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9月及三季度经济数据点评——三季度GDP超预期,基建与制造业拉动投资
go
lg
...
一.9月经济数据(投资、消费、工业)总览 2022年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9月和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本次数据与历次相比,公布的时间较晚。 GDP: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不变价同比增长3.9%(一季度4.8%,二季度0.4% )。分产业看,第二三产业恢复的较快。第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2亿元,同比增长3.4%,回落1%;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53亿元,增长5.2%,加快4.3%;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增长3.2%,加快3.6%。 投资: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1412亿元,同比增长5.9%,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9月单月增速为6.66%,前值为6.57%。分领域看,1-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1-9月制造业投资增长10.1%,较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0%,降幅比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 消费: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
lg
...
格上财富
2022-10-26
格上每日收评—2022年10月24日
go
lg
...
今日市场 今日沪深两市放量下挫。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近3900只个股飘绿,北向资金加速净流出。今天其实在早间A股还拉升了一阵子,主要是由于三季度GDP比预期的3.4%要高,不过没过多久就被砸了下来。再看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遭遇重挫,分别下跌6.36%和9.65%。今天的大跌主要和外资的流出关系较大。开会期间有着护盘资金的暗中支持,而今天外资的砸盘造成了A股和港股的下挫。 盘面上来看,两市个股普遍下跌,题材概念整体表现低迷,只有军工相关领域上涨。上涨的原因或与俄乌的局势和业绩的披露相关。一则传言称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已经有所部署,在乌克兰边界附近进行演习。 目前来看,A股处于二次探底阶段,估值已经大幅回落。虽然短期行情或仍有反复,但当前位置作为中长期的底部区间仍是大概率事件。3000点是个较好的分水岭,目前来看A股的性价比较高,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关注标的的长期投资价值。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2977.56点,下跌2.02%,成交额为3947亿元;深证成指下跌2.05%,成交额为4863亿元;创业板指下跌2.43%。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1009只,下跌个股数为3867只。
lg
...
格上财富
2022-10-24
格上宏观周报:欧佩克减产美国投放原油,二十大相关解读汇总出炉
go
lg
...
格上研究 1、 私募机构观点汇总 本周市场延续震荡走势。本周国内重要会议召开,市场预期以及情绪上有一定程度的回暖。展望后市,私募管理人认为从长周期看,A股基本跌到了磨底位置。虽然疫情反复对于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大会后各项政策的实施落地,市场已经处于相对的底部区间,长期可以开始积极乐观。 磐耀资产:短期震荡为主 长期积极乐观 本周国内重要会议召开,截至目前并没有传出太多预期外的消息,整体基调以平稳为主。海外除了英国首相特拉斯离职外,也没有太多的重大消息出现,也是以平稳为主。在相对平稳的宏观环境下,本周市场重归平淡,以震荡调整为主。市场结构层面,上周涨幅靠前的医药、信创、国防安全等方向由于和当前宏观环境比较契合,继续延续上涨态势;新能源方向,虽然也有轮动反弹,但是除了部分储能和海风方向标的仍能创新高外,其他方向整体偏弱;消费方向的白酒则由于茅台业绩不及预期、政策舆论导向不利、外资持续流出等影响,有较多调整。 展望后续,看短期仍然有美国中期选举、国内受海外衰退影响带来出口下滑和当前疫情管控政策下消费数据持续疲弱等不确定性的影响,但是从更长远的时间周期看,磐耀资产认为现在已经
lg
...
格上财富
2022-10-23
格上每日收评—2022年10月21日
go
lg
...
