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新生儿跌破1000万 专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新挑战
go
lg
...
。 中国公布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增长
超出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比路透社调查预测的2.8%要好。2021年,GDP同比增长8.4%。
lg
...
天马行空
2023-01-17
唱多!中国GDP突传利多、1600亿元融资准备发放 A股三大指数微幅高开 “汇市解读信号混乱”
go
lg
...
DP同比增长2.3%。中国没有对当年的
GDP
增长
设定目标,为1994年后首次。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2021年GDP同比增长8.1%,高于年初政府设定的目标。中国政府将2021年
GDP
增长目标
定为6%以上。 2022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左右,低于去年增长目标,也远不及去年实际增长水平,更创20多年来最低增长目标。 1600亿元再融资支持 根据上周五首次公布但细节不多的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同业,以1.75%的年利率向选定的开发商提供8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然后,将鼓励陷入困境的债务公司从自己的金库中拿出相应的金额。 四大管理公司华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多年来向中国50强开发商中的大多数提供贷款。备案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仅信达和华融的风险敞口就超过2000亿元,房地产业务占其收购和重组业务的近50%。 计划细节曝光,建行日前报备,旗下房屋租赁基金拟与万科联手设立100亿元支线基金,母基金出资近80亿元人民币。该支线基金的目标和业务范围与建行2022年10月成立的300亿元房屋租赁基金的目标,与业务范围保持一致。 备案文件补充说,双方将通过子基金共同投资长租市场,特别是万科的租赁项目,以提供优质高效的长租住房供应。自2022年11月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遏制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措施。 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开发商的金融支持,同时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和首付要求以提振需求。然而,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尚未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70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不包括国家保障性住房下跌0.25%,与11月份持平。 根据彭博社的计算,全年价格下跌了2.3%。根据最近对100个主要城市的潜在购房者进行的中国指数调查,由于购房者仍处于紧张的观望状态,2023年房价将继续下跌。
lg
...
颜辞
2023-01-17
超预期!中国2022年GDP超120万亿 ,增长3% 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为近61年来首次
go
lg
...
讯 中国公布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增长
超出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1月17日)表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比路透社调查预测的2.8%要好。2021年,GDP同比增长8.4%。 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第四季度
GDP
增长
2.9%,超过了路透社1.8%的预期。 2022年,为了控制新冠疫情,大都市上海封锁了大约两个月。中国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限制了全国各地的旅行和商业活动。 在当地感染病例激增的情况下,当局在去年12月初突然放松了大部分控制。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期间出行,但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消费者信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零售额去年下降了0.2%。但是去年12月份的零售额比前年同期下降了1.8%,低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8.6%的降幅。 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3.6%,去年12月上升了1.3%,远高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0.2%。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略高于路透社预期的5%。去年12月基础设施投资较去年11月增长更快,而制造业投资增长放缓。2022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10%,比截至去年11月的一年跌幅更大。 城镇失业率为5.5%。而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的这一比例仍然高得多,为16.7%。 去年,当地人的储蓄偏好飙升至历史新高。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去年7月,青年失业率创下近20%的历史新高。 去年10月份,零售额也开始同比下降。 中国其他主要增长动力已逐渐减弱。 尽管有关部门放宽了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融资限制,但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 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出口从去年10月份开始同比下降,为自2020年5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去年12月,中国出口和进口双双下降,不过跌幅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经济学家预计,欧盟和美国经济放缓将导致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 中国领导人将在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全年
GDP
增长目标
。 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 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批评者、《空巢大国》一书的作者易富贤表示,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人口首次下降。
lg
...
财经风云
2023-01-17
【预见2023】普华永道赵广彬:建议提高对宏观杠杆率容忍度,拿出5000亿消费券补助低收入群体
go
lg
...
转储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核心指标是
GDP
增长
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或接近。储户预期经济增长可以恢复的时候,才愿意消费和投资。这种情况下,国企、政府要率先行动来推动经济复苏。 资本市场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借鉴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继续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核心是,严惩弄虚作假、完善市场化融资的体制机制,让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都赚到真金白银才会有更多钱留在股市。股市不能成为“肥了少数人、坑了多数人”的市场,应该是所有投资者“共同富裕”的市场。 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刺激消费很好的办法。我个人认为,国家应该拿出5000亿元消费券补助给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疫情对他们冲击更大。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地方债及城投债债务风险, 对于今年专项债发行以及化债有何看法和建议? 赵广彬:2023年应该淡化债务风险,一心一意恢复经济。中国的体制,短期内,有些地方债或城投债可能面临一些风险,但是不会有地方政府或城投机构破产,只是偿还周期变长了。 地方债及城投债债务风险较高的应该利用市场化手段调节,即支付给投资者的较高回报,同时省级政府应该给予信用担保。 金融界:房地产政策在供给端、需求端持续发力。您认为2023年房地产会不会复苏,如果复苏预计会在哪个时间点?对居民购房、 保交楼以及房地产支持政策有哪些建议? 赵广彬:房地产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结束,但是这并不是说房地产行业不重要。除了居住属性,房地产还有财富或财产属性,有研究表明2022年房产在中国居民家庭总财富中占比接近60%,一线城市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因此,一个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对中国发展经济极其关键。 在宏观监管政策干预下,2023年房地产应该会恢复到以满足居住需求为主的状态。同时,以投资为目的的房地产买卖不能被彻底禁止,可以适当发展,但是不能成为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主流力量。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房地产需求也在升级,除了正常居住,还有休闲度假、娱乐、养老等属性,例如,我国北方冬天寒冷,很多人迁移到南方短期居住,夏天南方酷热,很多居民到北方凉爽的地方度假,这类居住需求也是刚需,政策也应该支持。 最后,开发商的融资困难解决了,就自然可以缓解购房者对开发商保交楼的担心。也就是说购房者不担心开发商破产的话,肯定愿意继续支付房款和按揭贷款。
lg
...
