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GTCFX:欧洲央行尚未准备好降息
go
lg
...
al Economics)副首席欧元区
经济学家
杰克·艾伦-雷诺兹(Jack Allen-Reynolds)表示,尽管4月份降息的可能性逐渐减小,但夏季仍然有时间采取行动。 他说:“如果未来三个月通胀继续疲软,央行可能会在四月份降息。如果通胀数据持续低迷,即使符合央行的预期,投资者也可能会对欧洲央行在开始宽松政策之前等待了多长时间感到惊讶。” 道明证券的固定收益分析师也注意到欧洲央行的鸽派基调。 分析师表示:“在新闻稿中的鸽派基调之后,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现出令人惊讶的鸽派态度。”“尽管人们普遍预计拉加德将积极抵制春季降息,但她在有机会发表明确意见时没有这样做。相反,拉加德在评论中选择了模棱两可的措辞,没有明确回应春季是否会降息的问题。” GTCFX认为,欧洲央行和拉加德最新的评论对黄金市场而言相对中性,这可能会使黄金价格保持在当前每盎司2,000美元至2,050美元的范围内。黄金市场目前仍然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美联储以及他们何时可能开始降息的问题上。由于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在3月份可能启动宽松政策,因此固定收益市场的波动性正在上升。
lg
...
金融界
2024-01-27
美国二手房签约量指数升至五个月高点 超出
经济学家
预期
go
lg
...
20年年中以来最大,超过彭博调查的所有
经济学家
预期。“随着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和房价趋稳,房地产市场今年开局良好,”NAR首席
经济学家
Lawrence Yu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就业增加和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帮助提高住房负担能力,但增加供应对于满足所有潜在需求至关重要。”
lg
...
金融界
2024-01-27
美国成屋签约销售创三年多来最大增幅
go
lg
...
3,市场预期为增长1.5%。NAR首席
经济学家
Lawrence Yun表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开局良好,因为消费者受益于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和房价稳定。新增就业岗位和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帮助提高住房可负担性。”该指数在去年跌至历史最低点。抵押贷款利率去年10月接近8%,创下了20年来的新高,但在美联储自7月以来维持利率不变后,抵押贷款利率有所回落。房地美数据显示,1月25日当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至6.69%,但仍稳定在6%左右的区间。
lg
...
金融界
2024-01-27
利率是把“双刃剑” ——房产市场与大宗商品之争 或将导致加拿大经济进一步衰退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一位
经济学家
表示,2024年预期的经济衰退对各省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它们相对于房地产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敞口。 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Desjardins Group首席
经济学家
Marc Desormeaux在1月23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房地产和其他与利率敏感的行业将最为明显地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而大宗商品生产商则较为不易受到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对比将在2024年变得更为明显。” Desormeaux表示,加拿大两个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安省和BC省——将受到最大的经济打击,预计2024年将分别收缩0.1%,而以大宗商品为重点的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的经济增长分别为0.9%、0.7%和1.7%。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房地产占总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0%,但由于较高的利率压力,该行业一直在苦苦挣扎。#2024宏观展望#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的数据,由于较高的利率削弱了活动,2023年房屋销售下降了11.2%。在其最新的住房报告中,CREA表示,“价格下降主要集中在安省市场……而在BC省则较少。” 由于房地产活动在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近13%,在BC省则占比近20%,因此Desormeaux预测,在利率开始下降之前,这两个省份前进的道路将更加艰难——这是
经济学家
们预测今年中期将会发生的事情。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的强劲前景,尤其是石油、钾盐和铀,有望为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纽芬兰及拉布拉多提供经济支撑。 多伦多的房屋销售由于抵押利率降低而在年底上升,但Desormeaux表示,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预示着这个省份住房短缺最严重,可负担性将恶化。 此外,预计2024年住宅开工将下降,家庭消费正在下降——这在经济衰退之外是不寻常的——而储蓄率正在下降,因此各种经济阻力正在积累。 但该
经济学家
最担心的是BC省的高利率影响。“BC省仍然是加拿大最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省级经济,其家庭负债最高。”他说,并补充说,一个受困的劳动力市场和减弱的零售销售显示出受到较高利率的影响。 对于阿尔伯塔省,Desjardins预测了更为乐观的前景。这个省依赖大宗商品的经济正在迫切地希望增长,其原油产量不断增加。Desjardins预测平均油价将达到每桶80美元,预计即将完成的跨山管道扩建项目将“支持阿尔伯塔的价格”。大宗商品也将帮助萨斯喀彻温和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的经济得以平稳过渡。 预计萨斯喀彻温的铀产量将继续上升,石油产量将超过2023年的水平。对BHP Group Ltd.位于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的Jansen钾矿的75亿美元投资也有望推动该省经济增长。在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石油产量占产值的20%,桑科尔能源公司(Suncor Energy Inc.)的特拉诺瓦海上油田自2019年以来重新投产。但这三个省份的预期好日子并不意味着加拿大将避免经济收缩。 “我们还是认为加拿大几乎所有地区将在2024年经历减速,以应对急剧上升的借贷成本和我们贸易伙伴扩张减弱的影响。”Desormeaux说,“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将有助于经济反弹。”
lg
...
