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大力投入AI,阿里刷新阿里
go
lg
...
待。”吴泳铭说。 01 始终在全球头部
科技
公司
牌桌上 这轮行情中,阿里为何能获得市场的看好? 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AI的边界在认知层面被进一步拓宽。 如今,告别了单纯的“拼故事”“炒作想象空间”的叙事逻辑,市场资金显然愈发青睐那些应用场景明确、盈利模式清晰的AI公司。 与此同时,围绕“AI+”的投资主线,云计算等算力提供商首当其冲,成为受益者。 回过头来看,阿里的经营及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亦高度契合这一爆发浪潮的趋势,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首先,从财务表现来看,阿里有着坚实的业绩基础。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实现营收2801.5亿元(人民币),预估2773.7亿元;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 620.5亿元。 至于AI方面,阿里财报显示,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亮眼表现有目共睹。春节前后,以DeepSeek和阿里Qwen2.5-Max 为代表的低成本高性能大模型火出圈,进一步稳固了阿里“AI核心玩家”的地位,也让市场重新认识到此前低估了中国AI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资产价值。 尤其是,市场认知逻辑正从将阿里AI能力视为“成本中心”向“利润引擎”转变的关键过程中,阿里云最先体现出这一变化。据阿里财报,25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录得营收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一数据较24年和23财年的同期增速都明显高出不少。更为亮眼的是,阿里云本季度经调整后EBITA增长33%至31.38亿,利润率接近10%,超出市场预期。 AI相关产品收入的连续高速增长,以及阿里云收入增速回升稳固,盈利持续保持稳定,这些都可证明阿里在 AI 领域的投入正在逐渐高效的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地位方面,阿里在AI领域长期积累,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在市场中具备极高的辨识度。无论是云计算、AI模型研发,还是电商等业务场景的AI应用,阿里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而热点事件的催化,更是让阿里在AI领域的影响力如虎添翼。媒体报道Apple与阿里正在合作,为国内苹果手机用户提供AI服务,尽管合作细节不明,但这意味着,苹果充分认可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及阿里云面向AI的全栈技术能力。 要知道在海外市场,苹果的合作伙伴正是OpenAI。这相当于把阿里巴巴跟OpenAI正式对标。 放在市场情绪层面,亦让原本一直被低估的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迅速站到了关注的中心位置,极大地强化了市场对阿里在AI领域实力的认知。 尽管当前阿里的估值大头仍取决于淘天业务,但从公司新一期公布业绩来看,核心电商业务继续呈现出向好态势,至少不会成为阿里在AI和阿里云发展进程中的估值拖累。往乐观一面去看,阿里核心电商业务甚至还能给长期AI竞赛高投入提供后续源源不断的财务支持和保障。从而给阿里股价上涨与阿里AI价值重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而言,阿里凭借真实可靠的业绩表现、热点事件的催化、稳固的行业核心地位以及较高的市场辨识度,进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具业绩支撑的纯正AI概念股。 在这一轮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行情中,阿里无疑已经成为最大受益者,并且未来有望继续巩固这一地位。 02 面向未来新起点,全力投入AI 春节前后,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AI赛道迎来了新的变局。 如果说过去AI竞争的维度聚焦在算力军备竞赛上,如今在高性价比模型下,AI竞争的本质已经转向“先进模型×充沛算力×场景生态”的立体博弈。 这一变革中,阿里凭借全链条能力布局,成为少数押中技术变革“靶心”的巨头。 阿里与苹果的合作事件恰恰也印证了这一点。 前者提供的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需要苹果全球终端场景的落地验证,而后者则需要阿里云的高性价比算力支撑。这种双向选择背后,实际上也暴露了阿里在AI产业链中的独特卡位——既掌握大模型的算法突破能力,又有充足算力+完整云平台构筑算力壁垒,更有依托淘宝、菜鸟、高德等生态矩阵形成场景闭环。 从大模型来看,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其不仅展示了阿里在AI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也让阿里在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持,能够不断抢占市场先机。 