金融界
2023-01-17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月17日周二
go
lg
...
、江苏、山东和浙江不约而同把2023年
GDP
增长目标
锚定了同一个数字:5%。 青海:印发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做大盐湖关联产业。加快“疆煤入青”,着力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氯平衡关键问题,推进盐湖产业与煤化工、油气化工融合。 中钢协:1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46万吨,环比增加94万吨,上升12.5%,库存上升幅度扩大:比上年同期增加53万吨,上升6.7%。 财联社:1月16日,由国家电网青海电科院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全球首次构网型光储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测试顺利完成。而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为我国日后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1月16日,关于“特斯拉4680大型圆柱电池已取得重大突破,生产成本大降54%”的消息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对此,记者第一时间向特斯拉中国的多位工作人员进行核实,皆回复说:“目前,没有得到相关消息。” 财联社:根据业内机构的统计,由于锂供应商无法跟上需求增长步伐,锂价飙升,2022年锂现货交易价值一路飙升至了约350亿美元。而在2020年时,这一体量仅为30亿美元。不过展望未来一年,一些看空锂价的观察人士表示,快速增长的供应,而非令人眼花缭乱的需求,将成为2023年的决定性因素。 财联社: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全面爆发,组件市场出货高峰态势也依然延续。据统计,2022年国内企业组件出货增幅超过50%。且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内卷”,今年全球组件出货前十的梯队有望全部“国产化”。 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价53.7元,相较2022年春节档预售同阶段平均票价56.2元,下调了2.5元,也是自2016以来近7年首次下降(2020年除外)。今年春节档影片平均片长为历史最长。 上海证券报:随着多地陆续公布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过,防疫用品价格也开始大跳水,之前坐地起价,两三个月涨了三四倍的血氧仪跌至百元以内。 新华社: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6日在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我国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李国英说,今年水利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加快建设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推进重点区域水网规划建设,完善省市县水网体系。 农业农村部:1月16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会议强调,谋划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本领。拿出综合性解决方案,整体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大豆油料扩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等重大工作,一抓到底见到实效。 财联社:日前,苹果的两大代工大厂——富士康和和硕都对外表示,将把东南亚纳入其2023年的扩张计划,以缓解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除了在中国生产iPhone外,富士康和和硕现在还在印度生产苹果的部分型号手机。此外,苹果还将越南作为AirPods等其他产品的替代制造基地。 科创板日报:近期,美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更紧凑的液流电池配置,将电池的尺寸减小了75%,并相应地降低了整个液流电池的成本。这项工作可能会彻底改变从大型商业建筑到住宅的供电方式。 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有所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一线城市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5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比上月增加1个。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53个,比上月增加2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64个,个数与上月相同。 第一财经:房企持续两年的降杠杆大潮,或许将面临轻微调整。业内受访专家认为,此次“三道红线”标准将迎来微调,预计红线的要求不会变,可能会和贷款集中度一样,延长或者设置过渡期,弱化不同档位,对债务增长的容忍度提高,对拿地、对现金流的要求也会下降。如此一来,部分企业会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工商银行:举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签约仪式,与沪上16家房地产企业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意向性融资总额达2400亿元。根据合作协议,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沪上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房包括但不限于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配套、保函、并购贷款等综合化金融服务。 格力电器: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第一次会员大会近日在格力电器总部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以及顾问团队,格力电器当选理事长单位,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当选理事长。 荣盛石化:公司控股子公司浙石化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投资建设的年产40万吨ABS装置于近期投料成功,目前已顺利产出合格产品。ABS是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之一。浙石化同时具备ABS三大原料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待后续120万吨ABS装置投产后公司总产能将位列国内首位,这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工程塑料的自给率。 丽珠集团:公司和控股股东健康元拟以现金方式共同投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进一步加快动物保健领域业务布局与推广力度。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拟出资1.02亿元,占比51%。 长信科技:公司为Meta提供最新款VR Quest2显示模组,也为国内VR巨头提供VR头显模组。同时,根据顶级客户的需求,加快扩产,并联合客户一起做好高世代VR产品的开发工作。 昊华科技:公司所属西南院自主研发的XNC-98-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此次替代成功,为未来市场开拓、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基础,市场前景看好。 沪深股市:1月16日,沪指涨1.01%,报3227.59点;深成指涨1.58%,报11785.77点;创业板指涨1.86%,报2539.52点。证券、半导体、生物制品、船舶制造板块领涨。 沪深港通:1月16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58.43亿元。贵州茅台、五粮液、上海机场分别获净买入10.89亿元、7.91亿元、6.87亿元。