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下周资本市场大事提醒:中国PMI数据将公布 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发布重磅财报
go
lg
...
心指数终值。下周四,欧元区公布1月调和
CPI
环比初值。
lg
...
金融界
2024-01-28
分析师:英国央行将通过调整
CPI
预期暗示2024年降息
go
lg
...
机构分析师Dan Hanson和Ana Andrade指出,自去年11月英国央行发布通胀预测以来,英国的通胀前景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认为本次该行将预测今年夏天前通胀回到2%的目标,比之前预期的要早一年。我们还预计有一票支持降息、前瞻指引中的紧缩倾向将有所软化。风险在于,英国央行不会改变立场,坚持鹰派路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该行等到夏季才启动宽松周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可能是在6月份,这比我们目前的预期要晚。
lg
...
金融界
2024-01-28
昨夜今晨 | 标普、纳指回落,英特尔大跌12%,特斯拉小幅反弹
go
lg
...
的局面。受访的经济学家认为,1月欧元区
CPI
年增长率可能只会略微下降至2.7%,此前该地区已连续两个季度GDP下降0.1%。 耶伦称重返低利率时代尚无定论,释放转向信号 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在经历了大流行的波动和新冠后的复苏之后,利率将何去何从,这表明她在过去一年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lg
...
老虎证券
2024-01-27
今晚,美联储开怀一笑
go
lg
...
好消息。 4、如果定于2月13日公布的
CPI
数据——将修正过去一年的季节因素——没有改变2023年的整体通胀态势,那么美联储3月份降息就基本上确定了。 但对金融市场来说,降息已经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上周四,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大幅下降,但美国股市和美元同步走高。而本周四,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回升,美国股市和美元仍旧同步走高。市场不仅反直觉(不再对降息预期做出正确反馈),就连之间的关联性也发生了变化,这令很多分析师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无力感。 市场的叙事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切皆变,全球市场已经重置。(华尔街情报圈)
lg
...
金融界
2024-01-26
美联储降息,已定
go
lg
...
就改口? 4、如果定于2月13日公布的
CPI
数据——将修正过去一年的季节因素——没有改变2023年的整体通胀态势,那么美联储3月份降息就基本上确定了。 但对金融市场来说,降息已经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上周四,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大幅下降,但美国股市和美元同步走高。而本周四,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回升,美国股市和美元仍旧同步走高。市场不仅反直觉(不再对降息预期做出正确反馈),就连之间的关联性也发生了变化,这令很多分析师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无力感。 市场的叙事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切皆变,全球市场已经重置。(华尔街情报圈)
lg
...
金融界
2024-01-26
老杨:黄金现价2024 25直接空!先进场!今日看瀑布
go
lg
...
,今天周五+PCE物价指数。大家都知道
CPI
指数,但是很少有人 知道PCE物价指数。老杨简而言之:
CPI
就像是反映美元通胀或者货币通胀的数据。而PCE才是美国本土通胀。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统计方式的不同。 单从K图上看 黄金中期趋势空头结构未发生改变,日内双压力区2025/6以及关键阻力区2037/2039. 我们还是继续空布局,支撑分水岭还是2020一带 有效打穿,不收线回来 大瀑布行情就会到来。 下方2000-1995-1990 数据马上就要公布,大家注意此时机构砸盘的情况。今晚老杨预测黄金有两种走法,要么高位整理结束后。 直接下去,要么砸盘收上影线 再回落调整 【交易策略】 2024区域先空进场 意外见砸盘冲高可根据个人仓位加仓看空 目标2014-2000-1996/1991 【下图是近段时间内 真实实盘学员部分实战记录。真实可查,无任何虚假】 2000到达1990也有很有概率的! 抄底黄金不可取,我们不会在当前的基本面前提下去抄底!依据美联储未来降息 就去单方面的去抄底黄金,市场一定会教他做人!因为太片面了,依据太单一!市场不会给 这部分朋友大赚的机会, 【好的操盤手需要有一套完美的交易面板輔助我們交易】 純手工交易的時代早已經被淘汰了,人工 智能將會是未來交易市場的趨勢以及風口! 如圖所示,下面是我老楊的實盤賬戶的 交易面板,我們團隊研發的!輔助手工下單交易! 可一鍵平倉,可一鍵鎖倉,可直接一鍵平盈利單!可直接一鍵平虧損單!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當行情較大時,手上訂單太多,但是手動平倉來不及從而錯過很多行情和機會!這里面包括 建倉和平倉,我相信只要一直做交易的朋友都會遇到! 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智能工具輔助參與的,好的工具讓你在交易市場如虎添翼!有意向的朋友或者粉絲可:添加本人的微信獲取:XAUUSD9898
lg
...
