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场内溢价达0.53%!双创龙头ETF(588330)场内价格再探上市以来新低
go
lg
...
有事件性催化的方向,如华为链、机器人、
AI
应用
等。 看好科技股增长潜力的投资者,相关产品双创龙头ETF(588330)。公开资料显示,双创龙头ETF(588330)紧密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覆盖科创板、创业板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囊括光伏、储能、锂电、半导体、医药生物等行业,其中,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这三个行业在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中,均占据20%-30%的比例,呈现“三足鼎立”结构。其权重股汇聚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中芯国际、阳光电源等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 图片来源:Wind 风险提示:双创龙头ETF被动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9.12.31,发布于2021.6.1。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合适当性评级C4以上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9
国产GPTs重磅来袭,人工智能价值备受关注
go
lg
...
34)一键配置了算力芯片、AI大模型、
AI
应用
等细分产业中的核心龙头公司。 智谱AI发布了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性能全面比肩GPT-4。其中,GLM-4不仅在中文能力上大幅提升。而且,长文本能力也一骑绝尘。具体来说,GLM-4可以支持128k的上下文窗口长度;单次提示词可以处理的文本,可以达到300页之多。同时,多模态能力方面,文生图和多模态理解都得到了增强。除此之外,智谱AI这次还发布了定制化的个人GLM大模型GLMs和GLMStore,全面对标OpenAI的GPTs。 除了智谱外,国产大模型整体水平也在持续升级。根据SuperCLUE评测,在中文能力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模型的平均水平自去年以来持续提升,目前已超过GPT-3.5,并不断接近GPT-4.0。展望2024年,在海外大模型开源生态引领,以及国内充沛数据资源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大模型有望加速升级。 大模型加速升级下,国产优质
AI
应用
有望落地,驱动板块回暖。海外AI商业化进程领先,国内优质
AI
应用
尚未形成,这造成股价上国内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同时反映出国内AI上涨空间仍较大。国内优质
AI
应用
的诞生需要充足的算力支持与优秀的大模型底座。大模型方面,国产大模型性能已与国际领先水平不断缩小;算力方面,国产算力芯片性能已有所突破、同时前期积累的AI芯片也较为充足,这为国产优质
AI
应用
的推出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有望成为国内
AI
应用
的落地元年,AI板块Beta行情值得重视。 人工智能ETF(代码:159819,联接基金A/C:012733/012734)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9
“AI+Web3:赛道拆解与热点解读”主题Space活动总结
go
lg
...
向性,均与新公司的融资需求相符合。现有
AI
应用
还主要关注计算效率,没有开始追求降本,因此应用层短期内可能有更多机会,而DePIN等底层去中心化的需求可能是中长期的发展路径。但首要需要关注的还是产品对用户的价值,而非追求极度去中心化而没有用户使用。 Jademont: 目前AI和Web3的结合还是表面的,AI+Web3还有一个相关的DePIN赛道可以关注。AI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应该考虑终局,生成式AI现有应用主要是技术堆叠,而期待中的AI一定要和硬件或机器结合。虚拟货币可能无法走入千家万户,但AI可以,而虚拟货币可以供AI使用,实现AI的“按劳分配”。现有一些项目给物理设备安装区块链钱包,机器可以使用一部分自己获得的收入升级改造自己的软件系统或维护硬件设备,只有人“坑”不了机器,机器才能“放心”给人类服务。给机器设计区块链支付网络可以准确衡量机器价值的同时更大发挥机器价值,是有意思的创业方向。 问题三:随着Web3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AI技术在Web3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请问各位嘉宾,在这样的趋势下,您认为是否会有一些AI技术成为Web3项目的普遍需求,从而催生专门针对Web3领域的AI技术服务公司,例如用户社区行为分析、链上交易分析等服务?这些服务在Web3领域的发展潜力如何? WhiteForest: 对于向Web3领域提供AI技术服务的公司本质上还是Web2的服务提供商,不能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公司,Web3公司需要在链上,或通过Crypto进行治理。