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金融科技概念爆发,东方财富、同花顺等7股飙涨超10%!金融科技ETF(159851)劲涨近6%创上市新高!
go
lg
...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高居首位!非银
金融
行业
主力净流入59亿元位居第二位。Wind数据显示,金融科技ETF(159851)跟踪的金融科技指数计算机行业权重超80%,非银
金融
行业
权重超10%。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经济复苏背景下,依然看好大财富管理和互联网券商两大投资主线,原因包括: (1)居民财富向权益型、净值型资产迁移的长逻辑未变。个人养老金、全面注册制和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延续。大财富线基金公司利润贡献较高,2C、轻资本且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规模效应等特征带来赛道成长性,市场机构对PE估值和分拆估值接受度逐步提升。需要强调的是,周期因素对核心标的盈利和估值影响仍较明显。 (2)经济复苏下居民超额储蓄有望加速回流,利好互联网券商和大财富管理主线标的盈利和估值同步扩张。 (3)边际上看,市场对证券和基金降费担忧持续缓解,而传统券商再融资事件频繁发生,市场更加偏好轻资本主线。 其他消息面,随着2022年年报陆续披露,上市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具体来看,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较高,均超过百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比有所提升,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增幅同比增长超过20%。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达3.6万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超过万人。 东方证券表示,银行IT定制化程度高,中国本土厂商做集成有优势,对接客户、沟通客户、响应客户需求方面相较国际企业更好。供应商资源/生态资源是一个关键的竞争要素,导致行业向头部集中:具有丰富供应商资源的银行IT集成商可以满足大部分主流客户的需求。 西南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资本市场配置和规则的完善是必由之路,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金融机构针对注册制的系统更新改造需求增加。短期金融IT厂商将显著受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长期金融机构创新和提效的需求扩张将带动
金融
IT
行业
迈向稳定增长。 资料显示,金融科技ETF(159851)跟踪的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成份股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数字人民币、信创等热门概念龙头股,计算机行业权重超8成。 风险提示:金融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4-03
快讯:顶点软件涨停 报于57.75元
go
lg
...
证券、期货、银行、电子交易市场等在内的
金融
行业
及其他行业提供以业务流程管理(BPM)为核心、以“互联网+”应用为重点方向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截止2022年9月30日,顶点软件营业收入3.88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4.9281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3.1683%,基本每股收益0.4365元。 (更多个股业绩查询请点击)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2023-04-03
快讯:金证股份涨停 报于15.48元
go
lg
...
备销售业务、智慧城市业务等。其中,面向
金融
行业
的软件业务、系统集成、系统维护与技术服务为公司核心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IT设备销售业务、智慧城市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的良好补充。 截止2022年9月30日,金证股份营业收入43.662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8亿元,较去年同比减少37.5393%,基本每股收益0.1464元。 (更多个股业绩查询请点击)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2023-04-03
平安证券:给予恒生电子买入评级
go
lg
...
务的开展。3)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金融
行业
受监管政策的影响要远大于多数行业,如金融监管过于严厉,将限制产品服务创新及相应业务开展,在需求端抑制相应IT业务增长。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金公司于钟海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4.8%,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0.8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3.37。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2.26。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恒生电子(600570)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4-03
一周IPO观察:季末上市潮,途虎、货拉拉、Keep港股递表,京东再拆分;中进医疗美股上市
go
lg
...
