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Coinbase报告:百万美元比特币钱包激增,2025年加密市场迎新高
go
lg
...
一季度经历短暂收缩后复苏,亚特兰大联储
GDPNow
数据预测第二季度增长达 3.8% ,缓解了衰退担忧。 美联储 预计在2025年继续降息,降低 长期利率 ,为 风险资产 提供支撑。其次, 企业金库 加速采用 比特币 作为资产储备,部分公司通过 可转换债券 融资购入加密资产,但Coinbase警告此举可能带来 债务风险 。最后, 监管清晰度 显著提升,美国 GENIUS法案 和 CLARITY法案 为 稳定币 和 市场结构 提供了明确框架,吸引更多机构参与。 驱动因素 具体表现 市场影响 宏观经济
GDP
增长3.8%,美联储降息预期 提升风险资产吸引力 企业采用 企业金库增持比特币 长期需求稳定,短期债务风险 监管进步 GENIUS与CLARITY法案推进 降低投资壁垒,吸引机构资金 加密行业趋势与监管进展 2025年, 加密货币 行业进入成熟期, 稳定币 和 去中心化金融(DeFi) 成为增长引擎。Coinbase报告指出, USDC 等 稳定币 的全球持有人已超 1.61亿 ,2024年交易量突破 27万亿美元 。 欧盟MiCA 监管框架的逐步实施为 稳定币 提供了合规基础, 英国 、 香港 和 新加坡 等金融中心也加快制定 数字资产 规则。 在美国, 比特币ETF 和 以太坊ETF 自推出以来净流入 307亿美元 ,标志着 机构采用 的里程碑。 然而, 债务融资 购入 比特币 的趋势引发关注, David Duong 警告:“债务到期集中在2029-2030年,但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系统性风险 。” 编辑总结 比特币 市场的强劲表现得益于 百万美元钱包 的激增,反映了 机构 和 高净值个人 的持续流入。Coinbase报告强调的 宏观经济 复苏、 企业采用 和 监管清晰 三大驱动力,为2025年下半年 加密市场 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 债务融资 和 持仓集中 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未来, 稳定币 和 DeFi 的持续创新,以及 全球监管 的协调,将进一步推动 数字资产 融入主流金融, 比特币 的 战略储备 价值或将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重大事件 6月30日:比特币价格突破10.6万美元,百万美元钱包数量创历史新高,受机构资金流入推动。 6月13日:Coinbase发布2025年加密市场展望报告,预测比特币因经济与监管利好将继续上涨。 5月23日:比特币价格达到11.2万美元,机构采用与ETF流入推动市场进入新阶段。 4月7日:美国第一季度
GDP
短暂收缩,加密市场波动加剧,比特币跌至年内低点。 2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提供监管框架,提振市场信心。 专家点评 David Duong(Coinbase Institutional研究主管,6月15日):2025年下半年加密市场将迎来新高,但债务融资购入比特币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需密切监控。 Jeremy Allaire(Circle首席执行官,6月30日):稳定币的全球采用推动了加密市场的成熟,USDC交易量突破27万亿美元标志着新里程碑。 Robert Kiyosaki(财经作家,5月23日):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将在2035年达到100万美元,经济不稳定和债务危机是主要催化剂。 Lyn Alden(宏观经济分析师,5月20日):比特币与全球流动性的83%相关性使其成为通胀对冲的理想资产,2025年将继续受益于货币宽松。 Chris Kuiper(Fidelity Digital Assets研究总监,6月10日):2025年将是加密牛市的第二阶段,波动性和价格升幅将高于上半年。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2 00:10
美国职位空缺意外反弹 劳动力市场现韧性 制造业与关税仍成拖累经济走势最大隐忧
go
lg
...
