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Meta探索与谷歌及OpenAI合作,加速人工智能布局
go
lg
...
亿美元,聘请前ScaleAI首席执行官
Alexandr
Wang和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 编辑总结 综合分析,Meta正通过自研与外部合作双管齐下,推进人工智能产品升级。短期合作可增强Meta AI的响应能力,而长期目标是确保Llama5及后续模型具备全球领先水平。多元化策略、顶尖人才引入及技术开源,显示Meta致力于在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常见问题解答 问1:Meta为何考虑与谷歌或OpenAI合作? 答:Meta希望通过整合外部先进模型,提升Meta AI的对话能力和用户体验,同时弥补自研模型在短期内的不足,实现技术快速升级。 问2: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答:实验室的首要目标是研发下一代模型Llama5,使其具备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并探索外部模型整合与自研模型的协同应用。 问3:外部模型在Meta内部的应用有哪些实例? 答:例如,员工可通过内部编程助手使用Anthropic模型辅助编程任务,这显示Meta正在测试外部技术与自研模型的兼容性。 问4:Meta的人工智能战略包含哪些方面? 答:Meta采取全方位策略,包括自主研发领先模型、与其他企业合作以及推进技术开源,以提升技术竞争力并降低风险。 问5:Meta在人才和投资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答:Meta投入数十亿美元,聘请顶尖AI专家领导实验室,并提供高薪吸引世界级研究人员,以确保项目具备持续创新能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31 00:11
日经:美国提议与中国进行高级国防官员对话,但未获回应
go
lg
...
Officer 1st Class
Alexander
Kubitza) 如果通话,这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中之间的首次高级别军事交流。但现任和前任两国官员表示,由于北京方面看不到改善关系的明确路径,中方对此仍持观望态度。 两国官员表示,双方对赫格塞斯5月3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上的演讲,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特朗普政府强调演讲中有关安抚中国的内容,强调美国无意寻求冲突,也会避免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不必要的冒犯。 赫格塞斯当时表示:“我们不会挑衅,也不会寻求征服或羞辱。” 但消息人士称,中方更关注赫格塞斯演讲中使用的一些强硬措辞。其中一句是:“中国构成的威胁是真实的,而且可能迫在眉睫。” 尽管寻求“军对军”对话并不意味着美国政策发生转变,但这反映出避免误判的意愿,并有助于为特朗普和习近平在今年晚些时候或2026年初的峰会铺路。 过去,美中军方高层曾在香格里拉对话期间会面,但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今年未出席该会议,原因不明。 双方还在争议谁才是赫格塞斯真正的对口官员。中方认为应是国防部长董军;但美方希望与中国军队中军衔最高的军官、中央军委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张又侠进行接触。张又侠的职级仅次于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 董军是中国海军上将,但他并非中央军委成员,也不具备解放军内部的决策权。与张又侠不同,董军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 据消息人士透露,自7月11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马来西亚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后,五角大楼开始考虑加强与中国的军事交流。 美国国务院在会后通报中称此次会谈“具有建设性和务实性”。 另一个美中深化军事交流的渠道,是定于9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北京香山论坛。《日经亚洲》获悉,美国负责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阿尔瓦罗·史密斯正在考虑出席。 但目前,仅有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国防武官确认参会。 去年,史密斯的前任迈克尔·蔡斯曾率团参加香山论坛,并在会议期间与中方举行了年度防务政策协调会谈,这是一个工作层级的军事交流机制。 香山论坛创办于2006年,是中国每年举办的最高级别安全会议。今年将是第12届。2023年和2024年,有来自数十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 蔡斯告诉《日经》,香山论坛是中国对标香格里拉对话的平台,在这里北京可以掌控议程、参与方和媒体环境。 “他们试图利用这个平台提升自己形象,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蔡斯表示,这个群体主要由新兴经济体组成。 相比之下,全球南方国家在香格里拉对话中鲜有突出参与,甚至很多未受邀参加,“而中国希望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和伙伴。” 五角大楼内部有部分人不希望像史密斯这样的政治任命官员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倾向于将出席层级限制在局长级别或以下。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30 00:01
谷歌裁撤35%小团队管理者:推行自愿离职计划以提升效率
go
lg
...
望员工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福利高级总监
Alexandra
Maddison补充,公司现有假期政策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不会提供带薪年假(sabbatical),并幽默回应Meta政策对比,显示管理层在政策推行中保持灵活和轻松沟通。 财报与股价表现对比 尽管谷歌实施裁员,公司财报依然亮眼,股价大涨。Alphabet年内累计上涨约10%,2024年上涨36%,再之前一年上涨58%。裁员虽打击部分员工士气,但市场对谷歌的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仍保持信心。 编辑总结 谷歌裁撤小团队管理者、实施自愿离职计划,是公司在扩张背景下提升效率和减少官僚化的战略举措。管理层强调通过精简管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提供自主选择权以缓解员工心理压力。整体来看,谷歌财务稳健、政策灵活,裁员对短期员工士气有影响,但有助于长期提高组织效率和运营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问:谷歌裁撤35%小团队管理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提升效率和减少官僚化。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单纯增加人手无法解决问题,公司希望通过精简管理层优化资源配置,使每位管理者的直属下属更少,从而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问:自愿离职计划(VEP)如何执行及效果如何? 答:VEP在10个产品部门推出,包括搜索、市场、硬件和人力运营团队。已有3%-5%的员工选择买断,主要原因是职业间歇或照顾家庭。管理层认为,VEP优于强制裁员,让员工拥有自主权,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问:谷歌CEO Sundar Pichai 对裁员和VEP有什么看法? 答:Pichai认为,公司在扩张时必须提升效率,不应依赖增加人手来解决问题。他强调VEP是在听取员工意见后推行,员工拥有自主选择权,有助于减轻裁员带来的压力。 问:裁员对谷歌员工士气和市场表现有什么影响? 答:裁员对员工士气有一定打击,但财报依然亮眼,Alphabet股价保持上涨趋势。市场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增长保持信心,显示裁员短期影响主要在内部心理层面。 问:谷歌与Meta的福利政策有何差异? 答:谷歌提供现有年假和其他假期,但不提供带薪年假(sabbatical),管理层认为现有福利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Meta提供满五年员工一个月带薪假期的“Recharge”政策,谷歌选择不完全照搬,而是保持灵活性和员工自主选择。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9 00:12
Meta战略转型:与Midjourney合作强化AI美学 技术自研困境下寻求外部突破
go
lg
...
