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为遵守美国出口管制 英伟达推出首款“中国专供”GPU 售价12,999元人民币
go
lg
...
智能需求的激增,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OpenAI
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引起的巨大轰动。
lg
...
楼喆
2023-12-30
调整后迎布局期,文娱传媒ETF(516190)涨超2%,持仓股中文在线、上海电影涨超10%
go
lg
...
有望迎来转机。 模型端,2023Q4,
OpenAI
、微软、亚马逊、谷歌等海外头部人工智能厂商相继公布最新的大模型成果,模型性能较年初有明显提升,2024年,以GPT-5为代表的国外大模型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大模型迭代升级的浪潮,国内大模型如星火认知大模型、文心一言模型将继续积极赶超国外领先厂商,预计国内将出现更多优秀的多模态和垂类模型。 硬件端,英伟达于11月公布最新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芯片H200,三星、vivo 等手机厂商公布移动端搭载大模型成果,2024年,国外厂商在AI硬件领域预计将有较大进展,联想 AI PC 预计24年9月后上市,英伟达下一代Blackwell-GPU也有望于24年至25年推出,硬件端设备升级将显著加速模型在端侧布局的进程。 应用端,在模型能力升级的推动下,AI在内容、创意生成领域的落地成果丰富,2024年AI应用新周期有望开启。 在行业底部周期,回购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更大逻辑在于技术变革驱动行业未来发展,AIGC/XR等新技术运用将有效推动游戏、影视、广告营销、数字媒体、出版等细分方向商业模式进步,对于行业降本增效有显著推动作用,推荐关注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 (516190)。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29
万联证券:给予万兴科技增持评级
go
lg
...
的用户粘性。 投资要点: 首批接入
OpenAI
,与微软深化AIGC合作。公司在微软上线Azure
OpenAI
商用服务后,于国内首批对接并开通相关服务权限。4月26日又与微软签署云服务框架协议,深化在AIGC领域的合作。GPT系列产品的提速降价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有望拓宽公司的盈利空间,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多端打通、AI赋能、增值服务提升产品价值。万兴喵影海内外版本持续迭代升级,完成大版本更新,内置AI创作助手Copilot,落地多个AI技术,同时提升多端协同能力,打破了桌面端、移动端、云端的边界,进一步打造全场景视频创作与协同生态。万兴喵库为用户提供超过1500万的正版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特效及智能化模板等多元素材资源服务,满足用户快速、简便制作丰富多彩、个性化视频作品的需求,赋能万兴喵影提升公司产品价值。 多款产品创新升级,新产品拓宽客户群体。公司四大产品线多款产品发布新版本,新增了多个AIGC智能化功能,扩充创新业务范围,借力AI增强产品能力。公司还推出了万兴播爆、万兴爱画、万兴智演、Wondershare Kwicut、Wondershare VirtuLook等AIGC创意新品,深化AIGC领域布局。万兴播爆将公司的客户群体拓宽至跨境电商领域。 数据来源:携宁科技云估值,万联证券研究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42/19.84/25.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1.48/2.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0/1.08/1.53元;对应2023年12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7.21/82.76/58.3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与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AI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财通证券杨烨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52.96%,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0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26.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2.22。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12-29
【一周科技动态】降息周期下的大科技前景(三)
go
lg
...