经济的潜在动能在第二季进一步放缓,尽管
GDP
可能反弹,因创纪录的贸易逆差拖累因进口下降而消退。 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虽短期内推动企业和消费者囤货,但长期来看已对企业提前备货和供应链规划形成扭曲,叠加港口清关延误,制造商交货周期拉长,进口成本压力依旧突出。 鲍威尔“耐心”论再度发声 市场聚焦7月利率走向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就业与制造业呈现两极分化,也令美联储的利率前景更显扑朔迷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在葡萄牙辛特拉欧洲央行论坛上重申,政策将继续“等待更多数据”,在关税、通胀和就业数据更清晰前,不会仓促降息。但他同时表态“不会排除任何一次会议”,令市场对7月或9月启动降息的押注持续升温。 目前,FactSet 调查数据显示,经济学家普遍预测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将降至11.7万人,失业率可能小幅升至4.3%,若数据继续转弱,美联储或在三季度正式启动年内首次降息。 编辑点评 当前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在关键支点上平衡:职位空缺和裁员数据释放韧性信号,但招聘意愿及制造业动能却在持续消耗,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与美联储利率路径未明,令企业在下半年面临更多决策压力。 对投资者而言,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7月9日关税大限以及7月底的美联储会议,将成为判断美股、美元及黄金等资产走势的核心观察点。
lg
...
佳华168
07-01 22:47
美联储主席重大转向:不再断言7月降息是否为时过早 货币政策走向仍需数据表现
go
lg
...
力。过去一周,多家投行已下调美国下半年
GDP
增速预期,认为过高的关税可能抑制企业投资与消费支出。 编辑点评 眼下,美联储的耐心与灵活并存,反映出其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外部压力的权衡。一方面,通胀温和、劳动力市场仍具韧性;另一方面,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与最新税改计划带来的财政赤字压力,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都在影响货币政策路径。 对投资者而言,7月就业与通胀数据、7月9日关税谈判进展,将成为判断美联储何时正式按下降息按钮的核心风向标。中短期内,市场仍需警惕外部政策冲击对美元、美债收益率以及全球风险资产的潜在扰动。
lg
...
丰雪鑫99
07-01 22:29
Coinbase:链上火了,“卖水人” 真能躺赢?
go
lg
...
3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全球
GDP
的 3%。如果把整体加密资产,视作一个国家经济体或者是一个叫 Crypto 的公司,那么: 当下的加密资产等同于一个中上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击败法国位列全球第 7; 同时也是一个超越苹果(3 万亿),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公司。排在前面的微软、英伟达,3.6 万亿左右,以当下的趋势 Crypto 成为全球老大指日可待。 因此,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视角,加密货币资产越来越难被忽视,海豚君决定开始着手跟踪。 考虑到监管仍然是当下最大的影响因素,目前尚处于从严到有所放松的中间地带,因此我们优先选择商业模式良好、合规属性较高的龙头公司开展研究。 加密资产系列以$Coinbase(COIN.US) 打头阵,本篇将主要讨论 Coinbase 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增长的核心逻辑,下篇将重点围绕稳定币展开,同时算算 Coinbase 和$Circle(CRCL.US) 的未来价值。 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交易所不是终点 如果把 “加密货币” 视作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标的,或者是商品市场中的大宗商品合约,那么 Coinbase 就是纽交所、芝商所,最基础的功能,就是提供加密货币报价、撮合、结算等等类交易所功能。 但与传统不同的是,Coinbase 还抢了“经纪商”的角色——即能够直接面对投资者,提供交易、借贷、托管、质押以及提现等服务。 随着数字钱包等基础设施和商家生态的完善,Coinbase 很快就推进了主要基于 BTC 的支付场景。2019 年更是与 Visa 合作上线 Coinbase Card,支持用户线下/线上刷卡买实物。