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领导层变动结束之前,离波音越远越好
go
lg
...
任命为新主席 3)Stan Deal将
退休
;Stephanie Pope被任命为商用飞机公司CEO 最重要的消息是CEO Dave Calhoun将于年底辞职,这可能并不出人意料。Calhoun明年4月将年满67岁,波音的制造问题在他的领导下没有得到改善。 事实上,Calhoun在Max 737灾难期间是董事会成员,并于2019年10月成为董事会主席,并于2020年1月成为CEO。在FAA禁飞737 Max飞机的痛苦时期,他的领导可能是必要的,但Calhoun担任CEO已经四年了,而波音飞机的质量问题仍在不断出现。 仅在第一季度,《新闻周刊》就记录了波音飞机的9个主要问题,如下: 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运营的737 Max飞机在半空中门塞脱落后被迫降落。 1月13日,全日空航空公司运营的747-8飞机因驾驶舱窗户破裂而被迫取消起飞。 1月18日,阿特拉斯航空公司的747-8飞机因发动机故障起火而停飞。 1月20日,达美航空公司运营的757飞机失去了前轮。 2月6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运营的737 Max 8飞机在着陆时舵踏板卡住。 3月7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运营的777-200飞机在起飞后因一个轮子脱落而改变航线。 3月11日,LATAM航空公司运营的787-9梦幻客机在飞行途中发生技术故障,导致50人因飞机坠落而受伤。 3月13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运营777-300在起飞时发现燃油泄漏,被迫返航。 3月15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运营的737-900飞机降落时丢失了一块外部面板。 高管领导层变动的最大问题是,在Calhoun2024年底
退休
之前,该公司的最高职位不会变动。他还将领导波音9个月,从2025年开始,未来的CEO人选还不得而知。该公司更换了董事会主席,Steve Mollenkopf被任命为新主席,此前他曾领导高通多年。 这里的问题在于,最近发生的类似CEO变动,至少在短期内,对股东来说都没有好结果。公司需要重大高管调整的问题在于,重组是必要的,对业务的长期影响最终会给股价带来压力。 富国银行就是一个类似的例子。该公司 CEO 查理·沙夫于2019年10月受聘,负责清理该公司的银行丑闻,该公司股价在最初的大涨之后陷入低迷。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该公司花了一些时间进行业务重组,目前股价已飙升至近期高点,但这一转变花了5年多的时间,其间的涨幅很小。 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迪士尼重新聘请Bog Iger。这位CEO最初于2021年12月
退休
,担任执行董事长,并于2022年11月重返这家媒体巨头。上任近一年后,该公司股价一度跌至80美元以下,最近才有所反弹。在其卸任CEO之前,该公司股价曾接近150美元。 我们甚至可以回顾一下Dave Calhoun曾任职的通用电气高管领导层的变动。自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以来,该股一直没有真正恢复,2018年底聘请拉里·卡尔普担任CEO ,花了5年多的时间才使这家工业巨头回到稳健的增长模式。 僵尸股 波音已经亏损4年了,这次领导层的变动可能会延长这段时间。这家飞机制造商有大量的订单,导致巨大的需求,但过去5年的所有制造问题,加上新的领导层和对Spirit AeroSystems的潜在收购,将减缓明年的任何转机。 该股近4年来一直徘徊在200美元左右。现在的大问题甚至是计算出正常的每股收益水平,以便对波音进行估值。 在2019年737 MAX停飞问题影响利润之前,该公司2018年的每股收益为16美元。波音公司已经连续20年盈利,但现在对未来几年的普遍预期好坏参半。如果到2026年每股收益目标很难超过10美元,那么人们很难证明该股的价值为200美元。 来源:SeekingAlpha 波音公司仍有520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超过5600架商用飞机,但该公司无法稳定地生产飞机,以利用这一庞大的积压订单。这家飞机制造商刚刚将737的产量提高到每月38架,目标是到2025/26年度达到每月50架,但领导层的变动和最近的飞机问题暗示需要放缓生产。 在动荡的2023年提供了60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后,该股的市值仅为1150亿美元。问题在于,由于领导层的变动和对Spirit AeroSystems的收购,明年的运营可能仍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总结 波音正在进行必要的变革,寻找新的领导层,这可能晚了几年。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这家飞机制造商刚刚进入重组过程,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完全启动,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扭转业务。 投资者应该继续在场外观察这只股票,因为他们知道,购买一架更好的波音飞机的机会最终会出现。 $波音(BA)$
lg
...
