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北水狂买建设银行11.4亿港元抛售盈富基金与腾讯:港股资金流向透视
go
lg
...
7亿港元(股价涨2.1%),可能因其新
能源
车销量增长(2024年达190万辆,+45%)。小米集团(+1.69%)虽遭净卖出6.54亿港元,但其AI手机与汽车业务前景仍吸引部分资金。投资者需关注美联储6月利率决定及关税细节,短期可考虑高股息资产,长期需警惕科技股波动风险。 股票 北水流向(亿港元) 股价变动 行业前景 建设银行 +11.4 -0.54% 高股息防御 吉利汽车 +3.07 +2.1% 新
能源
增长 盈富基金 -10.24 -0.92% 估值压力 腾讯控股 -7.75 -1.45% 成本与监管风险 编辑总结 北水资金流向显示投资者在全球经济放缓与关税不确定性下偏好高股息防御资产,建设银行获11.4亿港元净买入,凸显内银股的避险价值。盈富基金与腾讯遭抛售,反映科技股高估值压力及获利了结需求。吉利汽车因新
能源
前景获青睐,但整体市场波动加剧,需警惕美联储政策与特朗普新关税的连锁效应。短期内高股息与新
能源
板块具吸引力,长期投资需关注宏观政策与企业基本面变化。 名词解释 北水:指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主要来自内地机构与个人投资者。 建设银行(00939.HK):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2024年净利润3326亿人民币,股息率超7%。 盈富基金(02800.HK):香港最大的ETF,跟踪恒生指数,反映港股整体表现。 腾讯控股(00700.HK):中国科技巨头,业务涵盖社交、游戏、云服务,2024年营收6092亿人民币。 吉利汽车(00175.HK):中国领先汽车制造商,专注新
能源
汽车,2024年销量190万辆。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北水净买入港股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港元流入,盈富基金与腾讯分别遭抛售10.24亿与7.75亿港元。 2025年5月15日:北水净卖出港股2.21亿港元,建设银行获7.61亿港元净买入,腾讯遭抛售23亿港元。 2025年5月14日:北水净买入港股67.07亿港元,盈富基金获52.41亿港元流入,腾讯与小米遭抛售。 2025年5月13日:北水净买入港股22.62亿港元,建设银行、阿里巴巴获买入,腾讯与中芯国际遭抛售。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mes Gorman表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反映对高股息资产的避险需求,内银股在经济放缓预期下具防御价值。”(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15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腾讯遭北水抛售可能因估值压力与关税成本担忧,短期需关注AI业务进展。”(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4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盈富基金抛售潮反映投资者对港股整体估值的谨慎态度,需关注恒指支撑位。”(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3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John Tang表示:“吉利汽车获北水买入,受益于新
能源
车销量增长,但关税风险可能影响出口。”(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0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北水资金流向分化反映市场对关税与美联储政策的双重担忧,高股息资产更具吸引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掀期权热潮:新
能源
投资新机遇浮现
go
lg
...
为投资者提供灵活的投资工具,助力捕捉新
能源行业
的增长潜力。”此举旨在增强港股市场对全球新
能源
龙头的吸引力,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风险管理与投机工具。宁德时代上市首日股价预计参考A股价格(约450人民币/股,约450港元),市值或超1.2万亿港元,有望成为港股新
能源
板块新标杆。 宁德时代市场地位与投资价值 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7%,收入约4003亿人民币,净利润4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公司主导锂电池技术,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汽车、宝马等,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90GWh,同比增长25%。首席执行官曾毓群5月15日表示:“我们正加速钠电池与固态电池研发,目标2027年实现商业化,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受北水追捧,5月16日A股收跌0.32%(446.8人民币),但港股通资金近期累计净买入超20亿人民币,显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信心。以下为宁德时代与同行对比: 指标 宁德时代 比亚迪 2024年收入(亿人民币) 4003 6021 净利润(亿人民币) 443 305 全球市场份额 37% 16% 市盈率 27.5 22.8 期权推出对市场的影响 宁德时代月度期权与衍生权证的推出将显著提升港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期权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投资机会,吸引投机资金与对冲需求,预计首日期权成交量或达50万张,参考港股其他龙头(如腾讯日均期权成交30万张)。月度期权(5月20日推出)适合中长期投资者,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则利好短线交易者。期权市场可能放大股价波动,隐含波动率(IV)预计初期达40%-50%,高于港股平均水平(20%-30%)。吉利汽车首席执行官桂生悦表示:“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将推动新
能源
产业链估值重塑,期权产品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然而,特朗普新关税(对中国125%,未来2-3周实施)可能推高电池原材料成本,短期内或压制股价表现。 期权类型 推出时间 目标投资者 预期影响 月度期权 2025年5月20日 中长期投资者 提升交易深度 每周期权 2025年6月2日 短线交易者 放大股价波动 衍生权证 2025年5月20日 投机与对冲 增加市场活跃度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投资者提供新机遇,但需警惕风险。北水近期加仓新
能源
板块(如吉利汽车5月16日净买入3.07亿港元),显示对宁德时代的乐观预期。长期看,新
能源
车全球销量预计2025年达1700万辆(+20%),利好宁德时代电池需求,但特朗普关税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博斯蒂克预测)可能推高成本与融资压力。恒生指数5月16日跌0.87%(21237.65点),新
能源
板块波动加剧。投资者可通过期权对冲风险,或关注低估值的港股新
能源
股(如比亚迪、吉利)。短期内建议关注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与期权成交动态,长期需评估技术迭代与政策风险。 编辑总结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标志着港股新
能源
板块的重大进展,月度与每周期权为投资者提供灵活工具,预计提升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宁德时代凭借全球电池市场37%份额与技术优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特朗普关税与原材料成本上升构成短期压力。北水加仓反映市场信心,但需警惕高估值与宏观政策风险。投资者应结合期权策略与基本面分析,关注上市首日表现与后续政策动向,新
能源