漫金工作室
3评论
2024-01-26
师爷陈1.26视频:主力思路分析 中长线关注压力位
go
lg
...
就一直有预期美国的ETF要上市 或者是
cpi
公布3.7在26000的位置我也是有讲过 你要看空间 他是跌到了低点的位置
cpi
不及预期 因为当时的预期是在3.6 后面我也是在一对一会员频道都通知了大家一定要继续做多 那包括在2022年比特币在20000的底部也是告诉大家可以抄底比特币 利率加到4%已经是很勉强了 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 这是基准利率 不排除哪些贷款的利率有可能都是在8% 或者是民间借贷的利率都是在10%左右 所以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体 4%到5%以上的利率都是偏高的 特别是当时比特币价格在2022年的5月份 这个位置美联储的利率是1% 后面到了6月份 美联储的利率是加了75个基点 然后到2022年的7月份 美联储的利率是继续加75个基点 或者是到了2022年的9月份 美联储的利率是继续加了75个基点 然后到了2022年的10月份 利率也是继续加了75个基点 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比特币在15000到16000的底部 就是这个高点的位置当天美联储释放了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就是加息从75个基点降到了50个基点 那对整个大长线就是已经提前判断出来 有可能将来美联储在某一天可能会继续放缓 或者是停止加息 甚至是某一天降息 那这种位置我们看到消息面之后我们就要有一个短线的判断和长线的判断 长线判断就是刚刚跟大家讲到的 有可能未来美联储肯定会降息 那主力会傻乎乎的等到降息之后才进场抄底比特币吗 所以我们就要思考一下这整个区间主力到底在干嘛 有可能就是已经提前在建仓 所以大长线我们就要思考主力的计划 或者是短线在加息50这里 像这种位置 他利好也会出现上涨的高点 短线不一定是利好 他有可能也会跌下来 或者是后面比特币自2022年的12月份 涨到2023年的2月份 也是同样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美联储加息只加了25个基点 是进一步放缓加息的速度 我们可以看一下 他在短线高点的位置也是会有大跌的低点 继续让散户买入 那这一次在49000到48000的高点提醒大家要注意风险 有可能高点的位置你看到的利好不一定就是利好 那最近的消息面也是非常的多 其实前一段时间一直在下跌 我也是有在文章里面总是提到 灰度一直在卖出比特币 那么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coindesk上面的一则数据统计 灰度自美国比特币现货ETF上市以来 他是转出了超过10万枚的比特币 最近是一直在卖 而且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统计 自比特币现货ETF在美国登录以来 灰度是转出了11.3万枚的比特币 全网都知道是转到了coinbase 而且现在目前还持有53万枚比特币 然后我们回到图表 我们再来看一下空间 比如他卖出的价格我们取一个中间值 就在45000到40000附近 或者是以11万枚的比特币均价来计算 估计有可能是接近40亿美元的价格是在抛售 然后我个人也是在思考 他真的在抛售吗 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的观点是有可能是在卖一些比特币给其他的机构 也有可能是在没有上市之前已经在口头上答应了其他机构 就是要联合向sec施压 比如说贝莱德 背后最大的力量向sec施压 上市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灰度是持有最多的比特币 上市之后灰度要卖出一些比特币给他们 后面等到比特币整理到位之后有可能就会继续拉盘 那到底会不会再这个位置稳住 还是说有可能会挖坑 然后稳住 后面肯定会继续拉盘 因为现在比特币从49000目前已经跌到了40000 或者是2月1号凌晨我们也要去留意一下美联储的利率决议 当然现在我认为这个利率也已经不重要了 目前不加息的概率是97%左右 而降息的概率是在2.1%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继续等待 