佳华168
2024-01-26
ETF市场日报(1月26日):房地产、银行等核心资产回暖,新一只“美国50ETF”即将开始募集
go
lg
...
了产品价格的波动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
经济学家
杨德龙表示,跨境ETF投资不是没有风险的,当前,海外市场普遍处于历史高位,一旦发生趋势反转,很可能会致使跨境ETF出现较大下跌。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汇率风险,跨境ETF的投资涉及不同货币的兑换,当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ETF发行市场方面,又一只美国50ETF(159577.SZ)将于下周一开始募集 公告显示,美国50ETF(159577.SZ)将于2024年1月30日开始募集,或将成为市场是第二只跟踪MSCI美国50指数的A股ETF。 美国50ETF(159577.SZ)紧密跟踪MSCI美国50指数。MSCI官网数据显示,MSCI美国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苹果、微软公司、亚马逊、英伟达、谷歌等众多优秀科技公司。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CES2024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盛会,半导体以及AI PC、VR/AR、汽车和机器人等终端技术创新持续,AI不仅贯穿展会,更可能将成为全球科技的风向标。 2024年1月25日公告显示,红利低波50ETF(159547.SZ)于今日正式成立。 方正金工分析指出,股债息差是推动红利板块走强的重要因素。自2018年以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处于下行趋势中,到目前最新国债收益率已接近2.5%。而高股息公司本身具有较强的长债属性,当股息率大幅高于债券收益率时,对于长期配置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拜登
经济学
”不得人心?耶伦再次保驾护航 炮轰特朗普开“空头支票”
go
lg
...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四(25日)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为拜登政府的经济议程进行了辩护,指其成功应对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并引领经济复苏,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接受美媒《ABC News》采访时,耶伦认为今年“没有理由”出现经济衰退,并坚称消费者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变得更加乐观。
lg
...
marsh
2024-01-26
Bankless:为何EigenLayer是下一个价值十亿美元的空投机会?
go
lg
...
围内。 虽然EigenLayer的代币
经济学
目前尚不清楚,但进一步假设他们将向早期用户空投其代币供应的10%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这将使该协议轻松成为一个价值十亿美元的空投! 这对存款人意味着什么? 目前,EigenLayer中存入的ETH数量为76万,并且即将进行的LST上限提升将增加存放的以太坊数量。存款人每抵押1 ETH每小时将获得一个积分,总共积累了大约10亿点。 目前无法知晓将存在多少EigenLayer积分,因为尚不清楚空投将何时进行,以及在那个时候ETH将赚取多少积分,但我们知道Polymarket目前认为EigenLayer空投在四月之前到来的几率为13%。 假设从下一次提高存款上限开始,EIGEN空投至少还需要180天,而在此期间管理的ETH数量呈线性增加至100万,那么在空投时将存在大约48亿积分。 在估值范围为100亿到200亿美元的情况下,假设总EIGEN供应量的10%被空投,存款人可以期望每个积分赚取0.21美元到0.41美元,表示EigenLayer在2月5日再次提高LST上限时存入的ETH可以获得907美元到1814美元的空投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估算需要满足许多假设,这只是非鲸鱼存款人可以期望获得的最小分配;对EIGEN代币的分配层级的实施,以及对最大分配的上限,将有利于小额存款人! 如何最大化EigenLayer空投机会? 要获得 EigenLayer 空投资格,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您的日历上标记 2 月 5 日存入 ETH 的提醒!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26
首席
经济学家
夏乐:中国退休人士的年龄从全球来看相对较低
go
lg
...