药明康德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76亿元。 龙虎榜:1月16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英飞拓,为2.3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券共涉及31只,其中20股被机构净买入,英飞拓被买入最多,为1.09亿元。另外11只个券(1只可转债)被机构净卖出,悦康药业被净卖出最多,为1.73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月13日,沪深两融余额为15390.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7.9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430.65亿元,较上一日减少45.50亿元。 证券时报:预计春季行情还将延续,节前外资持续流入,推动传统消费和金融板块上行,春节后关注内资接力,市场有望迎来三大积极因素:两会预期、疫后修复和海外环境好转。建议继续把握做多窗口,节后市场胜率高,创业板更显著。 财联社:近期,受益于北向资金加速入场,叠加机构资金回流影响,A股连日迎来强势上涨,尤其是创业板指和上证50指数表现尤其活跃。目前,春节假期在即,传统的“红包行情”也逐步展开。据悉,所谓的“红包行情”即是指股市在每年的春节前都会有一波躁动。 证券日报: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两市有33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报,其中106家公司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00%。在这106家公司中,能源企业表现最为抢眼。对此,行业人士皆表示,能源企业业绩受到多重利好因素支撑,而其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3年。 证券日报: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A股市场已有13家汽车零部件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10家预喜。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整车供应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同时,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使得相对应的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证券报: 1月16日,大金融板块集体爆发,“牛市旗手”券商股领涨。日前,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明确禁止恶意价格战,且解除了市场此前对于券商经纪业务降费的担忧。券商非银分析师纷纷表示看好,认为财富管理类标的、资产管理类标的券商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财联社:上周非货ETF市场整体净流出逾130亿元,其中,股票ETF市场合计净流出额达到91.65亿元,环比此前一周的净流出额有所收窄。军工、半导体、非银等行业赛道ETF净流入额居前。 券商中国:开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热情高涨。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2023年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旗下逾百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发布了参与A股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告,合计金额29.19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4.31亿元。 美股:1月16日(周一)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美股休市一天,1月17日(周二)恢复正常交易。 欧股: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0%,报7860.07点。法国CAC40指数涨0.28%,报7043.31点。德国DAX30指数涨0.31%,报15134.04点。 亚太股市:1月16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04%,报21746.72点;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06%,报4506.72点。日经225指数收跌1.25%,报25792.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59%,报2400.17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6.7380元,较上周五夜盘收盘跌380点。 原油: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0.82美元,跌幅0.96%,报84.46美元/桶。 央视新闻:数据显示,全球2022年液化天然气进口总计4.09亿吨,而前一年为3.796亿吨。报道称,这一创纪录的数量源于需求激增,尤其是欧盟的需求激增。2022年,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到1.01亿吨,比2021年增长58%,这也使得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 财联社:摩根大通基金(JPMF)美国科技基金(US Tech-A)四季度建仓做多博通和京东ADR共7只股票。清仓Snap和Twilio.增持奥多比、第一太阳能、Snowflake、Okta等11只股票。减持特斯拉、Salesforce.com、Enphase能源、苹果等47只股票。重仓股包括Synopsys、甲骨文、AMD、奈飞、以及微软。 高盛大宗商品分析师Currie:大宗商品预计将是2023年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几乎每种商品的库存都处于至关重要的水平。如果国际旅行恢复,2023年石油需求可能会增长200万桶/日。 界面新闻:日本政府准备加强对海外手机游戏消费税的征收。预计日本将效仿欧洲模式,设计自己的游戏征税制度。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对苹果和谷歌等平台公司征收消费税。这些公司通过应用商店向消费者提供游戏创作者生产的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数十年的经济一体化后,如今如果出现全球经济的严重分裂将导致全球产出削减高达7%。现有研究表明,碎片化越深,成本就越高,而技术上的脱钩还将放大贸易限制带来的损失。一旦技术也发生脱钩,部分国家的GDP损失可能高达8-12%,新兴国家冲击尤甚。 穆迪:由于在能源危机情况下面临经济衰退,2023年欧元区主权债务评级展望为负面。预计德国、意大利和斯洛伐克今年的经济萎缩将使其GDP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 财联社:交易员们警告称,日本央行本周会议将是任命新行长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当前日央行正面临着外界越来越大的压力,希望其放弃控制收益率曲线的政策,这样的话全球债券和外汇市场料将再度面临剧烈动荡。 国债期货:1月16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99.800,跌0.27%;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0.705,跌0.21%;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775,跌0.08%。 活跃债券:1月16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9150%,上行2.06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3.0600%,上行3.62BP。 Shibor:1月16日,隔夜shibor报1.5680%,上涨32.6个基点;7天shibor报2.0540%,上涨11.4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3560%,上涨0.3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7
31省市区2023年GDP增速目标出炉:大多集中在5%至6.5% 最高9.5%
go
lg
...