产业链或迎来估值重塑机遇。 名词解释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等。 港交所(HKEX):香港交易所,亚洲领先证券与衍生品市场,管理恒生指数。 月度期权:以一个月为周期的期权合约,适合中长期投资与风险管理。 每周期权:以一周为周期的期权合约,适合短线投机与高频交易。 衍生权证:由发行商发行的杠杆投资工具,与标的股票价格挂钩。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北水净买入港股2.21亿港元,吉利汽车获3.07亿港元流入,腾讯遭抛售23亿港元。 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维持10%普遍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10%。 2025年5月10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预测2025年GDP增长0.5%-1%,美联储或仅降息一次。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illy Ng表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将吸引北水资金,期权推出提升交易活跃度,但需警惕关税对电池成本的影响。”(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5日,高盛新
能源
分析师Felix Lam指出:“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份额与技术优势使其长期价值突出,港股期权产品将吸引投机资金。”(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4日,瑞银集团亚太分析师Paul Chan评论:“宁德时代上市增强港股新
能源
吸引力,但高估值与政策风险需谨慎对待。”(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3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期权市场活跃度将推高宁德时代股价波动,短期投资者可关注上市首日表现。”(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0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恰逢关税不确定性,新
能源
板块需通过技术创新应对成本压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港股分化加剧:宁德时代期权上市与北水加仓建行引领市场新风向
go
lg
...
,-6.54亿),反映对高股息金融与新
能源
板块的偏好。市场波动受特朗普新 tariff 政策(未来2-3周实施)及美联储仅降息一次预期(博斯蒂克预测)影响,恒指短期承压。 宁德时代期权上市热潮 宁德时代(CATL)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衍生权证同日挂牌。港交所首席执行官陈翊庭表示:“宁德时代期权将提升新
能源
板块流动性,吸引全球资金。”宁德时代A股5月16日收跌0.32%(446.8人民币),预计港股上市参考价约450港元,市值超1.2万亿港元。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公司2024年收入4003亿人民币,净利润443亿(+10.6%)。首席执行官曾毓群表示:“我们正加速固态电池研发,目标2027年商业化。”期权推出预计初期成交量达50万张,隐含波动率(IV)或达40%-50%,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机会,但需警惕关税成本压力。以下为宁德时代与同行对比: 指标 宁德时代 比亚迪 2024年收入(亿人民币) 4003 6021 净利润(亿人民币) 443 305 市场份额 37% 16% 市盈率 27.5 22.8 板块表现与个股亮点 新
能源
与汽车:锂电池股普涨,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受益于欧洲匈牙利工厂布局,2024年销量190万辆(+45%)。吉利汽车(00175.HK,+0.82%)获北水3.07亿港元流入,新
能源
车竞争力增强。汽车股整体走强,蔚来-SW(+2.38%)、理想汽车-W(+1.71%),但小鹏汽车-W(-1.48%)承压。 科技股分化:网易-S(09999.HK,+13.03%)因Q1经调净利润增长32%大涨,哔哩哔哩-W(+3.80%)、小米集团-W(+1.69%)表现积极,但阿里巴巴-W(-4.27%)、美团-W(-2.95%)、腾讯控股(-1.45%)受北水抛售与高估值压力拖累。摩根大通建议趁阿里回调吸纳,目标价165港元。 机器人与AI:第四范式(+11.63%)、地平线机器人-W(+5.26%)、优必选(+4.86%)领涨,机构看好AI驱动增长。地平线机器人符合港股通条件,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医药与互联网医疗:三生制药(+11.36%)、京东健康(+3.85%)走高,Q1业绩超预期推动估值修复。餐饮股普遍下跌,绿茶集团(-12.52%)、九毛九(-4.71%)表现疲软。 板块 领涨个股 领跌个股 北水流向(亿港元) 新
能源
比亚迪(+3.28%) 中创新航(-1.29%) 吉利+3.07 科技 网易-S(+13.03%) 阿里(-4.27%) 腾讯-7.75 机器人 第四范式(+11.63%) — — 医药 三生制药(+11.36%) — —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摩根大通认为,阿里巴巴云业务与本地生活亏损扩大已反映在股价,建议回调吸纳(目标价165港元),看好其AI与电商增长。中金上调腾讯2025-2026年收入预测(7308亿、7841亿人民币),维持目标价600港元,强调游戏与广告收入超预期,但监管风险需关注。摩根士丹利予渣打集团目标价113.1港元,预计全球市场与金融机构业务驱动5-7%收入增长。北水加仓建设银行(11.4亿港元)反映防御需求,新
能源
与医药板块受资金青睐。特朗普关税(对中国125%)与美联储谨慎政策(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投资者可关注高股息与新
能源
股,短期通过期权对冲风险,长期聚焦技术创新企业。 编辑总结 港股市场分化加剧,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新
能源
板块注入活力,吸引北水与全球资金。建设银行获11.4亿港元流入,凸显高股息资产吸引力;科技股承压,腾讯与盈富基金遭抛售。新
能源
、机器人与医药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网易等领涨,餐饮股普遍下跌。特朗普关税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推高市场波动,短期内高股息与新
能源
股具防御价值,长期需关注企业盈利与政策风险。投资者应密切跟踪宁德时代上市首日表现与期权成交动态。 名词解释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港股将于5月20日上市并推期权。 北水: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 恒生指数:香港股市基准指数,覆盖主要蓝筹股,反映市场整体表现。 建设银行(00939.HK):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2024年净利润3326亿人民币,股息率超7%。 腾讯控股(00700.HK):中国科技巨头,2024年收入6092亿人民币,游戏与广告业务强劲。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盈富基金与腾讯遭抛售。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网易-S Q1经调净利润增长32%,股价涨13.03%,北水抛售腾讯23亿港元。 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维持10%普遍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10%。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表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流动性,建议关注其港股首日表现。”(来源:摩根大通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阿里巴巴回调为买入机会,AI与电商业务长期增长可期。”(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反映避险需求,新
能源
与医药板块具投资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John Tang表示:“腾讯游戏与广告收入超预期,但监管与关税风险需警惕。”(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港股波动加剧,宁德时代上市与北水流入新
能源
股为市场注入新动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诺和诺德CEO辞职引发股价波动:港股与美股市场动态
go
lg
...