汇率等走势如何。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
经济学家
夏乐在百度《有识》栏目就当前一些热点话题做了分享。他认为多数城市仍高度依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雇员的消费。他们是过去最稳定的消费群体,如果他们的收入受到影响,未来消费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对于房地产问题,他认为市场上多数声音预计触底的最快时间是2025年,这之后会有一定的反弹。 1、如何看待2023年经济数据? 2023年GDP增长5.2%,与我们预期一致。由于2022年基数低,只有3%,中国在正常情况下应能达到5%的水平,但还需关注问题所在。在这张成绩单中,问题最突出的,我认为是房地产,房地产拖累了经济增长,而其他如消费、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表现还可以,存在着一些亮点。制造业投资非常火爆,制造业的产出如新能源车、光伏、造船和半导体等行业有显著进步。出口方面,中国去年汽车出口全球第一,造船业出口也在向上攀爬。在进口方面,进口替代现象明显,像半导体之类的高科技元件已实现国产化。总体来说,这些进步令人高兴。 但还有一个问题让我们有一点忧心。到去年12月我们看到CPI处于不到0.5%的水平,PPI已经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负值,去年12月PPI同比下降2.7%,因此大家就可能会担心是不是通缩的风险在增加,我认为管理层应注意这个问题,并随时准备采取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以避免经济陷入通缩。因为如果发生通缩,再加上房地产部门的困境,将对经济造成影响。至于政府债务方面,中央政府债务状况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糟。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大规模削减开支,包括公务员的工资,这导致许多公务员收入显著减少。 中国除了一些制造业和有拳头产业城市,其他城市仍高度依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雇员的消费。他们是过去最稳定的消费群体,如果他们的收入受到影响,未来消费能力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也可能对未来经济产生影响。整体来看,2023年的经济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制造业越来越发达,我认为可以说中国制造业是世界级的,这并不夸张。忧的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和通缩风险依然存在,意味着未来一年甚至到明年仍面临许多挑战。 2、如何看待当前资本市场表现? 股市下跌的问题比较复杂,有时可能找不到具体原因。我个人认为,从5.2%的成绩来看,它符合政府对经济的预期。但从市场的角度看,5%左右的增长率可能被认为较低。但我们要实事求是,我记得在2023年初,当政府公布5%左右的目标时,市场对此有所反应,认为目标定得较低。特别是与前两年相比,2020年只有2.2%的水平,而2021年超8%。现在又回到了5.2%,这引起了一些担忧。另外,这可能与政府部门对经济的预期的表述也有关系。政府部门的口径是设定了5%的目标,结果我们达成了它并稍稍超过,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市场对此不太买账,可能认为本来应该有更高的增长,而政府满足于5%,未来是否会设定越来越低的目标并满足于达成。 我觉得整个市场,无论是香港离岸市场还是国内在岸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市场情绪,这可能导致当天的调整。当然,目前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美国较高的利率,原本预期3月份就降息,但通过对一些数据或者美联储官员的发言的分析判断,降息可能推迟,这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此外,地缘政治问题也加重了中国投资者的担忧。综合多种原因,资本市场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情绪较弱,信心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负面的调整也是正常的。 3、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形势? 关于房地产问题,从价格和开工量两个方面来看,认为今年就能到底的想法可能有些乐观。近期我与其他的首席
经济学家
一起在上海开了个会,大家对房地产问题的困难有一定的共识。有人认为说上边可以出台一些比较有力的政策,就所谓的“大招”,也有人认为要单纯依赖房地产自己的市场机制来调整。尽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普遍认为房地产问题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无法完全解决,大家预计触底的最快时间是2025年,这之后才会有一定的反弹。但是,个别城市可能不一样,对于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由于之前价格过高,供给没有明显过剩,可能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因政府卖地少,房地产商楼盘建得少,无法满足刚需,可能会提前出现反弹,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确实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因此这些市场的出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然而,由于我们是一个统一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购房者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当看到北京、上海的房价下跌时,这些小城市的民众可能也会感到害怕,不敢去购房,这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房地产市场的已经调整很久了,但仍需要更长时间来解决问题。 此外,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与海外有很大不同。很多开发商,尤其是民营开发商,现在面临资不抵债的问题。他们的欠款可能会影响上下游企业,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变得更长,过程也更痛苦,因此,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不宜过于乐观。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能够出一些“大招”,以快速解决房地产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市场的部分可以慢慢调整,但有些问题不是市场可以自己解决的,例如,现在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旧有开发模式有很大的扭曲,需要外部强力进行校正,然后再让市场去慢慢调整。因此,我个人还是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大招”,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市场。 4、如何看待产业链的转移? 现在产业链外移主要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担忧,导致一些国际企业采取“去风险”或“近岸外包”等措施,将原本在中国布置的产业链外移。这种外移不仅涉及企业工厂的外移,还包括要求提供商将自己的部分产能、车间也一起迁移。