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梁杏:医药、芯片、养殖、港股科技后市怎么看?
go
lg
...
常好,结果到了下半年,医药先是受到问题
疫苗
的事件被打下去一波,再到9月份上海4+7方案征求意见稿出来,又打了一波,然后到12月份,上海4+7集采方案落地又打了一波,这三波打下来医药行业就直接骨折了。 骨折完了之后到了2019年又好了,2019年难道没有集采了吗?有,但是2019年就是正常的集采,后来它差不多就是半年一次。 2020年又爆发了公共卫生事件,然后大家去抄作业,抄的是2003年SARS爆发时候的市场情况,当时医药板块、食品饮料板涨得好,所以你看2020年也是这两个板块涨得好。 再到2021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就发现,集采它竟然不是只在仿制药的领域集采,它开始扩张到了医疗器械,比如2020年年底,心脏支架的集采,从一万多块钱直接给你打到七百多块钱。从那以后就开始进入到了器械的集采阶段,仿制药的集采还是继续做的但是新增了器械的集采。然后2021年还集采了骨关节、IVD。今年又集采了生长激素水针,这就把恐慌又扩大到了生物医药领域。为什么这两年医药板块的情绪非常之差,其实就在于铺天盖地的集采。 但实际上,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产品是没办法集采或者说没有办法砍太多价的,为什么?因为这种创新水平高的东西一般也是比较稀缺的,如果你被集采之后,营收不匹配了甚至最后公司都倒闭了,那这个药就没人能做了。所以,真正有创新能力的、有市场需求的药企是有议价权的,它可以不参加集采或者说集采时它能够被砍下来的价格是很少的。 一般集采能砍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心脏支架从一万多块钱砍到了几百块。骨关节的集采我们看一下,我们的骨关节它的国产替代率慢慢在走高,但是那种非常精密的,或者说要求特别高的骨关节,它也是不参与这种集采的。包括一些高端的心脏支架也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参与加集采的全部也都是国产的标准化的产品。就是你换一个有相应资质的厂商,他也可以生产出来差不多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是最容易被集采的。放到骨关节上,它也是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IVD,IVD尤其是化学发光的东西其实国产化程度本身就不高,所以去年8月份安徽集采IVD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它砍价的幅度并没有那么高。因为这个东西里面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它没有完全能够国产化或者说国产替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它能砍的就有限。 所以你分解了去看,医疗器械的集采有那么恐怖吗?其实也没有,它会集采很多东西,但越标准化的产品它越容易被集采、砍价幅度也越高。标准化程度没有那么高、技术水平越高的产品它越难被集采,或者说它集采降价的空间会越低。 我们再来看生物药被集采的是什么?大家去搜一下新闻就知道了,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以分为水针和粉针,粉针是要溶解了之后才打进去的,这个是比较痛苦的。要每天打,它的转换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水针分短效和长效,长效的一周打一次,小孩痛苦也少、效果也会更好。这次生长激素被集采的是粉针,粉针在生长激素企业里面它不能叫被边缘化,但是它的销量肯定是没有水针那么高的,因为水针痛苦小、效果又更好,它肯定才是主流产品。你看它有送主流产品去集采吗,没有。粉针在它的收入中占比大约才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所以粉针被集采了有什么关系呢,对基本面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但是因为这些东西可能过于细节了,很多人他是不懂的,不懂的话我就先跑为敬。所以医药就大跌。我们看当时像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
疫苗
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对应的指数的估值下得非常快,其实当时指数的营收还是不错的。但是估值下得可比营收快多了。 2、医药行业现在还能布局吗? 今年医药的基本面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影响,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等环节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扰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医药企业的营收今年略有下降,明年如果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和经济的复苏,那我们相信医药整体会有比较好的恢复。 所以关于医药板块,我们在今年7-8月份直播的时候就跟大家说,医药是“下有底、上可期”的行业,当时还说了短期谨慎乐观长期。从后续的表现来说,应该也是兑现了。 医药行业在四季度迎来了反攻,这个幅度还是比较迅猛的。那么现阶段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即便它反弹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它在历史上来看还是处于偏低的位置。