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2年十大美股新闻
go
lg
...
息和衰退担忧的双重冲击下,美股今年创下
金融危机
以来最惨的年度表现。梳理过去一年美股发生的重大事件,从中遴选出2021年美股十大新闻。 1. 美联储疯狂加息425基点,引发全球衰退担忧 美联储今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年内七次加息共4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年来的最高水平,以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在美联储加息后,欧洲国家纷纷跟随,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 然而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不断加快,担忧之声也此起彼伏。IMF等多个国际组织警告称,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推高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并可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持久伤害。美国投行也纷纷警告,美联储加息已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失,是时候放缓甚至暂停加息了。 2. 暴跌不止,美股势创2008年来最惨表现,空头狂赚逾3000亿美元 美股今年持续下跌。年初至今,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已累跌33.03%,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跌8.58%和19.24%。科技股跌势尤为惨烈,特斯拉今年一度暴跌近70%,亚马逊和英伟达跌近50%,谷歌跌38.46%,苹果跌27.55%,微软跌近29%。 美股大跌却令空头们赚翻了,有望实现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目前卖空者拥有3037亿美元的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比2018年(他们上一个盈利年)增长了四倍。 3.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进展 中概股迎史诗级反弹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12月15日,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表示,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做认定。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6日表示,欢迎美国监管机构基于监管专业考虑重新做出的认定。 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概股退市风险得以基本解除,也对未来中国企业在美上市释放出积极信号。 几乎与此同时,中概股出现了一轮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反弹。11月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42.13%,创单月最大涨幅。个股方面,包括小鹏汽车、携程、京东、拼多多、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只股票近1个多月反弹幅度均超过40%。 4. 硅谷寒风凛冽,科技巨头开启大裁员 美国科技业寒风凛冽,硅谷巨头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先是马斯克入主推特后宣布裁员50%,紧接着,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裁员1.1万人,随后亚马逊也被曝裁员上万人。有消息称,苹果暂停了几乎所有部门的招聘工作。微软、英特尔、惠普、美光科技、Salesforce等也纷纷加入裁员行列。今年前11个月,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总数达到80978人,同比增长535%,裁员规模创下20年来新高。 5. 马斯克收购推特上演连环闹剧 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从最初发出价值4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到中间反悔闹上法庭,再到最后迫不得已吞下苦果,足足折腾了半年之久。而这场闹剧直到现在还没有收场的意思,在10月底入主推特后,马斯克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包括裁减推特50%以上的员工,并试图在这家以宽松著称的公司建立起“硬核”文化。 马斯克对推特的过分关注引发了特斯拉投资者的担忧,成为拖累特斯拉股价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迫于压力,马斯克最近在推特上发起民调,询问自己是否应辞去CEO职位,并承诺一旦找到足够傻的人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就会这样做。 6. 巴菲特狂买石油股,重仓台积电 在蛰伏多年之后,巴菲特终于在价值投资再次盛行的2022年出手了。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大举押注石油板块,并且一路增持雪佛龙和西方石油这两只股票。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西方石油1.944亿股,持有雪佛龙1.654亿股,持仓总额接近600亿美元。 不过,要说今年巴菲特投资的最大惊喜,可能就是第三季度买入价值逾41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使其一跃成为伯克希尔的第十大重仓股。这是继2016年开始投资苹果之后,巴菲特对科技股又一次罕见地大举押注。 7. 美国IPO市场遭遇寒冬,今年融资额暴跌逾九成 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流动性收紧,美国IPO市场遭遇寒冬,今年迄今融资规模只有240亿美元,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21年骤减93%。 与此同时,受美国市场降温的影响,今年全球IPO融资额仅为2070亿美元,同比大跌68%,是自2008年IPO融资额暴跌73%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8. 特斯拉股价暴跌近七成,马斯克痛失首富宝座 随着利率上升导致科技股重挫,特斯拉股价今年累计下跌了近70%,市值跌破4000亿美元。而在去年的“高光时刻”,该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马斯克本人的身价也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现在,马斯克已从首富宝座上跌落,被LV老板取代。对于特斯拉的股价下跌,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受推特闹剧拖累,但马斯克却甩锅给了美联储,称股价暴跌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特斯拉本身没有问题。 9. 流动性褪去,美股SPAC借壳潮“曲终人散” 在今年美股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美国自2020年以来持续火热的SPAC“借壳上市”潮也开始大幅消退。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情况逆转,繁荣变成了萧条。 数据显示,自12月初以来,大约70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已经清算并向投资者返还资金。每天大约有四个SPAC清算关闭。更多的SPAC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几周内进行清算。 10. Meta进军元宇宙失败,扎克伯格遭员工炮轰 近日在美国匿名论坛Blind上,充斥着大量来自Meta员工的声音,其中负面情绪的评论占绝大多数,矛头直指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一位软件开发者直言,扎克伯格正凭一己之力用元宇宙来“杀死”这家科技巨头。 今年以来,Meta股价下跌了超过70%。该公司上个月宣布将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3%。扎克伯格当时表示,这是他经营公司18年来不得不做出的最艰难决定之一。
lg
...
