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BRC-20横空出世 盼了14年的比特币生态终于来了
go
lg
...
受到攻击而暂停了市场。 BRC-20
FOMO
吗? 你认为BRC-20是一个
FOMO
项目吗?好像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你说它不是,但它目前还太早期,发展速度跟不上炒作速度。Ordinals上生态项目还没几个,但基于Ordinals的BRC-20已经有超过5000种的代币,而且市值排名前50的基本100%被铸造完毕。 你说它是,但它又确实改变了比特币的生态发展路线。也许目前问题很多,没有实际价值,可是如果很多人关注到了这个赛道,无疑会慢慢解决当下这些看空的问题。 无论持什么看法,最重要的是,已经越来越多人在说——“聪”的计价时代已到来! 作者:Bowen@Web3CN.Pro 来源:panewslab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01
什么是Rug Pull 我们又该如何甄别避免
go
lg
...
,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围绕新项目的炒作和
FOMO
(害怕错过)。欺诈性项目通常会通过营造紧迫感和炒作来快速吸引投资者,但投资者应该在投资前花时间进行彻底的研究和尽职调查。在尽职调查时,投资者需要验证项目团队的合法性并检查其跟踪记录。此外,还应该寻找透明度,可以通过阅读项目的白皮书、网站和其他材料来获得更多信息。 投资者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项目团队是否是加密社区中经验丰富且可信的成员?他们以前做过成功的项目吗?对于投资者来说,彻底了解项目的智能合约也很重要。投资者应该验证智能合约代码是否经过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审计师的审计,以确保没有隐藏的恶意后门或可利用的代码。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实行尽职调查,从而避免投资风险。 结语 当前,rug pull已经成为加密货币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使得许多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在本文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rug pull,它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欺诈行为。我们探讨了一些迹象,例如高回报、匿名开发团队、缺乏审计和透明度等,这些迹象可能表明一个项目存在欺诈行为的风险。我们要学会识别和避免投资的项目rug pull,保护好自己的资产安全,所有的项目在投资前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调研或找专业的团队审计。同时,随着加密行业的不断发展并吸引更多投资者,个人、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也需要共同努力,预防和惩罚欺诈活动。 来源:panewslab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01
比特币生态 “狂飙”
go
lg
...
BRC-20 」创新实验上线近两个月,
Fomo
仍在持续。 早期的 ordi 代币从被铸造至今已有百倍涨幅,随着市场热点逐渐分散,「BRC-20 」作为早期、带有 「meme」属性且有 BTC 生态做背书的创新概念,再次成为近期市场上追逐的焦点。 「BRC-20 」代币标准是一个由 Twitter 用户@domodata 于 2023 年 3 月 8 日创建的,尽管创建者一再表示这只是一个创新性的实验,最初的目的是想要尝试创建一个可以对标「ERC-20 」令牌标准的模式,尽可能的实现在比特币上进行部署代币合约、铸造代币和转移代币的功能,并不值钱。 但是同为 BTC 生态的一份子,「BRC-20 」代币相比于 BTC NFT 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间,并且@domodata 创建的这套代币标准简单易懂,任何人都可以基于此一键发币,因此在该代币标准上线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有 meme、punk、pepe 以及 sats 等代币被部署。目前「BRC-20 」Token 项目已经超 4000 多个。 但是正如@domodata 所说,这些代币并没有实用价值,只是一种在比特币中存储脚本文件并使用该文件作为一种方式将代币赋予 satoshis,然后允许它们从一个用户转移到另一个用户的方式。 且「BRC-20 」生态的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没有具有流动性的交易所,无法保障代币交易的安全,并仍存在很多缺陷。 唯一一个开放的 UniSat 交易市场因为其代码漏洞,遭到双花攻击,让攻击者借机创建了不被协议记账的假代币,造成约 70 笔交易受影响,无奈只能关停服务进行维护。 此外,虽然「BRC-20 」代币名称采用先到先得的铸造方式,但是代币可以设置供应数量,因此与域名独一无二的性质相比,也无法激起大量的抢注热潮。目前也只能依靠代币名称的“meme”属性在初期
Fomo
一波。 不过,从市场情绪上来看,这不太可能阻止散户在有缺陷的设施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反而会激起更多开发者的热情,相信不久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大量用于部署、铸造、发送和接收 「BRC-20 」代币工具的出现。 Ordinals NFT 或成为资本主攻的应用场景 与「BRC-20 」不同,Ordinals NFT 出现最早,且其基础设施也发展的最快。 与 ETH 或其他智能合约制作的 NFT 相比,Ordinals NFT 是直接刻在单个 satoshis 上,然后包含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块中,完全驻留在区块链上,不需要侧链或单独的代币。从这个意义上说,Ordinals NFT 继承了比特币本身的简单性、不变性、安全性和持久性。且用户可以查看 satoshis 被挖出来的时间和顺序,甚至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如多长时间前被挖出的,是否参与了著名的交易等等,来赋予 Ordinals NFT 的稀有性,使其具有收藏或交易价值。 目前,Taproot Wizards、Pepe 以及 Bitcoin Punks 等是最著名的 Ordinals NFT 系列。 Yuga Labs 的「Twelvefold」最高以 7.115 BTC 竞标成功,也为 Ordinals NFT 扩大了影响力。目前,其地板价在 24 ETH。 虽然这些 NFT 的后期赋能玩法尚不明确,但 Ordinals NFT 的出现也让我们见证了比特币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时刻,投资更加倾向于具有创新的典型用例上。比特币 NFT 的叙事复兴,也将重塑用户和投资者对比特币区块链的古老、刻板的看法。 与一个月前相比,Ordinals 生态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OpenOrdex 采用部分签名的比特币交易 (PSBT) 来实现 NFT 的买卖。PSBT 可以在没有智能合约的情况下,实现交易的去信任化;避免了通过 OTC 渠道进行买卖的不安全性,被认为是该应用场景下基础却关键的技术。 Xverse 推出了「恢复资产」功能,可以解决将 BTC 资产和 Ordinals NFT 相互转错地址的问题。 