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BASE链优质生态项目大解析
go
lg
...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根据
DefiLlama
的TVL排名情况来Baseswap(BSWAP)的TVL排名第一,截止发稿前,其TVL总量$47.15M,其次是Alien Base(ALB)TVL总量$19.56M,接下来是Swapbased(Base)TVL总量$18.5M,后面还有Synthswap(SYNTH)、RocketSwap Base(RCKT)等等,不难看出DEX赛道可谓是相当内卷,为了抢占市场提高TVL,Alien Base甚至提供了年化高达2800%的ALB-ETH和ALB-USDC的LP质押以及年化1700%的单币质押来吸引用户参与质押,而且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DEX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黑客攻击这类事件也时有发生,亦或者是项目团队监守自盗,毕竟在如此大的资金体量面前谁也无法考验人性。 这些DEX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那些已经在Base布局的Uni、Sushi、Balancer等老牌DEX项目。如果新项目想在这里夺得一席之地,还需要拿出足够创新的产品或者足够有吸引力的APY来提高自身的TVL。 如果单纯的以高收益为投资导向,可以考虑ALB的单币质押或者LP质押,但是往往高收益代表着高风险,如此之高的收益如果协议本身无法快速的实现盈利的正向飞轮,那么这种高收益或许都只是诱饵,最终都有可能进入死亡螺旋或者直接RUG,这就需要投资者自己评估其抗风险能力。 借贷: 目前借贷协议Compound已经在Base链布局,且其TVL接近9M美金,Magnate Finance、Granary Finance、Moonwell这类借贷协议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后期如果AAVE、RDNT(跨链借贷)持续加入,那么这类借贷协议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这个赛道目前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局面,因为小的协议其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包括资金和技术实力方面。所以目前而言个人不太看好Base链的新生的借贷协议项目,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以供交流。 衍生品: EDEBASE是一个创新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专为以太坊 L2 Basechain 上的永续和现货交易而构建,动态定价由PYTH预言机提供支持。EDE开发了一种混合流动性机制,允许ELP持有者通过智能路由器提供流动性,协议收入的 45% 分配给 ELP 代币持有者和利益相关者。 Meridian Trade是一个非托管、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平台,可在一个地方提供无息稳定币借贷、杠杆交易和零滑点掉期。通过 Meridian,用户可以以高达 50 倍的杠杆交易列入白名单的加密资产,获得 ETH 的无息超额抵押贷款,并通过支持该协议赚取利息、费用和奖励。 链上真实用户和用户体验是衍生品老生常谈的问题,GMX V2自上线以后也遭遇瓶颈表现平平,其背后的原因也离不开这两点,加上交易品种的匮乏,所以如果不解决这些痛点,我想很难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纵使CEX过于中心化,有很多的监管以及插针等问题,但目前的局面就是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CEX的操作流程。更何况目前Base链上的这些衍生品协议并没有在此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和改变。 NFT Punk X 是 Base Network 上第一个 10k NFT 集合。他们是数字世界中的独特身份,开启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在初始铸造阶段,只能从 $Punk 转换为 PunkX NFT。但随着 Bakery NFTSwap 即将在 8 月下旬推出,双向转换将变得可用。 目前整个NFT的行情非常低迷,无论是OpenSea还是Blur其交易量都是一路下滑,BakerySwap类似以AMM的一种形式来交易NFT,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使得交易更加简单,弊端是可交易品种的匮乏。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这个项目的白皮书,所以不作过多解读。 社交 friend.tech是Base链上的一个创新的粉丝经济产品,近期在朋友圈非常火爆,其基本逻辑就是将个人IP代币化或者可以理解成NFT,用户可以买卖交易,也可以进入该IP的聊天室交流,前期很多人都去抢购大V的friend.tech,甚至有机器人监控,只要有大V入驻friend.tech立马抢购,因为大V的friend.tech流动性好。这也刷新了我的认知,不禁感叹到这个圈子真是万物皆可炒啊!不过这种项目一般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逐渐褪去。 总结: 目前市场整体行情很一般,Base链暂时也没有特别好的项目跑出圈,总体来说不如当时Arb链火爆,我也会对持续关注Base链,有优质的项目将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感谢你的支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8
Lybra(LBR):欧易LSDFi赛道的半壁江山
go
lg
...
第18的协议。 来源:https://
defillama.com
/protocol/lybra-finance 以稳定币发行规模来计算,具有接近2亿流通量的eUSD已经是排名第11的稳定币。尤其是在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范畴内,eUSD的流通量已经仅次于DAI、FRAX和LUSD,在其身后不乏老牌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如MIM和alUSD,eUSD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去中心稳定币新力量。 来源 https://
defillama.com
/stablecoins 目前,eUSD在Curve的流动池中共有2550万美元的流动性,但是eUSD价格并不稳定并且长期处于正溢价的状态,6月16日曾因某个巨鲸买入90万美元的eUSD而使得eUSD价格一度上涨至1.36美元,尽管套利者很快使得eUSD价格回到1U上线,但是eUSD正溢价问题也确实是目前eUSD的一大问题,我们在下文会详述。 来源:https://curve.fi/#/ethereum/pools/factory-crypto-246/deposit 不过目前eUSD的持币地址数还比较少,只有829位。并且除了Curve的流动池之外,其他持有eUSD前十的地址均为个人地址,总体持币地址相对分散。eUSD在链上的用例也很稀少,绝大多数持有者都是将其持有在账户中生息,当然这与目前eUSD的设计可组合性差(后文会详细介绍)也有一定的关系。 eUSD前十大持币地址 来源:etherscan 2. 稳定币核心机制 在目前的V1版本中,eUSD只能通过stETH超额抵押生成(Lybra也支持用户存入ETH,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Lybra会将用户的ETH存入Lido Finance获得stETH再进行后续业务流程,并且用户在还清所有欠款之后也只能取出stETH,所以我们认为eUSD只能通过stETH超额抵押生成)。Lybra要求的最低抵押率为150%,即每生成1个eUSD,最少要有价值1.5U的stETH作为抵押物。 在eUSD的价格稳定机制方面,主要起作用的是刚性赎回(Rigid Redemption)机制。刚性赎回机制是指,任何用户在付出0.5%(可由Lybra DAO更改)的手续费之后,用户随时可以使用1eUSD来刚性赎回系统中价值1USD的stETH。由于协议本身是超额抵押的,只要协议机制正常生效,超额抵押+刚性赎回机制就可以为eUSD的价格提供0.995美元的下限。过往采用这种设计的稳定币协议(比如Liquity)其稳定币价格下限通常可以比较有效地保证,这也构成了eUSD目前价格稳定机制中最核心的一环。 而在价格上限方面,在目前的V1版本中,Lybra Finance缺乏有效的机制使得正溢价状态的eUSD重新返回1U,这也是其目前产品设计中存在的较大缺陷,我们会在后文详细介绍。 采用超额抵押模式的稳定币的清算模块设计是协议安全的关键因素,行之有效的价格稳定机制也需要稳健扎实的清算机制作为补充。 在清算方面,Lybra引入了Liquidator和Keeper两个角色,Liquidator提供清算资金(eUSD),Keeper触发清算操作,他们分别可以获得9%和1%的奖励。为了更大程度的保护质押者的抵押物,Lybra采用了强制部分清算的机制:每次被清算人最大可被清算的比例为50%。 同时当整个系统的超额抵押率低于150%之时,所有超额抵押率低于125%的用户都可以被全额清算,以便迅速的提高系统总体的抵押率。 我们可以看到,Lybra Finance在稳定币的核心机制(铸造赎回/清算/价格稳定)等方面主要参考了稳定币协议Liquity(关于Liquity读者可参考我们此前的文章:Liquity稳定币市场的后起之秀 和 去中心化稳定币龙头Liquity的业务现状、机遇与挑战),但又不是对Liquity的机械照搬。他们保留了liquity的赎回、恢复模式,去掉了稳定池(从而省去了一部分token激励),改为由Liquidator提供清算资金。 Liquity的核心机制经过了2年多时间的验证,具备比较好的稳定性,我们从LSDFi的几个主要的稳定币项目Lybra、Raft、Gravita、Prisma都对Liquity有或多或少地借鉴可见一斑。