作的战略转型。 Meta新任首席AI官
Alexandr
Wang在社交平台X上强调,公司需要采取“全方位策略”,包括与“最优秀的行业参与者”合作,以确保为数十亿用户带来最佳体验。 自研模型困境与市场落后 Meta的内部研发路径正遭遇瓶颈。其自研的Llama系列模型在性能上逐渐落后,内部甚至在某些任务中采用第三方模型。与此同时,公司已放弃公开发布旗舰模型Behemoth的计划,选择重新聚焦新一代研发。 尽管Meta曾推出图像生成工具Imagine,并计划在2025年将视频生成模型Movie Gen引入Instagram,但与谷歌Veo 3和OpenAI Sora相比,其产品被业内人士批评为“落后于市场”。 公司 代表模型 市场评价 Meta Llama、Movie Gen 性能不足,落后于竞品 谷歌 Veo 3 视频生成领先,率先商用 OpenAI Sora 广受认可,生态应用广泛 巨额投资与组织动荡 Meta在AI上的投入持续加码,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并收购AI语音公司Play AI、入股数据标注企业Scale AI,积极吸纳顶尖研究员。 然而,投入并未带来预期成效。内部的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在半年内经历四次重组,组织架构不稳,进一步加剧了产品落后的问题。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匹配,成为促使Meta寻求外部合作的重要原因。 与Midjourney合作的意义 Midjourney由David Holz于2021年创立,凭借自筹资金模式和社区驱动迅速崛起。其“美学技术”已在图像生成领域建立口碑。Holz在X上确认了与Meta的合作,并强调Midjourney仍是“独立的研究实验室,没有投资者”。 对Meta而言,Midjourney的美学优势可直接补足其在内容生成上的短板,尤其适合社交媒体应用场景,能迅速提升用户体验并追赶竞争对手。 编辑总结 Meta在AI领域的战略调整表明,公司正在摆脱“万事自研”的路径依赖,转向“内外结合”的务实策略。与Midjourney的合作不仅能提升产品的视觉吸引力,也能为Meta在社交媒体中引入更具竞争力的AI生成能力。长期来看,Meta能否在组织架构和研发效率上实现突破,将决定其在AI竞争中的地位。 常见问题解答 问1: 为什么Meta放弃了完全自研的模式?答: 因为Llama等自研模型表现不佳,难以在与谷歌、OpenAI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加上组织结构频繁调整,Meta需要外部力量来弥补技术短板。 问2: 与Midjourney合作能为Meta带来什么?答: Midjourney在“美学技术”上具备独特优势,可帮助Meta快速提升AI生成内容的视觉吸引力,特别是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中改善用户体验。 问3: Meta在AI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答: 当前竞争主要来自谷歌(Veo 3)、OpenAI(Sora)等,它们的模型在视频和多模态生成领域已经实现商用,并受到市场认可。 问4: 扎克伯格的巨额投入是否有效?答: 投入显著增加了Meta在AI领域的资源储备,但由于组织架构不稳和研发方向不清晰,短期内未能转化为领先产品,这也是Meta转向合作的原因。 问5: Midjourney为何坚持不接受风险投资?答: 创始人David Holz强调独立性,依靠社区支持和自筹资金发展,避免资本压力干扰技术路线。这种模式也增强了其在与Meta合作中的话语权。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5 00:11
Meta与Midjourney达成战略授权合作,强化AI创意产品布局
go
lg
...
