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任泽平:过去20年中国老百姓主要还是买房,七成财富在房子上
go
lg
...
近日,泽平宏观创始人、
经济学家
任泽平在腾讯财经《年中问计》栏目中表示,我们现在的房贷负担水平还是偏高的,因为中国的利息、利率在全球还是偏高的。 当然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过去中国老百姓缺少多元理财的方式,中国股市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成为老百姓财富的蓄水池、放大器,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行情不好的时候也都是血亏,再加上前几年的P2P给中国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实过去20年中国老百姓主要还是买房,所以也造成了老百姓大量的贷款也好、资产也好,都配置在房子上面去了。 据其团队测算,中国居民大部分财富在房子上。2022年,中国住房市值大约430万亿人民币,是GDP的3.7倍。 2022年,股市大约是80万亿元,债市大约150万亿元。也就是说,居民资产里,股市、房市加债市,房子大约占总财富的七成左右。 任泽平表示,再加上在中国经济过去高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贷款利率整体偏高,现在我们增速换挡,经济增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把利率中枢调下来。 这里主要还是存量这块怎么解决?因为这几年利率下来以后,存量和新增的利差比较大,这就带来了原来早期的这些购房者贷款的人就比较吃亏。 现在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增长没有以前那么快了,所以这时候就会造成他们还贷的压力和生活的困境,就需要政策进行干预,来降低存量房贷的利率。
lg
...
金融界
2023-08-03
中国将重蹈日本"失去的20年”覆辙?诺奖得主、摩根大通:情况恐会更糟糕
go
lg
...
蹈如本覆辙?克鲁格曼:只会更糟 诺贝尔
经济学
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表示,中国经济正走向严重衰退。 这位顶级
经济学家
将中国今年迄今令人失望的经济表现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困境相提并论,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开始下滑。 “中国最近似乎步履蹒跚,一些人一直在问,中国未来的道路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我的回答是可能不会——中国会做得更糟,”克鲁格曼近日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 克鲁格曼说,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关键的人口问题而陷入困境,与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类似。 低生育率和低移民率导致日本的劳动人口在本世纪头十年迅速下降。这导致日本经济投资疲软,进而推高了债务余额。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工人难以找到工作,中国的劳动人口也在减少。中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上一季中国青年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1%。 克鲁格曼说,最重要的是,中国还受到经济不平衡的影响,疫情后需求难以反弹。制造业活动在5月份收缩,而占中国经济约五分之一的房地产活动也陷入停滞。 这些因素让专家们对中国的未来发出了警告。克鲁格曼说,具体来说,中国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新兴经济体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即经济快速增长到一定程度,然后停滞不前。 “如果中国正走向放缓,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它能否复制日本的社会凝聚力——即在不造成大规模痛苦或社会不稳定的情况下管理较低增长的能力。我绝对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但有没有迹象表明,特别是在一个反复无常的威权政权统治下,中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其他专家警告说,在迄今令人失望的经济复苏中,中国经济可能会遇到麻烦。根据一家智库的说法,随着需求持续下降,重新开放的努力“注定要失败”,另一位专家将中国重新开放的尝试描述为“哑谜”。 备注:STEM是一个常见的缩略词,它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数学)。因此,STEM教育或STEM领域是指将这四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技能。
lg
...
财经风云
2023-08-03
对冲基金历史性缩水!强制清算平仓、过度杠杆化来袭 空头挤压恐引发“大崩盘”
go
lg
...
元破坏预算的“隐形刺激”为美国总统拜登
经济学
(Bidenomics)提供资金,甚至惠誉现在也发现了这一点,导致其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原始的AAA下调至AA+。 ZeroHedge提到:“对冲基金一旦出现大幅波动,最近几周为压低波动率指数而建立的所有空头波动率头寸会发生什么?重新定价较低,波动性爆炸。” “也许像今天这样的事件将催化这一过程的最后、也是最痛苦的一步。正如彭博社的希瑟·伯克(Heather Burke)所写,即使在惠誉下调评级之后,股市波动性仍然处于休眠状态,从而产生了看不见的风险。如果波动性突然爆发为另一次波动,太多做空波动性的交易者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震动,”该评论写道。 Burke继续说道,标准普尔500指数正在下跌,而0DTE期权的波动性指标则接近历史低点,这表明市场乐于押注任何近期的恐慌情绪。“与此同时,美国银行表示,由于多头过于自信而不愿购买保护,下行对冲已成为你可能见过最便宜的。” 与此同时,彭博社丹尼·伯格(Dani Burger)也指出的那样,如果股票抛售因惠誉下调评级,或任何其他原因而变得更糟,这种背景令人担忧。随着做空波动率交易再次成为常态,这与2018年的Volmagedon没有太大不同,尽管当时的做空是通过交易所交易票据建立起来的。” 任何人都在猜测这种情况何时发生,但市场知道一件事,一些最聪明的资金不会等待答案。事实上,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家丹·勒布(Dan Loeb)在周二(8月1日)的信中表示,他削减了单一名称空头的规模,以限制其对冲基金Third Point遭受挤空的脆弱性。 勒布在给专业订户的信中表示:“卖空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 (来源:ZeroHedge)
lg
...
