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财信研究评1-8月宏观数据:经济企稳向好,恢复力度待观察
go
lg
...
速亦回升较多,如化妆品、金银珠宝、纺织
服装
等商品零售额当月增速及两年平均增速均较上月有所提高;3)受房地产销售持续走低、前期绿色智能家电促销政策告一段落等的影响,8月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建筑建材等消费两年平均增速仍偏弱;4)中西药品类和粮油、食品类等基本生活品消费两年平均增速持续保持稳健。 三是受益于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改善,限额以下商品零售增速持续回升。8月份限额以下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速,虽仍低于同期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和全部社零增速,但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见图10),表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边际持续改善。这与国内基建投资维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持续恢复,推动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自2月的6%降至8月份的4.4%,二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明显回升密切相关(见图12)。但民企投资信心恢复偏慢,将拖累“就业-收入-消费”循环的修复力度,制约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恢复高度,加之国内贫富分化水平仍趋于拉大(见图13),结构性失业矛盾犹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恢复或仍是一个偏缓慢的过程。 四是服务消费维持较快增长,对全部消费的带动作用显著。如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来看,服务消费占比已经超过40%,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显著。根据统计局的说明,服务零售额主要是指企业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从2023年8月份开始将按月发布其累计增速,成为社零指标的重要补充。 (二)预计居民消费有望持续修复,未来数月社零增速或继续回升 一是低基数效应将对社零增速回升形成有利支撑。如受去年秋冬季节疫情大范围蔓延的影响,2022年9-11月份社零增速逐月明显走低、陷入负增长,12月份维持负增长态势,有利于今年9-12月份社零增速提高、维持较快增长。 二是接触型服务消费修复空间巨大,将持续对社零恢复形成一定支撑。如量的方面,疫情期间服务消费遭受严重冲击,未来持续“填坑”空间巨大;价格方面,疫后服务消费积压需求不断释放,叠加三年疫情冲击导致相关企业增加供给偏谨慎,预计未来服务价格或维持高位,价格因素对服务消费的支撑仍偏强,如8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3%,为2022年2月份以来新高,其对服务消费的助力持续显现;此外,服务消费恢复将带动服务业劳动力市场改善,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 三是经济恢复叠加促消费刺激政策加码,有望助力汽车、地产、限额以下等消费薄弱环节恢复。随着一揽子强有力的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显效,国内经济、就业总体有望恢复,有利于居民增收,提高其消费能力与意愿。同时预计促消费政策也有望加码,具体方向上,预计从两方面发力:其一,通过聚焦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加大对其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与意愿,推动恢复滞后的限额以下消费加快复苏;其二,聚焦汽车、地产、电子等偏离潜在消费水平较多的品类,出台相关促消费刺激政策助力其恢复。 四是私企经营困难拖累“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仍会制约消费修复高度。近年来私营部门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关键,但2017-2022年私营企业接连遭受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轮内外部冲击导致私企经营持续恶化、竞争力下降、亏损上升,如2023年1-7月份规上私营企业工业利润同比仍下降10.7%,利润率处于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1-8月份民企投资增速降幅持续扩大。预计未来私企盈利及投资意愿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或导致用工需求增长偏慢,拖累就业基本盘恢复速度,对未来消费潜能(意愿与能力)释放持续形成一定制约。 四、投资:整体动能弱恢复,地产需求仍待提振 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2%和-0.7%,分别较1-7月份放缓0.2和0.2个百分点(见图14),民间投资连续4个月陷入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从环比增速看,8月份季调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26%,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但仍低于2017-2019年历史均值0.17个百分点(见图15),表明国内投资动能弱修复。从内部结构看,当月增速呈现出“基建制造业支撑增强、地产负向拖累加深”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地产持续低迷亟待扭转(见图16)。 从民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看,1-8月份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持平于上月(见图14)。民间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低于全部投资,且两者差距持续位于高位,前者恢复大幅滞后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受企业预期恶化、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低迷、海外风险挑战增多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不足,民间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亟待政策加力提振信心、改善预期。 (一)政策显效、内需恢复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年内或缓慢回落 1-8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较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见图16)。根据累计增速倒推,8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较上月加快2.8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益于政策加力显效,基建施工加快对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二是受价格回升支撑企业盈利拖累作用减弱、去库存周期步入尾声影响,制造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均出现边际改善;三是受益于国内经济转型加快,技改需求释放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作用较强。 