当然我不是说医药不会再跌了,像这几天情绪上有波动也都是正常的。但是从当前的位置看2-3年的维度,你去投资医药行业大概率会有不错的收益。 在这里面有两个逻辑,一个是短逻辑,一个是长逻辑。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时候,参考SARS时候的逻辑,当时医药板块的走势是很好的。但是其实你会发现,当公共卫生事件延续了之后,它其实对于各个环节,不管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都会有所影响。明年如果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好了之后就会有疫后修复的逻辑,当前医药板块效率受到影响这件事情它就会得到修复,基本面也会好转。所以这是一个短逻辑。 长逻辑有三个方面:1)第一点就是老龄化。第七次人口普查,国内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多了10%。老龄化对医药的刚性需求是比较好理解的。 2)第二点就是消费升级。我们从治感冒这种小病,到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肯定是有这种需求的。而且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咱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有这个能力去消费相应的药品,所以医药行业会受益于消费升级。 3)第三点就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有的小伙伴会好奇说,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那不是应该走的高科技路线吗,医药里面为什么也有自主可控? 我们说医药可以分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医药流通。 中药这是另外一个逻辑了,我们今天不展开。好多原料药包括化疗药什么的都是在化学药里面,它也不是说不先进,但是整体来说在难度上面、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上,生物医药在三个药(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里面应该是最高的。它背后依托的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绝大多数创新药都是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当然化学创新药也有,但是难度没有生物医药高。所以我们会看到,国外回来的很多都是生物专家。在这个里面其实还是多少有点“卡脖子”的,我们再回到刚才我举过的那个PD-1的例子。 国产的4个PD-1没有上市之前,就是O药、K药占据了整个癌症市场生物医药治疗的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能吃O药K药,没有其他选择。假设O药、K药都不卖给你了,那我们是不是连一个治疗癌症的生物医药都吃不上。所以现在我们自己攻克了这个问题。 所以它也是会形成卡脖子问题的,就是咱们老百姓没有更好的药物去使用。所以生物药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是亟待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领域。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2016年为什么国家会推出这个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药是一个大力鼓励发展的态度。原因就在这里。 另外还有高端的医疗器械。我们刚才其实讲了很多2021年器械集采的事情,2020年底是集采心脏支架,2021年集采了骨关节、人工关节,然后还有IVD。其实还集采了好多品种,但是那些比较小的我就没有再讲了。然后我们刚才在给大家讲的过程中,也反复强调了它集采的都是标准品,但实际上很多高端的医疗器械,它的精度度要求是很高的,也是我们比较缺的。包括刚才说到的IVD,这种检测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其实也是海外进口占据了主流。我们现在国产IVD的龙头在国内同行中已经挺厉害了,但是实际上如果能够技术再进一步突破,拿到更多海外公司的市场份额,那这个公司就还能再进一步。 所以医药板块里面它也是存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逻辑的。 3、医药行业相关基金怎么选? 讲完这些长线逻辑,我们觉得医药板块当下的支撑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比较看好未来2到3年甚至更长时间医药板块的表现。我怕我说的太长大家就没有耐心了,所以我说了2到3年,但实际上,医药板块尤其像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
疫苗
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这些都属于医药领域里面长期比较有前景的细分方向。 大家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关注的,如果你想要一个特别综合的大医药我们家也有,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160219),前面说的七个细分子行业都在里面。 生物医药ETF的波动肯定是比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要大;