I服务方面不会有显著更新 纽约时报起诉
OpenAI
和微软,自称文字作品版权遭到侵犯 亚马逊就2.5亿欧元税收案在欧盟最高法院胜诉 英伟达RTX 4090 D显卡发布,起售价12999元 消息称英伟达为保证HBM供应 向SK海力士和美光支付巨额预付款 Meta明年将展示超前AR眼镜原型 号称“最先进消费电子设备” 马斯克辟谣“特斯拉机器人袭击工程师”,为两年前库卡机械臂事故 一周核心观点 大科技公司是2023年重要指数涨幅的主要贡献,那么进入一致性“转向”的2024年降息周期,大科技公司是否还前景如虹? 英伟达 Bloomberg一致预期:2024年的收入为923.7亿美元,同比增幅为56%;EBIT利润578亿美元,同比增幅64%,利润率54%,是非常优秀的水平。 目标价预期为652美元,相对现价495.92美元有32%的溢价。 因为AI的突破,让原本陷入需求回落的芯片行业一夜爆发。尽管英伟达在2023年的回报高达238%,一举突破500美元大关,但是投行的目标均价仍然高过650美元。 人工智能助推数据中心业务的快速增长,帮助公司实现更高的收入和利润率,从而也带来了更强的现金流。这一趋势在2024年依然保持,其收入预期增速依然是所有头部科技公司中最快的。 市场此前比较担心对中国芯片禁令的影响,英伟达正在研究采用符合规则的其他芯片来代替,同时也增加其他市场的份额来弥补孔雀。不过这一影响已经或多或少体现在估值和定价之中。 虽然有不少投资者忌惮其当前高市盈率,但是考虑其利润增速,如果按PEG的角度则并不夸张。目前连续12个月的市盈率为63倍,2024年对应的40倍,预计2025年对应24倍,并不比行业平均高多少。 特斯拉 Bloomberg一致预期:2024年的收入为118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1%;EBIT利润131.5亿美元,同比增幅39%,利润率上升至11%,高于今年的水平。 目标价预期为242美元,而单枪为257美元,市场对其2024年股价并不乐观。 特斯拉股价特立独行,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关性也是所有“七巨头”里最低的,但它的波动性却是很大,因而也是期权交易者喜爱的波动率交易标的。 公司基本面几乎就决定了行业基本面。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新竞争对手的成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供需反转,价格战层出不穷,而新技术突破并不容易。随着公司多次调价,特斯拉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5%以上下降至最近季度的不到18%,如果原材料价格往不利公司的方向发展,那么有可能继续下调,这也是市场预期也在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当然,关于FSD的全面推广落地,以及Dojo超算的商业化前景,可能仍需要时日,在此之前,在话题性泼强的马斯克带领下,特斯拉可能仍需通过成本驱动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TANMAM"的投资策略 我们将这权重最大的7家公司合成一个投资组合,称之为“TANMAM”组合。 以等权重、每季度重新调整权重的方式对这个组合进行回测,那么从2015年以来表现是远超标普500的,总回报达到了1492%,继续在高点徘徊,同期 $标普500ETF(SPY)$ 回报172.8%,也接近新高。 今年以来的回报在110.4%,高于SPY的26.6%。夏普比率为4.6,同期SPY为1.3. 本周组合回报为0.2%,SPY回报为0.8%.
lg
...
老虎证券
2023-12-29
纳指升穿15000点:口口声声美国衰落了 为什么美股还能再创新高?
go
lg
...
惊人的220%。 ChatGPT开发商
OpenAI
的大股东微软同样是AI浪潮的受益标的,依靠
OpenAI
大股东的身份,微软将
OpenAI
引以为傲的GPT大模型嵌入旗下office系列多个旗舰应用软件,一举成为全球范围内AI应用端的绝对领军者。今年迄今,微软股价涨幅高达56%,11月一度创下历史最高价,目前市值高达2.75万亿美元,也许市值超越“股王”苹果只是时间问题。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演化,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也在千变万化,我们作为投资者也要有足够的眼光和耐心去面对每一笔投资,炒好股票首要的心态就是耐心。耐心就是面对波动,有平常之心,冷静观之,不为所动。应该投资买廉价的优质资产,不要买廉价的垃圾资产。 愿大家投资愉快,股票大涨,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29
2023年孵化的10亿美元“独角兽”比两年前少了85%
go
lg
...
大数据、清洁能源技术、金融科技等领域。
OpenAI
估值达到850亿,甚至1000亿美元,以及Anthropic的估值突破百亿美元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lg
...
金融界
2023-12-29
2023年软件行业诠释何谓“降本增利” 2024年AI料引爆新一轮支出浪潮
go
lg
...