多集中在5%至6.5%。28个省市今年
GDP
增长目标
在5%以上,新疆、西藏等4省区增长目标超过7%。海南高达9.5%,增速排名第一。 前四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均把2023年
GDP
增长目标
共同锚定5%。不过,目标的表述略有差异,其中,广东、山东、浙江均为5%以上,江苏为5%左右。 25个公布2022年GDP实际增速情况的省份均实现正增长,除北京市、海南省只指出“正增长”的趋势外,其余23个省市公布了具体数值,范围在2%至5%。
lg
...
金融界
2023-01-16
兴业投资:美元疲软&需求回暖,油价创4个月最大单周涨幅
go
lg
...
的反弹。一些市场分析师将中国2023年
GDP
增长
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2%。 市场分析师预计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软着陆,可能会使今年的情况比大多数分析师担心的要好得多。因此,原油需求可能会上升,除非产量增加,否则原油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上周四在2023年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IMF不会调降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因对油价上涨的担忧未能成为现实,而且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2023年能够避免经济衰退,实现“软着陆”。尽管美国为对抗通胀而提高了利率,但劳动力市场仍然具有弹性,且消费者需求仍然强劲。这给美国将避免陷入衰退的预期提供了一些论据。实际上,我想说即使美国在技术上陷入衰退,也将是非常温和的衰退。 由于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令该国原油产量和出口受限,这引发供应担忧。上月底俄罗斯原油出口降至2022年低点。欧盟停止了90%的俄罗斯原油进口。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欧盟驻乌克兰大使Matti Maasikas表示,“我们已经大大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因为欧盟采取的主要制裁措施之一是在2022年底前停止90%的来自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同时,俄罗斯能源部表示,针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价格设置上限俄方将进行回应,俄罗斯不会以任何形式遵守所谓石油价格限制。 然而,尽管中国放弃了严格的零冠政策,但投资者担心大量的中国旅行者可能会导致感染率再次激增。此外,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一直在加剧对全球经济更深层次衰退的担忧。这均给原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给油价带来压力。同时,这也对风险情绪产生了影响,削弱原油等高风险资产。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引发市场担忧经济放缓前景,给油价上涨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12月非农就业增加人数好于预期,失业率下降,但薪资增幅放缓,而12月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骤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工厂订单数据也疲弱。此外,虽然美国通胀下降,但仍远高于2%的目标,市场担忧美联储会推出更多加息以抑制通胀,这也将拖累经济增长前景。 世界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也令油价承压。世界银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远低于6月份预测的3%。预计美国2023年
GDP
增长
0.5%,低于6月预测的2.2%;这是自1970年以来最弱的非衰退表现。受货币紧缩、美国、欧元区、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乌克兰战争溢出效应的影响,增长前景黯淡。由于能源成本飙升,借贷成本上升,预计2023年欧元区GDP将持平,而6月份的预期为增长1.9%。到202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预计将以3.5%的速度增长,是过去20年增速的一半。由于新冠疫情封锁,中国2022年的增长放缓至2.7%,但2023年将回升至4.3%。 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表明需求低迷,给原油价格带来压力。美国原油协会(API)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148.7万桶至4.206亿桶,前值增加329.8万桶,预期减少347.5万桶;汽油库存增加51万桶,前值增加117.3万桶,预期增加147.5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109万桶,前值减少241.7万桶,预期减少12.5万桶;库欣原油库存减少34万桶,前值增加70.1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896.2万桶至4.458亿桶,为有史以来第三大周增幅,也是自2021年2月6日当周创纪录增加2160万桶以来的最大增幅,预期减少224.3万桶,前值增加169.4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11.4万桶,预期增加118.6万桶,前值减少34.6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106.9万桶,预期减少47.2万桶,前值减少142.7万桶;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增加251.1万桶,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前值增加24.4万桶。美国上周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库存减少80.0万桶至3.716亿桶,降至1983年12月2日当周以来最低,为连续第70周下降。