从行业看,上中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普遍回升。一是受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政策进一步加力预期升温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扩产意愿增强,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降幅明显收窄;二是受技改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支持持续加码等因素影响,部分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如专用设备、汽车、金属制品等中游行业投资增速回升较多,而计算机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制造业等投资增速边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三是受益于居民需求平稳恢复,食品制造、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下游行业投资增速也有所回升(见图17)。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整体,对投资的支撑作用仍强。1-8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11.2%,较1-7月放缓0.3个百分点,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见图18),新动能投资增速持续领跑整体,我国制造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展望年内,预计制造业投资或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一是受益于政策和金融支持,未来高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投资高增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二是高基数和外需回落压力仍大,预示着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三是盈利走弱对制造业投资的滞后拖累作用尚未完全显现,如2022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快速下行,预示2023年制造业企业扩产能力和意愿均将出现回落,不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见图19)。 (二)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撑基建投资延续高增,短期仍将维持强劲 1-8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9.0%和6.4%,较1-7月份分别放缓0.5和0.4个百分点(见图16),主因去年高基数效应扰动,如2022年1-8月份两者分别同比增长10.4%和8.3%,较前值提高0.8和0.9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看,8月份广义基建和基建(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6.2%和3.9%,分别较上月提高1.0和回落0.6个百分点(见图16),高基数下前者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提速,对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 展望四季度,专项债发行使用提速、银行配套信贷支持较强,均对短期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支撑,但专项债券集中于10月底前使用,加上去年基数走高以及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制约不容忽视,预计年底基建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全年约增长8%左右。 一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速,短期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仍有保障,但使用节奏前高后低,年末基建投资或面临资金制约。其一,8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约6437亿元,创年内高点(见图20),预计在财政部“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的要求下,9月份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与8月份相当,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一定的支撑。其二,使用节奏方面,财政部明确“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这意味着若无大规模增量政策工具出台,10月份后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其三,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准财政工具存在加码可能,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底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的下降。 二是前期在建项目和稳增长推动的开工提速,或为下半年基建项目端提供保障。一方面,疫情三年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加上今年上半年基建项目开工也有所提速,累积的在建项目将为未来基建投资提供一定的项目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压力显现,预计未来重大项目开工将再次迎来提速,如根据Mysteel统计,8月份全国各地开工项目投资额约3.1万亿元,创疫情以来同期新高(见图21)。 三是高基数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的压制。其一,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平均增长13.4%,高于上半年均值4.4个百分点(见图22),高基数或对基建投资读数形成明显压制。其二,随着土地收入和存量土地价值跟随房地产市场快速大幅下行,地方政府部门债务压力愈发凸显,不仅原有的依赖城投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难以为继,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政策定调下,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大概率延续低迷(见图23),对基建投资增量资金的贡献较小,不排除全年呈现负向拖累的可能性。 (三)房地产市场继续二次探底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受前期积压需求快速释放、房地产刺激政策合力显效等因素影响,价格、销售、投资等指标增速出现企稳回升;但进入二季度后至今,尽管去年同期基数很低,销售、投资等关键指标增速依然明显下降(见图24),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二次探底阶段。尽管近期密集出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政策,如8月份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下调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等政策,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但由于政策出台到落地显效有时滞,因此8月份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延续了前期下滑惯性。 