们的利润率。微软向ChatGPT制造商
OpenAI
注资大约130亿美元,位列
OpenAI
最大股东。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在10月份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确实专注于确保我们投入的每一美元都回到了我们谈到的优先事项上,即商业云服务的领导地位和引领全球人工智能浪潮。” 甲骨文则是这一趋势的一个明显例外,由于该公司大量采购硬件来构建云计算核心基础设施,并整合了收购的电子健康记录公司Cerner,利润率有所下降。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正在努力将传统的软件业务转移到云计算平台,并将盈利能力提高到新的“甲骨文标准”。 今年科技行业的困境对初创公司来说尤其严重——这些新成立的、往往未能实现盈利的公司可能会成长为未来的巨头型软件企业。然而,股权管理公司Carta Inc.的数据显示,2023年破产的企业数量空前,部分原因是融资困难。 一些初创公司可谓以“跳楼价”出售了自己。视频会议领域新贵Loom进行了两轮裁员,然后在10月份以9.7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tlassian Corp.——比之前15.3亿美元的估值要低得多。 展望新的一年,许多华尔街分析师预计,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以及人工智能需求将继续大幅增长,软件企业科技支出将出现反弹。RBC分析师贾鲁里亚则表示:“今年的利润导向改变了许多领导团队的思维方式,但钟摆可能会摆回来。”“大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我们可能将再次进入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 新一轮支出浪潮将聚焦AI 随着全球AI技术不断突破,以及AI与应用融合趋于完善,全球各企业竞相布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赋能新业务,以及优化决策流程和经营效率,从而催生出企业与消费者们对人工智能更多元的定制化需求,并且将集中于软件领域。IDC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1288亿美元,预计2027年增至4236亿美元,五年期的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6.9%。 华尔街投资机构Wedbush坚持将人工智能对商业应用和技术端的影响比作互联网,该机构的分析师们表示,人工智能正处于“1995时刻”(互联网井喷式发展的开端)。 以丹·艾夫斯(Dan Ives)为首的Wedbush资深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自1995年互联网体系正式诞生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趋势。我们认为,华尔街许多分析师仍然低估了未来10年人工智能支出规模,我们预计该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将是AI芯片和AI应用端——尤其是软件应用行业的一个大繁荣时期,而科技巨头英伟达和微软将引领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虽然预计到2024年企业IT预算将适度增长,但我们相信,随着企业和消费者领域的用例激增,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软硬件支出规模将在明年增长大约20%-25%。” Wedbush的分析师们表示。 Piper Sandler最新发布的企业支出报告则显示,美国公司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相关的软硬件支出,有支出意向的公司所占比列达到62%,较去年的31%翻了一番。 据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研究报告,2023年对AI行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伴随着英伟达和AMD重大的硬件GPU产品发布活动、以及各种投资和战略收购。展望2024年,Zacks 表示,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将带动消费者硬件升级和全新基于AI的软件服务,例如搭载AI芯片的AI个人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以及嵌入聊天机器人(11.520,0.35,3.13%)等全新AI技术的软件应用端。 据InvestorPlace研究报告,2024年将是AI应用软件大爆发的一年,预计将出现数百种新的基于AI的创新型应用软件,这些应用将在社会中广泛传播,InvestorPlace预计到2025年,我们将会处于AI软件全面涌现的浪潮中。 在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看来,企业端的AI应用将走在AI软件大爆发的最前沿端。预期方面,Mordor Intelligence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8年,企业人工智能市场的总规模将以每年52%的速度快速增长。Mordor Intelligence指出,全球企业逐渐认识到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业务流程、通过AI自动化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并降低成本的价值。Mordor Intelligence强调,最重要的是,AI未来将能够帮助全球企业预测业务成果,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者们明年或将寻找那些在人工智能方面大举投资所能带来巨额回报的软件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科技巨头们需要开始推动AI带来的增量收入。我的预期是,无论是B端还是C端的消费者们将真正购买并为这些增量AI服务付费。” 晨星研究服务首席美国市场策略师塞克拉(Dave Sekera)表示:“全球许多公司可能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服务外包,因为他们不一定有足够的资金或专业知识来构建和测试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应用软件。”“因此,明年,人们将更多地寻找基本面强劲的‘软件衍生玩家’,因为他们将能够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扩张。”
lg
...