但支付场景推广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密货币价值波动太大。因此,稳定币出来,并获得官方认可后,Coinbase 的支付场景才有望真正得到饿更有力的推进。 除了交易和支付外,Coinbase 还在申请股票代币交易平台。一旦被 SEC 通过,那么意味着在 Coinbase 上也能间接投资股票了。 至此,Coinbase 未来的商业版图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蓝图,即加速现实资产上链,致力于打造一个链上综合金融场景平台,而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了。 海豚君认为,支付和投资都是扩大加密货币应用场景的关键操作,而场景的延伸,就意味着加密货币整个市场的膨胀,这对于 Coinbase 这个 “卖水人” 来说,也会赚得更多。 在加密货币市场里,Coinbase 这一类的交易平台的存在,不仅纵向缩短了整个产业链条,同时还能快速横向跨越多个需求场景,部分是密货币过去监管不充分、业务扩张便利。而对于 Coinbase 这样,在规模和合规层面都相对顶级的龙头来说,未来监管的更多渗透,只会帮助它来消灭潜在对手。 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可以想到,Coinbase 理应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分配。 事实确实如此,但由于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Coinbase 的业绩并不稳定。不过,撇除特殊时期(比如上市、收购等扰动短期利润率的影响),正常时期的盈利能力(以利润率衡量)还是基本分布在 25%~65% 区间。虽然跨度区间大,但基本已经可以对标成熟的传统金融机构。 以 2024 年的情况来看,Coinbase 的利润率接近于 Robinhood 等低折扣/免佣经纪商,但低于纯交易所,说明还未完全体现交易所,以及产业链优势带来的更多获利空间。 那在虚拟货币市场未来随着加密资产得到更普世级别的认可,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Coinbase只要竞争地位稳固,那么它的利润率上限会逐步打开,终局状态下,海豚君认为可以触达到一个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更有优势的盈利水平。 二、 合规优势打开 “交易” 之外的想象空间 那么 Coinbase 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竞争环境?海豚君围绕 Coinbase 的基本业务和商业模式,边梳理边讨论。 直接看下图,从收入贡献的大类上看,Coinbase 主要有三项创收来源:交易收入、订阅收入、其他。 其中交易收入极易受交易行情影响,但也是当下 Coinbase 创收扛把子,占比仍然有 50%。订阅收入和其他(包含托管结算、质押、稳定币、数据/云以及公司投资收益等),则更像是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由于增长相对稳定,可以稍微平抑交易收入的波动。 但一个明显趋势是:随着场景的拓宽,竞争加剧、以及增量资金来源的结构变化,Coinbase 未来对交易收入的依赖性会越来越低。 1. 交易门槛会逐步降低 与同行相比,Coinbase 的产品优势就是合规、安全,但劣势是散户手续费高、衍生品交易品种短缺。不过,这两个缺点,过去 1-2 年,Coinbase 正在快速追赶同行。 Source:CoinDesk 目前 Coinbase 运营三家交易所,现货交易的 Coinbase Exchange,面向非美国本土的专业个人和机构交易的 Coinbase International Exchange(CIE),以及通过收购 FairX 转型而来的衍生品交易所 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CDE)。 上述三家交易所,涵盖了目前市场中绝大多数的近 300 种加密货币。在美国现货交易市场中,Coinbase 的产品覆盖量算绝对的老大(合规门槛阻拦了同行大规模上线长尾币种)。但如果放到全球地区,并且算上衍生品交易的话,那么 Coinbase 所涵盖的交易品种就算不上靠前了,比如与 Binance、Bybit 的差距就很明显。 除了交易品种的范围外,Coinbase 在交易上的最大差异还包括交易成本。和传统证券交易一样,Coinbase 的交易费基于交易规模和一定的(阶梯)费率。比如下图所示为 Taker(快速吃单)交易者收费明细,Maker(挂单)交易者收费一般会 Taker 更低一些: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上述不同的交易方式(简单交易、高级交易、Coinbase one 交易)存在不同的交易成本。用户交易成本=“交易费率 + 官方隐藏价差”: 1)散户的交易成本可以低至 0.05%,高至 2.5%(2022 年底,散户 200 美元以上的交易,交易费率从 1.49% 降至最高 0.6%)。 2)对于使用 Prime 或 Exchange VIP 层级的机构用户来说,费率报价在 0.03%-0.18% 区间。 