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日本11月核心通胀升至2.7%,为央行加息提供支持,可能推动2025年加息
go
lg
...
政府发布的数据,2024年11月的核心
消费者
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7%。这一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6%,且较10月的2.3%有所加速。主要推动因素包括能源价格的上涨。 日本央行加息前景 随着11月通胀数据的上升,日本央行可能会在未来考虑进一步加息。虽然日本央行行长上田隆昭未明确给出加息的具体时间,但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可能会在2025年逐步提高利率。 影响因素分析 11月的通胀加速主要受到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尤其是电力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政府逐步取消对公共事业的补贴,导致了这类费用的增加,从而加剧了整体通胀压力。 政府补贴影响 随着政府逐渐减少对电力和天然气等公共服务的补贴,价格上涨的速度加快。例如,电费上涨了9.9%,而天然气费用也上涨了6.4%。然而,政府宣布将从2025年1月到3月恢复这些补贴,可能会在短期内对通胀数据产生抑制作用。 编辑总结 随着日本11月核心通胀的加速,通胀预期的上升为日本央行提供了更多加息的理由。虽然日本央行目前没有明确加息时间表,但根据当前的通胀走势和政府的补贴政策,未来加息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市场将密切关注2025年初的经济和通胀数据,以确定加息的时机。 名词解释 核心
消费者
物价指数(CPI):排除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后的
消费者
物价指数,用于衡量长期通胀趋势。 日本央行(BOJ):日本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并保持经济的稳定。 加息:指中央银行提高基准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或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 相关大事件 2024年12月19日:日本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7%,加大了日本央行加息的压力。 2024年3月:日本央行结束了负利率政策,开始逐步加息。 2024年7月:日本央行将短期政策利率提高至0.25%。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重點關注丨多家上市公司持續回購,料日內恒指小幅震盪
go
lg
...
DP增速被大幅上修,超出市场预期。由于
消费者
支出和出口的强劲增长,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比二季度加快。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第三次修正数据表明,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为3.1%,远高于预期的2.8%。 欧洲市场方面,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其中德国DAX指数跌幅1.35%,法国CAC40指数跌幅1.2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幅1.14%。 在亚洲市场,韩国综合指数开盘下跌0.26%,而日经225指数开盘上涨0.35%。截至12月20日,恒生指数夜期收报19730点,下跌0.28%,低水23点。隔夜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06%。 预计今日恒指会维持震荡格局,重点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重點關注 1) **微盟集团(02013.HK)**:12月18日晚,微信团队公告称,微信小店正式启动“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微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盟小程序率先接入微信小店,支持商家参与微信电商生态。 2)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IDC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十大洞察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9亿部,同比增长1.6%。报告还指出,政府有望通过促进消费的政策刺激换机需求,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行業數據 1) **汽车行业**:根据乘联会的初步估算,1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到270万辆,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11.4%。其中,新能源车的零售预计将达到140万辆,渗透率约51.9%。 2) **民航行业**:中国民航局透露,11月全国民航客运、货运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单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连续5个月超过2019年同期的90%恢复水平。 3) **医疗行业**: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标,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首次纳入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大幅下降,从20余万元人民币降至约5万元人民币。 公司財報公佈 今日港股市场暂无大型公司发布财报。 新股動態 1) **佑驾创新(02431.HK)**:12月17日至20日进行招股,招股价为17.00-20.20港元/股,每手200股,预计12月27日正式上市。 2) **讯飞医疗科技(02506.HK)**:12月18日至23日进行招股,招股价为82.80港元/股,每手50股,预计12月30日正式上市。 3) **英诺赛科(02577.HK)**:12月18日至23日进行招股,招股价为30.86-33.66港元/股,每手100股,预计12月30日正式上市。 4) **健康之路(02587.HK)**:12月18日至23日进行招股,招股价为7.80-8.80港元/股,每手500股,预计12月30日正式上市。 5) **小菜园(00999.HK)**:预计12月20日上市,最终发售价为每股8.5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7.95亿港元。 6) **越疆(02432.HK)**:预计12月20日进行暗盘交易。 编辑观点 整体市场呈现出较为震荡的走势,尤其是在美股和欧洲市场的波动下。美国第三季度GDP的增长超出预期,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的预期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亚洲市场的恒指也显示出一定的震荡格局,市场对成交量的变化表现出较高关注度。同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等行业的积极增长表现令人关注,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消费和技术创新有望为这些行业注入新动力。 在个股方面,微盟和舜宇光学科技的消息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亮点。微盟的电商生态布局和舜宇光学科技对智能手机市场的预测,都显示出这些公司在未来市场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名词解释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核心数据之一。 智能手机: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移动通信设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广泛用于通讯、娱乐、工作等多个方面。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环保节能汽车,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中增长迅速。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2月20日:中国民航局披露,11月民航客运、货运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国际航线恢复情况良好。 2024年12月18日:微盟集团宣布微信小店将开启“送礼物”功能,推动电商生态建设。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港股早訊丨香港將基準利率下調至4.75%,高盛予翰森制藥“買入”評級
go
lg
...