此外,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万桶至1220万桶/日。 同时,美国钻井公司三周以来首次增加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这给油价带来一些压力。随着原油价格上涨,美国活跃钻机数此前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活跃钻机数是衡量未来供应的一个指标。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当周,原油钻井总数增加5座至623座,预期为620座;天然气钻井总数减少2座至150座,为去年5月以来最低,预期为152座;原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总数增加3座至773座,预期为772座。 展望本周,原油交易者除继续关注API、EIA原油库存和贝克休斯原油活跃钻井数据外,还需留意周二欧佩克(OPEC)和周三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OPEC月报看点集中在各成员国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而IEA月报关注全球原油需求展望。虽然中国已经开始逐步退出零冠策略和放松疫情管控限制措施,但乌俄冲突持续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各能源机构可能对原油需求前景发表悲观言论。若果真如此,油价料面临一些下行压力。美国本周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包括:1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12月零售销售、12月工业生产、1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11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2月营建许可、12月新屋开工、每周申请失业金人数、1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12月成屋销售。由于工业化学品、乘用车、家用耐用品和金属及金属制品的影响,核心商品的最终需求预计将下降。由于运输和仓储业务增长,预计12月核心服务的最终需求将小幅上升。12月食品价格预计将环比上涨1.5,前值为3.3%。12月能源价格预计将环比下降2.3%,前值为-3.3%。总而言之,这将使12月整体PPI月率从11月的0.3%降至-0.10%,整体PPI年率从11月的7.4%降至6.8%;核心PPI通胀月率将从11月的0.4%降至0.1%,年率将上月的6.2%降至5.9%。若数据符合或低于预期,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仅加息25个基点。周三公布的美国12月零售销售数据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该数据素有“恐怖数据”之称,市场参与者将会密切关注。我们的零售销售跟踪数据显示,美国12月核心零售销售(含不包括汽车经销商、加油站和家装店销售的食品服务销售)下降0.7%,而11月为下降0.2%。12月汽车销量预计将下降2.1%(11月为-2.6%),原因是已报告的汽车销量疲软。汽油使用量和价格数据显示,加油站的零售销售下降5.7%(11月为-0.1%)。综合这些预测,加上我们对核心零售销售的预期,12月整体零售销售预计下降0.1%(11月为-0.6%,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而零售销售对照组预计下降0.2%。若数据显示,乐观的就业市场意外带动零售需求复苏,这可能会在未来为美元指数提供一些支撑。工业生产在11月份继续下跌,从上个月下降0.1%加速至下降0.2%。与此同时,产能利用率降至79.7%。我们预计12月工业生产下降0.1%,产能利用率降至79.6%。继10月份收缩2.1%之后,11月份新屋开工率按月下降了0.5%,年化后为142.7万户。同期建筑许可下降了10.6%,年化后为135.1万户,为2020年6月以来新低,而10月份下降3.3%。我们预计12月新屋开工率按月将下降4.8%,年化后为135.8万户。而建筑许可料增加1.4%,年化后为137万户。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该数据能够比较快速的反应美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美联储调整政策框架后,且美国的通胀水平远超美联储的目标。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0.5万,好于市场预期的21.5万,前一周数据为20.6万。四周移动平均数为212500,比前一周修正后的平均数减少1750。而截至12月3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63.4万,比前一周的修订水平减少6.3万。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继续下降,至三个月最低水平,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吃紧,可能迫使美联储继续加息。央行动态方面: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和美联储理事沃勒将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投资者可以从中寻找美联储加快缩减购债规模和加息幅度的更多线索。除此之外,投资者还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衰退的讨论、乌俄军事冲突和全球疫情的最新进展,这些都会给原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技术面上看,美油周图保利加通道下滑,油价向中轨靠近,14和20周均线下滑,慢步随机指标转跌。K线图收大实体阳线,表明买盘强劲,鉴于技术指标有所好转,预计油价本周可能继续震荡反弹。支撑分别位于78.20、77.00、75.80,阻力依次是80.60、81.80、83.00。 布油周图保利加通道下滑,油价向中轨靠近,14和20周均线下滑,慢步随机指标转跌。K线图收大实体阳线,表明买盘强劲,鉴于技术指标有所好转,预计油价本周可能继续震荡反弹。支撑分别位于83.50、82.30、81.00,阻力依次是86.00、87.30、88.50。 2023-01-16
lg
...
兴业投资
2023-01-16
【预见2023】渣打银行丁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将减轻,但尚不能成为增长引擎
go
lg
...