AI产品迭代。 Meta首席人工智能官
Alexandr
Wang在X平台发文表示:“Midjourney令人印象深刻。为打造顶级产品,我们正汇聚顶尖人才、强大的算力规划,并与行业领军者深度合作。” 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授权和团队协作,加速Meta在内容创意和广告领域的AI应用落地,提高用户参与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技术与优势分析 Midjourney成立于2022年,以文本生成图像闻名,并通过订阅模式向用户提供AI工具。今年6月发布的首款AI视频模型V1进一步扩展了其技术优势。合作后,Meta可借助Midjourney在图像和视频生成领域的技术能力,为用户和广告主提供更高效、更创新的创意功能。 此举不仅优化内容生产效率,还可能推动Meta现有AI产品(如Imagine和Movie Gen)的快速迭代,从而缩短产品上线周期并提升用户体验。 行业竞争格局对比 在生成式AI市场中,Meta面临OpenAI、Google等强劲对手。以下为主要竞争者在图像/视频生成领域的对比: 公司/模型 核心技术 市场优势 主要应用场景 Meta (Imagine/Movie Gen) 自研AI图像及视频生成 社交平台深度整合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内容生成 Midjourney 文本生成图像/视频 创意美学能力强,订阅用户基础 创意内容生成、广告设计 OpenAI Sora 大规模多模态生成模型 技术领先,生态丰富 图像、文本、视频生成 Google Veo 多模态AI生成 搜索和广告场景优势 企业与创作者工具 MetaAI业务重组与人才战略 Meta正重组AI部门,将其拆分为四个独立小组,并重新分配现有AI员工,以充分发挥投资数十亿美元的人才资源。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今年以来推动“抢人风暴”,为部分AI研究员提供超1亿美元薪酬包,同时向Scale AI注资14亿美元,并收购AI语音创企Play AI。 此次与Midjourney合作反映出Meta在AI战略上的调整——打破全自研壁垒,通过外部领先技术和顶尖人才合作,快速补齐技术短板,提升市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与Midjourney的合作,Meta有望在图像和视频生成领域推出可与OpenAI Sora、Black Forest Labs Flux及Google Veo等产品抗衡的解决方案。预计未来产品将更快支持广告创意生产,并在Instagram、Facebook及Messenger中深度嵌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黏性。 编辑总结 Meta与Midjourney的合作显示出社交媒体巨头正在积极调整AI战略,从全自研转向开放合作,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Midjourney的美学技术为Meta提供了高水平的图像与视频生成能力,有望降低内容制作成本、提高用户参与度。未来,Meta若能高效整合内部团队与外部技术,将可能在生成式AI市场中重新夺回竞争优势。 常见问题解答 问1:Meta为何选择与Midjourney合作而非完全自研?答:Meta面临技术追赶压力,尤其是在生成式AI领域落后于OpenAI和Google。与Midjourney合作可以快速引入先进美学技术,降低研发周期,提升内容创意能力,同时避免高昂的自研成本。 问2:Midjourney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答:Midjourney擅长文本生成图像及视频生成,拥有独特的美学算法和订阅用户基础。其技术可帮助Meta快速推出创新创意工具,提高广告和社交内容的生成效率和视觉效果。 问3:此次合作对Meta的AI产品布局有何影响?答:合作将加速Meta现有产品如Imagine和Movie Gen的迭代,并可能推动新产品开发,使AI功能更快落地到社交平台,提升用户互动和广告转化效率。 问4:Meta在AI人才战略上有哪些举措?答:Meta拆分AI部门为四个独立小组,重新分配员工资源,同时通过高薪挖募顶尖AI人才,并投资Scale AI及收购Play AI,确保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 问5:与Midjourney合作后,Meta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答:通过技术合作,Meta将能推出更具创意和效率的内容生成工具,有望在生成式AI领域对标OpenAI Sora、Google Veo等产品。若整合顺利,Meta可能在广告创意和社交平台内容创新上重新占据优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5 00:10
AI领域大新闻!不光是重组团队 Meta被曝已暂停AI招聘
go
lg
...
外情况,但这需要获得Meta首席AI官
Alexandr
Wang的许可。 毫无疑问,尽管所有业内顶尖的人工智能巨头公司今年都在积极招聘,但Meta无疑冲锋在了最前线——其不仅“千金买骨”般地向顶尖AI研究人员,提供价值九位数的巨额薪酬方案,还经常使用所谓的“反向收购式招聘”从初创公司挖走关键领导者。 但这些大手笔的支出,也令不少业内人士对以Meta为代表的行业领先科技公司的投资规模表示担忧,其中一些人特别指出,Meta快速增长的股权薪酬成本或将成为对股东回报的潜在威胁。 Meta的AI团队大变动在重组方面,财联社周三已介绍过,Meta正在将其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拆分为四个独立小组——一个团队(TBD实验室)致力于超级智能,容纳了许多新招聘的人员;第二个团队(Products and Applied Research)致力于人工智能产品;第三个团队(MSL Infra)致力于基础设施;第四个团队(FAIR)则专注于时间跨度更长、更具探索性的项目。 这四个团队均隶属于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名称,本身就反映了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近期对构建能在认知任务中超越人类智能的AI系统的重视。Meta试图通过重新分配公司现有的大量AI员工,旨在更好地发挥其斥资数十亿美元招募人才的作用。 此前,Meta曾有一个名为AGI基础(AGI Foundations)的团队,负责开发该公司大型语言模型Llama的最新版本。在今年春季最新Llama模型发布表现未达预期后,该团队受到了高管的批评。作为重组的一部分,该团队已被解散。 据业内人士看到的内部帖子显示,至少三名原AGI基础团队成员曾表示将在Meta最新股权归属日——8月15日前后离开公司。 正是在4月份Llama新模型发布之后,扎克伯格开始亲自参与招募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他通过电子邮件和WhatsApp信息联系了OpenAI、Google DeepMind和其他实验室的员工,迅速发出了录用通知,其中一些人的总薪酬高达1亿美元。 他甚至向Thinking Machines Lab联合创始人Andrew Tulloch开出过高达15亿美元的报价,但Tulloch拒绝了该提议。 为了领导Meta的人工智能工作,扎克伯格海聘请了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
Alexandr
Wang,通过支付140亿美元收购其公司的股份以确保他加入。他还招揽了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以及Safe Superintelligence联合创始人Daniel Gross——在招揽后者时,Meta提出收购其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份。 据统计,截至8月中旬,Meta已成功从OpenAI“挖走”了超过20名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从谷歌招聘了至少13人,从苹果招聘了3人,从xAI招聘了3人,从Anthropic招聘了2人——总计新增了50多名员工。 然而,投资者对科技巨头构建人工智能的成本日益增长的担忧,在本周科技股突然遭遇的抛售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8月1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摩根士丹分析师警告称,Meta和谷歌为吸引人工智能人才而提供的快速增长的股权薪酬,可能会威胁到它们通过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的能力。该行分析师还写道,在人才上的巨额支出“有可能推动AI取得突破,创造巨大价值,但也可能在没有任何明确创新收益的情况下稀释股东价值。”
lg
...