今日市场 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全天窄幅震荡。个股方面涨跌较为平均,超2200只个股飘红,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消息面上来看,中证金融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个基点,并同步启动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这个政策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将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板块上来看,风电等赛道股反弹,教育板块盘中走强,船舶板块在午后出现明显的异动拉升。风电板块的上涨可能与10亿海风项目与预增的业绩相关。昨日晚间,海力风电发布公告称计划在乳山投资10亿元建设海力海上风电重型装备制造项目。与此同时,海南也正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今年以来,我国风电发展进程持续向好。风电板块中已有8股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或前三季度报告,均为预增。综合上述的利好影响,今日风电板块整体拉升。另一个上升的船舶板块主要受益于LNG(液化天然气)景气循环向好。当前航运却一船难求,屡现“天价”租约。目前全球主流船厂的交船期已排到2027年,LNG运输市场供不应求状态预计持续较长时间。下跌方面,酒店、饮料等消费股陷入调整。下周为三季报披露的高峰期,提醒投资者可能会有业绩不及预期的悲观情绪出现,即使业绩增速较好也可能有获利了结的逻辑
lg
...
格上财富
2022-10-21
福布斯曝光Kraken管理问题:高管流失和文化困境
go
lg
...
2022 年 3 月加入公司的资深
CFO
Carrie Dolan 让路。2014 年 Lending Club 上市时,Dolan 曾担任该公司的
CFO
。2016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她和首席执行官 Renaud Laplanche 不当地调整了他们向投资者报告的基金收益。虽然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些指控,但她同意支付 65000 美元的巨额罚款作为和解条件的一部分。 自 2021 年以来,Kraken 一直没有首席商务官,尽管它似乎也没有在寻找接替者。该公司的前首席商务官 Robert Zagotta 从 2018 年 6 月到 2021 年 6 月在该公司任职,然后选择离开,成为卢森堡交易平台 Bitstamp 在美国分支机构的 CEO 和该公司全球交易平台的全球 CCO。 Kraken 的多个内部消息源头告诉福布斯,Powell 正面临挣扎:如何不牺牲自己核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在商业意识和与监管机构合作两个互相竞争的选项中进行权衡。这在 2015 年 8 月,他决定将 Kraken 撤出纽约市场时体现尤为明显。此前,当地监管机构颁布了「BitLicense」,这是一个在该州运营所需的加密货币专用许可制度,许多内部人士认为它对参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公司持有偏见或敌意。 尽管在推特上追随 Powell 的加密理想主义者们为这些决策欢呼,但多个消息来源称,这令负责公司发展的高管感到恼火。毕竟,放弃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还能做大生意吗? 前首席营销官 Matt Mason 仅在加入公司 12 个月后,便于 2020 年 2 月突然离职。他的职位一直空缺。现任 CMO Mayur Gupta 于 4 月从 Gannett-USA Today Network 受聘。 「即使是微小的营销决策也要经由 Powell,他对所有的决策都有意见,」一位前内部人士说道,「我们永远无法拥有愿意维持一种营销风格的领导,因为他们将永远无法满足 Powll 对营销的奇特想法。」 实际上,首席技术官 Thanh Luu 甚至也在计划从这个角色中退下来。2011 年他与 Powell 共同创立该交易平台,并在其董事会中任职。 尽管领导层空缺,但 Kraken 正从初创企业成长为更专业的组织。整个组织内有等级结构,有与头衔相对应的工资设定。一年半前左右,它还进行了第一次定期的绩效评估。此外,公司对员工健康有相应的关注,因为公司有一个专门的「文化和生活」沟通团队,并在 Slack 上有健身频道。 一旦新的首席运营官上任,日常的领导工作将转移到现任 COO Dave Ripley 上,他于 2016 年加入 Kraken。虽然 Ripley 把头发留得很短,喜欢穿商务休闲装,和他这位留长发穿着时髦的上司很不相同,但他与 Powell 的许多观点一样。事实上,Ripley 是《纽约时报》曝光的「文化」文件的作者之一,该文件包含诸如「生命、自由和对健全货币的追求」和「有些时候必须有人被冒犯」等章节。 Ripley 曾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负责人,人们对其评价是「有能力」和「善于分析」。一位内部人士称从 Powell 到 Ripley 的转换是「用魅力换取专业性」。 Powell 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Dave 不像我一样可笑,可能不愿意像我那样总是说些疯狂的话。Dave 可能觉得他必须更专业和保守。尽管如此,我们在文化、使命、监管方法以及我一直在做的一切上都是保持 200% 的一致。」 至于 Powell 从首席执行官转任主席这一变化,是否会对公司运营和其不良文化产生任何实际影响,尚不确定。Powell 仍将参与新产品开发和加密货币宣传等工作,因此他在 Kraken 内部的传奇影响力可能也无人能及。 Powell 在谈到 Kraken 的高管流失和文化困境时如此说到,「我认为人们真的很尊重『为一个人的信仰站出来的意愿』,并想要在工作场所中找到这一点。这一点现在在硅谷和整个技术领域中都是缺失的。我们经受住了这种冲击,让有问题的人离开,吸引与我们的文化更契合的新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1
【财报解读】美元走高,指引存疑,“卖炭翁”特斯拉股价跌了!