基于Liquity的Lybra Finance上线3个多月,运转状态比较良好。但未来能否保持还需时间检验。 3. 稳定币生息机制 单纯持有稳定币eUSD就可以获得8%左右的APR是Lybra Finance用于吸引用户的重要卖点,也是笔者认为近期在稳定币机制方面少见的创新,我们接下来详细了解eUSD的生息机制。 来源:Lybra Finance官网 我们知道,Lido Finance发行的LSD stETH的目标是与ETH保持1比1的锚定,而用户所质押的ETH持续在以太坊共识层产生收益。这就需要通过Rebase的机制来实现,Lido会每天定时将以太坊主网上所有的stETH持有人和持有数量进行快照,并按比例将增长部分的stETH也分配给全部的stETH持有人。体现在用户体验层面,就是用户每天所持有的stETH数量会增多,用户的收益也会从增多的stETH数量中体现。通常情况下,用户持有stETH就可以获得Lido的质押收益。绝大多数集成了stETH的DeFi协议都会将stETH rebase所产生的收益也按比例返还给用户。 但是Lybra在此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用户将stETH存入Lybra之后,所有rebase产生的stETH并不会分配给stETH的持有人,而是会由协议通过二级市场,将stETH兑换为其稳定币eUSD,然后将这部分eUSD的收益按比例分配给当前全部的eUSD持有人。在这一过程中,Lybra会按照eUSD的发行规模,按日抽取年化1.5%的eUSD作为协议收入,分配给 $esLBR(escrowd LBR,通过锁仓LBR或者挖矿获得) 的持有人。 通过这一过程,Lybra Finance实现了“资产收益按负债分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有如下示例: 假设在Day1,当前ETH价格为2000eUSD,stETH的APR为5%: Adam存入Lybra 10个stETH,并铸造了7000枚eUSD,Alice的CR(抵押率)为285.7%; Bob存入Lybra 10个stETH,并铸造了10000枚eUSD,Bob的CR为200% Charlie存入Lybra 10个stETH,并铸造了13000枚eUSD,Charlie的CR为153.8%(距离清算阈值150%仅差3.8%) Adam出于做多ETH的需求,将自己的7000枚eUSD出售给了David兑换了David的ETH,于是David持有7000枚eUSD; Eric也持有10个stETH,他没有存入Lybra 整个Lybra系统内共有30个stETH,铸造了30000枚eUSD,整个系统的CR为200%。 在Day2,30个stETH按照5%的APR产生了0.0041枚stETH,Lybra会将这0.0041枚stETH兑换为8.219个eUSD,分配给Bob和Charlie和David,分配的比例按照他们所持有的eUSD比例: Adam尽管铸造了eUSD,但他目前并不持有eUSD,所以他没有获得新的eUSD,他在Day1的APR为0 Bob目前有10000枚eUSD,按照1/3的比例获得了2.74枚eUSD,他在Day1的APR=2.74*365/(10*2000)=5%。如果考虑年化1.5%的Lybra抽成,则Bob如此持有1年的收益为3.5% Charlie目前有13000枚eUSD,按照13/30的比例获得了3.56枚eUSD,他在Day1的APR=3.56*365/(10*2000)=6.5% David目前持有7000枚eUSD,按照7/30的比例获得了1.92枚eUSD,他在Day1的APR=1.92*365/7000=10%(注意David APR的分母与Bob和Charlie不同) Eric按照5%的收益获得了他的stETH 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在不考虑Lybra抽成的情况下,铸造eUSD用户在eUSD本位的APR=stETH APR / 个人CR * 系统CR。倘若我们认为stETH APR和系统CR在短期是不变的,那么提高个人APR的方式就是降低其个人CR,CR越低收益越高,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承担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清算风险更大。当然,目前铸造eUSD的用户可以依据铸造eUSD的比例来获得esLBR的激励,这个部分的APR目前在20%左右(收益按照铸造eUSD的金额计算),是激励用户铸造的主要动力。 收益最高的用户David并未参与eUSD的铸造(事实上David也可以适用我们上方的收益公式,他的CR为100%),David获得的收益(stETH APR * 系统CR)就是持有eUSD的最高可能收益,也是Lybra官网上所列出的持有eUSD的收益(目前是8.54%)。并且与绝大部分稳定币协议不同,要获得这个收益,用户需要尽可能少铸造并多持有eUSD,任何参与了eUSD铸造的用户,由于个人CR不可能小于150%,所以他们的理论收益上限=stETH APR * 系统CR / 150%。 由Bob和Eric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倘若个人的CR与系统CR一致,因为有Lybra抽成以及潜在的清算风险,Mint eUSD并持有的策略并不如简单的持有stETH。 Lybra采取这种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他们的稳定币eUSD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用例–生息稳定币。目前DeFi世界内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其主要用例仍然是“获取收益的挖矿工具”,而非本应该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连最具有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的MakerDAO再想要挽回不断下滑的TVL和稳定币规模时,其主要方案也是提供高达8%APR的生息稳定币sDAI。而eUSD目前提供的大概7.5%~8%的稳定币本位的年化收益,则较好完成了其收益挖矿工具的职责。 事实上,将用户存入协议的抵押物,通过某种方式产生收益并且进行再分配,在超额抵押的稳定币协议中并不少见。从协议角度,超额抵押主要是为了保证协议整体的安全性,但是如此大量的优质抵押物滞留在协议中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通过某种安全且合理的方式使得抵押物能够产生收益:一方面对于用户而言,在获得稳定币的同时获得额外收益,用户自然乐见其成;另一方面,协议在此过程中抽取一部分“佣金”作为协议收入也相对合情合理。 比如在21年初上线的得到当时的DeFi“教父”Andre Cronje支持的项目Alchemix Finance,他们发行的alUSD具备所谓“自动偿还借款”的特性,其核心逻辑就是将用户存入的稳定币存入Yearn,通过Yearn所产生的收益来偿还用户的债务,Alchemix则抽取收益的10%作为协议收入。其后续的alETH产品逻辑也类似,依靠抵押品的生息来自动偿还债务,同时也能够满足这些生息资产持有人(DAI、wstETH)释放资产流动性的需求。 又比如MakerDAO将PSM(价格稳定模块)所积累的USDC去购买各类RWA产品,这部分收益会作为MakerDAO的协议资金,用于协议日常开支、分配给sDAI持有人以及给MKR提供流动性(相当于半数资金回购)。 Lybra Finance的方式又和Alchemix以及MakerDAO有所不同。Lybra所针对的是用户本身所持有的生息资产,将原有生息资产所生的利息进行再分配。批评者会认为,eUSD获得的全部收益都是来自stETH存入者所本来的收益,他们将stETH存入Lybra并不能获得任何额外收益,反而还需要承担Lybra抽取的1.5%的费用,所有铸造者之间是完全的负和博弈。如果不考虑其他激励因素确实如此,不过正如我们在目前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市场所看到的那样,任何一种稳定币的流通量本质上都是由各类收益挖矿的机会所维持的,而所挖的矿说到底是源自于稳定币项目自己的治理代币(当然如DAI这种处于领先地位的稳定币则可能还能挖到其他项目出于推广自身目的而奖励的其他代币)。在叠加了协议token的激励之后,整个系统便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良好运转,正如Lybra的目前状况。 而对于稳定币持有人(单纯的稳定币持有用户,而不是铸造并持有稳定币的用户)而言,这种设计显然可以让他们获得的收益更加“有机”:收益直接是稳定币本币,同时也没有任何锁仓条款,以及各类繁杂的token需要处理,只需要每天持有eUSD,收益就会自动到账。 Lybra的思路或许是这样:通过给稳定币持有人提供一个更好生息的稳定币,从而通过机制而非激励的力量来首先刺激稳定币的需求端,在这个基础上,早期结合对供给端的激励来刺激stETH的持有人来进行铸造形成闭环。 当然,这种设计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eUSD rebase的特性,使得其较难被其他DeFi协议所集成,也不方便跨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eUSD的可组合性。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Lybra将所有铸造eUSD的用户置于一种“囚徒困境”中。 由于每个人的APR = stETH APR / 个人CR * 系统CR,stETH APR是一个外部输入参数无法调整,因而个人想要提升APR主要着眼于:1降低个人CR,2提高系统CR。 在上述例子中,Charlie以200%的抵押率获得了系统平均收益(即不考虑Lybra抽成情况下的stETH基础收益),由于Lybra的清算CR是150%,这也就意味着Charlie通过Lybra获得stETH基础收益收益需要承担不超过25%的stETH跌幅风险,当stETH跌幅超过25%,Charlie就有可能损失本身的stETH。 倘若目前整个系统的CR为300%,那么Charlie想要获得stETH基础收益,就只需要将自己的CR设置为300%,这样Charlie可以承担的stETH跌幅为50%。这两种方式同样可以获得stETH的基础收益,但是后者却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显然优于前者。 