金融界
08-21 11:05
Meta急刹车!天价抢人后突然冻结AI招聘,重组部门禁止调岗
go
lg
...
况,但这类特例须获得Meta首席AI官
Alexandr
Wang的批准。尽管今年几乎所有头部AI企业都在积极扩张,Meta无疑冲在最前——不仅以“九位数”天价薪酬抢夺顶级人才,还频繁采用“反向收购式招聘”(acqui-hire)从初创企业挖角核心团队。然而,这类高额投入也引发业内对科技巨头投资规模的担忧,部分人特别指出Meta快速攀升的股权激励成本,或对其股东回报构成潜在威胁。 在重组架构方面,Meta已将新成立的AI部门拆分为四个独立团队:TBD实验室专注于超级智能技术,吸纳了大量新进人才;Products and Applied Research团队聚焦AI产品化;MSL Infra负责基础设施构建;而FAIR则致力于更长期、更具前瞻性的探索项目。这四个小组统一隶属于“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其名称也反映出CEO扎克伯格对开发能够超越人类认知水平的AI系统的重视。 重组过程中,原先负责开发大型语言模型Llama的AGI Foundations团队因最新版本发布未达预期而遭到高管批评,目前该团队已被解散。据内部帖子显示,至少三名原核心成员表示将在8月15日公司股权归属日前后离职。 自四月Llama新模型发布后,扎克伯格便亲自下场参与“抢人大战”,通过邮件和WhatsApp直接联系OpenAI、Google DeepMind等机构的研究者,迅速发出录用通知,部分人选薪酬总额接近1亿美元。他甚至曾向Thinking Machines Lab联合创始人Andrew Tulloch开出15亿美元的邀约,但遭到拒绝。 为强化AI领导力,Meta还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部分股权,以确保其创始人
Alexandr
Wang加入;同时成功招揽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联合创始人Daniel Gross——在后者的招募中,Meta提出收购其风投公司的持股。 据统计,截至八月中旬,Meta已从OpenAI挖角超过20人,谷歌13人,苹果、xAI各3人,Anthropic 2人,总计新加入员工超过50名。 然而,投资者对AI投入不断攀升的忧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近日科技股的抛售潮。摩根士丹利在8月18日的研究报告中警告,Meta与谷歌为吸引人才所提供的巨额股权薪酬,可能削弱其通过回购回报股东的能力。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这种高额支出“虽可能推动AI突破、释放巨大价值,但也可能在没有明确创新回报的情况下稀释股东权益。”
lg
...
金融界
08-21 11:05
GPT-5并未取悦消费者 却吸引了企业市场的关注
go
lg
...
域。 Claude为亚马逊Prime、
Alexa
和AIG的工具提供支持,并被制药、零售、航空和专业服务领域的顶尖企业所采用。该公司已嵌入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谷歌云平台 (GCP)、Snowflake、Databricks和Palantir,而且其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过去一年,客户平均支出增长了五倍多,超过一半的企业客户现在使用多种Claude产品。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除两大客户外,其余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十一倍多。 即使覆盖范围如此广泛,OpenAI仍在企业客户中取得进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GPT-5 API自发布以来使用量激增,该模型目前处理的编码和代理构建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多,推理用例也增加了八倍多。 企业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尤其是在规划和多步骤推理任务方面。 GPT-5的改进 GPT-5在过去一周的受欢迎程度表明,当性能和价格向OpenAI倾斜时,用户的忠诚度会发生多么迅速的转变。 人工智能驱动的编码平台Qodo最近将GPT-5与Gemini 2.5、Claude Sonnet 4和Grok 4等顶级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GPT-5在发现编码错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该公司表示,该模型通常是唯一能够发现关键问题(例如安全漏洞或损坏的代码)的模型,从而建议进行干净、有针对性的修复,并跳过不需要更改的代码。缺点包括偶尔出现的误报和一些冗余。 Web应用程序云平台Vercel已将GPT-5设置为其新开源“vibe 编码”平台的默认模型——该系统可以将简单的英语提示转换为实时可用的应用程序。 Vercel还将GPT-5融入了其仪表盘内置的Agent系统,该公司表示,GPT-5尤其擅长处理复杂任务和思考长指令。 “虽然 AI 模型领域已经存在很多竞争对手,但Claude独占鳌头。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编码模型,远超其他竞争对手,”Vercel首席技术官Malte Ubl表示。“OpenAI当时根本没机会。” GPT-5改变了这一切。 “他们至少赶上了,”Ubl说。“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但在其他方面则更差。” 他表示,GPT-5在早期原型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表现突出,并称其比Claude的Sonnet更具创意。 “传统上,你必须针对新模型进行优化,而我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谈到GPT-5的集成便捷性时说道。 JetBrains已将GPT-5用作其AI Assistant和Kineto(一款用于构建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新型无代码工具)的默认语言,此前该公司发现GPT-5可以根据用户提示更快速地生成简单、单一用途的工具。开发者平台Factory表示,它与OpenAI密切合作,将GPT-5用作其工具的默认语言。 “在制定实施复杂编码解决方案的真正良好计划方面,GPT-5表现更佳,”Factory首席执行官Matan Grinberg表示。“它在规划和长期保持一致性方面表现更佳。” Grinberg补充说,GPT-5与他们的多智能体平台完美集成:“它能够完美地处理我们同时管理的大量高级细节和低级实现细节。” 定价灵活性也是Factory决定默认使用GPT-5的一个主要因素。 “定价是我们最终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格林伯格说道,并补充道,更便宜的推理方式让客户更乐于尝试。他们无需再三思量一个问题是否值得付出成本,而是可以“更轻松地即兴发挥”,毫不犹豫地探索各种想法。 Lovabl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东·奥斯卡 (Anton Osika) 表示,他的团队在GPT-5正式发布前几周就对其进行了Beta测试,并对这一改进“非常满意”。Lovable是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公司,旨在让任何人都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创建真正的软件业务。奥斯卡表示:“我们发现它更加强大,在许多复杂的用例中都更加智能。”他还补充说,新模型“更容易采取行动并反思所采取的行动”,并且“会投入更多时间来确保它真正做到正确无误。” Box首席执行官Levie表示,他最大的收益体现在与编写代码无关的企业工作流程中。他的团队已经针对复杂的真实商业数据(从长达数百页的租赁协议到产品路线图)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周的测试,发现该模型能够出色地解决早期AI系统遇到的难题。 Levie补充道,对于企业应用而言,AI代理在后台运行执行任务,这些阶跃式改进至关重要,能够使GPT-5成为工作自动化领域的真正突破。 “GPT-5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无疑是OpenAI的最佳模型——并且在我们的许多测试中,它都是目前最好的。”他说道。
lg
...