小萧
2023-08-03
终局之战? ——解读Ripple案判决及其影响
go
lg
...
货币项目方考虑采用不同于目前主流的代币
经济学
。 六、怎样的未来 ConsenSys全球监管事务总监Bill Hughes认为,不太可能看到SEC改变其硬性指控策略。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操作者,Gary Gensler会加倍强化执法力度,并通过这样做,向所有可能质疑他的策略和风格的人展示实力。因为软弱就是政治上的死亡。鉴于SEC一向把加密货币作为证券所采取的明确而积极的执法立场,不应指望它会从长期坚持的立场上退缩。相反,Ripple案的判决结果可能倒逼SEC改进其执法理论,完善其执法工具。例如,SEC可能会在二级市场购买与“向投资者做出的承诺和要约”之间建立更具体的界限,以缩小程序化销售免责的适用范围。它也可能会制定和提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员工为交换Token而提供的对价,从而使之满足豪威测试。 因此,尽管Ripple案判决是加密行业与SEC的法律博弈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但它并没有解决争议的关键,因此远不是这场博弈的终局。判决出炉后,专业人士重新把目光投向国会山,呼吁其通过立法使加密货币投资正常化纳入合规框架,赋予所有Token交易明确的法律地位,要求积极的披露制度,并废除证券法中以与监管合同工具相同的方式监管没有合同承诺的Token的要求。正如Bill Hughes所指出:“现在是时候结束跨机构的争吵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最终建立一个与技术完全相符的监管框架”。 参考资料 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nysd.551082/gov.uscourts.nysd.551082.874.0_2.pdf 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nysd.594150/gov.uscourts.nysd.594150.49.0.pdf 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magazine/2023/07/13/ripple-labs-ruling-throws-us-crypto-token-regulation-into-disarray/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ripple-decision-cause-crypto-celebration-momentarily-best-star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ZngJE1lZY&t=25s 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magazine/2023/07/14/ripples-legal-win-means-its-time-for-crypto-to-stand-up-to-the-sec/ [1] 简易判决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在经历了起诉、答辩、证据开示后,如果在根据所适用的法律可能影响案件结果的重要事实上不存在真正的争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出申请,将全部或部分争议作为法律事项做出判决,而无需庭审。简易判决意味着法院认为不存在有争议的重要事实和法律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完整的审判程序,直接做出结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经济学人
:投资者今年学到的五件事
go
lg
...