宏观上来说,倘若所有铸造者都可以维持较高的CR,那么他们的收益率都可以一致且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微观上来看,每个铸造者都有动力来降低自己的CR从而提高自己的收益。如此博弈之下,会使得铸造者一起降低CR,在参与者总体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所有参与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当然,相比于以上两个问题,eUSD正溢价的问题可能在短期来看更加严重。在Lybra V1目前的设计中,每天所有抵押物所产生的stETH收益是由协议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成为eUSD然后再分配给全部eUSD的持有人,这就意味着针对eUSD每天都有一部分固定数量的买盘。而eUSD的强制赎回机制所解决的主要是eUSD向下脱锚的问题,在向上脱锚时,协议并没有任何手段能促使eUSD的价格返回1,这也使得eUSD长期处于微微向上脱锚的状态。尽管脱锚的程度并不很高,但是以3%的溢价购买目标年化收益为7.5%的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并不高,这也从机制层面限制了eUSD的发展。 eUSD历史价格 来源 Geckoterminal 4. 代币模型 Lybra Finance的治理代币为LBR,总量1亿枚。其中: 60%的代币分配给挖矿,用于协议各处的激励。包括对eUSD铸造的激励、对eUSD-USDC LP的激励、对LBR-ETH LP的激励 LBR的激励去向 来源:https://lybra.finance/earn 8.5%的代币分配给团队,这部分在TGE6个月之后分2年线性释放 5%的代币分配给顾问,这部分在TGE1个月之后分1年线性释放 10%的代币作为生态激励,TGE解锁2%,剩余部分分两年线性释放 10%的代币作为协议金库留存,分两年线性释放 5%的代币进行IDO,总计募集了50万美元 0.5%的代币分配给了IDO的白名单奖励 根据Coingecko数据,目前LBR的流通量为1178万枚,流通比例11.78%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lybra-finance LBR的用例主要以esLBR(escrowed LBR)来实现,协议挖矿的奖励也是以esLBR的形式发放的。 esLBR不能交易或者转让,但是可以分享协议收益(即年化1.5%的eUSD规模抽成)。用户可以将esLBR通过30天的线性释放解锁为LBR,也可以将LBR锁仓来获得esLBR以获得挖矿速度加成以及分享协议收益。除此以外,esLBR还有参与协议治理的功能。 在V2中,对Lybra的奖励分发模块也有不小的调整,我们接下来详细介绍。 5. Lybra V2 Lybra V2目前已经上线测试网,文档也已经发布,目前正在由Halborn进行审计,预计上线时间不早于8月底。 关于V2的范围,Lybra有一张图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概括起来,V2的改动有如下几点: 首先,Lybra V2会发行一种新的稳定币peUSD,同时也将会支持更多的LST(Liquid Staking Tokens,流动性质押代币)。 目前市场上的LST有两种,一种是stETH以及Stakewise发行的sETH这类rebase的LST,其特性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Lybra可以很好地支持这类LST。另一类则是Rocket Pool的rETH、Coinbase的cbETH、Binance的wBETH、Swell的swETH以及Lido的wstETH这类“价值累积型”LST,这类LST的特点是,LST的增值体现在其相对ETH的汇率提升。举例是说,用户持有rETH之后,rETH的数量并不会变化,但是每个rETH所能兑换的ETH的数量则会不断提升,因此我们称之为价值累积型LST。Lybra目前的eUSD的整套生息机制只能针对rebase LST,对价值累积型LST无法适用。为了解决此问题,Lybra推出了一种新的稳定币peUSD(pegged eUSD),这种peUSD可以由价值累积型LST直接铸造。peUSD与eUSD在价格稳定、清算、收费等机制上都比较类似,主要的区别就是由价值累积型LST生成的peUSD并不是一种生息稳定币,持有peUSD并不会自动获得收益(因为抵押品本身累积的价值仍然归用户自身所有)。当然peUSD也可以由eUSD封装得到,由eUSD封装的peUSD则可以获得eUSD本身rebase获得的收益。 通过peUSD可以大大的提高Lybra的可组合性:一方面Lybra可以获得一个价值更加稳定的稳定币peUSD,有利于其在多链扩展以及被其他DeFi协议的集成;另一方面借由peUSD这种设计,Lybra可以将协议抵押品拓展到此前无法支持的价值累积型LST,从而实现了对LST的全范围覆盖;另外,储存在peUSD中的eUSD按照Lybra的计划还可对外提供闪电贷服务,为eUSD持有人获取更多收入。不过发行两个稳定币在稳定币协议中是比较少见的,会提高用户的认知门槛,并且尽管有所关联,但是peUSD和eUSD的机制相去甚远,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整体在C端的扩展;并且倘若lybra的可组合性都通过peUSD而非eUSD来实现,将会使得eUSD定位可能有些尴尬:用户持有eUSD的唯一目的是获取7.5%的稳定币收益(诸如加杠杆等其他用途都需要通过持有peUSD来实现),而这收益的来源穿透到底只有LBR的代币激励,可能会使得eUSD变成一个仅由治理代币激励来维持高息的典型Ponzi。 其次,Lybra V2对esLBR代币奖励的获取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提出了两个赏金计划——提前解锁赏金(Advanced Vesting Bounty)以及DLP赏金(DLP Bounty) 。这两项调整主要参考了诞生于Arbiturm上的借贷项目Radiant的V2版本。 在V2中,esLBR的解锁时间将会从30天延长为90天,但是允许用户提前解锁,只是需要按距完全解锁时间的长短付出25%-95%的费用,用户提前解锁esLBR的费用会成为提前解锁赏金。 DLP(Dynamic Liquidity Provisioning,动态流动性供应)赏金则要求铸造eUSD用户必须最少保持其铸造比例5%的LBR/ETH流动性供应,才可以正常获得他们的esLBR奖励。倘若铸造用户无法保持5%以上的LBR/ETH流动性,他们的esLBR会变成DLP赏金。 提前解锁赏金和DLP赏金的esLBR允许用户使用LBR/eUSD按照折扣价购买,协议收到的LBR会全部销毁,而收到的eUSD则会进入稳定基金(下文会详述)。 通过提前解锁赏金和DLP赏金,Lybra V2试图将获取协议激励与协议本身的发展更加长期地绑定。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此高的摩擦也会影响用户进入Lybra生态挖矿的意愿。 Lybra的V2另外一系列重要的改进,则是聚焦在eUSD的价格稳定上。我们上文分析过,eUSD目前生息的机制是将每天的stETH收益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成为eUSD然后再分配给全部eUSD的持有人,也就形成了对eUSD的持续购买力。在V2中,Lybra增加了如下2种手段来解决eUSD正溢价问题: 首先是设计了溢价抑制机制:当eUSD/USDC的汇率超过1.005(即溢价超过0.5%)时,协议每天stETH的收益将会改为在二级市场购买USDC并分配给eUSD持有人,这样对于eUSD的持续购买力会转移到USDC上,也就解决了eUSD正溢价的长期根源; 其次是稳定基金。稳定基金由用户使用eUSD折价购买esLBR积累而来。稳定基金储备的eUSD也可以在eUSD价格正溢价过高时来控制eUSD价格。通过溢价抑制机制以及稳定基金内储存的eUSD,eUSD正溢价问题应该会得到较好地解决,再结合刚性赎回机制为eUSD提供的价格下限,将可能实现eUSD的价格都稳定锚定。 总体而言,Lybra V2解决了目前版本中eUSD可组合性差、产品模型无法扩展到价值累积型LST以及eUSD价格正溢价难以恢复等在V1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较强,同时也试图将协议激励的LBR代币与协议的长期发展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当然这些改动会大大增加协议的复杂度,设计差异很大的两套稳定币也可能影响在用户端的拓展。同时,peUSD在可组合性的优势也会使得eUSD的定位显得有些尴尬。 总结 在同期的LSDFi新项目中,Lybra的投资背景相对较差(并未有机构投资),其融资金额50万美金也最少,关于Lybra的FUD也不断。但是在目前的LSDFi项目中,Lybra却是TVL和代币市值最高的一个,业务推进速度也最快,不止V1已经正常上线运行,V2版本也已经进入测试网阶段。这一方面体现了Lybra团队的运营和BD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本身产品力的体现。 相比其他的LSDFi稳定币协议在现有稳定币协议基础上的小修小补,Lybra真正的将LSD本身的收益分配方式玩出了新意。通过给用户提供8%左右APR的稳定币构建了一个比较稳健的需求场景,在供给端则施加控制得当的代币激励,协议得以迅速的发展起来。从稳定币持有人的视角而言,这种APR要比依赖于协议代币激励的稳定币APR更具备延续性,这也构成了Lybra长远发展的基石。 但是作为已经有2亿规模并且还力求有所突破的稳定币而言,以上还远远不够。用例拓展是目前所有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头等大事,相比FRAX、LUSD乃至规模更小的alUSD、MIM,eUSD的用例显然要少得多。倘若在后续的发展中,peUSD无法构建起更加丰富的用例,那Lybra仍然是一个挖矿游戏–尽管Lybra的挖矿游戏设计更为精巧,并且在V2中将博弈进一步复杂化。 但无论如何,Lybra Finance已经成为了目前LSDFi的中坚力量,我们拭目以待其未来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8
金色Web3.0日报 | Sei发布主网Pacific-1测试版 开放空投申领
go
lg
...