(01810.HK,-6.54亿)。新
能源
与汽车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0.82%)受北水青睐。科技股分化,网易-S(+13.03%)因Q1业绩超预期大涨,阿里巴巴-W(-4.27%)、腾讯(-1.45%)承压。 宁德时代期权上市热潮 宁德时代(CATL)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衍生权证同日挂牌。预计上市参考价450港元,市值超1.2万亿港元。宁德时代2024年收入4003亿人民币,全球动力电池份额37%,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期权推出预计吸引50万张成交,隐含波动率40%-50%,为投资者提供高杠杆机会,但特朗普关税(对中国125%)或推高成本,需警惕短期波动。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市场对竞争与增长的担忧,短期股价承压,但14倍前瞻市盈率(较礼来37倍低)与2.7%股息率具吸引力。 投资者可关注CagriSema后续试验(2025年H1)与Wegovy处方量回升,期权对冲为短期策略。长期看,GLP-1市场预计2030年达1500亿美元,诺和诺德仍具竞争力。 港股市场:北水加仓高股息与新
能源
股,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吉利汽车(新
能源
销量+45%)具防御与成长价值。宁德时代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流动性,短期关注期权成交与股价表现,长期看好技术迭代。特朗普关税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建议分散投资,关注高股息与新
能源
龙头。 编辑总结 诺和诺德CEO辞职引发美股盘前下跌3%,叠加CagriSema试验失望与礼来竞争压力,短期股价或继续承压,但低估值与高股息提供支撑。港股市场分化,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反映防御与新
能源
偏好。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期权推出为新
能源
板块注入活力,但关税风险需警惕。投资者可通过期权对冲短期波动,长期关注诺和诺德GLP-1市场潜力与港股新
能源
、高股息机会。 名词解释 诺和诺德(NVO.US):全球胰岛素与减肥药龙头,2024年收入420亿美元,Wegovy与Ozempic占61%销售。 北水: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反映内地投资者偏好。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GLP-1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用于糖尿病与减肥治疗,如Wegovy、Zepbound。 特朗普关税:2025年对中国125%关税及10%普遍关税,推高企业成本。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宣布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5月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月度期权同步推出,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5日:网易-S Q1净利润增32%,股价涨13.03%,北水抛售腾讯23亿港元。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mily Field表示:“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市场对其GLP-1竞争力的担忧,短期波动难免,但低估值具吸引力。”(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活跃度,需关注关税对成本的影响。”(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
能源
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诺和诺德需通过CagriSema新数据与Wegovy供应改善重振市场信心。”(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港股与美股波动加剧,宁德时代上市与诺和诺德CEO变动为市场注入新变量。”(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大空头Michael Burry清仓股票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市场风向与港股关联
go
lg
...
(01810.HK,-6.54亿)。新
能源
与汽车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0.82%)受新
能源
销量(2024年190万辆,+45%)支撑。科技股分化,网易-S(09999.HK,+13.03%)因Q1净利润增32%领涨,阿里巴巴-W(-4.27%)、腾讯(-1.45%)承压,反映Burry清仓中概股的悲观情绪在港股市场部分显现。 宁德时代期权与诺和诺德动态 宁德时代(CATL)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同步推出月度期权,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预计市值1.2万亿港元,参考价450港元。2024年收入4003亿人民币,全球电池份额37%。期权成交量预计50万张,隐含波动率40%-50%,吸引投机与对冲资金,但特朗普关税(对中国125%)或推高成本。 诺和诺德(NVO.US)因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收63.021美元,市值约3100亿美元)。Wegovy销售低于预期(Q1 26.4亿美元,同比+83%),CagriSema试验失望(22.7%减重),加剧市场对其GLP-1竞争力的担忧。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Burry操作:Burry清仓中概股与押注英伟达下跌反映其对AI估值泡沫与地缘政治风险的警惕。英伟达Q1跌26.87%使其看跌期权获利,但阿里巴巴涨55%显示其看空中概股短期失利。投资者可借鉴Burry的期权策略对冲风险,但需注意13F未披露期权执行价与到期日,组合风险较高。雅诗兰黛低估值(市盈率16倍)与品牌力或为防御选择,但消费疲软(2025年股价-15%)需谨慎。 港股机会:北水加仓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吉利汽车(新
能源
增长)显示防御与成长并重。宁德时代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流动性,建议关注首日表现与期权成交。科技股分化下,网易与比亚迪具业绩支撑,腾讯与阿里需警惕估值与监管风险。特朗普关税与美联储仅降息一次(2025年GDP预测0.5%-1%)加剧波动,短期可通过期权对冲,长期关注高股息与新
能源
龙头。 市场 机会 风险 建议 美股 诺和诺德(低估值,GLP-1潜力) CEO变动,竞争加剧 关注CagriSema进展,期权对冲 港股 建设银行(高股息),宁德时代(新
能源
) 关税成本,科技股估值 关注期权成交,分散投资 编辑总结 Michael Burry Q1清仓股票并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反映其对AI泡沫与地缘风险的悲观预期,英伟达看跌期权获利但中概股押注失利,显示市场复杂性。港股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凸显防御偏好。宁德时代期权上市为新
能源
板块注入活力,诺和诺德CEO辞职加剧医药股波动。特朗普关税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推高风险,建议短期通过期权对冲,长期关注高股息与新
能源
