的,会受到治理因素的影响。 最后,新一轮的 BGT 会根据此前的投票结果在不同的流动性池之间动态排放,BGT 奖励会被分配到流动性提供者手中,形成闭环。 source:What is Proof-of-Liquidity? | Berachain Docs PoL vs PoS PoL 对于 PoS 的改进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PoL 能够直接激励链上流动性,促进链上 DeFi 生态,交易活动的繁荣。在 PoL 网络中获得代币排放奖励的唯一方式就是提供流动性。因此,PoL 网络本币的排放奖励会吸引用户提供流动性。并且,网络本币的价值越高,代币排放奖励的吸引力就越大,就会催生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 LP,不断地深化网络的流动性。此外,对流动性激励的持久性也使得 PoL 网络的流动性更具可持续性,而不像其他 PoS 公链,一旦完成空投激励后,就会面临流动性大量撤出的窘境。 其次,PoL 使得公链获得了协议级别的灵活性,能够更加有效对链上流动性进行激励和引导,促进生态的均衡发展。公链的 PoL 机制类似于协议级别的 vetoken 机制,通过治理模块,公链可以对特定的资产、特定的流动性池进行激励,引导原本无序的流动性。其核心要义非常类似于公链对特定生态、特定协议、特定资产进行的代币补贴,但实现方式更加优雅。 PoL 机制或将得到比 PoS 更高的安全性。PoL 机制存在一套潜在的正向飞轮。在 PoL 机制中,用户在提供流动性,获得网络代币排放奖励的同时会深化网络的流动性,为 DeFi 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促进网络生态的繁荣。网络基本面的向好也会一定程度反映在代币价格上,促进代币价格的上涨。代币价格的上涨则又会进一步激励用户提供流动性,捕获网络的代币排放,从而形成一套闭环的正向飞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提供的流动性的增加也意味着网络安全性的提高,因此,PoL 机制或将得到比 PoS 网络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PoL 机制能够有效地通过代币奖励排放的形式促进链上可持续性的流动性与 DeFi 生态的繁荣,摆脱现有公链的过度依赖空投营销吸引用户与流动性的窘境,同时捕获更高的安全性。PoL 机制还能够让公链更加灵活地进行生态激励,有望转动流动性、币价与生态的上涨飞轮。 不过,PoL 机制也有其相对应的弊端,即 PoL 只激励了流动性,只激励了 DeFi 最底层的流动性需求。虽然流动性是 DeFi 的命门,但流动性不等于 DeFi 的全部。PoL 无法激励到对流动性需求不高的 DeFi 协议。例如交易聚合器协议并不会拥有非常高的 TVL,但却能贡献大量的交易量。但在 PoL 机制下,Berachain 无法对该类协议进行有效的激励。此外,对 NFT、GameFi 等非 DeFi 赛道,PoL 也很难做到激励均衡。因此,现阶段的 PoL 版本也有可能在未来 Berachain 发展的过程中被进一步地优化,以更加均衡地激励不同的 DeFi 协议,不同的链间生态的发展。 代币模型 Berachain 的代币模型也与其他公链有所不同,Berachain 的代币经济由治理代币 BGT、Gas 代币 BERA 以及稳定币 HONEY 三种不同的代币组成。 三代币模型介绍 BGT 的定位类似于 PoS 网络中的治理代币,不同的是,BGT 被设定为是不可转移的。并且,获得 BGT 的方式相对有限。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在 BEX 上提供流动性,借出 HONEY 以及在 Berps 的 bHONEY Vault 中提供 HONEY 来获得 BGT 排放奖励。BGT 可以用作参与治理,用户可以将 BGT 委托给验证者,同时获得治理奖励和贿赂奖励。一旦验证者参与出块,用户还可以获得该区块内,Berachain 的原生应用 BEX、Bend 与 Berps 的交易手续费奖励与 Gas 费奖励。BGT 还可以 1:1 转化为 Berachain 的 Gas 代币 BERA,不过该过程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即用户无法再将 BERA 1:1 转化为 BGT。 BERA 的定位与其他公链中的原生代币类似,主要用作支付 Gas 费和区块奖励。不同的是,持有 BERA 代币并不具有治理投票权,治理权被划分给了 BGT。 HOENY 的定位是 Berachain 原生的稳定币,为 Berachain 上的应用提供稳定的交易媒介。用户可以通过抵押 USDC 1:1 铸造 HONEY。 怎么理解三代币模型 要理解三代币模型,还是要回到 Berachain 的 PoL 机制。PoL 是通过给予用户 BGT 代币奖励的方式来激励 Berachain 的流动性。因此,为了达到激励流动性的效果,BGT 必须要有价值,才能够吸引到足够的流动性。 那怎么保证 BGT 的价值?如果和其他 L1 一样,本币仅作为一个治理代币,那其实代币的价值很难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代币价值仅和公链基本面弱相关,显然不是一条合理的道路。要保证 BGT 的价值有两种思路,一是 BGT 背后确实是有真实的价值流入,或是能让用户看见预期收益。二是尽量确保让用户持有,而不是抛售 BGT。基于这两个思路,我们再重新回看 Berachain 的 PoL 与三代币模型设计就会更加清晰。 首先,关于让用户尽量不要抛售这个问题,Berachain 的思路很简单,将 BGT 设计为不可交易、转移的治理代币,并额外添加了一个 Gas 代币 BERA。用户如果要抛售 BGT,则需要将 BGT 1:1 兑换为 BERA,相当于额外为用户设置了一层障碍,尽量延缓用户对 BGT 的抛售。 不过,这一条路子始终治标不治本,要让用户认为 BGT 有价值,最直接的思路还是让用户看到 BGT 背后的收益。在这个思路上,Berachain 给出了两个赋能方案。首先,Berachain 赋予了 BGT 治理权。这个治理权不是对项目发展的治理权,而是直接针对 BGT 排放,即用户收益的治理权。治理权的意义在于每一位用户为了最大化自身的收益,都必须持有 BGT,并将 BGT 委托给愿意投票给自己在挖的流动性池,从而获得更多的 BGT 排放奖励。在用户与用户的 PVP 中,如果一方选择挖提卖,那很显然,这一方未来所预期能够获得的 BGT 排放是相对更少的,不利于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Berachain 通过给予 BGT 收益治理权,能够有效地延缓用户对 BGT 挖提卖的进程,促进更多的用户持有 BGT,博取更高的未来收益。 其次,不光是 Berachain,节点本身也会对 BGT 赋能。因为节点的收益来自于出块获得的生态收入和 Gas 收入。节点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必须要尽可能多地接收外部的 BGT 委托,从而提高自身的出块率。而要吸引外部的 BGT,节点就需要进行贿选。贿选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节点可以与用户分享节点获得的生态收入,或者节点可以自己起盘,用新盘高额的 APY 换取用户手中的 BGT。节点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竞争过程,逐渐演变为了为 BGT 赋能的过程。BGT 的价值得到了来自节点分享的协议收入和贿选收入保障,这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持有的信心。 至此,整个 PoL 机制与三代币模型的关系也逐渐清晰了。相信大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 Berachain 官方要把 DEX、Lending 与 Perps 三件套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原因非常简单,DEX、Lending 与 Perps 作为印钞能力最强的三大组件,能够享受到 PoL 带来的巨大增益,产生高昂的协议收入。而官方把这一部分收入转交给了中间承销商节点的手中,节点又把这一部分收入赋能在 BGT 上,作为 BGT 最为真实的价值保障。试想,如果没有来自 DEX、Lending 与 Perps 的收入分红,BGT 的价值赋能多少是否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 再进一步,BGT 和整个 Berachain 生态也是互相渗透的。