金融界
2022-12-31
投资者情绪比
金融危机
时期还糟糕 美股已近底部
go
lg
...
看,比2002年科技泡沫和2008年大
金融危机
时期还要负面,”他说。 同样,CNN的恐惧和贪婪指数(Fear and Greed Index)也显示,投资者目前处于“恐惧”模式,尽管它没有处于历史低点。 不少投资者认为,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受到一系列冲击后,今年年底将下跌20%。这些因素包括高通货膨胀、快速上升的利率,以及对衰退的日益担忧——无论是经济衰退还是企业盈利衰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但情况真的比2008年更糟吗?”Xuan问,“我们认为不是。为什么?因为投资者更关注的是现在已经“实现”的冲击,而不是事情会如何改变。我们认为,2023年的关键将是关注后者(事情将如何改变),而不是前者(已经实现了什么)。” 他总结道,这为股市2023年的大幅上涨做好了准备。他认为,美股2023年的上涨幅度将超过20%,达到他设定的标准普尔500指数4,750点的目标价位。 “这种情绪低迷的时期与股市的长期低点相对应,”他补充说。
lg
...
金融界
2022-12-31
澳洲养老基金今年下跌4.3% 创
金融危机
以来最差表现
go
lg
...
的资产下降了4.3%,是2008年全球
金融危机
以来的最差表现。回报率受到固定收益资产的拖累,随着各国央行大举加息以抗击通胀,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价值缩水。 Rainmaker研究和合规执行董事亚历克斯·邓恩(Alex Dunnin)说:“2022年的疲软结果与2021年的辉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好的,这表明它是摇摆不定的。” 澳大利亚基金的表现仍优于典型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因为它们此前避开政府债券,转而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和直接贷款等另类资产,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率。数据显示,一个由60%的股票和40%的固定利率资产组成的全球多元化投资组合在2022年损失了超过16%。 根据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的数据,澳大利亚的基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股票和债券投资在澳大利亚境外。 邓恩说:“关键是,全球固定利率资产今年可能会下跌约20%。固定利率远不是通常起到的保守缓冲作用,它的表现与股票一样糟糕。”
lg
...
金融界
2022-12-31
美股料创14年来最差表现,华尔街资深人士预言:明年多头胜利希望仍渺茫
go
lg
...
,它预示着“某些东西将会破裂,将会发生
金融危机
”。但这一次,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某些领域出现了危机,但没有出现更广泛的蔓延。 “我们可能更有可能从这一切中实现软着陆,”他说。 许多策略师错误地预测了2022年,因为美联储最终迅速加息,而通胀仍然居高不下。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超过20%,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约35%,均创下2008年以来最差表现。 亚德尼说,某些领先指标让所有人都感到害怕,因为它们指向2023年初的低迷。他说:“如果真的会出现衰退,那很快就会发生,而这正是市场所担心的。” 另一方面,经济仍有弹性,银行体系稳健。此外,2023年消费者状况良好,工资上涨可能快于物价上涨。他说:“消费者将有购买力。”
lg
...
金融界
2022-12-31
英国明年房价或下跌5% 12月房价涨幅创2008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go
lg
...