行维持紧缩性货币政策立场,我们预测全球
GDP
增长
或将放缓,2023年全球GDP增速将由2022年估计值3.4%放缓至2.5%。2022年多数经济体面临的多项逆风因素在未来几个月或将延续。美国和欧洲在上半年可能会出现负增长,拖累全球经济。 抑制通胀仍是多数发达经济体央行当务之急,尤其是美联储和欧央行,二者货币政策仍维持紧缩性立场,以期降低需求拉动型通胀。尽管近期数据显示通胀或已见顶,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暂停此前激进的加息周期前,或将等待更确凿证据的出现。即便如此,主要央行本轮加息日趋接近尾声。我们预计美联储和欧央行在一季度还会加息,但此后不再加息,美联储在下半年甚至可能减息。金融条件下半年会趋稳,全球经济有望回升。 中国经济经历2022年的疲软表现后,2023年有望成为推动预期中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转变和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2023年二季度(甚至一季度)消费或将开始复苏。 同时,我们预计近期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行业支持措施将改善2023年整体经济增长前景。疫情后“经济重启”还将增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力,综合作用拉动经济增长。2023年全球增长放缓或将拖累出口表现,尽管如此,我们预测内需将可推动2023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8%,高于市场普遍预测。 金融界:渣打对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与市场普遍预测的不同,是何原因? 丁爽:我们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或达5.8%,高于市场普遍预测的4.9%。我们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主要取决于防疫政策走向,疫情后“经济重启”步伐快慢不同将产生极为显著的区别。 我们预计消费将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此前防疫政策严格执行使得宏观政策刺激效力减弱,以及政策余地进一步收窄。我们认为,11月份政府出台的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为向“经济重启”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目前大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取消,快于预期。 在居民储蓄率居高的情况下,随着被压抑需求的释放,预计2023年消费潜力将得以实现,居民消费在下半年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水平。由于2022年基数较低,我们估算2023年消费将拉动
GDP
增长
4.0-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外需放缓且内需复苏,净出口对2023年
GDP
增长
的贡献或可忽略不计。 从2023全年来看,我们预计房地产投资或将停止收缩,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作用亦将减轻;近期政府出台多项监管措施支持房地产融资,有望推动财务状况相对稳健的房企恢复正常融资,并加速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整合。 近期消费有望反弹,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将减轻 金融界:您认为房地产在提振经济方面会起到什么作用? 丁爽:得益于不久前发布的房地产金融支持举措,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政策应对已经从零打碎敲模式转向综合配套;若得以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恢复财务和经营状况相对稳健的开发商的正常融资需求,并有利于房地产行业企稳。 但鉴于房地产融资、房屋销售和房地产投资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以及购房需求的结构性下行趋势,我们预计2023年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拖累虽有所减轻,但尚不能成为增长引擎。此外,由于外需趋弱和地方财政紧张,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或小幅放缓。 在全球大宗商品领域我国重要性凸显 金融界:您认为中国“经济重启”会对全球大宗商品有何影响? 丁爽: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波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经济有望全面重启的市场预期推动;凸显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领域的重要性。由于市场预计中国经济不久将全面放开,以及接近年底政府出台多项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但随着中国新冠感染人数增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有所回调。 尽管中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需求份额约15%,我们认为经合组织石油消费放缓带来的消极影响,会超过中国需求复苏的积极影响。面对石油供应过剩风险,10月欧佩克+决定减产,或有助于平衡市场供需状况。 我们预测2023年Brent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91美元,低于2022年的平均价格。该预测假设2023年俄罗斯石油供给大幅下降,尤其是上半年;中国需求有望强劲反弹,尤其是下半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若要保证2023年油价不低于我们的预测,我们认为欧佩克+仍需积极平衡市场供需。 就大多数基础金属而言,鉴于中国需求占全球份额达50%左右,因此中国经济复苏对基础金属价格的影响大于对能源价格的影响。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经济活动将快速复苏,我们预计短期内将拉动中国对基础金属的需求,但房地产行业实质性复苏或仍需等到2023年下半年这一事实,或部分抵消其积极的拉动作用。 货币和财政政策短期或偏宽松,但在下半年复苏稳固的情况下可能转向中性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2023年财政、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点? 丁爽:未来几个月宏观经济仍面临风险,短期内将继续借助稳增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继2022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之后,到3月全国两会通过年度财政预算之前这几个月,财政运作空间有限,这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将承担提振信贷增长和保持流动性充裕的重任。 出于债务可持续性考虑,2023年广义预算赤字规模或缩减。继2022年后期新增5000亿地方专项债发行之后,我们预计2022年广义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会扩大至7.3%。同时由于信贷扩张,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整体债务率升至282%,比2022年初高10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政府或推动宏观政策正常化,同时避免财政悬崖。我们预计专项债额度将提高到4万亿元左右(占GDP的3.1%),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会从去年的2.8%扩大到2.9-3.0%,2023年广义赤字率可能是6.0%左右。我们预计人民银行将把M2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降低到10%以下,但略高于我们预测的约7%的名义GDP增速,以稳定宏观杠杆率。 我们预计央行会在今年一季度将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降低10个基点,二季度降准25个基点。2023年余下时间,由于预期经济增长反弹,且通胀可能升高,我们预计央行将维持政策利率和准备金率不变,或更多依靠向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来维持流动性在合理水平。 汇率方面,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会由于中国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宽松幅度减弱和稳健国际收支而受到支撑。利率方面,预计2023年在通胀走高和债券一级市场强劲供应作用下,中国的市场利率将小幅反弹。
lg
...
