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联想新财年吹响引领AI变革集结号 杨元庆:AI机遇 舍我其谁
go
lg
...
World上,具备5大特征的真正意义的
AI
PC
将在中国市场率先面世。届时,联想集团将进一步阐释"AI for All"战略,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设备、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引领
AI
PC
浪潮,联想在AI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回顾上个财年业绩时,杨元庆总结道,在重重挑战之下,联想韧性前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加强,这样稳健的业绩为接下来在人工智能变革中大显身手提供了基础和机会。 具体到三大业务集团都有着亮眼表现: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在智能设备市场整体复苏之前率先恢复年比年增长;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顺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目标优先级,成功跻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全球三甲;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成长为高利润、高增长引擎。 此外,中国区牢牢巩固个人电脑领导者地位,升级战略布局"全栈AI",打造领跑
AI
PC
产业的核心优势。作为 "科技瞭望塔"的联想创投,成立8年来累计完成18个IPO,投资收益达70亿元人民币。 会上,杨元庆也宣布了新财年各业务立足AI 的业绩目标: ● 集团整体实现全年营业额年比年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IDG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要引领
AI
PC
浪潮。智能手机保持强劲势头,落实三年增长计划目标。 ● ISG实现扭亏为盈、恢复增长,在混合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力争领先地位。 ● SSG实现 20%以上的运营利润率,双位数的营业额年比年增长,开发和部署混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 推动混合式AI落地 抢抓AI史诗级机遇 "对联想来说,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史诗级的机遇",杨元庆认为,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重塑每个产业,"AI机遇,舍我其谁"。 从"All in AI"到"AI for all",联想集团人工智能路线图已有清晰脉络。联想致力于打造一个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未来,并加强自研自创能力。 公有大模型受网速、云端效率和成本局限,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先天不足,如何扬长避短,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地享受大模型带来的效率红利,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杨元庆认为,"个人人工智能双胞胎"和"企业级人工智能双胞胎",将会与公共人工智能模型共存并且互补,混合式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趋势。让混合式AI真正落地、普及,"联想责无旁贷"。 杨元庆在会上从两个维度解析联想是混合式AI落地的最佳推手。 一是针对个人用户,人工智能落地的最佳途径是将模型嵌入电脑、手机等个人设备,联想是全球第一PC厂商和领先手机厂商,又有设计制造能力,未来将成为AI时代的应用商店。杨元庆提及,科技普惠一直是联想的使命,上世纪90年代和千禧年前后,联想曾以PC推动了个人电脑及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这一次,
AI
PC
将引领AI普惠,推动AI走进千家万户。 二是针对企业级客户,公有云和公共模型无法满足企业对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的全部要求,混合式的基础设施和混合式人工智能成为必然选择。而联想新IT技术架构和产品组合涵盖"端-边-云-网-智"全部要素,可以有效满足企业用户需求。 打造自研技术和创新产品,成为颠覆力量 除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业务板块,联想集团还将以创新研发竞逐人工智能赛道。杨元庆认为,人工智能领域还有很多技术有待突破和变革,这"不是集成商的角逐,而是创新者的赛跑"。 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联想集团正在履行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的承诺。 联想的研发人员总数已增至约1.9万人,全年的研发费用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据了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研发或创新工作。 誓师大会上,杨元庆鞭策道,联想集团一定要打造自研技术和创新产品,积累自有知识产权,以点带面,逐个突破,在BLP(自建、协同、合作)模式中,"一定要把Build,也就是自建的部分做好"。 杨元庆坚信,在
AI
PC
领域联想一定会成为颠覆性力量。这一信心来源于联想以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技术锚点的长期深耕。 他以
AI
PC
的五大特性为例,从内嵌个人大模型并使用自然交互的智能体,到个人知识库;从包含CPU、GPU、NPU 的本地异构AI算力,到用户数据与隐私安全屏障,再辅以开放的AI应用生态,"每一个都是联想深耕多年的领域,联想都有定义行业技术标杆的可能"。
AI
PC
之外,联想集团将基于异构计算打造人工智能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并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打造混合式基础设施。同时,联想集团还将提供更多有关人工智能的咨询、设计、部署和维护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杨元庆认为,围绕智能化转型战略,依托新IT技术架构的布局,联想已经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爆发式增长做好了准备。 联想40年再出发 杨元庆:对下个十年充满期待 2024年是联想成立40周年。"四十年前,联想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杨元庆说,得益于客户、伙伴等共同浇灌呵护下才成长为参天大树,其间无论顺境逆境,一直都"全心全意,无怨无悔"。杨元庆说,不惑之年的联想,立志要成为一棵常青树。 在誓师大会上,杨元庆不仅提出了未来一年的新目标,更是放眼未来十年。在杨元庆看来,过往每一个十年,从创业到自主品牌,从国际化到多元化,联想都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司,下一个十年他充满期待。 "未来十年,将是联想每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十年,也可能是联想能够获得最多成长、取得最多成绩的十年。"杨元庆说,下一个十年,联想将继续自主创新,加速转型,增加就业,扩大出口,贡献企业社会价值,完成引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使命。
lg
...