金融界
2023-12-29
韦德布什上调微软目标价至450美元
go
lg
...
微软与
OpenAI
的合作将这家软件巨头推向了人工智能革命的前沿,而这场革命正在变得根深蒂固。韦德布什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丹·艾夫斯表示,在2023年的强劲表现之后,微软股价可能会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上涨。 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艾夫斯维持了对微软股票的“增持”评级,并将目标价从425美元上调至450美元,暗示该股有大约20%的上涨潜力。这位分析师还表示,微软仍在韦德布什的2024年“最佳理念名单”上。 艾夫斯表示,人工智能客户对微软“改变游戏规则”的Co-Pilot的盈利潜力进行了“逐步看涨”的评估。Co-Pilot是该公司今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 “我们认为这是微软的‘iPhone时刻’,人工智能将改变未来几年微软的云增长轨迹,”艾夫斯表示。他说,在未来三年内,微软超过60%的企业/商业客户可能会使用Co-Pilot人工智能功能,并补充说,这可能会在2025财年为公司增加约250亿美元的收入。 微软的2025财年将从明年7月开始,艾夫斯表示,这将是人工智能增长的真正转折年,定价、测试客户和用例都将在未来3-6个月内推出。 考虑到与亚马逊和Alphabet等云计算竞争对手相比,微软的竞争地位强劲,该公司的股价尚未反映出2024财年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下一波增长。 艾夫斯表示:“围绕在云中部署人工智能和ChatGPT的盈利机会是整个行业的转型机会,而微软正处于主导地位。我们估计,在过去几年里,微软在云Azure上每花费100美元,就会增加35至40美元的人工智能支出。” 这位分析师表示,云计算和底层的Office 365/Windows生态系统将在微软未来的业务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并最终将在2024财年剩余时间和2025财年刺激增长和利润率。
lg
...
金融界
2023-12-28
Meta首席科学家炮轰
OpenAI
:已沦为微软“合同研究机构”
go
lg
...
LeCun)最近对萨姆·奥特曼领导的
OpenAI
进行了猛烈抨击,称其为微软的“合同研究机构” 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杨立昆批评了
OpenAI
,指出奥特曼领导的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已经偏离了最初设定的非营利道路。
OpenAI
由萨姆·奥特曼、埃隆·马斯克和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等人于2015年共同创立的,采用非营利性模式。但2019年,该公司成立了一家以营利为模式的子公司,微软一开始向该公司投资了1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已经增加到130亿美元。 这一决定遭到了杨立昆和马斯克等人的批评,马斯克在2018年就退出了
OpenAI
董事会。 杨立昆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现在,他们基本上是微软的合同研究机构,尽管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性。” 自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来,微软逐渐将
OpenAI
的技术整合到其服务中——从Windows到Office和必应等。 杨立昆还批评
OpenAI
回避开源模式,而是选择闭源模式。他说,这就是为什么“研究界不太关心”ChatGPT的创造者的原因之一。 杨立昆说,
OpenAI
“不再开放”,甚至补充说,该公司不会是第一个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公司。通用人工智能是指可以执行人类可以执行的智能任务的智能代理或大语言模型。 杨立昆说:“还有一件事,他们相信AGI即将到来,他们将比任何人都更早开发它。他们不会。”
lg
...
金融界
2023-12-28
盘点2023年资本市场最疯狂的8大事件:从“七大”股票的惊人飙升到比特币的冲击反弹!
go
lg
...