老虎证券
2024-03-26
耐世特(01316.HK)公布年度业绩: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同比增长9.6%
go
lg
...
减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美国实施自愿提前
退休
计划、继续扩大全球工程能力及优化制造布局。 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比,毛利为3.686亿美元,增加0.4%;除所得税前利润为6420万美元,减少(30.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3670万美元,减少(36.7%),而经调整EBITDA为3.466亿美元,减少(5.0%)。于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北美洲分部的挑战所致。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的盈利受到供应商中断事件、UAW罢工及重组工作的负面影响,金额分别为4930万美元、1530万美元及1000万美元。
lg
...
格隆汇
2024-03-26
大消息!又有海外养老金巨头来了
go
lg
...
近日,伦敦大学
退休金
计划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QFII),这是继英国养老保障基金委员会之后,又一家英国养老金机构获得QFII资格。这两大养老金巨头的行动,无疑向全球传递出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强烈信心。 这两家养老金机构的行动,不仅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看好。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加之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尤其是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作为一种长期、稳健的投资,其投资决策往往更加谨慎。因此,这两家养老金机构的行动,无疑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这也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外资,包括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将进一步布局中国资本市场。
lg
...
金融界
2024-03-26
墙内开花墙外香,上实城开(0563.HK)开年大涨仍低估,小而美不输行业龙头
go
lg
...
行、Vanguard、贝莱德、美国教师
退休
基金等外资持有,其股票价值被境外机构竞相挖掘,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为小而美地产商的代表,上实城开保持多年跑赢行业毛利率的优秀记录。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1.8%,相较2022年公司毛利率26.9%,上升了14.9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当年取得了更高的毛利润,并且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受益于公司交付的商品房项目占比较大且毛利率较高,这反映了公司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良好表现和高效运营能力。毛利率的增长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财务稳健性。 公司在2014-2023年期间平均毛利率超过30%,在此期间行业平均毛利率大约在25%。即使在地产行业周期见顶行业毛利率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依旧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5-10%的营利优势。 如下图:上实城开2016-2023年历年毛利率趋势。 (数据来源:choice) 作为比较,下图是笔者找到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历年走势图”,从图中看出,2015-2021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中枢为25%左右。结合上下两张图可发现,在过去十一年来,除了2012毛利率15.5%、2013毛利率15.5%低于行业之外,上实城开没有一年毛利率低于行业中枢25%。 (图片来源:戴德梁行)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上实城开能够保持这么高的毛利率?笔者认为,由于公司的主营业务集中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品房开发,特别是上海本地,而上海的房价在此轮调整中保持较为坚挺,因此贡献了较高的毛利率。 第二个原因是上实城开经营方面非常专注,专注才能慢工出细活,才能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中保持竞争壁垒。相比其他大型房企,上实城开的毛利质量更高,业务更加专注、服务更加高效,真正做到“小而美”。这也就是为什么被境外知名投资机构垂青的原因。 在营收规模上,尽管公司在行业中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公司单个项目的价值和利润释放空间相当大。公司在行业中打造的小而美、小而精的项目确保了不需要承担太大的成本压力或者运营压力,即可释放不输于行业龙头的盈利水准,公司销售规模整体稳扎稳打,而在利润端则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展现了相当稳健发展的一面,树立内房股小而美的标杆旗帜。 二、政策暖风力促融资宽松,上实城开发展前景明晰 政策方面,今年两会对房地产行业着墨颇多,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将是今年的房地产政策重点工作之一。从两会报告中可看出,今年政策上对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构建更加明确,后续或将从住房保障体系、土地管理制度、行业发展模式、金融财税配套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 笔者预计,政策上将会在短期内以稳预期、稳房价、稳地产为主,中长期将从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住房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推动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自“金融16条”推出以来,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舒缓流动性风险,并建立了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 在多种政策工具作用下,房地产跌幅逐渐收窄,今年融资环境相比过去三年会更加友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房企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下降13.6%,降幅自9月以来保持稳定,其中国内贷款(-9.9%)和自筹资金(-19.1%)同比降幅较前值不同程度收窄。