格隆汇
2024-04-01
杨元庆设定新财年四大目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AI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go
lg
...
时升级战略,布局"全栈AI",特别是在
AI
PC
人工智能电脑方面,打造领跑人工智能电脑产业的核心优势。 ● 联想集团研发人员总数持续增长,已经接近19,000人,全年的研发费用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新的财年,杨元庆非常乐观的表示,这将是联想把握机遇,加速创新,深化转型的一年,并同时设定四大目标: ● 集团整体实现全年营业额的年比年增长,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持续提升电脑以外的业务比例,深入推动服务导向的转型,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SSG实现 20%以上的运营利润率,双位数的营业额年比年增长,开发和部署混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 ● ISG实现扭亏为盈、恢复增长,在混合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力争领先。 ● IDG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引领
AI
PC
的浪潮!智能手机要保持强劲势头,落实好三年增长的计划目标。
lg
...
格隆汇
2024-04-01
真正意义的
AI
PC
将于18日面世,杨元庆诠释五大特征
go
lg
...
创新科技大会,具备5大特征的真正意义的
AI
PC
将在中国市场率先面世! 去年10月的Tech World上,联想全球首度展示了
AI
PC
及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AI技术,其中PC上的具有本地知识库的个人大模型——人工智能双胞胎(AI TWIN)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杨元庆今天在誓师大会上强调,个人人工智能双胞胎将能够存储海量的个人数据并进行推理,这将大大扩展我们的"内存"记忆,推高我们的思维、判断和决策能力。人工智能双胞胎将超越肉身,永久留存于世,数字意义上,"永生"或许不再是天方夜谭。 杨元庆进一步表示,
AI
PC
五大特性中,每一个都有联想自研技术的突破点,每一个都有联想定义行业技术标杆的可能性。从内嵌个人大模型的压缩技术到使用自然交互的智能体,再到个人知识库;从包含CPU、GPU、NPU 的本地异构AI算力,到用户数据与隐私安全屏障,再辅以开放的AI应用生态,每一个都是联想深耕多年的领域,每一个都是联想力挫群雄的机会。 科技普惠,一直是联想践行的使命。早在上世纪90年代,联想就通过多媒体家用电脑推动了个人电脑在消费者中的广泛应用。2000年前后,又通过互联网电脑促成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这一次,联想将用
AI
PC
,来引领人工智能进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lg
...
格隆汇
2024-04-01
联想集团北美区总裁:PC进入到令人兴奋的时刻
go
lg
...
准备在新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新软件,以推动
AI
PC
革命。 “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产品开发,添加
AI
PC
硬件功能,并让 [独立软件供应商] 在该硬件的基础上开发最新的AI功能, ”McCurdy说道。“因此,我们实际上是从硬件角度铺平AI高速公路,以便我们可以让AI软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得更快。” 这家中国科技巨头今年推出了第一波
AI
PC
,其中包括联想ThinkPad X1 Carbon和ThinkCentre neo Ultra超小型台式机。这些PC的共同点是,除了CPU和GPU之外,它们还包含NPU,以处理各种人工智能工作运行。 但联想也在准备自己的软件——除了谷歌和微软的产品,这将使联想的
AI
PC
体验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Ryan McCurdy于去年8月入职联想,是来自英特尔的行业资深领导者,他23年的丰富经验跨越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设备和市场通路等多个领域。 “当我说软件时,除了行业标准的配套,还有联想独有的软件,这将推动我们的定制”他说。“两者都很重要。其中之一将顺应市场潮流,而联想特有的产品将使我们能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有望继续帮助我们高于市场的增长。” McCurdy表示,鉴于Windows 11升级周期以及对人工智能功能的需求,他对联想未来的
AI
PC
之路持乐观态度。 “当我们进入2024年时,我们期待这些利好因素能够真正推动曲线的拐点,”“所以我非常兴奋。我从事这一行已经 24 年了,我认为这个行业进入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他说。
lg
...
