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亚马逊股价飙升之际
贝
索
斯
披露计划减持5000万股股票
go
lg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计划在未来12个月出售不超过5000万股股票,意味着在距离全球首富宝座不远之际,
贝
索
斯
可能会趁股价大涨之机套现。 亚马逊刚刚报告取得了自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佳在线销售成长,推升股价上涨约8%至172美元。根据亿万富豪指数,
贝
索
斯
的财富也相应大增,周五增加了近130亿美元,比排名第一的埃隆·马斯克落后大约57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
贝
索
斯
一直无缘排名第一。 由于亚马逊和特斯拉股价走势相反,
贝
索
斯
和马斯克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亚马逊受益于推动美国股指创下历史新高的科技股反弹,而特斯拉则受到一系列负面新闻的困扰。特拉华州一位法官否决了埃隆·马斯克550亿美元的特斯拉薪酬方案,马斯克的财富也可能因此受到冲击。 根据周五提交的备案文件,现年60岁的
贝
索
斯
计划在2025年1月31日之前的任何时候出售5000万股股票。按当前股价计算,这将价值约86亿美元。 亚马逊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了
贝
索
斯
、其他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票出售计划。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新规定,按照预先安排的交易计划出售股票的公司内部人士必须提高售股透明度。 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公司发言人对上述出售股票计划不予置评。
lg
...
金融界
2024-02-03
贝
索
斯
前妻去年减持逾100亿美元亚马逊股份 热衷慈善迄今已捐出165亿美元
go
lg
...
投身于慈善事业,她的财富会更多。自从与
贝
索
斯
离婚以来,斯科特已经向各种慈善机构捐赠了超过165亿美元——即使对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来说,这也是一笔巨款。斯科特在她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受助者名单,其中包括360多个组织,这些组织在过去一年中总共收到了21.5亿美元。 2019年,斯科特签署了“捐赠誓言”(注:Giving Pledge,于2010年由股神沃伦·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发起,是旨在号召亿万富翁生前或去世后至少用自己一半的财富来做慈善),这是一份亿万富翁做出的捐出大部分财富的不具约束力的承诺。她在“捐赠誓言”网站上的一封信中写道:“除了生活给予我的资产之外,我还有一大笔钱要分享。”她表示,“我的慈善之道将继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需要时间、精力和关怀。但我不会再等了。我会保管它,直到保险箱清空为止。” 身家1841亿美元的贝佐斯还没有签署“捐赠誓言”,但他在2022年告诉媒体,他计划捐出大部分财富。
lg
...
金融界
2024-01-29
报告称过去4年全球最富5人财富翻倍,平均每小时增长约1400万美元,与此同时“50亿人在变穷”
go
lg
...
LVMH集团创始人阿诺特、亚马逊创始人
贝
索
斯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和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报告称,考虑通胀因素后,他们的财富仍在过去4年飙升114%,达到8690亿美元,平均每小时增长约1400万美元。此外,全球身家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目前拥有的财富总额增长3.3万亿美元。 报告发现,虽然北方富有国家的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21%,但他们却拥有了全球69%的财富;74%亿万富豪来自北方富有国家。股份拥有权主要集中在最富有的1%人口手中,他们更拥有了全球43%的金融资产。这些超级富豪更拥有48%的中东国家金融资产、50%的亚洲金融资产及47%的欧洲金融资产。 如果此趋势持续下去,国际乐施会预测,全球在未来十年内可能会出现首位持有1万亿美元财富的超级富豪,全球需要花上229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消除贫穷问题。 报告亦发现,大企业的利润与超级富豪的财富增长趋势成正比,大企业在2023年创下年度利润新高。报告分析了由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全球大企业的利润,发现148家全球最大企业合共获利1.8万亿美元,与2018年至2021年平均利润相比,增长了52%,当中暴利润更激增近7,000亿美元。另外,报告发现,有96家大企业在此期间获利每100美元,会将当中的82美元分派予富有股东。 与此同时,全球有近8亿工人的工资未能紧贴通货膨胀,他们在过去两年合共损失了1.5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工人损失了一个月(25工作天)的工资。
lg
...
金融界
2024-01-16
贫富加剧:10年内首位万亿富豪诞生,消贫却要200年
go
lg
...
