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I狂欢的三重代价
go
lg
...
之前聊过的广告业务外,并没有稳定盈利的
AI
+
业务
。 换句话说,AI并没有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打开大众消费市场,依然只是少数人手中的高科技,而非普惠大众的技术。 这种背景下,科技巨头还能扛得住,或许能支持到AI应用百花齐放的那一天。 而大量中小竞争者,即便前期拿到投资,也根本撑不到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路线的时候。 比如开发出AI回话模型的SD,至今仍背着1亿美元债务;Stability AI,核心研究团队集体辞职;Character AI不得不卖身谷歌…… 国内的圈子,大同小异。 波形智能,曾拿到千万融资,突然就解散了,包括CEO、CTO等核心成员集体跳槽OPPO。 竹间智能,创始人简仁贤曾担任微软工程院副院长,因现金流吃紧,部分部门不得不停工,基本上停摆了。 华夏芯,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14项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被挂到京东拍卖…… 以及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 曾为誉为AI Agent赛道黑马的澜码科技,资金链断裂,创始人周健走投无路,只能卖房偿债,暴力裁员。 约50名员工被辞退,部分人欠薪超过3个月,不得不组团去拉横幅讨薪。 不要只看到顶尖巨头在台前的光鲜,这才是AI浪潮的真正底色,是赤裸裸的达尔文法则。 九成的参与者,都将、或已经倒在黎明前,其中不乏真正纯粹的技术团队…… 而除了这些紧跟时代潮流、却被潮流吞没的企业,还有一类企业也跟着被吞没。 它们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受害者,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02、革命革到自己 玩过2077的朋友或许还记得这个情节。 出租车公司全权交给人工智能运行管理,疯狂压缩成本。被开除的员工越来越多,公司利润越来越高,高层乐得不行。 但渐渐地,事情开始失控。 AI得出结论,阻碍公司发展壮大的最大阻碍,其实是高层那些蛀虫,他们私欲太重。 于是……AI把老板开除了,有些类似奥创做法。 这其实挺没道理的。 主观上,开公司自然是为了赚钱,让AI降本增效的目的是赚更多钱,不然何必折腾? 但客观上,这种人之常情,违背了AI的任务逻辑。 两者有本质上的矛盾。 所以降本增效大裁员,最终把自己也裁了…… 这并非是单纯的科幻情节,在现实中,其实已经初现端倪,而且非常普遍。 大部分上班族或许都正在亲身经历这些事。 这两年,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们,不论懂或不懂,大多都跟着舆论走、给员工强调降本增效的概念,普遍裁员。 留下的员工熟悉AI工具,尤其是免费的那种,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这算是比较low的做法,也是最普遍的。 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解读为淘汰跟不上时代的员工。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如果重心变成降本增效,那是因为其本身就在走下坡路。 AI的出现,确实可以替代部分普通员工,对迫切想要降低成本的企业而言,是毫无疑问的利好。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未尝不是一剂毒药——极大缩短了从走下坡路到倒闭的时间。 来源:网络 严格来说,降本增效的重心在增效上,即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矿场主,矿工们如果挖不动矿,正确的做法是把铲子换成电钻。 但实际上,大多数矿长主们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换钻头是要成本的。 所以他们的第一想法,是矿工不够卖力,自己应该给最勤快的工人涨工资,用鞭子抽偷懒的工人扣工资。 并且,一定要实行末尾淘汰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这样无论整体的工作效率多高,多出来的收入全归矿场主,支出的工资基本不变。 这是增效。 至于降本,鞭子抽得更狠就行,让勤快的人干两个人的活,能者多劳。 …… 再把故事带入到现实。 AI工具,它既是“钻头”,也是“鞭子”。 对正在走下坡路、靠降本增效的保命的企业而言,它们引入AI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降本。 至于增效,增的是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公司整体的效率。 但这能有多大意义? 也就是一味地提高剩余价值率,搞出来一堆毫无价值的廉价品,就能保住市场? 一年到头,公司老板在年会上眉飞色舞地吹嘘,虽然咱们收入降了,但利润率上升了20%,未来可期啊。 这等于是在强行续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只会更低,倒闭得更快。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经的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智能,后转型进军游戏界。 2024年12月,获得《金庸群侠传》IP授权,计划利用图生视频大模型Ruyi,对游戏和动画制作降本增效,制作一款大型RPG游戏。 按道理来说,效果应该很好才对。 但结果是,AI降本的作用并未体现,2024年年末就耗尽了1.8投资。到今年2月,团队就宣告解散……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不能忽视,还是上面所说的。 