例如,苹果要求其在中国的供应商跟随它前往印度,因为苹果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希望在印度显著提升其生产量。在方向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近岸外包,其中拉美的墨西哥、亚洲的越南和印度是比较容易受益的地区。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波兰和西班牙,这些已经是相对高收入的国家,也可能从产业链外移中受益。 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我们都希望这些产业链能够留在国内,因为过去制造业的显著进步和今天世界级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得益于我们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我们通过学习他人的东西,得出自己的技术,如此,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上不断向上攀爬,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过去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人家把部分工厂搬走,那对我们的未来发展进程确实有一定影响。此外,这对于就业也有重要影响。过去,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雇佣了大量工人,包括纺织和电子行业,比如说富士康,这些企业对于国内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如果产业外移,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影响。最后,我们的一些技术也会受到影响。我们知道,当你会做一样东西时,周边的其他产业可能会慢慢兴起,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的现象。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研发的一些高精尖技术。因为我们有制造,所以会形成很多积累,包括管理技巧和经验。除此之外,“干中学”也会帮助我们形成很好的技术。然而,在产业外移的过程中,这些技术恐怕也会不可避免地向外转移,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会带走中国的员工。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利的方面,但目前从国内管理层对于产业外移的态度来看,还是比较宽容的。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并不是中国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需要迁移,如果中国不允许多这些企迁移,那么这些企业可能面临没有工作的困境,而如果允许企业向外迁移,这些企业可能在海外开辟出新的天地。此外,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将所有生产线都转移出去,只是部分转移。 所以很多时候产业外移是无奈之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有益的溢出。在这种情况下,明显还是有限的。我这里提个醒,看到产业外移时,要考虑到不同的背景,有些外移是海外的供应商要求,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应该加以太多限制。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有些中国企业要到国外发展,是否与环境有关。我和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中国搞创新后很快就有仿制者,所以花很多钱搞创新,开发出新品,如果在中国创新并推向国内市场,由于中国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竞品很快就会出现,如果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价格被压得很低,企业利润微薄。所以有些企业采取这样的策略:开发出非常好的产品,不在中国发布和生产,而是选择在海外生产。因为在海外竞争较少,企业可以先赚一些利润。等到海外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后,再考虑回国与同行竞争。 大家说的所谓的“卷”,国内就非常卷,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就需要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政府到底能够做些什么?能够让这些企业不把自己的生产移到海外,让他们本土创新,本土进行生产,本土进行销售。我认为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的政府需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然后再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就像我所讲的,它关系到就业、产业的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对这样的事情做更多的研究,然后再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5、如何看待2024年人民币外汇走势? 人民币在2023年确实面临了很大的压力,汇率一度贬值超7.3,接近7.4,这是疫情期间创造的历史最低点。政府不希望出现大规模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资金大量流向海外,增加新的贬值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开始发力外汇市场,但介入的时间不是很长,随着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压力得到缓解。从全球角度来看,去年影响各国汇率的最大因素是美联储的加息。一些国家跟随美联储加息,其货币表现相对较好。而中国、日本等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国家,由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其货币在去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其中日本贬值幅度更大。 总体来看,贬值压力主要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关,因为汇率是相对价格,受到他国经济情况的影响。但是这个问题在今年应该会有所缓解,尽管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所推迟,但已意识到加息可能接近尾声,降息只是时间问题,要看美国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去年11月开始,市场情绪有所恢复,人民币出现一波升值。 在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化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多影响,因为市场对美元的预期已经相对一致,对于中国,需要关注是否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也是我参加首席
经济学家
论坛得到的感想。关于降息,大部分
经济学家
的预期是存在的,因为中国目前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这还没有实现,但是风险在不断增大,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实际利率偏高,所以有必要对利率进行一定的调整。
经济学家