为了承接AI技术的快速发展,阿里围绕AI战略核心,将持续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以及现有业务的AI升级改造。 吴泳铭在本次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提及,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阿里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依托淘宝、菜鸟、高德等生态矩阵,为阿里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吴泳铭表示,对于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AI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因此将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和算力投入,运用AI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可以说,不论是从B端基础设施的护城河构建还是C端场景的生态闭环,AI赋能下都将让阿里大有可为。 03 阿里还有多少价值看点? 阿里股价在过去经历了一轮大涨,但很显然这只是估值修复的前奏,真正的价值重构才刚刚开始。 仅从此前摩根大通的报告来看,其认为,目前市场对阿里云的估值明显偏低,PS仅为4倍,如若对标美国SaaS公司平均6.5倍或微软10.5倍的估值倍数,隐含涨幅分别可达14%和39%。 很显然,当下市场还存在的预期差的根源在于,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两大质变: 其一,AI货币化拐点来临。 随着Deepseek、Qwen2.5-Max等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逐渐普及,使得AI推理成本及价格大幅削减,这将直接触发杰文斯悖论——成本下降刺激需求爆发,进而拉动成倍数的总算力需求提升,对云计算厂商构成利好。 显然,阿里云作为底层算力供应商将享受量价齐升红利。 这一点实际上也从去年北美云计算服务商的演绎路径中得到确认。结合这些云厂商云业务的收入数据可以看到,随着AI产业的推进,云业务收入增长均有所提速。 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市场以往低估了阿里“云+AI”一体化战略的巨大潜力。 当北美云计算巨头仍在纠结AI投入与利润平衡时,阿里已通过“云业务反哺AI研发,AI技术拉动云需求”的正循环完成商业闭环,这种技术迭代与商业变现的同频共振,恰恰是资本市场最乐意看到的亮点。 其二,生态裂变效应显现。 仅从与苹果合作来看,其不仅显示的是对阿里技术的认可,更将催化开发者生态的虹吸效应。 试想,当数百万iOS开发者选择通义千问作为模型底座时,其产生的链式反应,将极大提升阿里生态的竞争力。单从货币化能力来看,显然这一链接优势也已经在此前微软Azure+OpenAI组合中得以验证。 对此,近期花旗研报指出,阿里巴巴被苹果选中,印证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模型及技术能力的进步。除了许可条款之外,阿里巴巴亦可能受惠于大量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涌入,他们会在iPhone上升级或发布他们的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程序,并考虑将通义千问或阿里云,作为他们的模型或云端服务选择,这将开辟无限的人工智能或云端相关的货币化机会。 此外,传统业务反哺AI战略,也为阿里加铸了一层更为厚实的安全垫。 市场总将阿里视为“电商公司转型AI”,却忽略了其现金流业务的战略价值。每年超千亿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足以支撑AI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这种“现金牛+成长股”的双重属性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尤为稀缺。 当前围绕AI对阿里云业绩估值和对阿里AI业务、AI赋能的价值重估仍处于逻辑和情绪阶段,也就是投资者常看到的“拔估值”阶段,后续还是需要持续关注阿里相关业务落地情况,以及实际业绩交付表现。 未来,若能将叙事转化为更多实打实的增量业绩,那么阿里巴巴的市值,仍有希望突破当前市场所能想象到的乐观预期位置,甚至还有望最终打破其在2020年所创下的约8000亿美元市值高位。 04 结语 阿里的AI叙事本质是一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现金流验证-资本反哺”的螺旋上升进程。 当市场还在争论AI是泡沫还是革命时,阿里在不断投入AI,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云业务连续超预期、以及与苹果这类顶级
科技
公司
的合作,给出了最具象的答案。 或许正如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提到的,成功的投资不在于“买好的”,而在于“买得好”,最好的机会通常是在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情中发掘出来的。
lg
...