H、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Jeff Bezos)、甲骨文(Oracle)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和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等全球最富有的五个人的财富实际飙升了114%。 乐施会在报告《不平等公司》中表示,过去四年里,这五人的财富以每小时 1400 万美元的速度增长,他们的身家总计达 8690 亿美元。 乐施会的临时执行董事说,这份报告显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分裂的十年”。 阿米塔布·贝哈尔(Amitabh Behar)在瑞士达沃斯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拥有排名前五位的亿万富翁,他们的财富增加了一倍。但另一方面,近 50 亿人变得更加贫穷。” 贝哈尔说:“乐施会预测,我们很快就会在十年内出现一个万亿富翁。而要消除贫困,我们则需要200多年的时间。” 如果有人真的达到了万亿美元的里程碑——这个人现在甚至可能不在任何最富有的人的名单上——他或她的价值将与石油资源丰富的沙特阿拉伯相同。 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出名的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被广泛认为于191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 乐施会援引《福布斯》的数据称,目前,马斯克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个人财富接近2500亿美元。 相比之下,该组织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近50亿人变得更穷,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提供富裕国家在封锁期间可以提供的财政支持。 此外,乐施会表示,俄罗斯在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导致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对最贫穷的国家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打击。 乐施会负责不平等政策的马克斯•劳森(Max Lawson)表示,在巴西主办今年的20国集团(g20)峰会之际,这是乐施会提高人们对不平等问题认识的“好时机”。 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把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问题放在了G20议程的核心位置。 乐施会表示,在“消除不平等”的议程中,应该考虑的措施包括对每个国家最富有的人永久征税,对大公司更有效的征税,以及重新打击避税。 为了计算前五名最富有的亿万富翁,乐施会使用了福布斯截至2023年11月的数据。当时他们的总财富为8690亿美元,高于2020年3月的3400亿美元,名义增长了155%。 对于全球底层60%的人口,乐施会使用了瑞银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和瑞士信贷2019年全球财富数据手册的数据。两者都使用了相同的方法。
lg
...
Sissi
2024-01-16
马斯克强势回归领跑2023年全球富豪榜 细数新一年值得关注的亿万富豪
go
lg
...
SE的股票承压。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今年身家增长逾700亿美元,如今与Arnault并列位居第二。Meta Platforms Inc.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财富跃升逾800亿美元。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兴登堡研究公司发布做空报告后,印度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仅1月27日一天就失去210亿美元,全年财富蒸发373亿美元。尽管如此,他仍坐拥高达11位数的财富。 展望未来 2024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会发生什么?虽然无法确定——正如少有人料到今年的峰回路转之势——但以下名单值得关注: Miriam Adelson 现年78岁的Adelson在丈夫Sheldon于2021年去世后成为赌场运营商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的控股股东。沉寂一段时间后,她今年以35亿美元购得达拉斯独行侠队多数股权。她的净资产攀升至343亿美元。 