这种公司的价值衡量还是传统Web2公司的衡量方式。 Ethan: AI技术在Web3的应用就像AI技术或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一样,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Web3中大部分用户为交易员,因此较好的产品形态为辅助大家做交易决策。但从Web3的视角,更多是将Web3的经济系统和各种机制作为武器赋能AI,从而反打Web2;或帮助平台上的创作者和潜在创业者发行资产,这里的资产可以是AI内容或有价值的AI模型等,这也可以更好服务用户进行交易。 Jademont: 将AI或Web3当成工具,都很好用,关键在于怎么结合。Web3值得圈外使用的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区块链本身作为不可篡改的账本,可以降低信任的成本;第二个是Token融资或集成至产品中的先进性。如使用AI根据用户偏好制作游戏,之后将游戏发布至链上,发布行为及之后的各种使用均需要消耗Token,由此发挥了Web3价值挖掘与分配的功能,并支持交易与融资。不仅仅是AI赋能区块链或区块链赋能AI,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结合。 问题四:虽然AI+Web3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一些项目和赛道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寻找下一个可能的突破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非常想了解各位嘉宾对于AI+Web3项目或细分赛道的个人看好和预测。您最看好哪一个项目或赛道,并请分享一下您的理由。这可能为听众和行业新手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方向。 WhiteForest: io.net是Solana生态上拥有最多算力的AI+DePIN的网络。投资的时候不是投看上去很奇怪很有趣的东西,而是需要赛道的天花板容量必须要够大,如io.net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一些机器,就形成了壁垒。或AI加云渲染,加分布式算力,可以带来沉浸感,而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系可以降低AI成本。世界上厉害的公司都是内容公司,用更低成本体验虚拟世界并保护体验和数据,虽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值得探索。 Ethan: 底层趋向算力供给的规模最大,场景最多。上面更难的一层是在算力的基础上验证AI模型的推理。Ritual.net可以制定模型响应链上发起的交易中的消息内容,之后将中心化计算的供应商的计算结果带到链上,并实现证明生成,从中长线来看是比较可行和务实的技术方案。密码学在小模型推理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进展,但在大模型上依然有许多技术挑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Jademont: “脚踏实地”的项目是给AI做分布式算力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虽然“没那么酷”,但是有价值支撑,是AI的底层物理基础设施,容量足够大。“星辰大海”是将物理硬件装上区块链的钱包,如Peaq。之前的DID赛道就是给物理硬件添加ID,这样的项目符合智能机器产业的发展,可能创造一些大家想象不到的一些新的经济体或者新的一些经济模型。 Kevin: 硅谷今年主要向AI转变,基本均在聊AI,少有Web3,并且关注的是AI to B,投资算力平台、使用AI进行分析提供保险等。AI to C在Web3是更有价值的,大家不敢投资是害怕OpenAI或GPT Store,但Web3具有to C的激励机制等优势。赛道比较看好分布式算力,可以和硬件相结合,进入的资金会比较大,而且可以通过类似挖矿等机制逐步释放激励,如BP-FLAC,FedML等。而小模型是比较好的一种普及方式,能够基于一些小模型的分布式算力在手机上挖矿、计算,Rabbit硬件盒子等可能有较好的发展。 感谢各位嘉宾和提问观众的精彩发言,给大家关于AI+Web3赛道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和深入的行业洞见。请大家持续关注主办方PKUAC Web3和PKUBA,后续还有更多的精彩活动! 感谢两位主持人: 林川 mtyl.eth | ex PKUBA VP | @Mtyl_7th Alex | PKUAC_Web3 & PKUBA Core | @AlexWang021 感谢HTX-Live的战略支持 感谢机构 & 社区支持: 水滴资本、Foresight Ventures、CGV、MyShell、AIFocus、Web3Labs、iPollo、TownStory、DeBox、Vip3、Club3、亚非拉研究院、Ignition Labs、InfiniteGameDao 感谢媒体支持: Foresight News、星球日报、金色财经、PANews、Cointime、链捕手、Meta Era、深潮、世链财经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29
群联CEO潘健成:近期NAND Flash需求正逐月增加,报价还会涨
go
lg
...