主力有可能是不是在等待下一周的这个时候美联储的利率决议 也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比特币日线级别的这个箱体 他目前是已经破了 或者是之前在高位的时候我也是有给大家讲到要小心陷阱 那现在下去的话有没有可能又是一个陷阱 他会不会继续回进去 因为我也是看到了一些数据 好像是在35000附近有接近八千多枚的比特币买盘力量在这个位置想继续买入比特币 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 因为我看到了一些在市场上面的分析师在看空比特币 或者是比特币要跌到1万美元 所以我感觉还是好像有大部分的散户是在踏空 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 短期不排除在这个位置他要涨也是有这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前面在2023年4月份的这个箱体区间 挖了两个陷阱 然后跌破 后面涨上来之后又横盘了一个区间 后面又是一个跌破 所以我也是在思考目前的这个位置有可能还是会上涨 当然上面的一个压力区是在42000附近 如果突破了这个压力区 我就会平掉我的中长线空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26
英皇金汇即发:美国公债殖利率下降 黄金价格周三小幅走高
go
lg
...
nm23.com 21:00 德国1月
CPI
年率初值 21:30 美国12月个人支出月率 21:30 美国12月PCE物价指数年率 23:00 美国12月季调後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 入市策略: 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截至01月23日持仓量为858.93吨,较上日减持2.02吨,本月止净减持20.18吨。周四欧市盘中,因黄金交易员们正在等待美国第四季度GDP数据的发布,似乎并不愿意进行激进的方向性押注,以及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升,金价回吐了当日的涨幅。随着通胀逐渐降温,消费者支出得以提振,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为去年出人意料的强劲增长画上了句号;2023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5%。美国GDP报告也显示上季度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数据公布後,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上半年的某个时候开始降息,交易员加大了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8.4%;美国短期利率期货上涨,现货黄金短线走低跌破2010美元,但很快回升至2020美元上方,周四金价震荡小涨,日内最高触及每盎司2025.02美元,最低触及2008.90美元/盎司,尾盘现货黄金收报2020.48美元/盎司。 今日建议 伦敦金於 2012– 2033间上落 (波幅巨大, 请留意帐户内资金情况) 港金於 18530 - 18980 支持位 1968/1995 阻力位 2058 / 2088 入市策略一 : 下方触及2013水平可做多, 目标位于2023水准,止损设在2008水平。 入市策略二 : 上方在2033元水平做空,止赚设在2025美元,止损设在2040。 白 银 贵金属具有储值的传统角色,担忧货币贬值及通货膨胀,对其属利多。 今日建议 : 白银於21.80 – 23.80 支持位20.50/21.30 阻力位24.50 /25.50 (投资涉及风险,宜量力而为,不要过份进取,价格可升可跌) 英皇金融NM23 卓越理财中心 www.NM23.com 全国免费热线: 4001 201 228 香港24小时热线: (852) 2838 3959 2024-01-26
lg
...
英皇金汇即发
2024-01-26
首席经济学家夏乐:中国退休人士的年龄从全球来看相对较低
go
lg
...