金融界
08-15 07:45
【直击亚市】特朗普再批鲍威尔!9月降息50基点,全球市场沸腾了
go
lg
...
显示出动能减弱的迹象。 高盛资产管理的
Alexandra
Wilson-Elizondo称:“这份通胀数据支持9月‘保险性降息’的预期,这将成为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随着通胀受控、修正后的就业数据越来越显示劳动力市场疲软,政策重心将更多倾向于就业。” 彭博行业研究经济学家Anna Wong和Chris G. Collins指出,周二的通胀数据意味着7月核心PCE(将于8月29日公布)可能会“更炙热”,而该指标的计算中会考虑更宽松的金融条件。他们也提醒,这并不意味着9月降息已成定局。 美元指数在亚洲时段持稳,此前一日下跌0.4%。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新加坡高级外汇策略师David Forrester表示,美元在本周关键事件(包括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和俄乌局势进展)前“原地踏步”。他称,美元的避险吸引力近期有所回升,而零售销售数据将与非农就业报告一样,成为衡量美国经济状况和影响美联储进一步降息预期的重要指标。 新世纪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博专栏作家Claudia Sahm表示,美联储9月降息“很可能”发生,但还未完全确定。 另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利率不变,并表示正考虑就美联储总部装修项目(因成本超支而受到质疑)对其提起诉讼。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则表示:“现在真正该考虑的是,9月是否应降息50个基点。”他还称,如果美联储当时掌握“原始”数据,6月或7月就可以降息。
lg
...
云涌
08-13 14:01
美国皇权总统制几乎成形
go
lg
...
还没有这个词汇。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在《联邦党人文集》的第70篇中强调单一行政领导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强有力的总统能够确保行政部门的“活力”(energy)、统一性和责任性。 这种观点为后来的“单一行政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13 当时,开国元老中有许多人(包括制宪者)对君主制深怀恐惧,他们反对将行政权力过分集中,担心会带来专制和暴政。 这其中包括:乔治·梅森(George Mason)、埃德蒙·伦道夫(Edmund Randolph)、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等等。 托马斯·杰弗逊的立场接近这批人,虽然制宪时他正在法国担任驻法公使。 14 因此,宪法定稿对总统权限的规定有一定的模糊度。 它一方面肯定总统的权力很大,一方面提供制衡的机制。 制宪者并没有对总统的权力界限作出精准的定义,也因此带来不断平衡中的张力。 15 其实任何体制都无法“万无一失”,人的素质十分重要。 一个人如果存心破坏体制,他总可以找到漏洞。 从立宪的精神来看,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偏向于“平和”(moderate): 它赋予总统对行政部门的重要控制权,但通过制衡机制限制其绝对性。 16 换句话说,宪法设立的初衷并不支持极端的“单一行政理论”。 最高法院推翻百年惯例 17 “单一行政理论”,即总统权力的范围,究竟能够走多远? 一个最好的观察角度就是:联邦政府对“独立机构”(Independent Agencies)的组成和权力的使用。 18 “独立机构”是美国国会创建的行政实体,以处理复杂的监管需求、政治隔离,以及应付危机。 这是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的规定,授权国会组织行政部门。这些行政机构负责执行特定职能,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部分独立于总统的直接控制。 这些机构通常由委员会或董事会领导,其成员受“因故免职”(只能因“低效、渎职或失职”免职)条款保护,限制总统单方面免职的权力, 这就与“单一行政理论”产生了张力。 19 早期联邦机构(如1792年成立的邮政局)通常由总统直接控制。 现代意义上的独立机构始于19世纪末,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和州际商业扩展带来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推动。 向独立机构转变标志着与“单一行政理论”模式的背离,国会寻求创建具有专业知识且部分独立于政治影响的机构。 20 其中非党派的“独立机构”大约有19个,包括: 1887年建立的州际商业委员会(ICC):监管铁路,解决垄断行为和不公平定价问题,确保州际运输的公平性。它由五名两党成员组成的委员会,由总统提名、参议院确认,成员任期固定,仅能因故免职,使其具有一定独立性。(以后成立的机构皆本此原则) 1913年建立的联邦储备系统(The Fed):在1907年银行恐慌后,提供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系统。 1914年建立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打击不公平商业行为,促进竞争,以应对信托和垄断的日益增长。 1934年建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1929年股市崩盘后监管股票市场,保护投资者。 1935年建立的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NLRB):监督劳资关系,保护工人组织权利。 1972年建立的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产品危害。 1974年建立的联邦选举委员会(FEC):在水门案后通过《联邦选举活动法案》修正案设立,监管竞选财务,确保联邦选举的透明度。 2010年建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保护金融市场中的消费者。 21 关于“独立机构”的自主性,最高法院早年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判决是1935年的“汉弗莱遗嘱执行人诉美国案”(Humphrey’s Executor v. United States)。 