月报价还会出现不小的涨幅。潘健成认为,
AI
应用
会推动NAND Flash的需求量,而以AI相关装置来说,手机因为出货量多,比PC的驱动力来得大些。
lg
...
金融界
2024-01-29
政策利好叠加,反弹动能积蓄,资金面负反馈结束了吗?底部行情将如何演绎?看十大券商周策略...
go
lg
...
反弹行情中,推荐的科技成长的方向不变:
AI
应用
(华为昇腾,AIPC产业链)、半导体(台积电业绩支持消费电子景气拐点,国内半导体制程最终也会受益)、华为操作系统、机器人、国防军工(航空主机厂)。 海通证券:年初政策如何发力? 年初以来一系列积极政策密集出台,从宏观金融政策到资本市场,再到地产、地方化债、区域和产业政策,本轮政策出台的速度和密度超市场预期。 宏观金融层面:中央再度强调金融强国,央行降准和“降息”以呵护实体经济。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近期货币政策已在不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层面:管理层从融资、投资和对外开放等多方面部署政策活跃资本市场。近期,管理层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深化投资端改革、坚持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做出了多项重要部署。 房地产层面: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优化房企融资方式并加快建设“三大工程”。近期政策着力解决地产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 地方化债层面:政策持续强调守牢风险底线,重视化债常态化管理与资源统筹。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其中的工作重点。 区域和产业层面: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浦东建设迎来新举措,产业政策不断出台。除了上文提到的资本市场、地产、化债政策,近期监管部门还发布了国企改革、浦东开发、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等政策,布局中特估建设、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 当前市场大概率已处在底部区域,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催化行情启动。本轮调整时空已显著,A股估值已处历史底部。从调整时空来看,本轮沪深300从21年初下跌至今已持续35个月,最大跌幅达47%,对比历史看这次调整时空已显著;从估值来看,A股估值已处历史底部,全部A股PE、PB滚动三年分位数均已降至0%附近。从大类资产比价指标看,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已处在历史低位,如A股风险溢价率为3.75%、接近05年以来均值+2倍标准差(3年滚动)。 结构上,阶段性关注大金融,中期重视白马成长。随着稳增长、防风险政策持续加码,大金融或有阶段性表现机会。今年以来市场对宏观环境的预期走弱使得大金融板块的估值承压,截至24/01/25,银行PB(LF,下同)为0.45倍、处13年以来2.3%分位,证券为1.15倍、处13年以来2.2%分位。上文提到国常会、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机构纷纷发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窗口已经打开,我们认为目前估值和基金配置比例较低的银行和券商有望受益。 国海证券:典型的救市政策如何演绎 1、A股近10年以来较为典型的救市政策出现在三个时期,分别为2015-2016年、2018年、2022-2023年,救市政策涵盖高级别会议定调、舆论引导、流动性注入、部委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几个层面。 2、2015-2016年救市政策出台最为密集,效果最好,核心在于自上而下政策协同发力,同时央行降准降息给予流动性支持,国家队买入力度较大,市场超跌反弹力度也较明显。 3、2018年救市政策以提振信心、放松监管为主,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方式力度有限,民企纾困的资金支持较为关键,市场超跌反弹的力度在2018年10月较强。 4、2022-2023年救市政策以提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为主,但由于外部环境制约货币政策宽松,地产周期下行尚未企稳,市场超跌反弹的力度在2022年4月较强。 5、当前救市政策加速推进,降准以及汇金买入ETF打破流动性负反馈,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较为振奋人心,市场超跌反弹首选央国企+超跌成长。 风险提示:海外通胀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或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全球疫情反复等。 华西证券:央企市值管理与A股红利价值行情 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红利价值行情进一步扩散。央企上市公司是央企在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同时发挥着A股“压舱石”作用。本次国资委提出市值管理成效纳入考核,使得央企考核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叠加央行宣布降准降息,金融监管总局和住建部表态支持房地产等,表明稳增长、稳预期相关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策略上,关注央企估值重塑的三个布局思路:持续稳定分红、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市场化增持和回购。 