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作为欧莱雅的继承人,现年70岁的Bettencourt Meyers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净资产达12位数的女性。Bettencourt Meyers的成功归功于法国蓬勃发展的美容和时尚行业——这也推动LVMH的Arnault、Chanel的Wertheimer兄弟以及Hermès家族跻身超级富豪的行列。随着欧莱雅的股价攀升至历史新高,她的财富今年上涨40%。 Steve Cohen 这位Point72 Asset Management的创始人全力押注于纽约的新旧资产。现年67岁的Cohen拥有纽约大都会棒球队,试图令该球队在多年表现平淡之后重现辉煌。他还与Hard Rock International合作,试图获得一张纽约州数量有限的新赌场牌照,以令大都会队的球迷有机会借赌消愁。2023年他的财富增至139亿美元。 马克·库班 现年65岁的库班擅长在适当的时机退场,正如他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不久前便卖掉了他的广播直播网站Broadcast.com。他在2000年以2.85亿美元买下达拉斯独行侠队。在该球队赢得了三个赛区冠军、两个联盟冠军和一个NBA总冠军头衔后,他以35亿美元的价格将球队卖给了Adelson,并将保留少数股权。这是否是库班择良机出手的另一笔交易还有待观察。他的财富今年攀升至68亿美元。 卡尔·伊坎 今年对这位维权投资者来说并不好过。此前兴登堡研究出手致使他的财富蒸发181亿美元,其中仅一日内便流失100亿美元以上。不过,87岁的伊坎还计划进行一番大动作。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打算发起代理权之争,以掌控DNA测序公司Illumina Inc的董事会。 鲁珀特·默多克 这位92岁的新闻集团创始人已正式退休并由长子拉克兰接棒。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2024先对该继承人来说这注定是艰难的一年。福克斯已经以7.875亿美元的金额与Dominion Voting Systems达成和解。早些时候,后者指责福克斯虚假指控称其操纵投票,使结果不利于特朗普。福克斯还面临Smartmatic Corp.的一起类似指控。鲁珀特·默多克的净资产2023年增至89亿美元,并未受到这场争议影响。 孙正义 这位日本投资人大手笔押注了2023年申请破产保护的WeWork。在他继续重金投入Adam Neumann显然已陷入困境的远程办公业务后,人们开始质疑他的判断。随着交易枯竭,这位现年66岁的软银集团创始人可能会面临更多问题。但他之前也曾从更难的局面中脱身,在因互联网泡沫破灭而损失了数百亿美元后又华丽返场。孙正义的财富今年缩水至114亿美元。 唐纳德·特朗普 这位美国前总统和现任候选人可能输掉了2020年大选,但他的金库却只增不减。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自2021年以来他的财富增加了5亿美元,这使他的总净资产达到31亿美元。不过对于现年77岁的特朗普来说,2024年将是一场恶战。他在竞选期间还要在数起案件中为自己辩护,包括对作家E. Jean Carroll的诽谤、欺诈相关指控,以及企图推翻2020年大选的诉讼。 赵长鹏 从许多方面来说,今年对于这位46岁的币安创始人而言都是艰难的一年。赵长鹏和币安在11月对美国刑事指控认罪,承认从事洗钱活动以及违反美国制裁规定。他同意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除了币安对美国监管机构支付的43亿美元罚款外,他本人还同意支付5000万美元的罚金。不过,加密货币的强劲反弹使他的财富今年猛增近250亿美元,尽管他明年可能入狱。
lg
...
金融界
2024-01-01
全球500位最富有企业家总资产2023年增长1.5万亿美元,马斯克再次成世界首富
go
lg
...
者伯纳德·阿诺特和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排在第四位的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排在第五位的是微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
lg
...
金融界
2023-12-30
马斯克强势回归领跑2023年全球富豪榜 细数新一年值得关注的亿万富豪
go
lg
...