如果只是增加单个人的效率、大裁员,整体的效率并没啥变化,企业的竞争力只会更低。 至少在现阶段,AI毕竟还是不如人,尤其在创意方面。 一家企业能出圈,靠的是什么?难道是成本低? 归根结底,节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开源。 但就像那些矿场主一样,大多数企业主想到的永远是节流。 而剩下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效率翻了几倍而欣喜,只会感到兔死狐悲而已。 指望这群人去开源,那更不可能了。 最讽刺的是,现在都2025年了,AI应用市场规模即将突破5000亿元。 却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像坐井观天的土财主一般,觉得买几台电脑就是数字化转型,生成几个数字人主播就是在做AI。 这并非夸张,稍微去了解一下就知道,抱有这种想法的中小企业主相当之多。 能当老板的并非都是聪明人,相当一部分是幸运地吃到了时代红利。 这些人唯一的长处,是揣摩人性,根本思想一直停留在小农时代。 03、尾声 若继续死守弱肉强食、无限内卷的思维。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AI时代的生产力解放,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都不太可能是好事。 商品的价值=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资本利润。 人力成本,是发给劳动者的工资加上雇佣来管理劳动者的人的工资。 物料成本,是各类生产资料,如IT从业者的计算机、工业从业者的机械设备,以及放置这些东西的土地和大楼。 劳动者如果失去价值,即人力成本为0,商品价值不变,因此最先一批实现完全AI化的资本家,可以以此为筹码无限压低商品售价,在自由市场规则下实现对受雇于其他资本家的劳动者的间接剥削,直到所有无法实现完全AI化的企业退出市场。 只是,你生产再多商品,卖给谁呢? 机器固然能取代绝大多数人,但它有个致命缺陷——没有购买力。 现代社会的循环基础是分配。 劳动者通过为资本家劳动换取货币,然后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或别的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产生的利润让资本继续扩大生产。 所谓的消费主义,就是把各种消费行为塞到了马斯洛金字塔里。 一旦将劳动者被替换掉,这个循环断掉了。 当购买力和生产力集中在通一个群体手中,现代社会本身的存在,也将到达崩溃的边缘。 所以,与新技术相比,大量普通人就算再平庸,也有一个无法被替代的作用:维持商业循环的完整性。 若乐观一点,奶头乐还将延续,只不过形式更高级。 普通人每天照常上班,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下班后玩玩虚拟游戏、和机器人聊聊天、逛逛购物平台,让自己的收入成为社会财富循环的一份子。 这样的未来值不值得期待,不好说。
lg
...
格隆汇
03-07 20:10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3月7日
go
lg
...
城等地,以进一步扩展该项目的规模。 受
AI
业务
支撑 博通业绩超预期 博通第一财季调整后EPS为1.60美元,分析师预期1.50美元。第一财季净营收149.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46.1亿美元。第一财季业绩受到人工智能(AI)半导体解决方案和软件业务的支撑。预计第二财季营收大约149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45.9亿美元。预计第二财季AI半导体营收44亿美元。预计第二财季调整后EBITDA大约66%。博通美股盘后涨超15%。 微软将向南非AI基础设施额外投资54亿兰特 微软副董事长兼总裁Brad Smith周四宣布,公司计划在南非追加投资54亿兰特(约合2.97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建设。该公司的这项投资,将大力推动南非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这一举措标志着南部非洲地区AI技术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蔚来中国增资至82.57亿新增两大股东 据天眼查,近日,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合肥建翔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高新舆文蔚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78.57亿人民币增至约82.57亿人民币。据了解,此次增资旨在进一步支持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发展。蔚来控股成立于2017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斌,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开发、销售等。 《哪吒2》票房破146亿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3月6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总票房(包含港澳台及海外票房)突破146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7位。《哪吒2》自2月22日在香港上映以来,频频打破票房纪录。截至3月6日20时,该片在香港地区的票房已达到3650万港元,继续刷新香港市场内地电影票房纪录。
lg
...
格隆汇
03-07 08:09
美股持续下挫,纳指进入技术性调整!英伟达、特斯拉联袂跌超5%,市值蒸发超1.5万亿元
go
lg
...