疫苗
ETF的波动又会比生物医药要再大,因为
疫苗
它是生物医药里面的细分;创新药沪深港ETF就是把生物药里的创新药和化学药里的创新药都集合在一起;医疗ETF就是医疗器械加上医疗服务,还有一点医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我们还是非常看好未来医药板块的长线表现,如果短期有调整我们觉得也正常。 5养殖行业还能投吗? 主持人:养殖板块大家也比较关注,马上到了年底的消费旺季,猪价还能不能涨?当前猪周期到了什么样的位置? 梁杏:猪肉价格在今年十一期间竟然创出了新高,我当时还是挺意外的。因为十一国庆期间在猪周期里面其实并不算一个旺季。真正的旺季是什么时候?就是冬至以后到春节这一段时间,因为冬至以后是烧腊的旺季,咱们南北方人民都喜欢做腊肠熏肉。然后紧接着就是春节了,春节走亲访友、聚餐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真正的猪肉消费旺季是在那个时候。 十一猪肉价格创出新高,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反过来说明很多问题,第一就是四月份的去库存可能确实去的还是比较彻底;第二就是五月份以来的补库存行为没有那么积极。我们看五月份以后每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上升数据基本上就是零点几。在不是旺季的情况猪肉价格就能创出新高,那到了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消费旺季的时候就不排除猪肉价格还会再创新高。这个是我们的基本的判断。当然经过了几个月的发展,猪肉的供给可能也会适当的上来,但是需求端因为还有一年之中最旺的旺季在后面等着,所以我们觉得猪价还是有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创出新高。 这一次的猪价已经是历史第二高,历史第一高是2019年到2020年,那段时间因为2019年年初爆发了非洲猪瘟,市场上的猪很少,但是吃猪肉的需求还是在的,所以猪肉价格就一直涨得非常高,飙到了四五十块钱一公斤。现在的生猪价格现在是历史上第二高的位置,大概在25到30的这个区间。然后十一的时候创出新高是26-27块钱一公斤,大概是这个样子。这是基本面的一些情况。 我们再来说二级市场的情况。基本面的情况和二级市场的情况,它有的时候不是一回事儿。基本面有可能价格要创出新高,但是你会发现二级市场好像最近大家是不是对养殖板块失去了一点兴趣。我们也很苦恼为什么。 从二级市场上来看,我们看到,三季报出来之后养殖板块的营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我们相信四季报也是这样的,会比三季报还要好看,甚至到明年一季报也会很好看。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二级市场它可能会提前预判你的预判,它会有提前量的问题。 我们去年第一次在公众号中讲养殖是在去年6月24号,当时为什么会比较早的去推荐这个板块?是因为我们观察到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数据可能在六月份就已经到顶了,然后到顶了以后,其实大家就会预期后面的猪肉价格慢慢的就会起来。所以养殖ETF(159865)二级市场价格的最低点是2021年9月1号的0.701元,大家可以回去翻一下养殖ETF的K线图,你去看一下这个情况,市场会打提前量的。2021年9月1号已经创出价格的最低点,市场上已经根据去年六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高点去预期未来十个月以后也就是今年的四月份可能是供应的最低点,所以你会看到基本面的最低点是2022年的四月份,但是二级市场的最低点是2021年9月1号出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它的预判也确实发生在二级市场上。我已经知道明年一季度可能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因为供给的原因,今年的四月份最低点再往后加十个月,就是明年的二月份,大家就会担心你从明年二季度以后,猪肉价格就要开始往下掉。现在来看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五月份以来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就是供给的增加幅度没有那么快,有可能到明年二季度价格还不怎么跌,但是大家就也顾不上了。反正我现在先判断到明年一季度就不大行了,那后面我就害怕、不想搞了。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就不是很好。 所以如果大家想做养殖ETF的操作的话,可以做一做网格操作。什么叫网格操作?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上证综指3000点往下跌每跌100点就买1万块钱,然后假设跌到了你就设计它能跌到2000点,然后结果跌到2018年不是只跌到跌破了2500,那它不再跌了怎么办,反正它要往上涨了,往上涨你可以在涨一涨之后再设计一个格子,你再往外卖。如果要投资养殖ETF,现在你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方法去构建你的网格,然后跌了就买,涨了就卖,这种是一种方式。做短期的小周期。 养殖还有一个很好的属性是什么?我们想象,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爸妈小的时候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现在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长期来看你还是会看到它的价格是向上的。