SE的股票承压。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今年身家增长逾700亿美元,如今与Arnault并列位居第二。Meta Platforms Inc.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财富跃升逾800亿美元。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兴登堡研究公司发布做空报告后,印度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仅1月27日一天就失去210亿美元,全年财富蒸发373亿美元。尽管如此,他仍坐拥高达11位数的财富。 展望未来 2024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会发生什么?虽然无法确定——正如少有人料到今年的峰回路转之势——但以下名单值得关注: Miriam Adelson 现年78岁的Adelson在丈夫Sheldon于2021年去世后成为赌场运营商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的控股股东。沉寂一段时间后,她今年以35亿美元购得达拉斯独行侠队多数股权。她的净资产攀升至343亿美元。 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作为欧莱雅的继承人,现年70岁的Bettencourt Meyers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净资产达12位数的女性。Bettencourt Meyers的成功归功于法国蓬勃发展的美容和时尚行业——这也推动LVMH的Arnault、Chanel的Wertheimer兄弟以及Hermès家族跻身超级富豪的行列。随着欧莱雅的股价攀升至历史新高,她的财富今年上涨40%。 Steve Cohen 这位Point72 Asset Management的创始人全力押注于纽约的新旧资产。现年67岁的Cohen拥有纽约大都会棒球队,试图令该球队在多年表现平淡之后重现辉煌。他还与Hard Rock International合作,试图获得一张纽约州数量有限的新赌场牌照,以令大都会队的球迷有机会借赌消愁。2023年他的财富增至139亿美元。 马克·库班 现年65岁的库班擅长在适当的时机退场,正如他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不久前便卖掉了他的广播直播网站Broadcast.com。他在2000年以2.85亿美元买下达拉斯独行侠队。在该球队赢得了三个赛区冠军、两个联盟冠军和一个NBA总冠军头衔后,他以35亿美元的价格将球队卖给了Adelson,并将保留少数股权。这是否是库班择良机出手的另一笔交易还有待观察。他的财富今年攀升至68亿美元。 卡尔·伊坎 今年对这位维权投资者来说并不好过。此前兴登堡研究出手致使他的财富蒸发181亿美元,其中仅一日内便流失100亿美元以上。不过,87岁的伊坎还计划进行一番大动作。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打算发起代理权之争,以掌控DNA测序公司Illumina Inc的董事会。 鲁珀特·默多克 这位92岁的新闻集团创始人已正式退休并由长子拉克兰接棒。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2024先对该继承人来说这注定是艰难的一年。福克斯已经以7.875亿美元的金额与Dominion Voting Systems达成和解。早些时候,后者指责福克斯虚假指控称其操纵投票,使结果不利于特朗普。福克斯还面临Smartmatic Corp.的一起类似指控。鲁珀特·默多克的净资产2023年增至89亿美元,并未受到这场争议影响。 孙正义 这位日本投资人大手笔押注了2023年申请破产保护的WeWork。在他继续重金投入Adam Neumann显然已陷入困境的远程办公业务后,人们开始质疑他的判断。随着交易枯竭,这位现年66岁的软银集团创始人可能会面临更多问题。但他之前也曾从更难的局面中脱身,在因互联网泡沫破灭而损失了数百亿美元后又华丽返场。孙正义的财富今年缩水至114亿美元。 唐纳德·特朗普 这位美国前总统和现任候选人可能输掉了2020年大选,但他的金库却只增不减。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自2021年以来他的财富增加了5亿美元,这使他的总净资产达到31亿美元。不过对于现年77岁的特朗普来说,2024年将是一场恶战。他在竞选期间还要在数起案件中为自己辩护,包括对作家E. Jean Carroll的诽谤、欺诈相关指控,以及企图推翻2020年大选的诉讼。 赵长鹏 从许多方面来说,今年对于这位46岁的币安创始人而言都是艰难的一年。赵长鹏和币安在11月对美国刑事指控认罪,承认从事洗钱活动以及违反美国制裁规定。他同意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除了币安对美国监管机构支付的43亿美元罚款外,他本人还同意支付5000万美元的罚金。不过,加密货币的强劲反弹使他的财富今年猛增近250亿美元,尽管他明年可能入狱。
lg
...
金融界
2023-12-30
继续押注太空,
贝
索
斯
据称有意收购SpaceX劲敌
go
lg
...
亚马逊创始人
贝
索
斯
旗下的太空公司蓝色起源有意收购联合发射联盟。联合发射联盟已经收到了蓝色起源的收购要约,不过蓝色起源面临着私募股权巨头Cerberus的竞争。此外,航空和国防制造商德事隆也表达了对联合发射联盟的兴趣。目前尚不得知蓝色起源和Cerberus等竞购者对联合发射联盟的报价,交易可能不会达成。在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崛起之前,联合发射联盟基本垄断了美国国防部的火箭发射。
lg
...
金融界
2023-12-22
制造币安:极致效率和简陋工具
go
lg
...