截至目前,已有超6000个项目进入房企融资白名单,贷款额度超2000亿元,整体对市场的正向影响有望进一步显现。 上实城开很好地利用了此轮宽松的融资环境。2023年,上实城市开发在融资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大大充实了公司的现金流。 在债券发行方面,上实城市开发的附属公司上海城开于2023年9月7日完成了第二期境内公司债券的发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8亿元,票面利率为3.5%,期限为3年。这次债券发行所得将用于偿还上海城开的旧有债务,这不仅节约了财务成本,也展示了资本市场对上实城市开发及其附属公司的信心。 最后,在贷款融通方面,上实城市开发于2023年11月30日与贷款人订立了补充融通函,修订了有关达5亿港元的循环贷款融通的若干条款及条件,将循环贷款融通的到期日延展至2024年10月31日或其他经延展的到期日。这表明上实城市开发正在通过贷款融通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以应对可能的资金需求和运营挑战。 综上所述,上实城市开发在2023年通过发行票据、债券以及贷款融通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以支持其运营和发展。这些融资活动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展示了资本市场对上实城市开发的信心。 财报显示,2023年融资成本为6.88亿港元,相比2022年的6.83亿港元,变化不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实城开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中村改造 2023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推动在21个超大特大城市钟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上实城开的大本营,过去3年上海完成了中心城区成片旧改185.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9.2万户。《指导意见》指出,上海市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每年10个,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这为上实城市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机遇。 2)城市更新项目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城市更新市场,在这一领域不断乘风远航。2021年7月公司TODTOWN天荟项目获得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最佳地标综合体奖”和RICS“年度城市更新项目优秀奖”。此外,2020年上实城开旗下上投新虹投资公司承担了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红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内容包括动迁安置房项目的建设和配套商业项目“城开优享+欣虹汇”的开发,大力发展城市更新新气象,商业项目涵盖了生鲜超市、大众餐饮、亲子场所等多种业态,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完善的商业服务。 3)拓宽属地化优势 作为上海地方国企,依托母公司上实控股,上实城开具备较强的属地化优势。母公司上实控股2023年3月新闻稿披露,2022年上实城开与一名联合竞标人成功中标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六幅地块之土地使用权,可开发为约271,081平方米的住宅开发项目及9,892平方米的商业开发项目,该地块极具价值,进一步巩固上实城开在上海市场的领先地位。 4)项目经验优势明显 在项目经验方面,公司积累了丰富地产开发经验,在中国10个主要城市拥有28个房地产项目,分布于上海、北京、天津、无锡、沈阳、西安、重庆、烟台、武汉和深圳,当中大部分为中、高档住宅物业,兴建工程正全速推行。截至2023年财报披露,这些项目累计为公司提供约348.2万平方米的未来可售面积,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三、估值远低于行业平均PB,反弹势能较强 (图片来源:富途) 截至2024年3月22日收盘,上实城开市净率为0.148倍,远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0.65倍(申万二级房地产开发行业平均PB),公司的估值仅为行业的23%,同时公司分红派息较为慷慨,叠加超低的股价,公司价值低估迹象非常明显。 现金流方面,根据公司公布的2023年财报,2023年上实城市开发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9.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08亿港元,展示了公司在该年度的良好财务表现和资金管理能力。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大幅改善,公司的负债净额对权益总额比率(即借贷净额/权益总额)为58.4%,相比2022年的63.0%,负债比率下降了4.6个百分点,公司的债务情况不断得到优化。同时,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在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4倍,相比2022年的1.1倍,提升了27.3%。 过去,上实城开股价长时间遭到压制,除了众所周知的行业因素之外,业内认为,影响其股价的原因还包括公司的资产高度集中在上海,而在行业调整之前,上海当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最严格的城市之一。不过,随着广州杭州等重要城市逐步放开限购政策,市场对上海房地产松绑预期日趋上升,未来上海将与江苏、浙江等地出现连通器效应,不排除公司长三角项目销售现金流多元化。 公司小而美、质而优,在整个港股市场萎靡的情况下,管理层频频回购股份,看好公司的未来前景。报告期内,2023年公司累计购回289.4万股普通股,购买价共计132.2万港元。公司完成以上股份回购后,完成股份注销,大大有利于已持股股东,提振投资者信心。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截至2023年9月12日,主流港资开发商自2010年以来,平均PB中枢为0.6倍,像长实集团0.51倍、恒基地产0.57倍,九龙仓0.57倍,恒隆地产、新鸿基地产和太古地产稍微高一些,分别为1.03倍、0.76倍和0.70倍。而作为内房股的上实城开(0563.HK)目前的PB仅0.15倍,估值上特别便宜,正处于价值洼地中,远低于港资地产股行业中枢值,相比之下,其触底反弹的势能相信会比港资地产股来得更加强烈。
lg
...