猪肉价格的大周期,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小的猪周期构成的,所以如果你把养殖ETF当成长线对抗经济、对抗肉价上涨的工具,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我们也从去年一直也在给大家在讲,就是因为有的时候小周期不是那么好把握,如果你的预期相对的没有那么高,是可以考虑去做大周期的。 整体来看,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确实很难把握。有可能因为现在的补栏没有那么积极,到明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价格还能坚挺,但是现在资本市场认为差不多到明年一季度价格就差不多了。 如果一旦我刚才说的逻辑兑现了,二三季度还有可能有价格坚挺的空间,养殖是有可能还会有行情的。但是涉及到这种情绪的博弈,就看大家自己对于这个板块的把握程度了。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判断。 6港股科技投资机会 主持人:我们最后再请梁总跟大家讲一下港股。 梁杏:最近港股也比较强,11月以来港股科技ETF(513020)最高点差不多反弹了25%。很多投资者就很关心说我还能再吃港股的饭吗? 所以今天也给大家简单说一说,港股科技未来到底行不行。其实之前那个防控优化20条,不光是对A股或者说对内地的经济有利好,对港股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因为很多内地企业它是在香港上市的,悲观的预期它就会得到修复。 我们也会看到,还有外部的影响因素在改善。我们刚才讨论的美国加息放缓,这个不光对美股有影响,对港股也有影响、对A股也有影响,我们前面也详细说了对美股和A股的影响,它对港股反弹也有一种情绪上的支撑。 资金面上,还包括九月份十月份很多港股的公司拼命回购自家的股票。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九月份的回购家数是128家,十月份是120家。这分别在港股历史上是最高水平以及第二高水平。所以对于港股来说有情绪上的提振。 另外,之前中概、港股科技暴跌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平台经济的治理,以及中美两国对于审计底稿的态度。现在是已经在签合作协议了,就是审计监管已经在签协议,然后PCAOB最近要来到国内进行现场的检查和调查,所以我们这一部分倒是可以持续的去关注,检查评估的结果。最近因为平台经济受到一定的治理,他们本身也经历了自己的这种周期。我们说万物皆有周期,互联网也有自己的涨跌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想办法做很多降本增效的措施,应该来说也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看好几个平台企业三季度在港股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业绩表现是超预期的,大家可以去翻一下几个龙头平台公司的财报,数据真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挺超出我的预期的。所以它的基本面确实是有好转。再加上前段时间的暴跌,估值又在非常低的位置。 所以你在当前的位置,拉长时间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就是因为,之前很多不利因素都在缓解。比如说像刚才提到的平台经济的治理,现在已经是正常化了。这些企业降本增效的效果也很好,基本面也出现了拐点。然后估值之前被打的实在太低了,所以也是有优势的。拉长时间来看,我们觉得还是不错的。 港股科技ETF它里面包括什么?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汽车、芯片等等,我们刚才前面简单都讲过了生物医药、芯片、互联网的前景,再简单说一下光伏的前景。 光伏9月、10月海外出口数据是不行的,但是国内的数据还是正常增长的。我们相信在碳中和大的前提下,光伏未来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光伏当前优势是什么?就是清洁电价的成本已经降到了0.38元一度,已经跟煤电的价格差不多了。但是光伏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能储存,如果把储能加上去以后光伏的成本就还是贵的。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还是不够稳定,但是未来的前景我们肯定是看好的。 互联网刚才也说了现在有边际的改善,不过大家也要注意互联网平台这些公司它的体量都已经非常大,所以它的边际增速不会像其他那种中小行业那么高。这是大家要稍微注意的。但是它正常的增长,长期来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港股科技里面还有造车新势力,三家新势力公司占比我们看了一下在所有香港科技类指数中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当然因为有科技成长股,所以港股科技ETF及其联接(A:015739;C:015740)的波动是不小的,但是弹性也是非常好的。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自动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1-25
世卫组织发出警告 麻疹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全球健康风险因素”
go
lg
...