在 Google Docs 上。就像是
贝
索
斯
在亚马逊要求员工写文档而不是幻灯片,CZ 也在 2019 年开始希望是全公司尽量用 Google Docs 文档进行协作。只有大会汇报还能用幻灯片。 我开玩笑的问那这样不怕信息泄露给想起诉币安的美国政府吗?其中一个受访对象回答:「币安直接都是跑在 AWS 上的,想搞哪有这么麻烦?」 除了全员大群,币安还有很多群,比如单独的华语群。大群里还是以英文为主,不过币安员工说华语的不少,故也有很多基于微信的私下交流。也许用微信是个更方便的选择,但并不是没有风险的选择——微信可能在群聊会执行更严格对区块链话题的审核(私聊不受限制)。 而一些紧急的工作,会再拉一个小群。一个有关产品的问题,会有开发加入,一些情况下法务团队也会进入到小群里。人齐后同步事项以及是否需要约一个会。币安员工称之为「TG 群协作模式」,并且认为效率很高。有员工说彼时币安的群聊风格:「看不惯直接群里怼,谁对谁错都在群里说。大家相信这是保持效率的好手段。隐形规定是不要私聊,有事儿都在群里说,保持透明。」 一位前员工在 2019 年加入币安,他的第一感觉是「震惊」:整个公司抬太透明了,似乎信任新员工在内的所有人。第一次开会,他知道了各部门产品进度、下一步计划。而且不会出现有文件无法访问的状况。这让他感觉「没有什么推进是难的」;CZ 或者何一的指令下达,所需资源马上配齐,当天开工。绝大部分优秀的创业公司在早期都能做到透明和执行力强。但币安的情况会更复杂一些:一方面它还只是一个成立了两年的创业公司;另一方面 2019 年的币安已经是一个拥有超 40 个国家或地区员工,服务了超一千五百万用户的全球最大区块链交易所。如果从成立两年的角度看,币安的透明丝毫不令人惊讶;可如果从体量来看,这种透明度和执行力属实不易。身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巨人,而另一部分还在发育。 虽然这种基于群聊的协作模式看起来很简陋,却不代表方便摸鱼。绝大部分员工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保持在 12-14 个小时,甚至「上厕所都要跑两步」。晚上十一点照样要干活,如果「才这个点」就找不到人,会被认为不合适。 作为一个飞速增长的公司,工作量就会把人压在椅子上。一个币安员工每天几点起床,一般取决于第一个会在几点。不过这也和彼此协作的时区密切相关。 有人入职的时候第一个日会是东八区上午十点半,后来因为时差变成了九点半——最后变成了下午两点,因为上级去了迪拜。也有人为了跨国协作,早上六点钟就要开始第一个会。日会一般的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左右。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发出当天的日报,一天才算结束。对于币安这样分散在全球办公的公司来说,时间最友好的时区一般是欧洲和迪拜。它们在不同时区的中间,可以很好地兼顾东八区和美西时区——这也是币安有很多人在的地方。 因为远程工作不涉及通勤,吃饭也是外卖,所以从早到晚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实打实的工作。相较之下,996 都不算夸张。但即便基于群聊的协作模式效率不低,却逃不开开会:任何一家上千人分散在各地的公司,都需要通过大量的会议来彼此交流。有人回忆说自己最高峰是一天要开十个会,「一天真的什么都没干,就在开会」。有少数组会控制开会的频次,争取让基层员工一周会议在五个以内。不过这不是常态。 也许因为过多会议影响工作,但远程协作不得不开会,所以 CZ 与何一对开会效率要求非常高。CZ 在 2018 年时会直接教员工如何做更高效的汇报:通过列文字要点的形式加快速度。和他开会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能超过三十分钟。每个季度 CZ 都会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做 QBW(Quarterly Business Review):结果、进展、挑战和问题。本质上就行快速让他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更高层的帮助。有人说:「如果第一句话没讲重点,CZ 一定会打断你。」 何一带领的市场部门很早就开始加强了对效率的追求。因为市场部门是币安最全球化的部门,对信息同步的需求也最高。每周三晚上十点市场部门的周会:一百多位核心人员参会,每个项目负责人都要发言。发言者只有一页幻灯片和一分钟的发言时长。这一页的内容很简单:过去一周最重要的成果和进展,下一周要做的是什么?尤其是有没有需要别人配合的工作?比如有活动需要各个地区翻译支持,那就要提前告知。会议简短高效,综合下来四十多分钟就能结束会议。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在币安也会遇到。亚洲团队相对没有欧洲团队那么在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区别,尤其是远程工作更是模糊了这一点。只好彼此磨合。大多币安员工都会同意这是一家培训做的比较少的公司,但它会每个月给员工一百美元用于在一个名为 italk 的软件里学英语。CZ 热爱读书的习惯也延续到了公司。在两周年的时候币安送给了每位员工一台定制了币安外壳的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买书也有津贴。