生态项目的收入是 BGT 背后最真实的价值流入,如果 Berachain 生态不够活跃,那么 BGT 的价值也就得不到更高的保障,用户就倾向于抛售 BGT。BGT 价值的下降会使得 Berachain 对于 LP 的吸引力降低,导致用户撤出流动性,寻找其他收益更高的矿池,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链上 DeFi 的使用体验变差,进一步降低生态的活跃性,从而走向负面螺旋。反之,如果 Berachain 生态足够活跃,Berachain 官方三件套的协议收入足够高,能够分享给到用户的收入利润足够高,BGT 就会获得更多的价值保障,用户也会更愿意持有 BGT。BGT 对用户的吸引力增大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带动链上 DeFi 生态的繁荣,开启正向螺旋。理性来看,螺旋的启动与停止取决于 BGT 的委托质押收益与 BGT 现时价格之间的关系。如若二者的价值相近,那么系统将维持总体稳定。如果二者的价值相差较大,那么 Berachain 将很容易进入到上升或者下降螺旋。 source:https://twitter.com/burstingbagel/status/1565705660888596481 Berachain 生态 虽然 Berachain 诞生自 2021 年,但由于 Berachain 的核心机制一直在优化设计,且其相关文档一直没有对外界公开,因此,Berachain 上目前尚未形成非常完备的项目生态。甚至由于 Berachain 的相关文档公布较晚,因此,大部分社区项目均成立自 2024.1 以后,Berachain 生态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官方生态 Berachain 的官方生态是 Berachain 生态最重要的基础组件。根据创始人的说法,为了避免产品功能服务类似的 DEX、Lending、Perps 等协议相互内卷,进行无意义地吸血鬼攻击,官方决定亲自下场,自行提供 DEX、Lending 与 Perps 产品。结合上文的分析可知,DEX、Lending、Perps 也是 Berachain 生态收入的大头,官方将这三件套牢牢地攥在手中有利于更好地向 BGT 持有者让利,为 BGT 提供更多的价值来源,转动 Berachain 螺旋上升的正向飞轮。 除了 BEX、BEND 与 BERPS 外,官方还提供了基于 BGT 委托治理的管理平台 BGT Station、原生稳定币 HONEY 的铸造与赎回平台、Berachain 的区块链浏览器 Beratrail 以及测试网水龙头。 source:https://www.berachain.com/ DeFi 生态 Infrared Infrared 是 Berachain 上的 PoS 与 LSD 协议,并于 2024.1 披露了由 Synergis 领投,NGC Ventures、Tribe Capital、CitizenX、Shima Capital、Dao5 等机构参投的 2.5M 种子轮融资。Infrared 巧妙地将 Berachain 的 PoL 退化成了市场和用户更为熟知的 PoS,并通过发行质押流动性凭证的方式进一步释放用户的资金使用效率。Infrared 通过接收用户的流动性资产,提供流动性,捕获 Berachain 的 BGT 排放。随后,Infrared 会给予用户流动性凭证 iBGT 以及质押凭证 siBGT 作为 BGT 的映射。用户既能享受到对应的 BGT 收益,还能够使用 iBGT 与 siBGT 进一步参与 Berachain 上其他的 DeFi 生态。Infrared 有望成为 Berachain 上的 Lido,并拓展自己的 iBGT 生态。 source:https://medium.com/@infraredfinance/understanding-ibgt-the-future-of-liquid-staking-on-berachain-ed1a803acff1 Kodiak Kodiak 是 Berachain 的 Build-a-Bera 加速器计划孵化的唯一一个 DEX 项目,并于 2024.2 披露了由 Build A Bera、Amber Group、Shima Capital、DAO5 等机构参投的 2M 种子轮融资。 Kodiak 旨在成为 Berachain 上综合性的流动性平台,为 Berachain 上的用户提供 DEX + 自动化的流动性管理 + 无代码的代币部署等服务。虽然同为 DEX,但 Kodiak 与官方 DEX 的定位并不冲突,Kodiak 旨在为用户提供 Berachain 上的长尾资产交易服务,并且,Kodiak 还能够为流动性提供者提供自动化的流动性管理方案,免除 LP 主动管理流动性的困扰。此外,Kodiak 还提供了一套无代码的代币部署方案,支持开发者快速地进行代币部署与发行。可以说,Kodiak 提供了从代币部署、发行,到交易,流动性管理的全套服务流程解决方案。 source:https://medium.com/@KodiakFi/introducing-kodiak-berachains-native-liquidity-hub-63c3e7749b30 Beradrome Beradrome 旨在成为 Berachain 上的 DEX 和 Restaking 流动性市场,通过 ve(3,3) 代币经济学的设计,将 Solidly 的玩法带入 Berachain 生态。持有 iBGT 的用户可以借助 Beradrome,购买及质押 BERO,在拿到 hiBERO 凭证的同时也可以捕获 Beradrome 平台拥有的验证者奖励、协议贿赂奖励以及 oBERO 排放奖励。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在没有清算风险的前提下使用 hiBERO 循环借贷 iBGT 进行质押,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放大收益。 source:https://twitter.com/beradrome 值得注意的是,Beradrome 已经与 The Honey Jar 达成了合作,二者将会合作运行一个 BeraChain 的验证者节点。此外 Beradrome 还发行了自己的 NFT Collection Tour de Berance,NFT 持有者可以获得更高的 hiBERO 分配权以及投票权。 source:https://opensea.io/collection/tour-de-berance HoneyPot Finance 与 Infrared 的想法类似,HoneyPot Finance 也提供了一套将 Berachain 的 PoL 退化为用户更为熟知的 PoS 的针对 BGT 的质押解决方案。与 Infrared 吸收用户的流动性资产,给予用户 iBGT 流动性凭证的思路不同,HoneyPot Finance 则是通过平台币贿赂的方式,接收用户委托的 BGT,通过收益治理的方式激励用户使用贿赂平台币提供的流动性池,获得 BGT 排放,形成 POS。除此之外,HoneyPot Finance 还推出了针对长尾资产公平发射的 Launchpad,以及优化长尾资产交易的 Batch AMM 模型,旨在成为 Berachain 上长尾资产发行交易的流动性基础设施。 source:https://docs.honeypotfinance.xyz/v/zh-cn/overview/map 除了上述 DeFi Protocol,Berachain 生态中仍有一批仍在建设但尚未披露产品细节的优质协议值得关注,例如 支持任意支持的货币市场协议 Gummi Berachain 上的大宗商品、RWA 协议 Wakalah Berachain 上的 oracle-free 衍生品平台 Exponents 0DTE 期权 AMM 平台 IVX DEX 交易聚合器 OOGA BOOGA 能提供高达 1000 倍杠杆、无需清算且具有无常收益的期权协议 Smilee Finance 以意图为中心的订单流聚合器及模块化智能流动性路由平台 Shogun 100% 链上非托管的多策略对冲基金协议 D^2 Finance ……. NFT 生态 NFT Collection Bong Bears Berachain 起源于 Bong Bears NFT Collection。2021.8.27,Berachain 的三位匿名创始人发行了 Bong Bears NFT Collection,里面由 100 个造型独特的熊组成。认购的过程也与其他 NFT 不同,每个 NFT 都被定价为 0.069 ETH,买家可以在购买前在 OpenSea 上查看特定的熊进行认购。 Bong Bears NFT 还提出了 Rebase NFT 的概念,并随之陆续 rebase 出了四个不同的 NFT Collection:Boo Bears、Baby Bears、Band Bears 和 Bit Bears。 