大流行,世界各地对麻疹的监测以及对麻疹
疫苗
接种的推动力度有所下降,使得麻疹成为了全球健康风险因素。 A股公司中,景峰医药(000908)公司儿童回春颗粒适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烧、小便带血、麻疹隐现不出引起的身热咳嗽等。华兰生物(002007)公司生产的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
lg
...
金融界
2022-11-25
【11月25日Choice早班车】银保监会:坚决避免一致性抽贷、断贷行为
go
lg
...
影响,全球近4000万儿童去年错过麻疹
疫苗
接种,人数创纪录,麻疹传播威胁迫在眉睫。 财联社: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表示,央行将把终端利率提高至3.5%;韩国央行正在关注美联储FOMC和韩国信贷市场;如果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出现意见分歧,他将表明他对终端利率的态度;如果美联储暂停加息,韩元汇率和韩国物价可能都会趋于稳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25
中欧重磅!欧洲理事会主席将访华 台湾等三大问题料成重点议题
go
lg
...
充说,米歇尔还将在会谈中提出气候变化、
疫苗
、人权以及欧盟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等问题。 该官员说,在台湾问题上,米歇尔将重申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但也强调使用武力是不合理的,应该以和平方式解决。 上个月,欧洲领导人在一次会议上共同表达了对中国经济依赖的担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经从对俄罗斯的依赖中吸取了教训,需要对中国保持警惕。 德国总理朔尔茨本月早些时候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外界密切关注德国对减少对中国经济依赖的认真程度。 米歇尔可能会强调重新平衡中欧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以及遵守全球贸易规则的重要性。 自2019年以来,欧盟对中国更加谨慎,当时将中国描述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制度竞争对手。 米歇尔还将讨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据报道,欧盟希望此次访问将为定期对话铺平道路。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与北京进行接触。与此同时,荷兰首相吕特努力与其他主要芯片制造国家协调,抵制美国要求对中国实施全面芯片限制的压力。 尽管如此,彭博社在下个月将在华盛顿举行高层会谈之前获得的一份声明草案显示,美国和欧盟计划共同努力,对抗它们所称的非市场政策,包括中国的政策。 今年10月,欧盟成员国就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举行了一次战略讨论,一些领导人呼吁更认真地看待中国作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的角色,而欧盟外交政策主管博雷尔则表示,中国正日益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lg
...
夏洛特
2022-11-25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1月25日周五
go
lg
...
影响,全球近4000万儿童去年错过麻疹
疫苗
接种,人数创纪录,麻疹传播威胁迫在眉睫。 新华网: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23日表示,与上半年预测数据相比,俄罗斯经济实际表现更好,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将低于3%。俄罗斯前9个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0.4%,家具、服装、电子产品等产量都有所增长;俄罗斯粮食生产今年创下历史新高,建筑业也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另外,俄罗斯通货膨胀形势有所缓解,失业率也维持相对低位。 财联社:据英国自由放养鸡蛋生产商协会 (BFREPA) 称,自10月1日以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已经导致英国约75万只蛋鸡被扑杀。这也直接导致了鸡蛋的短缺,据报道,英国超市已经开始限制鸡蛋销售。零售巨头Tesco只允许每位客户购买三盒鸡蛋,另外的超市Asda和Lidl也发布了类似的限制。 新华社:新西兰央行2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4.25%,以抑制高通胀。这是自2021年10月以来该行连续第9次加息,也是本轮最大幅度加息。 界面新闻:英国央行当地时间11月23日发布公告,将从下周开始出售193亿英镑国债,窗口每周二、三、五开放。这批国债是英国央行今年9月28日至10月14日为稳定金融市场而买入。出售方式以需求为导向,若需求不足,可能出售少量甚至不出售。若国债价格在窗口期大跌,或英国债务管理办公室计划在前后两周内出售债券,央行亦不会出售国债。 活跃债券:11月24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8050%,上行2.00BP.国开债方面,10年国开活跃券报2.9325%,上行4.25BP。 国债期货:11月24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110,涨0.13%;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115,涨0.13%;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855,涨0.04%。 Shibor:11月24日,隔夜shibor报1.0440%,上涨0.5个基点;7天shibor报1.7690%,上涨9.6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1950%,下跌5.5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25
医药板块这轮是不是要开始回调了?
go
lg
...