金融界
2023-01-16
HYCM兴业投资原油周评:美元疲软&需求回暖,油价创4个月最大单周涨幅
go
lg
...
的反弹。一些市场分析师将中国2023年
GDP
增长
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2%。 市场分析师预计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软着陆,可能会使今年的情况比大多数分析师担心的要好得多。因此,原油需求可能会上升,除非产量增加,否则原油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上周四在2023年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IMF不会调降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因对油价上涨的担忧未能成为现实,而且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2023年能够避免经济衰退,实现“软着陆”。尽管美国为对抗通胀而提高了利率,但劳动力市场仍然具有弹性,且消费者需求仍然强劲。这给美国将避免陷入衰退的预期提供了一些论据。实际上,我想说即使美国在技术上陷入衰退,也将是非常温和的衰退。 由于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令该国原油产量和出口受限,这引发供应担忧。上月底俄罗斯原油出口降至2022年低点。欧盟停止了90%的俄罗斯原油进口。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欧盟驻乌克兰大使Matti Maasikas表示,“我们已经大大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因为欧盟采取的主要制裁措施之一是在2022年底前停止90%的来自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同时,俄罗斯能源部表示,针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价格设置上限俄方将进行回应,俄罗斯不会以任何形式遵守所谓石油价格限制。 然而,尽管中国放弃了严格的零冠政策,但投资者担心大量的中国旅行者可能会导致感染率再次激增。此外,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一直在加剧对全球经济更深层次衰退的担忧。这均给原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给油价带来压力。同时,这也对风险情绪产生了影响,削弱原油等高风险资产。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引发市场担忧经济放缓前景,给油价上涨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12月非农就业增加人数好于预期,失业率下降,但薪资增幅放缓,而12月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骤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工厂订单数据也疲弱。此外,虽然美国通胀下降,但仍远高于2%的目标,市场担忧美联储会推出更多加息以抑制通胀,这也将拖累经济增长前景。 世界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也令油价承压。世界银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远低于6月份预测的3%。预计美国2023年
GDP
增长
0.5%,低于6月预测的2.2%;这是自1970年以来最弱的非衰退表现。受货币紧缩、美国、欧元区、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乌克兰战争溢出效应的影响,增长前景黯淡。由于能源成本飙升,借贷成本上升,预计2023年欧元区GDP将持平,而6月份的预期为增长1.9%。到202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预计将以3.5%的速度增长,是过去20年增速的一半。由于新冠疫情封锁,中国2022年的增长放缓至2.7%,但2023年将回升至4.3%。 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表明需求低迷,给原油价格带来压力。美国原油协会(API)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148.7万桶至4.206亿桶,前值增加329.8万桶,预期减少347.5万桶;汽油库存增加51万桶,前值增加117.3万桶,预期增加147.5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109万桶,前值减少241.7万桶,预期减少12.5万桶;库欣原油库存减少34万桶,前值增加70.1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896.2万桶至4.458亿桶,为有史以来第三大周增幅,也是自2021年2月6日当周创纪录增加2160万桶以来的最大增幅,预期减少224.3万桶,前值增加169.4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11.4万桶,预期增加118.6万桶,前值减少34.6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106.9万桶,预期减少47.2万桶,前值减少142.7万桶;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增加251.1万桶,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前值增加24.4万桶。美国上周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库存减少80.0万桶至3.716亿桶,降至1983年12月2日当周以来最低,为连续第70周下降。此外,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万桶至1220万桶/日。 同时,美国钻井公司三周以来首次增加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这给油价带来一些压力。随着原油价格上涨,美国活跃钻机数此前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活跃钻机数是衡量未来供应的一个指标。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当周,原油钻井总数增加5座至623座,预期为620座;天然气钻井总数减少2座至150座,为去年5月以来最低,预期为152座;原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总数增加3座至773座,预期为772座。 展望本周,原油交易者除继续关注API、EIA原油库存和贝克休斯原油活跃钻井数据外,还需留意周二欧佩克(OPEC)和周三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OPEC月报看点集中在各成员国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而IEA月报关注全球原油需求展望。