育IT解决方案网班科技$NTCL 中国
金融
行业
领先数据分析服务商承信科技GoodFaith Technology $GFCX 骨肉瘤生物技术公司OS Therapies Inc. $OSTX 移动营销服务商旭航控股Xuhang Holdings $SUNH 一、澳大利亚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生产商创新饮料集团IBG 创新饮料集团Innovation Beverage Group Limited创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Seven Hills,全职雇员16人,是不断增长的饮料组合的开发商、制造商、营销商、出口商和零售商,拥有13个酒精和非酒精品牌的60种配方以及独家制造权。 2021年,Innovation Beverage Group的旗舰品牌Australian Bitters Company (ABC) 收入约占还是收入的 75%。公司还销售BitterTales,一个IBG拥有在美国分销的独家制造权的品牌。 公司预计苦味酒(Bitters)品类将从2021年起恢复增长,尤其是鸡尾酒苦味酒(Cocktail Bitters),因为限制放宽以及围绕家庭鸡尾酒的消费者趋势、对更多天然成分和苦味酒的需求增加。 集团正在推出一个名为Drummerboy的新非酒精烈酒品牌,这是公司首次进入不断增长的非酒精饮料市场。公司在澳大利亚推出了Twisted Shaker,这是IBG首次进入瓶装鸡尾酒市场。在 COVID 大流行初期,瓶装鸡尾酒市场显着增长,消费者喜欢这类产品的便利性和成本效益。 业绩方面,公司在2019财年、2020财年和2021财年的营收分别为592万、595万和596万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0万、-110万和98万美元。 公司计划发行价4.15 美元,发行250万股,募资1040万美元,EF Hutton独家承销。 二、中国移动营销服务商旭航控股$SUNH 旭航控股Xuhang Holdings于近期向SEC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至多9200万美元,Univest Securities是该交易的唯一账簿管理人 公司创立于2014年,致力于利用数字技术、海量用户流量资源和内容生产与运营能力,为企业赋能并繁荣地方品牌。截至2022年10月31日,旭航在中国的子公司已发布的短视频和软文总共产生了超过1560亿次的浏览量;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的新媒体账户基础包括了524个自营账户和491个合作账户,总共覆盖了约2.07亿的互联网关注者。公司中国的子公司的客户包括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和涉及城市生活各个领域的中小型本地企业,包括餐饮、娱乐和旅游。 业绩方面,截止2022年9月30日的12个月,公司收入为7200万美元。 SPAC方面 中国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技术和应用的先驱Bestpath(轻程)与 Aquaron Acquisition Corp.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消费房地产内容方式的社交平台Real Messenger与Nova Vision Acquisition Corp.合并 冠科美博通过SPAC登陆纳斯达克
lg
...
老虎证券
2023-04-03
东方财富股价大涨逾8%,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go
lg
...
3630亿个标签的数据集,从而可以支持
金融
行业
的各类任务。 国金证券指出,认为“AI应用在金融场景的扩散”会持续演绎,且有基本面作为安全垫。 国信证券认为,GPT大模型的开发已经成为业内的趋势,众多的厂商开始有计划的推出基于自身领域的垂直类大模型。未来,大模型的运用能力以及高质量细分领域数据将成为大模型是否能够有效落地应用的关键抓手,我们认为在AI领域高投入、拥有大模型调优能力,且具备细分场景高质量数据集的公司有望在应用端获得先发优势,建议重点关注细分领域龙头
lg
...
金融界
2023-04-03
ChatGPT概念股震荡走高:云从科技涨超18%,昆仑万维等跟涨
go
lg
...
的行业知识(行业know-how),如
金融
行业
know-how、智能制造know-how等。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4-03
云从科技: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go
lg
...
的行业知识(行业know-how),如
金融
行业
know-how、智能制造know-how等。 问题2:公司是否会与微软、百度等开展相关合作? 回复: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公司一直持开放态度,愿意与其他优秀企业合作。公司暂未与微软、百度开展商业合作,也暂未与百度开展大型合作,但公司为百度的合作公司提供相应的支持。 问题3:请分析一下对于客户来讲,公司的优势有哪些? 回复:首先是技术力,即AI技术能力全面。公司拥有覆盖感知、认知、决策的全链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中形成技术闭环,解决客户应用场景中复杂的智能化需求,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当下客户更加注重公司对于数据安全、数据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既要求顶层设计能力,又要求具备解决行业落地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资质与背景。 其次是生产力,即规模高效的AI流水化生产线,保障AI生产力。公司在AI生产到应用各环节中运用了数据预标注、知识蒸馏、自反馈、概率状态机等多项智能化技术,大幅降低算法生产和智能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标准化产品生产能力与规模效应逐步提高),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是商业力,即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正确的赛道上长期布局,技术趋势与技术路径是正确的。 公司在选择落地场景的时候,首先考虑其是否具备信息化与数字化,具备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场景才有智能化升级的需求。公司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客户业务系统之间构建了“决策支持-业务反馈-效果改进”的正向循环,率先在商业实践领域实现算法效果在应用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公司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数字城市、泛AI等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公司将继续聚焦第一曲线(为大客户提供智能化平台和解决方案),打开第二曲线(为SMB客户提供更标准化的产品),降本增效,实现AI公司的价值。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4-03
一周保险:两总经理离职;多位高管谈公司发展;税优健康险扩容政策即将落地
go
lg
...