go
lg
...
50%增长的指引,但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CFO
)Kirkhorn在电话会上称,在三季度交付量中,三分之一集中在最近两周内,预计今年的年度交付增速将低于50%。受此消息影响,特斯拉盘后跌6.28%。$特斯拉(TSLA)$ 主要数据如下: 三季度营业收入214.54亿美元,刷新一季度所创的季度营收新高,同比增长56%,仍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0.9亿美元。 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1.05美元,同比增长69%,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1美元;三季度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EPS为0.95%美元,同比增98%。 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32.92亿美元,略低于一季度创下的利润新高33.18亿美元,同比增长7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2亿美元。 三季度美国会计准则基础下毛利率25.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6.6%,去年三季度也是26.6%。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27.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4%,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30%。 三季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7.9亿美元。 三季度资本支出18.03亿美元,最近三个季度首次超过18亿美元,同比下降1%。 具体来看 营收刷新历史记录,但仍低于预期 三季度营业收入214.54亿美元,刷新一季度所创的季度营收新高,同比增长5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0.9亿美元。其中汽车部分营收为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55%。 整体上来说,这个数据还是比较让人失望的,早在10月初,特斯拉就公布了3季度交付数据,根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总共交付电动车34.3万辆,其中包括325158辆Model 3和Model Y车型,占比近95%,以及18672Model S和Model X,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58520辆。 如果按照特斯拉平均售价5.5万来算,保守点预估汽车销售收入大致在188亿,再加上碳积分收入,和汽车租赁收入,预估应该在197亿左右,然而实际上汽车部分营收仅为186.9亿美元,这块数据还是比较低于预期的。 汽车收入的下滑主要是受到2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个是平均售价下滑影响,有评论称,特斯拉的ASP实际上环比下降了4%,据特斯拉财报显示,特斯拉平均售价下滑主要是受到上海工厂2季度产能限制所致,另一方面是汇率影响,众所周知,美国开启加息周期,非美国地区产生的收入,在会计统计换算美元计价时,容易受到汇率影响。 毛利率表现低于预期,“卖炭翁”生意受传统车企冲击 与此同时,毛利率表现,同样不及预期。数据显示,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27.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4%,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30%。财报前,有不少分析师看好特斯拉的毛利表现,一方面上海工厂复工,有效提升了特斯拉毛利率表现,另一方面,在三季度,由于通胀和材料短缺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汽车的材料成本趋于稳定。 华尔街分析师Andreea和Jamie甚至认为,如果马斯克对特斯拉的信心是真实的,那么可以预期三季度毛利率恢复到30%以上,甚至达到33%。然而实际上这块却仅有27.9%。而毛利的下滑除了之前提到的平均售价下滑所致,还有一方面是碳积分收入下滑所致。尽管特斯拉的交付数据超过了1季度的31万辆,然而碳积分收入却仅有2.86亿美元,大幅低于今年一季度的6.79亿美元。 碳积分(regulatory credits)在助力特斯拉营收和净利大增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碳积分顾名思义是卖碳排放额度给对手车企,特斯拉通过向其他制造商出售零排放车辆(ZEV)信用额和温室气体排放(GHG)信用额来获得收入。这些制造商使用购买的信用额来达到市场的规定,取代自己制造电气化或节能车辆。碳积分销售在特斯拉财报中一直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毕竟在汽车销售数据可以预估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超预期,很多情况下来源于碳积分,而且碳积分销售基本没有任何成本,对于毛利与净利的助力也不小。 