1、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二次探底阶段,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 从需求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增速降幅继续扩大。一是销售面积降幅扩大。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降低7.1%,降幅较1-7月扩大0.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扩大,剔除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后的两年平均增速为-15.4%,降幅扩大;从当月增速看,8月同比下降24.0%,两年平均增长-23.3%,处于深度调整中(见图24)。二是投资增速继续探底下降。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两年平均增长-8.1%,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3和0.6个百分点;当月下降19.1%,两年平均增长-16.5%(见图24-25)。 从供给看,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受保交楼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地显效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增速相对稳健,8月份两年平均增速为3.6%,降幅较上月大幅提高11.5个百分点,但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等供给指标疲弱,降幅均超过20%(见图25)。2021年以来,衡量库存变化的产销比(待售面积与近三个月平均销售面积之比)指标由降转升,今年1-8月仍处于升势中。如8月份为6.4倍,较上月提高0.2倍,比2020年底提高3.5倍(见图26)。从商品房待售面积看,8月较上月增加231万平方米,处于2020年以来高位;1-8月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8.2%,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处于2015年10月以来的高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大,尤其是在销售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从价格看,商品房价格继续下降。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同比下降0.6%,持平于上月,这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降0.4个百分点(见图27)。 2、领先指标下行,年内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 一是房企资金来源增速持续放缓。2023年1-8月房地产资金来源同比下降12.9%,降幅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当月增长-26.1%,降幅较上月扩大5.1个百分点(见图28);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后,资金来源累计和当月增速分别较上月下降0.6、0.5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细项数据看,其他资金(由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两部分组成)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达到56.5%,8月当月增速为-28.2%,较上月大幅下降6.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当月增速也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见图29)。此外,8月当月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年平均增速降幅均超过20%,表明资金来源增速仍在放缓。 二是土地市场不活跃,民营房企拿地意愿较弱。受房价下降和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土地市场疲弱,没有明显恢复,土地成交面积增速仍为负增长,且降幅整体扩大。如1-8月100个大中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土地面积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4%、-15.0%、-21.4%、-11.0%(见图30)。由于房地产市场中民营房企占比约80%,土地市场的疲弱,也表明民企拿地意愿不足,拿地主力军估计是各地地方国资和央企。土地市场的真正自发好转,尚需销售市场的持续向好。 三是房地产销售放缓,预示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销售面积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好的预示作用,按照历史经验,前者一般领先后者4-10个月左右(见图31)。年初以来,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降幅一季度先收窄,此后降幅不断扩大,预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大,全年将确定性负增长。 综上,目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年内仍将处于二次探底阶段,预计系列政策对房地产销售有一定刺激效应,但对房地产投资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对投资的短期影响不大,不排除全年投资增速降幅达到甚至超过去年的可能。在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预期扭转需要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此轮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时间要长于以往、回升斜率也低于往年,房地产市场恢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
lg
...
金融界
2023-09-15
赢家还是中特估?高股息品种逆势爆发,6000亿龙头创15年新高!医药、光刻机概念催生多只牛股,机构调研扎堆大科技
go
lg
...
,医药行业同样涨超4%,钢铁行业、纺织
服装