OrdinalsBot 可以快速完成 NFT 铸造。还有提供分析底价数据等一系列为 Ordinals 生态提供支持的工具。 根据 Galaxy 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到 2025 年,Ordinals NFT 市场规模将达到 45 亿美元,且到 2023 年第二季度 Ordinals NFT 的市场基础设施将趋于完善。开发者也将继续探索新型去中心化软件或比特币扩展技术等。这些新的用例将继续推动人们对比特币的感兴趣和采用。 比特币域名,下一个炒作风口 域名与 NFT 一样,具有很大的炒作价值和发挥空间。参考以太坊域名的发展历程就能得到印证。对于尚未被完全开发的比特币区块链来说,与以太坊域名的数百万注册量相比,它们仍然很年轻,因此,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比特币域名体系有两种:基于 Stacks Network 的 BNS 系统以及基于 Ordinals 的域名项目。 虽然 Stacks 和 Ordinals 都使用比特币区块链,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例。Stacks 允许开发人员构建可以与比特币交互的复杂 dApp,而 Ordinals 提供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方式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记录数据,而无需使用智能合约。 因此,在两者上构建的域名项目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目前大部分集成 Stacks 的域名应用也主要应用于 Stacks Network,它集成了闪电网络,可以支持转账功能并代表 Web3 中的身份。 而 Ordinals 域名项目更像是 Ordinals 生态的文本 NFT,所有数据都将永久存储在比特币第一层。只要比特币存在,比特币域名就始终可以被搜索和使用。但缺少智能合约,Ordinals 域名是否具有可用性?还是只能作为文本 NFT 存在。BTCDomain 这个项目找到了解决方法。 BTCDomain 现已可被完整解析。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由使用域名收发 NFT 和 BTC。除此以外,BTCDomain 还实现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在官网注册或者在二级市场购买「.btc」域名后,域名不止可被解析到你的比特币地址,持有者还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存储和解析完全依赖于 BTC 主网的主页。以下是「helloword.btc 」的 demo 示例:https://helloworld.btc.page/ ,网站解析完全基于链上数据。这一功能打破了 Web2 和 Web3 的边界,极大丰富了比特币域名的使用场景。 此外,BTCDomain 还构建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域名注册和管理系统。第三方应用也开始集成这个新的域名解析功能。值得注意的是,BTCDomain 还采用了 ZK 技术,该技术使比特币成为一个可用的数据链,创建了一个类似于智能合约的系统,完全是比特币原生的。借助 ZK 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数学证明确认系统的安全性。 当然,比特币域名发展仍处于早期,还有很多技术及实用性问题急需解决。不过,随着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发展,域名服务的应用场景会更为广泛。 来源: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9
什么是Rug Pull?我们又该如何甄别避免?
go
lg
...
,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围绕新项目的炒作和
FOMO
(害怕错过)。欺诈性项目通常会通过营造紧迫感和炒作来快速吸引投资者,但投资者应该在投资前花时间进行彻底的研究和尽职调查。在尽职调查时,投资者需要验证项目团队的合法性并检查其跟踪记录。此外,还应该寻找透明度,可以通过阅读项目的白皮书、网站和其他材料来获得更多信息。 投资者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项目团队是否是加密社区中经验丰富且可信的成员?他们以前做过成功的项目吗?对于投资者来说,彻底了解项目的智能合约也很重要。投资者应该验证智能合约代码是否经过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审计师的审计,以确保没有隐藏的恶意后门或可利用的代码。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实行尽职调查,从而避免投资风险。 结语 当前,rug pull已经成为加密货币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使得许多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在本文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rug pull,它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欺诈行为。我们探讨了一些迹象,例如高回报、匿名开发团队、缺乏审计和透明度等,这些迹象可能表明一个项目存在欺诈行为的风险。我们要学会识别和避免投资的项目rug pull,保护好自己的资产安全,所有的项目在投资前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调研或找专业的团队审计。同时,随着加密行业的不断发展并吸引更多投资者,个人、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也需要共同努力,预防和惩罚欺诈活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8
晚间必读 | SEC对加密货币的打击其实是利好消息
go
lg
...
个目前还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铭文代币,在
fomo
情绪带动下,已成近期市场关注焦点。从
fomo
情绪中回归理性,BRC-20 铭文代币的价值在哪里?是创新还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点击阅读 4.谈谈Layer2的激励机制:Fiat-Shamir heuristic在FOX的又一次妙用 Layer1作为一种分布式系统,为了达成共识需要高昂的通讯代价,并且大量的计算也会消耗昂贵的gas。所以,作为Layer1的扩展,Layer2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Layer1的效率。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Layer2的设计仍然面临着和Layer1一样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平衡去中心化程度和高效性。点击阅读 5.观点:SEC对加密货币的打击其实是利好消息 这结束了那些模糊的、毫无用处的、表面上具有治理功能但实际上不是股权的代币时代,为加密货币领域带来了两种新的真正具有价值的模式。在区块链时代,价值将归属于少数协议代币,如 $ETH、$AR 和 $SOL,而其他价值则完全不依赖于代币。点击阅读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8
BRC-20代币飙涨 除“meme”外价值在哪?
go
lg
...