早期 Bong Bears 社区极高的用户粘性使得即使 Berachain 没有对外披露任何相关的信息,Bong Beras NFT 的价格也能够一路水涨船高,从 0.069 ETH 逐渐上涨至超 50 ETH。随着 Berachain 融资信息的披露,持有 Bong Bears NFT 亦被视为了博取 Berachain 空投的最优选择,Bong Bears NFT 的上架率随即迅速下降,目前已经形成了有价无市的状态,地板价已达 200 ETH。 source:"Proof of Liquidity" Project Berachain Launches Public Testnet, Artio (investingcube.com) The Honey Jar 除了官方的 Bong Bears NFT Collection 外,Berachain 上最为火爆的 NFT Collection 与社区当属 The Honey Jar。The Honey Jar 是 Berachain 生态的流量入口,在 Berachain 尚未公开对外 pr 时,The Honey Jar 就开始帮助 Berachain 运营相关的线上线下活动以及自己的 The Honey Jar 社区。The Honey Jar 不仅是 Berachain 生态的流量入口,还负责对 Berachain 生态的用户进行用户教育。此外,The Honey Jar 自身作为社区,也运营着与 Berachain 生态其他项目的孵化与合作事宜。 The Honey Jar 也推出了自己的 NFT 系列 Honey Comb NFT。作为 Berachain 核心社区的 NFT 项目,持有 Honey Comb NFT 能够享受到 The Honey Jar 合作伙伴带来的额外福利,例如 NFT 白名单铸造机会、额外的挖矿收益提升等等。目前 Honey Comb NFT 在 OpenSea 上的交易量已经达到了 4.3k ETH,地板价约为 0.25 ETH,上架率仅 1%,这也反映出了 The Honey Jar 社区极高的用户粘性。 source:https://opensea.io/collection/honey-comb-2 NFT Protocol Goldilocks Goldilocks 是 Berachain 上综合性的 DeFi + NFTFi 平台,Goldilocks 能够为 Berachain 上的用户提供基于 NFT 的借贷服务。Goldilocks NFT 借贷服务的特色在于:(1)NFT Collection 的底价由其治理代币 LOCKS 持有者投票决定,不需要依赖预言机喂价。(2)NFT 贷款以 iBGT 进行计价,用户可以向借贷池提供 BGT,并获得流动性凭证 GiBGT,用户在享受到借贷利息收入的同时也可以使用 GiBGT 进一步参与其他 Berachain 生态。 Kingdomly Kingdomly 旨在成为 Berachain 原生的 OpenSea。对 C 端用户而言,Kingdomly 可以为用户提供 NFT 铸造、销售、交易与租赁服务。对 B 端用户而言,Kingdomly 支持用户快速地部署 NFT Collection,无缝地完成 NFT 发行。Kingdomly 已与 Honeypot Finance 达成合作,完成了 Honeypot Finance 创世 NFT 的发行。 Protecc Protecc 是一个综合性的 NFTFi 平台。Protecc 旨在成为一站式的 NFT 交易市场,能够提供 NFT AMM 供交易者随时交易,提供 NFT OTC 与大宗交易平台,支持巨鲸交易,提供 NFT 自动收益策略金库,帮助用户自动赚取收益,以及提供跨链 NFT 交易机器人等产品。 Gumball Protocol Gumball Protocol 是一个创新性的 NFT Launchpad 及 AMM 协议。在 Gumball Protocol 中,每一个 NFT Collection 背后都会有对应的 token 以及标的资产与其对应,供用户及时交易 NFT。通过将碎片化的 NFT 资产与标的资产组成流动性交易对的方式,Gumball Protcol 支持用户对于 NFT 交易的即时买卖需求。 source:https://www.gumball.fi/collections/arbi/0x794075aef95d9bd7e5cfd0ea8a1e68493b7e0e23/buy GameFi 生态 BeraTone BeraTone 是一款以《动物之森》为灵感来源,以 farming 为核心的多人在线开放世界角色扮演类游戏。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一块土地,支持玩家对土地自由定制和扩展。 玩家可以进行庄稼种植、资源搜集、饲养动物和牲畜、与其他农民进行贸易等活动。BeraTone 还是一个基于 3D 美学构造的不断发展的虚拟世界,玩家除了基础的种植、采集活动外,还可以对丰富的虚拟世界进行探索,与各式各样的角色进行互动,完成任务,升级,解决不同的游戏迷题,逐渐揭开 BeraTone 的神秘面纱。 BeraTone 也于 2024.1 发布了其创世 NFT BeraTone Founder’s Sailcloth,铸造价 0.1E,目前地板价接近 1E,总交易量达 355E,上架率仅 3%。虽然 BeraTone 尚未发布,但其 NFT 在二级市场的火热表现也反映出了市场对 BeraTone 作为 BAB 孵化项目的超高期待。 source:https://opensea.io/collection/beratone-founders-sailcloth Beramonium Beramonium 是 Berachain 上的一款 ARPG 链游,他们发布了名为 Gemhunters 的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让他们的 Beramium Genesis beras 探索地下城,挑战 Boss,执行任务以获取宝石,这些宝石可以兑换成其他知名 Berachain 项目的 NFT,例如 Honey Combs、Beradoges 等 NFT。目前 Beramonium 的创世角色 NFT 的地板价约为 0.06 ETH,总交易量达 158 ETH,上架率仅 3%,整体游戏社群非常活跃。 source:https://opensea.io/collection/beramonium-chronicles-genesis Meme BabyBera BabyBera 旨在成为 Berachain 上 NFT + Yield Farming + Meme Coin 三合一的生态系统。BabyBera 将分三个阶段发布,首先是 NFT 发行,其次是 Yield Farming,最后是 $BBBERA Meme Coin 发行,所有的 $BBBERA 都将作为 Yield Farming 阶段的流动性挖矿奖励进行发放,以此保证 BebyBera 的用户都是拥有超高粘性的忠实 Degen 用户,以实现将 $BBBERA 打造为 Berachain 上首屈一指的 Meme Coin 的愿景。 BeraDoge BeraDoge 是 Berachain 另一大 Meme 项目。该项目拥有两个 NFT 集合,分别是 Beradoge Gen 1 和 Mibidiots。持有此两大系列的 NFT 将会被承诺授予 “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或者 “一大堆无用的 BDOGE”。此外,也有传言称 BeraDoge 也会自己发行一个 DeFi 平台。 source:https://element.market/collections/beradoge-d51393 生态小结 目前来看,官方组件依然是 Berachain 生态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除了官方组件外,Berachain 上的 DeFi 生态呈现出了三大不同的发展态势: (1)围绕官方组件触及不到的长尾市场做补充; (2)围绕 PoL 机制、BGT 和贿选做创新; (3)也有大量优质的 DeFi 项目受 PoL 机制吸引而被虹吸至 Berachain 生态; 就目前 Berachain 上的 DeFi 生态来看,确如官方所想,在官方自己下场做了最为基础但却又最为重要的 DEX、Lending 与 Perps 组件后,不再有大量同质化的项目继续重复造轮子,玩吸血鬼攻击。相反,官方组件的存在反而倒逼 DeFi 项目去探索实际的创新点,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做更上一层的精益求精的创新。 现阶段,就项目质量而言,Build A Bear 孵化器孵化的项目质量相对更高,其次是 Berachain 引进的外部优质项目。