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9月9日上市公司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的表观半衰期 华海药业:子公司通过美国
FDA
现场检查 恒瑞医药: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软胶囊获批上市 帝欧家居:证券简称变更为“帝欧水华” 亚太股份:收到制动器及EPB项目定点通知 大北农:控股子公司大豆产品获批阿根廷种植许可 东珠生态:筹划收购凯睿星通89.49%股份 股票复牌 中际旭创:全资子公司拟2000万元参与投资乾融园丰基金 【业绩】 雅居乐集团:8月预售金额合计约5.8亿元 旭辉控股集团:8月合同销售金额9.6亿元 中原高速:8月份通行费收入约为4.44亿元 天康生物:8月销售生猪收入3.8亿元 环比增长13.43% 民和股份:8月销售商品代鸡苗收入8640.9万元 环比增长108.92% 晓鸣股份:8月销售鸡产品收入7990.41万元 环比增长6.34% 【增减持】 深科达:周尔清拟增持288-400万元
lg
...
金融界
09-09 21:00
A股头条:卫星互联网牌照颁发!中芯国际复牌,完全控股重要晶圆厂;涨幅38%!现货黄金年内累计大涨1000美元/盎司
go
lg
...
新业态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药品获美国
FDA
临床试验批准 ST华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解除留置并变更为责令候查 金鸿顺:股东高德投资拟将公司13%股份协议转让给紫薇忠正 华友钴业:拟将BCM公司25%股权转让给丰田通商 珠江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海澜之家: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德必集团: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17.99元/股 春兴精工:控股股东所持部分公司股份将进行二次公开拍卖 康恩贝: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获药品注册证书 东方明珠:拟投资不超5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 受让超聚变公司股权 长川科技:拟将持有科为升100%的股权 华大九天: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97.43元/股 正裕工业:拟设立控股子公司 加强在具身智能及工业领域战略布局 海康威视:完成6832.68万股股份注销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5.04亿元矿建工程 成都华微:签订1.05亿元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等产品采购框架协议 地铁设计:联合体签署越南胡志明市轨道交通总体总包设计项目 林洋能源:与澳洲兰吉尔签订约3.83亿元智能电表供货合同 联得装备:成为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 安徽建工:近日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拟中标3个项目 【业绩】 舜宇光学科技:8月手机镜头出货量环比上升17% 丘钛科技:8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40.2% 保利置业集团:8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1亿元 新城控股:8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5.76亿元,销售面积约19.88万平方米 益生股份:8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2.14亿元 环比增长112.77% 正邦科技:8月销售生猪66.97万头 同比上升141.79% 大北农:8月生猪销售收入合计为11.21亿元 唐人神:8月生猪销售收入合计6.82亿元 环比上升15.72% 立华股份:8月销售肉鸡收入13.2亿元 环比增长27.66% 湘佳股份:8月销售活禽收入7458.79万元 金龙汽车:8月客车销售量4074辆,同比增加23.6% 龙源电力:8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527.33万兆瓦时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世昌股份(北交所) 申购代码:920022 股票代码:920022 发行价格:10.90 发行市盈率:10.32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09-09 07:50
9月8日上市公司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新业态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药品获美国
FDA
临床试验批准 ST华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解除留置并变更为责令候查 金鸿顺:股东高德投资拟将公司13%股份协议转让给紫薇忠正 华友钴业:拟将BCM公司25%股权转让给丰田通商 珠江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海澜之家: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德必集团: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17.99元/股 春兴精工:控股股东所持部分公司股份将进行二次公开拍卖 康恩贝: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获药品注册证书 东方明珠:拟投资不超5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 受让超聚变公司股权 长川科技:拟将持有科为升100%的股权 华大九天: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97.43元/股 正裕工业:拟设立控股子公司 加强在具身智能及工业领域战略布局 海康威视:完成6832.68万股股份注销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5.04亿元矿建工程 成都华微:签订1.05亿元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等产品采购框架协议 地铁设计:联合体签署越南胡志明市轨道交通总体总包设计项目 林洋能源:与澳洲兰吉尔签订约3.83亿元智能电表供货合同 联得装备:成为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 安徽建工:近日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拟中标3个项目 【业绩】 舜宇光学科技:8月手机镜头出货量环比上升17% 丘钛科技:8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40.2% 保利置业集团:8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1亿元 新城控股:8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5.76亿元,销售面积约19.88万平方米 益生股份:8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2.14亿元 环比增长112.77% 正邦科技:8月销售生猪66.97万头 同比上升141.79% 大北农:8月生猪销售收入合计为11.21亿元 唐人神:8月生猪销售收入合计6.82亿元 环比上升15.72% 立华股份:8月销售肉鸡收入13.2亿元 环比增长27.66% 湘佳股份:8月销售活禽收入7458.79万元 金龙汽车:8月客车销售量4074辆,同比增加23.6% 龙源电力:8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527.33万兆瓦时
lg
...