而之所以特斯拉碳积分连续2季度下滑,可能与传统汽车转型密不可分。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大幅降低。以欧洲为例,2022年1月至8月传统车企大众、现代、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的电车销售量大幅超过特斯拉,排名前五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总共占有68% 的份额,而特斯拉仅占7%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同样在降低,2022年1月至8月,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7% ,而比亚迪和通用汽车支持的上汽通用汽车(SGMW)分别为28% 和9.1%。特斯拉碳积分收入下滑也是可以预测到的。 储能业务表现亮眼 说完了不及预期的部分,再来说说亮眼的业务,要说亮眼的业务应该得算是储能。特斯拉财报称,三季度太阳能电池板的装机量达94兆瓦,略低于二季度创造的单季纪录106兆瓦,依旧保持着美国业内领先地位。三季度特斯拉部署的能源储量达2.1兆瓦,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62%。 特斯拉在财报与电话会议中并未过多的提及这部分业务,不过从市场的消息来看,这部分业务的增长主要是源于特斯拉在销售太阳能屋顶是同时捆绑销售了蓄电池power wall。此外还有消息称特斯拉目前正在尝试与房地产合作开发光伏社区,在伊斯顿公园的1.2万套住宅开发项目中,已经有不少房屋都安装了特斯拉屋顶太阳能和其家用电池Powerwall。 人们认为这是特斯拉的一个重要项目,其可以通过太阳能和储能渗透到新的住房市场。马斯克此前表示,屋顶太阳能会变成特斯拉的一个主要业务。 不过就目前阶段,相较于汽车收入,储能业务在特斯拉整体收入中只占5%,而且这部分业务的投资回报,具有比较强的滞后性。
lg
...
老虎证券
2022-10-20
特斯拉Q3业绩电话会议纪要:马斯克称特斯拉未来市值或超过4万亿美元!
go
lg
...
谢谢你,每一个人。 扎卡里·柯克霍恩(
CFO
) 是的。谢谢,马丁。继续 Elon 的主题,我只想感谢和祝贺特斯拉团队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创纪录的车辆交付、生产和存储部署。 在汽车盈利能力方面,我们的 GAAP 营业利润率为 17.2%,汽车毛利率为 27.9%。经营利润率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好的之一,经营杠杆有所提高。然而,奥斯汀和柏林的坡道成本影响了我们的利润率,尤其是与第一季度相比。 除去监管信贷以及奥斯汀和柏林,我们的营业利润率将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强劲的,汽车毛利率将接近 30%。 请注意,虽然我们在奥斯汀和柏林制造的每辆汽车都很小而且还在增长,但它们都在为盈利做出积极贡献。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电话会议中详细讨论的那样,我们还继续遇到与宏观经济状况相关的利润率逆风。特别是,原材料、物流和外汇是上个季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能源盈利能力方面,我们在这项业务中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强劲的毛利润,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创纪录的 Megapack 和 Powerwall 产品销量。尽管在本季度末过境汽车有所增加,但我们的自由现金流量也创历史新高,这对营运资金产生了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运输中的汽车,正如我们在 10 月 2 日的新闻稿中所述,我们已经开始遇到出境物流能力的限制,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这个问题在从上海到欧洲的船舶以及美国和欧洲某些地区的本地货运中尤其存在。我们过去按交付区域批量构建的运营模式导致每个季度最后几周的出境物流需求极度集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第三季度大约三分之二的交付发生在 9 月,三分之一发生在最后两周。因此,我们已经开始在整个季度平滑区域建设,以减少我们对出境物流的高峰需求。我们希望这能简化我们的运营、降低成本并改善客户体验。 展望未来,我们的计划表明,我们今年有望实现 50% 的年产量增长,尽管我们正在跟踪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供应链风险。在交付方面,我们确实预计由于年底运输车辆的增加,增长将略低于 50%,如上所述。这意味着,您应该再次预计第四季度的生产和交付之间存在差距,并且这些在途汽车将在第一季度抵达目的地后很快交付给他们的客户。 波士顿和柏林的坡道成本将继续对利润率造成压力,尽管我们预计影响将小于我们在第三季度看到的影响。正如埃隆所说,我们将继续制造尽可能多的汽车,同时保持强劲的营业利润率。谢谢你。$特斯拉(TSLA)$
lg
...