们的意见通常很难达成一致,但在货币政策上,大家普遍认为可以通过降息和其他货币宽松方式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难得的共识。因此,我认为今年实现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将对经济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降息可能会导致汇率受到负面影响,因为美国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环境,导致息差进一步扩大,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无论是汇率、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疫情后经济反弹不强劲,大家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如果降息能够有效,将有助于挽回经济下滑的压力,提升大家对经济未来的信心,这将支撑资产价格,对汇率、房价和股票价格都有正面作用。因此,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拉扯将会持续存在。政府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个人还是认为这种信心的正面力量会更强,原因在于美国的降息是可以预期的,它今年降了之后,明年还会降,所以在这样的大的环境下,我们判断人民币可能会有一定的升值,当然这个升值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多,我们到年底的预测是以美元来计,将到1:6.9,现在大概是1:7.2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未来应该还有3个点的小幅升值,我们也猜想升值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原因在于上半年无论是中国的降息还是美国的降息,即便发生,次数应该也比较少,大势还没有完全确定。如果中国在降息之后,能够把自己的经济预期提升起来,那么下半年再配合美国的这种降息,应该说对于我们的汇率是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这种升值绝大可能会发生在下半年。 6、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如果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会有哪些影响?对刺激生育有什么建议? 从全球角度来看,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包括日本、欧洲和韩国。以日本为例,虽然人口负增长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夸大了。除了人口负增长,日本还面临其他问题,如泡沫破裂和不正确的政策,这些都对其经济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问题归咎于人口负增长。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但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没有日本那么大。 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年轻人口不足,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同时,消费者数量相对增加,给养老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为工作人口减少,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这种影响在出现老龄化和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人口负增长会导致社会创新活力不足。大家通常认为年轻人更具有创造力,当一个社会有更多老年人的话,就有一种所谓的“暮气”,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还可能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解决。但总体来说,人口负增长可能会对社会创造力带来影响。我们知道现在的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是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性。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干中学”,在不停地创新,所以人口负增长可能对于这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也不能说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就确定了。我认为无论是2022年还是2023年,大家多多少少对于生育的选择是受到疫情影响的,那么到2024年我想可能会有一定的恢复。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之前的这种独生子女政策,导致育龄妇女越来越少,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那么这对于未来的生育率肯定是会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来讲,如何能够对冲,或者说是如何来鼓励生育,我相信,不单单是对于中国,应该是对于全球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对于中国来讲,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空间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智能化、自动化替代劳动力。在养老金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中国的退休人士的年龄在全球来讲是相对比较低的,特别是跟发达国家相比,美国退休年龄六十七岁,很多欧洲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六十五岁。 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好处是人口基数大。有一千万人创新和有一亿人创新,这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参与创新的人数其实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提高个人的能力,增加人口的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新的能力,如果外边再有好的环境,那么我相信中国应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不到1000万的出生人口其实是很多国家人口的总数。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2012年时,还是日本前首相安倍在的时候,就推出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对于育龄妇女的补贴,建幼儿园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在政策这样的杠杆调节之下,至少抵御人口问题对于经济的冲击,让它最小化,应该说是非常有希望。特别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中等收入国家,那么还是有很多空间来发展经济。所以如果政策得当的话,我想人口问题对于我们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备注:本文分享于2024年1月19日】
lg
...
金融界
2024-01-26
不寻常:人行行长亲自宣布!中国加大刺激恢复信心,但这就足够了吗?
go
lg
...