是重挫4.19%,其中迈威尔科技因下调
AI
业务
预期股价暴跌近20%。市场担忧美联储加息周期与AI投资泡沫的双重压力正在显现。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主导市场波动 周四,白宫宣布将对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汽车制造商延迟征收关税一个月,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政策反复无常的焦虑。此前一天,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引发市场对北美供应链断裂的深度担忧。加拿大宣布报复性关税后,墨西哥亦扬言将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战火蔓延风险持续升温。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四公开支持关税政策,并指责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为"笨蛋",称政府优先考虑美国民众而非华尔街。这与周三白宫暂缓关税的"缓和信号"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市场陷入"朝令夕改"的混乱预期。多位分析师警告,政策制定者的摇摆立场已严重削弱投资者信心。 经济与企业层面负面信号频发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不及预期,裁员公告数量飙升至疫情初期水平。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制造业活动因关税冲击持续萎缩,企业成本压力显著上升。高盛警告称,若特朗普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落地,可能将美国通胀率推高至4%以上。 人力资源公司Challenger报告指出,企业裁员公告数量升至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显示政策冲击已传导至就业市场。此外,芯片制造商Marvell科技因业绩预期疲软暴跌近20%,拖累整个半导体行业。 中概股分化,国际市场动荡加剧 受大盘拖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77%,但部分个股逆势走强。叮咚买菜大涨13%,极氪汽车涨幅超4%,反映消费与新能源领域韧性;而文远知行、理想汽车等则因业绩预期承压下跌。中资科技ETF表现亮眼,Direxion 3倍做多中国ETF(YINN)逆势收涨1.03%。 在通胀回落(2月欧元区CPI降至2.4%)与经济疲软(四季度GDP仅增0.1%)双重压力下,欧央行宣布将存款便利利率降至2.5%,为九个月内第六次降息。但分析指出,若特朗普对欧洲商品加征关税成真,欧洲央行可能被迫加快降息步伐以应对贸易冲击。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暴涨32个基点至2.78%,创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日、澳、新西兰国债收益率同步飙升,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风险的深度忧虑。美元指数则承压下跌至104.13,创三周新低。 科技股面临估值重构压力 短期风险集中于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可能在3月国情咨文中公布更多关税细节,欧盟拟议的"全球门户"基建计划或成为反制手段。高盛警告称,若欧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全球GDP可能损失1.5万亿美元。 科技股面临估值重构压力。在AI投资热潮退潮与利率上升周期双重作用下,科技板块市盈率已从峰值回落25%。花旗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现金流支撑的防御性资产。 中国资产或成避险选择。尽管海外市场动荡,离岸人民币汇率逆势升值至7.15关口。多家外资机构表示,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政策与稳健的经济复苏前景,正在吸引全球资本重新配置。
lg
...
金融界
03-07 07:59
音频 | 格隆汇3.7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力; 8、博通盘后涨超15%,业绩受到
AI
业务
支撑; 9、美国货币市场资产规模首次突破7万亿美元; 10、特朗普签署修正案,暂缓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墨加商品征收关税; 11、加拿大推迟对美价值1250亿美元的商品征税; 12、美乌计划下周在沙特举行会谈 将讨论俄乌初步停火; 13、OpenAI与甲骨文计划在得克萨斯州新建数据中心部署数十万块英伟达芯片以支持星际之门项目; 大中华区要闻: 1、速览丨3.6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要点; 2、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日上午10时将举行外交主题记者会; 3、3月7日两会日程; 4、中国创投领域“航母级”基金来了!存续期达20年,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5、香港联交所:2月平均每日成交额2973亿美元 同比增长230%; 6、2024年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和财政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7、大摩: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资产配置的最佳时机; 8、高盛:预计中国股市将进一步上涨,上调MSCI新兴市场目标价; 9、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登顶全球开源社区榜首; 10、软银集团对阿里巴巴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11、京东:Q4营收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90.8%; 12、京东集团:将在未来36个月内回购最多50亿美元股票; 13、今日A股恒鑫生活申购; 14、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65亿港元,加仓快手、阿里和小米; 15、公告精选︱东贝集团:拟投资约20亿元建设“高端变频数智化制造基地项目”;福莱新材:截至目前公司柔性传感器项目尚未产生任何收入、利润; 16、公告精选(港股)︱京东集团-SW(09618.HK)2024年度营收11588亿元 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4%; 17、A股投资避雷针︱东方集团: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及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
lg
...