1%,这是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下跌,也是自
金融危机
以来的最差表现。路透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下降了0.7%。 近几个月来,英国前首相特拉斯的减税计划吓坏了市场,推高了借贷成本,导致住房贷款更难以承受,并导致银行一度暂停抵押贷款产品,致使房价走弱。 这标志着房价较去年有所放缓。去年,由于需求强劲,人们希望在新冠危机期间拥有更大、更适合远程工作的房子,房价涨幅达到多年高点。 Nationwide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加德纳 (Robert Gardner)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金融市场状况已经稳定下来,但抵押贷款利率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正常化,而房地产市场的活动几乎没有显示出复苏的迹象。随着经济逆风增强,市场在短期内很难重获强劲势头,实际收入将进一步下降,劳动力市场普遍预计会随着经济萎缩而走弱。” 12月初,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的一项调查显示,自上个月大流行以来,英国房价出现了最广泛的下跌。 RICS的首席经济学家西蒙·鲁宾森 (Simon Rubinsohn) 曾表示,悲观的基调反映了“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和更高的抵押贷款融资成本”。 Nationwide的加德纳周五重申了此前的预测,即明年房价有望下跌约5%,他还表示,近期抵押贷款申请的疲软可能部分反映了早期的季节性放缓。 他表示,尽管消费者信心疲软,但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仍然保持活跃,这让人们对新年的活动会有所回升有了一些保证。 他补充说:“支撑抵押贷款定价的长期利率已经回到迷你预算之前的水平。如果持续下去,这应该会影响抵押贷款利率,并有助于提高潜在买家的负担能力。”
lg
...
Dan1977
2022-12-30
红杉中国李俊峰:企业投资ESG就是投资未来,也是投资自身的价值
go
lg
...
逐步失去了投资价值。尤其是在2008年
金融危机
之后,一批企业遇到了严重的困境。 但是反过来也可以看到,在2012年
金融危机
之后,虽然面临着贸易不公平等方面的挫折,金融机构又投资了一批新能源企业,包括光伏、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这时的金融机构变得聪明起来,开始与被投企业进行交流,深刻的领会ESG的真谛。所以2012年之后投资的这批企业变得比较成熟和成功。这也是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批评、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结果。 李俊峰总结道,ESG一方面要看大趋势,同时还要看企业的各种行为。因为在大方向大趋势不改变的条件下,总有一批企业做得好一些,有的企业做得差一些,做得好的企业就可以长盛不衰,做得差的企业可能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这就是金融机构在投资时要和大家进行讨论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李俊峰认为,ESG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选择,因此企业、投资机构都要把ESG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准和重要理念来进行宣传,它不仅仅是为企业贴一个标签或企业的信誉,而是提升企业内在自身的活力。只有被投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投资资本有自己非常有价值的投资价值观念,才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投资机构和企业如何共同推进ESG的广泛采纳和推广 现在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投资的角度看,是一个绿色发展转型的时代。过去高度依赖资源得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走向了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李俊峰表示,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金融机构和被投企业共同合作,来实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被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通过企业才能够实现,才能够把政策和消费者联系起来。 比方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只有企业生产的电力是低碳的,生产的汽车是低碳的,生产的住宅是低碳的,消费者才能真正能够消费起低碳产品,享受到低碳服务。所以只有所有企业实现了碳达峰、碳中和,整个社会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李俊峰强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责无旁贷,金融机构也是责无旁贷,如何推动所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共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把ESG贯彻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双方的合作和努力,只有双方共同合作和努力,才能真正践行ESG理念,推动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lg
...
金融界
2022-12-30
?邦达亚洲: 经济数据表现疲软 美元指数退守104关口
go
lg
...
的2.7%。该组织表示: “这是除全球
金融危机
和新冠疫情初期外,2001年以来最弱的增长状况。” 与此同时,IMF还预计全球通胀将从2021年的4.7%上升至今年的8.8%,2023年将降至6.5%,2024年将降至4.1%,仍高于许多主要央行的目标水平。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首次申请和连续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都有所上升。具体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的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达到23万人,与预期一致,前值从22.5万人上调至22.6万人;同时该数据的四周移动平均值也从22.9万人升至23万人。另外,截至11月26日的美国连续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报167.1万人,为今年2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显著高于前值的160.9万人和预期的160万人。最近几周,经济学家较往年更密切地关注续请失业金人数,以观察美国人在失业后找工作的难度。市场分析称,这项数据表明随着劳动力市场出现初步降温迹象,失业的美国人更难找到新工作。 不过长期来看,该数据依然接近历史低位,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紧绷的状态。经济学家Eliza Winger表示,结合此前强劲的11月非农报告,最新的续请数据进一步表明,恢复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邦达亚洲: 经济数据表现疲软 美元指数退守104关口
lg
...
邦达亚洲
2022-12-30
华尔街顶级交易员评估2022年:60/40投资组合最糟糕的一年
go
lg
...