格隆汇
2024-03-29
ETF热点收评|系好安全带!信创领涨,科技起飞!浪潮信息强势涨停,信创ETF基金(562030)盘中最高上探4.23%!
go
lg
...
"源2.0"大模型,支持英特尔最新商用
AI
PC
近日,浪潮信息与英特尔正式宣布,浪潮信息"源2.0系列基础大模型"已和最新的英特尔® 酷睿™ Ultra处理器平台完成适配,本地推理速度提升100%。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Kimi智能助手和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在长文本处理领域持续迭代,未来会帮助用户打开对AI应用场景的想象力。继续看好AIGC产业链,尤其是大模型的应用潜力。建议关注四个方向: 1)算力方面,如,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 2)算法方面,如,科大讯飞; 3)应用场景方面,如,中科创达; 4)网络安全方面,如,启明星辰。 政策面上,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华金证券指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头号大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逐步具象化,科技央企肩负使命。 “振芯中华,国货崛起”,看好信创板块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建议特别关注信创ETF基金(562030)。公开资料显示,信创ETF基金被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931247),集中布局50只信创核心股,覆盖全产业链,汇聚信创龙头,指数具备高成长、大空间特性,可一键投资信创产业链核心环节。 数据、图片来源: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Wind等,截至2024.3.28。 风险提示:信创ETF基金被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7.12.29,发布于2012.12.2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信创ETF基金(562030)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2024-03-28
A股反弹意愿坚决,TMT全线反攻!万亿级预期引爆低空经济,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摸高4.7%!
go
lg
...
"源2.0"大模型,支持英特尔最新商用
AI
PC
近日,浪潮信息与英特尔正式宣布,浪潮信息"源2.0系列基础大模型"已和最新的英特尔® 酷睿™ Ultra处理器平台完成适配,本地推理速度提升100%。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Kimi智能助手和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在长文本处理领域持续迭代,未来会帮助用户打开对AI应用场景的想象力。继续看好AIGC产业链,尤其是大模型的应用潜力。建议关注四个方向: 1)算力方面,如,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 2)算法方面,如,科大讯飞; 3)应用场景方面,如,中科创达; 4)网络安全方面,如,启明星辰。 政策面上,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华金证券指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头号大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逐步具象化,科技央企肩负使命。 “振芯中华,国货崛起”,看好信创板块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建议特别关注信创ETF基金(562030)。公开资料显示,信创ETF基金被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931247),集中布局50只信创核心股,覆盖全产业链,汇聚信创龙头,指数具备高成长、大空间特性,可一键投资信创产业链核心环节。 三、【回血!金融科技ETF(159851)收涨3.12%,终结四连阴!“AI+金融”想象空间有多大?】 今日金融科技全面反攻,一扫昨日颓势。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早盘单边上涨,午后维持高位运行。截至收盘,58只成份股全线飘红,新晨科技大涨超12%,格尔软件涨停,银之杰涨逾8%,先进数通涨超7%,长亮科技、数字认证、信安世纪等多股收涨逾5%。 热门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紧随指数走势,全天表现亮眼,场内价格一度涨超4%,收盘仍上涨3.12%,日线终结四连阴。 图片来源:雪球 消息面上,金融科技大模型不断涌现:阶跃星辰发布国内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金融大模型——“财跃F1金融大模型”;度小满“轩辕”发布系列金融大模型。AI大模型介入金融,有多大想象空间? 从存量业务来看,AI赋能金融存量业务增长。目前头部AI金融公司都在致力于以大模型赋能股基APP或是金融终端,为已有功能注入AI能力,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险等多场景应用,通过大模型多样、便捷、高效的特点,提升原有客户粘性、提高获客能力并吸引客流量,推动公司C端B端存量业务增长。 