格隆汇
02-20 23:51
2月20日上市公司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小 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2连板金发
科技
:
公司
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的股权比例极低 2连板云中马:目前公司在中玺新材料有限公司参股比例较小 对公司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 2连板万达轴承:尚未与下游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中鼎股份:与众擎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展开合作 贵广网络:间接控股股东更名并拟与多彩贵州网重组整合 杭钢股份:股东诚通金控拟参与换购中证500ETF份额 中芯国际:2月19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减持281万股公司股份 双飞集团:公司目前并未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有相应的业务 双林股份:滚柱丝杠产品仅完成相关样品研发 尚未实现营业收入 *ST信通: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 股票复牌 内蒙华电:拟购买正蓝旗风电60%股权与北方多伦75.51%股权 公司股票复牌 武汉控股:筹划购买资产事项 股票停牌 【业绩】 温氏股份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92.45亿元 同比扭亏 南侨食品:1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9.55万元 同比减少43.45% 华测导航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82% 汉钟精机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8.84亿元 同比增长2.25% 凯立新材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9224.85万元 同比下降18.27% 腾景科技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6951.99万元 同比增长66.89% 中国化学:2025年1月新签合同额309.40亿元 普门科技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5.52% 【增减持】 大洋生物:股东杨兴礼增持公司股份至5.65% 海南高速:拟4000万元-5000万元增持海汽集团股份 万润股份:鲁银投资拟1.25亿元—2.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东鹏饮料:鲲鹏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1.3786%公司股份 怡亚通:股东怡亚通控股拟减持不超1.16%公司股份 力合科技:股东国科瑞华拟减持不超4.86%公司股份 拓新药业:伊沃斯拟减持不超2.61%公司股份 普元信息:部分董事高管计划合计减持不超0.9%公司股份 合兴股份:公司高管、监事拟合计减持不超40万股公司股份 普元信息:部分董事高管计划合计减持不超2.44%公司股份 帝尔激光:股东及部分董高监拟减持不超0.58%公司股份 合兴股份:公司高管、监事拟合计减持不超40万股公司股份 中芯国际:2月19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减持281万股公司股份 【回购】 三诺生物:拟1.5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lg
...
金融界
02-20 21:30
【美股盘前】特朗普政策再掀通膨风险!美联储官员今夜发声!
go
lg
...
Inc (FGEN)暴涨72% 健康
科技
公司
Mobilehealth Network Solutions (MNDR)大涨152% 医疗技术公司Work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d (WOK)上涨43% 跌幅最大的三只股票: 物联网技术公司Identiv Inc (INVE)暴跌43% 金融控股公司Hawthorn Bancshar (HWBK)大跌37% 建筑公司Titan America SA (TTAM)下跌36% 2、市场要闻 美联储纪要:特朗普政策引发通膨再抬头的担忧 2月20日,美联储公布了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录。纪要显示,特朗普政策引发了美联储对通膨再抬头的担忧,希望在看到更多通膨数据后再考虑降息事宜。 蒙大拿州战略比特币储备立法已通过委员会审议 美国蒙大拿州的战略比特币储备立法已通过委员会审议,即将进入众议院投票阶段。据悉,该法案将授权州财政部长在2025年7月15日之前投资比特币不超过5000万美元。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反弹走强,重新站上9.7万美元。 香港1月综合CPI同比上升2.0% 2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2025年1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资料显示,2025年1月份整体消费物价与一年前同月比较上升2.0%,较2024年12月升幅1.4%。升幅较大的原因是公共房屋的额外租金宽免于2024年12月份结束,以及农历新年影响导致进出香港交通费用和基本食品价格上升。 阿里巴巴Q4每股盈利及营收胜预期 周四,阿里巴巴 (NYSE: 巴巴)发布了第四季度的财报。资料显示,该公司总营收为¥280.15B,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77.03B;每股收益为¥21.39,也高于市场预期的每股收益¥19.81。 3、重要数据/事件 今晚 21: 30 —— 初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及2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 凌晨 00: 00 —— 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Nagel)发言 凌晨 03: 30 —— 美联储副主席巴尔、新任理事杰斐逊发表讲话 凌晨 06: 00 —— FOMC成员库格勒发言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2-20 20:10
现金流吃紧,真实生物2年后再度闯关港交所IPO
go
lg
...