Berachain 上原生的社区项目质量稍显层次不齐,略逊一筹。 如前文所述,因为 Berachain 这条公链本身自带 NFT 文化,因此,针对 NFT 的发行与管理平台以及流动性协议也必将是 Berachain 上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 Berachain 上的游戏以及 Meme 生态还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 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 Berachain 上优质的 DeFi 协议 Berachain 的 PoL 机制会对优质的 DeFi 协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并且,Berachain 上的吸血鬼攻击较少,优质的龙头 DeFi 协议能够在其细分子赛道享受到更大的流量曝光,预期会获得更高的 TVL、流量与用户支持。更加集中的流动性也会使得协议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改善。我们预计,在 Berachain 上,龙头效应会更加明显,细分赛道的龙头也会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因此,早期参与优质的细分龙头 DeFi 项目必然是享受 Berachain 市场溢价的最佳选择。 重点关注围绕 Berachain 的 PoL 机制、BGT 机制以及贿选机制作出创新的基础设施 Berachain 与其他公链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其创新的 PoL 机制以及三代币模型。除了复刻其他公链都有的玩法外,在 Berachain 上必然会有部分项目对 PoL 机制以及三代币模型做底层基础设施层面的适配性的创新。创新的方向既可以效仿 Infrared,把市场用户不太熟悉的 PoL 转化为大众更加熟知的 PoS,从而让自身发出的流动性凭证代币能够先天地获得更大规模的市场采用。亦或者可以从 BGT 机制以及贿选机制出发,围绕代币模型层面用户的委托权、收益权以及贿选权做创新,结合 Berachain 的贿选机制带来更多可组合性的玩法。围绕 Berachain PoL 机制以及三代币模型方面的基础设施层级的创新有望打造协议自身的生态护城河,塑造自身的生态壁垒。 看好能够结合 NFT 与 DeFi 的 NFTFi 生态 与其他公链不同,NFT 也是 Berachain 上重要的流动性组成部分,怎么围绕 NFT 释放其流动性,以及怎么把 NFT 玩法与 Berachain 上的 DeFi 玩法相结合也是 Berachain 上值得挖掘的主题之一。虽然其他链的 NFTFi 协议都并未产生太大的火花,但在 Berachain 上的 NFTFi 协议有望捕获到充足的流动性,更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NFTFi 协议衍生的收益策略、收益金库也可以与节点贿选等机制相结合,让 NFTFi 协议更具弹性。 看好基于 Berachain 的 L2 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 现阶段 Berachain 测试网的火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市场对 Berachain 强烈的预期。随着 Berachain 主网的推出,在 PoL 机制的加持下,Berachain 有望复刻繁荣的以太坊 DeFi Summer。尽管 Berachain 的定位是一条高性能的 L1 公链,但面对海量的流量涌入以及高频的链上交互,Berachain 也有可拓展性的需求。并且,一旦 Berachain 启动其正向飞轮,BGT 价格的拉升也会带动 Berachain 交互 Gas 费的提高,因此,Berachain 也有降本增效的需要。综上,我们预计未来会有部分的 Berachain 超级 DeFi 应用以及 GameFi、SocialFi 等具有高频交互需求的应用会基于 Berachain 开发自己的 L2 进行扩容。基于这个逻辑,我们会持续看好并关注基于 Berachain 的 L2 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生态。 总结 流动性一直是加密领域最重要的话题。所有的 Token、Grants、Points 归根结底最终都是为了争夺用户与流动性。没有流动性作为根基,再完备的生态与基建也只是空中楼阁。 Berachain 有望成为公链流动性困境的破局者,通过其独创的 PoL 共识机制以及三代币模型,虹吸其他公链的流动性,成为 EVM 生态与 Cosmos 生态的流动性中枢。夯实的流动性不仅能够给 Berachain 带来资金支持,还能够为 Berachain 带来更多的开发者、用户与市场注意力。Berachain 有望成为承载海量 Crypto 流动性的新基建,make liquidity, maker DeFi great again ! 最后:MT Capital 非常看好 Berachain 的未来发展,欢迎 Berachain 生态的早期项目与创业者随时与我们联系。 (推特:@0X_IanWu,@Severin0624,MT Capital Email: deck@mt.capital ) Reference What is Berachain? ? ⛓️ | Berachain Docs Welcome to Polaris Ethereum – Polaris Ethereum Docs (berachain.dev) Berachain — The Convergence of a Strong Community and Experimental Endeavors | DeSpread Reports https://research.despread.io/reports-berachain/ Berachain - Innovating the Approach to L1 Building | blocmates. Berachain: Building Sticky Liquidity - by Pavel Paramonov (shoal.gg) https://twitter.com/berachain/status/1749522523895570700?ref=research.despread.io https://twitter.com/burstingbagel/status/1565705660888596481 https://twitter.com/DylanXVFETH/status/1745176859728560131 https://www.shoal.gg/p/berachain-building-sticky-liquidity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31431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4714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2627 MT Capital MT Capital是由资深投资者团队管理的全球性投资机构,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创新性的Web3项目,布局覆盖美国、香港、迪拜和新加坡等地。我们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 1)大规模采用: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游戏、应用程序和DEPIN,这些是推动Web3技术向广泛用户群体扩散的关键; 2)加密原生基础设施:我们专注于投资公链、协议及其他支撑和加强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以及原生DeFi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的团队还拥有多年的二级交易专业经验。 官网:https://mt.capital/ 推特:https://twitter.com/mtcap_crypto Medium:https://medium.com/@MTCapital_US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03
Web3寡头正在剥削用户:从Tokenomics到Pointomics
go
lg
...