从增量业务来看,AI催生金融新业务发展。金融大模型的继续推出和不断完善,有望催生金融领域新的业务场景和应用,推动金融行业新业务产生,推动金融行业不断向前发展。金融AI相关产品将逐步进入收费阶段,成为行业新增量。 东吴证券表示,金融传统业务与市场高度相关,AI介入或形成底部上行趋势。传统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资产端、负债端、风险管理等因素,业务模式与资本市场具有相关性,各项业务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AI介入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或形成底部向上的趋势,将带来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运营效率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升级和用户体验改善等变化。 从业绩来看,截至3月27日,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共有15只成份股披露年报业绩,从净利润增长来看,财富趋势、恒生电子、广电运通等权重股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分别为99.39%、30.50%、18.39%,整体表现为稳健增长。 展望后市,AI发展将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变革,演变出新的增长动能,此外,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证券市场交易量有望自低位回升,带动金融科技类公司业绩增长。 布局AI+金融,关注市场活跃标的——金融科技ETF(159851)。资料显示,金融科技ETF(159851)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指数“弹力出众”!第一大行业为计算机,占比约80%,覆盖了数字经济、ChatGPT、信创、金融IT等热门主题。第二大行业为非银金融(主要为互联网券商),占比近14%。 数据、图片来源: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Wind等,截至2024.3.28。 风险提示:A50ETF华宝被动跟踪中证A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12.31,发布于2024.1.2;国防军工ETF被动跟踪中证军工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12.26;信创ETF基金被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7.12.29,发布于2012.12.21;金融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A50ETF华宝(159596)、国防军工ETF(512810)、信创ETF基金(562030)、金融科技ETF(159851)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8
联想控股(03396.HK)发布业绩后:多空观点交织,但积极因素在酝酿
go
lg
...
有两大业务和AI相关,一个是联想集团的
AI
PC
(全球第一)+AI 服务器(全球第三),另一个是投资业务的200+AI被投企业,横跨AI所有环节,形成了全球独有的AI全栈布局。对联想控股来说,AI对业务的影响不只会通过收入和经营利润增长的形式反映出来,也会通过股权增值的利润反映出来。可以说,从底层技术到商业应用皆有,是产品服务和投资布局结合,短期和长期利益同时兼顾的AI业务架构,哪怕是用保守的PB估值办法来算,联想控股的估值仅为0.2倍PB,可能是全球最被低估的AI概念股。 2) 相当于折价买入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目前市值约1100亿港币,归属联想控股的价值约350亿港币——但是,联想控股的市值仅为140亿港币!其它资产统统不算,买入联想控股,就相当于通过持有联想控股来4折持有联想集团的股份,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套利机会。因为对联想控股业绩影响最大的就是联想集团和投资业务,因此如果大胆设想,先买入联想控股,再去short其他从事投资业务的股票,实际上相当于以折价持有了联想集团的股份,构建了一个以持有联想控股来间接低价持有联想集团的套利逻辑。 3)独特的财务投资能力 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起源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创投基金,发展历史超过20年,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600亿。它推动上市企业数量超150家,所有指标都位居中国创投行业前列。在A股和港股中,像联想控股这样一级市场投资做到这么大规模的标的基本没有。虽然23年联想控股投资业务亏损很多,但是因为推动上市了的项目很多的原因,反而证明了他们在投资方面的实力。过去5年联想控股推动了超8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23年资本市场又是经历大幅下跌又在限制IPO和减持,因此录得大额亏损很正常。