一、市值管理或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上市公司推动市场价值实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在前期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价格实现相关因素纳入对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也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央企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约34%,发挥着A股市场“压舱石”作用。后续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有利于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提升股东回报。这也体现出在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视程度。 二、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2019年国资委提出“两利一率”,即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2019年末将营收利润率和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纳入考核指标,形成“两利三率”指标体系,突出投资回报,增强央企创新力;2021年国资委引入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形成“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2022年基于此提出“两增一控三提高”的总体要求,通过预算管理和业绩考核等工作将指标分解到每一家中央企业;2023年中央企业考核指标进一步调整为“一利五率”,国资委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2024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总体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具体要求是“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本次国资委提出市值管理成效纳入考核,也是提高上市央企质量的应有之义。 三、关注持续稳定分红下的央企估值重塑机会。2015年来央企上市公司的分红次数和分红总额逐年增多,年度分红比率中位数稳定在30%-31%之间,股息率中枢上移。2022年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优化股东回报。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持续稳定的高分红也将成为央企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中的重要部分。 四、关键领域专业化整合带来机会。重组整合是下一阶段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主线之一,有助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资委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将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五、市场化增持、回购提振股价。国资委表示,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要提升处理应对资本市场复杂情况的能力,适时运用上市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增减持等手段,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购可以在股价低迷阶段向市场传递信心,传递出上市公司重视股东回报的信号,也是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投资力量入市的重要方式。 中泰证券:如何看待本次降准对市场的影响? 央行于1月24日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超市场预期。 本次降准释放出了稳增长政策的积极信号,为银行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空间,将对全年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积极作用。其中,本次结构性降息有助于银行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短期来看,央行宣布降准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对资本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且有助于平滑春节资金面,弥补资金缺口,助力银行“开门红”。2024年将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元年,其对行业生态的影响将显著超市场预期。就投资机会而言,券商并购重组或开启,建议关注有整合预期的券商。 