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联储宣布加息 并暗示今年至少再加息一次
go
lg
...
市场波动迅速蔓延到全球,最终导致
瑞士
银行业巨头
瑞士
信贷在周末被竞争对手
瑞士
投资银行瑞银合并。 鲍威尔说,2023年初顽固的高通胀和不断走强的劳动力市场最终说服了美联储官员,他们需要加息。劳动力市场吃紧推高了工资,加剧了高通胀。 在美联储迅速采取行动,通过新的紧急贷款计划保护银行之后,金融体系的动荡也逐渐平息。如果存款人决定转移他们的钱,银行可以很快得到现金。硅谷银行的麻烦是储户挤兑造成的。 CIBC World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Avery Shenfeld表示:“美联储决定,它确实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继续加息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并明显依赖其贷款工具来解决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 尽管鲍威尔一再强调银行体系是“健全的”,但他也表示,经济可能会受到一些残余损害。然而,影响程度仍有待确定。 经济学家说,银行可能会收紧贷款标准,引发所谓的信贷紧缩,企业和消费者将更难获得贷款。贷款是美国经济的命脉。不过,美联储给自己留了一些空间,可以根据需要提高利率以抑制高通胀。声明称:“进一步收紧一些政策可能是合适的。” 美联储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的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率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迅速下降。美联储的最新预测显示,美联储首选的价格晴雨表个人消费消费指数(PCE)将在年底前回落至3.3%。但这高于美联储此前预计的3.1%。 可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份,该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5.4%。 鲍威尔坚称,美联储将把通胀恢复到2%的目标。他说:“我们将及时抑制通胀。没有人应该怀疑这一点。” 在美联储内部,成员们在如何推进的问题上存在分歧。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7人预计年底前加息两次。有10个国家今年只加息一次。因此,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预测显示,美联储今年还会再加息一次,将利率上调至5%至5.25%的区间。 美联储预计今年不会降息。 市场对此表示怀疑。市场人士仍预计中国央行今年将降息。经济学家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投资者担心经济急剧下滑。 美联储最新的经济预测也显示,今年的经济增长略有放缓。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提高政策利率。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将在5月初再次开会。
lg
...
金融界
2023-03-23
【美股盘中】加息25个基点“靴子落地” 美联储声明措辞有变 三大股指回落
go
lg
...
e Bank倒闭,而瑞银收购了竞争对手
瑞士
信贷—这是
瑞士
监管机构为支撑该国银行业而强制采取的举措。 与此同时,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描绘了政策制定者对近期利率走势的预期,利率将在2023年继续走高,但幅度不大,今年基准利率预计将达到5.1%的峰值,与美联储去年12月的预测持平。七名官员预计今年加息将超过5.25%,其中一名成员预计利率将高达6%。 官员们一致预计今年不会降息,但他们确实预计2024年利率将降至4.3%,略高于12月份对明年利率为4.1%的预期。然而,与12月相比,美联储官员们本月对明年利率的预期分布更为广泛。 Bright MLS首席经济学家Lisa Sturtevant表示:“决定继续加息之际,美联储进退两难,既要应对降低通胀的目标,又要稳定金融部门的不确定性。今天的决定表明美联储认为银行业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并在其新闻稿中指出美国银行体系稳健且有弹性。”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在央行和监管机构采取行动向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储户后,银行存款流量在上周趋于稳定。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近10个基点至3.509%。与此同时,黄金期货价格上升1.5%至每盎司1,969.90美元。
lg
...
阿泰尔
2023-03-23
瑞士
银行业AT1债券集体受到市场惩罚
go
lg
...
瑞士
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正在因为有争议的瑞信减记事件而付出代价。汇编数据显示,自从瑞信170亿美元AT1债券被全额减记以来,
瑞士
国内银行的AT1债券收益率涨幅高于欧洲其他银行。 以目前
瑞士
最大的AT1债券发行人瑞银为例,该行的AT1债券收益率相对于其他欧洲银行同类债券的溢价自上周五以来已经扩大足足两倍。周三,瑞银宣布要约回购两支在其收购瑞信前几天发行的优先“自救”债券,以平息投资者对并购交易风险的担忧。这两个债券与AT1无关。
lg
...
金融界
2023-03-23
欧洲央行官员认为上周加息合理 相信银行体系经受住了考验
go
lg
...
窥管理委员会当前的情绪。就在三天前,由
瑞士
政府牵线的瑞信收购案引发市场进一步出现波动。同时,在美联储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决定是否在动荡爆发后这么快就继续加息之际,上述信息也颇有启发意义。
lg
...