、石油行业、有色金属等涨超1%;计算机行业大跌3.91%,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也跌逾3%,机械设备、传媒、电子跌超2%。 本周高股息率周期股继续走强,煤炭板块表现出色,中国神华(最新市值6193亿元)创出2008年5月以来新高,石油行业也相对出色,中国海油创历史新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风险偏好难有趋势抬升,高股息板块大多为成熟企业,公司抗风险能力比较强,避险价值凸显。 本周医药板块也较为活跃,一方面欧美市场的减肥药概念持续大涨,礼来、诺和诺德频频刷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工业大麻板块也在周一的美股市场因消息刺激而爆发;另一方面,上一周末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以“把稳政策基调,推进医药腐败集中整治”为主题进行讲话,引发了市场对于医药反腐“纠偏”的关注。 一周十大牛熊股榜单 本周十大牛股中,工业大麻概念股通化金马以61.18%的涨幅“夺冠”,减肥药概念股常山药业涨51.58%;光刻机概念股联合精密、苏大维格分别上涨61.04%、27.5%;福建本地股海峡创新涨33.89%;东北振兴概念股龙江交通涨30.23%;*ST西发再度开启连板之旅,本周涨27.74%,消息面上公司公开招募和遴选(预)重整投资人;华为概念叠加CPO概念的铭普光磁涨27.93%,华为概念叠加5G概念的武汉凡谷涨26.24%;泉阳泉涨25.59%排在第十位。 本周十大牛股(备: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熊股方面,汉仪股份本周大跌34.35%成为第一熊股,消息面上公司5399.62万股限售股在本周解禁;华为叠加人工智能概念的真视通跌23.39%;次新叠加卫星通信概念的司南导航跌21.58%;华为概念股先锋电子跌20.95%,立昂技术跌20.24%,天迈科技跌18.99%,中英科技跌18.97%,星星科技跌18.64%;信创板块的格尔软件跌18.47%;毕得医药同样跌超18%,此前公司因“姐弟分歧”而备受市场关注。 本周十大熊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公司 A股千亿市值公司榜单 截至周五收盘,A股共120家千亿市值公司,总数较前一周持平,其中,晶科能源因股价下跌市值跌破千亿关口,中国东航因股价上涨重回本榜单。 与前一周五收盘时相比,从市值增减金额来看,近两周的千亿市值公司中,中国海油一周增长451.88亿元领跑,中国神华市值增长343.73亿元,迈瑞医疗、中国电信增加超200亿元,恒瑞医药市值增长超190亿元,长江电力、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兖矿能源市值分别增加192.65亿元、166.38亿元、157.46亿元、106.87亿元、100.47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金额TOP10 宁德时代市值本周蒸发逾660亿元,工业富联市值下跌超188.86亿元,中国石化、中国平安跌去逾167亿元,海康威视、海光信息、中国太保市值均蒸发超100亿元,泸州老窖、北方华创总市值减少逾90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兖矿能源、迈瑞医疗、中国东航;总市值降幅来看(即周跌幅),前五名分别为海光信息、招商蛇口、宁德时代、北方华创、新华保险。 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中国海油(9665.57元)、宁德时代(5135.67亿元)、中国平安(8959.44亿元)、招商银行(3212.46亿元)、中国石化(7299.63亿元)。 新股风向标 本周5只新股上市交易,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接近5280家。本周未现新股上市首日翻倍的情况,民生健康涨幅达75.57%领跑,热威股份、斯菱股份、盛科通信首日收盘涨幅分别为69.26%、46.65%以及46.51%,万德股份周五上市,收跌8.73%遭遇破发。 主力资金动向揭秘 本周主力资金维持净流出态势,5日累计“出逃”金额达878.1亿元,前一周主力净出逃规模为792.89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仅少数板块本周获主力净流入,其中煤炭行业净利入金额超过14亿元,医疗器械板块净流入7.5亿元,石油行业、化学制药、中药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47亿元、2.77亿元、2.49亿元,珠宝首饰、水泥建材、采掘行业获小幅净流入;软件开发板块5日净流出金额高达88.1亿元,半导体、互联网服务净流出超70亿元,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净流出逾40亿元,光学光电子、专用设备、证券、通用设备等亦是主力资金减仓的主要方向。 个股方面,迈瑞医疗、恒瑞医药两大医药股备受青睐,5日主力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0.49亿元、6.64亿元,位居两市本周主力净流入前2名,中国电信净流入4.44亿元,招商蛇口、兖矿能源、中国石油净流入金额也超过4亿元,华工科技、小商品城、洋河股份净流入逾3亿元;华力创通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达17.82亿元,位居两市之首,张江高科净流出13.5亿元,人民网、中国卫通、拓维信息净流出规模也超过10亿元,东方财富网、科大讯飞、五粮液、海康威视、中际旭创等净流出规模居前。 北向资金动向 除周一净买入逾22亿元之外,北向资金本周在其余四个交易日均呈现净卖出状态,因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调整盘后生效,北向资金周五尾盘快速流入,但全天仍净卖出24.6亿元,且已连续4日卖出。 北上资金一周累计成交5243.35亿元,成交净卖出152.07亿元,其中,深股通合计净卖出107.52亿元,沪股通合计净卖出44.55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行业增仓方面,截至9月14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汽车整车行业被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达到了19.33亿元,银行、化学制药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期间获北向资金增持金额分别为9.71亿元、4.86亿元,期间游戏行业也获外资加仓,增持金额超过3亿元,家电行业、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采掘行业增持金额则均超过2亿元。证券行业已连续两周遭遇北向资金大幅“减持”,该行业本周遭净卖出28亿元,酿酒行业遭减持规模超过25亿元,电池行业也遭净卖出逾24亿元,光伏设备、证券、电子元件、互联网服务等行业净卖出额规模靠前。 个股变动方面,截至9月14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名单中,变动比例最高的是三友医疗,变动比例高达638.75%,莱茵生物、华电能源的变动比例也较高,南京医药、常熟汽饰、四川黄金、南天信息、浙江建投、粤海饲料、华北制药等增持变动比例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 同期,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名单中,国联水产变动比例最高,百川股份、西安饮食、祥源文旅、锐捷网络、闽东电力、昊帆生物、海汽集团等变动比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 同期,如果从持股比例变动量来看,福晶科技、万兴科技、盛天网络、姚记科技、康缘药业、中海达等获大比例增持,豪悦护理、时代电气、金固股份、嘉环科技、迈为股份、赢合科技、海格通信、华峰铝业等则遭大比例减持。 如果从同期北向资金增持金额来看,长江电力、迈瑞医疗、江苏银行、恒瑞医药、工商银行、美的集团获北向资金大手笔加仓,而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中免、立讯精密、隆基绿能、京东方A、中国平安等遭北向资金大规模减持。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 本周(9.8-9.14)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55家(前一周为387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IT服务、汽车零部件、软件开发、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上述公司中5家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晶晨股份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360家机构深入调研。 步科股份获210家机构“扎堆”,易华录、通裕重工、福瑞股份获得了超过100家机构的聚焦,美年健康、东芯股份、微导纳米、宇瞳光学、创耀科技、云鼎科技等同样获得机构的重点关注。 本周获得超过50家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9-15
让Coinbase心心念念的Flatcoin会是稳定币的下一形态吗?
go
lg
...