个目前还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铭文代币,在
fomo
情绪带动下,已成近期市场关注焦点。从
fomo
情绪中回归理性,BRC-20 铭文代币的价值在哪里?是创新还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BRC-20 是什么? 故事缘起于比特币实现了SegWit和Taproot升级,这让比特币网络存储大量数据有了可能性。 尤其是2021年11月的Taproot 升级,使得BTC可通过Ordinals协议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上刻入数据。比如给每个聪编号,把最多4M的文件、图片或是音频等inscribe(铭刻)到“聪”上,形成inscription(铭文),这个过程类似于NFT的mint。 故事中变革的关键就在于这个Ordinals协议。2023年1月底比特币核心贡献者Casey发布了Ordinals 协议0.4.0。依托于这一协议,最先面世的的是“比特币NFT”。 2023 年 3 月 8 日Twitter 用户@domodata 创建了BRC 20协议(BRC-20的协议官网为https://domo-2.gitbook.io/brc-20-experiment/),用户只需要把json文本通Ordinals铭刻至主网,即可获得“BRC-20代币”,转账和铸造代币同理,逻辑是通过铭文实现交易记录和代币转移。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Brc-20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代币,它不像ERC-20协议一样能实打实制造出代币,通俗来说,只是通过一套算法来实现在比特币转账的信息记录栏雕花,又或者说是在一张已有的纸钞上刻字,来把他当作新的代币使用。准确地说,它只是一个只读文本,通过转账将文本发送到不同的地址,实现类似代币的功能。从技术上来说,他并没有改变比特币仅仅是账本的本质,只是一个转账记录。 BRC-20 铭文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文本的类型,并基于序号协议实现;而之前更专注于序号协议的 BTC NFT 是基于图像类型的铭文。 如何发布、铸造、转移BRC-20代币? 每个人都可以“Deploy部署”、“mint铸造”、“Transfer 转账”代币。部署即发币,mint即铸造已发布的代币, 而转移则会涉及到交易。 完成以上操作,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序号兼容的钱包地址,目前业内比较被推荐的便是开源插件Ordinals钱包——Unisat。 第一种方式是选择把每个操作实现所需要写入的函数直接写入到比特币网络上(参考协议官网抄写函数即可)。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第三方工具,目前支持的第三方工具有unisat、idclub、looksordinal。 在部署代币时,需要注意的是你选择的代币的名字必须要是前人没有部署过的代币。“mint”同理,别人已经mint完了该代币后,你就没有机会再mint了,只能通过“transfer“来获得该代币。虽然部署的代币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因为可铸造的代币数量有很多,所以虽然现在
fomo
情绪浓厚,但是并未发生类似抢注域名一样抢“部署”热潮。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一些主流的ERC-20代币,以及圈内知名的厂牌的名字都已经被部署和铸造完毕,比如meme、pepe、shib、BAYC等等。根据https://brc-20.io/网站显示,Brc-20代币的总市值现在已超过4000万美元,目前已经有超5000种BRC-20代币被部署。 BRC-20代币的价值在哪? BRC-20协议的创造者在写协议前就说了“这些代币并没有实用价值”,一个个存储在比特币网络上的文本因为这个协议而可以转移,实现了一些类似代币的功能,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个账本,本质上并不是代币。 但是如果我们不拿ERC-20代币的标准去衡量它是不是代币,以及有没有价值。换一个角度,BRC-20协议确实可以算作是一种创新。BTC生态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直到ordinals协议出现。再到价值的衡量上,因为ordi的发行方式是以文本的方式mint出铭文,而代币储存在铭文内的,也就相当于每个ordi代币都是在BTC上的。BTC是有价值的,这就很难说写入其中的BRC-20代币是没有价值的。 不过目前BRC-20相关几乎没有生态,转移会涉及到交易,但目前的交易方式还是OTC模式,没有流动性的交易所能保证人们的交易安全。而且极易遭受双花攻击,比如唯一一个开放的 UniSat 交易市场因为其代码漏洞,遭到双花攻击,让攻击者借机创建了不被协议记账的假代币,造成约 70 笔交易受影响。 目前,部署铸造都的操作都比较便捷,但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局限是:取决于前端的查找和账户余额,区块链不稳定,服务项目不稳定,可能会带来客户账户余额偏位,这对一个记账系统来讲是致命性的。 不过相信随着开发者们地抓紧部署,以上的问题应该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目前,okex、币安交易所均发文来推荐ordinals协议,我们也能预见不久BRC-20代币Cex的交易方式会出现,流动性注入,BRC-20代币或许又能掀起一轮高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8
狂飙中的比特币生态 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go
lg
...