金融界
2023-03-23
瑞银将回购欧元计价“自救”债券 给投资者一个止损机会
go
lg
...
,而且并购交易的负商誉有560亿瑞郎,
瑞士
政府还对部分损失提供担保。 华侨银行的信用分析师Andrew Wong称,这是一个“合理行动,在投资者了解现在情况后,应该让他们拥有回售债券的选择权。” 瑞银以3月19日的“异常公司行动”为由,按各自的再发行价格向2028年3月和2032年3月到期的总计27.5亿欧元(30亿美元)优先无担保票据持有人提出回购要约。瑞银的欧元计价优先债券应声上涨。 3月19日正是瑞银同意收购瑞信的日子。由于投资者对瑞信命运及瑞银角色的担忧,瑞银的信用风险近期一路飙高。周末宣布并购交易后,瑞银的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成本达到纪录高位,其控股公司的CDS相对于瑞银CDS的溢价也创下纪录最高。 标普将瑞银的A-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但瑞银的控股公司评级展望维持“稳定”不变。 这两只所谓的“自救”债券3月9日定价时正值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初露危局。汇编的报价显示,伦敦时间周三12:30,瑞银2032年到期债券报价为1美元面值99.00美分,低于99.518美分的再发行价。 2028年到期债券报价为1美元面值99.67美分,再发行价格为99.932美分。 这些证券有风险,但仍比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安全,后者是银行债券中受偿顺序最靠后的。欧洲国家和
瑞士
当局在欧债危机后推出了“自救”债券,以确保纳税人不会先于投资者承担损失。
lg
...
金融界
2023-03-23
瑞银股价自瑞信收购交易达成以来持续上扬 重回银行业危机前水平
go
lg
...
股价涨幅收窄,报19.37瑞郎,但自从
瑞士
政府撮合于周日达成收购协议以来,股价累计上涨约14%。 分析师们肯定了这一交易,称其将帮助瑞银节约成本,使其以低价获得优质资产,并可由此接触到瑞信的富裕客户群体。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早前保证称,政府可通过干预来保护整个美国银行体系,美国的银行股早先因为区域性银行问题而出现抛售后,也已企稳。 “最大的压力点或者说危险在于,市场参与者将这些事件与2008年危机混为一谈,而我们根本就不这么看,”加皇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David Storm表示。
lg
...
金融界
2023-03-23
分析师称美联储是银行业危机“祸首” 未来1-2年恐有大量银行不复存在
go
lg
...
末那样火速联姻,哪些会自行消失。
瑞士
作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优势犹存 此外,Lombard Odier的高级管理合伙人Hubert Keller表示,瑞信危机后,
瑞士
作为理财中心的优势仍将存在。 “出于一系列的理由,
瑞士
是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瑞信事件后,这些理由并没有改变,”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瑞信的问题源自其投资银行,而非理财部门。 他还预计,随着富裕客户寻求在多家机构之间分散财富,
瑞士
其他理财机构可能会在瑞信事件后获益。
lg
...
金融界
2023-03-23
跟市场一起屏息盯紧美联储的 还有白宫
go
lg
...
干涉美联储 在上周末欧洲银行业巨头
瑞士
信贷爆雷并最终被低价收购之后,财政部和美联储官员以及其他联邦监管机构的官员以及国际监管机构的官员本周继续进行定期讨论。 美国官员认为,瑞信的“猝死”与一周前令美国多家银行破产的危机无关。尽管他们承认,此次危机带来的更广泛风险与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或潜在的信心缺失)有关。 最近几天,白宫官员开始谨慎地暗示,在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倒闭引发动荡之后,他们看到了美国经济企稳的迹象。拜登则赞扬了其政府宣布的全面援救计划,即为这两家机构所有储户的资金提供担保,并由美联储创建一个紧急贷款计划,这些措施防止了更广泛的金融崩溃。 周二,财政部长耶伦在华盛顿发表讲话时表示:“我确实相信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强大和有弹性的银行体系,我们需要增强储户的信心。” 耶伦表示,美联储推出的一项新的紧急贷款机制及其现有的贴现窗口正在“按预期为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 拜登还呼吁美国监管机构和立法者加强金融监管,但目前尚不清楚他最终可能会支持哪些具体行动。 在当地时间周二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白宫副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拒绝就她和其他官员如何看待美联储即将做出的决定发表评论。皮埃尔说: “美联储确实是独立的。我们希望给他们空间来做出这些货币决策,我不想提前做出决定。我甚至不想考虑鲍威尔可能会说什么。” 美联储终极抉择时刻来到,拜登政府正盯紧 在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倒闭之前,分析师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加息50个基点。而现在,华尔街分析师越来越相信美联储会撤回强硬立场,只加息25个基点。部分原因在于缓解市场的担忧,即美联储在过去一年中的激进加息正是本月金融动荡的罪魁祸首。 