板块在经历连续两天回调后今日震荡上行,
疫苗
ETF(159643)收涨1.24%,生物医药ETF(512290)收涨0.89%。 有人问医药板块这轮是不是要开始回调了? 拿生物医药ETF为例,从9月末的底部开始最高反弹超28%,短期可能存在震荡表现,但是长期老龄化、消费升级、国产替代逻辑确定性不变。 医药行业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和科技,它是集消费、创新、成长等多重属性的赛道,特别是未来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对医疗保健需求会更大,我们看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变化。去年年初出来第七次人口普查分成很多档,6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比10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多了10%出头。老年化其实到后面有可能再过十年还要再多百分之十几。 老龄化带来的随着寿命延长,身体上出毛病的概率更大的,频率可能也更高,这是人体自然规律。我们的人均寿命是不断提升的,建国的时候可能是四五十岁,到现在人均寿命尤其是一线城市香港、上海、北京三个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是最长的,能到80多岁非常高的水平。因为以后人均能活到八九十岁,但是活得越长,需要的医疗服务、医药,尤其是能够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疑难杂症、老年痴呆等等一些疾病药品的需求肯定是更高的,所以它确实对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政策端医药行业从“相对不确定”向“确定性”转变。18年集采的出现,使得市场对产品类医药公司情绪悲观,导致药品以及器械相关公司的估值均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主要系集采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一方面是产品持续降价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行业可能崩掉的不确定性。站在当下,我们分析发现集采规则已经发生边际变化,行业逐渐从集采早期的“相对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变:器械方面,脊柱集采的“游戏规则”发生改变,从“唯低价中标”规则向“国家设立最低中标价”的方向转变。药品方面,被集采的品种销量已经重回稳定增长轨道,企业逐渐走出阴霾,经营层面逐渐从下滑回归到稳定增长,集采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 集采决定估值下限,创新决定估值上限,创新需要围绕临床需求布局。随着政策的持续缓和,集采对企业影响的下限会相对有限。长期来看,创新能力决定了公司的估值上限,因为创新产品越快推出,盈利也就越快恢复,企业也就享受更高估值。当然,只有真正的创新才更有意义,解决临床需求是真创新的核心,也是未来医药产业进步升级的方向。在器械方面,如结构性心脏病、骨科、电生理、血管介入等领域有许多问题未被解决,创新大有可为。在药品方面,依然展现出很多的创新机会,新药获批的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生物药创新机会不断。 整体来说医药行业将在曲折中有望迎来复苏。在陆续的政策支持下叠加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这两条长逻辑下,现在比较合适去开始医药板块的长线投资。可以持续关注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
疫苗
ETF(159643)。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自动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1-24
景气无虞,光伏又行了?
go
lg
...
8)、生物医药ETF(512290)、
疫苗
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Wind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自动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1-24
中国更多城市收紧防控措施!全球最大iPhone工厂再爆发抗议 中国或面临大流行之初以来“最糟糕的时期”
go
lg
...
