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国生产率创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劳动力成本下降
go
lg
...
产率创下三年来最大增幅,有助于缓解近期
薪资
增长对通胀的影响。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衡量非农企业员工每小时产出的生产率折合年率增长4.7%,而前一季度为增长3.6%。 单位劳动力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一单位产品而支付给员工的
薪资
,在第二季度上涨3.2%后第三季度折合年率下降0.8%。这是自2022年底以来首次下降。 季度生产率数据波动很大,但总体而言,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表明企业正加大力度提高效率。尽管借贷成本高企,但企业投资保持稳定,支撑了长期经济增长。 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有助于缓解
薪资
和其他成本上升的影响,否则可能会促使公司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
薪资
仍在强劲增长,美联储官员可能会对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感到欣慰。 第三季度产值创下2021年以来最快增速。员工的工作时长在第二季度下降后,在第三季度上升。因此时薪增速虽然放缓至3.9%,但仍然坚挺。
lg
...
金融界
2023-11-03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在15年高位5.25%不变
go
lg
...
和9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的大多数指出
薪资
的上行压力仍然令人担忧,如果这种压力持续,“银行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上调”。 不过到今年年底,通胀率预计将降至4.6%,这意味着苏纳克应能够实现在年内将通胀率减半的目标。 一位属于多数票阵营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认为政策过度紧缩的风险继续积聚,迄今为止加息的全部效力尚未显现。该委员很可能是Swati Dhingra。 三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Catherine Mann、Megan Greene和Jonathan Haskel支持将利率进一步上调至5.5%。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仍然吃紧,服务业通胀和工资增长指标高企。
lg
...
金融界
2023-11-03
消息人士: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春季将短期利率从-0.1%升至零
go
lg
...
加息的时机可能在明年春季左右,届时年度
薪资
谈判是否会导致大幅加薪将变得明朗。消息人士称,由于市场利率飙升的成本过高,日本央行最可能的退出方案是结束YCC和负利率,但保留在收益率突然上升时干预市场的宽松承诺。
lg
...
金融界
2023-11-03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经济刺激计划 规模将超过17万亿日元
go
lg
...
日本物价上涨速度创几十年来最快,超过了
薪资
升幅。 额外的支出可能会增加日本的债务负担,并且可能在改变选民对岸田文雄看法方面帮助不大。 “人们不太喜欢退税,部分原因是觉得不会持久,”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首席经济学家Harumi Taguchi表示。“许多人可能只是把退的税存起来,认为税赋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我也对退税的影响表示怀疑,因为不是以实实在在的方式把钱给到人们手里。”
lg
...
金融界
2023-11-02
惠誉:不能排除英国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go
lg
...
可能希望看到确凿证据,证明潜在的通胀和
薪资
压力正在缓解,然后再考虑降息。”
lg
...
金融界
2023-11-02
美国生产率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劳动力成本下降
go
lg
...
产率创下三年来最大增幅,有助于缓解近期
薪资
增长对通胀的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衡量非农企业员工每小时产出的生产率折合年率增长4.7%,而前一季度为增长3.6%。单位劳动力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一单位产品而支付给员工的
薪资
,在第二季度上涨3.2%后第三季度折合年率下降0.8%。这是自2022年底以来首次下降。季度生产率数据波动很大,但总体而言,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表明企业正加大力度提高效率。尽管借贷成本高企,但企业投资保持稳定,支撑了长期经济增长。
lg
...
金融界
2023-11-02
一则重磅消息突袭市场!事关日本央行退出宽松政策和加息时机 日元短线明显波动
go
lg
...
加息的时机可能在明年春季左右,届时年度
薪资
谈判是否会导致大幅加薪将变得明朗。 在大举加息的全球央行中,日本央行仍是一个鸽派的异类。如果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向,可能会导致大量日本资金回流,从而震动市场。 即使日本央行出现退出的微小迹象,也可能引发债券抛售,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并提高日本巨额公共债务的融资成本。 消息人士称,由于市场利率飙升的成本过高,日本央行最可能的退出方案是结束YCC和负利率,但保留在收益率突然上升时干预市场的宽松承诺。
lg
...
会员
tqttier
2023-11-02
“习近平经济政策的悲剧在于走错了路” 英国金融时报深度分析:中国社会契约的崩溃
go
lg
...