BRC-20 」创新实验上线近两个月,
Fomo
仍在持续。 早期的 ordi 代币从被铸造至今已有百倍涨幅,随着市场热点逐渐分散,「BRC-20 」作为早期、带有 「meme」属性且有 BTC 生态做背书的创新概念,再次成为近期市场上追逐的焦点。 「BRC-20 」代币标准是一个由 Twitter 用户@domodata 于 2023 年 3 月 8 日创建的,尽管创建者一再表示这只是一个创新性的实验,最初的目的是想要尝试创建一个可以对标「ERC-20 」令牌标准的模式,尽可能的实现在比特币上进行部署代币合约、铸造代币和转移代币的功能,并不值钱。 但是同为 BTC 生态的一份子,「BRC-20 」代币相比于 BTC NFT 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间,并且@domodata 创建的这套代币标准简单易懂,任何人都可以基于此一键发币,因此在该代币标准上线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有 meme、punk、pepe 以及 sats 等代币被部署。目前「BRC-20 」Token 项目已经超 4000 多个。 但是正如@domodata 所说,这些代币并没有实用价值,只是一种在比特币中存储脚本文件并使用该文件作为一种方式将代币赋予 satoshis,然后允许它们从一个用户转移到另一个用户的方式。 且「BRC-20 」生态的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没有具有流动性的交易所,无法保障代币交易的安全,并仍存在很多缺陷。 唯一一个开放的 UniSat 交易市场因为其代码漏洞,遭到双花攻击,让攻击者借机创建了不被协议记账的假代币,造成约 70 笔交易受影响,无奈只能关停服务进行维护。 此外,虽然「BRC-20 」代币名称采用先到先得的铸造方式,但是代币可以设置供应数量,因此与域名独一无二的性质相比,也无法激起大量的抢注热潮。目前也只能依靠代币名称的“meme”属性在初期
Fomo
一波。 不过,从市场情绪上来看,这不太可能阻止散户在有缺陷的设施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反而会激起更多开发者的热情,相信不久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大量用于部署、铸造、发送和接收 「BRC-20 」代币工具的出现。 Ordinals NFT 或成为资本主攻的应用场景 与「BRC-20 」不同,Ordinals NFT 出现最早,且其基础设施也发展的最快。 与 ETH 或其他智能合约制作的 NFT 相比,Ordinals NFT 是直接刻在单个 satoshis 上,然后包含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块中,完全驻留在区块链上,不需要侧链或单独的代币。从这个意义上说,Ordinals NFT 继承了比特币本身的简单性、不变性、安全性和持久性。且用户可以查看 satoshis 被挖出来的时间和顺序,甚至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如多长时间前被挖出的,是否参与了著名的交易等等,来赋予 Ordinals NFT 的稀有性,使其具有收藏或交易价值。 目前,Taproot Wizards、Pepe 以及 Bitcoin Punks 等是最著名的 Ordinals NFT 系列。 Yuga Labs 的「Twelvefold」最高以 7.115 BTC 竞标成功,也为 Ordinals NFT 扩大了影响力。目前,其地板价在 24 ETH。 虽然这些 NFT 的后期赋能玩法尚不明确,但 Ordinals NFT 的出现也让我们见证了比特币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时刻,投资更加倾向于具有创新的典型用例上。比特币 NFT 的叙事复兴,也将重塑用户和投资者对比特币区块链的古老、刻板的看法。 与一个月前相比,Ordinals 生态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OpenOrdex 采用部分签名的比特币交易 (PSBT) 来实现 NFT 的买卖。PSBT 可以在没有智能合约的情况下,实现交易的去信任化;避免了通过 OTC 渠道进行买卖的不安全性,被认为是该应用场景下基础却关键的技术。 Xverse 推出了「恢复资产」功能,可以解决将 BTC 资产和 Ordinals NFT 相互转错地址的问题。 OrdinalsBot 可以快速完成 NFT 铸造。还有提供分析底价数据等一系列为 Ordinals 生态提供支持的工具。 根据 Galaxy 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到 2025 年,Ordinals NFT 市场规模将达到 45 亿美元,且到 2023 年第二季度 Ordinals NFT 的市场基础设施将趋于完善。开发者也将继续探索新型去中心化软件或比特币扩展技术等。这些新的用例将继续推动人们对比特币的感兴趣和采用。 比特币域名,下一个炒作风口 域名与 NFT 一样,具有很大的炒作价值和发挥空间。参考以太坊域名的发展历程就能得到印证。对于尚未被完全开发的比特币区块链来说,与以太坊域名的数百万注册量相比,它们仍然很年轻,因此,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比特币域名体系有两种:基于 Stacks Network 的 BNS 系统以及基于 Ordinals 的域名项目。 虽然 Stacks 和 Ordinals 都使用比特币区块链,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例。Stacks 允许开发人员构建可以与比特币交互的复杂 dApp,而 Ordinals 提供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方式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记录数据,而无需使用智能合约。 因此,在两者上构建的域名项目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目前大部分集成 Stacks 的域名应用也主要应用于 Stacks Network,它集成了闪电网络,可以支持转账功能并代表 Web3 中的身份。 而 Ordinals 域名项目更像是 Ordinals 生态的文本 NFT,所有数据都将永久存储在比特币第一层。只要比特币存在,比特币域名就始终可以被搜索和使用。但缺少智能合约,Ordinals 域名是否具有可用性?还是只能作为文本 NFT 存在。BTCDomain 这个项目找到了解决方法。 BTCDomain 现已可被完整解析。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由使用域名收发 NFT 和 BTC。除此以外,BTCDomain 还实现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在官网注册或者在二级市场购买「.btc」域名后,域名不止可被解析到你的比特币地址,持有者还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存储和解析完全依赖于 BTC 主网的主页。以下是「helloword.btc 」的 demo 示例:https://helloworld.btc.page/ ,网站解析完全基于链上数据。这一功能打破了 Web2 和 Web3 的边界,极大丰富了了比特币域名的使用场景。 此外,BTCDomain 还构建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域名注册和管理系统。第三方应用也开始集成这个新的域名解析功能。值得注意的是,BTCDomain 还采用了 ZK 技术,该技术使比特币成为一个可用的数据链,创建了一个类似于智能合约的系统,完全是比特币原生的。借助 ZK 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数学证明确认系统的安全性。 当然,比特币域名发展仍处于早期,还有很多技术及实用性问题急需解决。不过,随着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发展,域名服务的应用场景会更为广泛。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6
探讨空投代币最佳交易策略:最佳买卖时机是什么时候?
go
lg
...