格隆汇
03-07 07:49
迈威尔科技:再给 AI“泼冷水”,ASIC 拉响了警报
go
lg
...
SP 芯片增长的带动。其中本季度公司
AI
业务收入
达 7 亿美元左右,主要是亚马逊等客户定制 ASIC 等产品需求增长的带动; 2)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业务:本季度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 1.71 亿美元和 1.06 亿美元,同比跌幅收窄的同时,环比都有两位数的增长,两项业务都出现回暖复苏的迹象; 3)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本季度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 0.89 亿美元和 0.86 亿美元。从细分业务来看,汽车业务仍维持增长,但消费电子和工业类产品都相对低迷。 3、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业绩指引:2026 财年第一季度预期收入 18.8 亿美元左右,市场预期(18.7 亿美元),公司预期 2026 财年第一季度的 GAAP 毛利率为 50.5%,市场预期(50%)。 海豚君整体观点:财报数据还行,而指引又加深了对 AI 成长性的担心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本季度营收端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了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受数据中心及 AI 需求的增长带来。由于公司上季度受收购摊销、重组费用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如果剔除该影响,公司本季度的毛利率也是稳中有升的。 从具体业务来看,受益于亚马逊等定制 ASIC 需求及光电产品的带动,公司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实现了 78.5% 的增长,是公司主要增长点。传统业务中的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基建也出现了回暖复苏的表现。 然而市场对于公司最关心的是
AI
业务
的表现:海豚君估算公司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 13.66 亿美元的收入中,AI 部分贡献了 7 亿美元左右收入(其中定制 ASIC 收入大约贡献了 3.4 亿美元),环比增长 30-40%。因此,本季度
AI
业务
如期增长,还是不错的。 然后结合公司下季度的指引后,推测出公司下季度
AI
业务
的增长将出现明显放缓。由于下季度公司企业网络及基建业务将继续回暖复苏,因而数据中心业务提供的增量将更少。海豚君推测公司下季度
AI
业务收入
仅为 8 亿美元左右,其中 ASIC 收入大约在 4 亿美元左右,环比增长将直接回落至 20% 以下。 由于云服务大厂在 2025 年的资本开支呈现 “前低后高” 的趋势,市场也将公司大客户亚马逊的关注度从 Trainium 2 转向 Trainium 3。在本次财报前,市场已经有公司 CoWoS 订单削减和 Trainium 3 产品面临 Alchip 的激烈竞争的消息。然而,公司的下季度指引,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公司 AI 成长性的担心。 虽然公司也重申了 2026 财年的 AI 收入将超过此前 25 亿美元的指引预期,但买方普遍已经将公司 AI 收入的预期提高到了 35 亿美元左右。但公司给出下季度
AI
业务
这样的预期表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市场对公司 AI 及 ASIC 业务的信心。 当下的迈威尔科技 Marvell,市场更关注的是,公司对于
AI
业务
的预期表现、ASIC 客户的产品进展情况,电话会纪要海豚君会在长桥 App 上随后发出,建议重点关注。 海豚君对迈威尔科技 Marvell(MRVL.O) 财报的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一、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业务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公司凭借存储技术起家,后续通过一系列的 “外延并购” 实现业务拓展,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具体业务情况: 1)数据中心业务(75% 左右):高成长业务,受益于数据中心及 ASIC 需求的推动,是当前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点。业务中包括 SSD 控制器、高端以太网交换机(Innovium)及定制 ASIC 业务(亚马逊 AWS 等定制化芯片),主要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等场景; 2)其他业务(25% 左右):传统业务,受 5G 大规模基建及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①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础设施业务在 5G 大规模基建后,出现明显回落;②消费电子业务受下游电子产品及家庭宽带等需求影响;③汽车与工业受车联网等需求带动,但占比较小。 二、迈威尔科技 Marvell 的核心数据 2.1 收入端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18.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4%,市场预期(18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的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数据中心及 AI 收入的带动。此前,公司已经与亚马逊签订了 5 年的合作协议。本季度亚马逊 Trainium 2、谷歌 Axion 的量产加速,为公司收入端提供了增量。 2.2 毛利端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毛利 9.17 亿美元,同比增加 38.1%。其中 Marvell 在本季度的毛利率为 50.5%,明显回升。 公司上季度毛利率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受收购资产摊销等方面影响。而如果剔除该影响后,公司上季度调整后的毛利率回到了 59.4%。而本季度调整后的毛利率为 59.5%,稳中有升,主要是受益于本季度传统业务的回暖。 2.3 经营费用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经营费用为 6.82 亿美元,上季度公司经营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受重组相关费用的影响。 