机会,密切跟踪宁德时代首日表现与诺和诺德新药进展。 名词解释 Michael Burry:因2008年做空次贷危机成名的对冲基金经理,Scion Asset Management创始人。 13F报告:美国SEC要求管理资产超1亿美元的机构披露持仓的季报,仅反映多头持仓与部分期权。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诺和诺德(NVO.US):全球胰岛素与减肥药龙头,2024年收入420亿美元,Wegovy占销售61%。 北水: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内地资金,反映投资偏好。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Michael Burry清仓美股,仅保留雅诗兰黛,新增英伟达与中概股看跌期权,组合规模1.55亿美元。 2025年5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港交所宣布宁德时代5月20日上市,月度期权同步推出,每周期权6月2日推出。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港股恒指跌4.3%。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mily Field表示:“Burry看空英伟达与中概股反映AI与地缘风险担忧,雅诗兰黛低估值具吸引力。”(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6日,高盛亚太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活跃度,需关注关税成本风险。”(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
能源
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im Wong表示:“诺和诺德需通过CagriSema新数据与Wegovy供应改善重振信心。”(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Burry清仓与港股北水流向显示市场对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黄金跳水与俄乌谈判:特朗普发声与市场动态
go
lg
...
推动30天无条件停火,但俄方仅同意临时
能源
设施停火,乌克兰坚持全面停火作为谈判前提。X帖子反映市场对谈判短期突破存疑,俄乌双方在克里米亚与领土问题上分歧严重。特朗普近期对俄乌双方的强硬表态(威胁对俄加征关税、对乌暂停军援)显示其试图施压促成协议,但效果有限。 港股市场与北水流向 同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恒生指数跌0.46%(21237.6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1%,国企指数跌0.49%。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加仓建设银行(00939.HK,+11.4亿)、吉利汽车(00175.HK,+3.07亿)、美团-W(03690.HK,+2.49亿),抛售盈富基金(02800.HK,-10.24亿)、腾讯控股(00700.HK,-7.75亿)、小米集团-W(01810.HK,-6.54亿)。新
能源
板块表现强劲,比亚迪股份(01211.HK,+3.28%)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0.82%)受益新
能源
销量增长(2024年190万辆,+45%)。科技股分化,网易-S(09999.HK,+13.03%)因Q1净利润增32%领涨,阿里巴巴-W(-4.27%)受“Michael Burry看空”影响()。俄乌谈判缓和提振风险资产,港股短期波动加剧。 投资策略与风险分析 黄金市场:短期金价受俄乌谈判与避险情绪降温影响,存在进一步回调风险(支撑位3000美元/盎司)。长期看,美联储降息与美国债务危机(2025年债务/GDP比达140%)支撑金价上行潜力(目标3750美元/盎司)。建议投资者关注俄乌谈判进展与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短期避免高杠杆,考虑逢低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黄金。 港股机会:北水加仓高股息(建设银行,7%股息率)与新
能源
(吉利汽车、比亚迪)显示防御与成长偏好。宁德时代5月20日港股上市(参考价450港元,市值1.2万亿港元)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活跃度,期权隐含波动率40%-50%,适合短线投机但需警惕关税风险(对中国125%)。科技股分化下,网易业绩确定性强,阿里与腾讯需关注估值与监管压力。短期可通过期权对冲波动,长期看好新
能源
与高股息板块。 资产 机会 风险 建议 黄金 长期牛市(美联储降息) 短期回调(俄乌谈判) 逢低配置ETF,避杠杆 港股 建设银行、比亚迪 关税、监管风险 关注宁德时代上市,期权对冲 编辑总结 黄金因俄乌谈判缓和避险情绪降温跳水2%,报3170美元/盎司,短期回调风险加剧,但长期牛市受美联储降息与经济衰退预期支撑。俄乌在伊斯坦布尔谈判启动,特朗普表态乐观但普京缺席令前景存疑,克里米亚与领土问题仍是核心分歧。港股市场分化,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抛售腾讯与盈富基金,新
能源
与高股息板块具吸引力。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与诺和诺德CEO辞职为市场注入新变量,投资者应关注谈判进展与期权机会,短期通过分散投资与对冲规避风险,长期聚焦新
能源
与高股息资产。 名词解释 避险情绪:投资者在不确定性(如地缘冲突)下偏好黄金等安全资产的情绪。 北水: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内地资金,反映投资偏好。 宁德时代(CATL):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37%,5月20日港交所上市。 特朗普关税:2025年对中国125%关税及10%普遍关税,推高企业成本。 俄乌谈判:2022年俄乌冲突后,2025年伊斯坦布尔谈判旨在达成30天停火。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现货黄金跌超2%至3170美元/盎司,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启动谈判,特朗普称与普京可能会晤。 2025年5月16日:港股恒指跌0.46%,北水净流入10.96亿港元,建设银行获11.4亿流入,腾讯遭抛售7.75亿。 2025年5月16日:诺和诺德CEO辞职,美股盘前跌超3%,市值约3100亿美元。 2025年5月16日:Michael Burry清仓美股,押注英伟达与中概股下跌,组合规模1.55亿美元。 2025年5月11日:普京提议在土耳其谈判,特朗普称“可能结束血腥战争”。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广州金控期货程小勇表示:“黄金短期回调因俄乌谈判降温避险需求,长期牛市未结束,建议避免杠杆投机。” 2025年5月16日,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指出:“宁德时代期权上市将推高新
能源
板块活跃度,需关注关税成本风险。”(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5日,瑞银经济学家Wendy Chen评论:“北水加仓建设银行与吉利汽车反映防御与成长需求,港股新
能源
具潜力。”(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4日,巴克莱分析师Tim Wong表示:“俄乌谈判短期突破难度大,克里米亚问题或拖延停火进程。”(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5月13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黄金跳水与俄乌谈判乐观情绪相关,港股新
能源
与高股息板块具吸引力。”(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7 00:10
前副总统戈尔:这个国家堕入地狱的第一步
go
lg
...