虽然中国已经开始逐步退出零冠策略和放松疫情管控限制措施,但乌俄冲突持续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各能源机构可能对原油需求前景发表悲观言论。若果真如此,油价料面临一些下行压力。美国本周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包括:1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12月零售销售、12月工业生产、1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11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2月营建许可、12月新屋开工、每周申请失业金人数、1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12月成屋销售。由于工业化学品、乘用车、家用耐用品和金属及金属制品的影响,核心商品的最终需求预计将下降。由于运输和仓储业务增长,预计12月核心服务的最终需求将小幅上升。12月食品价格预计将环比上涨1.5,前值为3.3%。12月能源价格预计将环比下降2.3%,前值为-3.3%。总而言之,这将使12月整体PPI月率从11月的0.3%降至-0.10%,整体PPI年率从11月的7.4%降至6.8%;核心PPI通胀月率将从11月的0.4%降至0.1%,年率将上月的6.2%降至5.9%。若数据符合或低于预期,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仅加息25个基点。周三公布的美国12月零售销售数据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该数据素有“恐怖数据”之称,市场参与者将会密切关注。我们的零售销售跟踪数据显示,美国12月核心零售销售(含不包括汽车经销商、加油站和家装店销售的食品服务销售)下降0.7%,而11月为下降0.2%。12月汽车销量预计将下降2.1%(11月为-2.6%),原因是已报告的汽车销量疲软。汽油使用量和价格数据显示,加油站的零售销售下降5.7%(11月为-0.1%)。综合这些预测,加上我们对核心零售销售的预期,12月整体零售销售预计下降0.1%(11月为-0.6%,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而零售销售对照组预计下降0.2%。若数据显示,乐观的就业市场意外带动零售需求复苏,这可能会在未来为美元指数提供一些支撑。工业生产在11月份继续下跌,从上个月下降0.1%加速至下降0.2%。与此同时,产能利用率降至79.7%。我们预计12月工业生产下降0.1%,产能利用率降至79.6%。继10月份收缩2.1%之后,11月份新屋开工率按月下降了0.5%,年化后为142.7万户。同期建筑许可下降了10.6%,年化后为135.1万户,为2020年6月以来新低,而10月份下降3.3%。我们预计12月新屋开工率按月将下降4.8%,年化后为135.8万户。而建筑许可料增加1.4%,年化后为137万户。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该数据能够比较快速的反应美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美联储调整政策框架后,且美国的通胀水平远超美联储的目标。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0.5万,好于市场预期的21.5万,前一周数据为20.6万。四周移动平均数为212500,比前一周修正后的平均数减少1750。而截至12月3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63.4万,比前一周的修订水平减少6.3万。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继续下降,至三个月最低水平,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吃紧,可能迫使美联储继续加息。央行动态方面: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和美联储理事沃勒将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投资者可以从中寻找美联储加快缩减购债规模和加息幅度的更多线索。除此之外,投资者还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衰退的讨论、乌俄军事冲突和全球疫情的最新进展,这些都会给原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技术面上看,美油周图保利加通道下滑,油价向中轨靠近,14和20周均线下滑,慢步随机指标转跌。K线图收大实体阳线,表明买盘强劲,鉴于技术指标有所好转,预计油价本周可能继续震荡反弹。支撑分别位于78.20、77.00、75.80,阻力依次是80.60、81.80、83.00。 布油周图保利加通道下滑,油价向中轨靠近,14和20周均线下滑,慢步随机指标转跌。K线图收大实体阳线,表明买盘强劲,鉴于技术指标有所好转,预计油价本周可能继续震荡反弹。支撑分别位于83.50、82.30、81.00,阻力依次是86.00、87.30、88.50。
lg
...
金融界
2023-01-16
CPT Markets:FED有望放缓升息令金价涨破千九关口!本周关注美联储官员讲话及美国PCE数据
go
lg
...
%,远低于6月预测的3%。预计美国今年
GDP
增长
0.5%,低于6月预测的2.2%;这是自1970年以来最弱的非衰退表现。受货币紧缩、美国、欧元区、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乌克兰战争溢出效应的影响,增长前景黯淡。由于能源成本飙升,借贷成本上升,预计今年欧元区GDP将持平,而6月的预期为增长1.9%。 4. 地缘局势担忧情绪延续:俄乌冲突持续近一年后,毫无结束迹象。日前,俄罗斯更换军事行动总指挥,提高了总指挥职务级别,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波兰日前则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他们还强调此举旨在向其他北约国家形成压力,以使他们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波兰和立陶宛还表示支持乌克兰尽快加入北约。上述操作无疑会触怒俄方、令俄乌局势更加紧张。 从上方压制(上方阻力) 1918.70,1920.20;从下行方向看,下方支撑1916.60。 CPT Markets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未来投资建议。CPT Markets 发布的文章主要根据国际财经数据报告及国际新闻为参考依据。
lg
...
CPT_Markets
2023-01-16
上一页
1
•••
279
280
281
282
283
•••
31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谈判中,特朗普几乎满足中国全部核心诉求!彭博:习近平强硬姿态奏效
lg
...
中美贸易战熄火,中国股市为何还跌了?市场害怕……
lg
...
美国威胁协议失败将重加关税!黄金疯狂崩跌后站上3250,下一走向要等CPI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社独家:华为芯片伙伴融资28亿 中国准备克服美国禁令?
lg
...
中美贸易突然来个急转弯、投行也紧急更改预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