具体核心费用端,拆分来看: 1)研发费用:本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4.9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公司研发费用的增长,主要投向于定制 ASIC 和光模块技术方向。研发费用率当前回落至 27.5%,主要是受收入端增长的影响; 2)销售及管理费用:本季度公司的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1.96 亿美元,同比下滑 7.7%。在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下,当前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继续下滑至 10.8%; 2.4 净利润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2 亿美元,实现转正。公司上季度的亏损扩大,主要是受收购摊销、重组费用等因素影响。 而如果剔除这些影响后(重组费用及收购摊销等),公司上季度的经营面净利润(调整后)达到 2.16 亿美元,本季度进一步提升至 3.9 亿美元。公司核心费用端保持稳健,经营面利润的表现主要是由数据中心业务增长的带动。 三、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各业务具体情况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从 2018 年起陆续收购了 Cavium、Innovium 等公司,从而增强了公司 AISC 及数据中心的相关能力。而随着亚马逊、谷歌等公司对定制 ASIC 和数据中心光模块 DSP 芯片需求的增长,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成长至公司整体收入的 7 成以上,是公司业绩的最大影响项。 此外,传统业务中的企业网络、运营商基建、消费电子和汽车及工业的收入占比都下滑至 1 成及以下。 3.1 数据中心业务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 13.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5%。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定制 ASIC 和光模块 DSP 芯片等方面,而非
AI
业务
本季度保持相对平稳。 由于公司将数据中心相关的 ASIC、光模块 DSP 芯片、存储控制器以及网络交换机等产品都集中于数据中心业务内,其中的细分业务相对较多。 具体来看,海豚君认为公司本季度
AI
业务
已经增长至 7 亿美元附近,其中定制 ASIC 业务达到 3.4 亿美元左右,主要受益于亚马逊 Trainium 2、谷歌 Axion 的出货增加。此外的 AI 相关的光模块 DSP 芯片大约贡献了将近 3.9 亿美元的收入。 此外,数据中心业务中的非 AI 部分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低于 AI 部分的表现。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数据中心业务中的 AI 部分,是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点。近一年以来,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也主要是由
AI
业务
带来的增量。公司当前已经为亚马逊、谷歌提供了相关的定制 ASIC 产品,而公司第三个客户(推测微软)的产品也有望在 2026 年(自然年)实现量产出货。 因而,大厂的资本开支将直接对公司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预期产生影响。从四大核心云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和 Meta)的资本开支来看,2024 年第四季度的合计资本开支达到 79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6%。四家大厂也表达了继续增加资本开支的信心,预期 2025 年 4 家大厂的合计资本开支仍有望实现 40% 的增长。 虽然大厂当前仍给出了较好的指引预期,但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作为 ASIC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面临着两个风险:①对于 2025 年的资本开支,大厂基本都呈现出 “前低后高” 的趋势,公司 ASIC 大客户亚马逊也将把重心从 Trainium 2 转向 Trainium 3;②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亚马逊的定制 AISC 产品上还面临着 Alchip 的竞争。 再结合公司给出的下季度环比仅增 3% 的整体收入指引,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公司
AI
业务
成长性的担心。 3.2 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 1)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企业网络业务实现营收 1.71 亿美元,同比下滑 35.3%。同比下滑幅度收窄,环比实现了 13.6% 的增长。公司企业网络业务主要是为公司及园区等提供网络产品,包括交换机芯片、PHY 芯片等,本季度继续回暖复苏。 2)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运营商基建业务实现营收 1.06 亿美元,同比下滑 37.8%。业务主要面向于运营商的基建相关,包括光通信芯片、5G 基站芯片等。此前的业务下滑,主要受大规模基建后,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的影响。而本季度运营商基建业务继续回暖复苏的趋势,环比增长 25%。 3.3 消费电子、汽车及工业 1)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 0.89 亿美元,同比下滑 38.4%。公司消费电子业务,主要包括存储控制器、WiFi 芯片等产品,受终端产品影响较大。而公司预期下季度消费电子业务仍将环比下降 35%,这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游戏需求的影响。 2)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汽车/工业业务实现营收 0.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公司汽车/工业业务,主要涵盖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公司主要提供车载以太网等相关产品。虽然汽车业务保持增长,但工业终端市场仍相对低迷。
lg
...