银行之间相互借贷的基本利率,也会影响到
消费者
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不包括金融行业的投资。包括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 特别股息:公司除了一般的股息外,基于特殊原因(如资产出售、盈利超预期等)向股东额外派发的股息。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2月1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75%。 2024年11月:中国国家能源局报告显示,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8%,显示出经济稳步增长。 2024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1%。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特朗普当选后,凯西·伍德预测美国将迎来初创企业并购潮,政策放松和比特币稀缺性推动市场新一轮增长
go
lg
...
:美国政府机构,负责执行反垄断法和保护
消费者
权益。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胜出,政策预期推动了市场对并购活动的乐观预期。 2024年12月19日:凯西·伍德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再次表达了对比特币的看涨预测,并分析了特朗普当选对并购市场的影响。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黄金价格下跌近2%,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影响金市走势
go
lg
...
,这削弱了进一步降息的需求。与此同时,
消费者
支出的修正数据上调至2.2%,这也支持了美联储可能放缓降息的观点。市场将在周五密切关注2024年最后一项重要数据——11月个人消费支出(PCE)数据。 黄金市场与美元走势关系 今年黄金价格的上涨受到美国货币宽松、避险需求以及全球央行持续购买黄金的支持。尽管金价今年创下了历史性涨幅,但自11月初以来,金价涨势已暂停,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的当选推动了美元的上涨。 截至新加坡时间周五上午8:11,现货黄金价格略微上升至2593.29美元/盎司,涨幅为0.3%。与此同时,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上涨0.1%,此前连续三天上涨1.2%。白银、钯金和铂金的价格则出现下跌。 编辑总结 黄金市场目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尤其是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的背景下。虽然黄金在2024年表现强劲,创下历史新高,但美元的反弹和降息预期的变化使得金价的上涨势头放缓。投资者仍需关注即将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数据,作为判断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关键依据。 名词解释 黄金(Gold):一种贵金属,长期以来被视为价值储藏和避险资产。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美国的货币政策。 利率(Interest Rate):借贷资金的费用,通常由中央银行设定,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产价格。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产出的指标。 个人消费支出(PCE):衡量
消费者
支出变化的经济指标,常用来评估通胀压力。 现货黄金(Spot Gold):即时交割的黄金交易,通常反映市场对黄金价格的短期看法。 避险资产(Safe-haven Asset):在市场不确定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的资产,通常具有较低的波动性。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但鲍威尔表示需要更多通胀进展才能进一步降息。 2024年12月19日:美国GDP数据强劲,
消费者
支出修正为2.2%,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 2024年12月19日:黄金价格本周下跌约2%,由于美联储政策变化及美元反弹。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印度10分钟极速食品配送引发行业巨变,Zomato与Swiggy争夺市场份额,质量与速度并重
go
lg
...
新服务已被市场迅速接受,并正在吸引大量
消费者
。10分钟内送达热气腾腾的餐食,如咖啡、早餐、甚至是午餐和晚餐,成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印度,都市人群对即时消费的需求愈加强烈。 食品配送平台的竞争:Zomato与Swiggy的策略差异 Zomato和Swiggy是印度两大领先的食品配送平台,它们在快速配送服务上的策略各有不同。Zomato的Bistro和Blinkit应用采用的是自建厨房模式,通过中央厨房的高效运作实现极速配送,而Swiggy则与多个餐饮品牌如Starbucks和McDonald’s合作,依托其强大的品牌资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同策略下,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扩展其配送网络并提升服务质量。 10分钟配送背后的市场前景与挑战 根据JM Financial的最新报告,印度的在线食品配送市场预计将在2029年之前翻倍,达到150亿美元。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维持如此迅速的配送速度对配送平台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道路拥堵且交通复杂的国家,如何在保持高效配送的同时保障食品质量,成为了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健康风险与极速配送的矛盾 虽然10分钟极速配送满足了
消费者
对速度的需求,但也引发了关于食品健康的担忧。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食品消费国之一,随着速食的普及,食品的营养和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很多专家指出,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可能会对
消费者
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脂肪和糖分含量较高的食品中。 编辑总结与名词解释 印度的10分钟极速食品配送正在成为全球食品行业的一大亮点,推动了印度市场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这一新兴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如何保证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以及如何在交通和供应链问题上取得平衡。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还需要解决
消费者
健康需求与服务速度之间的矛盾。 速递商业(Quick Commerce):指通过技术驱动的短时间内配送服务,通常在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配送。 Zomato与Swiggy:印度领先的两大在线食品配送平台。 中央厨房:指用于集中生产食品、控制质量并快速配送的厨房模式。 2024年12月:Zomato和Swiggy分别推出了基于自建厨房和餐饮品牌合作的极速配送服务。 2024年12月:印度在线食品配送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在2029年前达到150亿美元,增速超出预期。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21
1219市场综述:通胀噩梦重现,美股未能守住早盘涨幅,标普500成份股跌多于涨的情况已经持续14天
go
lg
...