真实生物是一家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
科技
公司
,成立于2012年9月,由王朝阳创立。公司主要专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其中在在病毒感染治疗领域,真实生物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作为1.1类原创新药,2021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HIV感染附条件批准上市,并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COVID-19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款中国公司研发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在肿瘤治疗领域,真实生物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 此外,真实生物ZS-1003项目研发的TOPO1抑制剂平台,采用具有开创性的非喜树硷母核结构,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 财务方面,真实生物的收入近两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公司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中。数据显示,真实生物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44亿元、2.38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7.84亿元、4004万元。 尽管公司净亏损大幅度收窄,但是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为盈。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的现金储备明显不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为1.4亿元,上一年同期为2.39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真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目前来看,公司所储备的现金流,已不足以覆盖去年的研发支出。 客户单一化严重,创始人持股近50%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生物的客户单一化比较严重,在与核心客户强绑定的过程中,公司发展风险也会越来越明显。 产品销售方面,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3年,真实生物仅有一名主要客户,即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额为3.44亿元,占总收入的100%。2024年,尽管前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99.6%,但复星医药仍为主要客户,销售额为2.36亿元,占总收入的99.2%;其他四家大客户贡献的收入仅为100万元,占总收入的0.4%。 不过2024年9月,真实生物与复星医药产业终止合作,并开始与53家经销商合作,预计2025年的收入将主要来自这些经销商。 股权架构上,真实生物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之一的王朝阳,三联创投为其100%控股的企业,其还全资控股CreativeSummit。其中三联创投持股公司46.89%,Creative Summit持股为1.23%,因此,王朝阳一共持有公司48.12%股权。 从2021年至2022年,真实生物进行了2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7.12亿元,投资方包括金百临投资、倚锋资本、盈科资本、亚商资本、富强金融、上海迪赛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经过2022年完成的B轮融资后,真实生物的投后估值达到35.6亿元。 在A轮股东中,GoldlarkGlobal持股为2.48%,倚锋真铂持股为2.34%,倚锋真艾持股为1.99%,沈雪雨女士持股为0.64%; B轮股东中,上海臻咏持股为5.37%,海南倚锋、盈科核心价值二号、上海迪赛诺分别持股为1.4%,沈雪雨女士持股为1.38%,FortuneGrowth持股为1.28%,深圳亚商持股为1.2%; 上海航烽持股为0.7%,盈科阳光蓝一号、盈科圣辉分别持股为0.56%,杭州倚锋、盈科泰富盈瑞分别持股为0.2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0 15:29
2025年医药投资或迎重大变局,建议把握创新成长赛道,恒生医药ETF(159892)上涨1.10%, 冲击7连涨
go
lg
...
」)旨在反映于香港上市最大的50间生物
科技
公司
之整体表现,包括在香港交易所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 规模方面,恒生医药ETF最新规模达43.03亿元,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药ETF近半年份额增长8.68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药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680.5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44亿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9日,恒生医药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3%,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9.1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35%。 超额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9日,恒生医药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61%。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医药ETF近1个月夏普比率为2.0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2月19日,恒生医药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4.20%,相对基准回撤0.17%。 费率方面,恒生医药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2月19日,恒生医药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2%,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恒生医药ETF紧密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旨在反映于香港上市最大的50间生物
科技
公司
之整体表现,包括在香港交易所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9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01177)、巨子生物(02367)、再鼎医药(09688)、药明康德(02359)、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82%。 恒生医药ETF(159892),场外联接(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6970;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697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0 14:00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外来投资创四年最差开局 官媒承认吸引外资面临多重困难
go
lg
...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越来越多的西方
科技
公司
已不再满足于“中国+1”战略,而是采取“Anything But China”(ABC,即“除中国以外的任何地方”)策略,加速供应链撤离中国。 2023年和2024两年内,至少12家跨国高科技企业退出或缩减中国业务。包括IBM、微软、趋势科技和德州仪器等,关闭中国研发机构;富达国际、思科、亚马逊等,大规模裁员。
lg
...
tqttier
02-20 08:58
A股头条:中国核心资产迎重磅利好!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出台,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稀土板块大消息不断, 刺激消费大招来了
go
lg
...