格隆汇
2024-03-26
墙内开花墙外香,上实城开(0563.HK)开年大涨仍低估,小而美不输行业龙头
go
lg
...
行、Vanguard、贝莱德、美国教师
退休
基金等外资持有,其股票价值被境外机构竞相挖掘,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为小而美地产商的代表,上实城开保持多年跑赢行业毛利率的优秀记录。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1.8%,相较2022年公司毛利率26.9%,上升了14.9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当年取得了更高的毛利润,并且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受益于公司交付的商品房项目占比较大且毛利率较高,这反映了公司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良好表现和高效运营能力。毛利率的增长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财务稳健性。 公司在2014-2023年期间平均毛利率超过30%,在此期间行业平均毛利率大约在25%。即使在地产行业周期见顶行业毛利率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依旧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5-10%的营利优势。 如下图:上实城开2016-2023年历年毛利率趋势。 (数据来源:choice) 作为比较,下图是笔者找到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历年走势图”,从图中看出,2015-2021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中枢为25%左右。结合上下两张图可发现,在过去十一年来,除了2012毛利率15.5%、2013毛利率15.5%低于行业之外,上实城开没有一年毛利率低于行业中枢25%。 (图片来源:戴德梁行)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上实城开能够保持这么高的毛利率?笔者认为,由于公司的主营业务集中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品房开发,特别是上海本地,而上海的房价在此轮调整中保持较为坚挺,因此贡献了较高的毛利率。 第二个原因是上实城开经营方面非常专注,专注才能慢工出细活,才能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中保持竞争壁垒。相比其他大型房企,上实城开的毛利质量更高,业务更加专注、服务更加高效,真正做到“小而美”。这也就是为什么被境外知名投资机构垂青的原因。 在营收规模上,尽管公司在行业中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公司单个项目的价值和利润释放空间相当大。公司在行业中打造的小而美、小而精的项目确保了不需要承担太大的成本压力或者运营压力,即可释放不输于行业龙头的盈利水准,公司销售规模整体稳扎稳打,而在利润端则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展现了相当稳健发展的一面,树立内房股小而美的标杆旗帜。 二、政策暖风力促融资宽松,上实城开发展前景明晰 政策方面,今年两会对房地产行业着墨颇多,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将是今年的房地产政策重点工作之一。从两会报告中可看出,今年政策上对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构建更加明确,后续或将从住房保障体系、土地管理制度、行业发展模式、金融财税配套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 笔者预计,政策上将会在短期内以稳预期、稳房价、稳地产为主,中长期将从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住房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推动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自“金融16条”推出以来,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舒缓流动性风险,并建立了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 在多种政策工具作用下,房地产跌幅逐渐收窄,今年融资环境相比过去三年会更加友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房企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下降13.6%,降幅自9月以来保持稳定,其中国内贷款(-9.9%)和自筹资金(-19.1%)同比降幅较前值不同程度收窄。截至目前,已有超6000个项目进入房企融资白名单,贷款额度超2000亿元,整体对市场的正向影响有望进一步显现。 上实城开很好地利用了此轮宽松的融资环境。2023年,上实城市开发在融资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大大充实了公司的现金流。 在债券发行方面,上实城市开发的附属公司上海城开于2023年9月7日完成了第二期境内公司债券的发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8亿元,票面利率为3.5%,期限为3年。这次债券发行所得将用于偿还上海城开的旧有债务,这不仅节约了财务成本,也展示了资本市场对上实城市开发及其附属公司的信心。 最后,在贷款融通方面,上实城市开发于2023年11月30日与贷款人订立了补充融通函,修订了有关达5亿港元的循环贷款融通的若干条款及条件,将循环贷款融通的到期日延展至2024年10月31日或其他经延展的到期日。