68%;保险业案件占比4.43%;其他
金融
行业
案件占比7.24%。 04 业绩观点 上市公司数据 中国人保:2022年归母净利244亿,财险承保利润涨超4倍 中国人保近日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58.0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0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54.34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265.47亿元,同比增长17.5%;承保利润100.63亿元,同比增长456%。人保表示,去年财险业务的增长主要源于机动车辆险、农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等业务的增长。 中国太保:2022年保险业务收入3988亿,同比增8.7% 中国太保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553.72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3988.18亿元,同比增长8.7%。集团营运利润为401.15亿元,同比增长13.5%。 中国人寿:2022年总保费6152亿,归母净利321亿 国寿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总保费6151.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82亿元,内含价值12305.2亿元;总资产、投资资产均突破5万亿元,其中总资产达5.25万亿元,投资资产达5.06万亿元。2022年,国寿寿险实现寿险业务总保费4856.42亿元,同比增长0.9%;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为1153.29亿元;意外险业务总保费为142.1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寿寿险总销售人力约72.9万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国寿寿险个险板块总保费为4924.39亿元,其中,续期保费为3928.49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个险销售人力66.8万人。2022年,国寿银保渠道总保费达634.15亿元,同比增长28.6%。2022年,国寿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监管口径下总保费达629亿元,同比增长88.3%。 中国太平:2022年总保费收入2650亿港元,净投资收益486亿港元 中国太平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显示,2022年,中国太平实现总保费收入达2650亿港元,同比增长0.9%,人民币口径下增长4.6%。股东应占溢利27.97亿港元。总资产达1.41万亿港元,较2021年末增长2.2%,人民币口径下增长11.7%。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55.11港元。截至2022年末,中国太平投资资产规模12182亿港元,较2021年末增长1.4%,人民币口径下增长10.8%;全年实现净投资收益485.73亿港元,同比增长8.9%。2022年,太平人寿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6%。具体来看,太平人寿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0%,其中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8.6%,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9.7%,代理人人力较年初逆势增长1.6%。值得关注的是,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表现优于多数同业,太平人寿2022年以人民币计量的新业务价值为66.62亿元,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18.7%。另外,2022年,太平财险的保费收入329.21亿港元,不考虑汇率影响,太平财险的保费收入在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2.8%,并实现扭亏为盈。 阳光保险:2022年总保费1087亿,同比增6.9% 阳光集团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总保费1087.4亿元,同比增长6.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亿元;内含价值1012.7亿,同比增长8%。其中,阳光人寿新单期缴保费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9.3%;一年新业务价值30.2亿元,同比实现正增长。阳光财险保费收入403.8亿元,承保实现盈利。 新华保险:2022年总保费1631亿,归母净利98.2亿 新华保险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总保费收入1630.99亿元,规模保持稳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2亿元,同比降34.3%。 众诚保险:2022年保险业务收入28亿,归母净利5051万 众诚保险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8.3亿元,净利润6532.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50.7万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467.47%、474.07%,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偿二代二期规则下口径调整影响,以及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从而最低资本要求相应增加。 中再: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7亿 3月28日,中国再保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2022年收入合计为1679.35亿元,同比增2.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降68.57%。中再表示,归母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地缘政治冲突、宏观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大幅波动,部分投资业务出现损失,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剔除上述投资业务损失影响,该公司经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复星国际:2022年净利大降94.7%,保险业务亏损16亿 复星国际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1753.9亿元,同比增长8.74%;归母净利润为5.4亿元,同比下降94.7%。