2. 保持耐心,在前 14 天避免
fomo
; 3. 前 30 天被证明是再次买入这些空投代币的绝佳时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6
香港新NFT交易平台大火 暴涨or归零?探讨NFT的未来
go
lg
...
T地板价高达8万多美元时,市场情绪依然
FOMO
的情形吗?现在这些NFT的地板价都在5000美元以下,人们都在喊着它们会归零。前后价格相差如此之大,搞清其中的原因很重要。 首先,NFT的核心是数字藏品,有些具有实用价值,但主要价值来自IP(+社区)。这些NFT为什么能卖那么多钱?真正好的项目的数量非常有限。所以市场上的钱都汇集在了这几个头部项目上。 但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好的项目,而且在下一轮牛市中,好项目的数量只增不减。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分散到更多的项目中。因此对于大多数项目而言,即使市场的整体资金变多了,分到小项目的资金也会小很多。 此外,高估了早期项目的价值。也许你认为CryptoPunks并没有被高估,没错,CryptoPunks和其他一些NFT作为早期的NFT项目,市场赋予了他们价值。一般来说,早期可以为项目带来价值,但同样是早期像素风NFT Pixel Pigs却并没有收获多少市场价值。 那么未来NFT会如何发展? 人们总是喜欢收集东西,将来也会喜欢,NFT也不会消失。市场目前由昂贵的NFT所主导,这种情况很可能在未来发生改变。大规模采用可能会通过更便宜的NFT实现。Reddi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将导致NFT的L2采用,毕竟购买价值50美元的NFT,却要支付10美元Gas费是没多大意义的(Reddit也选择了在Polygon部署)。 即使大多数人会交易或收集更便宜的NFT,但随着更多用户进入NFT领域,那些昂贵的NFT也会水涨船高。汽车、手表和其他几乎所有的收藏品,都存在不同的价格区间,NFT也是如此。 下轮NFT周期会是什么样? 市场会变得更加聪明。将再次看到疯狂上涨的地板价,甚至可能比上轮牛市更高。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会像上轮一样疯狂,下轮周期的赢家会是不同的项目。 哪些项目会成为赢家呢? 目前而言,NFT是否拥有Web2用户并不重要,因为这些用户不会花1万美元买一张jpeg图片。但这种情况将在未来发生改变,对于那些能够成功出圈,在Web3领域之外为自己正名的项目可能会成为赢家。 现有的许多藏品未来会遭遇困境,因为那些尚未推出藏品或代币的未来会推出新项目。而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Web2巨头进入NFT领域,他们还能从以往所有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Crypto 香港解读 香港 Web3 的最新动态与机会分享,寻找站在风口上的项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6
安比实验室创始人郭宇:ZK 技术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分享
go
lg
...
首先我们能感受到 ZK 的项目是很
FOMO
的,我更想从技术层面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有 ZKP 和 zkSNARK。当然,它自身本来就是密码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但我认为它在以太坊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这个东西异常强大,包括 Vitalik 自身也做过一些布道的工作,所以说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也解决了以太坊未来的发展途径。 从最早期的 Sharding 发展到现在以 Rollup 为中心的新方向上,我认为 zkSNARK 或 ZKP 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首先它是「产生信任的机制」。比特币为我们带来的,像共识协、POW 协议和一些分布式算法,能够产生一些信任,但这种信任是有存在 51% 诚实的前提假设的。另一种是我在从事区块链相关研究之前,做了十几年的 formal logic 和 formal verification 的工作,本质上是通过 formal logic 保证代码的执行满足某种预期,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信任,只不过它的假设是通过逻辑系统本身的一致性去保证信任。ZKP 和 zkSNARK 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和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领域不一样的信任创造方式,因为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几乎正交地提供了另外一种创造信任的方式,就是通过交互进行概率性证明,同时提供信任。正如 Vitalik 所说,他们是正交于共识协议的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区块链核心技术。 第二点我觉得可能很少有人提到,但是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可组合性。我们听到这个词大概是 19 年,以太坊还处在 DeFi 早期探索过程中的时候,大家提出来的概念。因为以太坊上的所有智能合约都部署在一个平台上,这些合约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调用的障碍和壁垒,就像没有农田里没有横亘在里面的篱笆一样。正是这种可以无障碍调用的可组合性让 DeFi 有了现在这样的繁荣。虽然可组合性不是一个特定的编程语言,但它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编程,是一种可编程的手段,本质上是更抽象的编程。其实在 zkSNARK 里,可组合性是肉眼可见的。且不用说最近两年 zkSNARK 技术本身的发展,当我们去看 paper 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个协议,是通过很多子协议的排列组合构造出来的,并且这种可组合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这也就意味着 zkSNARK 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某一种算法,比如 Groth16 或者 PlonK。它们本身也很复杂,拆开来看,每个算法都由一些精巧的小组件构成,这些精妙的算法之间又可以构成一个更大一点的协议,甚至比我的描述更加复杂,它不是严格的、有层级的划分,它甚至更灵活一些。 这些可组合性的发展、爆炸很有可能带来新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能有多大?