月,一直试图削减温室气体监管法规和清洁
能源
计划。他罔顾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化石燃料导致了历史性高温、并对气候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事实,反而极力推动其生产和发展。 戈尔指出:“川普新政府正竭尽所能,试图阻止向清洁
能源
未来的过渡。”他说,与任何具体政策一样,真正的危险在于总统散布谎言和散布宣传的倾向。川普政府鼓励人们相信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将会破坏数十年来在气候领域取得的进展。 戈尔质问:“为了保住化石燃料行业的利润,我们所有人真的会让我们的孩子和孙子陷入科学家警告的人间地狱吗?” 他严厉地斥责川普,指出他正是国父们在起草宪法时旨在防范的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攫取更多权力的人”。 他大声疾呼:“这是我们必须动员起来保卫国家的时刻”。 “现在是时候了, 是采取紧急应对行动的时刻了, 是总动员的时刻了。” 阿尔·戈尔,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于1993年至2001年担任比尔·克林顿总统的副总统。他是200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尽管布什胜出,但佛州选票争议和最高法院干预使选举结果长期受到质疑。 卸任后,戈尔专注于倡导气候问题解决方案。他创办了可持续投资公司世代投资管理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以及致力于气候问题的非营利组织“气候现实项目”(Climate Reality Project)。他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广泛提升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上)戈尔在2025年旧金山气候周上的演讲时引用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话发出警告:“这个国家堕入地狱的第一步,就是,将所有关于真相的问题转化为关于权力的问题”。(下)他斥责川普是”不惜一切代价攫取更多权力的人“,指出”我们的宪法正是国父制定,旨在保护我们,防范川普那种人的“。演讲文稿原文链接: https://algore.com/news/remarks-by-former-vice-president-al-gore-at-san-francisco-climate-week-2025 戈尔在2025年旧金山气候周上的演讲 本文为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编译作品。欢迎转载、分享、转发。 译:Brandi 编:新约客,溪边愚人 史无前例的攻击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 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昨晚,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的良知声音之一:教皇方济各。 他对社会和经济正义,特别是气候危机的谦逊而史无前例的领导力,推动了一场继续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道德运动。 他的通谕《Laudato Sí》是我读过的关于气候危机的最鼓舞人心的文字。 如果你们还没读,我强烈推荐。很长的文章,条理清晰,具有深刻的分析性和道德力量。希望大家去读读。 他的道德教诲在当前的美国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看到,过去几个月里,美国的气候运动正受到攻击。 仅仅三个月零一天,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看到,川普新政府正竭尽所能,试图阻止向清洁
能源
未来的过渡,阻止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而气候危机的80%是化石燃料危机。 在座的许多人可能都感受到了川普政府的政策和言论带来的寒蝉效应,及对企业和投资者乃至更多方面的影响。 当然,道琼斯指数今天又下跌了一千点。川普就职以来,道琼斯指数已下跌六千点。 尽管新政府的所作所为对股市的影响最明显,但股市并不是唯一崩溃的东西。 信任崩溃了。 民主遭受重创。 希望被日益增长的恐惧代替。 真相贬值了,全世界对美国领导力的信心一落千丈。 我们的民主面临全国性的紧急状况,我们的气候系统面临全球性的紧急状况。 我们必须应对民主危机,才能解决气候危机。 当前对自由的持续攻击,在规模和范围上显然是史无前例的。 这个国家堕入地狱的第一步 说到史无前例,我想说,我明白将希特勒第三帝国与任何其它东西相提并论都是错误的,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邪恶。但是,我们可以从那个邪恶产生的历史中汲取重要教训,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战结束不久,一批躲过希特勒暴政的哲学家回到德国,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解剖。这群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曾写道,这个国家堕入地狱的第一步,就是,“将所有关于真相的问题转化为关于权力的问题”。他还描述了纳粹如何“攻击真相与虚假的核心区别”。 川普政府试图制造他们喜欢的版本的“现实”。 他们说乌克兰攻击了俄罗斯,而不是正相反,还指望我们相信! 在国内,他们攻击在战场上和网络战中保卫美国的英雄,称他们为叛徒。 他们说气候危机是中国为摧毁美国制造业而编造的“骗局”。 他们说烧煤是清洁的; 他们说风力发电涡轮会致癌; 他们说,海平面上升只是带来更多的海景房。 他们反气候行动的寡头盟友竟然认为,那些想阻止把大气层当作开放式排污场的人需要“现实一些”,应该默许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这正是他们在推动的),尽管化石燃料是气候危机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能不会感到惊讶,化石燃料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兜售这种“气候现实主义”的宣传。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首席执行官说:“我们应该放弃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气的幻想。” 他的同行、埃克森(Exxon)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Darren Woods)声称,“世界需要面对现实…问题不在于石油和天然气,而在于排放。” 美国石油学会说,我们需要“一种更现实的