这段时间内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近期的
明星
Web3项目在项目启动的过程中均选择了用Pointomics替代了Tokenomics,而且这些项目通常数据表现良好。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数据来说明这个趋势,我们最火热的Ethereum Layer2项目Blast和Restaking赛道的EigenLayer和EtherFi为例。他们均选择了以Loyalty Point作为其核心飞轮,且这些项目的TVL的总量和增速均远超其他选择Tokenomics启动的项目。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Web3的新飞轮从Tokenomics转变到Pointomics了呢?我认为现在下此论断为时尚早。 Pointomics源自于熊市下项目方不得已的选择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以中心化的Loyalty Point替代Token作为核心激励系统,也就是所谓的Pointomics不是Web3项目成功的充要条件,其源自于熊市下项目方不得已的选择, 让我们细究一下Pointomics和Tokenomics的不同,虽然两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然而实质上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其区别在于: 1.模糊的权益:不同于Tokenomics,以Loyalty Point作为核心飞轮的项目方通常不会给出精确的价值承诺,而只会选择一些模糊的软承诺,例如可能会有预计的空投,可能会对应某些boosting效果等,而这在选择Tokenomics作为核心飞轮的项目中是不常见的,因为奖励的标的物在一开始已经被公开流通,当价值被市场通过交易定价后,其投机收益已经被量化,这对用户的参与具有参考价值。 2.不透明的激励机制: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方甚至对Loyalty Point的激励机制不做精确说明,由于Loyalty Point存在于中心化服务器中,其激励机制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盒子,用户只能看到一个数字却无法得知获得该数字的原因和计算过程,因此很难探究其中是否公平和准确。而在Tokenomics中,激励机制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这保证了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了自检能力,且保证了整个奖励过程的公开透明。 3.收益不可流通:当用户获得Loyalty Point后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以交易的,为了兑现收益只能等到项目方主动兑现其软承诺,然而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且充满变数的。而在Tokenomics中,用户的奖励以Token形式发放,这赋予了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允许用户直接通过交易的方式兑现自己的收益。这反过来也对项目方努力优化项目以留下用户形成了一定的要求。 这看起来并不美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发展呢?我认为其源自于熊市下项目方为了降低项目运营成本不得已的选择,回溯到一年前,Blur和Friend.tech是当时的现象级项目,其中Blur是一个NFT交易所,而Frien.tech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区别于当时大多数项目,两者均选择用了用中心化的points作为标的物激励用户使用其产品,且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他们基本上塑造了当前Pointomics的基本范式。 究其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归功于项目运作和设计的成功,另一方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那时加密市场还处在熊市末期的阶段,市场流动性以及用户的购买意愿均处在比较低的阶段,贸然选择将Token作为激励分发出去将会面临比较大的市场压力,为维护项目激励的收益率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大,而选择Pointomics则有效的降低了这一成本,因为在冷启动阶段项目方没有市值管理的压力,收益是在启动成功后才需要被兑现,这就一定程度降低了项目方在项目早期的运营成本,然而这是以损害用户收益,一定程度上打击用户参与意愿度为代价的。当市场快进到了新一轮牛市周期中时,用户参与项目和购买Token的意愿都得到了恢复,此时由于市场惯性的存在,用户对Pointomics抱有了一定的容忍态度,这也使得其近期表现表面尚且良好,但将Pointomics当作Web3项目成功的充要条件而一味采纳就显得有些粗暴,当市场充斥着大量未兑现的隐匿的中心化Point时,疲惫的用户将反噬加密世界。 Loyalty Point的内涵价值是项目方信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一个成功的Pointomics设计的关键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Loyalty Point的内涵价值,我认为答案是项目方的信用。根据上文的分享我们知道选择Pointomics的项目通常不会为其Loyalty Point赋予一个明确的权益,而只是以一些模糊的描述来敷衍了事。这当然能够为项目方带来更多的主动性,可以视项目的运作状况动态的调整最终的权益兑换方式,从而在成本与效果之间保持一个较为适当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之所以仍然保持对虚幻的Loyalty Point的热情的动力就在于对项目方未来将会为Point分配合适的奖励的信任,并且信任的强弱决定了项目的Pointomics是否成功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然而这通常和项目的背景强相关,一个取得了豪华的VC投资,某生态强力支持或者具备强大背景的团队相比之下将具有更强的信任感,而对于那些degen的,社区驱动的项目来说,这在项目启动之初通常是很难拥有的,这就解释了选择Pointomics并取得成功的项目通常都是一些大型的Web3寡头,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在Restaking赛道尤为如此。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以Token直接作为激励标的物,选择Pointomics的信任成本更高,更适合垄断项目,然而这也为这些寡头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剥削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具和条件; Web3寡头通过Loyalty Point剥削用户换取主动性,却舍弃了网络效应 那么这种对Web3用户的剥削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1.时间成本:由于Web3寡头将实际的奖励狡猾的拖延的未知的未来,且对于大部分Web3项目来说,TVL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金参与的激励是一个普遍的手段。对用户来说,需要将自己的资产通过某种方式参与到项目中以赚取潜在的收益,这也就垫高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因为在寡头切实的公开承诺收益兑现之前,你将不得不对他继续保持期待,而且越来越高的时间成本使用户更难做出退出的确定。 2.机会成本:我们知道在牛市到来的阶段流动资金的重要性,因为市场向来不缺乏热点,对于Alpha收益的捕获相对容易。然而为了获得潜在收益而被锁定的资金将使得用户面临很大的机会成本,试想一下,你本来可以用自己的10个ETH参与A项目并实时获得15%的APY,然而却选择了参与B项目赚取Point并希望获得潜在的回报,然而当回报在未来被公布时你发现,回报只有1%。就在不久之前的又一个
明星
项目EtherFi社区中,就在上演这样的悲剧。 3. 高风险低潜在收益:在项目启动之初往往是脆弱的,这在Web3领域尤为如此,我们已经见过太多
明星
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很高的TVL,却因为某些智能合约漏洞或操作失误,最终导致资金丢失,而这些错误最终都是由早期参与的用户买单。因此这些用户通常面临着比参与一个成熟项目更高的风险。然而由于Pointomics为项目方带来的主动性,其可以轻易在项目启动成功并平稳运行后,抛弃他的早期参与用户,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价值并且成为了负担,而假设项目并未启动成功,为了节约成本,项目也会选择尽可能压低实际的收益。因此这个过程对用户来说就是一个高风险且低潜在收益的危险游戏。 然而这种剥削对项目来说就是完美的么?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忽略了网络效应。我们知道Web3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是去中心化的、共治的、公开的。通过区块链将原本封闭的数据库切换为公开透明的开放平台,通过公平的激励机制(通常是Token),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共同建设,这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而这些的关键就在于网络效应。然而选择中心化的Loyalty Point将会使整个激励系统封闭起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倒退,更是对网络效应的忽视,我可以断言使用Pointomics的项目若无法成功的完成对Tokenomics的切换,或者说这个过程不能让用户满意,将无法拥有一个有活力的社区,更无法拥有一个满怀希望的生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为Web3项目的Loyalty Point赋予流动性至关重要且不可阻挡 那么事情难道没有转变么?我认为加密社区已经关注到这个现象并且行动起来了,究其原因是在于Loyalty Point的中心化特性让其失去了流动性和公开透明,从而造成了用户的被动,那么通过某些方式为Loyalty Point赋予流动性就十分有趣。而且区别于大多数的Web2项目的Loyalty Point Plan,由于Web3项目的关键用户行为大多数是链上行为,这些数据都是开放透明的,因此也为通过某种链上代理,将链下的Point链上化带来了可能性,而这在Web2世界中是很难达成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有趣的项目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WhaleMarkets,Michi Protocol和Depoint SubDAO,其中在WhaleMarkets的Point Market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围绕着Point收益账户的交易,同时Michi Protocol更是拿到了ETH Denver黑客松的奖励,这说明痛点的确成立并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总结一下,这些项目大体上分为两种核心思路: 1.通过创建某个链上代理或者说链上钱包,并且将这个链上代理NFT化,从而实现对这个账户所有收益权的链上封装,通过购买某链上代理的所有权,用户就可以获得该账户所有的所有未来权益,而卖方也可以提前将自己的未来收益贴现,锁定利润,从而降低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如WhaleMarkets和Michi Protocol。然而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NFT这种载体的流动性较差,无法形成有效的二级市场,而且围绕着NFT的金融创新并没有很成功的案例,所以相对的网络效应潜力也相对较低。 2.与第一种思路一样,但通过对链下的Loyalty Point直接Token化,发行相应的链上ERC-20 Token直接对Loyalty Point进行数量映射,并且通过某些机制设计让Token的价值和Loyalty Point的价值绑定,使得用户获得Token就相当于获得了对应Point未来兑现收益的能力。如Depoint SubDAO,相比于第一种思路,这种方式让二级市场具有了更好的流动性,而且潜在的金融创新潜力也更强,但是如何解决Loyalty Point于Token的价值映射关系就更为关键,虽然大多数Web3项目的Pointomics激励的关键用户行为通常是链上行为,然而也不排除很多链下操作,例如关注X等,进入社区,这就给价值映射的覆盖范围带来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我认为是时候Web3 Degens们是时候对这种剥削引起重视了,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夺回了网络的所有权,避免了Web2寡头们无情的监控与剥削,切莫丢掉Web3引以为傲的根本。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03
圆信永丰基金“当家一姐”范妍正式离职 今年这圈儿仍不好混?
go
lg
...
资管行业有生命力的表现之一。同时,弱化
明星
基金经理效应、强化平台和团队的投研能力,正成为公募管理人的共识。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引发行业关注。该文提到,要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
明星
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然而,对于基民来说,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可能会对他们的持有体验产生影响。基民往往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来管理他们的投资,因此,基金经理的离职或变动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担忧。接任者能否保持相似的投资风格、延续较好的投资业绩,都是未知数。这可能导致基民对基金的信心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他们的赎回行为。
lg
...