让我们有一点忧心。到去年12月我们看到
CPI
处于不到0.5%的水平,PPI已经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负值,去年12月PPI同比下降2.7%,因此大家就可能会担心是不是通缩的风险在增加,我认为管理层应注意这个问题,并随时准备采取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以避免经济陷入通缩。因为如果发生通缩,再加上房地产部门的困境,将对经济造成影响。至于政府债务方面,中央政府债务状况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糟。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大规模削减开支,包括公务员的工资,这导致许多公务员收入显著减少。 中国除了一些制造业和有拳头产业城市,其他城市仍高度依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雇员的消费。他们是过去最稳定的消费群体,如果他们的收入受到影响,未来消费能力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也可能对未来经济产生影响。整体来看,2023年的经济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制造业越来越发达,我认为可以说中国制造业是世界级的,这并不夸张。忧的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和通缩风险依然存在,意味着未来一年甚至到明年仍面临许多挑战。 2、如何看待当前资本市场表现? 股市下跌的问题比较复杂,有时可能找不到具体原因。我个人认为,从5.2%的成绩来看,它符合政府对经济的预期。但从市场的角度看,5%左右的增长率可能被认为较低。但我们要实事求是,我记得在2023年初,当政府公布5%左右的目标时,市场对此有所反应,认为目标定得较低。特别是与前两年相比,2020年只有2.2%的水平,而2021年超8%。现在又回到了5.2%,这引起了一些担忧。另外,这可能与政府部门对经济的预期的表述也有关系。政府部门的口径是设定了5%的目标,结果我们达成了它并稍稍超过,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市场对此不太买账,可能认为本来应该有更高的增长,而政府满足于5%,未来是否会设定越来越低的目标并满足于达成。 我觉得整个市场,无论是香港离岸市场还是国内在岸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市场情绪,这可能导致当天的调整。当然,目前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美国较高的利率,原本预期3月份就降息,但通过对一些数据或者美联储官员的发言的分析判断,降息可能推迟,这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此外,地缘政治问题也加重了中国投资者的担忧。综合多种原因,资本市场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情绪较弱,信心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负面的调整也是正常的。 3、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形势? 关于房地产问题,从价格和开工量两个方面来看,认为今年就能到底的想法可能有些乐观。近期我与其他的首席经济学家一起在上海开了个会,大家对房地产问题的困难有一定的共识。有人认为说上边可以出台一些比较有力的政策,就所谓的“大招”,也有人认为要单纯依赖房地产自己的市场机制来调整。尽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普遍认为房地产问题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无法完全解决,大家预计触底的最快时间是2025年,这之后才会有一定的反弹。但是,个别城市可能不一样,对于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由于之前价格过高,供给没有明显过剩,可能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因政府卖地少,房地产商楼盘建得少,无法满足刚需,可能会提前出现反弹,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确实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因此这些市场的出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然而,由于我们是一个统一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购房者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当看到北京、上海的房价下跌时,这些小城市的民众可能也会感到害怕,不敢去购房,这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房地产市场的已经调整很久了,但仍需要更长时间来解决问题。 此外,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与海外有很大不同。很多开发商,尤其是民营开发商,现在面临资不抵债的问题。他们的欠款可能会影响上下游企业,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变得更长,过程也更痛苦,因此,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不宜过于乐观。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能够出一些“大招”,以快速解决房地产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市场的部分可以慢慢调整,但有些问题不是市场可以自己解决的,例如,现在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旧有开发模式有很大的扭曲,需要外部强力进行校正,然后再让市场去慢慢调整。因此,我个人还是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大招”,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市场。 4、如何看待产业链的转移? 现在产业链外移主要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担忧,导致一些国际企业采取“去风险”或“近岸外包”等措施,将原本在中国布置的产业链外移。这种外移不仅涉及企业工厂的外移,还包括要求提供商将自己的部分产能、车间也一起迁移。例如,苹果要求其在中国的供应商跟随它前往印度,因为苹果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希望在印度显著提升其生产量。在方向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近岸外包,其中拉美的墨西哥、亚洲的越南和印度是比较容易受益的地区。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波兰和西班牙,这些已经是相对高收入的国家,也可能从产业链外移中受益。 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我们都希望这些产业链能够留在国内,因为过去制造业的显著进步和今天世界级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得益于我们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我们通过学习他人的东西,得出自己的技术,如此,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上不断向上攀爬,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过去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人家把部分工厂搬走,那对我们的未来发展进程确实有一定影响。此外,这对于就业也有重要影响。