能源
方案”——你猜对了,那种方案包括购买和燃烧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 那么,让我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想让我们对什么更现实一些? 他们扭曲的“现实主义”与人类现在面临的现实相矛盾。 导致全球变暖的污染气体长期积累下来(那些分子平均存留100年),每天吸收的额外热量,相当于每天在地球上引爆75万颗第一代原子弹释放的热量! 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现实吗? 以为不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凭主观愿望,问题就不存在了,一切正常,现实吗? 大自然很好地反驳了这一论点。 每晚的电视新闻就像行走在《末日迷踪》(注:Book of Revelation,基督教末世预言畅销小说Left behind系列里的最后一部)。 例如,北加州的许多社区发生山火后,继续在加州加剧山火的风险,现实吗?看看一月份洛杉矶山火造成的破坏就知道了。 告诉全世界的房主,全球住房市场预计在未来25年内损失25万亿美元,现实吗? 如果我们不改变目前的做法,世界上所有住宅存量的15%都会消失,他们会认为这是现实的吗? 每年有870万人死于吸入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微粒污染物。继续默默接受这一事实,现实吗? 这是已经死亡的人数。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不仅会排放吸收热量的污染气体,还会让下风口的人们把PM2.5颗粒污染物吸入肺里,健康专家称之为“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 各国政府在本世纪余下时间里需要应对10亿跨国气候移民。在他们看来,那现实吗? 如果继续向地球的对流层排放1.75亿吨人为产生的吸收热量的污染物,让气温和湿度继续升高,扩大地球上不适合生存的区域,那么柳叶刀委员会估计,未来几十年中,跨国气候移民数量将达到10亿。 你们知道蓝色对流层是什么样子的,地球那层薄薄的大气外壳是蓝色的,因为那里有氧气。 它如此之薄,如果以高速公路的车速驾车直冲云霄,5到7分钟就能到达蓝线的顶端。 那就是我们正在使用的开放式排污场。那现实吗?我不觉得。 防范川普那种人 顺便说一句,我们已看到民粹主义专制领导人如何把移民当作替罪羊,煽动仇外情绪,以攫取权力。 而攫取权力是一切的目的。 我们的宪法是国父制定的,旨在保护我们,防范川普那种人—— 不惜一切代价攫取权力、以获得更多权力的人。 想象一下,对于未来将发生的十亿移民跨越国界,那些煽动仇恨的人会做什么。 我们的民主将面临严重威胁。 继续让气候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经济损失,现实吗? 根据德勤公司(Deloitte)的数据,未来50年内,对气候变化的不作为将导致17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同期,气候行动将使全球经济规模增加43万亿美元。 我们本可以抓住实现净零排放这个经济机遇。而错过这样的机遇,现实吗? 一个与附近的硅谷特别相关的问题是:由于更强、更严重的气旋风暴和超级暴风雪造成供应链中断,半导体行业年收入损失将高达35%,这现实吗? 让融资系统继续将整个非洲大陆完全排除在外,现实吗? 非洲大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却比美国的佛罗里达还少。 这是我们金融体系的耻辱。 但是,非洲在建和准备开工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数量却是整个北美的三倍。 这种体系下,继续维持现状是荒谬的。 这怎么会是现实的? 这公平吗? 正义吗? 为了保护化石燃料行业的利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陷入科学家警告的”人间地狱“,现实吗? 事实证明,科学家50年前的预测完全正确。 科学家现在警告,如果不迅速大幅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排放,将会发生什么。 过去的警告正确,难道我们不该更认真倾听他们现在的警告吗? 听取已被证明正确的来源的建议,不现实吗? 新出炉的所谓“气候现实主义”不过是变相的气候变化否定论。它假装一切正常,无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 这些所谓的“现实主义”从未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结论提出任何可信的质疑。 他们不作为,只说:“哦,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 如果凭主观愿望就能让问题消失,我倒是乐意看到。但那不会发生。 残酷的现实是,化石燃料行业资金严重短缺。 他们眼看着自己最大的两个市场逐渐萎缩:一个是电力,一个是运输。 他们在
能源
市场上的份额正被可再生
能源
取代,因此他们非常恐慌。 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如此拼命利用其控制的政客去阻止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与控制排放相比,他们更擅长控制政客,他们在这方面已非常娴熟。 他们是史上最资金庞大、最有势力的行业游说集团。 与他们相比,大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就像个卖爆米花的小贩。他们几乎就是全球霸王。 无论是在我们称之为COP的缔约方会议上,还是在全球塑料公约的谈判中,他们都利用强大的资金和一贯的政治经济权力网络,阻止任何减排行动,也阻止减少塑料污染的努力。 为什么?他们正在失去电力市场,因为去年全球新安装的发电设备中,93%是太阳能和风能的。 电动汽车在大幅增长。他们说涨幅放缓了,但我们刚得到新的数据——美国的同比增长为18%,许多国家的增长速度比这快得多。 因此,他们试图扩大第三个市场——他们告诉华尔街,他们将在未来35年内把塑料产量提高两倍,以弥补前两个市场预期的损失。 对此,我们或许有话要说。这现实吗?我们已经发现——科学家说——一些海鸟因大脑中的塑料微粒而表现出类似阿尔海默症的症状,他们还发现,这种微粒会穿过人类的血脑屏障。 而且在过去十年中,这种微粒的数量增加了一倍。 我们真的想继续这样下去吗? 这太疯狂了,但他们在这两个国际论坛上进行阻挠,在各国的审议中进行阻挠,在州和省,甚至在地方一级都进行阻挠。 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有人想通过立法或法规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他们就带着钱,带着游说者,带着被控制的政客,去竭力阻挠。 而解决方案就是大家在旧金山气候周上所做的一切。我们必须站出来,改变这种状况。 这也是他们大肆鼓吹贵得离谱、滑稽得不切实际的技术的原因,比如制造巨大的机械吸尘机,先把废气排入大气层,再吸回来。 有一天这能成为现实吗?也许。但现在不能!差得太远了。 他们把它当作个亮闪闪的东西,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说“看这里,看这里,这个好神奇,我们根本不需要停止烧化石燃料!我们可以继续烧更多的化石燃料,因为,看这个亮亮的东西。我们有了这台吸尘器。” 二氧化碳只占空气中分子的0.035%。用一个