的服务,包括食品、日用品、文娱、烟酒、
服装
、住房、交通、公用事业、健康、通信、教育等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多个子类别,并包括多个数据源。而 Nuon 协议本身使用过度抵押和套利来维持挂钩,同时抵消 Nuon Flatcoin 持有者的通货膨胀。 协议在设计上给用户留下了四种参与其中的方式:铸造者抵押加密资产并铸造 Flatcoin;买家可以购买 Flatcoin;套利者在出现价差时搬砖以获得收益,同时抹平价差;治理代币 Holder 可以进行提案等治理行为,并赚取一部分协议费用。 而 Nuon 协议通过独特的三重冗余机制,从而保持锚定稳定性:协议本身激励用户进行 Nuon 的铸币或销毁操作;过度抵押保护协议;套利加速重新锚定过程。 Nuon 的动态清算比率系统负责将 Nuon 的价格维持在尽可能接近目标锚定价。动态清算比率的波动考虑了通胀率、Nuon 锚定偏离以及抵押品波动,使其成为 Nuon 协议的核心算法。 其次,无论价格如何波动,所有铸造的 NUON 都需要在协议上进行过度抵押。这确保了铸造的 NUON 的实际价值不会波动。 最后,套利者也加速了锚定的恢复。他们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然而然地被激励这样做,就像其他所有加密货币一样。Nuon 还通过清算比率的变化所产生的买卖压力人为地激励套利者。 尾声 通过其独特的算法和机制,Flatcoin 在实现价格锚定和抵御市场波动的同时,给稳定币赛道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而就在全球通货膨胀形式不容乐观的今天,以法币尤其是美元作为锚定的传统稳定币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 1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这样写道: 全球通胀率预计将从 2022 年的 8.8% 降至 2023 年的 6.6% 和 2024 年的 4.3% ,但仍高于疫情之前(2017-2019 年)约 3.5% 的水平。印、中两国将占到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总和仅为全球增长的十分之一。我们预计,今年全球通胀将下降,但即使到 2024 年,超过 80% 国家的年均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仍将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Coinbase 对于 Flatcoin 的期待能否在未来真正实现并大规模推广?它和传统稳定币之间的关系是势如水火还是互帮互补?它最终会成为下一个最热门的 DeFi 叙事吗?这些问题仍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15
多方抢注国货商标被驳回 国货曾被多方抢注商标 花西子事件后老牌国货销量暴涨
go
lg
...
某玩具公司及自然人陈某某,国际分类涉及
服装鞋帽
、酒、方便食品等,不过,这些商标目前均为被驳回状态。
lg
...
金融界
2023-09-15
国家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工业生产加快,服务业较快增长
go
lg
...
类 414 4.3 3446 7.9
服装
、鞋帽、针纺织品类 982 4.5 8760 10.6 化妆品类 321 9.7 2639 7.5 金银珠宝类 283 7.2 2188 12.8 日用品类 616 1.5 4922 3.9 体育、娱乐用品类 96 -0.7 772 8.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72 -2.9 5655 -0.4 中西药品类 523 3.7 4334 9.3 文化办公用品类 353 -8.4 2543 -5.7 家具类 130 4.8 941 3.4 通讯器材类 455 8.5 4081 4.4 石油及制品类 2070 6.0 15346 6.2 汽车类 4112 1.1 30393 4.9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28 -11.4 982 -7.8 六、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35887 -2.5 270833 -0.1 出口额 20384 -3.2 154667 0.8 进口额 15504 -1.6 116166 -1.3 七、居民消费价格 … 0.1 … 0.5 食品烟酒 … -0.5 … 1.5 衣着 … 1.1 … 0.8 居住 … 0.1 …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5 … 0.3 交通通信 … -2.1 … -2.6 教育文化娱乐 … 2.5 … 1.9 医疗保健 … 1.2 … 1.0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8 … 3.1 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3.0 … -3.2 生产资料 … -3.7 … -4.2 采掘 … -9.9 … -8.1 原材料 … -4.0 … -5.2 加工 … -3.1 … -3.4 生活资料 … -0.2 … 0.3 食品 … -0.2 … 0.9 衣着 … 1.0 … 1.5 一般日用品 … 0.6 … 0.6 耐用消费品 … -1.2 … -0.8 九、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4.6 … -3.6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lg
...