定资产:404.25亿美元 数据来源:
defillama
NFT数据 1、NFT总市值:155.21亿美元 NFT总市值、市值排名前十项目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2、24小时NFT交易量:13.21亿美元 24小时NFT交易量、交易量前十项目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3、24小时内顶级NFT 24小时内销售前十的NFT 数据来源:NFTGO 头条 Sei发布主网Pacific-1测试版,开放空投申领 8月17日消息,据官方公告,Sei 主网公开测试版 Pacific-1 现已发布,Atlantic 和空投奖励同时开放领取。用户可在空投申领页面检查资格并参与跨链空投以及 Atlantic 贡献者的奖励领取。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需将 Compass 钱包更新至最新版本 0.7.9,0.7.8 及以下版本将无法领取代币。 NFT/数字藏品热点 1.Messari:friend.tech上线至今独立买家数已超越Blur等三家头部NFT平台同期总和 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公司Messari官方发布数据显示,在Base链上发布测试版不到一周时间里,去中心化社交平台friend.tech的独立买家数量已达到2.372万个,而同期OpenSea、Blur 和 LooksRare三家头部NFT平台该指标的总和为1.89万。 此外,Messari还披露friend.tech截至目前已处理了来自2.3万名独立用户的超30万笔交易,总交易额约为1325万美元,由于friend.tech将5%交易额提供给用户,意味着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其平台用户获得的总收入已有约65万美元。 2.加密KOL zk向黄立成提议OTC购买200枚DeGods NFT并承诺锁仓六个月 8月17日消息,加密 KOL zk 在社交平台上向黄立成发出一个 DeGods NFT 购买提议,称尽管他并不喜欢黄立成,但仍愿意为 DeGods 社区挺身而出。zk 提议以场外交易 (OTC) 的方式购买 200 个 DeGods,并承诺自愿将这些 DeGods 锁仓六个月。他要求黄立成私信他所需的 ETH 金额,并明确表示只接受一个具体数字,不希望收到其他任何消息。 数据显示,DeGods地板价跌破4 ETH,目前为3.94 ETH,单日降幅达11.04%,7日降幅达54.97%。 DeFi热点 1.Solana联创Yakovenko质疑以太坊L2的可持续性 金色财经报道,Solana联合创始人之一Anatoly Yakovenko对目前集成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第2层解决方案的长期可持续性表示担忧。Yakovenko表示,由于高昂的Gas费用,这些解决方案并未按规模构建,这使得dApp难以高效运行。他进一步表示,尽管Polygon和Arbitrum等Layer-2扩展解决方案最近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它们仍然不可持续。Yakovenko发表此番言论之际,以太坊正面临拥堵、高额费用和交易时间缓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开发人员迁移到Solana等替代网络。 2.多链钱包Trust Wallet新增对Sei等区块链的支持 8月17日消息,多链钱包Trust Wallet移动端发布版本9.3,该版本新增支持Confluxe Space、Klaytn、Moonbeam、Moonriver、Sei;新增对ZKEVM、ZKSync、Celo、Moonbeam、Moonriver的支持,支持更多语言。 3.Sui主网已升级至V1.7.1版本 8月17日消息,Sui主网现已升级至V1.7.1版本,此升级包含了多项修复和优化,包括:协议版本提升至20版本,在Sui框架中新增Kiosk Extensions API和一个新的sui::kiosk_extension模块,开发者可使用该API构建自定义的Kiosk应用程序,以扩展Kiosk基本功能;为新的Narwhal领导者调度算法启用narwhal_new_leader_election_schedule标志,该算法增强了容错性并设置了恶意节点的质押阈值等。 4.Sei Labs联创:Sei是对底层基础设施的根本重写,而不是迭代 8月17日消息,Sei Labs联创Jay Jog在接受采访时,针对“是否有必要再来一个Layer1” 的问题, 他表示:“Sei是对底层基础设施的根本重写,而不是迭代。” 5.Starknet主网将于下周升级至0.12.1版本 8月17日消息,Starknet 主网将于下周升级至 0.12.1 版本,本次升级作为 Starknet 主网量子跃迁的第二阶段,旨在提高交易效率。 Starknet 表示,目前,无效交易浪费了宝贵的排序器资源而不支付费用。此次升级在排序之前添加了一个验证阶段,以尽早过滤掉无效交易。失败的交易将具有 REVERTED 状态被包含在区块中并支付费用。 游戏热点 1.AI Meta Club正式成为亚洲区块链游戏联盟 (ABGA) 白金会员 8月17日消息,据官方消息,AI Meta Club(AMC)已正式加入亚洲区块链游戏联盟 (ABGA),并获得了白金会员的身份。作为全球聚集AI和元宇宙爱好者的AI Meta Club一直致力于推动AIGC在元宇宙中的应用。 加入ABGA对于AMC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白金会员,AMC将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联盟活动、分享经验和资源,并与其他会员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AIGC和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和游戏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和发展。 免责声明:金色财经作为区块链资讯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作为实际投资建议。请大家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加息来临, BTC历史性波动来了? 埋伏牛市起飞的潜力币 !
go
lg
...
比 Polygon 还要高,而且根据
DefiLlama
MCap/TVL 比率,它目前也是最被低估的项目之一。 此外,其他链上的不少顶级协议也都在 Arbitrum 上进行了部署,因为相较于其他网络,它更快、更便宜、也更安全。而且,目前整个行业对 L2 的需求始终会存在,就我看来,Arbitrum 未来是最有能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 ETH ETH可谓是所有山寨币的领导者,你不能忽视这一点。目前,以太坊拥有最高的 TVL、最多的开发人员和最大的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在山寨币领域看到的大多数顶级项目也都是建立在它之上的。 除此之外,ETH 目前还具有通缩的代币经济学,并且那些最大的公司和银行都在其基础上发展区块链业务。根据 Ark Invest 的一份研究报告,他们认为 ETH 到 2030 年将达到 8 万美元,这将是当前价格的 40 倍。 AGIX 如果你经常关注加密领域的发展,那么你应该会知道,目前很多大型的科技公司都看好 AI 领域。而 Crypto + AI 在下一个牛市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趋势,而 SingularityNET 作为一个加密领域的 AI 服务交易平台,应该也会水涨船高。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觉得写的不错的,可以点波关注和在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加密货币的主要趋势 – 2023 年 8 月
go
lg
...
顶级区块链的 TVL 份额 资料来源:
DeFiLlama
(2023 年 7 月 31 日) 全年 DeFi 的 TVL 大幅下降,其中 7 月份以太坊的 TVL 进一步下降 12.0% 至 $22.9B。此外,各种 DeFi 协议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数千万美元的损失。由于 7000 万美元的重入攻击,Curve 的 TVL 下降了 56.6%,对依赖其流动性的协议造成了传染效应。其中包括同期下跌 58.2% 的 Convex Finance。在其他地方,Multichain 遭受了 1.3 亿美元的攻击,导致 Fantom 的 TVL 跌至 6500 万美元以下。 不可替代代币(NFT) NFT 的月交易量 资料来源:Cryptoslam(2023 年 7 月 31 日) NFT 交易量持续下降,Nansen 的 NFT-500 和 Blue-Chip-10 指数延续跌势。这一趋势与前几个月一致,7 月均创下 2022 年和 2023 年的历史新低。迄今为止,今年对于 NFT 来说是困难的一年,该行业的表现显然不佳,特别是与加密货币市值的整体增长相比。 即将举行的活动 为了帮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的 Web3 新闻,币安研究院总结了未来一个月的重大事件和代币解锁情况。密切关注区块链领域即将到来的发展。 2023 年 8 月重大事件 资料来源:币安研究院 以美元计算的最大代币解锁 资料来源:TokenUnlocks、币安研究院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金色Web3.0日报 | Binance Connect将于8月16日关闭
go
lg
...