金融界
2024-04-03
谷歌持股,跑通AIGC商业化,“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上市价值几何?
go
lg
...
即将开启在港股的招股,作为大模型赛道的
明星
企业,吸引到了很多投资人的关注,不过对于到底要不要参与即将到来的打新,也困扰了不少人。 从近期港股大盘表现及新股市场情况来看,出门问问的上市窗口其实还算不错。 一方面,港股自1月下旬筑底以来,已经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行情。近期,随着一众科网股公布超预期业绩,也在推动着市场整体走势向好。 此外,考虑到美联储降息周期、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再加上目前港股底部估值的优势,都给港股后市的表现带来了不小的期待。 最近,也可以看到中信证券研究观点就提到了,建议投资者二季度关注港股的科技、大消费以及非银金融行业右侧布局的行情。 另一方面,今年来港股上市的新股多数表现也非常不错,IPO赚钱效应明显。 看到市场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12家港股新股中,已有8家实现上市首日正收益。而从近期10只新股的表现来看,新股暗盘平均上涨22.89%,首日平均上涨32.70%。 另外,今年来上市的新股中翻倍表现者也有不少,比如,1月份上市的经纬天地首日就暴涨了164%,乐思集团上市至今期间一度也涨了665%,泓基集团、百乐皇宫期间也涨超100%。 除了大盘以及新股市场的活跃为出门问问带来了不错的上市环境外,从下面几个方面也能更清楚的看到公司的一些机会和优势。 第一个,是从赛道层面来看,AIGC的热度仍然在线。 自去年以来AIGC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就非常不错。 虽然在去年6月步入炒作高点后,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回调,但如今来看,随着整体大市环境的走强,整个板块已经开启了反弹周期。 A股AIGC概念指数方面,自2月低点至今这一指数累计涨幅达到40%。 (来源:iFind) 在一级市场上,AIGC概念也同样展现出了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根据非凡产研的调研,2023年,AIGC行业的融资总额达191.8亿元人民币,融资次数为168次,尤其是进入到下半年,融资活动显著增加,足以看到市场资金对这一领域的参与热情。 此外从AIGC项目的估值情况来看,市场给予的估值也相当慷慨。以2024年近来的市场动态看,更是有不少国内大模型AI企业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动辄就达到了20-30亿美金。 展望后市,随着市场对AIGC技术成熟度的不断认可和行业应用的持续拓展,有理由相信,AIGC的潜力还将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成长。 可以说,这次上市的出门问问,作为港股AIGC上市第一股,在这一板块升温行情中也会大概率会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所在。 其次,从出门问问本身来看,公司的成长潜力也相当可观。 一般来说,在AIGC这一新兴领域,目前多数公司都还处在强投入,也就是烧钱的阶段,能够兑现商业化成果的并不多。 而再看出门问问,它在商业化方面不仅走在了行业前头,而且业绩表现也相当强劲。 财务数据就验证了这一点。2021到2022年间,出门问问的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对应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1.09亿元。营收及净利润增速都表现得非常抢眼。 (来源:公司招股书) 不过从2023年来看,出门问问的营收和利润层面均出现了增长压力。2023年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4%。毛利则同比下降了3%至3.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75万。 分析来看,收入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其AI软件解决方案中来自AI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有所减少。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核心原因是由于与汽车附属公司A使用公司的车载AI技术有关的知识产权安排收入减少。要知道出门问问在2021年10月启动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项目,并陆续获得收入,21、22、23年收入分别达到320万、2.13亿以及1.39亿,占到公司各年度总收入的0.8%、42.6%及27.4%。不过这一知识产权安排项目已于2023年6月完成,因此也就可以看到,公司业绩的增速出现了波动。 不过毕竟这只是属于一次性因素,仅仅是受到了特定客户合作项目完成的影响,因此并不影响对公司高成长性的判断。 从公司AI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表现来看,已经从2021年的5951.9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43亿元,增幅达476.70%。其中,AIGC解决方案,已经从2021年的682.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18亿元,增幅超过16倍;AI企业解决方案,已经从2021年的5269.7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26亿元,增幅达328.19%。 此外,还可以看到,出门问问仍然保持在非常高的研发投入状态当中。公司在2023年的研发开支达到了1.55亿元,同比增长了30.4%。 对于AIGC赛道来说,竞争是非常强调技术创新这些方面的,因此出门问问不断地展开大手笔投入,相信也将有助于其能够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正是因为技术属性加持,也就有了较高的经营壁垒,支撑高毛利率,出门问问的毛利率表现就还算不错。2021、2022、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7.5%、67.2%、64.3%,其中,快速增长的AIGC解决方案毛利率更是分别达到了68.8%、88.0%、92.2%。从这一点,不难得出结论,未来随着公司这一业务板块规模体量的增大,将对其整体的利润表现带来更强劲的支撑。 (来源:公司招股书) 最后,关注到公司创始人和股东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看到不少吸引人的地方。 一方面,公司创始人李志飞在行业内颇具有影响力,堪称引领中国大模型热潮的领袖专家。据了解,他曾任职于美国硅谷研究院、并在谷歌专攻NLP(自然语言处理),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李志飞也被看作都是打响中国大模型创业第一枪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与AIGC独角兽光年之外的创始人王慧文通过一顿饭局讨论AI大模型创业后,王慧文在23年2月13日即对外发布了创立大模型公司光年之外的想法,紧随其后2月15日,李志飞也通过极客公园官宣入局大模型,做中国的OpenAI,掀起中国大模型实战的第一波浪潮。都说好的企业首先要看企业创始人,从这一点来看,对这位行业“老炮”还是可以抱有有信心。 另一方面,出门问问股东阵容也是相当豪华的。可以说凝聚了行业内一众顶尖的资本力量和战略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SIG海纳亚洲、谷歌、红杉中国、歌尔股份、真格基金、圆美光电等,这些股东不仅能为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也给出门问问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平台,将十分有助于公司未来发展。 也正是基于上面两个方面,也将帮助出门问问在港股市场打开辨识度,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总的来看,此次出门问问若成功上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注入新的资金和资源,推动公司迎来加速发展。 而考虑到AIGC赛道也将遵循“马太效应”这一逻辑,出门问问不论是在商业变现上的领先优势,还是已经跑通的现金流循环,还是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都将让其后续的发展具有看点。对于这一新股值不值得打,相信投资人通过上面的几个视角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lg
...
格隆汇
2024-04-03
谷歌持股,跑通AIGC商业化,“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上市价值几何?
go
lg
...