的习惯,尤其是在混乱的一年,这是自全球
金融危机
以来60/40投资组合最糟糕的一年。 在 Man Group、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和 DWS Group 等顶级交易员看来,随着央行行长从各个角落消耗过剩金融,引发波动和清算,艰难的投资环境是理所当然的。 这并不是说关键市场的管道不需要修复,尤其是在固定收益方面,无论是美国国债、欧洲回购协议还是英国国债。 但资深交易员表示,将过去 12 个月的每一个问题都归咎于中间商过于简单化——全球市场远未从根本上崩溃。 “市场上没有任何系统性错误,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生存威胁,”巴克莱银行 EMEA 电子股票销售和覆盖主管鲁珀特芬内利说,“当宏观背景变得更好时,情况会变得更好。” 相反,机构专业人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更深奥的流动性挑战。 除其他问题外,随着指数跟踪基金大规模重新平衡,股市在收盘时变得拥挤不堪。 与此同时,零售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使Citadel证券等公司受益,而不是公共交易所,这促使美国监管机构提议对市场结构进行改革,他们表示这将提高透明度和竞争。 首先,事实证明今年债券交易充满挑战 在2022年的债券大熊市中,美国国债的买卖价差明显扩大,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表明,它们仍低于大流行高点。 通过其他措施,事实证明事情更成问题。 衡量美国国债收益率偏离公允价值模型程度的指标跃升至接近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表达了对债券流动性的担忧。纽约联储研究人员上个月指出,两年期国债的市场深度减弱,类似于大流行的黑暗日子,反映出货币政策近期前景的不确定性。 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2008年后更严格的监管促使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券以促进交易。 与此同时,与美联储合作研究市场流动性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达雷尔·达菲表示,高频公司无法在压力时期大幅扩大产能。 与此同时,国债市场占美国经济的百分比现在明显高于全球
金融危机
前,而美联储在削减其臃肿的资产负债表时不再支持私营部门买家。 “这意味着市场必须以相同的中介能力处理更多的国债。 这使得市场更难以吸收它,”达菲说,“因此,造成流动性破坏甚至市场功能失调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压力事件。” 然而,美联储的研究还表明,5年期和10年期国债的流动性差与市场的整体波动大体一致,交易量一直保持稳定。 其他市场参与者表示,情况至少开始好转,特别是考虑到最近债券抛售有所缓和。 “任何对利率敏感的交易对交易来说都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的Man Group的交易主管Chris Woolley说。 “例如,如果你看一下债券期货的账面流动性,它可能处于最近的低点,但我认为这种势头已经放缓,变得更糟。” 市场至少为债券流动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随着银行承担的风险降低,固定收益投资者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多,这种安排最终可能会导致全面交易,平台让广泛的参与者能够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场地。 “经纪自营商的行为更像是代理人,为买家和卖家牵线搭桥,”管理着5400亿美元资产的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产品专家联席主管道格·隆戈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已经将大量交易转移到点对点网络。” 另一个热门趋势是投资组合交易,投资者可以一次性买入或卖出大量债券,部分原因是固定收益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繁荣。 “你不再逐行执行债券交易,”管理着大约8860亿美元资产的DWS Group全球交易主管Werner Eppacher说,“这显然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总而言之,根据Coalition Greenwich的数据,债券市场具备模仿更具流动性的股票市场的所有要素,公司证券的电子交易将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你看一下平均每日交易量,它与2021年的水平基本一致,”隆戈说。 “当资产管理者设计的策略并非适用于所有环境时,他们首先开始抱怨的是市场没有流动性。” 股票流动性从未达到危机水平 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买卖价差远不及 2020 年抛售期间的水平,但尚未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接受彭博社采访的股票交易员出人意料地乐观的原因之一。 “我实际上并不认为今年比其他抛售市场特别糟糕,”管理着约6120亿美元资产的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全球交易主管Inés de Trémiolles表示。 “我的岁数已经足够大了,还记得其他动荡的市场时期,当时政权突然更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货币政策会在某个时候发生变化。” 鉴于证券交易成本仍然很高,这并不是说事情进展顺利。 然而,量化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前交易主管Hitesh Mittal表示,很难找到重大结构性问题的证据,他现在经营着算法商店BestEx Research。 他表示,今年的股票利差仍坚持其通常与波动性的关系,这表明市场的核心绝非崩溃。 也许更紧迫的问题是:交易量越来越集中在收盘价附近 随着指数经理跟踪收盘价,量化分析师(宽客)遵守波动率目标,做市商对冲他们的风险敞口,一系列基于规则的再平衡和对冲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股票交易日结束时。 