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4)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估值水平 联想控股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少,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味道,如果只看他现在的二级市场持仓,那么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食品+拉卡拉+东航物流+富瀚微大约值600亿元人民币,财务投资简单预估一下大约250亿元左右规模,再考虑到金融业务以卢森堡国际银行为主,假设按照1倍PB算,那也有至少200亿以上,这样简单加总就发现其持股价值超过1000亿人民币,对比当前140亿港币市值简直就是骨折价了。 市场的担忧有哪些? 1)投资业务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和业绩难以预测 如之前所说,联想控股的投资利润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而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很大,如果拆解起来是三重影响:1、上市企业数量和上市地,这直接关乎增值的幅度,整体来看,A股上市最佳,其次美股,最后是港股,这两年港股上市估计不太赚钱;2、资本市场的波动,因为上市企业多、价值占比大、同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资本市场的变动会对公司利润产生直接影响,3、退出的节奏,退出是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一旦市场不好出现量价齐跌或者减持受限(23年是两者同时),那么投资收益肯定大幅下降。2023年三重影响同时出现,导致公司业绩大跌,财务投资的不确定性正体现在这里,也因此联想控股的业绩难于预测。 2)公司的资产处置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联想控股过去业务铺得比较广,这些年一直在优化前面的布局,在2020年的时候公司一口气处理了神州租车、苏州信托等多个资产,此后的处置节奏有些放缓,东航物流和拉卡拉的股票在持续减持,2023年限制减持后,这些减持也都暂停了。按照联想控股未来要聚焦产业运营和科技创新的角度看,目前体系内除了联想集团、联泓新科和投资业务这三块自己做起来的且和科技关联度比较高的资产外,其他资产都有进行处置的可能,而这些处置可能带来一次性利润也可能出现一次性亏损,存在不可预测性,其中佳沃食品的情况目前看来对联想控股的拖累比较大,建议公司管理层尽快处理掉这个问题资产。 3)综合企业板块的整体表现不佳 这些年来,联想控股这类多元化业务公司所在的板块一直表现不佳,就拿综合企业板块内的代表性企业复星国际、中信股份、光大控股,甚至香港老牌的长和和太古股份,估值水平都是在0.2-0.3倍PB左右,板块整体表现不佳,这也是投资人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 4)分红的变化 联想控股过往是分红的好学生,自上市以来,分红连续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水平。但是2022年开始由于业绩大幅下滑,公司的分红水平出现下滑,直至2023年因亏损而暂停分红。如果分析一下,其实都是合理决策,2022年业绩下滑80%,分红下滑50%,但分红率还是达到40%,单看分红率是很高的水平了。而23年暂停分红也是意料之中,因为23年港股的亏损公司仍然分红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亏损公司都停止了分红,可以说暂停分红基本算是市场共识。考虑到联想控股最大的股东是国资,国资对分红一般有要求,所以一旦联想控股的业绩恢复,分红水平如无意外会跟随恢复。 综合来看,投资联想控股的核心理由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而担忧因素基本反映在了目前的业绩和股价中,如果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有一些积极的因素正在酝酿: 1)资本市场的回暖 春节前,A股市场快速下跌,春节后又迎来了快速反弹,目前处于盘整阶段,同时科创50等指数也走出了技术性牛市,因此投资人对于未来资本市场变得乐观一些,这将有助于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回升向好。 2)AI举措的逐步落地 联想控股的AI积淀之深厚有目共睹,如何发挥AI优势顺应AI时代,是联想控股需要思考的问题,近期联想控股和国内最具有open AI气质的大模型公司智谱AI签订战略合作,要联合开发应用和垂直大模型,这应该算是开始发挥自身AI优势的重要一步,顺带说一下,智谱AI是联想控股连续投资加码的AI大模型企业。 3)联想集团即将发布划时代
AI
PC
,联泓新科的业绩也有望反转 联想集团宣布将在4月的tech world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具备五大特征的
AI
PC
,这将是全球首款真正具备AI软硬件能力的电脑,对行业意义重大,也可能将引发大的换机潮。此外,联泓新科的主营业务EVA光伏胶膜料的价格也触底回升,同时还有多个重大项目将在24年上半年交付,25年还有规模更大的项目在交付,因此联想控股产业运营板块的业绩有望反转向上。 综上,眼下做多联想控股的核心因素具备较大的向上空间;经过长时间消化,担忧的风险已经反映在了目前的业绩和股价中。展望未来,三大核心业务,联想集团+联泓新科+投资都有望在24年进入上行轨道,AI概念也在逐步走向落地,做多的确定性在提升。另外,盈警公告后公司股价已经承受了一波回调。不要忘了一句老话:“利空出尽是利好”。
lg
...
格隆汇
2024-03-28
联想控股(03396.HK)发布业绩后:多空观点交织,但积极因素在酝酿
go
lg
...