海豚投研
03-06 10:00
RISC-V芯片火了!芯原股份大涨11%,科创芯片50ETF(588750)继续冲高!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行至何处,产业链如何布局?
go
lg
...
经济预期好转,主业估值倍数有提升空间;
AI
业务
一旦实现显著的收入贡献,亦有望出现PS分部估值的转变。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仍处于早期。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中国AI资产关注算力和国产芯片制程、互联网、智能驾驶、AI agent等】 中信证券表示,中国AI加速迭代,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有望显著受益。算力方面,类似于英伟达在过去两年美股资产重估中的地位,中芯国际在未来1-2年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芯国际的定价权、高阶制程的收入增速和盈利能力,将有望成为半导体市场重要的方向性指引。应用端,智能驾驶在2025年将望实现渗透率的翻倍增长,中国汽车业初探全球化。传统企业开始尝试本地部署DeepSeek,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AI+金融、AI+医疗、AI+工业、AI+交通运输等领域值得关注,AI agent将望成为重要的应用落地形式。此外,AI将望反哺产业数字化升级,带来传感器、PC、服务器、IT服务公司的业绩机遇。(来源于中信证券20250218《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能走多远?》) 看好芯片核心科技,可关注科创芯片50ETF(588750),跟踪复制科创芯片指数,涨跌幅弹性高达20%,覆盖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高纯度、高锐度、高弹性!低门槛布局科创芯片核心环节,高效把握“新质生产力”大行情,抢反弹快人一步!场外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可7*24申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5 14:39
RISC芯片概念强势,有研硅涨超13%!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冲高回落,盘中成交3亿元,高居同类前列!目前科技板块拥挤度水平几何?
go
lg
...
经济预期好转,主业估值倍数有提升空间;
AI
业务
一旦实现显著的收入贡献,亦有望出现PS分部估值的转变。我们判断,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仍处于早期。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来源于中信证券20250218《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能走多远?》) 科创未来,尽在综指!布局科技创新前沿、分享科创崛起红利,认准覆盖更全面、科创属性更高、成长潜力更强的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3),今日正式上市交易,助力低门槛、高效率布局DeepSeek、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等全市场科创热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5 13:49
周鸿祎两会前夕谈DeepSeek爆火之后百度开源:李彦宏非常睿智,也非常老江湖
go
lg
...
出,DeepSeek证明通过算法优化,
AI
业务
可以具有极高利润率水平,国内云计算和国内AI应用获得最佳盈利倍增“指南”。
lg
...
金融界
03-04 16:09
DeepSeek概念继续反弹,软件50ETF(159590)涨超1%!赛意信息2日涨超33%!机构:下游应用AI需求或加速释放
go
lg
...
,DeepSeek 证明通过算法优化,
AI
业务
可以具有极高利润率水平,国内云计算和国内AI 应用获得获得最佳盈利倍增“指南”。(来源:民生证券《DEEPSEEK开源云厂商盈利倍增“指南”》) 华泰证券认为,模型层的持续优化,有望持续降低应用层成本、提高应用表现。建议关注2B和2C应用中拥有用户、数据和场景优势的公司。国内在软硬件效率优化上更加领先:以DeepSeek开源周为例,释放了核心的软硬件优化代码,使得理论上的成本利润率达到545%,并且优化方法能够复用。后续DeepSeek的造代重点或将仍在软硬件和算法优化上。DeepSeek持续带来新版模型和开源代码,使得模型成本和效率的规模性优化显著。未来模型能力可能会成为“水电”等基础资源一类的存在,对于利用“水电”的应用公司优势显著。推荐有用户、数据、场景优势的公司和其他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2C应用、2B应用和数据中台)。 (来源:华泰证券20250303《DeepSeek再开源,关注AI应用变化》) 中信建投表示,DeepSeek公开利润成本率,理论成本率高达545%,模型厂商盈利模式实现闭环。从行业需求来看,模型环节成本向下、能力向上均具有较大空间,有望推动下游应用AI需求加速释放,进一步打开市场向上空间。从应用场景来看,行政、金融以及医疗等行业能动性强、场景丰富,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推荐:OA+ERP;垂直领域2C公司;可以新增创收的教育、医疗场景。此外,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B端服务外包企业,推荐服务器、一体机、超融合等相关标的;金融、行政、能源等依赖软件定制较多的领域;算力租赁和IDC标的亦值得关注。 (来源:中信建投20250302《DS公布成本利润率细节,AI下游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硬件为基,软件为核。软件50ETF(159590)紧跟中证全指软件指数,一键布局AI软件全产业链。指数精选50只成分股,对于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覆盖全面:约67%权重为应用软件,15%以上为AI相关领域,信息安全占10%,其余约7%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软件。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软件5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4 10:39
DeepSeek概念反弹,赛意信息涨近15%!软件50ETF(159590)收涨超1%,全天持续溢价!机构:DeepSeek催化国内AI应用盈利倍增
go
lg
...