这表明上实城市开发正在通过贷款融通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以应对可能的资金需求和运营挑战。 综上所述,上实城市开发在2023年通过发行票据、债券以及贷款融通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以支持其运营和发展。这些融资活动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展示了资本市场对上实城市开发的信心。 财报显示,2023年融资成本为6.88亿港元,相比2022年的6.83亿港元,变化不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实城开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中村改造 2023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推动在21个超大特大城市钟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上实城开的大本营,过去3年上海完成了中心城区成片旧改185.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9.2万户。《指导意见》指出,上海市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每年10个,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这为上实城市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机遇。 2)城市更新项目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城市更新市场,在这一领域不断乘风远航。2021年7月公司TODTOWN天荟项目获得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最佳地标综合体奖”和RICS“年度城市更新项目优秀奖”。此外,2020年上实城开旗下上投新虹投资公司承担了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红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内容包括动迁安置房项目的建设和配套商业项目“城开优享+欣虹汇”的开发,大力发展城市更新新气象,商业项目涵盖了生鲜超市、大众餐饮、亲子场所等多种业态,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完善的商业服务。 3)拓宽属地化优势 作为上海地方国企,依托母公司上实控股,上实城开具备较强的属地化优势。母公司上实控股2023年3月新闻稿披露,2022年上实城开与一名联合竞标人成功中标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六幅地块之土地使用权,可开发为约271,081平方米的住宅开发项目及9,892平方米的商业开发项目,该地块极具价值,进一步巩固上实城开在上海市场的领先地位。 4)项目经验优势明显 在项目经验方面,公司积累了丰富地产开发经验,在中国10个主要城市拥有28个房地产项目,分布于上海、北京、天津、无锡、沈阳、西安、重庆、烟台、武汉和深圳,当中大部分为中、高档住宅物业,兴建工程正全速推行。截至2023年财报披露,这些项目累计为公司提供约348.2万平方米的未来可售面积,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三、估值远低于行业平均PB,反弹势能较强 (图片来源:富途) 截至2024年3月22日收盘,上实城开市净率为0.148倍,远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0.65倍(申万二级房地产开发行业平均PB),公司的估值仅为行业的23%,同时公司分红派息较为慷慨,叠加超低的股价,公司价值低估迹象非常明显。 现金流方面,根据公司公布的2023年财报,2023年上实城市开发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9.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08亿港元,展示了公司在该年度的良好财务表现和资金管理能力。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大幅改善,公司的负债净额对权益总额比率(即借贷净额/权益总额)为58.4%,相比2022年的63.0%,负债比率下降了4.6个百分点,公司的债务情况不断得到优化。同时,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在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4倍,相比2022年的1.1倍,提升了27.3%。 过去,上实城开股价长时间遭到压制,除了众所周知的行业因素之外,业内认为,影响其股价的原因还包括公司的资产高度集中在上海,而在行业调整之前,上海当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最严格的城市之一。不过,随着广州杭州等重要城市逐步放开限购政策,市场对上海房地产松绑预期日趋上升,未来上海将与江苏、浙江等地出现连通器效应,不排除公司长三角项目销售现金流多元化。 公司小而美、质而优,在整个港股市场萎靡的情况下,管理层频频回购股份,看好公司的未来前景。报告期内,2023年公司累计购回289.4万股普通股,购买价共计132.2万港元。公司完成以上股份回购后,完成股份注销,大大有利于已持股股东,提振投资者信心。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截至2023年9月12日,主流港资开发商自2010年以来,平均PB中枢为0.6倍,像长实集团0.51倍、恒基地产0.57倍,九龙仓0.57倍,恒隆地产、新鸿基地产和太古地产稍微高一些,分别为1.03倍、0.76倍和0.70倍。而作为内房股的上实城开(0563.HK)目前的PB仅0.15倍,估值上特别便宜,正处于价值洼地中,远低于港资地产股行业中枢值,相比之下,其触底反弹的势能相信会比港资地产股来得更加强烈。
lg
...
