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特斯拉在广告团队
裁员
大约40人
go
lg
...
特斯拉美国营销团队宣布
裁员
,规模为40人左右。
lg
...
金融界
2024-04-22
高薪酬正成为一种“诅咒”!中国经济放缓之际,香港银行家面临更多
裁员
go
lg
...
减高薪员工,香港投资银行家可能面临更多
裁员
。 资深分析师Francis Chan在周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过去一年估计有200名香港银行家失业。Chan写道,由于香港高级银行家的薪酬比新加坡同行高出40-70%,随着雇主削减开支,香港银行家可能会发现他们的薪酬成为一种“诅咒”。 “更多的国际银行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在香港的员工,以实现更大的成本节约,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Chan说。 由于中美关系恶化、对私营企业的打压以及房地产危机导致交易枯竭,全球金融公司一直在削减亚洲的投资银行员工。摩根士丹利和汇丰控股是本月削减投行业务的银行之一,香港和中国内地首当其冲。 香港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一直低迷,去年募资额降至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第一季度IPO融资额再次下降29%,至6.05亿美元左右,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三个月。 报告称,尽管香港的IPO申请数量较高,但香港的IPO前景“可能依然黯淡”。 彭博行业研究的数据显示,香港的美元和港元债券发行量已从2020年的峰值大幅下降。 Hays Asia在2023年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投行分析师和助理的收入比新加坡、中国内地和日本高出30%至100%,董事和常务董事的收入比新加坡、中国内地和日本高出40%至70%。 与投资银行相比,财富和私人银行的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内地财富资金流入香港,使汇丰控股、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等银行受益。 “由于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行业的前景不同,香港的金融专业人士可能面临不同的命运,”Chan写道。 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的香港董事总经理John Mullally告诉彭博电视台,许多客户表示他们在
裁员
方面处于“最底层”。 “我们的感觉是,下一个季度或一个半季度可能会有更多的削减,但随着我们进入今年下半年,情况会有所改善,”他说,“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招聘人数接近2021年的水平。”
lg
...
风起
2024-04-22
年内跌没40%!业绩公布在即,特斯拉多头发出警告,降价、
裁员
能否“救场”?
go
lg
...
142.8美元。 上周,在陆续经历了大
裁员
、Cybertruck暂停交付等诸多“阴霾”后,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跌破了150美元。 而年初至今,公司股价持续下挫,目前累计跌幅已经超过40%。 眼下,业绩或再度面临压力,特斯拉该何去何从? 降价、
裁员
能“救场”吗? 周二,特斯拉将发布最新季度财报,不过市场却充满了担忧。 市场预期,特斯拉一季度预计录得营收225.21亿美元,同比减少3.46%;每股收益0.44美元,同比减少39.48%。 因为在面临需求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下,特斯拉卷起的“价格战”也将让其利润进一步压缩。去年以来,特斯拉毛利率便长亮“红灯”。 其中,特斯拉四个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9.3%、18.2%、17.9%和17.6%,始终未能回到20%以上。这和特斯拉的大降价有很大关系。 而就在上周,特斯拉又打响新一轮“价格战”。为了拯救低迷的需求,特斯拉在全球各大市场又再度进行了整体降价。 美国市场中,特斯拉汽车整体下调了2000美元。Model Y后驱版售价下调至4.299万美元,触及历史最低价格。长续航版售价下调至4.799万美元,高性能版售价下调至5.149万美元。 Model S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售价下调至7.299万美元,Plaid版售价下调至8.799万美元;Model X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售价下调至7.799万美元,Plaid版售价下调至9.299万美元。 此外,特斯拉还宣布下调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全自动驾驶(FSD)套餐价格。 其中,FSD套餐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由1.2万美元下调至8000美元,加拿大市场的套餐价格由1.6万加元降至1.1万加元。 国内市场也是继续“降、降、降”。 调整后的Model 3价格从之前的245900元人民币降至231900元,Model Y价格从263900元降至249900元,降价幅度达到5.3%。 此外,Model S售价降至68.49万元人民币,Model S PLAID版售价降至81.49万元。 Model X售价降至72.49万元,Model X PLAID版售价降至82.49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下调了欧洲、中东和非洲部分车型的价格。 除了降价提振需求外,特斯拉还勒紧了“腰带”。 此前,因一季度产量和交付数据“难看”,特斯拉宣布了全球大