金融界
09-08 21:00
甫康生物冲击港股IPO,药明生物参投,已商业化产品市场空间有限
go
lg
...
。 CVL218已于2023年2月获得
FDA
授予的胆管癌孤儿药资格,并于2024年8月获得治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 截至2025年4月,中国共有5个PARP抑制剂获批上市。 主要产品——CVL006和CVL237 CVL006(抗PD-L1/VEGF 注射剂,25mg/ml)是一款同时靶向PD-L1和VEGF 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临床潜力。 CVL237是一款高选择性PI3Kβ/δ 双重抑制剂,通过精准阻断PI3Kβ/δ 信号通路,在治疗PTEN缺失实体瘤及BTK耐药肿瘤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2025年5月,甫康生物获得PD1联合CVL237治疗PTEN 缺失实体瘤的II 期IND 批件,将与复宏汉霖达成一致共同开发CVL237联合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汉斯状) 临床II 期研究。 03 两年半亏损2.05亿元,商业化产品的市场空间较小 甫康生物的其中一款产品汉奈佳已于2024年6月进入商业化阶段,因此,其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这款药品。 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甫康生物的收入分别为0、1780万元、3470万元。 不过,公司的净利润依然处于亏损中。报告期内,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9470万元、-7450万元、-3590万元,两年半亏损2.05亿元。 作为一家研发阶段的创新药公司,研发开支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目前,公司的内部研发团队由41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约为7580万元、5440万元、2440万元。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6月底,甫康生物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18以元;并于2025年8月收取C2轮融资剩余款项3000万元。 假设未来平均现金消耗率为2023年及2024年平均每月金额的两倍,公司估计当前的资金可以维持15个月的财务存续能力。 尽管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始产生收入,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高枕无忧。其商业化产品主要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延长辅助治疗,适应症较窄,限制了其市场潜力,可能对公司的营运成果及盈利潜力形成显著制约。 总体而言,甫康生物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其商业化产品市场空间相对有限,而在研产品目前处于临床I 期╱II 期开发阶段,离商业化尚早,且部分产品的竞争格局一般。未来,公司能否顺利推进产品的研发与上市销售,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9-08 16:51
礼来又一减重新药首次启动临床,恒生医疗ETF(513060)回调蓄势,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近1周累计上涨近7%
go
lg
...
HR为0.70,这为该药物最终获得美国
FDA
批准增添了积极信号。 2)君实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IL-17A单抗JS005治疗银屑病的III期临床研究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公司计划近期提交上市申请,这意味着国产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即将迎来一款新的重磅生物药,有望增强君实生物在该赛道的竞争力并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3)礼来继续加码减重赛道,其一款机制未公开的新型减肥药LY4064912已首次登记启动I期临床试验。这表明礼来正在积极构建其减肥治疗产品的多层次管线,以巩固其在全球代谢疾病领域的领导地位。 【机构解读】 今日医药板块预计将受到创新药进展及海外突破预期的双重提振。康方生物合作伙伴SMMT公布的HARMONi研究长期随访数据强化了市场信心,尤其北美亚组OS数据亮眼(HR=0.70),为AK112(依沃西)的
FDA
审批前景注入积极预期,创新药出海主线值得重点关注。君实生物抗IL-17A单抗JS005银屑病III期研究达到全部终点并拟申报上市,标志着国产自身免疫管线取得重大突破,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商业化产品矩阵。此外,礼来低调启动新一代减重药临床试验,持续巩固代谢领域布局,或再度催化减重概念热度。整体来看,创新药及产业链(尤其是具备出海逻辑的品种)仍是板块核心驱动,情绪面向好。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及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月规模增长3.04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翰森制药、阿里健康,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87%。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生物-B,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8 13:31
板块大爆发!成分股联影医疗涨超12%,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159883)涨超4%
go
lg
...