,DeepSeek 证明通过算法优化,
AI
业务
可以具有极高利润率水平,国内云计算和国内AI 应用获得获得最佳盈利倍增“指南”。(来源:民生证券《DEEPSEEK开源云厂商盈利倍增“指南”》) 自DeepSeek行情以来,资金对软件板块青睐有加!软件50ETF(159590)近5日净流入超1200万元,近20日“吸金”超7900万元!2025年以来,份额增长率72%,同指数领先! 【机构:DeepSeek再开源,关注AI应用变化】 消息面上,2月24日起DeepSeek连续6天开源,在之前放出的模型参数、技术报告基础上,再次发布了Infra层的核心代码。据DeepSeek数据,若将Web、APP和API的所有用户请求均以R1定价计费,则每日总收入将为562.027美元,成本利润率为545%。若考虑V3定价、夜间打折等因素,付费token占比50%情况下成本利润率有望达到108%,优化效果明显。 华泰证券认为,模型层的持续优化,有望持续降低应用层成本、提高应用表现。建议关注2B和2C应用中拥有用户、数据和场景优势的公司。国内在软硬件效率优化上更加领先:以DeepSeek开源周为例,释放了核心的软硬件优化代码,使得理论上的成本利润率达到545%,并且优化方法能够复用。后续DeepSeek的造代重点或将仍在软硬件和算法优化上。DeepSeek持续带来新版模型和开源代码,使得模型成本和效率的规模性优化显著。未来模型能力可能会成为“水电”等基础资源一类的存在,对于利用“水电”的应用公司优势显著。推荐有用户、数据、场景优势的公司和其他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2C应用、2B应用和数据中台)。 (来源:华泰证券20250303《DeepSeek再开源,关注AI应用变化》) 中信建投表示,DeepSeek公开利润成本率,理论成本率高达545%,模型厂商盈利模式实现闭环。从行业需求来看,模型环节成本向下、能力向上均具有较大空间,有望推动下游应用AI需求加速释放,进一步打开市场向上空间。从应用场景来看,行政、金融以及医疗等行业能动性强、场景丰富,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推荐:OA+ERP;垂直领域2C公司;可以新增创收的教育、医疗场景。此外,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B端服务外包企业,推荐服务器、一体机、超融合等相关标的;金融、行政、能源等依赖软件定制较多的领域;算力租赁和IDC标的亦值得关注。 (来源:中信建投20250302《DS公布成本利润率细节,AI下游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中金公司认为,AI技术平权持续,金融IT行业具备明确赋能场景,有望实现“工具赋能”向“智能重构”跃迁。2023 年金融机构科技投入3558.2 亿元,其中央国企占据中坚力量,国有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长5.4%至1228.2 亿元,证券业信息技术投入进一步提升至430.3 亿元。中金认为金融行业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加,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来源:中金公司20250303《AI智道,AI+金融有望迎来规模化拐点》) 硬件为基,软件为核。软件50ETF(159590)紧跟中证全指软件指数,一键布局AI软件全产业链。指数精选50只成分股,对于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覆盖全面:约67%权重为应用软件,15%以上为AI相关领域,信息安全占10%,其余约7%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软件。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软件5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3 15:39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4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中国列出免征125%关税美国进口商品“白名单”
lg
...
突破美国贸易封锁!中美突发重大信号:中国找到规避特朗普关税的管道?
lg
...
终于承认了!美国经济3年来首次萎缩 特朗普向中国、商界领袖关键发话……
lg
...
黄金突遭猛烈抛售在原因在这!金价暴跌43美元 中美贸易谈判突传一则大消息
lg
...
中美传出重大“关税”消息、习近平语出惊人!比特币和黄金突发脱钩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