能源
密集、荒谬、昂贵的方法过滤掉其他99.965%的分子?太荒唐了。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革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具有工业革命的规模和影响,正以数字革命的速度发展。 顺便说一句,在曾拥有
能源
自由市场的德克萨斯,去年新增发电量中,超过90%是太阳能和风能。那里的政客已经被控制了。他们在德州推动立法,从法律上要求任何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商,想获得开发可再生
能源
的许可,就必须先花时间和金钱开采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不是现实主义,是可悲。 这是绝望的表现。 他们不相信自由市场。他们只越来越依赖政客,他们叫政客跳,政客就跳;叫他们再跳,他们只问要跳多高。 行动是绝望的解药 因此,全球范围内,市场在发生转变。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太阳能成本下降了76%,风能成本下降了66%,供电电池成本下降了87%。 2004年,Generation公司成立之初,全球一整年才安装一千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而现在,一天就安装这么多。 不仅是可再生
能源
领域。我们看到,可持续发展革命正在席卷全球经济的其他领域,从交通运输到再生农业,到循环制造业,等等。 因此,我们在这里为气候周拉开序幕,我们在地球日前夕聚集在一起,我们必须把这一刻当作发出行动号召之时。 因此,我来这里不仅是为了回应摩根和埃文等人的邀请。 我是来招募你们的。 你们中许多人已在从事这项工作,但对于还没有加入的人,我是来招募你们的。 我们需要你。 现在是时候了,是采取紧急应对行动的时刻了,是总动员的时刻了。 现在是审视企业、投资和公民参与的方方面面,确定你是否能为解决气候危机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己版本的“气候现实主义”。有些人担心任务太艰巨,说个人作用太小,无法产生影响。有些人以此为借口:如果政府不采取行动,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正如气候危机没有国界,政府和企业及全球经济重要参与者之间也没有职责划分。 气候变化已经对你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还将通过破坏供应链、增加风险、改变消费需求等方式对你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是我们必须动员起来保卫国家的时刻。 请记住,对气候变化绝望的解药是气候行动。 60年代,琼·贝兹(Joan Baez)[注]正是在这座城市首次说出“行动是绝望的解药”(Action is the antidote to despair)。 [注]Joan Baez,美国歌手,词曲作者,社会活动家,其现代民谣题材包括抗议和社会正义。 现在我们需要记住这句话。 美国民权斗争中,当人们感到绝望时,马丁·路德·金指出如何克服那些会让你气馁、阻止你前进的东西。 他说: 如果你不能飞,那就跑; 如果不能跑,那就走; 如果不能走,那就爬。 但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前行。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境地。 过去每一场以道德为基础的运动都有让倡导者感到绝望的时候。 但当人们认识到,核心选择是对与错之间的选择时,在深远层次上,结局就已注定。 因为教皇方济各提醒我们,我们是上帝创造的孩子。 我们爱我们的家庭。 我们致力于我们的社区。 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未来。 如果你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拿出足够的政治意愿来化解这场危机,请记住,政治意愿本身就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谢谢大家。 LaoShouTou ,赞10 *为方便手机阅读,编者进行了较多的断行处理。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受美国贸易战影响,中国已成为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原油的最大买家
go
lg
...
。 里奥说,中国也不愿过度依赖俄罗斯的
能源供应
。 “很多中国炼油厂也关注美国的制裁,因此一直在努力摆脱对委内瑞拉等国家石油的依赖。”他补充说。 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自管道扩建运营以来,加拿大对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原油出口,在2024年增长近60%,创下日均约18.3万桶的年度纪录。 船只追踪数据显示,除中国外,韩国、日本、印度、文莱和台湾地区也购买了加拿大原油。 近几个月,多位加拿大政界人士呼吁建设更多通往海岸出口终端的新管道,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但监管、资金和政治障碍仍阻碍相关发展。 根据向加拿大
能源
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跨山管道2024年平均运行负载为77%,低于公司预测的83%,部分原因是运营方为弥补施工期间的成本超支,而收取了较高的过路费。 预计管道今年将达到84%的使用率,并在2027年升至92%。 运营方Trans Mountain公司表示,正在考虑扩建项目,可能为系统增加每日20万至30万桶的运输能力。 特纳·梅森公司首席
能源
策略师斯基普·约克表示,考虑到中国日益增强的寻找稳定新原油供应的需求,跨山管道未来新增的运输能力很可能将流向亚洲,而不是美国西海岸。 “我认为几乎所有新增运力的油轮都会向西出口到中国,”他说。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担忧关税引发高通胀,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跌至历史低点,
go
lg
...