有两大业务和AI相关,一个是联想集团的
AI
PC
(全球第一)+AI 服务器(全球第三),另一个是投资业务的200+AI被投企业,横跨AI所有环节,形成了全球独有的AI全栈布局。对联想控股来说,AI对业务的影响不只会通过收入和经营利润增长的形式反映出来,也会通过股权增值的利润反映出来。可以说,从底层技术到商业应用皆有,是产品服务和投资布局结合,短期和长期利益同时兼顾的AI业务架构,哪怕是用保守的PB估值办法来算,联想控股的估值仅为0.2倍PB,可能是全球最被低估的AI概念股。 2) 相当于折价买入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目前市值约1100亿港币,归属联想控股的价值约350亿港币——但是,联想控股的市值仅为140亿港币!其它资产统统不算,买入联想控股,就相当于通过持有联想控股来4折持有联想集团的股份,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套利机会。因为对联想控股业绩影响最大的就是联想集团和投资业务,因此如果大胆设想,先买入联想控股,再去short其他从事投资业务的股票,实际上相当于以折价持有了联想集团的股份,构建了一个以持有联想控股来间接低价持有联想集团的套利逻辑。 3)独特的财务投资能力 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起源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创投基金,发展历史超过20年,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600亿。它推动上市企业数量超150家,所有指标都位居中国创投行业前列。在A股和港股中,像联想控股这样一级市场投资做到这么大规模的标的基本没有。虽然23年联想控股投资业务亏损很多,但是因为推动上市了的项目很多的原因,反而证明了他们在投资方面的实力。过去5年联想控股推动了超8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23年资本市场又是经历大幅下跌又在限制IPO和减持,因此录得大额亏损很正常。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4)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估值水平 联想控股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少,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味道,如果只看他现在的二级市场持仓,那么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食品+拉卡拉+东航物流+富瀚微大约值600亿元人民币,财务投资简单预估一下大约250亿元左右规模,再考虑到金融业务以卢森堡国际银行为主,假设按照1倍PB算,那也有至少200亿以上,这样简单加总就发现其持股价值超过1000亿人民币,对比当前140亿港币市值简直就是骨折价了。 市场的担忧有哪些? 1)投资业务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和业绩难以预测 如之前所说,联想控股的投资利润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而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很大,如果拆解起来是三重影响:1、上市企业数量和上市地,这直接关乎增值的幅度,整体来看,A股上市最佳,其次美股,最后是港股,这两年港股上市估计不太赚钱;2、资本市场的波动,因为上市企业多、价值占比大、同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资本市场的变动会对公司利润产生直接影响,3、退出的节奏,退出是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一旦市场不好出现量价齐跌或者减持受限(23年是两者同时),那么投资收益肯定大幅下降。2023年三重影响同时出现,导致公司业绩大跌,财务投资的不确定性正体现在这里,也因此联想控股的业绩难于预测。 2)公司的资产处置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联想控股过去业务铺得比较广,这些年一直在优化前面的布局,在2020年的时候公司一口气处理了神州租车、苏州信托等多个资产,此后的处置节奏有些放缓,东航物流和拉卡拉的股票在持续减持,2023年限制减持后,这些减持也都暂停了。按照联想控股未来要聚焦产业运营和科技创新的角度看,目前体系内除了联想集团、联泓新科和投资业务这三块自己做起来的且和科技关联度比较高的资产外,其他资产都有进行处置的可能,而这些处置可能带来一次性利润也可能出现一次性亏损,存在不可预测性,其中佳沃食品的情况目前看来对联想控股的拖累比较大,建议公司管理层尽快处理掉这个问题资产。 3)综合企业板块的整体表现不佳 这些年来,联想控股这类多元化业务公司所在的板块一直表现不佳,就拿综合企业板块内的代表性企业复星国际、中信股份、光大控股,甚至香港老牌的长和和太古股份,估值水平都是在0.2-0.3倍PB左右,板块整体表现不佳,这也是投资人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 4)分红的变化 联想控股过往是分红的好学生,自上市以来,分红连续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水平。但是2022年开始由于业绩大幅下滑,公司的分红水平出现下滑,直至2023年因亏损而暂停分红。如果分析一下,其实都是合理决策,2022年业绩下滑80%,分红下滑50%,但分红率还是达到40%,单看分红率是很高的水平了。而23年暂停分红也是意料之中,因为23年港股的亏损公司仍然分红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亏损公司都停止了分红,可以说暂停分红基本算是市场共识。考虑到联想控股最大的股东是国资,国资对分红一般有要求,所以一旦联想控股的业绩恢复,分红水平如无意外会跟随恢复。 综合来看,投资联想控股的核心理由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而担忧因素基本反映在了目前的业绩和股价中,如果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有一些积极的因素正在酝酿: 1)资本市场的回暖 春节前,A股市场快速下跌,春节后又迎来了快速反弹,目前处于盘整阶段,同时科创50等指数也走出了技术性牛市,因此投资人对于未来资本市场变得乐观一些,这将有助于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回升向好。 2)AI举措的逐步落地 联想控股的AI积淀之深厚有目共睹,如何发挥AI优势顺应AI时代,是联想控股需要思考的问题,近期联想控股和国内最具有open AI气质的大模型公司智谱AI签订战略合作,要联合开发应用和垂直大模型,这应该算是开始发挥自身AI优势的重要一步,顺带说一下,智谱AI是联想控股连续投资加码的AI大模型企业。 3)联想集团即将发布划时代
AI
PC
,联泓新科的业绩也有望反转 联想集团宣布将在4月的tech world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具备五大特征的
AI
PC
,这将是全球首款真正具备AI软硬件能力的电脑,对行业意义重大,也可能将引发大的换机潮。此外,联泓新科的主营业务EVA光伏胶膜料的价格也触底回升,同时还有多个重大项目将在24年上半年交付,25年还有规模更大的项目在交付,因此联想控股产业运营板块的业绩有望反转向上。 综上,眼下做多联想控股的核心因素具备较大的向上空间;经过长时间消化,担忧的风险已经反映在了目前的业绩和股价中。展望未来,三大核心业务,联想集团+联泓新科+投资都有望在24年进入上行轨道,AI概念也在逐步走向落地,做多的确定性在提升。另外,盈警公告后公司股价已经承受了一波回调。不要忘了一句老话:“利空出尽是利好”。
lg
...