定资产:410.82亿美元 数据来源:
defillama
NFT数据 1、NFT总市值:157.96亿美元 NFT总市值、市值排名前十项目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2、24小时NFT交易量:15.58亿美元 24小时NFT交易量、交易量前十项目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3、24小时内顶级NFT 24小时内销售前十的NFT 数据来源:NFTGO 头条 Binance Connect将于8月16日关闭 金色财经报道,Cointelegraph通过币安发言人的电子邮件证实,币安旗下受监管的加密交易服务商Binance Connect将于8月16日关闭。同一天,BNB Chain去中心化交易所Biswap在推特表示,”币安由于其提供商关闭了支持的卡支付服务,因此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于8月15日禁用 Binance Connect”。 币安发言人表示:“在币安,我们定期审查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确保我们的资源继续专注于符合我们长期战略的核心工作。在过去六年中,币安已经从一家交易所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区块链生态系统拥有多个业务线。我们不断调整和修改我们的业务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 据悉,Binance Connect于2022年3月7日推出,当时称为Bifinity,是一个法币到加密货币的支付提供商,将加密货币公司与传统金融系统连接起来。该平台推出时支持 50 种加密货币,以及Visa和Mastercard等法定支付方式,Binance Connect作为该公司自助托管 Trust 钱包的法币到加密货币入口提供商。 NFT/数字藏品热点 1.CoinGecko:在25笔最大金额NFT清算中有10笔是以BAYC为抵押品的贷款 金色财经报道,据CoinGecko统计数据,以NFT为抵押借款会带来风险,包括被清算。分析一下NFT清算的一些著名实例及其趋势。 在25笔最大金额的NFT清算中,有10笔是以Bored Ape Yacht Club(BAYC)作为抵押品的贷款。BAYC支持的10笔贷款的债务人损失总计75.4万美元。 Autoglyphs在清算量较高的NFT集合中排名第二。在前25个贷款清算损失中,Autoglyphs占据了25个最高贷款清算损失中的4个,相当于债务人损失37.2万美元(22.6%)。 Wrapped Crypto Punks也占据了25个最差贷款清算中的4个,但债务人损失较低,为17.7万美元(10.8%)。ArtBlocks紧随其后,由其策划的项目支持的贷款在最严重的清算损失中记录了16.4万美元(10.0%)。 该研究根据债务人损失考察了最差的以太坊NFT贷款清算,债务人损失是根据SnowGenesis、CoinGecko NFT和NFT价格下限数据,根据贷款债务金额与清算时的托收底价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出的。 2.麦当劳新加坡推出经典奶昔NFT系列“Grimace Digital Collectible” 金色财经报道,麦当劳新加坡公司在其官方Instagram账号宣布与Bandwagon Labs达成合作,将推出2000份基于麦当劳经典奶昔Grimace的独家数字藏品NFT系列“Grimace Digital Collectible”。据悉,该系列由艺术家Hidden Walls设计,并将通过McDonald’s Singapore应用程序进行铸造提供(预计启动时间为8月21日),每个账户仅限免费兑换一次且该NFT不能转让或交易。 3.AI Meta Club的EntryPass NFT Mint销毁代币AMC超200万 据官方消息,AI Meta Club通过AMC EntryPass(AMCEP)销毁AMC代币来铸造新的AMCEP,从而扩展整个生态人口,现在已销毁代币AMC超200万。 团队将不断优化产品,努力推动AMC俱乐部的发展,并坚持以DAO的精神治理,为AI和Metaverse的全球探索者们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平台。 4.阿迪达斯与BAPE合作推出NFT版本球鞋 金色财经报道,服装品牌Adidas Originals和BAPE推出了Triple-WhiteForum 84 BAPE Low限量版合作运动鞋,该鞋款将被拍卖,并搭配可在虚拟宇宙中穿着的“数字双胞胎”NFT版本球鞋。 在Adidas///Studio(三条纹工作室)的支持下,拍卖将通过Adidas Collect平台围绕可兑换的NFT进行。该运动鞋通过鞋面外侧的流星图案和金属银箔浮雕的“ABathing Ape”标志来体现BAPE的标志。每双鞋都配备了NFC芯片,放置在左鞋舌中,拥有者可以在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时获取基于NFT的真品证书。 DeFi热点 1.Scopescan新增Polygon网络 8月16日消息,Scopescan发布公告,已上线Polygon网络,可进行地址跟踪、交易信号获取、实体追踪等功能。 2.Solana基金会战略主管:Solana的MEV更像高频交易 金色财经报道,Solana基金会战略主管Austin Federa在Bankless播客中解析了Solana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他表示,Solana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与传统金融市场一样快的全球状态机。Solana采用单层网络架构,相比以太坊的多层架构,可以实现更高速度和更低费用。Solana使用权益证明机制。SOL用于网络抵押和支付手续费,类似以太坊。Solana通胀率逐年递减,以平衡通胀压力和奖励激励。Solana利用技术如QUIC、本地费用市场等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Solana的MEV更像高频交易,时效性强。以太坊MEV则更持久、金额更大。权益加权机制和JudoSoul代币让Solana用户可以分享MEV收益。 3.派盾:SwirlLend部署者地址已将部分资金跨入以太坊主网 8月16日消息,据派盾监测,SwirlLend部署者地址已将价值28.9万美元的代币从Base跨入以太坊主网。此外,SwirlLend协议在Linea网络也遭rug,且已将94枚ETH跨入以太坊主网。 截止发稿,部署者地址在以太坊上的资金余额为165.6ETH以及32,641枚USDC。 金色财经此前消息,Base生态借贷协议SwirlLend疑似跑路,TVL已从78.4万美元跌至49.2美元,此外,该协议官方推特也已注销。 4.BNB Chain:opBNB主网已向基础设施提供商开放 金色财经报道,BNB Chain称,opBNB主网已向基础设施提供商开放,离公开opBNB主网启动又近了一步。 5.Base生态借贷协议SwirlLend疑似跑路,协议代币和TVL已接近归零 8月16日消息,据
DefiLlama
数据信息,Base生态借贷协议SwirlLend TVL已从78.4万美元跌至49.2美元,此外,该协议官方推特也已注销。据链上信息显示,SwirlLend协议代币SWI价格也于今晨10时跌至接近归零。 元宇宙热点 1.浙江青田出台县级元宇宙产业发展新政 金色财经报道,浙江省青田县发布《关于加快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0条政策包含租金支持、算力合作、项目引进、创业安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应用场景等方面。 根据《意见》,青田将对入驻华侨总部大楼、青创大厦以及青田在外飞地等招商平台的元宇宙企业,按照政策分档给予100%、70%、60%、50%的租金补助。元宇宙企业(不含贸易类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3亿元的,分别给予20万元、60万元、 15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补助。青田还将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企业在青田开展算力合作。 免责声明:金色财经作为区块链资讯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作为实际投资建议。请大家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6
金色观察 | 首月TVL破2亿 新老项目为何都爱Base链?
go
lg
...
数据均取得亮眼数据,截止发文,其已位列
DeFiLlama
公链TVL排行榜第15位。与同期宣布主网上线的其它L2 网络如Starknet v0.12.0、Linea、Scroll、Mantle等相比,Base 的表现不可谓不惊艳。 然而,Base 起航以来也并非一帆风顺,BALD Rug、LeetSwap与RocketSwap遭受攻击、中心化质疑等事件相继发生。不过,这些依然挡不住新老项目对Base 的偏爱。 刨除其强大的背景靠山外,已经明确表明不发币的Base究竟还有哪儿些魅力点?未来这条L2 网络会继续再迈步向前吗? 一、欣欣向荣的Base 链及其生态 Base主网上线之初,其生态系统中就聚集了100多个Dapp和服务提供商。而仅一个月时间,项目数就已增至150多个,其各项链上数据也接连取得新高。 据L2BEAT最新数据显示,Base链上TVL 已达2.3亿美元,近7日涨幅69.51%,位列当前以太坊Layer 2区块链锁仓量第五位。 另据Dune Analytics数据显示,Base主网在8月10日当天的日活跃用户突破10万,达到13.6万,总活跃用户量突破100万。此外,其链上总交易量接近750万笔,gas费用达到850.33 ETH。 作为热门L2 网络,尤其是有着Coinbase这一强大背书,吸引了一众区块链行业圈内圈外知名项目。并且,借着Base主网上线的热度,不少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金色财经不完全统计,部署或集成至Base主网上的老牌区块链项目有Compound、Uniswap、Aragon、0x Swap、YGG、Balancer、Chainlink、Stargate、Stargate、OpenSea等等。可以看出,对Base有意愿的项目类别众多,且大都为区块链行业蓝筹。 其中,据
DefiLlama