所有这些尾盘活动都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股市更容易受到波动性剧增的影响。 法国巴黎银行Trémiolles表示,由于被动投资的兴起,债券、货币和期货等其他资产类别的情况越来越相似。 她说:“我们有些人白天的活动少得多,然后收盘时所有人都需要紧盯波动。” “我祈祷那段时间我们没有发生任何类型的运营事故——你知道停电之类的。” 根据数据提供商big xyt的数据,在欧洲,多达 24% 的月度场内存量成交量是在2022年的收盘拍卖中成交的,而2018年之前的年份通常不到20%。 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动态。 这助长了某种反馈循环,在交易成本很可能更低的基础上吸引更多资金在收盘时进行交易。 然而,对于需要在整个交易时段进行交易的基金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设置。 机构投资者在零售热潮中感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威力 在 GameStop时代,Robinhood等经纪公司的零售流量通常由一小部分做市商处理,例如Citadel Securities,这些做市商通常会提供付款作为回报。 这些公司大多在内部执行这些交易,这意味着订单永远不会在像纳斯达克这样向公众显示报价的公开场所结束。 因此,鉴于大量股票交易实际上是在私下进行的,个人投资者不一定会为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做出贡献。 数据显示,虽然散户投机活动有所消退,但今年平均有42%的股票交易量是场外交易,而截至2019年的五年中这一比例为37%。 所有这一切都引发了关于做市商之间这些订单是否存在足够竞争的问题。 这似乎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担心的事情。 监管机构本月提出了旨在将更多业务引导至交易所的提案,同时停止禁止所谓的订单流支付。 市值830亿美元的量化公司Acadian Asset Management的交易主管Joel Feinberg表示:“这给我们这样的机构经理带来了挑战,因为我们试图估算可获得的市场容量。”“你只是看到一般交易员和机构倾向于转向更多基于时间表的策略,这些策略在一天中将订单分成更小的增量。 这导致更多的区块被自动化,并且全天交易的规模更小。”
lg
...
金融界
2022-12-30
股票策略老将Yardeni:如果明年经济保持强劲 美股多头料难取胜
go
lg
...
为过去它暗示,“将会发生破裂,将会发生
金融危机
”,但这一次,包括加密货币等特定领域存在危机,但是没有发生更普遍的蔓延。 “我们应该更有可能会以软着陆的形式走出当前这一切,”他说道。 许多策略师并未对今年的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因为在美国通胀依然高企之际,美联储最终快速上调利率。标普500指数全年下跌超过20%,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近35%,都是2008年以来的最糟糕表现。 Yardeni称,一些领先指标伤及了所有人,这是因为这些指标显示2023年初经济会下行。“如果会有衰退,那么会很快发生,这是市场所担心的,”他说道。 另一方面,经济具有韧性,且银行系统强劲。他说,加上消费者情况依然不错,2023年薪资上升速度可能快于物价。“消费者还是会有购买力,”他说道。
lg
...
金融界
2022-12-30
韩国11月芯片产量下降15% 创
金融危机
以来最大跌幅
go
lg
...
韩国11月份半导体产量出现自全球
金融危机
以来的最大降幅,拖累了该国工业产出,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海外对科技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降温。 韩国统计厅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芯片产量同比下降15%,连续第四个月萎缩,并创下自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 受此拖累,韩国11月整体工业产出较上年同期萎缩3.7%,为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最大降幅。 周四公布的数据还显示,11月芯片产量环比下降11%,而11月份半导体库存同比增长20%,增幅超过10月的12.9%。 这些疲软数据表明,这个被称为全球经济“金丝雀”的国家的复苏势头正在减弱。韩国的增长已经受到出口下降和国内利率上升的压力,而海外的黯淡前景也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随着美联储引领一波货币紧缩潮以抗击通胀,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海外经济体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韩国财政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说,芯片需求疲软成为加剧韩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一系列因素之一,这些因素包括最近结束的卡车司机罢工和首尔11月末发生的踩踏事件的影响。 在考虑结束紧缩周期之际,更为暗淡的前景让韩国央行有更多理由保持谨慎。该行已经加息一年多了,目前正在讨论明年是否再加息一两次。
lg
...
金融界
2022-12-30
上一页
1
•••
461
462
463
464
465
•••
53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
lg
...
重量级分析!彭博:中国11万亿美元的股市让习近平和特朗普都头疼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鹰派”会议纪要加剧市场担忧!三大股指涨跌不一,科技股全线承压
lg
...
特朗普贸易战略不寻常!为何惩罚印度、为普京铺红地毯、对中国按兵不动?
lg
...
鲍威尔讲话临近:Evercore警告美股市场或迎7%-15%回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