过去,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雇佣了大量工人,包括纺织和电子行业,比如说富士康,这些企业对于国内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如果产业外移,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影响。最后,我们的一些技术也会受到影响。我们知道,当你会做一样东西时,周边的其他产业可能会慢慢兴起,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的现象。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研发的一些高精尖技术。因为我们有制造,所以会形成很多积累,包括管理技巧和经验。除此之外,“干中学”也会帮助我们形成很好的技术。然而,在产业外移的过程中,这些技术恐怕也会不可避免地向外转移,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会带走中国的员工。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利的方面,但目前从国内管理层对于产业外移的态度来看,还是比较宽容的。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并不是中国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需要迁移,如果中国不允许多这些企迁移,那么这些企业可能面临没有工作的困境,而如果允许企业向外迁移,这些企业可能在海外开辟出新的天地。此外,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将所有生产线都转移出去,只是部分转移。 所以很多时候产业外移是无奈之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有益的溢出。在这种情况下,明显还是有限的。我这里提个醒,看到产业外移时,要考虑到不同的背景,有些外移是海外的供应商要求,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应该加以太多限制。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有些中国企业要到国外发展,是否与环境有关。我和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中国搞创新后很快就有仿制者,所以花很多钱搞创新,开发出新品,如果在中国创新并推向国内市场,由于中国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竞品很快就会出现,如果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价格被压得很低,企业利润微薄。所以有些企业采取这样的策略:开发出非常好的产品,不在中国发布和生产,而是选择在海外生产。因为在海外竞争较少,企业可以先赚一些利润。等到海外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后,再考虑回国与同行竞争。 大家说的所谓的“卷”,国内就非常卷,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就需要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政府到底能够做些什么?能够让这些企业不把自己的生产移到海外,让他们本土创新,本土进行生产,本土进行销售。我认为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的政府需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然后再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就像我所讲的,它关系到就业、产业的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对这样的事情做更多的研究,然后再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5、如何看待2024年人民币外汇走势? 人民币在2023年确实面临了很大的压力,汇率一度贬值超7.3,接近7.4,这是疫情期间创造的历史最低点。政府不希望出现大规模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资金大量流向海外,增加新的贬值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开始发力外汇市场,但介入的时间不是很长,随着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压力得到缓解。从全球角度来看,去年影响各国汇率的最大因素是美联储的加息。一些国家跟随美联储加息,其货币表现相对较好。而中国、日本等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国家,由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其货币在去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其中日本贬值幅度更大。 总体来看,贬值压力主要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关,因为汇率是相对价格,受到他国经济情况的影响。但是这个问题在今年应该会有所缓解,尽管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所推迟,但已意识到加息可能接近尾声,降息只是时间问题,要看美国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去年11月开始,市场情绪有所恢复,人民币出现一波升值。 在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化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多影响,因为市场对美元的预期已经相对一致,对于中国,需要关注是否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也是我参加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得到的感想。关于降息,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是存在的,因为中国目前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这还没有实现,但是风险在不断增大,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实际利率偏高,所以有必要对利率进行一定的调整。经济学家们的意见通常很难达成一致,但在货币政策上,大家普遍认为可以通过降息和其他货币宽松方式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难得的共识。因此,我认为今年实现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将对经济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降息可能会导致汇率受到负面影响,因为美国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环境,导致息差进一步扩大,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无论是汇率、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疫情后经济反弹不强劲,大家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如果降息能够有效,将有助于挽回经济下滑的压力,提升大家对经济未来的信心,这将支撑资产价格,对汇率、房价和股票价格都有正面作用。因此,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拉扯将会持续存在。政府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个人还是认为这种信心的正面力量会更强,原因在于美国的降息是可以预期的,它今年降了之后,明年还会降,所以在这样的大的环境下,我们判断人民币可能会有一定的升值,当然这个升值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多,我们到年底的预测是以美元来计,将到1:6.9,现在大概是1:7.2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未来应该还有3个点的小幅升值,我们也猜想升值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原因在于上半年无论是中国的降息还是美国的降息,即便发生,次数应该也比较少,大势还没有完全确定。