老虎证券
2022-10-20
格上每日收评—2022年10月19日
go
lg
...
今日市场 今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低。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700只个股飘绿,成交量仍较弱,北向资金加速净流出。消息面上来看,今天航运港口板块的大涨,与海岬型和巴拿马型船舶的运价走高相关。行业上来看,只有交通运输和煤炭板块上涨,其他29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下跌。近期表现强劲的医药股明显回落,信创、工业母机概念活跃度下降,鸡肉、猪肉概念大跌,温氏股份跌近5%。港交所今日发布了扩大香港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的意见。但是利好也没能刺激港股市场的表现,港股今日的回撤回吐了昨日上涨的利润。 目前指数在3100点附近受阻震荡,考虑到目前大的趋势并未扭转,震荡属于正常现象。结合成交量来看,并没有放量下跌的态势,所以不算太坏。前几日反弹的凶,如今的回调也算说得过去。目前市场缺乏具有持续性的能持续引领热度的板块,因此总体呈现为亦步亦趋的结构性波动特征。未来股指仍将面临震荡反复和人气积聚恢复的过程,本周的重要会议是一个能否打破僵局的关键。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044.38点,下跌1.19%,成交额为3131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43%,成交额为4453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86%。今日
lg
...
格上财富
2022-10-19
格上宏观周报:9月社融超预期,中美通胀大不同
go
lg
...
格上研究 1、 私募机构观点汇总 本周市场震荡加剧,除恒生指数外,其余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消息面上,近期国家医保局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后续IVD的集采压力可能也会好于市场预期。美国宣布对芯片实施新出口管制,旨在打压中国超算、数据中心全球半导体企业承压加剧。 展望后市,私募管理人认为当前的市场预期过于悲观,四季度市场是否反弹与市场信心关系密切,因此关键在于政策预期。对于长期想象空间较大、业绩有望在四季度迎来拐点、有一定持续性事件催化逻辑的标的保持持续关注。 保银投资:市场预期过于悲观 耐心等待政策指引 2022年10月1日以来,港股回调,A股美股震荡上涨。 国内方面,9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增长,反映基建投资支持政策正逐步落地,预计政府或会继续推升信贷增长以促进经济企稳增长。生化试剂和电生理的省际集采方室较其他耗材宽松,拉动整个医药板块明显反弹,但全国集采能否延续宽松需要观察。 海外方面,美国9月CPI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作为11月加息的关键指引,此次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依然高企,强化了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决心。美国宣布对芯片实施新出口管制,旨在打压中国超算、数据中心全球半导体企业承压加剧
lg
...