他甚至还给负责人们开过读书会。 对个人困扰更大的,可能是完全没有线下的远程工作会让人和人之间失去连接。很多人在全职远程工作之前都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每天独来独往,身边没有多少能在线下能见到的真实的人,时间长了还是会让人渴望更面对面的交流。 工作之道 不过即使压力大、强度高,币安的增长速度还是在持续吸引更多人加入。 币安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的窗口期,有志者可以通过直接找创始人的方式来获得面试机会。当时标准的面试流程是四轮,除了 CZ 或者何一之外,还有直属上级、同级同事以及 HR 各一轮。在币安,HR 没有一票否决权——这可能让很多大厂程序员很开心。不过话说回来,当你通过网上找到 CZ 或者何一这样的大老板,并且第一轮面试就是和他们的话,那其他的轮次无非是走过场而已。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这个窗口期入职币安的人,很多都说 与CZ 或者何一在面试聊的大部分都和工作无关,主要是人生、理想、格局或者愿景这样有些「空」的东西。CZ 甚至在面试完一个人之后,会仔细的向对方分享自己对于区块链的热情和看法。也许 CZ 和何一会同意 Sam Altman 的看法:价值观第一,天赋第二,具体技能第三(value first, aptitude second, specific skill third)。 最开始员工都在用自己的电脑,后为保安全,新员工会被分配一台 13 寸的 Macbook Pro。相比于同期的其他公司,币安会给出更高一些的薪资待遇。很多人坦言如果不是加入币安,按照他们的学历和经历是无法加入大厂的;正常情况下的工资也不会太高。如果愿意去迪拜,工资还可以更高并且每个月都会有补贴。不过不同部门待遇区别很大,合约待遇最好,其次是技术,市场部门最低。 币安有半年一次的 review,做得好可以拿到 4-6 个月的奖金,不好的话两个月。所以很多人每年基本上都可以拿到 20 薪。这对绝大部分求职者来说是非常优厚的待遇。可以对比目前依然在高速增长的 Temu,也只不过是可以给候选人开到 14-16 薪。不过后来 reiview 变成了一年一次,奖金也有所降低。 好的定义通过分数来体现。在币安,员工的表现会被从 1-6 进行打分。1-1.5 是最好的 superstar,每个 team 最多一个甚至没有。正常是 2-3 或者 3-4。低于 5 分要面临 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有一个月的考察期。如果还是不行,会被优化(开除的委婉表达)。但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很少见。 每个人的经理会负责打分,但要说服上级(早期是直接说服 CZ 或何一)。何一在早期会检查所有人的奖金。不过币安在早期很人性化的一点是奖金会考虑每个人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低,就多给点奖金。 普通员工会有 3-6 个月的试用期,高管需要 6-12 个月甚至更长。需要带队的岗位,都必须经过培训去做一段客服,每天两个小时。这是一种比较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风格,比如京东曾经会让每一位高管每年做半天的配送员。 一旦正式加入币安,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个疯狂扩张的公司,扩张的更加疯狂。和很多烧钱换市场的创业公司不同,币安在疯狂扩张的同时还是一个挣钱机器。所以不会像是未盈利公司那样非常严格的控制 ROI。比如在市场部门,只有拉新业务会看 ROI,做品牌、媒体或者社区的话是不控制的。并且也不会用 KPI 进行管理,而是更多类似硅谷大厂那样的用 OKR 制定计划。 超越规则 对于币安来说,只要不妨碍增长,那一切事情都可以往后放放——包括管理。 管理对于很多创始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人和人之间到底改如何协作?于是各种协作软件应运而生:Linear、Notion、Lark、Slack......从硅谷到北京再到班加罗尔,不同国家的创业者都在聊同样的话题:到底什么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和编程语言)?管理类的图书也会被摆在各国的机场里。 但币安展示了另外一条不同的路:当公司处于史诗级的增长之中时,真的那么有必要在乎管理这件事吗?只要不耽误增长,做一个基于 telegram 群聊的公司又如何? 币安不是唯一证明增长和管理工具无关的公司。中国的电商企业拼多多也以快速增长出名。根据晚点 LatePost 的报道,拼多多也曾经有一个几千人的 QQ 群进行交流,关键任务基本靠「口口相传」。甚至 2018 年上市后市值达到三四百亿美元时,拼多多的行政还在从打卡机导出然后手工导入 Excel 表格做考勤记录。一位 2019 年后加入拼多多的人士认为「采用原始的管理方法源于,对于当时的拼多多,只有活下去最重要。」对于币安也是一样,不光要活下去,还要超越一切竞争对手、冲破一切阻碍它的监管。如果活着就已经很难了,用什么工具做管理并不不重要。 