值得关注的是,富足板块是复星国际利润下滑最大的业务,全年亏损35亿元,保险、资管业务分别亏损15.99亿元、19.1亿元。 劳合社:2022年总保费同比增19%,4%来自新业务增长 近日,劳合社官微发布的2022年业绩情况显示,2022年,劳合社市场盈利增长持续,总保费增长19%至467亿英镑,其中4%来自新业务增长。2022年,劳合社实现26亿英镑的承保利润(2021年为17亿英镑),综合成本率为91.9%,比上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是自2015年以来业绩表现最强劲的一年。包括乌克兰危机和美国飓风“伊恩”的相关赔款在内,重大损失对综合成本率的影响达到12.7%,劳合社全年向客户支付赔款超过210亿英镑。劳合社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劳合社预期保费将继续强劲增长,达到560亿英镑左右,综合成本率将低于95%,资产总投资业绩超过3%,进而使劳合社有能力支持客户度过未来不确定的时期。 瑞再研究院:去年自然灾害致全球经济损失2750亿美元 瑞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27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万亿元)。具体来看,去年9月,飓风“伊恩”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了约500亿至650亿美元的保险损失,为去年最高的自然灾害保费,也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自然灾害保费。报告还指出,去年全球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在过去30年里,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平均每年增长5%到7%。 高管谈发展 人保王廷科:“一把手”调整但继续卓越保险战略,会把战略稳定性和策略灵活性有机结合 在中国人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表示,卓越保险战略是经过集团党委集体研究,也通过董事会审议,符合当前保险行业发展和人保集团的战略布局。人保将坚持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战略定力,也会把战略的稳定性和策略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对一些具体的策略进行动态优化,更有效科学推进战略实施。 人保于泽:新能源车企加入保险行业影响有限,希望能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做法 在中国人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表示,新能源车企加入到保险行业对保险业的影响有限,一是因为车险是管理型的险种;二是人保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包括销售队伍定价能力上,并不是有企业和销售渠道就可以;三是人保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能对精算和定价保持领先优势;四是车险对承保和理赔服务网点要求很高,庞大的网点服务体系对进入到车险行业的车企而言挑战很大。于泽还表示,希望新能源车企加入后能带来新的思想、理念和做法。 人保李祝用:近4年人保财分红比例都不低于40%,将努力保持现金分红增长趋势 在中国人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表示,中国人保的净利润和每股分红都在持续提升,未来将尽可能努力把增长的趋势保持下去。他进一步表示,关于中国人保未来的分红安排,将主要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二是要满足国家政策的要求;三是要参照市场惯例;四是非常关注每股分红的金额。中国人保自2012年上市以来,每股现金分红的比例适中保持增长趋势,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7%,要努力将这种增长趋势保持下去。关于人保财险的分红政策,李祝用指出,近四年人保财险的分红比例都不低于40%,未来人保财险的分红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财险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努力满足投资者的合理的投资回报的要求。 人保黄本尧:中长期看保险业投资收益合理波动区间在4%~5% 在中国人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资产副总裁黄本尧表示,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增长,未来经济增速决定了长期投资收益的合理区间。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的合理波动区间大概在4%~5%的区间。 太保孔庆伟:价值、创新、负债端的品质管理是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要素 在中国太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针对如何应对当前的复杂环境,成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引领者的问题,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提到了三个基本因素:一是要坚持价值体系,高度重视资产端的投资者,将长期底线思维贯穿于经营的全流程;二是要有创新活力,创新在未来的转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一定会助推行业的深入发展;三是坚持负债端的品质管理。除此之外,孔庆伟还提到三个重要因子,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市场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引育工程,三是坚持底线思维,把客户利益、经营安全放在特殊位置,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期态势。 太保顾越:将着眼于战略发展的可持续性、有韧性、管理的系统性 在中国太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太保产险制定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两大目标包括,在经营上体现高质量,在发展上体现可持续,即有效益、可持续、精细化、有韧性。在战略方面,主要包括三大重点,一是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在绿色保险、科技保险以及三农保险领域的创新布局;二是着眼于有韧性。在持续加强既有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能力建设;三是着眼于管理的系统性。