达估值首次飙升至万亿美元。GPU用于为
OpenAI
机器人等大型语言模型提供支持。 但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带来的风险的担忧。美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负责人加里·詹斯勒 (Gary Gensler) 曾多次警告潜在的跨资产崩盘,并于本月早些时候加大力度表示,人工智能最终可能将市场“无意中推向悬崖”。 2.SVB破产 鲜为人知的硅谷银行 (SVB)在披露其债券投资组合损失数十亿美元后,出人意料地成为3月中旬市场上最大的新闻。 这家加州银行大幅抛售固定收益的消息导致其股价在两天内暴跌近90%,然后停止股票交易,而彼得·蒂尔 (Peter Thiel) 的创始人基金 (Founders Fund) 等大牌客户则迅速从银行撤资。 这引发了美国地区银行业的巨大动荡,几周后旧金山第一共和国崩溃了。到2023年底,追踪美国主要上市金融机构价格的KBW银行指数已较SVB倒闭前的交易水平暴跌近20%。 3.瑞士信贷银行的倒闭 这些并不是唯一一家在2023年遭遇破产的银行。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瑞士信贷银行在3月份硅谷银行引发的动荡中倒闭,其股价在短短五天内暴跌70%。 瑞士政府最终强行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30亿瑞郎(合32.5亿美元)交易,这家拥有 167 年历史的银行被其长期竞争对手瑞银集团接管,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遭遇的最大失宠之一。 4.债券市场崩溃 导致硅谷银行破产的同一资产类别在10月份再次成为头条新闻,当时债券在疫情后的下滑演变成市场历史上最严重的崩盘之一。在一场堪比2008年股市崩盘的崩盘中, 2020年3月至9月底,美国10年期国债价值缩水46%,收益率16年来首次突破5% 。 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2024年继续加息,以抑制通胀,从而引发了抛售。此后几个月,令人欣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给债券带来了一些急需的缓解,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10月中旬的峰值回落了约75个基点。 5. 比特币的复兴 加密货币世界在2022年底陷入谷底,曾经的救世主Sam Bankman-Fried的FTX帝国轰然崩溃,比特币交易价格仅为近17,000美元。 十二个月后,大盘股代币惊人地回归正常状态。今年迄今为止,其价格上涨了152%,令人瞠目结舌,成为2023年表现最佳的资产之一。 推动比特币上涨的持续猜测是SEC批准现货ETF,该ETF将允许大型机构投资者首次购买加密货币。该代币最引人注目的支持者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其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 (Larry Fink)在7月份表示,监管机构批准比特币追踪基金将有助于“加密货币民主化”。 6.俄罗斯经济韧性 乌克兰战争成为今年的头条新闻,但随着东欧战事的激烈进行,俄罗斯经济依然坚挺。 11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西方的石油和天然气禁运和金融限制不屑一顾,称俄罗斯已经“适应”并且不再“害怕”进一步的措施。 目前,他认为俄罗斯经济保持稳定是正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23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2% 以上 — — 尽管经常项目盈余不断下降和卢布贬值仍然是莫斯科决策者担忧的问题。 7.美国不会出现衰退 2023年最令人惊喜的转折之一是,华尔街大部分人预测的经济衰退并没有发生。 该国大多数顶级银行都一致预测年底前将出现经济衰退,但第三季度GDP的飙升帮助经济避免了这种命运。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支出 — — 得益于泰勒·斯威夫特 ( Taylor Swift) 和碧昂斯 (Beyoncé)巡演的热捧 — — 有助于支撑增长。 与此同时,失业率仍徘徊在4%以下,通胀也迅速降温,这表明美联储在准备结束加息之际,其梦想的“软着陆”情景仍然是可以实现的。 8.“七雄”的辉煌成就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七只大型科技股来说,今年是辉煌的一年——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Facebook 母公司Meta Platforms以及埃隆·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 受人工智能崛起和投资者寻求更安全投资的推动,所谓的“七大巨头”在2023年获得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收益。对于他们的亿万富翁创始人来说,今年也是伟大的一年。 一小部分公司主导标准普尔500指数对于市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如果要实现华尔街创下新纪录的目标,基准指数明年高点可能不得不再次依赖蓝筹股。
lg
...
Dan1977
2023-12-28
上一页
1
•••
426
427
428
429
430
•••
67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三个月来首次:中国CPI跌入负值!经济今夏开始全面放缓?
lg
...
中国反腐突传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当局拘留一名高级银行家
lg
...
究竟发生了什么!?黄金惊现大跳水 金价创新高后暴跌近50美元 接下来如何走
lg
...
突发重磅!金融时报: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100%关税 以施压普京
lg
...
【直击亚市】中国CPI又跌破零!特朗普准备对中印出手,今日PPI打头阵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