事比比皆是。中国2.96亿农民工正面临
薪资
增长放缓,应届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城市中产阶级在政策引发的房地产崩盘中损失惨重,富人正因北京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和医疗行业的打击而步履蹒跚。 (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国家安全法规令外国公司感到担忧,其中许多公司已停止投资。只有在某些政府部门或半导体等战略性行业工作的人才能幸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随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减少不平等,国家正朝着“民族复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 但在胜利的言论背后,许多观察人士怀疑,政策制定是否游移不定。过去,中国共产党允许人民获得丰富的经济机会,以换取对他们政治自由的严格限制。 英国《金融时报》称,现在所谓的“社会契约”已经不再清晰。取代增长和机遇的是对安全和“美好生活”的模糊承诺。但是,大约有6亿人每月靠不到140美元勉强维持生计,这足够了吗?一个曾经乐观的社会现在对未来感到担忧。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George Magnus表示:“过去的契约相当简单,那就是:‘我们将远离政治,我们将不发表敏感意见,前提是我们能预期未来会繁荣。’” 他表示,这一契约“已经受到破坏,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旧发展模式不再真正奏效,还因为政府自己没有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信任问题。” “共同富裕”的承诺 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Peace)专家Evan Feigenbaum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2017年的十九大上获得中国中央总书记的第二个任期后,习近平发出了中国“新政”的信号。 Feigenbaum写道,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矛盾——不同力量或影响的辩证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 根据官方媒体对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讲话的报道,在改革开放时期,党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增长上,即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国家“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习近平宣布中国正面临新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他说“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需求”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更好环境的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安全问题是关键。习近平在2012年成为党的领导人时,共产党担心,不断壮大的私营部门正在赋予企业家权力,使官员们黯然失色。2013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一份内部备忘录“九号文件”,抨击西方宪政民主和其他理念,如普世人权和热情支持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在随后的几年里,习近平通过无休止的反腐运动加强党的纪律,同时推行更加自信的外交政策,疏远美国等大型贸易伙伴。 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Center on China’s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s)高级研究学者Xu Chenggang表示:“所谓的反腐运动只是(共产党)想要用来清洗所有不忠诚的人的一种工具。” 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加强控制的做法无处不在,从限制经济数据的发布,到根据数据和反间谍法对外国咨询公司进行调查,再到宗教和文化的中国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Drew Thompson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习近平领导下的社会契约中非常明确的一部分。” 但正是在2021年,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的第一次冲击中复苏,习近平发起了迄今为止最具决定性的运动之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称之为“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打击了亿万富翁马云的互联网帝国,导致他和该国其他重要互联网集团基本上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北京方面一夜之间关闭整个在线辅导行业,并限制儿童在线游戏。 在2021年8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共同富裕”的讲话中,习近平阐述了该政策的更深层次目标。他说,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资本的无限制扩张”,“坚持公共部门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以某种方式调动“企业家的热情”。 显然,这并不是在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式的社会福利国家。习近平表示,中国共产党正在追求将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但绝不能“陷入鼓励懒惰的‘福利主义’陷阱”。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再造尝试对投资情绪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在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北京方面的新冠清零政策以及“三条红线”——一种迫使负债过高的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的计划。 从2021年2月到今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股已经暴跌70%。虽然部分原因是外部因素,但国内政策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今年6月,在中国政府停止发布相关数据之前,青年失业率曾达到21.3%,这可能是互联网行业萎缩的副产品。互联网行业是年轻毕业生的一大雇主。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一级市场平均房价有所下降。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分析中心(Center for China Analysis)研究员Neil Thomas表示:“习近平的经济政策的悲剧在于,他发现了一些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却走错了路。”
lg
...
tqttier
2023-11-02
鲍威尔11月2日新闻发布会要点总结
go
lg
...
庭债务问题的形势。 4、就业市场:名义
薪资
增速表明(就业市场)出现某些缓和迹象。过去18个月,
薪资
增速已经显著放缓。劳动力需求仍然超过可以获得的供应。移民等(劳动力)供给侧改善,正给美国经济带来帮助。 整体经济形势:美国经济的韧性让人感到意外。实际经济活动高于潜在GDP的证据可能保障美联储(再次)加息。 5、市场利率:金融条件已经显著收紧。美联储留意长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这不仅仅体现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6、金融稳定性:美国的银行系统“相当具有韧性”。没理由认为,美联储加息行动正在改变银行业的形势。 地缘政治: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肯定偏高。FOMC正追踪地缘政治构成的经济影响。油价尚未显著地体现出这一轮巴以冲突的影响。不清楚中东冲突是否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7、财政可持续性:美国政府停摆是一种潜在的风险来源。
lg
...
金融界
2023-11-02
鲍威尔11月1日新闻发布会要点总结
go
lg
...
庭债务问题的形势。 4、就业市场:名义
薪资
增速表明出现某些缓和迹象。过去18个月,
薪资
增速已经显著放缓。劳动力需求仍然超过可以获得的供应。移民等供给侧改善,正给美国经济带来帮助。 整体经济形势:美国经济的韧性让人感到意外。实际经济活动高于潜在GDP的证据可能保障美联储加息。 5、市场利率:金融条件已经显著收紧。美联储留意长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这不仅仅体现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6、金融稳定性:美国的)银行系统“相当具有韧性”。没理由认为,美联储加息行动正在改变银行业的形势。 地缘政治: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肯定偏高。FOMC正追踪地缘政治构成的经济影响。油价尚未显著地体现出这一轮巴以冲突。不清楚中东冲突是否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7、财政可持续性:美国政府停摆是一种潜在的风险来源。
lg
...
金融界
2023-11-02
上一页
1
•••
192
193
194
195
196
•••
38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金市前瞻:技术面超买了!黄金突破3670创新高,美联储决定下一方向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下周展望:央行超级周来袭!盯紧美联储“点阵图”,加、英、日央行道路大不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