)敦促中国进一步调整新冠肺炎战略,提高
疫苗
接种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吉塔·戈皮纳特说:“尽管动态清零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灵活,但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体和
疫苗
接种方面持续存在的差距,导致需要更频繁地封锁,这给消费和私人投资带来了压力。” 居民们对近三年的限制越来越感到厌倦,周三在富士康郑州工厂举行抗议活动之前,近日广州的一部分人群一度冲过路障,并与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发生冲突。 不断上升的病例数也在考验中国避免采取大规模封锁等一刀切的措施,而是依靠最近调整的防疫规则来遏制疫情的决心。 然而,非官方的封锁有所增加,包括在北京的住宅和小区。周二,北京的病例数创下新高。 今年早些时候,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被封锁了两个月。周三,中国最高汽车协会表示,出于对新冠疫情的担忧,将取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汽车海外发展峰会。 成都周二有428例病例,成为最新一个宣布大规模检测的城市。 主要制造业中心重庆和广州的感染人数持续高企,占中国确诊病例的大部分。周二,广州确诊病例小幅下降至7970例,有关部门表示,感染病例继续集中在海珠区的关键地区。 上周还对中国将放松限制抱有希望的投资者,现在越来越担心感染浪潮可能会减缓经济的重新开放。许多分析人士表示,在明年3月或4月之前,不太可能大幅放松对疫情的限制。 中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尤其影响到国内需求,这将波及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产品和大宗商品。 分析人士还下调了对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石油需求的预测,而最近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压低了全球石油期货。 凯投宏观分析师表示:“未来几周,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医疗体系来说,都可能是自大流行最初几周以来中国最糟糕的时期。”
lg
...
夏洛特
2022-11-24
IMF“喊话”中国 加强新冠
疫苗
接种,继续支持房地产行业“恢复信心”
go
lg
...
(IMF)敦促中国提高COVID-19
疫苗
接种率,并为其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以恢复信心并降低全球经济放缓和高能源价格带来的风险。 IMF在其对中国经济政策进行年度审查的线上会议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它维持10月份发布的GDP增长预测。他们预计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3.2%和4.4%,假设中国在明年下半年逐步取消严格的动态清零战略。 IMF副总裁Gita Gopinath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中国清零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灵活,但更具传染性的COVID-19变体和
疫苗
接种持续存在的差距导致需要更频繁的封锁,对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压力,包括在住房方面.” Gopinath补充说:“展望未来,应对COVID-19战略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加快
疫苗
接种速度并将其保持在高水平,以确保保护得到保留。” 这些评论发表之际,中国当局正在努力应对COVID-19病例激增,这加深了人们对经济的担忧,并削弱了迅速重新开放的希望。 IMF表示,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能源价格上涨和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带来的不利因素,中国的经济风险倾向于下行。 从长远来看,IMF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分裂,中国面临潜在的金融脱钩以及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准入方面的限制。 IMF建议,在今年的强力支持之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应在2023年保持中性,但应保护复苏并促进向更多国内消费的再平衡。中国的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并依靠基于利率的措施。 支持房地产业 IMF赞赏中国当局,最近对低迷的房地产行业采取的支持举措,包括一项帮助完成未完工房屋的贷款计划,以及允许对问题房地产贷款进行宽限。 Gopinath说:“在这些努力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稳健且资金充足的机制来完成有问题的未完成项目,并保护新的预售买家免受未完成的风险,同时应逐步取消暂缓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恢复购房者的信心,并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重组。从中期来看,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和新的储蓄模式有助于将市场转变为更具可持续性的规模。” IMF还再次呼吁中国进行更多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包括确保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中立”。
lg
...
Dan1977
2022-11-23
中国生物:mRNA猴痘
疫苗
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go
lg
...
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
疫苗
VGPox 1-3。作为全球第一个发表的猴痘特异性mRNA
疫苗
,VGPox 1-3具有独特的抗原设计,在免疫小鼠上可强烈诱导抗痘病毒特异性抗体,较现有减毒活病毒
疫苗
更为安全,而且免疫后能够更早地产生预防病毒的中和抗体。
lg
...
金融界
2022-11-23
上一页
1
•••
435
436
437
438
439
•••
49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从145%到80%:中美关税会谈开启前夜 特朗普释放降低关税信号
lg
...
中美突发重大消息!路透社独家:英伟达“降级”中国AI芯片 绕开特朗普出口管制
lg
...
【比特周报】比特币三驾马车又变了!中美贸易战传出“巨响” 看涨买入信号闪现
lg
...
【直击亚市】中美会谈更像一场外交破冰!特朗普坚信中国将让步,印巴敌对行动升级
lg
...
许多中国重要数据已消失!华尔街日报:中国官方已停止公布数百项经济相关数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