。 此前,赛诺医疗发布子公司产品获美国
FDA
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其子公司的一款产品已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颁发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标志着该产品在创新性和临床价值方面得到国际权威认可。 医疗器械目前具备出海+创新+新旧替换的多重机遇,长江证券表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欧洲市场的机会与挑战。欧洲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1600亿欧元,增速稳健。欧盟新规提高了注册难度,拿证成本显著增加,但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团队和分销商模式有望突破壁垒。低值耗材、中小型设备和体外诊断是出海的主要方向,建议关注核心市场(英、法、德)的直销策略和东欧市场的持续拓展。 华创证券表示, 2025年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增长。在医疗器械领域,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也有补贴政策推动,叠加出海加速,国产龙头企业在发光集采中份额提升显著,进口替代加速。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领域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创新新品带来增量收入。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升级。随着技术进步,创新将持续驱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医疗器械在医药子赛道中相对滞涨,行情扩散下存在补涨机会。今年以来,医疗器械指数涨幅较低。随着招采数据恢复、业绩压力释放、行业基本面企稳向上,后续行情可期。 公开资料显示,$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行业ETF,基金规模全市场同类第一。基金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一指覆盖医疗设备、高低值医用耗材、IVD、医美四大细分领域,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场内可通过医疗器械ETF(SZ159883)高效交易,场外也有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C(013416)、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A(013415)可布局。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8 10:11
孕育机器人,不只是噱头
go
lg
...
持22-24周的胚胎发育。 比如,美国
FDA
批准的EXTEND系统,已在羊胎实验中实现 4 周体外发育,最终目标是将人类早产儿存活极限从23周提前至20周。 也就是说,目前人造子宫真正的用途,其实还是辅助生殖。 现在比较实际的问题是,全世界的大龄产妇和多次堕胎的女性太多,导致早产儿越来越多。 需要通过人造子宫环境,来为新生儿重症监护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也就是说,所谓人造子宫,并非完全是噱头,确实有实际的市场需求,而且很大。 总而言之,目前以及中短期的未来,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人造子宫,确实没有实现的可能。 即便能实现,也基本不可能真的解决生育率过低的问题。 因为最根源的问题,并不是现代人生不出来小孩,而是抚养成本太高。 就算不考虑这些…… 除了营养,孕期最重要的是稳。 但机器人是运动的,很难保证平衡,对胎儿来说非常不安全。 所以,就算未来的某一天,真正的人造子宫真的问世,为什么一定要安装在机器人上? 这个问题,正如机器人为什么要执着于人形一样经典。 02 执着的理由 关于机器人的外形是否一定要和人类一样,质疑声从未停过。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多余的研究。 人类的独特,在于想象力出众和团队分工协作。 但从身体构造来看,我们的生存能力并不强,既不耐寒也不耐热,一到夜晚就成了瞎子。 运动能力更是差劲,肌肉必须后天锻炼,不像动物一样天生就有,负重不如马、跑得没猫狗快、不会飞、不擅长游泳、跳得也不高。 一个并不完美的构造,为什么要将之作为范本? 科技大佬们为什么还要烧大钱、花大力气去研发人形机器人? 只能说,如果是工业用机器人,你想做成什么形状都可以。 