在具有科技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化体系。 太保蔡强:“长航行动”推行以来,寿险转型符合管理层预期 在中国太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关于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及个险人力问题,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表示,太保推行“长航行动”18个月以来,寿险转型符合管理层预期。下一步,太保寿险将进一步深化组织转型,释放各级机构能动性,推进外勤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转型,让内勤人员的专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太保余荣权:2023年将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逐步拓展投资范围 在中国太保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对于公司2023年的投资策略,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表示,会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匹配保险资金负债长久期的属性,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二是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今年重点考虑波动性和长期收益性的平衡,并做好两个方向的配置;三是逐步拓展投资范围,将逐步增加一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和另类投资的配置,作为长久期资产的有效补充。 国寿白涛:对未来人身险市场充满信心 在国寿2022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表示,2022年是很艰难的一年,行业保费增速处在历史低位,新单价值率最近3年处于下降趋势,投资收益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他表示,行业复苏加快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恢复正常状态,消除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在加快以客户为中心建设,体现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养老服务”的管理延伸速度和幅度很快。此外,销售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转型加快。虽然销售队伍总量在减少,但销售队伍中核心骨干和基本人均产能稳定,为行业回升奠定了基础。白涛进一步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个人养老险、商业健康险、长期护理险、普惠保险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增长空间非常大。同时,在营销体系改革、数字化经营、综合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这些新动能的带动下,寿险业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增长空间正在打开。 国寿赵鹏:续期保费预计明年实现正增长 在国寿2022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赵鹏表示,坚定的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同时对公司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谈及2023年中国人寿的经营策略,他认为可以总结18个字:稳增长、重价值、优结构、强队伍、推改革、防风险。赵鹏强调,国寿内部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就是通过新单业务的增长来实现总保费的稳定增长。近一两年,国寿的续期保费出现了负增长。预计今年也会有一定的负增长,明年将实现正增长。赵鹏还表示,中国人寿希望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在20-30个中心城市形成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以优质的大健康大养老服务,更好地吸引客户、服务好客户,助推国寿业务的发展。 太平王思东:2023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七新”发展目标 在中国太平于香港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思东表示,展望2023年,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形势,用更加努力的工作适应和应对形势,扎实推进中国太平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七新”的发展目标,即服务国家战略有新作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新进展、生态圈建设有新突破、综合协同上新台阶、国际化发展有新格局、客户服务有新提升、防范化解风险有新成效。 太平尹兆君:“自建+合作”养老社区已达32家,服务网络覆盖21省27市 在中国太平于香港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尹兆君表示,中国太平通过“轻重结合”的模式不断丰富养老社区布局,构建多维度养老版图。截至2022年底,“自建+合作”养老社区已达到32家,服务网络覆盖21省27市,地域上实现东南西北中全覆盖,功能上医养、康养、旅养相贯通。中国太平通过“自建+外联”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和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与国内众多医疗健康养老和科技企业携手共建“保险+服务”生态圈。目前,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成员单位数量增至19家,涵盖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健康科技等领域领先企业,并成功投资了圆和医疗、大专家、远盟康健等企业。2022年,医康养赋能成为太平人寿个险新单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成员单位数量增至31家,合作共建保险科技实验室,助力数字化转型。 罗兰贝格袁文博:2030年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占比有望超30% 中汽协消息称,3月28日至29日,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在湖北十堰举行,此次十堰汽车产业招商项目共有52个与汽车产业关联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投资总额593.8亿元。