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说大到无法想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关于递归零知识证明技术的一些突破,带来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而至于它是不是下一个「big thing」,我觉得冠上「之一」,可能是一个比较稳妥保守的说法,但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激动的领域,尤其是在 Blockchain 或 Crypto 的圈子之外,目前注意到的人还很少,因此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说到体会,我先谈一谈我自己是如何入坑开始做 ZK 研究的。首先,我在 17 年买了很多 Zcash(ZEC),当然,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这就是非常糟糕的一笔投资。但我觉得也正是这个举动让我深入地了解 zkSNARK,并不务正业地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东西,但我发现非常难懂。当时网上也很少这样的文章能作参考。同时当我去翻传统密码学的书时,也失望地发现几乎都没有提及到这类知识。 在一些国外的教材里面,可能在整个教科书的最后一章会花两三页讲解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很幸运的是,我在 2017 年年底发现了 Dan Boneh 和 Victor Shuop 写的教材,虽然还没有完全写完,却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关于 zkSNARK 的讲解。我觉得如获至宝,因为在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居然有一本书能从最简单的概念讲起,这本教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密码学入门教材。于是在 18 年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读那本书,学习一些基本概念。 然后在 18 年年底到 19 年的一整年中,我们创立了安比实验室,早期我们一直在做 smart contract audit,去帮一些朋友解决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但是我们同时还是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基础的密码学知识。在 19 年我们开始着手做一个用于 data trading 的协议,叫做 zkPoD。20 年,我们讲之前的工作总结了一下并发表在了 CCS2021 上,也得到了一些密码学学者的帮助。而在 2021 年之后,因为整个密码学领域发展太快了,我们的很多想法跟不上整个领域的理论工具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之前的工作就暂停了。那时候真的特别感慨,我们之前面临的很多技术困难,很快就会被人解决,甚至还有好多种解决办法,我们就不得不去看全这些解决方案,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又有新的工具被创造出来。所以说我们这几年基本上都在不断学习,学习速度还远远赶不上创新的速度,说这是一个寒武纪大爆炸,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我觉得它的威力可能不亚于 ChatGPT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只是说现在还没有那么明显,没有特别杀手级应用出来,但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 另一点感想就是,在早期的时候,我们读的资料都是来源于学术界,来自于专门长期从事密码学理论研究的教授和专家学者的论文。但是从 2020 年往后,我们其实发现大量资料来源于工业界的工程师。因为在 Crypto 领域,大家迫切的想要使用密码学去解决 Blockchain 和 Crypto 中非常核心的问题,有些快速的工程应用甚至领先了理论的发展。我就举几个例子,首先是 Halo,Halo 最早是由 Zcash 团队创造出来的,然后学术界从中获得了启发发展出了 accumulation scheme,包括最新的在递归零知识证明里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最早的起点就是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的一些一开始不起眼的一些小规律。 第二个就是 PlonKish Arithmetization,最早也是在工业应用领域从 Aztec 团队慢慢发展起来的,之前有很多 code,但是它真正的理论研究是后来逐步补上的。但现在为止基本上以 PlonKish Arithmetization 为主导的很多学术研究已经慢慢扩散开来了。很像我右边图上的几棵树,当然这几棵树我只是借用了 slides 中的,zkSNARK 就像一棵很大的树,并且在不断成长,于是就有了 zkEVM 和 zkVM 这样的概念。我经常感慨在 19 年,预想 zkEVM 或者 zkRollup 之类的概念,都要是 10 年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东西,因为在当时我们能感受到 zkSNARK 能做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没想到这三年来,Halo 和 PlonKish 的发展能够让 zkEVM 基本上成为现实。这是非常恐怖的,包括像 Lookup Arugment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技术,反过来对学术界都有很大的推动能力。 第三点就是这整个过程是非常愉悦的,不管里面遇到了多大的困难,或者是解决了一些小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都让我们感到非常有趣。 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对这个东西的印象就是特别难学的月球数学,但实际上从我们的经历来看其实也不是那样。 它其实要求的前置数学基础并不多,但它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关键概念超级多,而且这些概念还在随着时间演化,也就是说你可能从别人嘴里听来了,或者在某个地方讲到的,或者是在一个文档里看到的东西,过了 3 年之后可能需要重新去审视它,它又可能表述都不一定准确,或者是它在表达另外一层意思。 第二个就是协议相对复杂,因为它属于密码学协议,可以说密码学这个分支,整个大方向上都是属于内部协议比较复杂的这类,于是它的形式化定义特别多。不同的学者去写形式化定义使用的符号体系也不尽相同,公式也是量多且复杂,即使背了也记不住,可能睡一觉醒来就忘。 第三点是,核心代码很短,但内部结构足够复杂,密码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你无法通过看代码去学习算法,因为你看他弄来弄去,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还是需要一些理论的指引才能读懂代码。 第四点就是,很多朋友还是会按照论文上的算法去实现一遍,但能实现就证明真的懂了吗?这显然还是相去甚远的,这个我们会稍后讨论的。 