压力有限。政府数据显示,4月扣除食品和
能源
后的核心消费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涨幅低于预期,降至四年来最低,年化涨幅为2.3%。 调查中也显现出消费者情绪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大型商品的购买条件指标略有改善,尽管仅有少数消费者表示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他们仍会照常消费。 但经济学家表示,价格上涨的缓解可能只是暂时的,关税正在逐步渗透到经济中。 沃尔玛高管周四警告称,即使是降低后的中国关税,也将迫使这家零售商提高部分商品价格,呼应了过去几周其他零售高管的说法。 这项调查在4月22日至5月13日间进行,结束时间正好在美中达成暂时互相降低关税协议之后,双方将在此期间继续协商贸易协议。。她指出,虽然关税暂时降低后,一些调查指标略有改善,但这些初步回升“幅度太小,不足以改变整体局面”,“短暂的暂停不太可能让消费者相信 ,贸易政策已经稳定到可以让他们或企业有效规划未来的程度。” 5月30日发布的最终数据,将显示消费者是否因中国关税下调而调整对通胀的看法。 美联储官员表示,防止通胀预期失控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价格因更高关税而大幅上涨。当人们预期通胀会高企时,更可能要求更高工资。与此同时,企业可能会提前涨价,从而进一步刺激工人要求加薪。 另一项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消费者预期调查,则对通胀前景持更乐观态度。该调查显示,4月未来一年的中位数通胀预期稳定在3.6%。 不过,两项调查都得出结论称,消费者对自身财务状况的看法愈发悲观。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显示,目前对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估下降近10%,反映出消费者对收入增长放缓的预期。 纽约联储的调查也显示,人们对劳动力市场更为担忧,并预期未来几个月收入将减少。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华尔街日报:在共和党的税收法案中有浓浓的MAGA风,压倒了传统的“促增长”议程
go
lg
...
赠基金收入的税负,还取消电动车和可再生
能源
的税收抵免。 当然,法案的主体并非这些新增条款,而是延长共和党2017年原有的税法。这项法律主要构成传统意义上的税收改革:降低了边际税率,特别是对企业,并通过取消、缩减或合并税收减免部分抵消了成本。 法案实现了预期目标。个人所得税减免带来的工资上涨在2018年推动了经济增长,经济研究也表明,企业条款最终增加了投资。 但这项法案从未受到欢迎。共和党在当年秋季失去了众议院控制权。在延长那些将于今年底到期的部分内容时,共和党人加入了一些MAGA风格的变化。 2017年,他们取消了一项昂贵低效的本土生产扣除。特朗普希望恢复一个变体:对本土制造业实施较低的企业税率。他没能如愿,但众议院共和党人恢复了一个促进增长的条款:允许企业立即抵扣新设备购置费用,并扩大到新建工厂。 2017年,共和党大幅限制了州和地方税收的抵扣,也就是SALT条款。这一举措有三重作用:增加财政收入,简化税制,打击税负较高的民主党州。但在竞选期间,为争取美国东北部选民,特朗普呼吁恢复这项抵扣。 新法案将抵扣额度提升至三倍,但部分蓝州共和党人希望进一步提高,他们因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微弱控制权而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MAGA税收政策是民粹主义的,但却是属于共和党的民粹主义,而不是民主党。共和党倾向于将税收减免限于那些缴纳所得税的人。因此,他们在四年内将儿童税收抵免上限提高了500美元,但没有提高“可退还”部分,也就是发放现金给那些因缴税额太低而无法享受完整抵免的家庭。 注:这个意思是,共和党在税收政策上通常只愿意减税给真正缴纳所得税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在你本来需要交税的前提下,才能享受到税收减免。而对于一些收入较低、原本就不怎么交所得税的家庭,政府过去会通过“可退还”部分,把未使用完的抵免金额直接发现金给这些家庭(即退税变成了补助)。这部分共和党人并没有提高。换句话说,这次增加的500美元抵免,只对那些缴了足够所得税的人有用,而对低收入、交税少甚至不交税的人无效。 那是拜登2021年刺激计划的核心内容,但民主党未能使其永久化。 “新右翼”中出现了对提高富人税收的新热情,就连特朗普上周也曾设想过对百万富翁征收更高税率。但他并未真正投入任何精力,只是说说而已,目前这仍是共和党不会跨越的一条红线。 那么,如果共和党既要延长现有的减税和税收优惠,又要新增新的减免措施,资金从何而来? 主要靠借债;他们大肆宣传的医疗补助和食品券削减措施远远不够。 包括这些支出计划在内,无党派的联邦预算责任委员会估算,赤字将从去年的1.8万亿美元增加到2028年的2.5万亿美元,如果那些原定2028年到期的条款被永久保留,2034年赤字将升至3.3万亿美元。以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计算,赤字将从去年的6.4%增至十年后的8%。 美国从未连续如此长时间维持如此巨大的赤字。 关税对整体情况影响不大,尽管尚不清楚最终政策如何设定。 所以在拯救未来世代免于债务方面,MAGA共和党人与主流共和党,和拜登执政下的民主党并无不同:他们高谈阔论赤字和债务的危险,却让问题更加恶化。 而最终需要承担代价的,并不会只限于某个政党的选民联盟。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7 00:00
上一页
1
•••
913
914
915
916
91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中国房市重大突发!金融中心上海放宽购房限制 中国房地产股应声跳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