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指出,对商用车新能源发展而言,到2030年其应用场景占比有望达到30%以上。 瑞再CEO缪汶乐:2032年中国保险市场总值将比2022年扩大超一倍 近日,瑞再保险集团CEO缪汶乐表示,预计到2032年中国保险市场总值将会比2022年扩大一倍以上,相信中国最终会成为最大的保险市场。缪汶乐表示,中国老龄化社会保障缺口市场大约在9220亿元,65%的老年人还未享受到该保障;预计农业保费的数量会继续增加;再保险业需要盈利几年才能弥合去年自然灾害产生的巨额损失。 05 公司产品 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正式开业,蒙园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3月26日,泰康保险集团在福建省布局的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持续照护医养社区泰康之家·鹭园迎来开业一周年庆典。鹭园开业运营一年来,迅速成为厦门乃至福建养老行业新的标杆,已迎来230余名居民入住。同日,鹭园养老社区配建的二级康复医院·厦门泰康之家鹭园康复医院及安宁疗护中心也正式开业。据悉,这是泰康在福建省内投资建设并投入运营的第一家医院,同时也是泰康安宁疗护布局的第八城,将为社区和周边居民提供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在内的一站式连续性养老服务。同日,由泰康保险集团在内蒙古打造的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高品质医养社区,泰康之家·蒙园举行奠基仪式。泰康之家·蒙园位于呼和浩特市核心发展纽带之一新城区,可为不同身体状况的长者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服务,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将为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长辈带来全新的享老生活方式。 第28城东北第2家泰康之家·吉园落地长春 3月29日,泰康保险集团摘得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域地块,标志着泰康集团在东北地区打造的第二家高品质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吉园正式落地长春。至此,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已经完成全国28城共32个项目布局。据悉,泰康之家·吉园可提供约1300个养老单元,将引入国际标准持续照料模式,为长辈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造“温馨的家、开放的大学、优雅的活力中心、高品质的医疗保健中心、长辈精神和心灵的家园”五位一体的享老生活新方式。 国元保险的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落地安徽 近日,国元保险六安中心支公司开出安徽省第一张商业性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保单,为六安市叶集区506亩桃树提供50.6万元保障金额,通过“保险+气象”托底保障助力果农稳收增收。根据承保协议约定,在保险期限内,当日最低气温低于一定标准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将依据气象观测点提供的气象数据,对被保险人进行赔付。 人保与天津农业农村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护航种业发展 日前,由中国人保冠名的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期间,中国人保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种业领域相关合作。据悉,中国人保自上世纪50年代就开办农业保险,是我国开办农业保险时间最早、历史最长的保险公司。截止目前,中国人保已有专属制种保险产品54个,涵盖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多个品种,已与种业领域多家企业展开深入合作。 招商仁和人寿和招商积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招商积余官微消息,3月23日,招商积余与招商仁和人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招商仁和人寿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新特色的精品保险服务商,招商积余是中国领先的物业资产管理运营商,双方将共同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打造共享共赢的生态圈。协议签署后,双方将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利双赢”为始点,构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进一步深化资源利用、业务协同等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lg
...
金融界
2023-04-03
上银基金|对话基金经理:提信心促发展的当下,适合布局中短债吗?
go
lg
...
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学硕士 13.5年
金融
行业
从业经历,其中5.5年投资经验① 具备丰富的境内外固收投资与衍生品交易经验,擅长自上而下选券,精耕细作,积小胜为大胜。 1. 上银基金:什么是中短债基金?有何特点? 中短债基金是指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且投资于中短期债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80%的债券型基金。 上银基金表示,中短债基金债性纯正,绝缘于股市,不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是震荡市避险的较佳选择。 此外,中短债基金严格控制组合久期,以上银基金管理的上银慧享利3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发起式为例,该基金所指的中短期债券是指剩余期限不超过三年(含)的债券资产。 2. 上银基金:中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相比有何区别? 上银基金表示,相较于货币市场基金,中短债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大、投资期限更灵活,理论上,长期预期风险收益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过去1年、3年、5年短期债券基金指数表现超越货币市场基金指数。 