零知识证明的学习曲线还是相对陡峭的,陡峭的原因并不在于 zkSNARK 或 ZKP 有多难,而是在于,首先开发工具很缺乏,也就是说想直观地体验一下并不容易,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去搜去看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下手。第二就是学习资料其实更缺乏,现在跟 4 年前相比还是多了很多资料的,但要知道资料的增加速度远远赶不上创新的速度,也就是说有大量新的理论技术并没有被总结成文章,有的甚至都没有行文写下来,它们存在一些系统的角落里,或者说它只有代码但没有理论。因为是寒武纪大爆发,导致了学习资料相对更少,即便是需要的数学基础并不多,前置知识覆盖秒依然很广。所以有些朋友认为自己数学不好,并不是根本性问题。还有一点是论文挺难看懂的,这是我在早期学习时的感触,有些套路需要慢慢适应。 一些心得和经验 下面想给各位朋友再讲一些心得和经验。 首先给第一类想要快速入门的新手朋友,或者说看过一些非常简单的概念,无论出于哪种目的想要快速入门的朋友们。首先,有诀窍吗?诚实一点说时没有的,但确实可以把几个地方作为切入点。其一,写代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里的代码可以分很多种,我认为现在很多可用的 library 都是很不错的。比如 Circum,可以在网页端试着写一些电路代码。第二类的 Halo2,我认为如果想要深入学习的话,可以用 Rust 吗,Halo2 也恰好是 Rust 的一个 library,也是在社区中广泛使用的。现在以太坊基金会也在基于 Halo2 进行一些工作,可以去看一下这个 library,并根据它去写一些基础的 demo 或者例子。第三个是 Gnark,是 Consensys 开发的用 go 语言写的库。如果你对 Rust 不熟悉或者没有写过 Rust 的话,可以优先选择 Gnark,因为它是用 Golang 写的,上手更简单一些。最后,还有 zkSNARK 社区的 Cairo,虽然我自己没有写过 Cairo,但我已经看到不少人已经成功启动了,所以我认为 Cairo 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关于代码围绕什么去写,我认为可以基于 KZG 多样式承诺、IPA、Baby SNARK、Sumcheck 等非常简单的密码学协议,是可以做一些实现的。因为,实现了之后,可能会获得一些教科书上所不能提供的很直观的概念。比如,代码运行的速度,对稍大一点的例子电路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浏览器最大能承受的电路等等。 我觉得手动写代码这一方面,首先有助于大家理解很多概念,比如,到底什么是电路。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电路,就是挺难写的,如果动手写一下电路就会发现,它其实不算是在写正常的程序,而是在写一个证明过程,因为本身零知识证明就是一个证明过程,因此写电路其实就是写证明,而非写计算。写证明的过程有一些特定的套路和经验模式,这个需要慢慢熟悉和思考的。 第二个我觉得是有助于对运营效率有所感知,就是知道运行的速度能有多快,以及假如说你想去 build 一个应用,他大概能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你在以太坊一层的合约里做一个电路的 verify,你大概需要多少 gas。事实上这些都是需要你实际操作完之后才能有的一个初步印象。 第三个就是对协议借口、协议流程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和大概的感觉。 第四个就是你能对基础的数学原理有初步的认识,但不需要去学很多,不需要去重新找一本代数的书去翻,因为一本完整的教材包含太多内容了。我觉得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可以通过 Google 或者 ChatGPT 去快速学习一下基础的数据原理。直接通过编程学习的话,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对于使用的参数、输出的结果,以及如何在代码中 encode,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都会有非常直接的认识和理解。 这里我想要推荐 zkiap.com 的课程,它是一个注重实践的简单代码学习课程,每周花点时间就基本上可以慢慢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推荐给所有能写代码的朋友们。 但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假如说我不会写代码,或者说我没有时间写代码,但是我仍然想快速入门,那该怎么办呢。我认为第一点就是要准确地理解相关概念,所谓的准确理解就不是一些模模糊糊的理解,比如,我们说零知识有 zero-knowledge,那么到底什么是 knowledge?我觉得是需要搞很清楚的,这些关键概念搞得越清楚,看文章就会越顺利,包括还有像 witness 这种概念。还有像 Random Oracle 还有 Commitment 之类的概念。为了搞懂 Random Oracle 是什么,我前后可能花了一年时间去看各种东西,慢慢尝试理解,但但是的资料很少,我觉得现在的资料已经足够丰富了,已经有一些教科书能够吧这些概念讲的相当清楚了。然后还有一些概念,像 CRS、SRS 是什么,如何用 Polynomial IOP 做一些 plunk 应用。其次像 extractability 还有 preprocessing,这个适合具体应用开发相关的。我认为对这些基础概念有必要有非常精确的理解,如果不是很理解或者模糊的话,我的建议是先去看这些概念,Google 和 ChatGPT 能够在这里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我认为首先需要能看懂科普文章中的一些密码,一些黑话。 第二个是能够对 zkSNARK 有一个清晰的抽象的认识,也就是说能大概知道它是什么,能用一句话去讲一下什么是 zkSNARK,而不是只是将它描述为一个 library,或者用一个方式函数调用一下,或者说就是一段代码,真正的掌握是要比这些都再深入一层。 第三个就是如果好奇的同学或者有更多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学术论文,如果第一节能看懂的话,我觉得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这意味着很多密码学黑话都已经理解了。如果有一些频繁出现的黑话不理解,就可以去 Google 或者 ChatGPT 弄明白,有些实在很难懂了就可以先放一放。最后就是能初步理解 zkSNARK 的一些应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对一个不会写代码的人,已经是对 zkSNARK 已经又了相当深的认识了。 接下来我说的这一类朋友,他们不满足于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始终对内部工作原理感到好奇,关于黑盒如何运行,为什么能 work,为什么能提供信任,他的信任又基于哪些东西,应用条件是什么,等等。我这边的建议是,需要先充分理解一个算法代码,就是先把一个算法吃透,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在算法之间就好比再学一个编程语言一样,如果 Java 用得很熟练了,再去切换到其他语言,其实并没有很复杂。前提是,这个语言需要用得特别熟练,如果只是浅浅地能写一些 Hello World,可能差距还比较大。我觉得可以先针对一个算法,比如说我觉得像 PlonK 是首选的,因为它比 Groth16 简单很多。