金融界
2023-09-15
国家统计局: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
go
lg
...
类 414 4.3 3446 7.9
服装
、鞋帽、针纺织品类 982 4.5 8760 10.6 化妆品类 321 9.7 2639 7.5 金银珠宝类 283 7.2 2188 12.8 日用品类 616 1.5 4922 3.9 体育、娱乐用品类 96 -0.7 772 8.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72 -2.9 5655 -0.4 中西药品类 523 3.7 4334 9.3 文化办公用品类 353 -8.4 2543 -5.7 家具类 130 4.8 941 3.4 通讯器材类 455 8.5 4081 4.4 石油及制品类 2070 6.0 15346 6.2 汽车类 4112 1.1 30393 4.9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28 -11.4 982 -7.8 注: 1.此表数据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lg
...
金融界
2023-09-15
鸿星尔克连续6年获评A级纳税人 鸿星尔克主播拿鞋用蜂花洗头发
go
lg
...
荣照,经营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运动
服装
和各式运动鞋,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冠基投资有限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全资持股。此外,鸿星尔克旗下还有鸿星尔克(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鸿星尔克(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泉州鸿荣轻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税务评级信息显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6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
lg
...
金融界
2023-09-14
9月14日涨停复盘:资金抱团高位股,挖掘高股息率周期股!5.5G概念大涨,光刻机概念频频异动
go
lg
...
,捷荣技术(华为概念)、欣贺股份(纺织
服装
+福建板块)2连板。 一、板块异动 二、涨跌停温度 三、涨跌家数 四、涨停揭秘 五、最强热点 热点板块——通信行业 驱动因素:华为公布5.5G方面的最新进展。另外,德媒爆料称运营商仍继续使用中国5G组件。同时华为小米握手言和 ,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涨停梯队:武汉凡谷(首板)、阿莱德(首板)、世嘉科技(首板) 热点板块——光刻机 驱动因素:苏大维格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光刻机已实现向国内龙头芯片企业的销售,并已实现向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出口;同时,公司向国内相关芯片光刻机厂商提供了定位光栅尺部件。午后苏大维格直线拉升20CM涨停,不过他家的是直写光刻,主要应用于掩膜版制造、 IC 封装、FPD 制造、部分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可能主要是情绪、资金合力拉起的。 涨停梯队:联合精密(5天5板)、冠石科技(7天5板)、东方嘉盛(首板) 六、市场情绪
lg
...
金融界
2023-09-14
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成为集聚两岸要素资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go
lg
...
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
服装
、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海峡区域创新平台,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丛亮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意见》要求,支持通过配套制造、技术共研、品牌共建、市场共拓、资本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深化闽台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主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闽台产业合作。重点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成为集聚两岸要素资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第二,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推动设立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的创新升级,加强与新三板的合作与对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鼓励更多台湾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第三,促进台湾农业渔业和中小企业在闽发展。鼓励台湾农渔民参与福建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用地、融资、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并且在服务贸易、未来产业、时尚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支持扩大闽台合作。 第四,加强闽台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福州、厦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闽台人才的集聚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丛亮称,希望台胞台企能够积极参与,在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共同建设两岸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不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lg
...
金融界
2023-09-14
异动快报:*ST柏龙(002776)9月14日9点38分触及跌停板
go
lg
...
价格1.7,下跌5.03%。其所属行业
服装
家纺目前下跌。领涨股为欣贺股份。该股为流感/口罩,网红,纺织
服装
概念热股。 9月1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44.84万元,占总成交额3.58%,游资资金净流入273.19万元,占总成交额2.2%,散户资金净流入171.66万元,占总成交额1.38%。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ST柏龙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9-14
上一页
1
•••
369
370
371
372
373
•••
54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史无前例!特朗普突宣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分析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lg
...
特朗普政府突发大动作!美国关键矿产清单迎来2018年来最重大调整 TA们被加入清单
lg
...
【直击亚市】库克回应“不会辞职”!特朗普威胁限制芯片出口,美元走弱黄金反弹
lg
...
特朗普出手解雇库克,或引发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崩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