该案涉及威廉·E·汉弗莱(William E. Humphrey),他是独立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委员,于1933年被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因政策分歧而解雇。 大法官裁决认定,总统无权随意解雇独立机构的官员,除非国会授权的免职原因成立。 而汉弗莱不是“因故解职”,总统被判越权。 22 第二个著名的案件发生在1988年里根总统时代,“莫里森诉奥尔森案”(Morrison v. Olson)。 最高法院认定《独立检察官法》(Independent Counsel Act)合宪。 莫里森案再度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肯定国会限制总统解除官员职务权力的范围。 23 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Antonin Scalia)关于该案的唯一反对意见也很有名。 他提出“单一行政理论”的概念,认为这个判决违反了宪法第二条。 因为美国是英美法系(common law)或称判例法(case law),美国法院判案,一向有“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的传统。 那么,这两个判决是否已经形成了“先例”的传统呢? 显然没有。 24 第二个具分水岭意义的判决发生于2020年。已经去世的斯卡利亚大法官找到了共鸣。 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率领的最高法院改变了对“单一行政理论”的立场。 25 川普2017年因为不喜欢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职能而开革了局长。这件事因超越总统职权的理由被告上法庭。 2020年,最高法院以5-4判决“西拉律师事务所诉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案”(Seila Law LLC v.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裁定CFPB局长被总统免职成立。 26 罗伯茨大法官撰写的多数意见书解释道: CFPB的“单一局长结构”违宪,因为“因故免职”的保护使总统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权的执行。 最高法院认为,总统必须有权自由免除CFPB局长,以符合宪法第二条的行政权授权。 27 直白地说,罗伯茨大法官找到一个勉强的理由,宣称“单一局长结构”违宪! 为了避免违反“遵循先例”的传统,罗伯茨特别区别出“汉弗莱遗嘱执行人诉美国案”的传统,指出其适用于“多成员”的委员会(如FTC), 因为这些机构具有“准立法”和“准司法”职能,且通过两党平衡和交错任期实现独立性,而CFPB的单一局长结构不具备这些特征。 28 针对另一个判例,最高法院也提出解释: 1988年“莫里森诉奥尔森案”的判决仅适用于针对“下级官员”的一个“狭窄的例外”。 29 2021年,最高法院判决“科林斯诉耶伦案”(Collins v. Yellen),该案涉及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结构问题。 最高法院延续“西拉律师事务所诉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案”的先例,做出同样的判决。 30 说白了,罗伯茨领导的6位保守派大法官为提升总统的权力,推翻了将近一百年的惯例,主张一个比较强化的“单一行政理论”。 31 庆幸的是,至少到今天,川普总统还不敢开革美联署的主席。 原因或许不是因为川普害怕违宪,而是担心股市可能崩盘,联邦债券可能被抛售。 总统行政权力的消长 32 尽管《宪法》第二条对总统权力的规定相对简略和模糊, 但随着历史发展,总统的行政权力经历了从有限到强大、从议会主导到行政主导的显著演化。 33 建国初期,乔治·华盛顿设立了多个总统权力的先例: 主张总统有权解雇行政官员; 在“威士忌叛乱”[注]中动用联邦军队维持秩序。 但整体来看,当时的总统仍受制于国会,行政权较弱。 [注]威士忌叛乱(Whiskey Rebellion),又叫威士忌起义(Whiskey Insurrection),是一场在1791年-1794年间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抗税运动。 34 19世纪的安德鲁·杰克逊(1829–1837)是个强势总统,强调总统是“人民的代表”,对抗国会。使用否决权不仅基于宪法理由,也基于政策立场。 亚伯拉罕·林肯(1861–1865)在内战期间行使非常权力:暂停人身保护令(Habeas Corpus);以战争权力发布《解放黑奴宣言》,为后来战争时期总统权力扩张奠定基础。 到了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倡导“受托理论”:总统可以做宪法未禁止的任何事情,使用行政命令和舆论工具推动社会改革。 35 大萧条和二战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1945)推行新政(New Deal)与战争动员,将总统权力推向高峰: 建立大量联邦机构(如社会保障局、证监会),大量使用行政命令,总统成为联邦政策的核心驱动者。 最高法院“汉弗莱遗嘱执行人诉美国案”的判决就是对总统权力扩张的遏制。 36 70年代,尼克松总统滥用总统特权(如水门事件中拒绝交出证据),最终在宪政危机中辞职,引发对总统权力的强烈反弹。 国会通过限制总统的新法律:《战争权力法案》(1973),《信息自由法》修正案,设立独立检察官制度(1978)。 37 然而,这种限制趋势在80年代被里根政府逆转。 罗纳德·里根(1981–1989)推广“单一行政理论”,强化白宫对联邦机构的控制。 引进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大法官就是里根总统重塑宪政理念的一个重要棋子。 里根强调,行政部门不应存在“政治中立”的官僚,而应执行总统意志。 38 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Edwin Meese)推动司法部在法院中提出立场: 宪法第二条将行政权“完整地赋予总统个人”,任何限制总统的立法都应受到质疑。 这使“单一行政理论”正式进入政府法律攻略,成为对抗国会与法院干预的工具。 但1988年最高法院“莫里森诉奥尔森案”的判决允许司法部长推荐一名独立检察官,是对里根扩权的遏制。 39 9-11之后,乔治·W·布什(2001–2009)启动“反恐战争”,大幅扩张总统权力, 推动无需法庭授权的监控项目(NSA),启用酷刑与无限期拘押,广泛使用总统“签署声明”(Signing Statements)来规避国会法律。 40 然后,美国进入唐纳德·川普(2017–2021, 2025– )时代,推行极端版“单一行政理论”。 