经济学人
的文章指出,过去一年的经历证明,经济和资产价格比人们担心的更具弹性。
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曾开玩笑,在过去五次经济衰退中,有九次是由股票市场预测的。 如今美股又被说成在玩 "狼来了"的游戏。 去年悲观情绪席卷全球交易大厅,资产价格暴跌,消费者哀嚎,经济衰退似乎不可避免。然而,迄今为止,德国是唯一一个真正经历过衰退的大型经济体,而且是温和的衰退。 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现在更同意经济"软着陆",即央行在成功抑制通胀的同时,不会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市场几个月来一直处于狂欢状态。 趁着夏日的冷清,投资者有机会对今年迄今为止的情况进行反思,以下是投资者学到的一些东西。 美联储是认真的... 今年年初的利率预期很奇怪。美联储在之前的九个月里,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收紧了货币政策。然而,投资者仍然顽固地不相信央行的鹰派态度。 2023 年伊始,市场价格暗示利率将在今年上半年达到 5%以下的峰值,然后美联储将开始降息。 与此相反,央行官员则认为今年年底利率将高于 5%,直到 2024 年才会削减利率。 官员们最终占了上风。通过在银行业危机期间继续加息,美联储终于让投资者相信自己对抑制通胀是认真的。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在今年年底将达到 5.4%,仅略低于央行官员自己的预测中值。 这对央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此前各国央行对价格上涨的反应过于迟钝,信誉受损。 然而,大部分借款人都能渡过难关 在廉价货币时期,借贷成本大幅上升的前景,有时可怕但难以相信。事实证明,利率上升是真实的,但并不可怕。 自 2022 年年初以来,最高风险(或 "垃圾")债务的美国公司,平均利率已从 4.4% 上升到 8.1%。不过,破产者寥寥无几。在过去 12 个月里,高收益借款人的违约率有所上升,但仅为 3%左右。 这比以往的压力时期要低得多。例如,2007-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违约率上升到 14% 以上。 当然,这可能意味着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到来。许多企业仍在消耗大流行期间积累的现金缓冲,并依赖于利率开始上升前固定下来的低廉债务。 然而,希望还是有的。将利润与利息成本进行比较的垃圾借款人利息覆盖率,接近 20 年来最健康的水平。利率上升可能会让借款人的生活更加艰难,但还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危险。 并非每家银行倒闭都意味着重回 2008 年 3 月 10 日,美国中级贷款机构硅谷银行内爆,随后的几个星期里,人们陷入了恐慌之中。硅谷银行倒闭后,其他地区性银行也出现了挤兑,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国银行也倒闭了,而且似乎蔓延到了全球。 瑞士信贷这家拥有 167 年历史的瑞士投资银行,被迫与其长期竞争对手瑞银成婚,德国银行德意志银行也一度摇摇欲坠。 所幸的是,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得以避免。自 5 月 1 日第一共和国银行倒闭以来,再也没有银行倒下。尽管美国银行股的KBW指数自 3 月初以来下跌了约 20%,但股市在几周内就摆脱了损失。 对长期信贷紧缩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 然而,这一结果并非毫无代价。美国的银行倒闭噩梦没有成真,是因为美联储临时推出了庞大救助计划。这意味着,即使是中等规模的贷款机构,现在也被视为 "大到不能倒"。这可能会鼓励这些银行不计后果地冒险,因为它们会假定一旦出了问题,央行就会出来擦屁股。 瑞士信贷被 强制收购( 股东没有投票权),绕过了监管机构煞费苦心制定的 "解决 "计划,这种计划详细规定了监管机构应如何处理倒闭银行。官员们在和平时期信誓旦旦地遵守这些规则,但在危机中却又弃之不顾。 金融领域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仍然缺乏被广泛接受的解决方案。 股票投资者再次豪赌大型科技公司 对于美国科技巨头的投资者来说,去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时期。 2022 年初,这些公司看起来不可动摇,仅五家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微软和特斯拉)就占据了标普 500 指数近四分之一的价值。但利率的上升让科技公司有点慌。 这一年中,这五家公司的价值下跌了 38%,而其他指数仅下跌了 15%。 现在,这些庞然大物又回来了。与 Meta和英伟达这两家公司一起,"华丽七雄 "在今年上半年主导了美国股市的回报,股价一路飙升,到 7 月份,已占纳斯达克 100 指数价值的 60% 以上,促使纳斯达克调整 了权重,以防止指数头重脚轻。 科技股的大涨,反映了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巨大热情,也反映了人们坚信最大公司更有能力利用人工智能。 收益率曲线倒挂并不意味着立即灭亡 股市上涨后,现在只有债券投资者在预测尚未到来的经济衰退。 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通常高于短期债券,这是对长期贷款人面临的更大时间风险的补偿。但自去年 10 月以来,收益率曲线出现了 "倒挂":短期利率一直高于长期利率。这是金融市场认为经济即将衰退的最可靠信号。 逻辑大致如下。如果短期利率高,大概是因为美联储收紧了货币政策,以减缓经济和抑制通胀。而如果长期利率较低,则表明美联储最终会成功,诱发经济衰退,从而需要在更遥远的将来降息。 在过去 50 年中,这种反转(以十年期和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只发生过八次。每次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果然,当最近一次反转在 10 月份开始时,标普 500 指数创下了年内新低。 然而,从那时起,经济和股市似乎都违背了地心引力。这很难让人放松警惕:在通胀率下降到足以让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前,可能还会有其他事情发生。 但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指标,失灵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在充满意外的一年里,这将是最好的意外。
lg
...