PlonK 是我认为我见过的所有算法里最简单的,虽然 Groth16 的科普文章更多,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复杂难懂的算法。然后还可以选择 zkSTARK,Marlin,Spartan,他们的对看论文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些。总之,我推荐先学 PlonK。 第二个就是去阅读一些 Github 上的开源代码,现在有非常非常多的有意思的项目,几乎每两三天都能发现一个很不错的开源项目,并且代码质量不错,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推荐了。 第三个点就是如果你想了解内部工作原理的话,你不可避免地要去理解这些公式,但对于初学者的最大问题是,公式无法理解或者并不能记住。我认为这里的核心窍门就是,多抄公式。不停地重复抄公式,同时再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神奇的力量,能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明白了一些东西。 在这里推荐一个 MOOC,叫做 zk-learning.org,他们的课程深度不错,也会涉及到内部的工作原理,也会用非常简单的语言去抽象地解释一个或者一类算法是如何工作的。我认为如果能看懂并实现一个最简版本的代码并且能看懂 70% 的相关论文,且能不需要任何辅助地手推公式,并能够大致理解 Soundness 思路,我觉得已经达到了理解 zkSNARK 的要求了,但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要自行修改和优化协议,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除非有非常多的经验,否则千万不要自行修改优化协议,因为密码学协议中有非常多没有写出来的东西。相关的反面教材有很多,我觉得最著名的就是 BCTV14,它是 14 年的一篇论文,他们的论文在做了一次修改优化之后出了一个 bug,然后修了 bug 之后又是一个 bug,而且都是非常严重的 bug,也就是说这些顶尖的密码学家都会犯这样的问题,那更不要说一个初学者。对初学者而言,你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个协议,但是你一旦去修改别人的时候,你还要确保对这个东西有足够清晰的理解。 接下来对于更高阶的朋友,可能你是在 build 自己的项目,想用 ZK 去解决一些必要性的问题,需要自己设计协议。首先,我觉得你需要反反复复地读大量的论文。第二个就是需要补最基础的计算理论,而不是代数或者射影几何,或是那些数学概念。我觉得这里面其实最重要的是计算理论,我在这里推荐两本书,一本是《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 Modern Approach》,另一本是《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by Oded Goldreich》。第三点就是要跳出兔子洞,关注基本问题。因为有些算法还是很深、很烧脑的,有时候需要在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卡上好几个月。但我觉得这里面的核心点是为了理解它为什么 work,有些时候你要跳到最外面来问一些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基础的问题,再去反思这个细节。就是你需要不断进到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同时又要不断地跳到外面去反复对比思考,这样就很容易弄懂这一点细枝末节的东西。第四个就是逆向思考,因为很多协议的设计是非常精巧的,有时候需要我们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 follow。但事实上理解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多数情况下我在理解算法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论是逆向思考,也就是说如果将原来的算法换成另外一种,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不 work 的,那么它为什么不 work?这是很重要的。 最后,给大家说一下读论文的心得,因为论文确实比较难读,都是些非常学术的文章。第一,请务必反复仔细阅读论文第一节,因为论文第一节通常是论文最精华的部分,他通常描述了这篇论文最主要的贡献,包括他和前人的不同以及他的新协议或者新算法最重要的特点。通过读很多论文的第一节,能够快速找到一个知识网络。 第二点就是,你需要把论文的参考文献这几页,特地打出来,有助于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就可以沿着参考文献,找到更多的资料,而不单纯是通过 Google 或者 ChatGPT,而是通过这个论文所依赖的前置论文,形成一套理解体系。 第三点是要从历史的角度看概念的变迁、算法的演化和技巧的组合,这里面能发现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觉得也可以找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但这需要很多时间去准备。虽然密码学已经历经了 40 年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它经过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与变迁的过程。 第四点是,一篇论文需要反复看,大概看懂其中的 90%,需要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我最开始去学习这个东西的时候,一开始非常难受,非常有挫败感的一点是有篇论文我看了半年都还看不懂。但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密码学家他的分享里面说他看论文也是要几个星期才能看完,这时候我才如释重负,我才觉得原来他们也是这样。所以说一篇论文看不懂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第五个是,我认为参与社区讨论特别有用。 最后一点,找一个 Crypto 领域的问题点,找一个你觉得有意义的工作,然后 get hands dirty,这个能驱动你把关注点集中到一些点上面,更容易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工作成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6
上一页
1
•••
168
169
170
171
172
•••
20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中东突传重大消息!金价收盘自低点暴涨近66美元 怎么回事?
lg
...
黄金崩溃暴跌失守3900、人民币创近一年新高!市场涨势停滞待美联储与财报
lg
...
“3000万本金赚了14亿,辞职不干了”?传前券商首席分析师炒黄金期货暴赚,国海证券原固收首席靳毅回应!“假消息,已经报警”
lg
...
中美突发重磅!美媒独家:特朗普与习近平将讨论降低关税 换取中国打击芬太尼
lg
...
中国经济释放重大信号!华尔街日报:中国誓言“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