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开始飙升到最高值,随即回落。 自 Binance 宣布 opBNB 构思以来,且伴随着 Base Protocol, ZORA, Mantle, Debank 等高质量项目加入 OP Stack 后,不可否认的是本身这些项目给 OP 带来的知名度和光环,会吸引更多项目方对 OP Stack 产生兴趣。 便给当项目方决定在 OP Stack 上部署时,购买和持有 $OP 代币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参与到生态,更是一种价值投资。 $OP 在未来在超链生态中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而持有 $OP 可以赋予项目方未来更多的权利。除此之外,因为项目方与 OP 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当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部署到 OP Stack上,随之$OP 代币价值上涨,将直接惠及项目方。而 OP Stack 为发展生态也会积极扶持/宣传项目方,为项目方带来积极曝光和增长。这种双赢局面将鼓励更多项目加入,形成正向循环。而在这个方面,OP 似乎开了一个好头。 三.总结 至此,CP V.S. Layer 2 Stacks 系列文章完结,接下来将对整个系列文章进行总结。 CP 与 Layer 2 的超链网络之争,本质上都是希望可以更好的完善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区块链团队而言,实现所有网络和共识代码,包括安全、密码学等等非常的耗费精力,更不用说想要针对性的优化自己的业务逻辑。 如果此时出现了一套完全的开源的代码框架,为你准备好了网络,共识,通信等等要素,你只需要针对你的业务逻辑进行部署,那么将极大的实现了网络的术业有专攻,且支持的互操作性也为整个生态繁荣打通了罗马大道。 只不过,目前看来,CP 的技术相较于 Layer 2 较为成熟,但是 L2 的生态社区更加繁荣。只不过如果 L2 们要在本基础上再发展超链网络,应该着重思考如果解决本链的技术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以太坊基金会对于 L2 的定义非常模糊,以太坊官网上也说明,当前没有官方认证的 L2。我们可以预知以太坊的态度对于 L2 的影响,如果站在 L1 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只将“执行”外包给 L2,自己坐享“租金”。对 L2 的定义肯定必须符合自己本身的利益。 如果有一天 L2 们的超链网络摒弃了 ETH,用自己的代币令建门户,以太坊会做出什么举动呢? 但不论是 CP 这类 L0-L1 的多链生态也好,亦或是 Layer 2 Stacks 带来的 L2-L3 的多链生态与也好,各自都有特有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除了可能会因为自身运营问题,而逐渐消亡,这些不同的多链解决方案更有可能的是都能存活下来,并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最终实现不同的公链和多链生态全部都打通的全链生态体系。至于谁能在这样的全链未来中捕获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看今后的各个项目如何经营了。 来源:金色财经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