数据,Uniswap在8月14日于Base链上实现4312万美元成交额,这无疑为其原本低迷的币价行情增添了新的上涨可能。 而新近在Binance上线的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CyberConnect也及时部署在了Base主网上,其它较新的项目还有NFT铸造平台Manifold、数字资产平台Fireblocks、Web3信息分发协议RSS3等等。 尤其更能体现Base出圈度和被认可的事件要数与传统行业知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合作。 8月14日,可口可乐宣布在Base上发行系列NFT,该系列将世界名画与可口可乐标志性瓶身相结合。截至发稿时,已铸造近6万件NFT,收入已超45万美元。 二、事故频发、争议不断 树大招风,Base 建设初期就备受瞩目。而主网上线,无论是面向开发者还是全面开放期间,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质疑。 7月底,Base 上 Meme 龙头 BALD一日暴涨千倍。据DEXScreener 数据显示,该项目在不到 24 小时内 FDV 已超四千万美元,流动性达到 1560 万美元。 然而仅仅在接下来的一天,BALD 的部署者就撤除了 1 万枚 ETH 和 2.24 亿枚 BALD 流动性。几乎是在一两分钟内,BALD 的价格从 0.09 美元下跌至 0.02 美元附近,跌逾 85% 以上,此后更是无限归零。 由于 Base 主网尚未正式对公众发布,所以基于 Base 网络发布的 BALD 代币目前只能流入而不能流出,但项目方可以自由提取。 因此当BALD跑路事件发生后,直接引发了许多加密投资者和支持者的愤怒和失望。甚至有观点认为,尽管Base刚刚上线,但前景恐怕也不会太光明。 此事件连带造成 Base上另一个DEX 项目LeetSwap TVL 跌至 420 万美元。更为凑巧的是,同一天内,LeetSwap 中的 axlUSD/WETH 池遭遇价格操控攻击,损失金额约 62 万美元。随后,LeetSwap 的一交易对流动性被移除,代币 LEET 价格瞬时归零。 而在Base主网面向公众开放后,也依然发生了项目遭遇黑客攻击或者Rug Pull嫌疑事件。 8月15日,RocketSwap 遭遇黑客攻击,损失 471 枚 ETH。由于部署者私钥泄露,导致Base链上部署的farm合约中的资产转移至攻击者账户中,目前该资金存放在攻击者账户及其创建的uniswap V2 LoveRCKT池子中。 此后一天,另一借贷协议SwirlLend TVL疑似跑路,其TVL从78.4万美元跌至49.2美元,并且其官方推特已注销。另据链上信息显示,其代币SWI价格也于跌至接近归零。 对于长期以来社区成员对Base链上的项目事故情况及其本身偏中心化的运作模式发起的质疑,Coinbase 协议负责人 Jesse Pollak 也不得不回应称,Base 是无准入的,并且 Coinbase 没有对合约的单方面控制权,也没有能力冻结该网络上的资金。 三、青睐原因 Base 网络有着Coinbase 作为强大靠山,同时采用OP Stack技术,这两点已是为社区成员所熟知的优势。 其它L2 网络如Starknet v0.12.0、Linea、Scroll、Mantle等,也各自有着闪光点。但作为同一时期段宣布主网上线的公链,截至目前, Base的表现可谓遥遥领先。那么,明确表明不发币的Base究竟为何还能如此显眼? 1、爆款项目引入庞大流量 尽管此前BALD发生跑路给Base带来恶劣影响,但一日千倍的财富效应依然吸引了众多用户。这些人试图继续挖掘Base链上其它Meme币种,寻找到下一个金狗。 上文提到的leetswap平台,其原生token LEET在BALD的带动下涨幅也超过了10倍。 而就在8月11日,Base链上的web3社交项目Friend.tech火爆出圈,当日交易额超2000 ETH。 Friend.tech是一个仅限邀请加入的Base原生web3社交dApp,它允许用户买卖相关Twitter(现更名为 X)账户的“股份”,获取与其直接对话的权利,并且还有可以从中获利的可能性。 作为主网上线不久的L2 网络,Base 生态就已有两个出圈项目,那么自然未来的爆款更加值得期待。 2、丰富的生态系统 上文提到,在Base主网上线之初生态系统中就有100多个Dapp和服务提供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数字已扩展到150多个。除了其链上持续构建项目的开发团队外,不少老牌区块链项目也纷纷选择部署协议。 对于Base生态,金色财经精心筛选了值得关注的多个赛道项目,并且会持续更新发布。 3、多样的营销方式 8月10日,在Base主网面向公众开放的同一时间,其Onchain Summer活动也同步开启。作为Base官方举办的链上活动,仅支持的项目方就多达50个,并且为活动中的贡献者设置了 100 ETH的奖励资金。 Onchain Summer活动持续时间久,从8月10日开始直至月底,为用户参与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此外,活动内容涉及广泛,包括链上夏日艺术创作活动 、构建工具和基础设施 、构建应用: ERC 4337 和账户抽象方向 、视频竞赛等。 除了Onchain Summer活动外,Base还启动了第二轮Prop House资助,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在Base上构建的新协议、工具与基础设施等。 结语 目前, Base 无论是整体的链上数据表现还是市场关注度都是空前的高涨。这也让此前一部分不看好 Base 的人产生了态度转变,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在已经爆发的L2扩容之战中,Base 逐渐有了争霸的潜质和苗头。 但作为主网上线时间尚短的公链,其依然有待时间的检验。CZ此前也表示,不认为Base链是个威胁。所以,Base要想在L2赛道笑到最后,还是得看其项目生态能够诞生多少王牌应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6
RWA今年为何突然火起来 玩家都有哪些?
go
lg
...
话题,被认为是推动新牛市的引擎。根据
defillama
数据,超过 20 个 Rwa 赛道项目,TVL 超过 10 亿美元,在 DeFi 市场排名第 10。 数据来源: https: //
defillama.com
/categories RWA为何突然火了? 4 月份左右,RWA 开始在 Web3 和加密货币市场引起关注,到 7 月和 8 月已广为人知。 其实RWA并不新鲜,如果你是老玩家,你一定听说过“资产链”这个词。在2017-2018年的公链热潮中,很多创业者已经认识到房地产、艺术品或者证券正在被映射到链上。遗憾的是,随着市场进入熊市,加上这些团队本身的不成熟,赛道并没有产生影响。到了2018-2019年,合规开始引起玩家的关注,STO的概念和众多打着“链变”旗号的项目也随之结束。 “链上资产”为何今年换了新词又重新火起来? 首先,Web3需要新的叙述。我们伪造了 Luna 雷暴、FTX 关闭、GameFi 赛道、DeFi 和 NFT 哑火、上半年火爆的 BRC20 灭火等一系列事件联动,自然会想:接下来的方向在哪里?市场? 其次,加密货币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流动性密切相关。回顾2020年的DeFi之夏,本质上是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排水和降息,传统市场向市场溢出天,导致短暂的繁荣。 Coingecko数据显示,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USDT、USDC、DAI等稳定币市场从不足5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600亿美元。在 DeFi 协议期间,TVL 从不到 10 亿美元增加到 3000 亿美元。 数据来源: https: //
defillama.com
/ 随着美联储于 2022 年 3 月启动加息,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1 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已超过 5%,远高于加密市场上的 DeFi 收益率,也远高于以太坊的 LSD 收益率。研究人员表示,预计 EtherPlace 质押收益率将在年底前降至 3%,之后可能跌至 1% 以下。 数据来源:https ://cn.investing.com/rates-bonds/us-1-year-bond-yield-streaming-chart 数据来源: https: //lido.fi/ethereum 与传统世界利率相比,加密货币市场利率较低,促使企业家重新夺回资产链叙事。 RWA 玩家有哪些? 这轮玩家比 MakerDAO 更早为人所知、做事更早,早在 2020 年就尝试将房地产、太阳能发电厂等实物资产代币化,但规模一直较小,基本都是数千万美元。在 MakerDao 意识到美国债务之前,Rwa 的规模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根据makerburn数据,MakerDao的RWA规模已超过24亿美元,创造了超过9000万美元的收入。 数据来源: https: //makerburn.com/#/rundown 好处显着,对 DAI 持有者来说也有好处。MakerDAO 今年多次上调 DSR(DAI 存款利率),先是从 1% 上调至 3.49%,最近直接上调至 8%,远高于美债收益率。在高存款利率的推动下,MakerDAO 的存款规模大幅增加。 除了 MakerDAO 之外,Rwa 赛道上还有很多玩家,例如 Maple Finance、Opentrade、Ondo Finance 和 RWA Finance 等。 其中,RWA Finance是一个创新投资平台,提供以现实世界黄金资产为支持的DeFi投资协议。用户可以存入 USDT、享受每周投资回报、赎回到期 USDT 本金或恢复。与以往的 DeFi 交易主要由项目方补贴或其他用户投资融资且 APY 难以维持不同,RWA Finance 的所有收益均来自稳定且更可持续的现实世界资产。 RWA Finance打破了加密货币游戏的庞氏骗局,现实世界的资产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和代币化。这为投资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加透明、便捷、高效的参与资产投资和交易的方式。投资者不再受传统金融市场开放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产交易,为全球资本流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当然,RWA Finance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需要解决许多法律、监管和技术问题,以确保代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此外,去中心化金融领域还存在安全问题、情报合约漏洞以及持续的技术和安全改进等风险。合规方面,RWA Finance拥有相应合规牌照,并与专业合规机构合作,打通投融资渠道。在安全方面,RWA Finance 团队成员多年来一直深耕区块链和 DeFi,代码经过安全审计师审核。同时,用户的资产在链上透明、清晰可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6
卡尔达诺 (ADA) 总锁定价值在 2023 年增长 250%:价格能赶上吗?
go
lg
...
