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粘性客户,可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 在美国市场方面,2024年美国CGM市场的规模已超过60余亿美元,且规模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潜在市场需求较大。面对CGM领域相关的专利诉讼挑战,公司已在中美两地均组建了专业的知识产权队伍,制定了完备的突发情况应对策略,且拥有相对充足的资金储备去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4:国内CGM厂商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大,公司CGM在国内的放量预期如何?销售重点是否会放在美国?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国内CGM厂家相比拥有两个独特优势:一是美国是全球CGM产品最大的市场,公司在美国FDA认证、销售渠道、销售经验及品牌方面具有强优势。二是公司在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业务拓展中形成了私域,目前已服务36.6万国内糖友及2.1万美国糖友,未来照护人数仍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可通过产品加服务的打包形式形成粘性和竞争优势。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5:美国联邦政府订单未来是否可持续?三联检产品的主要渠道分布,以及毛利率和销量情况如何?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美国联邦政府订单的情况我们无法判断,但公司在过往政府采购订单交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真做事、积极进取的态度,产品交付速度,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已高度赢得各方认可。若未来有相关招标,公司会参与且有信心中标,但政府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 在渠道覆盖方面,公司的三联检OTC试剂盒通过美国的电商、药店、商超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已广泛覆盖亚马逊、CVS、沃尔玛等销售渠道,试剂盒类产品作为常规的家用上呼吸道病毒筛查医疗工具,具备较强的消费品属性,具有较好的可复购属性。2025年上半年,三联检试剂盒的毛利率高于单检产品,试剂盒产品的销售对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形成支撑。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6:公司在AI领域的布局进展如何?包括AI+硬件、糖尿病照护及产业基金投资方面的近况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首先,公司一直高度关注AI技术的发展,探索结合原有业务优势的发展可能,设立专门团队积极开展“AIoT糖尿病家庭医助”项目的研发工作。该项目旨在结合现有前沿AI技术,开发垂直模型,首先打造一套智能化、个性化的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工具。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物联网与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一个全天候的糖尿病家庭医助,助力用户在家庭环境中高效管理糖尿病、常见病及急性症状的即时响应。在互联网时代,现代人足不出户即可享用法国红酒、全聚德烤鸭,随时看电影、听音乐、与朋友视频聊天,待在家中感觉乏味时,还能通过网约车便捷出行,去想去的地方,移动互联网让普通人过上了“皇帝般”的生活,但是“皇帝”还有“太医”,要把他的健康管好、管住。当前正值AI时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公司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就是要运用AI、移动互联网、IoT技术,把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拥有自己专属的AIoT糖尿病家庭医助,并以此为切入点,最终升级为“AI家庭医生”,覆盖全科医疗,让人人拥有“太医”,这正是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事情。 其次,公司积极探索智能电子医疗硬件与AI结合的可能性,开发智能AI健康硬件,目前公司在研产品AI智能助听器就是积极的实践案例之一。 最后,公司特别关注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主要通过基金出资的方式,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前瞻性广泛布局。公司参与了50亿人民币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的投资,公司出资不超过35.6亿人民币,该母基金在人工智能领域,已通过对子基金出资的方式,力争对算法、算力、应用、数据等领域的产业链达到全部覆盖。我们致力于投资孵化出超级独角兽,在人工智能投资领域持续拓展发力。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7:公司未来在产业层面外延并购有何考虑?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持续聚焦“加速推动公司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在中国、美国的落地,以及爆款产品两大核心战略,经营业务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IVD、家用电子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如有适当机会可能会考虑与主营业务高度协同领域的收并购,且需要保持足够的审慎性;但对于非主业领域,因新行业需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和认知,可能产生较高试错成本,公司将保持高度审慎的态度去看待。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8:糖尿病护理业务目前国内外的体量,目前是否盈利,以及未来盈利能力如何?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上半年,糖尿病照护业务相关收入达到5,026.28万元;截至目前,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正在全国约50个城市、424家医院加速推广,照护的病人规模约36.6万人。在美国,医保已经明确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付费方式,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已通过新模式与约74家诊所、394名医生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照护病人数约2.1万人。 据统计,全国约有不到1500家三甲医院,排除妇幼、专科病等三甲医院后约1000余家,公司目前已经覆盖了超过40%的主要三甲医院,在目前阶段的重点仍是占领更多医院市场,服务更多患者,不断扩大管理病患人数,形成高粘性患者用户群体,而非短期盈利。在明后年,将逐步聚焦于创收创利,并在后续探索利用该模式的用户粘性促进CGM等产品形成有效营收。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29:公司最新在资产管理领域的收益率及布局情况是怎样的?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致力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公司拥有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聘请了在资产管理领域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全资子公司九安香港公司为主,以自有资金积极开展大类资产配置业务。公司学习美国耶鲁大学基金会的资产配置模式,以全球化大类资产配置视角,逐步拓宽资产配置的类别,进行多元化分散资产管理,以分散风险并寻求中长期的良好收益,从长期角度来看,希望能够达到6%-1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此处不构成收益承诺,毕竟资本市场存在波动)。目前公司在大陆、香港、纽约均有专业投资队伍梯队建设,目标是希望对各类资产研究全面覆盖。 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达到了预设的投资收益率目标。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多元化配置的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59.2%,公开市场权益占比26.2%,私募股权占比12.6%,对冲基金占比2.0%。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问题30:收回小米所持美国子公司iHealth20%股权后,与小米在国内的合作有哪些及相关业务增长情况? 答复:尊敬的投资者,公司上半年稳定推进和小米的零售合作业务,已经与小米公司合作开设了小米人车家汽车融合店以及多家小米专卖店。新零售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的一小部分,由部门自主独立决策,该板块在2025年半年度的营收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与小米品牌密切合作。目前该板块占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比例不大。感谢您的关注!问题31:今年是九安成立30周年,中长期会带领九安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答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第一是创业维艰。最初,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共同研发出国产第一代电子血压计,仅用半年时间便攻克产品难关。上市后第一个月就实现销售一千台。在当时缺乏风险投资的情况下,资金一旦断链,公司可能随时夭折。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挑战,一路走来深感创业实属九死一生。 第二是创新驱动。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完全自主研发,打造出国产第一代电子血压计,这种创新基因也深深融入了公司的发展脉络。我们始终避免在完全成熟的市场中仅靠营销、渠道或管理进行竞争,而是敏锐捕捉新趋势、开拓新变化。从国产第一代电子血压计,到最早将产品销往欧美市场,再到公司迅速成长并成功上市;随后,我们又将血压计与手机相连,推出全球第一代物联网血压计,获得苹果公司的大力支持,甚至在硅谷设立分公司,探索从硬件到物联网再到服务的全新路径。公司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坚持从0到1的开拓,至今已持续十多年。整个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建立也已近十年,这正是“创新驱动”的体现。 第三是勇往直前。无论是打造国产第一代电子血压计、全球第一代物联网血压计,还是推出额温计和新冠抗原试剂盒并在美国市场取得领先,公司始终展现出勇往直前的精神与志在必得的决心。 我们始终秉持“大道至简”的信念,坚定地以“让健康更简单、让生活更智慧”为使命,以“做全球互联网医疗及智慧生活的开拓者”为愿景,并恪守“自我驱动、深度思考、专注极致、勇往直前”的核心价值观。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32:董事长,来一段诗词作为结束语吧,勉励一下辛苦坚守几年的散户朋友们 答复:创业维艰创新驱动勇往直前大道至简九九平安!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