即将开启在港股的招股,作为大模型赛道的
明星
企业,吸引到了很多投资人的关注,不过对于到底要不要参与即将到来的打新,也困扰了不少人。 从近期港股大盘表现及新股市场情况来看,出门问问的上市窗口其实还算不错。 一方面,港股自1月下旬筑底以来,已经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行情。近期,随着一众科网股公布超预期业绩,也在推动着市场整体走势向好。 此外,考虑到美联储降息周期、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再加上目前港股底部估值的优势,都给港股后市的表现带来了不小的期待。 最近,也可以看到中信证券研究观点就提到了,建议投资者二季度关注港股的科技、大消费以及非银金融行业右侧布局的行情。 另一方面,今年来港股上市的新股多数表现也非常不错,IPO赚钱效应明显。 看到市场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12家港股新股中,已有8家实现上市首日正收益。而从近期10只新股的表现来看,新股暗盘平均上涨22.89%,首日平均上涨32.70%。 另外,今年来上市的新股中翻倍表现者也有不少,比如,1月份上市的经纬天地首日就暴涨了164%,乐思集团上市至今期间一度也涨了665%,泓基集团、百乐皇宫期间也涨超100%。 除了大盘以及新股市场的活跃为出门问问带来了不错的上市环境外,从下面几个方面也能更清楚的看到公司的一些机会和优势。 第一个,是从赛道层面来看,AIGC的热度仍然在线。 自去年以来AIGC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就非常不错。 虽然在去年6月步入炒作高点后,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回调,但如今来看,随着整体大市环境的走强,整个板块已经开启了反弹周期。 A股AIGC概念指数方面,自2月低点至今这一指数累计涨幅达到40%。 (来源:iFind) 在一级市场上,AIGC概念也同样展现出了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根据非凡产研的调研,2023年,AIGC行业的融资总额达191.8亿元人民币,融资次数为168次,尤其是进入到下半年,融资活动显著增加,足以看到市场资金对这一领域的参与热情。 此外从AIGC项目的估值情况来看,市场给予的估值也相当慷慨。以2024年近来的市场动态看,更是有不少国内大模型AI企业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动辄就达到了20-30亿美金。 展望后市,随着市场对AIGC技术成熟度的不断认可和行业应用的持续拓展,有理由相信,AIGC的潜力还将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成长。 可以说,这次上市的出门问问,作为港股AIGC上市第一股,在这一板块升温行情中也会大概率会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所在。 其次,从出门问问本身来看,公司的成长潜力也相当可观。 一般来说,在AIGC这一新兴领域,目前多数公司都还处在强投入,也就是烧钱的阶段,能够兑现商业化成果的并不多。 而再看出门问问,它在商业化方面不仅走在了行业前头,而且业绩表现也相当强劲。 财务数据就验证了这一点。2021到2022年间,出门问问的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对应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1.09亿元。营收及净利润增速都表现得非常抢眼。 (来源:公司招股书) 不过从2023年来看,出门问问的营收和利润层面均出现了增长压力。2023年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4%。毛利则同比下降了3%至3.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75万。 分析来看,收入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其AI软件解决方案中来自AI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有所减少。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核心原因是由于与汽车附属公司A使用公司的车载AI技术有关的知识产权安排收入减少。要知道出门问问在2021年10月启动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项目,并陆续获得收入,21、22、23年收入分别达到320万、2.13亿以及1.39亿,占到公司各年度总收入的0.8%、42.6%及27.4%。不过这一知识产权安排项目已于2023年6月完成,因此也就可以看到,公司业绩的增速出现了波动。 不过毕竟这只是属于一次性因素,仅仅是受到了特定客户合作项目完成的影响,因此并不影响对公司高成长性的判断。 从公司AI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表现来看,已经从2021年的5951.9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43亿元,增幅达476.70%。其中,AIGC解决方案,已经从2021年的682.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18亿元,增幅超过16倍;AI企业解决方案,已经从2021年的5269.7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26亿元,增幅达328.19%。 此外,还可以看到,出门问问仍然保持在非常高的研发投入状态当中。公司在2023年的研发开支达到了1.55亿元,同比增长了30.4%。 对于AIGC赛道来说,竞争是非常强调技术创新这些方面的,因此出门问问不断地展开大手笔投入,相信也将有助于其能够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正是因为技术属性加持,也就有了较高的经营壁垒,支撑高毛利率,出门问问的毛利率表现就还算不错。2021、2022、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7.5%、67.2%、64.3%,其中,快速增长的AIGC解决方案毛利率更是分别达到了68.8%、88.0%、92.2%。从这一点,不难得出结论,未来随着公司这一业务板块规模体量的增大,将对其整体的利润表现带来更强劲的支撑。 (来源:公司招股书) 最后,关注到公司创始人和股东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看到不少吸引人的地方。 一方面,公司创始人李志飞在行业内颇具有影响力,堪称引领中国大模型热潮的领袖专家。据了解,他曾任职于美国硅谷研究院、并在谷歌专攻NLP(自然语言处理),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李志飞也被看作都是打响中国大模型创业第一枪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与AIGC独角兽光年之外的创始人王慧文通过一顿饭局讨论AI大模型创业后,王慧文在23年2月13日即对外发布了创立大模型公司光年之外的想法,紧随其后2月15日,李志飞也通过极客公园官宣入局大模型,做中国的OpenAI,掀起中国大模型实战的第一波浪潮。都说好的企业首先要看企业创始人,从这一点来看,对这位行业“老炮”还是可以抱有有信心。 另一方面,出门问问股东阵容也是相当豪华的。可以说凝聚了行业内一众顶尖的资本力量和战略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SIG海纳亚洲、谷歌、红杉中国、歌尔股份、真格基金、圆美光电等,这些股东不仅能为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也给出门问问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平台,将十分有助于公司未来发展。 也正是基于上面两个方面,也将帮助出门问问在港股市场打开辨识度,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总的来看,此次出门问问若成功上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注入新的资金和资源,推动公司迎来加速发展。 而考虑到AIGC赛道也将遵循“马太效应”这一逻辑,出门问问不论是在商业变现上的领先优势,还是已经跑通的现金流循环,还是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都将让其后续的发展具有看点。对于这一新股值不值得打,相信投资人通过上面的几个视角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lg
...
格隆汇
2024-04-03
稳定币ENA在币安首次亮相 会成为4月的第一个百倍币吗?未来前景如何?
go
lg
...
打开大门。 Ethena是稳定币赛道的
明星
项目,稳定币赛道一直是全球金融巨头们重点关注的赛道,Ethena的创新”互联网债卷“解决方案让人眼前一亮,这一方案也得到了众多
明星
投资机构的青睐,未来大概率上线多个大所,目前主网数据增长强劲,热度很高,上线仅3天,官方开设的多个存款池都秒满,可见项目的吸金能力之强,近qun家微:JQCZ0192 TVL 已达4.3亿美元,目前第一期活动刚上线不久,后续还会有多期,预估回报不错,值得关注参与。 最后的最后,还有很多其实都没写进来,比如具体的机会,具体的决策,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括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币圈的相关知识和一手的前沿资讯,欢迎咨询我,我们有最专业的币圈社区,每日发布行情分析,优质潜力币种推荐。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03
自研游戏高质量交付,创梦天地(1119.HK)下一步将积极拓展海外
go
lg
...
到产品的更新迭代方面。 例如,《荣耀全
明星
》自2021年8月上线以来,一直稳居横版动作格斗类RPG手游的榜首位置。去年其更是推出了7大更新版本,包括引入70级版本、暗域迷宫版本、龙魂战将版本等。从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到操作流畅度等维度深度打磨游戏细节,不断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各项运营及流水数据持续表现优异。 同时,创梦天地还积极与不同领域进行跨界合作,通过了解玩家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优化游戏,提升玩家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随着近年来,利用IP资源来塑造品牌形象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整个文娱产业关注的焦点。 “IP+”战略应运而生,推动了跨界合作。去年11月,《荣耀全
明星
》与知名国漫IP《少年歌行海外仙山篇》进行深度联动,融合国漫经典元素和游戏玩法,为玩家带来更加新鲜有趣游戏体验。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游戏带来了新的用户群体,也为公司开辟了多元化的收益渠道,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多款知名的大用户量、长生命周期、高用户黏性的IP产品,为创梦天地打下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地铁跑酷》上线十年后热度不减,位居中国大陆iOS游戏下载榜前十,且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梦幻家园》、《梦幻花园》分别上线7年和8年,营收较2022年同期激增超50%,创上线以来历史新高。 总体而言,在多维度全球研运能力优势的基础下,相信创梦天地未来的增长潜力将在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实现。 结语 回到资本市场上,近期无论是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GDC)的召开,还是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强调游戏产业对中国本土经济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性,都使得游戏板块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中国游戏出海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在政策层面鼓励出海的背景下,同时海外手游渗透率和付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可达328.98亿美元,未来4年CAGR+20%,相比2021年具备翻倍空间。下一阶段的游戏出海看点在于系统化深耕海外市场,努力打造出中国游戏品牌,需要各大厂商持续推动游戏工业化研发体系、自研IP能力、本地化能力建设,从而不断强化海外玩家用户心智并拓展商业化空间。 综上,笔者认为,创梦天地凭借着多款长线运营的IP储备、具备爆款潜质的自研产品、全球化战略布局、独有的Fanbook平台等多维能力,具备更为确定的修复预期,并且在AI加持下带来的想象空间也更加广阔。随着公司游戏产品逐步市场利润,公司估值也或有望迎来重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3
自研游戏高质量交付,创梦天地(1119.HK)下一步将积极拓展海外
go
lg
...