加美财经
2023-08-03
突发!美媒最新爆料:美司法部正考虑对币安提起欺诈指控 比特币闻讯“飞流直下”
go
lg
...
2007-2008年房地产崩盘而闻名的
经济学家
、“末日博士”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认为,整个加密生态系统都是腐败的,我们应该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这些人应该离开这里,”他说。 美国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也呼吁对币安涉嫌向国会撒谎进行额外的刑事调查。“币安和币安美国的这些行动代表了潜在的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可能使公司官员受到罚款和监禁,”她写道。 Semafor表示,美国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为在其境内运营的加密公司创造了一个模糊而不稳定的监管环境。 这促使加密行业的许多人投入了那些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努力吸引加密企业的国家的怀抱。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提起了另一项诉讼,似乎决心进一步将数字资产赶出美国。另一方面,立法者可以通过制定新的行业监管规则来保护消费者,使美国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并为消费者提供比Binance和FTX等离岸交易所更安全的选择。
lg
...
财经风云
2023-08-03
EIA报告:美国原油库存暴跌创纪录,美油布油双双回落
go
lg
...
意味着只有当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拜登
经济学
崩溃、1万多亿美元刺激政策不再奏效时,战略石油储备才有可能被重新填补。 由于整体市场避险情绪盖过了美国原油库存创纪录下降的影响,油价在EIA数据公布后下跌。交易商表示,市场忽视这份报告的部分原因是所谓的调整系数继续大幅波动,这让市场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CIBC私人财富管理公司高级能源交易员Rebecca Babin表示:“库存减少的数量当然是巨大的,但一般来说,我们会从这里失去一些季节性的动力。宏观风险交易再次抬头,所以市场不会因为库存下滑而买入原油,而是将其作为卖出的机会,因为未来几个月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lg
...
Sue
2023-08-03
ADP数据显示美国企业7月份新增就业人数超过所有
经济学家
预期
go
lg
...
人数增长32.4万人,超出了调查的所有
经济学家
的预期。 就业增长的范围相对广泛,休闲和招待行业增长20.1万人带来助力。除南部之外的每个地区都增加了就业机会。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雇员少于250人的企业。 雇员人数至少500人的企业连续第三个月裁员。累计裁员规模创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水平。 薪资增长继续放缓。原职员工7月份的薪资同比增长6.2%,为2021年11月以来最慢增速。跳槽员工的年薪增幅中位数为10.2%,为两年来最低。 “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健康的劳动力市场继续支持家庭开支,”ADP首席
经济学家
Nela Richardson在声明中表示。“薪资增长继续放缓,但没有失业范围广泛的情形。”
lg
...
金融界
2023-08-02
美银成为首家不再预计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的华尔街大行
go
lg
...
着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日渐乐观,美银
经济学家
撤销了对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的预测,成为第一家正式取消这一预期的华尔街大行。 短短一周前,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告诉记者,美联储内部的
经济学家
已经不再预计经济会衰退。 Michael Gapen牵头的美银
经济学家
在宣布新的预期时称,过去三个月,经济表现有所改善,包括失业率低、物价压力缓和,这是其调整预期的关键因素。 “最近新发布的数据让我们重新评估了先前的观点,即2024年温和衰退是美国经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景,”他们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过去三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长2.3%,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点附近,薪资和物价压力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尽管是逐步的。” 他们写道,预计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2%,2024年增长0.7%,2025年增长1.8%。2023年和2024年的GDP增速预期分别比之前的预期高出0.5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lg
...
金融界
2023-08-02
惠誉剥夺美国最高级信评挫美元振美债 官员反驳、两党互批
go
lg
...
前身为推特)上表示,降级的原因是“拜登
经济学
”。 拜登采用“拜登
经济学
”一词来解释他的经济议程,最近几周他在全国各地宣传政府取得的成就希望翻转民意,民意调查显示,选民不赞成他对经济的处理方式。
lg
...
金融界
2023-08-02
上一页
1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信号!美国财长贝森特:美中已经具备达成协议的条件
lg
...
中国突然祭出意外举动!中国将对债券利息收入征税 此前数十年一直免税
lg
...
“美国恐迎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传奇投资人罗杰斯清空美股 已显著增持这一贵金属
lg
...
中国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正在掐断对西方国防公司的关键矿产供应
lg
...
非农爆雷引发金价惊人暴涨行情!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