如果中国在降息之后,能够把自己的经济预期提升起来,那么下半年再配合美国的这种降息,应该说对于我们的汇率是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这种升值绝大可能会发生在下半年。 6、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如果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会有哪些影响?对刺激生育有什么建议? 从全球角度来看,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包括日本、欧洲和韩国。以日本为例,虽然人口负增长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夸大了。除了人口负增长,日本还面临其他问题,如泡沫破裂和不正确的政策,这些都对其经济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问题归咎于人口负增长。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但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没有日本那么大。 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年轻人口不足,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同时,消费者数量相对增加,给养老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为工作人口减少,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这种影响在出现老龄化和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人口负增长会导致社会创新活力不足。大家通常认为年轻人更具有创造力,当一个社会有更多老年人的话,就有一种所谓的“暮气”,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还可能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解决。但总体来说,人口负增长可能会对社会创造力带来影响。我们知道现在的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是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性。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干中学”,在不停地创新,所以人口负增长可能对于这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也不能说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就确定了。我认为无论是2022年还是2023年,大家多多少少对于生育的选择是受到疫情影响的,那么到2024年我想可能会有一定的恢复。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之前的这种独生子女政策,导致育龄妇女越来越少,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那么这对于未来的生育率肯定是会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来讲,如何能够对冲,或者说是如何来鼓励生育,我相信,不单单是对于中国,应该是对于全球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对于中国来讲,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空间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智能化、自动化替代劳动力。在养老金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中国的退休人士的年龄在全球来讲是相对比较低的,特别是跟发达国家相比,美国退休年龄六十七岁,很多欧洲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六十五岁。 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好处是人口基数大。有一千万人创新和有一亿人创新,这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参与创新的人数其实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提高个人的能力,增加人口的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新的能力,如果外边再有好的环境,那么我相信中国应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不到1000万的出生人口其实是很多国家人口的总数。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2012年时,还是日本前首相安倍在的时候,就推出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对于育龄妇女的补贴,建幼儿园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在政策这样的杠杆调节之下,至少抵御人口问题对于经济的冲击,让它最小化,应该说是非常有希望。特别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中等收入国家,那么还是有很多空间来发展经济。所以如果政策得当的话,我想人口问题对于我们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备注:本文分享于2024年1月19日】
lg
...
金融界
2024-01-26
【黄金收市】美国经济数据乐观 美元反弹 金价小幅复苏
go
lg
...
时间)】 ① 07:30 日本1月东京
CPI
; ② 07:50 日本央行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③ 美股盘前 沃尔沃发布2023财年Q4财报; ④ 15:00 德国2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 ⑤ 15:30 欧洲央行执委帕内塔讲话; ⑥ 17:00 欧洲央行公布专家预期调查报告,欧洲央行管委Simkus讲话; ⑦ 17:30 欧洲央行管委Kazaks和Vujcic讲话; ⑧ 21:30 美国12月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支出(PCE); ⑨ 23:00 美国12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 ⑩ 次日09:30 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lg
...
慧宣鑫语
2024-01-26
上一页
1
•••
935
936
937
938
93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贸易战突发重磅!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储备 已不再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
lg
...
中美突传将迎第二轮“货运海啸”?黑天鹅事件震惊供应链 中国赴美货船订单暴增
lg
...
中美信号模糊!彭博社: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 但美国对华鹰派人士担心……
lg
...
周评:特朗普愿赴华会见习近平!美国单方面关税来袭 比特币、黄金行情逆转
lg
...
特朗普被控滥权!英媒:16个“神秘匿名人物”交易获利 受邀参与TRUMP晚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