持续时间更长可能会增加资金成本,并限制
消费者
的支出能力。” 此外,原油市场还面临其他压力,包括疲软的炼油利润率、OPEC+的备用产能、几大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担忧,以及“围绕当选总统特朗普关税计划的不确定性”。 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合约报收于每桶69.91美元,当月合约到期,当天跌幅为0.9%。2月WTI合约收于每桶69.38美元,下跌0.9%。伦敦布伦特原油下跌0.7%,收于每桶72.88美元。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2-21
深度:对习近平而言,大手笔补贴制造业是值得的,贸易战和失落的居民保障网都不能阻挡继续投入
go
lg
...
dia Commons 直到最近,中国
消费者
和企业在购买高性能汽车和卡车时,还是喜欢外国品牌的。 苇渡科技(Windrose Technology)正在改变这种趋势。这家中国创业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开始在中国交付其新一代重型电动卡车,首批客户包括中国最大物流集团顺丰控股的一家子公司。 苇渡科技还收到了来自美国客户的5000份订单,以及其他中国和欧洲客户的数百份订单。 苇渡科技得到了包括合肥和苏州地方政府投资者的支持,公司获得了土地优惠和靠近其总部所在地合肥的庞大电动车供应链的便利。 据34岁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韩文介绍,这使得公司能够在本地采购卡车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韩文表示:“我们重新设计了每一个零部件,从未依赖进口。” 韩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并曾在两家美国投资公司工作。他还说:“我们拥有远超同行的最佳技术。” 苇渡科技的崛起,是北京近十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蓝图正在逐步实现的一个缩影,这个计划旨在减少对外国技术进口的依赖,并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瞄准的10个主要产业中,中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在电动车和太阳能系统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军者。 然而,这一过程代价不菲。 北京向参与“中国制造”的企业投入了数万亿元的补贴和其他财政支持,加剧了经济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此外,这一蓝图减少技术进口的激进目标,也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埋下了伏笔。 随着“中国制造”推动工业升级,导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平衡进一步向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倾斜,紧张关系正在向更多贸易伙伴扩散。 然而,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说,因此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动荡,远不如通过这一自主创新战略获得的行动自由重要。 习近平在6月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国家因科技而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进步,国家高质量发展依赖于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动能。” 在公开场合,习近平并未提及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目标,官方对这一计划的评估似乎也没有发布的打算。公开讨论推动取代外国产品的具体数字目标,事实证明对北京的贸易外交并无益处。 然而,以不同的形式或名称存在,“中国制造2025”的精神依然延续,推动全国各地的官员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追求国家的技术自立。 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表示:“一些官员认为这个口号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产业政策的意图,并希望避免引发国外的误解。” 向松祚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名官员,为“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提供建议。他还说,这项计划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以及确立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曾莱因指出,“从中国领导层的视角来看……目标不一定是需要在所有这些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而是要做到足够好,从而能够有一个中国的替代方案。” 他说,“在各个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中国在研发上的支出,正迅速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合伙人成政珉介绍,从价值上看,中国现在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34%,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9%。 去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反映“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关键目标,北京在用本地版本替代外国工业零部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研究公司龙洲经讯的数据显示,制造业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6年至2021年约10%,已经下降到8.5%。 以苇渡科技为例,这种转变的风向在汽车市场中尤为明显。 2020年,中国出口了108万辆汽车,与进口量大致相当,仅为当时韩国出口量的一半。然而,自那时以来,中国不仅超越了韩国,还超过了日本、德国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今年的出口量预计接近600万辆。 “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曾设定,到2025年国内可再生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的目标。然而,2023年中国销售的电动车已经接近950万辆。 像比亚迪这样的本土电动车制造商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出口,与特斯拉以及其他领先的西方和日本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全球太阳能设备市场的变化更加剧烈。据能源行业研究机构伍德麦肯锡的数据显示,这种转变得益于去年超过130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投资。 这个机构估算,中国现在占据了全球太阳能供应链中超过80%的总制造能力,达成了“中国制造2025”在可再生能源设备领域设定的目标。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产业政策的社会学讲师陈凯新(Kyle Chan)表示:“有些产业更像是赢家通吃。” 他还说,“现在中国有了一个完整的太阳能产业,而实际上世界其他地方却没有。” 不过,“中国制造2025”中的部分目标仍在实现过程中。 例如计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本土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到70%。根据市场信息公司深圳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这一目标看起来将难以实现。 不过,去年本土品牌的销量首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这些数据并未包含德国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的销量。库卡由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收购。得益于库卡的支持,中国在15个政府部门设定的目标上进展顺利,即到2025年将2020年每万名工厂工人246台工业机器人的部署率翻倍,去年已经达到470台。 在造船行业,中国现在的产量远远超过任何竞争对手。然而,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中,中国尚未实现占据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专业船舶市场一半份额的目标,而这些仍是韩国的强项。 同样,尽管战略设定了到2025年开始生产国产宽体客机的目标,但中国航空公司目前才刚刚开始投入使用首款国产窄体客机,中国商飞C919。 2015年的政策制定者还提出,到2020年用国产生产的芯片满足国内需求的49%,并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75%。但2020年的实际比例仅为16.6%,而且很少有人认为2030年的目标能够实现。 龙洲经讯科技分析师兼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研究员王丹表示:“这些目标应该被认真看待,但不应被字面解读。” 他说,对中国领导层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在提升自立能力和缩小技术差距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然而,这些成功的代价高得惊人。据两项估算,仅在2019年,中国用于工业补贴的拨款(并非全部与“中国制造2025”直接相关)就高达约2310亿美元。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仅在芯片开发领域,中国到2021年就提供了超过123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 显然,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被浪费了。例如,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公司曾获近200亿美元支持,但在2020年倒闭,没有卖出一颗芯片。 去年,芯片集团清华紫光的前负责人因侵吞4.7亿元(约合6450万美元)国家资产的罪名认罪。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些资金可能更适合用于建立更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鼓励中国公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然而,“中国制造2025”耗费的数万亿元资金,反而使中国经济更加以生产为中心,而非将私人消费打造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2019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因将“中国制造2025”称为“浪费纳税人钱”的计划,被免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职务。 尽管如此,官员们并未改变方向,仍继续将资金导向支持生产风力涡轮、电动车及其他技术相关产品的企业。比亚迪这样的生产商已经变得极具效率。 但一项对1100家接受“中国制造2025”支持的上市公司研究显示,这些公司在创新专利申请、盈利能力或劳动生产率方面没有明显提升。这项研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兰斯泰特与其他人共同领导完成。 布兰斯泰特表示:“花了很多钱,但似乎并没有弥合生产力差距。这并不是中国可以无限期改进的事情,因为数千万劳动者即将退休离开劳动力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常常缺乏盈利能力的产品输出,例如太阳能电池板,也加剧了与美国、欧盟、印度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关系。 曾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中任职的官员,如彼得·纳瓦罗,曾因“中国制造2025”中“针对美国技术基础的歧视性做法”,推动启动全面贸易战。他将回归担任高级贸易顾问。 最近几个月,即使是土耳其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电动车及其他技术产品加征了关税。 然而,来自贸易伙伴的反对,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会促使北京放弃增强工业实力的执念。尤其是在美国加大限制中国获取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措施的情况下。 龙洲经讯的王丹表示:“显然,习近平正试图将中国打造为一个主导先进制造业的国家。美国政府试图拖慢中国发展的每一步行动,只会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设技术基础的决心。”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2-21