但想赚消费者的钱,想要更大规模的商业化,确实只能做成人形。 首先,最浅显的一方面: 人类形态更容易唤起投资者、消费者和网民的认同感,更容易圈钱。 比如,对马斯克而言,至少在未来几年,他的擎天柱最终就算不能商业化,但要能将这些宣传噱头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就是成功的。 在商言商,这是科技大佬们必然有的想法。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一方面:追求普适性。 真正成功的商品,必须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属。 而人类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建筑与工具,都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而设计的。 比如,成年人的平均身高170cm、体重70kg,那么汽车、房门、桌椅、走道等私人的、非私人的任何物品、设施,99%都必须是以此为标准生产建造。 所以,如果要造一台通用机器人,理论上只有人形最合适。 凡是人类能用的工具,它都能够直接使用。 不需要为机器人专门再设计另外一套标准、工具和环境。 目前,全球各国对生育率的焦虑,本质上就是劳动力的短缺。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而不只是制造业。 根据预测,全球劳动力数量最迟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 届时,预计将产生8520个岗位缺口,导致8.452万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日本+德国GDP之和。 我们普通人往往担心,机器人会不会抢走自己的范围。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更大的威胁不是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力,而是智能机器人能否及时到来。 而如果将这些机器人投放进各行各业,它们最好是具备一定的普适性,不论服务生、收银员还是教师、司机、扫大街的等等等等,都能直接上手。 而不是每一个行业都专门设计一款特定的机器人。 就像科幻电影和小说中描述的那样。 这不仅仅只是幻想,而是基于实用性和普适性考虑的。 想象一下。 假如未来某一天,你的家庭真的需要机器人来代孕。 你是选择只有人造子宫功能、固定不动的,还是选择技能做家务、又能当保安、还能生孩子的那一款? 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一定选择前者。 但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一定选择后者。 简单来说,前者是高端产品,是定制的奢侈品,后者是大众商品。 而这个世界,普通人毕竟是大多数。 03 尾声 说起机器人代孕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让人想到繁衍这个词。 2016年,日本软银做了一个实验,让pepper机器人自己学会日本一个名叫剑玉的小游戏。 这个游戏,普通人类大概5-10次就能掌握技巧。 但pepper尝试了100次,都没有成功。直到第101次,才第一次成功。 夸张的事情发生了,从102次往后无数次,它再也没有失败过,成功率100%。 而在它掌握技巧的一瞬间,其余的所有pepper,成功率也都变成了100%。 …… 日本千叶工业大学从中国购买了一批机械狗,最开始只能在平面行走,很容易摔倒且爬不起来。 日本团队尝试训练它们。怎么做呢? 把机械狗的程序在计算机中复制4096份,在虚拟的复杂地形中适应各种环境。 优胜劣汰,选出表现最好的,再复制四千份,再去适应。 如此循环往复,机械狗在计算机中演化了两万代。 总共用时5小时,一直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的机械狗诞生了。 而人如果按照20年一代,繁衍两万代需要40万年,所耗费的时间是机械狗的7亿倍。 马斯克曾发表过一个想法:人诞生的最终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创造智能机器人。 就好像,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启动程序,后者才是主体。 面对超出想象的差距,即便它们只是人的造物,没有敌意、没有意识,人不可避免会产生恐惧。 我们拥有一种奇特的情感——自尊心。 当人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如人工智能后,就会产生一种劣等感。 尽管对方只是自己的工具。 劣等感,人已经几千年不曾有过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9-07 21:30
药明康德参股、7轮融资估值达20亿元,丹诺医药拟赴港IPO!
go
lg
...