从颠覆到统治 但这不意味着常规的管理模式毫无意义。即使是币安,也在员工逐渐增多后感受到粗放生长带来的弊端。 在 2020 年下半年公司接近千人时,币安启动了第一次迁移。Telegram 被逐渐放弃,全员陆续搬迁到思科的 WebEx 上。不过这只是一个过渡,最终的目的地是币安自研内部软件 Wea。 如果你用过字节跳动出品的软件 Lark(飞书)的话,会发现二者有着相似的 UI 界面,甚至连 Logo 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和 Telegram 时代的全员共用一个软件不同,Wea 只能提供给币安主站的团队用。像是币安收购的团队,如 Coinmarketcap 团队无法使用 Wea。 而这也是币安逐渐变得没有那么扁平与透明的开始。对币安来说,相比于透明,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员工不泄密。Telegram 时代扁平透明的代价就是发生过不少信息泄露的问题,统一配发安装了安全软件电脑就和这些问题直接相关。从 WebEx 开始,币安就取消了全员群。并且 CZ 不允许拉大的同事群。不过还会有一些兴趣小组群。这些群也只能维持在小几十人的规模,不允许更大。与此同时,币安员工一些稍微大规模的微信群,也都被解散。从这时候开始,币安员工之间也不再可以随时互相联系。甚至有的时候两个币安的员工是在第三方介绍下认识的。比如两个每天都在配合的人,第一次见面可能是在某次区块链会议的间隙经人介绍才后才认出来对方的。 无独有偶,那个曾经有几千人 QQ 群的拼多多后来也变成了一家对信息控制非常严密的公司:「员工们在内部办公系统上看不到组织架构、看不到部门之外的员工,也不被允许建立微信群。」 也是在这个时期,币安开始不再疯狂增长。监管、合规等问题开始暴露。币安也在开始变得更像是其他巨头。曾经直接联系创始人就可以求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币安开始更在乎学历和经历,非大厂出身的人很难再有机会加入币安。 有员工称从此开始,币安内部有了两种人:老币安人,和大厂人。 老币安人以一开始加入币安的成员居多。很多人背景偏草根,但加入币圈和币安非常早。这里不少人持有了大量的 BNB。大厂人就是我们在硅谷、中关村可以见到的那类光鲜的工作者,一般不炒币,拿到币也是立刻卖。 虽然大厂人看上去没有那么 crypto native,但他们可能却在现在更适合币安——毕竟不管再怎么特殊,币安终究会遇到不少大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时候找一些见过这类问题的人,显然是更好的选择。这些大厂人在巨头、甚至政府都工作过,见过大风大浪,也有很强的能力。很多区块链交易所崛起的快,但崩溃的也快。币安虽然面对挑战,但依然屹立不倒,这些后来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有一句谚语:可以马上打江山,不可以马上治江山。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币安也在从疯狂增长换挡到正常的增长状态。 币安遇到的挑战一点也不独特,那些曾经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公司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字节跳动早期大量启用年轻的一线员工,他们没有大公司背景却有足够的动力冲向结果。但 2020 年后,字节也陆续开始寻找市场上那些更有经验的管理者,比如原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或者原小米合伙人周受资。 虽然引入大厂的员工是一种必然,但这也引起了老币安人的抱怨:有人说币安在 2020 年之前从来不存在向上管理这件事。可在 2022 年开始所有人都需要做向上管理。刚起步的币安,在 CZ 与何一的带领下所有人最在乎的只有一件事:user focus,要创造价值,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但是现在,也要去想做一件事会对领导有帮助吗?能从领导那里拿到哪些 credit 以便更好的晋升吗? 这一切应该不是 CZ 希望看到的。他在疫情前开会时就会强调不要办公室政治、不要斗争、鼓励跨级沟通。但只要成为了大公司,没人能完全避开大公司会出现的问题。大公司病没有逃逸速度,它是所有巨头都无法回避的宿命。 改变的路口 但币安的变化并不会在此停止。今年年中,币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科技公司常见的周期律似乎体现在了币安身上:快速扩张——大量招聘——收缩裁员。而决定一家公司是昙花一现还是可以道路漫长的,一般就取决于第一次大收缩之后的反思与重建。 公司的成长速度经常在短期内快过创始人的学习速度。一家公司就能能做多大、走多远?创始人补课与调整的速度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公司比较幸运,创始人甚至已经在公司成立前就有了非常厚的深度。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在上一家公司靠自己摸索出了大量经验,所以在宁德时代他从不提过要学习哪家公司的管理。