加拿大11月零售额持平,批发贸易现回落迹象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加拿大
消费者
在11月结束了持续四个月的强劲消费增长。 周五(12月20日),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初步估计显示,零售额在上个月持平,之前10月曾增长0.6%。10月的增长略低于彭博社经济学家调查中预期的0.7%的增幅。 零售数据表明,在加拿大央行预计将在明年初继续降息的情况下,消费动能逐渐减弱,尽管降息速度较下半年有所放缓。自6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累计降息175个基点,上周又进行了连续第二次半个百分点的降息。 统计局将第三季度的零售销售修正为1.1%,高于此前的0.9%。尽管人口增长在这一期间放缓,但消费支出的激增仍然发生。 此数据与美联储偏好的基础通胀指标一起发布,该通胀指标降至自5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在另一份发布的报告中,提前数据表明11月批发销售下降了0.7%。 10月,零售销售在9个子行业中的5个行业中有所上升,其中新车和二手车销售增长居首。剔除汽车销售后,零售销售增长了0.1%,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4%的增长。 加油站的销售额在10月已连续第六个月下降。核心零售销售(不包括加油站和汽车经销商)小幅上升0.2%,为连续第二次增长,主要受到家具、电子产品和家电零售商以及健康和个人护理商店销售增长的推动。 按销售量计算,10月零售销售持平。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经济学家安德鲁·格兰瑟姆(Andrew Grantham)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联邦政府在11月下旬宣布的12月中旬开始的部分商品销售税假期可能促使一些家庭推迟了购买。 他说:“尽管最新发布的数据不如之前的强劲,但相较于年初的趋势,
消费者
支出仍然明显改善。然而,从通胀角度来看,这一事实应当是值得欢迎的,而不是令人担忧的。” 他还表示:“今年上半年零售行业库存过剩的迹象表明,消费增长有足够的空间加速,而不必担心对价格产生上行压力。” 在地区上,10个省份中有7个省份的销售额有所上升,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增长最为显著,主要得益于汽车销售的增加。 统计局没有提供11月估算的详细信息,该估算基于对50.6%受访公司数据的回应。该调查在过去12个月的平均最终回应率为88.7%。
lg
...
Linlin
2024-12-20
PCE指数略有攀升 支持美联储明年坚守鹰派立场
go
lg
...
联储官员对通胀前景的担忧。 美国11月
消费者
支出增加,凸显经济持续强劲,这促使美联储本周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将低于三个月前的预期。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活动三分之二以上的
消费者
支出上月环比增长0.4%,而10月份的增幅被下修为0.3%。接受机构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10月份
消费者
支出将增长0.5%。强劲的
消费者
支出推动美国经济第三季度的年化增长率达到3.1%。经济学家预计,
消费者
支出本季度只会小幅放缓。亚特兰大联储目前预计,美国第四季度GDP将增长3.2%。 PCE价格指数在本月加速增长到2.4%的年增长,高于10月份的2.3%,但低于预期的2.5%。 按月计算,该指数增长了0.1%,低于10月份的0.2%增长。 与此同时,所谓的“核心”指标,它排除了食品和燃料等更多波动性物品,年增长率为2.8%,与10月份相比没有变化,低于预期的2.9%。同月增长0.1%,低于上个月的0.3%,符合预期。 有关物价的细节显示出普遍的通胀放缓。核心服务价格(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类别,不包括住房和能源)环比上涨0.2%,为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核心商品价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三个月来首次下降。 美联储本周三将基准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至4.25%-4.5%的目标区間,标志着连续第三次下调,但对未来下调的速度表示谨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经济表现非常出色,我希望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然而,在更新的个别利率预测“点图”中,美联储现在预计在2025年只降息两次,将9月份预测的四次降息减半。 此前,11月
消费者
价格指数显示通胀率为2.6%,仍然高于美联储宣布的2%目标水平,而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比之前估计的要快,年化增长了3.1%,远远高于美联储官员认为的非通胀增长率约为1.8%。 Macquarie的分析师在一份说明中表示,市场定价走得很鹰,并朝着我们团队2025年展望中概述的再下调25个基点的看法,并表示降息可能即将结束。 美联储官员本周公布了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物价和利率将较高。这些新的预测引发了美股抛售,因为投资者已经消化了政策收紧的预期。
lg
...
Heidi
2024-12-20
上一页
1
•••
871
872
873
874
87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量级声音!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反对中国稳定币的想法
lg
...
中美贸易战夹缝:今日英伟达成风暴眼!小心法国政府垮台,美元等特朗普
lg
...
特朗普突然语出惊人!金融巨鳄索罗斯应遭起诉 “小心点,我们正盯着你!”
lg
...
突发重磅!南华早报独家:香港高官退出亚洲比特币大会 避免“与特朗普合作”
lg
...
从赌徒到投资者:中国股市似乎不再像“赌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