裁员
。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市场共交付38.68万辆汽车,同比下滑8.5%,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4.9万辆。 这也是自2022年Q3以来,特斯拉首次单季度交付量跌破40万辆关口。 虽然马斯克将数据下滑归咎于外部原因,但难以掩盖背后的根本原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全球纯电动车需求放缓。 为此,马斯克不得不宣布,全球大
裁员
10%。他说: “当我们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好准备时,审视公司的各个方面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调价和
裁员
,马斯克回应称,特斯拉的价格必须不断调整,以确保产量匹配市场需求。
裁员
方面,比例也应与季度交付量相匹;特斯拉一季度销量下降20%,那么
裁员
也应该是20%。 而对于市场对特斯拉增长前景的担忧和质疑时,马斯克最新还在X平台为投资者们“加油打气”。 德国工程师和特斯拉投资者Alex Avoigt发帖评论:“投资特斯拉已10年,我可以证明,当每个人怀疑最多之时,也是最大飞跃之时。这是一种可靠的重复模式,最近又在重复。” 马斯克回应称:“是的。” 特斯拉多头齐发警告 特斯拉多头、德银行分析师Emmanuel Rosner日前下调了特斯拉评级。 原因是,这家电动汽车巨头计划可能不再生产其低成本的Model 2汽车,而是改用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 "盈利面临压力,自由现金流面临压力。""没有任何转折点,这改变了我们的判断。这就是我们下调该股评级的原因。" Rosner认为,Model 2 是解决特斯拉产品线老化、近期降价和 "结构性 "问题的潜在方案,这些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特斯拉。 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给盈利和自由现金流预期带来很大很大的下行空间。 无独有偶,另一位特斯拉多头也发出警告,放弃平价电动汽车将是“史诗级灾难”。 上周五,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警告称,如果该公司将自动驾驶出租车作为优先事项,而放弃平价电动汽车项目,这将是一场“史诗级的”灾难。 他认为,此举将是一场赌博,这可能会决定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未来几年的命运。 艾夫斯表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一款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大众市场电动汽车(华尔街称之为Model 2)可能会占特斯拉增量增长的50%-60%,而一款全自动驾驶的机器人出租车可能还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准备就绪。 虽然他看好机器人出租车和自动驾驶的长期前景,但这不应该以牺牲Model 2为代价。 特斯拉将在周二迎来关键时刻,届时该公司将公布季度财报,马斯克将与华尔街分析师召开电话会议。 艾夫斯称,如果忠实的特斯拉多头不喜欢他们在电话会议上听到的消息,他们可能会退出,因为Model 2的停产将给未来几年的增长造成巨大损失。
lg
...
格隆汇
2024-04-22
美股盘前必读:三大股指期货上扬 理想汽车跌逾7%
go
lg
...
A降价3万元;瑞银或于6月开始进行五波
裁员
;日本监管机构称谷歌损害了本地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
lg
...
金融界
2024-04-22
美股异动 | 爱立信盘前涨超2% 证实在中国
裁员
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go
lg
...
为中国区业务调整的一部分,爱立信已在华
裁员
240人,主要影响中国研发中心。爱立信对此表示,
裁员
旨在对齐公司将研发足迹多元化的努力,以便更好地配合其全球销售。继续坚守对中国用户的承诺,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lg
...
格隆汇
2024-04-22
特斯拉面临业绩压力,全球降价策略能否挽回颓势?
go
lg
...
付量未能达到预期,导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
裁员
超过10%。此外,特斯拉还宣布召回赛博卡车(Cybertruck),并取消了埃隆·马斯克原计划在印度宣布的20亿至30亿美元投资的高调行程。 这一系列事件对特斯拉的股价产生了负面影响。迄今为止,特斯拉股价已下跌逾40%市值大幅缩水。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特斯拉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业绩和股价表现一直备受关注。面对当前的不利局面,特斯拉能否通过降价策略和其他措施挽回颓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lg
...
金融界
2024-04-22
瑞银宣布全球将大规模
裁员
前瑞信员工或成"炮灰"
go
lg
...