更多创始人选择飞快地学习其他已经走出这些坑的创始人。比如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就曾主动求教于阿里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和他探讨阿里如何搭建组织和构思战略。 CZ 是后者,他也在不断的向各种人学习。不过相比李想,他更像是一个孤独的学习者,依靠大量的阅读来进入其他创始人的世界。在币安裁员之后不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马斯克传》上架。CZ 第一时间读完并把读书笔记发给了众人,希望每个人都读。他意识到特斯拉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而且马斯克的很多价值观和他类似。也许是因为刚裁员的缘故,CZ 特意提到了马斯克开人非常快,币安应该学习。 但与马斯克一样,CZ 、何一、新任 CEO Richard Teng 与币安的管理层同样进行着很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如何让一家被无数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盯上的公司合法运营?如何让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在这个缺乏规则的市场里持续保持地位?如何管理好几千人的远程团队?这里有太多无法学习,只能靠币安自己摸索的答案。 2022 年 11 月 22 日,CZ 辞去了币安 CEO 的职务。熟悉过去五年科技公司历史的人可能对此不会感到惊讶,华人创始人经常从一把手的岗位上离开:拼多多在创始人黄峥退休后才推出了目前飞速增长的 Temu;字节跳动同样也是在创始人张一鸣逐渐淡出后通过 Tiktok 攻城略地;更早的例子还有为退休开了一场盛大演出的马云。创始人从某个角色的离开并不等于他从此与公司毫无关系,但无论如何,这对公司而言又是一个新的阶段、一次新的挑战。币安已经有了比其他公司更多需要解答的问题,现在又多了一个。 但不论这些回答最终是否正确,它都必然会进入后来者的教科书。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14
我们可以从芒格那里学到什么?
go
lg
...
年代的潜力,并低估了该公司创始人杰夫·
贝
索
斯
(Jeff Bezos)。 伯克希尔也没有投资微软或谷歌。 “我们搞砸了,”芒格曾在反思公司不投资谷歌的决定时说道。 尽管如此,伯克希尔还是坚守了自己熟悉的行业,例如银行、食品和饮料行业,通过投资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公司以及后来决定不投资的苹果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在里面。 芒格和巴菲特还通过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询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掌握估值艺术,芒格曾表示这是唯一明智的投资方式。 虽然区块链和协议通常无法通过贴现现金流模型或其他传统方法进行估值,但可以从链上数据中获得大量见解——从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和交易量到锁定的总价值(相对于市值)以及净流入和流出等等。 芒格从来都不是一个会一头扎进新趋势的人,他更喜欢在投资方面保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他之前曾说过,许多“高智商”的人都是糟糕的投资者,因为他们的脾气很糟糕。另一方面,“伟大的投资者”则谨慎行事并深思熟虑: “你需要控制原始的非理性情绪,”芒格在另一条评论中说。 查理·芒格说,比特币是一种“恶心”的产品,它“凭空出现” 芒格涉足投资领域 60 多年,他表示,积累财富时,耐心也非常重要。 “赚大钱的不是买入或卖出,而是等待。” 几十年来,芒格见证了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数次下滑,例如 1987 年的黑色星期一崩盘、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 COVID-19 大流行。 他曾强调,当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引发市场下跌时,长期投资者必须学会坚守自己的投资: 芒格在另一条评论中表示:“有些时期会出现很多痛苦,而另一些时期则会出现繁荣。” “你只需要学会忍受它们。” 芒格出生于 1924 年 1 月 1 日,这意味着他在距离 100 岁生日还有 34 天时去世。 巴菲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1-29
上一页
1
•••
14
15
16
17
18
•••
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特朗普也放话了:美国政府关门接近结束!全球市场涨声一片,黄金暴拉冲破408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