格隆汇
2024-03-28
AI入口之争会是风口吗?
go
lg
...
除了传统的软硬件平台,还有一些专门的
AI
-
PC
供应商崭露头角。这些企业专注于打造集成AI功能的个人电脑,以满足特定行业或用户的需求。通过深度定制和优化,这些
AI
-
PC
能够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AI服务。 此外,苹果、华为、小米等头部移动终端供应商也在积极内嵌AI功能。他们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已经具备了强大的AI处理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AI应用和服务。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有望在AI入口之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以上几种主流的AI入口形式,还有一些垂类AI专业工具和垂直行业小模型特定软硬件入口值得关注。这些工具和平台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需求,提供更加专业、精细的AI服务。它们虽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头部终端企业与大模型企业的强强联合。这种合作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AI生态系统。近期百度与苹果的联姻传闻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预示着未来这种合作形式可能会成为主流。 当然,在这场用户AI入口之争中,还存在许多未知的AI入口新物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新的AI入口形式可能会不断涌现。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用户AI入口之争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各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lg
...
金融界
2024-03-28
用户AI入口之争猜想
go
lg
...
一步拓宽用户AI入口的范围。 四、头部
AI
-
PC
供应商 随着AI与计算机硬件的深度融合,
AI
-
PC
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设备正逐渐崭露头角。头部
AI
-
PC
供应商通过整合先进的AI芯片、算法和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强大的AI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未来,
AI
-
PC
可能成为用户进行AI应用的主要设备之一,尤其在专业领域和高端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苹果、华为、小米等头部移动终端供应商内嵌了AI功能 主流的手机制造商如苹果、华为、小米等已经在自家的移动设备中嵌入了AI功能。这些设备通过内置AI芯片和算法,实现了语音助手、智能拍照、场景识别等功能。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这些移动终端将成为用户与AI交互的重要入口,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六、垂类AI专业工具 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需求,垂类AI专业工具应运而生。这些工具针对特定场景和问题,提供高效的AI解决方案。例如,在医疗领域,有专门的AI诊断工具;在教育领域,有智能教学助手等。垂类AI专业工具以其专业性和高效性,成为用户在特定领域内进行AI应用的重要入口。 七、垂直行业小模型特定软硬件入口 在垂直行业中,小模型因其轻量级、易部署的特点而受到青睐。针对这些小模型开发的特定软硬件入口,能够满足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些入口通常具有定制化、专业化的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八、未知的AI入口新物种 除了上述几种已知的AI入口外,未来还可能出现未知的AI入口新物种。这些新物种可能来自于新兴的技术领域或创新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全新的AI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未知的AI入口新物种将成为用户AI入口之争中的潜在力量。 综上所述,用户AI入口之争将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过程。各方势力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向进行布局。同时,也需要关注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AI入口战略。
lg
...
金融界
2024-03-28
上一页
1
•••
49
50
51
52
53
•••
7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正在掐断对西方国防公司的关键矿产供应
lg
...
中国突然祭出意外举动!中国将对债券利息收入征税 此前数十年一直免税
lg
...
非农成特朗普一大“痛点”:全球市场趁势逢低买入!美联储降息几率疯狂飙升
lg
...
马斯克政治表态引发忠诚度滑坡,特斯拉客户“倒戈”潮加剧
lg
...
非农强、特朗普不高兴;非农爆雷、特朗普也不满!小心接下来CPI被操纵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