本削减计划,将于2024年6月开始五轮
裁员
,预计将有50%到60%的前瑞士信贷银行(瑞信)员工可能被裁。此举旨在进一步削减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据悉,此次
裁员
计划将从2024年6月开始实施,预计将持续至年底,涉及员工数量或高达数万人,其中前瑞士信贷银行(瑞信)员工或成
裁员
"重灾区"。 前瑞信员工面临"生存危机"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瑞银收购瑞信后,前瑞信员工的工作岗位出现了大量重叠,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有分析人士指出,瑞银此次
裁员
计划的主要目标或将瞄准前瑞信员工,预计
裁员
比例可能高达50%至60%。 对于那些暂时"幸存"的前瑞信员工来说,他们的处境也不容乐观。有消息称,瑞银可能会对前瑞信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调整,这无疑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此外,两家银行的企业文化差异也可能给前瑞信员工带来适应困难,进一步加剧他们的职业发展不确定性。 瑞银
裁员
背后的"算盘" 事实上,瑞银启动大规模
裁员
计划并非偶然。自2023年3月瑞银宣布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陷入困境的瑞信以来,市场对于瑞银如何实现两家银行的整合、提升盈利能力一直充满疑虑。而此次
裁员
计划的出台,正是瑞银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据估计,此次
裁员
计划实施后,瑞银有望节省约120亿瑞士法郎的成本支出。这无疑将为瑞银的财务状况带来积极影响,有助于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同时,
裁员
计划也彰显了瑞银在整合瑞信过程中的决心和效率,这对于提振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大规模
裁员
也意味着瑞银将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和声誉风险。如何平衡成本控制和社会责任,维护自身形象和员工权益,将成为摆在瑞银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瑞银方面表示将采取审慎的
裁员
方式,并为受影响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瑞银此次启动的
裁员
计划是其收购瑞信后进行战略整合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员工,特别是前瑞信员工的职业前景将面临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瑞银如何在追求自身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值得持续关注。
lg
...
金融界
2024-04-22
瑞银宣布全球大规模
裁员
计划 五轮
裁员
将影响全球数万员工命运
go
lg
...
瑞银集团(UBS)宣布了一项震撼业界的
裁员
计划,计划从今年6月开始,分五轮实施大规模
裁员
。这一举措是瑞银在去年成功收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后,为削减成本而制定的新策略的一部分。 据悉,瑞银集团在去年8月就宣布了计划在瑞士本土裁减约十二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并计划削减超过100亿美元的成本。今年2月,随着对瑞士信贷收购的完成,瑞银进一步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削减高达130亿美元的成本,其中
裁员
成为主要的成本缩减手段。 据行业分析师估算,瑞银此次
裁员
可能涉及全球范围内3万至3.5万名员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预计将有50%-60%的前瑞士信贷员工在此次五轮
裁员
中受到影响。这一数字令整个金融行业震惊,也让被
裁员
工的命运蒙上了阴影。 具体的
裁员
计划安排如下:首轮
裁员
预计在今年6月进行,届时将有大约25-30%的前瑞士信贷员工面临失业。随后的四轮
裁员
将分别在8月、9月、10月和11月执行。整个
裁员
计划预计将为瑞银节省约120亿瑞士法郎(约合132亿美元)的成本。 瑞银集团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瑞银集团此次大规模
裁员
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然而,这也将给被
裁员
工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lg
...
金融界
2024-04-22
瑞银集团宣布全球大规模
裁员
,首轮
裁员
6月份开始
go
lg
...
将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5轮
裁员
,总共有50%到60%的前瑞士信贷员工可能被裁,预计总共可节省120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950多亿元的成本。去年6月,瑞银集团宣布完成对瑞士信贷的收购,成为总资产达1.6万亿美元的“巨无霸”银行,全球员工数量增加了约4.5万人,达到约12万人。
lg
...
金融界
2024-04-22
新一轮
裁员
潮启动!瑞银(UBS.US)将于6月开始进行五波
裁员
go
lg
...
BS.US)将于今年6月开始分五波进行
裁员
。这一
裁员
计划是瑞银在去年收购瑞信后宣布的一项新的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
lg
...
金融界
2024-04-22
上一页
1
•••
244
245
246
247
248
•••
66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习近平通话倒计时!“三巫日”超5万亿美元到期,美联储打响降息第一枪
lg
...
中美双方在TikTok协议上取得进展,但仍有工作待完成
lg
...
令人震惊的数字!美股基金单周遭遇431.9亿美元资金撤离,创九个月最大净流出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降息支撑市场信心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 科技股分化明显
lg
...
特朗普-习近平今日将通话——TikTok命运时刻逼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