也有人担心,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的大幅软化,比如在下次会议之前完全放弃加息,会给市场带来风险,因这样做可能暗示存在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美联储高层官员将在为期两天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的第一次会议上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将选择如何驾驭未来的道路,直到周四凌晨政策声明发布。鲍威尔将随后向记者发表讲话。 对于拜登政府内部的官员来说,美联储周四的决定将提供关键的线索,让他们了解美联储如何努力实现其优先事项——降低通胀,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美国银行业更多多米诺骨牌倒下的风险。 这两项当务之急也是拜登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外界普遍预计拜登将在近期正式宣布2024竞选连任、且经济健康状况仍是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之际。然而,美联储的决定(特别是鲍威尔)正面临不断加剧的政治压力。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成员、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抨击鲍威尔,称他在两项主要工作上都失败了,理由是他迅速提高利率和支持放松对银行的监管。她正是鲍威尔连任时的强烈反对者。 而白宫官员毫不犹豫地明确表示,拜登长期以来对鲍威尔的信心没有改变。鲍威尔上周宣布,美联储将对硅谷银行的倒闭展开调查。问题是,白宫还能相信美联储多久呢?
lg
...
金融界
2023-03-23
先正达:去年中国销售额增长17%达86亿美元
go
lg
...
正寻求在A股上市的
瑞士
农业巨头先正达集团周三表示,其中国业务增长依然迅速,去年销售额增长17%,达到86亿美元,得益于作物保护和种子部门更高的贡献。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和数字业务的收入尤其强劲,增长了76%,至31亿美元。MAP和数字业务帮助农民与中国各地的买家建立联系。 对于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先正达来说,这一业绩是个好兆头。目前该公司正朝着在上海科创板进行10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努力。 该公司周三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集团总销售额增长19%,达到334亿美元,所有业务部门的销售额都实现两位数增长。 集团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20%,达到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lg
...
金融界
2023-03-22
美联储“心头病”仍是通胀!预期不断变化,但加息25个基点仍占“主流”
go
lg
...
nature Bank 近期的倒闭以及
瑞士
信贷向瑞银的廉价出售引发了对潜在全球银行业危机的担忧。 据华尔街专家称,虽然美联储可能再次加息,但另一个潜在结果是暂停进一步加息。 目前的基准利率介于4.5%至4.75%之间,预计还会再次加息。然而,这种增长的可能性和规模在整个3月发生了变化。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3月7日警告参议院委员会通胀仍然过高之后,预期从25个基点跃升至50个基点。但随着3月10日SVB的倒闭引发了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包括高盛经济学家在内的观察人士预计3月份不会加息。 然而,根据CME预测追踪器,截至周三上午,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7.8% ,其余12.2%的人认为不会加息。 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师 Greg McBride 表示:“如果尘埃落定,市场流动性和信贷流动,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但这将是一个游戏时间的决定,受制于银行系统的任何进一步不稳定。” 尽管担心银行业危机,但对加息25个基点的预测表明,通货膨胀仍然是美联储最关心的问题。鲍威尔曾表示,将在“逐次会议”的基础上继续加息,美联储也“准备加快加息步伐”,直到通胀率降至 2% 的基准水平。 就在 SVB 倒闭前几天,鲍威尔表示降低通胀的道路“可能崎岖不平”。 如果真的再次加息,借贷成本可能会在整个2023年继续增加,从而推高贷款、汽车融资和信用卡的成本债务。对于一些借款人来说,贷款利率在去年几乎翻了一番,增加了因高通胀而步履蹒跚的消费者的负担。
lg
...
Dan1977
2023-03-22
上一页
1
•••
629
630
631
632
633
•••
83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市值一夜蒸发270亿美元!美团利润崩塌,与阿里和京东卷入恶性竞争
lg
...
突发重磅!南华早报独家:香港高官退出亚洲比特币大会 避免“与特朗普合作”
lg
...
中国内地投资者创纪录抛售港股,释放什么信号?
lg
...
中国释放重要信号!中国商业银警告不要使用信用卡为股票交易提供资金
lg
...
坏消息放大对英伟达惩罚!亚洲科技股感到“寒意”,中国竞争对手逆势而上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