投资建议 从历史规律来看,1、2月份往往是市场业绩真空期叠加政策真空期,市场或延续当前风格,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诸多因素逐步被市场反应,主要板块估值调整至底部区域;春季或是行情演绎的重要时间窗口:1)美联储正式降息前,市场对快速降息预期的反复驱动美债收益率下行和全球多数资产价格上涨;2)年初一般以主题行情开展为主;3)国内产业政策与中央财政发力期; 同时,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定调为“总量政策定力与产业政策发力”,以及美债收益率下行期全球流动性宽松,故我们认为,春季行情,将呈现以小市值、主题活跃的特征,即:“春季行情,主题为王”。建议重点关注: 1)国证2000ETF/ 微盘指数; 2)有整合预期的券商; 3)产业政策发力(电网、数据/算力中心); 4)地方国企注入预期(地方国企商贸零售、地产等“类壳”板块); 5)北交所/北证50; 6)科技突破相关的AI、人型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主题亦值得关注。 东吴证券:资金面负反馈结束了吗 2023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大幅调整,近期雪球产品集中敲入引发市场担忧,股指期货基差扩大,加之两融和股权质押风险提升,资金面的负反馈不断加强。本周四(2024年1月25日)在多项利好政策和积极表述催化下,A股开始放量反弹,至此,本轮资金面负反馈结束了吗? 基于历史复盘可以发现,资金面正反馈通常表现为:股价上涨—>赚钱效应 —>增量资金流入追高—>股价继续上涨;负反馈表现为:股价下跌—>亏钱效应—>悲观预期下的主动/被动止损行为—>股价继续下跌。 市场上行阶段,公募、私募或两融渠道的火热局面往往会吸引更多资金入场追高,形成资金的正反馈。但“牛熊”同源,在市场下跌阶段,由于正反馈时期介入的资金体量较大,因此跌幅越深、越接近下行阶段的末期, 就越可能会触发大规模赎回/强制平仓,造成资金面的负反馈,同时一些负反馈现象的出现也往往说明了市场已经进入下跌尾声。 历年市场是如何走出资金面负反馈的?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是有增量资金入场、阻碍负反馈的循环,包括“国家队”资金、外资等;另一方面是, 此前形成负反馈的场内资金已经出清到位。换言之,当市场出现了一些提示资金面负反馈已经接近顶点的线索时:例如期货基差异常拉大、基金大量赎回/触及预警线、股权质押风险暴露等,说明市场大概率已经进入了底部区间。 我们认为本轮资金面负反馈已基本出清。 2020年下旬以来基民高涨的入市热情和加速流入的外资共同形成了资金面正反馈,随着2021年初偏股公募基金的新发规模触及历史高位后边际回落,最近一轮的上行周期宣告终结。2023年四季度后,市场资金面负反馈的迹象愈加清晰,从此前的基金赎回,再到近期雪球产品集中敲入拉大股指期货基差,以及市场对于两融和股权质押风险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甚至包括日经225等海外产品交易出的“超高溢价”,无不体现出市场资金面此前已经进入了偏离基本面的负反馈阶段。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下行周期的底部已经到来,底部区间赔率和容错率均较高,即使一些因素不及预期,股价下行压力也相对有限,应积极看待。基本面来看,2024年美债的趋势性回落将带动中美名义增速差收窄以及全球需求的回暖,国内外经济有望实现共振。政策面,本周国内超预期 “双降”,浦东新区改革、金融外资限制放开、央国企市值管理等政策均释放积极信号。资金面来看,“国家队”或不断发力增持ETF,托底股市,市场悲观情绪也已明显改善。我们判断,本轮资金面负反馈已基本出清,展望后市,股价对于基本面的偏离有望逐渐迎来修复。 广发证券:公募不降仓就一定没机会? 稳增长政策发力之下,本周市场有边际回暖迹象。不过本轮是08年以来唯一一轮基金始终保持高仓位运行的弱市,可能意味着来自公募基金的增量资金难度较大。 历史每轮弱市基金均会减仓予以应对(08年/10-12年/15年/18年),这也为触底反弹提供了增量资金,使得熊牛切换相对顺畅。但是本轮不同,基金于22-23年始终保持高仓位运行,最新四季报显示基金仍高仓位承受下跌,这使得后续增量资金相对有限。 但是,随着A股市场的资金结构更加多元化以后,即便公募基金持续高仓位,A股市场也可能出现中等级别的反弹机会。 以22年4月、22年10月的反弹来看,前者万得全A反弹2个月,上涨24.7%;后者万得全A反弹3.5个月,上涨15.1%。在这两次市场中等级别反弹的过程中,公募基金的权益仓位都保持在高位运行,但事后看市场反弹幅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反弹的触发因素都来自基本面预期的变化。 另一方面,基金四季报还是有很多结构性亮点。 1. 连续6个季度减仓,新能源(剔除产业基金)已回到低配。历史典型产业浪潮来看,迈过成长期后仓位都面临下行,超配幅度至少要到平配才看到配置底。从这个角度来看,风电光伏的配置比例已经回到或接近平配,新能源车内部结构分化。2. “杠铃策略”(尤其是红利)仍难言筹码拥挤;3. 基金围绕“供给侧”的三个确定性进行加仓:供给出清、供给出海、供给创新。 24年已经过了1个月,开年“高股息”与“央国企”延续强势,似乎市场风格与基金加仓方向并不吻合。但是,复盘来看历史上1月即能明确全年主线的情形并不多见(仅15年、17年),我们认为今年的产业主线大概率还没出来。 从过去12年的经验来看,1月即能明确全年主线的情形并不多见,除非前一年已看到了非常明确的产业趋势(13-14年移动互联网&互联网+、16年供给侧改革)。在总需求指向意义不明的背景下,当前仍难找到很明确的产业主线,因此今年的主线大概率还没出来,建议等待市场右侧、风险偏好修复之时布局。 最后,回到市场短期情况,随着本周包括货币、地产、资本市场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依靠于大盘股搭台,市场情绪得到了初步稳固。下周是上市公司年报预期有条件强制披露的最后窗口期,可能与2019年1月类似,随着一些年报预告暴雷的靴子最后落地,最近几个月跌幅较大的TMT和中小股票可能也会迎来不错的反弹机会。在此逻辑下,建议寻找一些前期跌幅较大(最近2-3年,或者最近一个季度),并且后续可能有进一步变化的细分板块,比如:氢能源、AI、卫星等。
lg
...