如果直接从最终财报体现的综合费率来看,散户和机构的交易费率(含价差 Spread),分别为 1.49% 和 0.03%。这个收费水平相比同行(尤其是交易所同行),主要是面向散户的收费,Coinbase 不占优势。 以 Binance 为例,散户现货交易中最高层级的费率 0.1%,也只有 Coinbase 的 1/6(还是 2023 年 Coinbase 降价之后),而如果用 BNB(币安币)支付手续费,那这个费率还可以打个 75 折。 如下图,其他可交易加密货币的平台中,交易所属性的都比 Coinbase 收费便宜,其他平台则主要是支付机构的会更贵,折扣券商的交易费用同样比 Coinbase 低。 Coinbase 在 2022 年 8 月已经有过一次降费,也就是Advanced Trade上线,针对过去 30 天交易额在 10K 以下的用户,交易成本(交易手续费 Taker 0.6%,Maker 0.4%,基本无隐藏 Spread)不到 Simple Trade(1.49%+ 大约 0.5%spread)的一半。 交易品种少(主要是衍生品)和交易成本高,很容易影响散户的交易热情。虽然 Coinbase 平台上拥有全球最多的加密货币资产(AUC 占 12%),但在交易规模上,Coinbase 只占 5%。这还只是现货,如果再加上衍生品交易,那么 Coinbase 总交易规模就直接排到了 TOP10 之外。 只有在美国本土,因为牌照合规的问题,Coinbase 才能称霸市场,现货交易量占到了全美 50% 以上。 为什么 Coinbase 资产量不低,但交易规模却不够大呢? 问题出在换手率上,Coinbase 明显低于同行,一点没有提现加密资产高风险、高波动的特征。但换手率只是表象,背后还是资金结构(用户属性)的不同导致,而用户属性本质上也是由产品特征/优劣势带来。 一个普遍性的交易特征是,对于当下的加密货币,散户中以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占比在不断增长,这部分用户天然交易低频。机构中目前还是以高频交易做波动收益的量化居多,但随着主流资金正在加速进入,未来整体机构交易频率会降低。 而 Coinbase 上由于交易品种不多,交易成本更高,对高频交易的散户吸引力不高,但其合规、安全性,反而吸引了以长期配置的高净值散户,以及对投资托管也有着严格合规要求的主流资金,而这两类都属于低频交易群体。 当然,Coinbase 也很清楚自己在交易上的劣势点,正在奋力追赶同行。 关于交易品种少的问题,Coinbase 加快了新币交易的上线速度,并且在 5 月初宣布收购 Deribit(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期权与期货交易平台),以补足自己在衍生品交易品种以及相关机构客户的欠缺。(关于 Deribit 的详细情况,海豚君将在 Q2 财报合并 Deribit 后再进行讨论) 关于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其实这与交易规模存在伴生性,短期 Coinbase 交易费居高不下,除了因为承担了额外的合规成本及其他技术费(比如 Base 的开发成本)外,可能也因为交易规模低,导致在 “自砍一刀” 的时候舍不得一杆子降到底。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海豚君认为 Coinbase 的“降价” 动作很快就会继续。 (1)合规放松,内部出清、外来竞争加剧 未来竞争将不局限于加密资产交易所的行业内竞争,威胁越来越大的,还有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外部竞争。 目前在业内竞争上,Coinbase 的主要优势就是“合规性”,尤其在美国市场。Coinbase 是唯一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关键是,也是第一个获得在美国全境运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但 “合规” 的反面,就是在交易资产品种(加密货币种类、衍生品种类)上,并不占优。不过,自 2025 年起,在特朗普政府的积极 “站台” 下,加密货币逐渐被更多的主流官方认可。 “认可” 的主要方式,就是以非打压的目的,纳入 “友好监管” 范畴,其中美国的《市场结构法案》、《稳定币法案》是主要推动器。 众议院通过的《市场结构法案》赋予了 CFTC 现货加密货币专属管辖权,后续若继续通过参议院投票和总统签名生效,则代表结束了 SEC 与 CFTC 管辖纷争。 由 CFTC 管而不是 SEC 管的好处就是在监管便利性上更高: 1)不需要另外申请牌照(ATS+BD);2)减少清算成本;3)新代币上市无需逐一进行信息披露; 在 CFTC 的管辖下,加密货币交易所做衍生品,只需做经纪端登记,做现货则可以甚至不用向 CFTC 注册,这不仅省去了高昂的合规成本(法务、审计等),也无需改造现有系统去对接 NMS 级别的清算管线。 监管对加密资产越来越认可自然是好事,随着更多的资金涌入加密货币市场,Coinbase 等本身合规做的不错的龙头会直接受益,长尾的小平台会持续出清。 