到产品的更新迭代方面。 例如,《荣耀全
明星
》自2021年8月上线以来,一直稳居横版动作格斗类RPG手游的榜首位置。去年其更是推出了7大更新版本,包括引入70级版本、暗域迷宫版本、龙魂战将版本等。从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到操作流畅度等维度深度打磨游戏细节,不断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各项运营及流水数据持续表现优异。 同时,创梦天地还积极与不同领域进行跨界合作,通过了解玩家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优化游戏,提升玩家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随着近年来,利用IP资源来塑造品牌形象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整个文娱产业关注的焦点。 “IP+”战略应运而生,推动了跨界合作。去年11月,《荣耀全
明星
》与知名国漫IP《少年歌行海外仙山篇》进行深度联动,融合国漫经典元素和游戏玩法,为玩家带来更加新鲜有趣游戏体验。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游戏带来了新的用户群体,也为公司开辟了多元化的收益渠道,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多款知名的大用户量、长生命周期、高用户黏性的IP产品,为创梦天地打下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地铁跑酷》上线十年后热度不减,位居中国大陆iOS游戏下载榜前十,且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梦幻家园》、《梦幻花园》分别上线7年和8年,营收较2022年同期激增超50%,创上线以来历史新高。 总体而言,在多维度全球研运能力优势的基础下,相信创梦天地未来的增长潜力将在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实现。 结语 回到资本市场上,近期无论是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GDC)的召开,还是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强调游戏产业对中国本土经济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性,都使得游戏板块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中国游戏出海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在政策层面鼓励出海的背景下,同时海外手游渗透率和付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可达328.98亿美元,未来4年CAGR+20%,相比2021年具备翻倍空间。下一阶段的游戏出海看点在于系统化深耕海外市场,努力打造出中国游戏品牌,需要各大厂商持续推动游戏工业化研发体系、自研IP能力、本地化能力建设,从而不断强化海外玩家用户心智并拓展商业化空间。 综上,笔者认为,创梦天地凭借着多款长线运营的IP储备、具备爆款潜质的自研产品、全球化战略布局、独有的Fanbook平台等多维能力,具备更为确定的修复预期,并且在AI加持下带来的想象空间也更加广阔。随着公司游戏产品逐步市场利润,公司估值也或有望迎来重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3
燕塘乳业(002732.SZ):近期将择机进入香港市场
go
lg
...
司自2019年产品在澳门上市,通过引入
明星
产品领航、丰富产品阵列、增设分销商等方式,不断加大澳门市场的开拓、渗透力度,并于2023年成为澳门幼儿及小学教育阶段“牛奶和豆奶计划”唯一牛奶品牌。目前,公司已完成香港市场实地调研及意向客户拜访,并通过香港食环署备案,近期将择机进入香港市场。
lg
...
格隆汇
2024-04-02
地平线值得期待吗?
go
lg
...
lEye和英伟达的orin,是市场上的
明星
企业,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瓴等
明星
机构,亦获得了英特尔、宁德时代、比亚迪、上汽等上下游企业的投资。 根据此前的融资推算,地平线的估值超过了600亿,若今年顺利上市,或成年内最大的IPO项目! 虽然
明星
股东云集,自动驾驶芯片亦充满前景,但地平线暗含的风险并不少。 在探究地平线之前,不妨先聊聊地平线的前辈MobilEye。 MobilEye算是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老大哥了,2017年被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收购,2022年分拆上市。 上市首日,MobilEye $Mobileye Global Inc.(MBLY)$ 大涨38%,随后一度较IPO发行价上涨129%,但上市至今的走势难言乐观: 从财务数据上看,MobilEye日薄西山,尤其是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在18.3-19.6亿美元之间,较2023年下滑约8.8%: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是当下最具前景的行业之一,按照地平线招股书里的说法,预计将以49.2%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长至人民币10,171亿元。 既如此,为何MobilEye却开始走下坡路? 答案是竞争激烈。 如极氪、理想、蔚来都在自身首款车型中采用了MobilEye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地平线、华为、英伟达、高通等竞争对手入局,MobilEye的好日子随之结束。 比如2021 款理想 ONE 换成了地平线征程 3,蔚来 ET5、ET7 使用英伟达 Orin,特斯拉搭载自研芯片 FSD,奥迪打算更多车型配置英伟达芯片。 除了竞争对手,车企也在倒戈,如蔚来在去年年底公布了首颗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神玑是业界首次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的智能驾驶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蔚来的目标是用自研智驾芯片更好地匹配自身算法需求,用一颗实现四颗目前业界旗舰智能驾驶芯片的性能,使得效率和成本更优。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高端车型大多数采用了英伟达orin的芯片,如小米su7、理想mega、极氪007等,今年3月的英伟达GTC大会上,CEO黄仁勋还宣布了和比亚迪的合作,后者将使用英伟达的下一代车载芯片DriveThor,来提高其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 有英伟达在,地平线压力不小。 除了竞争激烈外,地平线还面临被美国制裁的风险,随着中美芯片战的进行,地平线若想独善其身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被美国制裁,地平线的芯片或很难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性能将落后竞争对手。 除了基本面上的风险,地平线也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根据招股书,地平线2023年的收入为15.5亿,同比增长71%,按600亿估值计算,其市销率高达38.7倍,远超MobilEye的12.4倍: 虽然地平线的增速远高于MobilEye,但2023年的增长主要来自股东大众,两者在去年11月合资成立了酷睿程,地平线占股40%,酷睿程从事研发、制造高阶自动驾驶应用软件及高阶自动驾驶 系统,并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培训、谘询、测试及技术服务。在短期内,酷睿程的 主要客户将为大众汽车集团,其产品将应用于在中国销售的大众汽车。 因此,2023年地平线第一大客户成为酷睿程,单一客户贡献了40%的收入: 反观理想(客户A),2021年至2023年分别给地平线贡献了1.15亿、1.45亿和1.9亿,增速并不亮眼,足见2023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榜上了大众这一大客户。 过于依赖大客户,加上净利润仍然大亏,600亿的估值发行,留给二级市场的肉并不多: 对于地平线这样的公司,长相厮守不如一夜情,赚个打新的钱可以,陪跑的风险有点大。
lg
...
老虎证券
2024-04-02
上一页
1
•••
259
260
261
262
263
•••
56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鲍威尔引发市场巨震!美元大跌后惊人反弹 金价自历史高位暴跌逾60美元
lg
...
【美股收评】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引发市场波动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小盘股结束低迷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