短债基金指数中长期收益高于货基指数 (Wind,2018.3.23-2023.3.23) 注: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的是在招募说明书中明确其债券的期限配置为短期的基金,期限配置或组合久期小于等于3年的为短期纯债券型。 3. 上银基金:近期中短债市场情况如何? 上银基金表示,年初以来国内信贷投放前置且规模较大,银行出现一定流动性缺口导致资金面收敛,使得中短端利率债收益率在2月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分位数回升至50%以上,而因信用债票息优势显著,在配置力量驱动下表现相对平缓。 3月初以来随着信贷投放趋于温和、资金面整体趋于平稳,理财、货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均加大了对中短债的配置,进而驱动中短债利率整体下行,1-3Y期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5-10BP不等,其中利率债收益率分位数调整至45%和35%左右,中高等级信用债利差调整至30%以内,上银基金表示,比较来看,信用债相较利率债仍有一定票息优势。 4. 上银基金:中短债市场的后市如何看? 上银基金表示,先从宏观基本面来看,目前国内经济尚处于弱复苏阶段,内部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当前,交通餐饮等出行和接触性服务业迎快速修复,制造业积压订单赶工交付,前期受影响的地产销售也出现回补,尽管如此,上银基金表示,复苏的力度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是占商品消费比重较大的汽车需求增速回落;二是房企资产负债问题仍在,商品房销售改善偏弱,地产投资或难有亮眼表现。上银基金表示,近期,国内经济高频数据已显示春节后的修复斜率正在趋缓,叠加今年整体偏谨慎、温和的经济目标,此前较长一段时间债市对于强刺激政策的预期担忧已逐步缓解。 上银基金表示,再从货币政策来看,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危机迅速蔓延,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较大概率将在二季度开始趋缓,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对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掣肘减弱,因此,后续流动性大概率会延续合理充裕局面。 综上,上银基金认为,对于债市而言,经济弱修复过程中需要较为稳定的利率环境,债市短期整体风险可控,可逐步配置。而中短债锚定政策利率和资金利率,受益于央行降准呵护资金面及连续4个月超额续作MLF以补充市场流动性,后续资金利率中枢预计将维持平缓,资金面宽松环境中相对价值凸显。 5. 上银基金:当前时点是否适合布局中短债? 上银基金表示,短期而言,此轮央行降准优先补充市场流动性,利好短期资产,此外,短期债券虽然前2个月快速下行,尤其是信用利差快速收窄,但当前利差仍离去年低点有一定差异,利差整体处于去年4月的水平,如降准后资金利率下行,带动存单和利率债,则信用下行的空间会进一步打开,短债基金的业绩增速或值得关注。 从中长期而言,上银基金表示,降准的目的在于助力经济平稳复苏和信贷持续改善,如经济平稳复苏,利率有可能中枢上行,短债基金一般具有久期偏短的优势,在去年4季度的债市调整中短债基金的整体回撤一般低于中长期纯债基金,根据之前的宏观分析,上银基金认为今年全年经济较去年整体复苏,因此收益率判断较去年中枢上行,全年适合采取票息策略。短债基金因其久期一般偏短,票息对业绩影响更大,因此从宏观策略而言,今年配置短债基金可能较符合投资主线。 6. 上银基金:针对中短债基金,您个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是什么? 首先,上银基金蔡唯峰表示,要坚持中短债基金的初衷,核心策略坚持偏短的久期、高分散的信用配置、配有部分流动性较好的债券以灵活应对规模变化。 此外,还可以执行一些有利于业绩增长的策略,如根据曲线结构适度采取骑乘策略获取收益或捕捉收益率曲线的凸点;适度参与一些行业性或区域性修复带来的信用利差收窄;小规模择机参与波段交易增厚收益;在不同信用品种之间寻找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品种。 就近期市场而言,上银基金认为4月需要观察前期较高的信贷的后续效果,尤其作为中短债基金,久期整体不宜过长。从品种相对利差分位数而言,产业债和城投债的短期品种利差分位数相对偏低,我们可以寻找利差相对分位数较高的品种适度补充。此外,临近季末,可根据市场资金面预期做好分散跨季的一些准备,降低因资金面收紧带来的短期冲击,并且,出现流动性压力的时点往往是获取高性价比资产的好机会。 7. 上银基金:旗下的上银慧享利3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型发起式的“30天滚动持有”如何理解? 在基金开放日,可每日进行申购。 投资的每一基金份额都会运作30天(自然日),运作到期日当天(如该日为非工作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投资者可以申请赎回。 上银基金表示,这里的运作到期日是指:对于每份基金份额,第一个运作期到期日指基金份额申购申请日后的第30天(如该日为非工作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第二个运作期到期日指基金份额申购申请日后的第60天(如该日为非工作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以此类推。 如果选择继续持有就无需操作,基金份额将自动进入下一个30天的运作期,继续滚动持有。 8. 上银基金:30天滚动持有的设置有何好处? 上银基金表示,对投资人来说:30天的滚动持有期一方面灵活性较高,适合相对短期闲钱的管理;另一方面,进行规律投资,能避免情绪波动带来的非理性操作。对基金经理来说:降低因频繁申赎带来的规模波动,减少额外交易成本,提高基金经理资金利用效率。 注1:蔡唯峰,2010年3月-2012年4月,任Bloomberg 抵押贷款证券小组金融应用工程师;2012年5月-2014年11月,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2014年11月2017年3月,任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债券与衍生品交易业务副经理;2017年3月-2021年4月,任中银基金专户投资经理;2021年4月,加入上银基金,2021年5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lg
...
证券之星
2023-04-02
上一页
1
•••
449
450
451
452
453
•••
51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5000美元倒计时?“贬值交易”重燃或引爆黄金下一轮涨势
lg
...
泡沫破裂倒计时?“新兴市场教父”:股市或暴跌40%,聪明钱正转向这里!
lg
...
损失惨重!特朗普20亿美元比特币押注“爆雷”,从“信徒”到“受害者”只用了半年
lg
...
【黄金周评】4000美元关口“激战正酣”!“三美”联动成关键变量,金价或迎突破时刻
lg
...
8000亿美元蒸发!华尔街遭遇”黑暗一周“ “数据密集轰炸期”前市场”摸黑“前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