生态系统却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据
DeFillama
称,尽管最近存在监管争议,卡尔达诺 TVL 在 2023 年下半年继续蓬勃发展。截至 8 月 15 日,卡尔达诺 TVL 目前为 1.7783 亿美元,相当于 2023 年增长 250%。 TVL 代表“锁定总价值”。它本质上是指当前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生态系统中持有和使用的资产总量。 TVL 是整体经济活动和建立在卡尔达诺区块链网络之上的项目潜在价值的主要指标。 虽然它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原生代币的短期价格走势,但 TVL 的上升趋势表明采用率的基本增长。 在适当的背景下,2023 年 6 月,当 SEC 在针对币安和Coinbase的诉讼中将ADA 列为证券时,价格下跌了 42%,跌至 0.26 美元。 但是,如上所示,自那次里程碑事件以来,卡尔达诺 TVL 继续蓬勃发展。价格和 TVL 之间的这种正背离表明了持续的网络需求,并肯定了卡尔达诺生态系统的基本效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 TVL 继续增长,随着监管斗争的继续,它可以向投资者保证 ADA 的长期生存能力。 ADA 长期投资者保持弹性 此外,链上所有权指标显示卡尔达诺的长期投资者仍然保持积极态度。IntoTheBlock的余额按持有时间数据显示,在 6 月 5 日 SEC 对币安提出指控之前 。 长期投资者持有流通中 ADA 币总量的 27.71%。截至 8 月 15 日撰写本文时,他们的持股比例目前为 31.86%。 这表明自监管FUD出现以来,卡尔达诺的长期投资者已将 ADA 的股份增加了 4% 。 持有币至少一年的钱包地址被视为长期持有者。由于他们抛售所持股份的频率较低,长期投资者余额的增加通常是一个看涨信号。 总之,在长期价格下跌趋势期间,TVL 的增长和长期持有代币的增加表明,卡尔达诺投资者有意在生态系统内进行整合和多元化,而不是退出。 因此,卡尔达诺 TVL 增长的积极影响可能有助于 ADA 价格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保持 0.25 美元的关键支撑位。 ADA 价格预测:诉讼前盘整于 0.25 美元上方 虽然 Cardano 团队和社区仍然对法院的有利判决抱有希望,但 TVL 增长的剩余需求可能会帮助 ADA 保持 0.25 美元的支撑位。 资金流入/流出 (IOMAP) 数据显示了当前卡尔达诺持有者在 20% 价格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它验证了 ADA 价格将在未来几周内巩固在 0.25 美元上方的预测。 显然,40,920 名持有者以 0.27 美元的最低价格购买了 19 亿枚 ADA 币。如果他们如预期那样坚守阵地,可能会引发价格立即反弹。 但是,即使该支撑位未能守住,下一个 0.26 美元的供应墙也可能有助于防止恐慌性抛售。 不过,如果监管压力消退,TLV 的增长将推动 ADA 价格升至 0.35 美元。然而,如上所示,121,000 个地址集群以 0.32 美元的最高价格购买了 11.4 亿个卡尔达诺币。空头可能会在该区域建立抛售墙,试图迫使价格下跌。 但如果该阻力位无法守住,ADA 可能会升至 0.35 美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6
Mint Ventures:中短期RWA唯一正解 Web3国债业务漫谈
go
lg
...
管领域的创新。 来源:https://
defillama.com
/stablecoins 目前最典型的例子是 MakerDAO。在市场熊市、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之后,MakerDAO 将美债纳入投资范围,在进入 2023 年之后,MakerDAO 的盈利水平出现了大幅改善。 来源:https://dune.com/SebVentures/maker—accounting_1 因此,有理由相信,其他 DeFi 项目在看到 MakerDAO 的「示范」之后,也会希望能通过 RWA 等更加多元的策略改善项目盈利。特别是在熊市中,RWA 能为项目的稳定运营提供稳健且充足的收入来源。 国债 RWA 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债 RWA,主要出现了 5 种业务模式,即:代销模式,平台模式、基建模式、自营模式和混合模式。 代销模式,既不直接参与到底层资产的封装环节,也不提供用户 KYC 服务,主要是通过加密原生的方式获客,侧重点在于商务营销、资金的获取、生态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代表项目是 TProtocol 等。这一类项目,与日常使用的 Aave、Compound 等基础架构并没有差异,往往是通过建立资金池的形式获得流动性,然后将用户的资金汇聚在一起,然后由单一的借款人借出资金,购买美债等底层资产。 平台模式,即项目方只提供上链、销售、KYC 等一系列服务方案,但不亲自下场封装资产。代表项目是 Desmo Labs 等。这一类项目一般提供 3 类服务:(1)资产/权益 token 化的服务;(2)链上可验证信息服务;(3)用户 KYC 服务等。这类型项目理论上可以协助封装任何一类来自于传统市场的资产/权益,不局限于国债 RWA,在商业上更贴近于互联网平台的模式。想在这个赛道中脱颖而出,需要考虑项目方本身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易用性,还要考量项目方获客能力。 基建模式,即提供 RWA 上链、资产购买、资产管理等服务,但自身不直接接触 C 端/B 端购买国债的用户。代表项目包括 Centrifuge、Monetalis Group 等。 自营模式,即项目方自己寻找相应的资产,和外部合作方一起建立业务架构,做好资产的风险隔离,并将资产/权益代币化。目前这类型模式的项目较多,比如 MakerDAO、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Frax Finance 等。这一类模式,相对于前两种模式的链下业务复杂程度较高,在法务、公司业务架构的建立、资产与合作方的选择方面都需要投入精力。不过,这类型项目的一个重要优点也来源于此:底层资产相对可控,项目方有能力主动管理风险。 混合模式,即可以是上述 4 种模式的综合。这类型的项目,可自己提供相应的如上链、KYC 等服务,同时也会自己寻找资产,直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投资机会。这类型项目的代表是 Fortunafi。以 Fortunafi 为例,它自身提供 4 类服务:(1)Access Capital,即向融资方提供资金获取的途径;(2)Earn Yield,即已经封装好的资产,用户在完成 KYC 后可以直接投资;(3)Protocol Services,即向其他协议提供治理、国库管理等服务;(4)whitelabeled products,即提供 RWA 的上链全流程服务。当然,这类型项目的 RWA 服务并不局限在国债,也可以提供其他资产的上链封装服务。 当然,除了以上 5 种模式之外,还存在服务于 RWA 的 DEX 等更加纯粹的交易类基础设施,例如DigiFT等。不过这类型项目不参与底层资产的筛选、上链、销售等环节,在这里不进行过多赘述。 资产端:底层资产与资产端架构 底层资产 目前市场中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美债 ETF。采用这类型底层资产的项目包括 Backed Finance、Swarm、MakerDAO 和 ARKS Labs 等。采用这类型方案的优势在于简单:底层资产的管理问题交给了 ETF 的发行方和管理方,包括流动性、债券的滚动续作问题,都不用这类型项目的项目方亲自管理。美债 ETF 目前还没有出现过重大风险问题,所以对于这类型项目方而言,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操作风险也不用特别担心,只需要将市面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纳入即可。 (2)美国国债。采用这类型底层资产的项目包括 OpenEden、TrueFi、Matrixdock 等。这类型项目往往选择较短期的美债,在流动性上也与现金等无异。但是,由于是项目直接寻找合作的委托方,这类型项目本身需要承担资产管理相关的风险,挑选到合适的合作方非常重要。 (3)美国国债(US Treasury Debt)、美国政府机构债券(US Government Agency Debt)、现金/逆回购(Repurchase Agreements)三类资产的组合。采用这类型底层资产的项目包括 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Superstate Trust、TProtocol、Arca Labs、Maple Finance 等。同样的,这类型的项目,会将底层资产的管理问题,委托给专业的管理人进行管理,底层资产的续作、流动性问题,都将与项目方直接相关。在操作层面上,一旦项目方没有挑选到足够优质的管理方,则可能会出现问题。 费用结构 以上讨论的 3 种底层资产,导致的费用结构也不太一样。我们在不考虑链上交易导致的 gas fee 的情况下,其主要费率架构如下图: 由于美债 ETF 类的管理交由了 ETF 管理方,所以主要的费用问题来自于铸造和赎回环节,这个环节的费率往往在 0.05% -0.5% 左右;后两者因为涉及到底层资产的管理等方面,所以新增了管理和交易费用,管理费用的成本大约为 0.3% -0.5% ,交易费用则是银行的转账费用等各方面,费率也在 0.2% 左右。 资产业务架构 底层资产方面的不同,也会影响整个业务逻辑架构。当前市场中存在以下几类: (1)信托架构:目前采用这个方案的项目包括 MakerDAO 等。 来源:https://forum.makerdao.com/t/mip65-clydesdale-governance-framework-setup/16565 信托运行机制是由发起人将资产转让给 SPV 成立信托关系,发起人获得信托收益权,然后发起人再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普通投资者。