。 瑞银投资银行亚洲经济主管兼首席中国
经济学家
汪涛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央行的)最新公告可能被投资者解读为,开始从之前的被动和零散措施中进行政策转向,他们将继续寻找政策支持的进一步迹象和行动。” 北京方面一直不愿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鉴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立场,这也会扩大中美之间的收益率差距。中国央行周一再次维持LPR利率不变。 野村首席中国
经济学家
陆挺说,中国央行周三宣布的降准幅度超过了该公司此前25个基点的预期。 他在周四的报告中说:“我们认为,这次超出预期的降准进一步表明,中国央行和高层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担心持续的经济衰退以及最近的股市表现。” “更有趣的是,这一政策决定是以一种不太寻常的方式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新闻发布会的问答环节上亲自宣布这一决定,”陆挺说。 潘功胜周三告诉记者,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局将很快出台措施,鼓励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开发商放贷。该文件于当天晚些时候公布。 “这是监管机构加强对开发商信贷支持的重要一步,”瑞银的汪涛称,“开发商融资要想从根本上持续改善,房地产销售就必须停止下滑,开始复苏,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努力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问题只是打压中国投资者情绪的几个因素之一。庞大的房地产业拖累了经济增长,再加上出口下滑和消费低迷,使经济未能像预期的那样迅速从疫情中复苏。 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已稳步跌至多年低点。在一系列政府声明和媒体报道表明政府即将对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提供支持后,股市本周转高。 美国银行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Winnie Wu周四在CNBC节目中说,这些稳定股市的努力有助于为阻止市场投降和进一步下跌奠定基础。 但她指出,中国经济需要出现根本性好转,投资者才会重返中国股市,这需要时间。 2万亿元的刺激? 根据上周公布的官方数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3年增长5.2%。这与过去几十年的两位数增长相比明显放缓。 据官方消息,中国总理李强周一呼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促进市场稳定和信心。 周二,彭博新闻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国当局正在寻求利用国有企业的资金来稳定市场——出台约2万亿元人民币(合278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 花旗的Philip Yin及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央行行长潘周三没有提及该基金,尽管他主动谈到了资本市场。他们说,考虑到目前的监管规定,这2万亿元资金需要在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内到位,而且只相当于目前交易量的一小部分。 花旗分析师表示:“最重要的是,这似乎不足以对经济中的潜在挑战产生真正的影响。” 对于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和企业来说,在中国政府打击互联网科技公司、游戏行业、教培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之后,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以科技竞争为中心的中美紧张关系也打压了市场人气。 自去年夏天以来,中国当局一直强调要大力支持非国有私营部门。 景顺(Invesco)亚太区(不包括日本)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说:“最终要使基本面回到正轨,信心和情绪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这就是为什么最近的措施旨在提振信心。” “通往经济正常化的道路在于中国家庭和企业的钱包,而不是中国的刺激工具,”他告诉CNBC。 寻求财政支持 但市场总体上一直在等待更多行动。中国当局在去年10月份已经宣布发行1万亿元政府债券,同时罕见地增加了赤字。 花旗分析师表示:“为了应对宏观挑战,仍需要更大程度地打开货币盒子——可以说是更广泛的财政政策和放松去杠杆化政策。” 报告称,潘行长关于中美货币政策差异缩小的评论是“未来更多货币宽松政策的线索,特别是美联储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放松货币政策”。 中国将于明年3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届时可能公布更大范围的财政赤字和未来一年的其他政策。
经济学人
智库(EIU)周四在其《2024年中国展望》中说,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帮助下,中国领导人可能会将未来一年的增长目标定为5%。 该报告指出,中国领导人在去年12月举行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呼吁进行新一轮财政改革。EIU补充说,这些细节可能会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公布,“可能在2024年初举行”。
lg
...
风起
2024-01-26
会员
邦达亚洲: 欧洲央行利率维稳释放鸽派信号 欧元承压收跌
go
lg
...
应对通胀,将是判断美国经济走向的关键。
经济学家
预计,限制性利率维持的时间越长,对需求,以及招聘和增长的影响就越大。市场普遍预计,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始讨论放宽货币政策的问题,下周仍将按兵不动,将利率维持在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欧央行议息会议连续第三次停止加息,拉加德整体表态偏鸽。前瞻指引方面,拉加德仍然强调讨论降息为时尚早,但其承认通胀取得进展,并表示此前上涨的工资增速企稳,暗示需要观察工资增速以及3月欧央行经济预测,为3月/4月降息留下伏笔。缩表方面,2024年上半年维持PEPP再投资,2024年下半年PEPP每月下降75亿欧元,2024年底结束PEPP再投资,与此前会议一致。截至北京时间23:15,相对决议公布前,市场降息预期升温,4月降息概率从64%上升至92%,2024年累计降息幅度上升3bp至143bp;经济基本面方面,欧央行认为欧元区勉强避免(narrowly avoided)技术性衰退,且未来增长有望回升;通胀未来将延续回落态势。货币政策路径方面,拉加德表示讨论降息为时尚早,“有概率”在夏天降息。
lg
...
邦达亚洲
2024-01-26
上一页
1
•••
967
968
969
970
97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美副总统:特朗普正“考虑”对中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lg
...
中国向美国释放一个重大信号!北京宁愿牺牲部分产能,也要少买……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拘留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曾协助美中关系
lg
...
中国房市突发重磅!这家开发商遭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清盘 恒大后资产规模最大
lg
...
黄金短线突然一波急跌!金价重挫逾15美元 FXStreet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