格隆汇
2024-03-26
波音高管大重组!CEO主动辞职,董事长放弃连任
go
lg
...
行官斯坦·迪尔(Stan Deal)将
退休
,他的职务由斯蒂芬妮·波普(Stephanie Pope)接任,波普之前负责波音全球服务部,新近成为波音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舱门脱落事故是分水岭时刻 自2024年开年以来,波音公司便事故频发,深陷舆论和信任危机,至今股价已下跌超27%。而在CEO等高管即将卸任的消息发布后,波音美股盘前跳涨超4%,目前涨1.36%。 在波音飞机出现一系列质量和制造缺陷后,航空公司和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呼吁该公司进行重大变革。 他们认为,发生安全事故的机型不同,出现问题的零部件也不同,这些细节足以说明,事故背后的问题是系统性的。 卡尔霍恩周一在声明中表示,阿拉斯加航空事故是波音公司的分水岭时刻,“我们必须继续以谦逊和完全透明的方式应对这一事故,我们还必须在公司的每个层面上灌输对安全和质量的全面承诺”。 卡尔霍恩同时提到,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波音。在过去的5年内,波音上上下下的员工都在共同努力,以解决波音108年历史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他相信,波音面对这些挑战的方式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特定时刻,正在为未来几代员工提供参考标准,并将融入波音未来几十年的运营结构中。 波音公司改组需要“全新思维”,而不是新面孔 几个月来,卡尔霍恩一直向投资者、航空公司客户和公众承诺,波音将控制其无数的质量问题。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加强了对波音公司的监管,阿拉斯加航空事故发生后,该局局长迈克·惠特克表示,在联邦航空局对该公司的质量控制感到满意之前,波音公司将被禁止增加737的产量。 随着波音首席执行官CEO卡尔霍恩辞职,波音董事会已经启动物色下一位CEO的工作。新任CEO任务艰巨,包括改进公司的安全文化、解决质量问题并重新获取监管者、旅客和公众的信任,而去年年底晋升为首席运营官的Stephanie Pope,原本外界看好其成为波音首位女性CEO,但随着Pope昨天被任命为商业飞机总裁,媒体报道波音可能更倾向于寻找一位外部人士出任下任CEO。 一些投资者担心,这次管理层改组不足以解决波音公司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正是卡尔霍恩在2020年成为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首要原因。 卡尔霍恩于2020年1月成为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其任务是带领波音度过2018年和2019年发生的两起波音737 MAX客机坠机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这两起事故造成近350人死亡。 但是履职到第五个年头,卡尔霍恩又将因737MAX9舱门脱落暴露的质量品控问题而辞职。不过从最新的声明来看,卡尔霍恩是主动请辞,并且留出了长达9个月的过渡期。 CFRA Research的股票分析师Stewart Glickman说,波音高层的重组是必要的。当前的危机源于波音公司企业有问题的文化,只有新的领导层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代表波音和Spirit超过19000名员工的工会SPEEA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称波音高管层暴露出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执行董事Ray Goforth表示,如果公司领导层不认识到失败并彻底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事情不会像好的方向发展。 目前,波音公司正面临对多起事故的刑事调查,以及飞机上乘客发起的法律诉讼。
lg
...
格隆汇
2024-03-26
重药控股(000950.SZ)监事会主席李直
退休
辞职
go
lg
...
布公告称,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直先生因到龄
退休
,已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辞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李直先生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相关规定,李直先生的辞职并未导致公司监事会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监事会之日起生效。李直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及监事会对李直先生在任职期间的勤勉履职和为公司规范运作及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6
美股收盘:道指跌超160点 中概股多数下跌拼多多跌近3%、宜人金科跌超13%
go
lg
...