川普政府持续强调总统享有广泛免受调查与约束的权力,多次使用行政命令绕开国会立法程序。 而最高法院2020年对“西拉律师事务所诉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案”的判决,进一步加强了总统的权力。 41 川普2.0的司法部长对总统的权力做出了最大的扩充。 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于2025年2月5日发布了一份备忘录,称“总统解释行政部门的法律”(The president interprets the law for the executive branch)。 这样一来,总统成了行政部门对法律的诠释者和代言人! 换句话说,作为行政部门的领导,总统就是法律,他说了算。 42 所以,川普一上台就解雇了多名参与对他提起诉讼的检察官,并要求提供联邦调查局参与调查他的特工名单。 他等于在告诉司法部:这个部门属于我,为我个人服务。 43 2025年3月,川普在邦迪的陪同下访问司法部,发表讲话。 他批评对手对他的的攻击,以及司法部被“武器化”。 川普点名批评了参与调查他的个人和机构,指责他们将司法部政治化并利用其权力阻挠他的政治抱负。 川普并暗示将对那些他视为对手的人采取报复。 44 值得注意的是,总统访问司法部并发表讲话的举动偏离了美国的传统。 传统上,司法部与白宫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其独立性,司法部的职责是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国家安全,而不是执行总统的意志。 45 再加上2024年大法官对主张总统豁免权的“川普诉美国案”的判决,川普更是如恶虎添翼, 意志无限扩张的总统加上免罪牌,总统的权力已经达到皇权的高度。 46 保守派退休法官约翰·卢蒂格(John Luttig)这样对公众电台Frontline节目描述“川普诉美国案”的影响: 我认为“川普诉美国案”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最高法院裁决。 我第一天就把它比作法院在“德雷德·斯科特案”(Dred Scott v. Sandford,加深奴隶制的桎梏)和“日裔美国人强制收容案”(Korematsu v. United States)中的那些阴险判决。 接着,我第二天还说过这样一句话:“这项裁决甚至比那两项更糟,因为它破坏了所谓的结构性宪法”, 也就是说,它破坏了权力的分立。 卢蒂格还认为: “川普诉美国案”实际上赋予总统几近绝对的免受刑事起诉的豁免权。 因此,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使得总统对一百多项行政命令所做的事情几乎毫无法律责任。 总统在这些行政命令中所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超越了他根据宪法或联邦法律所拥有的合法权限。 Frontline节目《川普的权力与法治》(Trump’s Power & the Rule of Law)截屏。上述引文引自2025年3月31日Frontline对卢蒂格的采访。 皇权逆流波涛汹涌 47 川普的底气不仅来自大法官,更是来自MAGA煽动家们的拥护。 48 在川普的支持者中,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要算是意识形态最浓厚,思想最清晰的“国师”级人物。 他于今年4月3日对公众电台Frontline节目的迈克·怀瑟(Mike Wiser)谈到川普上台第一天的总统广发行政命令时说: 这其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解构行政国家”[注]的理论。 而要解构行政国家,首先你必须确立“谁在掌权”,对吧? 这就是为什么会提到“单一行政理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一切权力集中在总统办公室。 [注]Administration State,行政国家,指由国会通过的法律进行实施和执行的庞大政府机构和部门网络,包括各种独立机构,如环保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这些机构通常由未经选举产生的职业官员和公务员组成。 Frontline《川普的权力与法治》系列对班农的访谈截屏 49 班农高度推荐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说他是川普团队里“单一行政理论”的主要推手。 访问班农后第二天,Frontline的迈克·怀瑟去访问迈克·戴维斯。 戴维斯说: 民主党人认为“单一行政理论”只是一个理论。但它根本不是理论,它是《美国宪法》第2条。 美国总统掌管行政部门,他在第2条下拥有行政权, 每一个政府部门和机构都必须向总统汇报,包括司法部。 50 对戴维斯而言,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就是绝对的。 怀瑟:“所以你是在说,他想传达的信息是:‘你们都为我工作’?” 戴维斯回答: 我不知道他具体想表达什么信息,但如果我是川普总统,在经历了过去八年的‘法律战’之后,我会传达的信息是:‘现在这里换了新警长’。 美国人民把川普总统重新选回白宫,而司法部是为总统工作的。 他的第二个任期将会带来急需的问责。 我希望对这个被政治化、被武器化的司法体系,会有严重的——我是说非常严重的——法律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后果。 Frontline《川普的权力与法治》系列对迈克·戴维斯的访谈截屏 51 在怀瑟追问之下,戴维斯再度强调,总统的行政权力覆盖整个行政体系,没有例外。 他宣称: 从大约100年前开始,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威尔逊式’的政府模式, 就是让一些没有被选举产生、也不对公众负责的联邦技术官僚(深层政府)来替我们做决策—— 他们不对总统负责,却替我们立法、执行法律,甚至裁决案件和争议。 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宪法制定者的初衷。 52 戴维斯应该是期望一个现代版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不就是“忠诚绝对”的表现吗? 53 戴维斯也承认,“川普诉美国案”的判决极其重要: 这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川普总统到底是被华盛顿特区的奥巴马任命法官塔尼娅·丘特坎(Tanya Chutkan)和拜登的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在1月6日事件所“构陷”而入狱,还是能重返白宫。 这是极具影响力的事情,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最高法院裁决之一。 