设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汉威
科技
:
公司
柔性传感器与机器人相关厂商的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3连板四川金顶:公司、开物信息均未与DeepSeek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3天2板长盛轴承:公司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业务处于小批量的生产销售阶段 每日互动:基于DeepSeek开源大模型打造的数智产品对公司未来收入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杭州柯林:公司的机器人六维智能传感器项目目前处于在研阶段 三未信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鼎胜新材:股东普润平方及普润平方壹号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鸿富瀚:股东开封瀚卓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希荻微:股东重庆唯纯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美芯晟:股东WI Harper Fund VII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中色股份:签署5.72亿美元越南多农电解铝项目总承包合同 奥来德:全资子公司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金额6.55亿元 城地香江:全资子公司中标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 松原股份:收到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X客户定点通知书,销售额约3600万元 【业绩】 嘉诚国际: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53%,拟10转4.8派0.9元 申通快递:1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1.69亿元 同比增长5.11% 亚联机械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49.50% 顺丰控股:1月速运物流业务和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同比增长7.88% 昊海生科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0.97% 新晨科技:部分股东及董监高拟减持不超过1.36%股份 楚天高速业绩快报:2024年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16.22% 蓝箭电子:股东比邻创新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圆通速递:1月快递产品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1.5% 【增减持】 西点药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愿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国光股份:股东胡利霞计划减持不超过1.092%公司股份 川发龙蟒: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减持公司股份 鸿富瀚:股东开封瀚卓计划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希荻微: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回购】 普洛药业:拟以7500万元-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民德电子:取得华夏银行2000万元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毓恬冠佳(创业板) 申购代码:301173 股票代码:301173 发行价格:28.33 发行市盈率:16.07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02-20 07:39
【欧股收评】特朗普新关税威胁引发贸易战担忧,欧洲股市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go
lg
...
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荷兰医疗
科技
公司
飞利浦(Philips, PHG.AS):下跌11%,因其去年第四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德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MTU Aero Engines(MTXGn.DE):下跌5%,因公司全年业绩及2025年展望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市场展望 短期来看,市场情绪仍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及欧洲央行政策走向影响。 尽管周三回调,欧洲股市估值优势仍吸引投资者,使STOXX 600指数跑赢华尔街。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执行情况,以及欧洲政策应对措施,以判断市场的进一步走势。
lg
...
埃尔瓦
02-20 01:49
周二美股成交额分析:超微电脑与英特尔领涨,特斯拉与Meta波动
go
lg
...
AI模型。 数字市场法案:欧盟针对大型
科技
公司
,如苹果和Meta,制定的一项法规,旨在确保公平竞争。 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种能够根据现有数据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文本、图像等内容的生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2-20 00:12
对冲基金大规模减仓TMT板块与非必需消费品的抛售,市场短期内承压,但经济基本面支撑未来增长
go
lg
...
、媒体和电信三个行业的组合,通常包括高
科技
公司
、通信公司以及涉及媒体和互联网的公司。 非必需消费品:指那些消费者可以选择性购买的商品,通常在经济下行时需求下降。 回购:公司用自身现金购买自家股票,以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从而提升股东的每股盈利。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2月:对冲基金大规模减仓TMT板块,创下2024年7月以来最大减仓规模。 2025年1月:高盛报告显示,非必需消费品板块连续遭遇抛售,成为市场焦点。 专家点评 “对冲基金的策略转变反映了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剧,短期内仍需关注科技板块的表现。” —— 摩根大通分析师,2025年2月 “尽管短期内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承压,但整体经济基本面仍然坚实,市场有望保持稳健。” —— 高盛分析师,2025年2月 “回购和散户投资者仍是支撑股市的重要力量,但长期市场的支撑仍需更强的经济数据。” —— 巴克莱分析师,2025年2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2-20 00:11
上一页
1
•••
163
164
165
166
16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中国房市重大突发!金融中心上海放宽购房限制 中国房地产股应声跳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