的候选药物,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
FDA
的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用于治疗人工关节感染(PJI)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 TNP-2092口服制剂,则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利福特尼唑是全球唯一一款正在研发的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创新型抗菌药物。 两年多亏损近2亿元,研发占比超50% 目前丹诺医药还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企业,公司的创新药品,暂未带来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丹诺医药净亏损分别为1.92亿元、1.46亿元及0.38亿元。 报告期内,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1.08亿元、-0.7亿元及-0.13亿元。归属于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开支金额分别为0.98亿元、0.57亿元及0.086亿元,分别占公司研发开支总额的90.7%、82%及65.3%;占经营开支总额的76.9%、69%及48.3%。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56.50%、47.86%、37.03%及34.74%。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15亿,账上现金1.46亿。 目前,丹诺医药共有51名雇员,其中研究与开发员工人数为38人,占比为74.5%;一般及行政员工人数为13人,占比为25.5%。 在研发团队38人中,其中约 50% 拥有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融资投后估值达20亿元 据了解,丹诺医药成立以来成立十多年来历经7轮融资,A轮投资可以追溯到2013年。 其中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完成D轮1.48亿元融资,投后估值为16.48亿元。 2022年12月到2013年1月完成D+轮融资6360万元,投后估值为17.12亿元。 最近的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完成3亿元E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0.13亿元。 招股书显示,B轮投资时,丹诺医药的每股成本4.22元,而在D轮和E轮时,每股成本达到46.32元。 IPO前,丹诺医药股权架构中,2M家族基金Cumbre持股18.82%,AMR持股7.19%,药明康德Wuxi Fund持股6.55%,北极光创投持股5.64%,原点创投持股5.07%,高特佳持股4.15%,中山国资持股4.97%,宁波国资持股4.46%等。 药明康德通过旗下基金参与其B轮融资,目前持股6.55%,为第四大股东。 未来行业规模超100亿美元,计划8月底上市申请 在行业发展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以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69亿美元。 随着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相关健康风险认知提升,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00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6%;2029–203年将以9.6% 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2035年达到161亿美元。 而在国内市场上,2019年中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人民币56亿元。预计由2024年的人民币55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并继续增长至2035年的人民币126亿元,2029–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9%。 2024年11月,丹诺医药已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远大生命科学将独家负责利福特尼唑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销售。 而丹诺医药将继续负责利福特尼唑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后续全部临床、非临床和药学研究、上市注册申请。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利福特尼唑新药上市申请(NDA)。 丹诺医药表示,凭借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授予的IND许可、快速通道及合格抗感染产品(QIDP)认定,利福特尼唑可能受益于
FDA
的加速审评流程,有望加快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上市步伐。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5 15:21
沪鸽口腔:国产替代浪潮下的黄金赛道破局者
go
lg
...
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其中包括30项通过
FDA
认证的产品、31项通过CE认证的产品,彰显出强劲的海内外市场影响力,成功让“中国制造”的口腔产品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沪鸽口腔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
FDA
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海外销售网络更是遍及六大洲,形成了内外联动的全球市场格局。 种种行业地位的认可,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国内及全球商业版图扩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增长飞轮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转动。 银发浪潮下,口腔赛道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 将视角拉长,全球老龄化浪潮持续加速,推动口腔医疗刚需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新周期。 联合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规模已突破10亿,预计到2050年该群体将接近21亿,占比将攀升至全球总人口的22%。聚焦中国市场,老龄化进程更是呈现“陡峭曲线”特征。2024年末6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大关,占总人口比重22%。按照当前增速测算,到2035年该群体规模预计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可以说,当老龄化社会叠加消费升级周期,传统被视为“负担”的银发群体已然蜕变为驱动经济转型的新增长极,将持续为口腔医疗市场注入增长动力。 在此背景下,全球口腔医疗器械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口腔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3383亿元增至2030年的59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在口腔医疗数字化浪潮与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的交汇点上,沪鸽口腔的上市进程恰逢其时。 若后续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技术沉淀与生态布局形成的“滚雪球效应”或将进一步放大。顺应这一演绎路径,沪鸽口腔亦将有望蜕变为全球口腔材料产业格局的引领者。
lg
...
格隆汇
09-05 09:00
美股盘前要点 | 美国8月“小非农”低于预期!传英伟达拟向中国市场推新芯片
go
lg
...
0. 礼来Olomorasib获得美国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一种肺癌。 11. 诺和诺德研究Ozempic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出炉。 12. 赛诺菲Amlitelimab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II期研究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但结果不及市场预期。 13. 高盛和T. Rowe Price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提供创新的公私投资解决方案。 14. 联合利华将重新将重新评估其200个高管职位,并将裁员25%。 15. 文远知行旗下Robotaxi GXR在广州黄埔开启24小时纯无人商业化运营。 16. 赛富时Q2营收同比增长约9.8%至102.4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91美元,均超预期。 17. American Eagle Q2营收12.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至7760万美元,均超预期。 美股时段值得关注的事件: 21:45美国8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终值 22:00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PMI
lg
...
格隆汇
09-04 20:51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32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