格上财富
2022-10-16
Tims中国上市背后:以新流派打法,“开源”咖啡市场
go
lg
...
ims中国CEO卢永臣是汉堡王中国的前
CFO
,且该品牌创始团队有一半人来自汉堡王。 这个团队曾参与汉堡王中国从几十家门店拓展至近1000家门店的全过程,更加清楚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从立足上海开始,Tims的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品牌注册会员约为750万,同比增长92.3%。 当然,尽管Tims中国在本土团队带领下发展迅速,但7年开2750家门店的目标仍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制定“激进”的战略,是因为CEO卢永臣认为:“咖啡产业是个规模经济,只有规模达到一定优势,才能有品牌影响力,才能将采购、物流、房租等各项成本的优势体现出来。” 为了实现开店目标,走向规模经济,Tims中国选择接受来自资本的助力。而对外融资的Tims,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众多明星资本纷至而来。 2020年,Tims中国拿到了来自腾讯的上亿元战略投资;2021年2月,Tims中国完成新一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2021年12月,公司获得海外知名机构5000万美元的可转债投资。 2022年3月,Tims中国又宣布获得了来自现有股东以及其他知名机构投资者的总计1.945亿美元和SPAC上市相关的投资承诺。 如今,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且资金充足的Tims,必然会加快扩张脚步。然而,在星巴克、瑞幸门店优势较大,前后还有Costa、Manner等一众优质玩家的前提下,Tims如何突出重围,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 新流派打法,深耕本土化 作为舶来品,咖啡本身代表着国际化的生活理念。其中,咖啡的关键词不是“国际化”,而是“生活理念”。 星巴克、Costa等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咖啡精品化,选择高档商场、写字楼开设门店,致力于传递一种“咖啡=精致生活”的理念。 而这种生活理念的背后,是单价超过30元一杯的咖啡。较高的定价和“高冷”的风格让这些品牌脱颖而出的同时,放缓了咖啡向更广泛消费群体渗透的步伐。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国咖啡人均消费量为10杯,而全球咖啡人均消费量为130杯,咖啡在我国的渗透率不足全球的10%。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咖啡的市场空间并不小于茶饮。为了向更多消费群体渗透,Tims中国选择与本地消费者生活习惯相融合的“新流派打法”。 这个“新”,体现在产品设计、店铺设计与全流程数字化等多方面。 首先,在产品设计上,Tims中国保持品牌特色,并探索更多群体饮食爱好。 一直以来,咖啡+暖食的产品组合都是Tims的品牌特色。目前,Tims食物的SKU有40多个,经典如生椰冷萃、浓醇拿铁等,与贝果系列、川香灯影牛肉卷搭配,覆盖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各个时段。 打入内地市场,Tims中国持续在创新层面发力。Tims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咖啡创新要求度高,同时有大量咖啡未渗透到的人群,这些群体将通过创意新品逐渐了解咖啡,并培养出喝咖啡的习惯。 过去,Tims中国每年开发超过70种新产品。近期,Tims咖啡就上架了秋季新品“不止拿铁”,新品在牛乳中加入云上厚乳,奶香更加馥郁。 其次,就门店设计与运营,Tims中国推出多元化的店铺类型灵活拓店,并热衷于打造精准匹配人群的场景。 Tims中国推出了核心旗舰店(金枫店)、标准店(红枫店)、“TimsGo”捷枫店三种不同标准的店铺类型,以覆盖更多咖啡场景。 同时,针对门店的运营,Tims中国围绕着真实的社区,与腾讯电竞、麦德龙、中石化易捷等合作方开设了众多精准定位的联名店。 比如,为抓住Z世代人群的消费偏好,Tims中国在2020年就与腾讯电竞合作,在上海、深圳开设了三家电竞主题店,为Z世代人群提供“咖啡+电竞”沉浸式体验。 最后,在运营方面,强化数字化管理,为咖啡添加“科技”。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店层面的整体利润率不算特别高,因为“三高”问题明显,即租金成本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 目前,Tims的商业智能系统涵盖了业务运作的各个方面,从开店初期选址策略、门店建设、到团队培训、库存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客人点餐及其及用餐反馈,通过数据中台收集运营中的各项数据,赋能运营,提升效率。 通过全流程数字化运营,2020年到2021年,Tims中国保持自营门店调整后EBITDA为正,让快速拓店符合规模经济。(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EBITDA有小幅下滑,笔者认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发展态势,会持续关注2022年全年表现。) 