金融界
2024-01-29
中信证券:AI算力领域形成的投资机会,国产算力方案等领域蕴藏资机会
go
lg
...
案等领域蕴藏资机会,云计算、数据要素、
AI
应用
端亦值得关注。
lg
...
金融界
2024-01-27
Ultima Markets:【市场热点】IBM受惠
AI
应用
增温,股价突破重围
go
lg
...
IBM (IBM.US) 公布 2023 年强劲的第四季业绩,营收年增 4%,达到 174 亿美元。净利润增至 33 亿美元,换算于每股盈余 3.55 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达到 3.87 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测的 3.79 美元。 与 2022 年相比,IBM 全年营收成长 2%,达到 619 亿美元。实现自由现金流 112 亿美元,超越管理层所设定 105 亿美元目标。 IBM 在最近一个季度毛利率激增 59.1% ,创下 1999 年以来最高表现。 IBM 财务长James Kavanaugh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该公司面临着异常不可预测、不稳定且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 IBM 董事长兼执行长Arvind Krishna 在财报中评论:「我们看到客户对人工智慧的需求加速成长,我们的Watsonx 和生成式人工智慧解决方案业务在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间基本上翻了一倍。” 前瞻指引方面,IBM 预测 2024 年自由现金流可至 120 亿美元,以固定汇率计算,营收将实现中位个数百分比成长。财务长James Kavanaugh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道: “在今年年初,明智保守的做法是预期业绩会接近该范围的
lg
...
Ultima_Markets
2024-01-26
全球Chiplet市场将暴涨3352% 这些公司已布局相关领域
go
lg
...
和物联网(IoT)等领域带来众多机遇。
AI
应用
加速发展带来算力需求旺盛增长,看好Chiplet作为国产AI芯片实现算力跨越的破局之路。可关注Chiplet产业链相关的封测、设备、材料赛道投资机遇。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先进封装行业前景广阔,Chiplet技术更将深度受益算力芯片的旺盛需求。我们看好国产供应链公司在Chiplet应用加速下的成长潜力。建议关注:1)封测厂商——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甬矽电子、晶方科技、伟测科技;2)封测设备厂商——长川科技;3)封装材料厂商——兴森科技、华正新材、华海诚科、方邦股份。
lg
...
金融界
2024-01-26
交易所Salavi邂逅0AI共创未来:数字货币交易所的AI革命
go
lg
...
提供更准确的交易决策支持。 更丰富的
AI
应用
场景:Salavi将拓展AI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社交交易、智能投资组合管理等,为用户打造更全面的数字资产交易生态。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相信 AI 将继续在数字货币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 Salavi 将一直走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携手 AI,绽放足以照亮整个加密领域的光芒。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25
债估值回落到历史相对低位,可转债ETF(511380)近10日“吸金”6.5亿元,中富转债涨近7%
go
lg
...
料等行业的相关标的。2)关注AI硬件、
AI
应用软件
与鸿蒙系统相关的转债标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5
上一页
1
•••
428
429
430
431
432
•••
54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忘掉芯片吧!中美人工智能竞赛的下一个战场是……
lg
...
中国散户手握23万亿美元储蓄,但除了股票几乎别无选择?
lg
...
周评:中美领导人通话敲定TikTok协议!美联储终于重启降息,黄金冲高回落
lg
...
下周展望:“习特会”韩国登场!多位美联储官员驾到,别忘了美国PCE
lg
...
下周两大风暴!鲍威尔将登场,美国PCE恐放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