飞机部门负责人Stan Deal将立即
退休
。 欧洲股市企稳 此前连涨九周创12年来最长纪录 欧洲股市在创下近12年来最长的九周连涨后持稳。 斯托克欧洲600指数在伦敦收盘时基本持平,此前在当天早些时候波动,投资者等待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等一系列经济数据。 欧洲股市一直处于创纪录的涨势,上周央行的评论支持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看涨立场。瑞士央行意外降息以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英国央行行长的鸽派展望让投资者有理由为宽松政策布仓。 特朗普需为欺诈案支付的保证金降至1.75亿美元 数额接近“打三折” 纽约一家上诉法院同意将唐纳德·特朗普在申诉期间必须为民事欺诈判决支付的保证金数额大幅削减逾三分之二至1.75亿美元。此前这位地产大亨声称他不得不亏本出售房产来筹集资金。 周一法院作出裁决之际,特朗普正面临着最后期限。他要么不得不支付罚款,要么需缴纳数额达判决金额120%的保证金,以使案件在他上诉期间处于搁置。此前的保证金金额接近5.45亿美元。法院裁定他有10天的时间缴纳保证金。 这一判决意味着特朗普或能够推进上诉进程,而无需担心他的资产因付款不足而被纽约总检察长Letitia James没收。 “唐纳德·特朗普仍需为他令人震惊的欺诈行为负起责任,”James办公室的一位发言人表示,“针对唐纳德·特朗普和其他被告的4.64亿美元罚金加上利息的判决仍然有效。我非常尊重上诉部门的决定,我将在10天内非常迅速地提供1.75亿美元的现金、债券、证券或任何必要的东西。我感谢上诉部门的迅速行动,”特朗普在法庭外就保证金表示。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要求加沙斋月停火 当地时间3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非常任理事国提出的一份加沙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获得通过。这是自去年10月7日以来,首次在安理会决议中明确要求停火。 投票中14票赞成,美国弃权。 美联储理事Cook强调在降息方面必须谨慎行事 美联储理事Lisa Cook表示,该央行在降息方面必须谨慎行事,以便为经济某些领域通胀的放缓留出更多时间。美联储决策者在上周的会议上将利率维持在20年高位不变,维持今年降息三次预测不变的官员占微弱多数。在19位美联储官员中,9位官员预测2024年降息两次或更少,其中两人预测今年根本不会降息。 “实现我们的就业和通胀目标所面临的风险正趋于更好的平衡,”库克在为周一哈佛大学发表的经济学演讲准备的讲稿中表示,“尽管如此,要完全恢复物价稳定可能需要谨慎行事,逐步放松货币政策。”
lg
...
金融界
2024-03-26
波音对高管层大换血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等将离职
go
lg
...
飞机部门负责人Stan Deal将立即
退休
。首席运营官Stephanie Pope将接替Deal的职位。 Calhoun长期担任波音董事,曾在通用电气和黑石集团供职多年。 在Calhoun的领导下,因为两起事故而在全球长时间停飞的波音737 Max于2020年恢复商业服务。正当这家飞机制造商重振声誉并准备再次向中国交付737客机时,1月5日阿拉斯加州航空一架737 Max 9在空中发生“内嵌式”舱门脱落,使该公司再次陷入危机。
lg
...
金融界
2024-03-26
为何鹏华基金是个例外?国信证券董事会议案通过,董事、董事长人选保密引市场热议
go
lg
...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公募领域,高管到龄
退休
的公开信息,可以说极为罕见。据国信证券此前年报中所记,何如生于1963年10月,目前已满60周岁。
lg
...
金融界
2024-03-25
上一页
1
•••
153
154
155
156
157
•••
36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酝酿计划 阻止美国军方获取其稀土磁铁
lg
...
ADP预警吓坏市场!黄金急跌50美元 美股、美元、比特币齐遭重创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动用“大数据”向拥有境外投资收入的公民征税
lg
...
”帝国终结“时刻临近?专家警告:黄金或被重估,“布雷顿森林体系2.0”正在成形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市场巨震:金价暴跌50美元后飙升 如何交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7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