同时,疫情下,订单的数字化迁移也为咖啡品牌带来新的机遇。截至2022年上半年,Tims数字订单,包括送货和移动订购,约占运营门店收入的77%。 总之,透过这套“新流派打法”可以看出,Tims中国在“将中国化进行到底”的商业理念下,走出了独特的扩张步伐。 而这种全新的打法,又能为咖啡产业带来哪些启发? 重铸咖啡品牌增长模型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咖啡市场,现磨咖啡行业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据艾瑞咨询研究,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约为876亿元,相较上一年增速为38.9%,预计到2024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00亿元。 然而,伴随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咖啡行业两个问题逐渐凸显。 第一个问题是,咖啡在不同线级城市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 艾瑞咨询指出,中国约70%的连锁咖啡店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咖啡在非一线城市的渗透不充足。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咖啡市场的竞争逐渐升温。据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共计536个现磨咖啡连锁品牌选择在华东地区开设门店,全国将近一半的连锁咖啡店都设在华东地区,尤其以上海、江苏、浙江为连锁咖啡店的主要集中地。 这两个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正是因为下沉市场难以开拓,咖啡品牌才在东部地区扎堆。同时,过于聚集的咖啡品牌又加剧了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深挖下沉市场潜力,以及培养更广泛的群体消费咖啡的习惯,咖啡品牌将会实现更健康的增长。 针对如何挖掘二三四线城市的“咖啡需求”,Tims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高性价比的产品组合和因地制宜的店型。 前文提到咖啡本身代表着一种生活理念。相对于非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部分国际品牌价格昂贵的产品定价决定了咖啡在这些城市只能进入小众群体的日常。 Tims中国抓住咖啡市场的中档价格带,推出每杯售价15-30元人民币的咖啡,与暖食形成组合,让更多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进入Tims门店。比如,早餐时段,Tims推出饮品加9.9元得贝果的套餐。 与此同时,全面推广中小店模型Tims Go店,让Tims走进更多不适合“开大店”的场景,提高了品牌覆盖率和渗透率。 有针对性的产品定价、多种店型扩张的背后,其实是对存量和增量用户不同消费偏好和消费动机的洞察。 美股研究社认为,Tims中国的“新流派打法”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构筑新的产业模型,催生新的消费需求。 广阔的发展空间下,咖啡市场对各类品牌有足够的包容性。同时,向下沉市场推广咖啡文化也需要玩家们各显神通。 Tims中国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跨行业进行“梦幻联动”,将咖啡的饮用延伸至更多生活方式。比如,时尚的生活理念:与潮流品牌如MAC、Sephora联名活动,邀请客人到Tims咖啡店里尝试美妆新品,同时享受限量供应的TIMS产品。 再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Tims中国携手植物肉品牌-星期零,打造无肉也欢农夫卷等等。 这些活动都指向一个目的:强化差异避免同质化竞争。这或许也是Tims成功上市对在一线城市越来越卷的咖啡行业带来的启示。 正如Tims中国CEO卢永臣所说,咖啡市场距离成熟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是很难看到“天花板”的,市场增量发展估计未来几十年都没问题。 咖啡连锁品牌们,是时候从零和博弈走向各自精彩了。 文章来源:美股研究社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4
上一页
1
•••
83
84
85
86
87
•••
9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遭“双重暴击”!民主党赢麻了、最高法院也“开炮” 他的第二任期不稳了?
lg
...
美联储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金先生”警告:全球或重演2008金融危机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黄金收评】劲爆行情!金价暴涨47美元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3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