在以 MakerDAO 的美债 RWA 架构为例,包括了管理人、审计等多种角色,但链下的业务架构,一部分由 Monetalis Group 搭建。相应的资产购买、定期报告、上链,均由 Monetalis Group 完成。在这种架构中,MakerDAO 通过治理来影响规模、底层资产的购买等细节。 (2)有限合伙 SPV 业务架构:目前 Maple Finance、Matrixdock 等项目采用了这类型的业务架构。项目放会参与到资产的寻找、流动性的获取这个流程中去。 SPV,即「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的载体。SPV 的主要职能是在资产证券化/资产购买的过程中,向投资者融资。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破产风险隔离。严格来说,上述第一种信托架构也可以算是一种 SPV 架构。现在的 SPV 发展已经愈发成熟,除了破产风险隔离之外,还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 简化财务管理流程,摆脱传统公司业务架构中财务流程牵扯部门过多、业务流不清晰的问题; · 方便穿透管理,一般情况下,单个 SPV 对应单个项目/资产,这可能规避掉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一家商业银行内,投资者想穿透式了解底层资产的状况有一定难度,因为银行不会披露过多细节,这类型的信息可能只是在银行内部用的管理会计层面才会披露。以个人住房贷款,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年度报告中,不会披露这类型贷款的特点,更别说具体到单个债务人的信息。但是如果将个人住房贷款打包放在 SPV 里面,就要更加详细地披露贷款的信息,比如年限、利率、抵押物、贷款金额,有时候会细化到单笔贷款的具体信息。这样的话,SPV 能提供的信息就丰富很多了; · 降低税费,对于某些底层资产,SPV 的税费标准更低。 来源:https://downloads.eth.maple.finance/docs/legal/abe08ded-5d07-42c f-b 435-a 0 d 8 d 8156 ca 5/Cash_Mngt_T&C.pdf 在这个业务架构中有两层结构: 第一层,用户与 SPV:用户直接拿到的其实是 SPV 的债权,用户的收益得到保证的前提是 SPV 能够按时履约; 第二层,SPV 与商业银行:SPV 会参与到国债市场中,也会参与到银行间市场进行逆回购等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银行之间的逆回购发生违约,则可能会比直接持有美国国债有更大的风险。 另外,在这个架构中用户所面临的风险会多一层:即 SPV 本身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 ARKS Labs 把上面的业务架构做了一个拓展:在一个大业务架构中嵌套小的 SPV,这可以实现业务规模的可扩展性,未来在增加新的底层资产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这和之前在《RWA 漫谈:底层资产、业务结构和发展路径》中提到的 MakerDAO 的架构非常类似。 来源:ARKS Labs (3)借贷平台+SPV 架构:目前 TProtocol 采用了这类型的业务架构。相较于上面提到的第二种 SPV 业务架构的区别在于,第二种 SPV 业务架构中,SPV 的相关方之一是项目方,项目方会参与到资产的寻找和封装环节中去。而在 TProtocol 中,SPV 并不与 TProtocol 相关,而是 RWA 资产的发起方。 以下图为例,SPV 的发起方,可以是不同的机构,后续的上链服务商、资产经纪商也可以不同。TProtocol 的业务机构更加灵活,但这并非没有成本:随着合作方越来越多,SPV 后续的管控,包括对于服务商的检查和管理能力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4)基金份额链上化:与传统基金购买的策略相似,需要知道详细的购买人的信息等与地址一一对应。目前 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 采用了这样的业务架构。这类型的项目,更像是过去常说的「链改」,即项目方将链下的资产、购买人信息上链,未来的转账信息也将以簿记方式记录后,在区块链上再次记录。 虽然现阶段 RWA 赛道处于早期,用户和资金规模对于业务架构的要求并不高,但随着国债 RWA 的价值逐渐被投资者认可,架构的「可扩展性」就变得非常重要,能不能及时封装新的资产、接入更多的链下服务商可能是在赛道快速发展阶段的胜负手。 用户端:KYC 与其他要求 由于底层资产和业务架构的不同,项目方对于用户端的要求也出现了区别。当前,主要区别存在 3 方面: (1)起投资金门槛:以 MakerDAO、ARKS Labs、TProtocol 为首的项目,并没有设定用户的起投金额限制,但 Maple Finance、TrueFi、Arca Labs、Backed Finance 等项目,则设定了明确的起投金额限制。「无起投金额限制」更加贴合当前 DeFi 用户的习惯,部分起投金额在 1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则主要针对于较高净值的用户。 (2)KYC 要求:根据 KYC 的难度,可分为 3 类:无 KYC 项目,例如 Flux Finance、ARKS Labs 和 TProtocol;轻量级 KYC,如 Desmo Labs,只需要上传护照等信息;重度 KYC,如 OpenEden、Ondo Finance、Maple Finance、Matrixdock 等,需要提交比肩传统金融行业的 KYC 信息。较高的 KYC 门槛,不仅仅在传统金融行业意味着门槛,对于现阶段的 DeFi 用户来说更是不好接受。 (3)其他要求:部分项目还将自己的投资者限定一些地区之外,比如只服务非美国用户,或只服务非美国、非新加坡、非香港地区用户。这类型的限制一般通过限定 IP 地址来实现。 部分项目对于用户的要求,比如 KYC 和地区限定,往往通过第三方的 KYC 服务商来进行检验,项目方并不直接参与到 KYC 的审核流程中。 收益分配策略与可组合性 收益分配策略 目前市场中主要存在两种收益分配策略: 第一种策略最为常见,即直接通过债权关系分配。不论用户持有的是 SPV 债权,还是通过其他架构获得国债 ETF、国债等,最终用户可以拿到国债产生的绝大部分收益。刨除在铸造和销毁,以及中介机构所赚取的收益之外,用户大概可以获得 4 个百分点左右的净收益。 这样的收益分配方式非常类似于 LSD:质押收益大部分返还给用户,只扣除一部分手续费。 第二种策略目前只出现在 MakerDAO 这个项目中,即通过存款利率的方式。由于用户的资金不直接对应底层资产,MakerDAO 使用类似于商业银行息差模式:在资产端,将资产投入 RWA 等目前相对高收益的资产中;在负债端,通过 DSR 来调节用户获取的收益。截至目前,DSR 已经进行了 4 次调节,分别是:(1)从 1% 调整至 3.49% ;(2)从 3.49% 调整至 3.19% ;(3)从 3.19% 调整至 8% ;(4)从 8% 下调至 5% 。 这种策略给了项目团队更大的灵活度,但坏处可能也显而易见:用户对于未来收益率缺乏一个更加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来是国债 RWA,用户直接理解应该是获得了近似于国债收益率的收益水平,但是通过货币政策,比如最近 MakerDAO 把超额收益给存款用户了,导致飙升到了 8% ,后面如果存款用户增加到足够多的数量,收益率又会下降至美债收益率附近,这种波动对于希望收益率水平稳定的投资者不算友好。 对于国债类 RWA 的收益率,明确清晰的「可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第一种收益分配策略,可能优于第二种策略。不过一旦采用第二种策略的项目明确了锚定国债收益率,那么两者从收益率的角度看,就不存在什么区别了。 可组合性 由于 KYC 的要求,让国债 RWA 的代币在可组合性上也出现了分化: 部分严格 KYC 资质的项目,例如 Ondo Finance、Matrixdock、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 等,因为有对地址进行白名单限制,所以即便在链上存在相应的代币交易池,也无法做到无需准入让用户随意交易。这类型的项目,除非能让底层资产的规模足够大,否则想得到众多 DeFi 项目的支持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可组合性,难度较大。 而无需 KYC 的项目当前不存在可组合性上的难度,唯一限制这类型项目可组合性的,则是项目本身的商务资源、BD 能力、项目本身的规模等因素。 总结 通过梳理以上国债 RWA 项目,我们可以模糊地看到这类项目在中短期内可能胜出的业务模式: 底层资产:采用国债 ETF 可能是一个相对取巧的方式,将流动性管理等问题交给了传统金融领域的巨头来操作。如果是直接购买美债或混合类资产,则考验项目方自身挑选合作方的能力; 业务架构:已经存在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以套用,最好其可扩展性较强,方便更快扩充规模,以及在未来纳入新的资产品类; 用户端:中短期来看,无需 KYC、无资金门槛要求的项目的用户群体更加广泛。未来若监管强制要求需要 KYC,轻量级 KYC 项目则可能会成为较主流的方案; 收益分配:为了让国债 RWA 的投资者对于收益率的预期更稳更放心,最佳方案是项目提供给用户的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保持比率的一致; 可组合性:在监管尚未对链上 RWA 资产的访问许可做限制之前,尽可能拓展用户国债 RWA 代币的使用场景,是各个项目方能在中长期内获得更大业务体量的重要因素。 中长期的竞争,或许会由于监管越来越深度的介入,某些轻量级 KYC 的项目可能拥有更大的机会。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6
上一页
1
•••
88
89
90
91
92
•••
14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