作为川普阵营“单一行政理论”的推手,戴维斯的立场是有代表性的。 54 除了戴维斯,在川普阵营中,还有位深受“国师”班农和副总统万斯追捧的人,柯蒂斯·亚尔文(Curtis Yarvin),他比戴维斯还极端。 亚尔文是“新反动主义”(Neoreactionary,NRx,又称 Dark Enlightenment,黑暗启蒙运动)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曾对总统权力问题进行了另类探讨。 他的理论在川普阵营和硅谷科技大佬间广受尊崇。 柯蒂斯·亚尔文认为自由民主是一个腐朽的敌人,必须予以铲除。他憎恶美国民权运动,认为某些种族可能比其他种族更合适被奴役。2022 年,Vox称亚尔文是“花费最多时间思考如何推翻和取代美国政府的人”。摄影:David Merfield 55 亚尔文认为民主制度是个失败的系统,主张结束民主。 他口中的“单一行政理论”是将国家治理权集中在“CEO式”的个人统治者手中,即主权公司(sovereign corporation)的模型, 他的思想类似“封建复辟”,认为治理结构应类似于企业或历史上的封建君主制,而非现代代议制政府。 56 他主张在总统宣誓就职当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况,使用行政命令解构联邦官僚机构,解雇所有联邦官僚(他称之为“RAGE”:Retire All Government Employees)。 他批评“进步主义”是一个现代宗教,要完全铲除高等学府和精英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他称这批人为“Cathedral”,教堂)。 57 亚尔文在“思想右翼”(MAGA精英分子)和“智识右翼”(如Claremont Institute,The American Mind)群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之前批评川普,对他“恨铁不成钢”。 他认为,川普的“本能式民粹主义”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改革方案,川普1.0错失了将总统职位转变为“真正主权”的机会。 58 总之,亚尔文通过万斯、拉塞尔·沃特(Russell Vought)、迈克尔·安东(Michael Anton)、彼得·蒂尔(Peter Thiel)和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等人物,间接影响川普2.0政府。 这些人呼应了他对官僚系统“大清洗”(RAGE)、行政权力集中、以及解构“教堂”的主张。 59 川普2.0时代,亚尔文的这股暗流正变得波涛汹涌。 皇权总统制几乎成形 60 川普2.0是美国历史上的岐异点。 他一上台就动用紧急令,用超越宪法赋权的“单一行政理论”的方式管理国家。 他不但滥权,更是公私不分,利用权力腐败,恐吓勒索。 61 三权分立中,川党控制的国会已经完全认怂。 美国的宪法本来就偏袒小州(绝大多数是红州), 如果红州又不断像德州这样利用杰利蝾螈的手段非民主地增加共和党的国会议席, 在可见的未来,川党将可能会持续控制国会。 62 在司法界,联邦司法部已经成他的私人司法团队。 不但如此,川普不断提名党派性的法官,川普控制的参议院又不断使用橡皮图章任命这类法官。 (例如,几天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珍妮·皮罗,Jeanine Pirro,被任命为华盛顿特区美国检察官,她不仅积极散布2020大选舞弊说,而且法律界认为根本资格不符。) 《民主案卷》(Democracy Docket)报道截图,标题为《共和党推选选举否认者珍妮·皮罗担任关键检察官职位》。珍妮·皮罗在福克斯担任新闻主播时,散布2020大选阴谋论,是导致福克斯因多米尼恩投票系统(Dominion Voting Systems)诽谤诉讼最终被迫以7.87亿美元和解的原因之一。 几年下来,美国的法院将充满艾琳·坎农(Aileen Cannon)[注]这种不合格的党派法官。 [注]艾琳·坎农是美国佛罗里达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2020年由川普任命。她因“川普案”过度偏袒川普而引发强烈批评,同时被MAGA群众追捧。其关于总统豁免权与特别主审程序的裁定遭法院驳回或批评,在伦理监督方面同样面临舆论和法律质疑。 63 最高法院是三权分立中第三个权力最后一道防线,但如今,六名保守派大法官组成的多数派几乎没有阻碍川普的意愿, 最高法院最近有关川普政府的“紧急备案”的大部分判决倾向于川普。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法学院院长、宪法学者埃尔温·切梅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最近说: “一再地,最高法院选边站,而且坚定地站在了非常保守的一边。” 64 以此,单一行政理论对美国权力制衡机制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法治中的第一权和第三权都已经摇摇欲坠, 皇权总统制几乎成形。 65 在这个川普2.0的美国,媒体和选民必须勇敢地站起来,捍卫美国的宪政民主和政治伦理, 因为这是美国走向香蕉共和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诉诸呼吁、揭发、抗争。 我深深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光明总有一天会来到。 让我们谨记马丁·路德·金牧师的话: “道德宇宙的弧线很长,但它最终会弯向正义。” 美国的民权运动就是在备受打压之中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而获取胜利的。 *为方便手机阅读,编者进行了较多断行分段处理。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13 00:01
上一页
1
2
3
4
5
•••
9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五通话时间定了 特朗普刚刚就中美协议表态
lg
...
中美突传重磅!美媒独家:为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特朗普拒批对台4亿美元军援
lg
...
贸易战越打越聪明了:中国放弃谷歌,打击英伟达!为了重新布局?
lg
...
大行情突袭!日本央行决议惊现令人意外的一幕 美元/日元短线大跌
lg
...
中美重大突发!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在与美贸易谈判期间中止对谷歌反垄断调查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