但与此同时,官方认可也会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放心大胆的加速转型,尤其是一些本身就靠业务创新杀出血路的平台,对行业前沿变化的反应决策会更灵敏。 零售用户上,比如经纪商 Robinhood,或者是支付钱包 Block 等。两个平台多年前就已经支持加密货币买卖,后续通过完善 “投资场景”,并快速扩展到 “商家支付” 等领域。但鉴于合规性和安全性要求,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围绕头部加密货币 BTC、ETH 等,“交易品种更稀少”是它们面对 Coinbase 平台最明显的劣势。 但后续随着加密货币被进一步的广泛认可下,可以合理想象,传统金融机构会更有动力拓宽加密货币品种范围,这些本身有着用户、场景优势的平台,将与 Coinbase 展开更加直接的竞争。 (2)资金流入更多转向机构 监管认可带来的另一方面影响,就是资金流入方式的变化。过往参与加密货币市场交易的机构主要是靠波动收益的量化为主,主流机构会因为合规性问题,配置规模受限。但随着监管限制打开,未来主流机构的参与也会进一步增加。 那么对于新散户而言,配置加密货币的方式可能就不一定需要 “亲自下场” 了,从资金安全和便利性角度,可以通过投资机构基金的方式来进行配置。 因此,纯散户交易的市场占比会进一步萎缩,且竞争不减反增下,降费也将成为 Coinbase 的必经之路。 2、未来附加值来自于链上场景的拓宽 截至 1Q25,Coinbase 零售交易收入(交易费 +Spread),占到了交易收入的 92%,总收入的 57%。与此同时,交易带来的边际利润也非常高,因此如果降费不能立即给交易规模带来显著提升,那么降费对 Coinbase 整体业绩的影响将非常大。 但既然是无法改变的大趋势,这意味着开发非交易收入在当下和未来都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Coinbase 的非交易收入,主要是指包含托管、质押、稳定币以及借贷等综合金融的订阅收入。这部分功能需求,除了支付场景的开拓更依赖零售用户外,其他场景需求主要来源于资金规模相对庞大的用户,因此服务对象也以机构客户为主。 因此以较低的交易费降低资金进入门槛,再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来扩大附加值,是 Coinbase 更乐意一降到底——压低机构交易费率(拉齐到同行水平)的原因。 下面具体来看目前订阅业务中占比相对较大、未来随着机构入局,能够同步扩大收入规模的细分业务: (1)机构托管:最易开发的增值服务 资金托管一般伴随交易业务衍生而来,主要面向机构客户,提供加密货币的冷存储、24*7 取款流程、保险、审计以及合规对账报告等服务,计算得综合托管费在 0.1% 左右。(2025 年一季度起不再单独披露,下图为海豚君预估值) 由于费率基本稳定,托管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机构的资金规模扩张驱动。对于机构而言,Coinbase 所拥有的合规性优势是它们考虑平台的首选要素,因此对于 Coinbase 来说,只要未来监管趋势是不断放松的,那么这一块收入增长就可以持续。 但长期同样也会面临一个外部竞争的问题,当更合规、且具备跨市场资产的传统金融机构 “降维打击”,Coinbase 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主流资金? (2)质押收益:中长期增长有天花板 在 2022 年与 Circle 牵手之前,Coinbase 非交易业务中最大的来源是加密资产质押,曾最高在总收入中占比近 13%。 加密资产质押收入,类似于用户用加密资产投资挖矿项目(成为主流 PoS 公链的验证人)从而获得的收益,Coinbase 在其中分一笔托管服务费。这笔钱由 Coinbase 从前端收到收益后,自己留下 25%,剩余给到用户。 质押收益率不同币种差别可以很大,通常和该币种的币值稳定、通胀率(供给增加的比例),以及共同竞争成为验证人的拥挤度(总质押量)有关。 头部的加密币种的质押收益率一般偏低,主要在于其供给固定或越来越少,但由于本身币值相对稳定,验证人竞争 “上岗” 太拥挤。由于要成为验证人就得拥有更多的 “保证金”(质押资产),单币质押收益就会被摊薄。 如下图,头部的 ETH 以太坊质押收益率为 3.4%~4.5%,但小币种 DOT 波卡币的收益率则有 12%~15%。 短期而言,质押收入基本随着质押资产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中长期来看,在供给相对受限下,优质加密货币出块率会趋势性走低,而劣质/小众加密货币,就算出块率高,但可能本身币值不高或波动下,质押激励实际换算成美元价值后,真实的质押收益率其实也不高。因此,这种趋势下,将限制质押业务收入的长期成长空间。 似乎(1)-(2)看下来,Coinbase 的订阅业务,短中期内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蛋糕的扩大和稳定的竞争优势(安全、合规、官方站台),增长无需担忧,但长期若传统机构加速下场,Coinbase 还能在主流机构被视为 “优选” 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就是(3)稳定币业务。一方面做大加密货币蛋糕,在官方认可下现实资产上链速度加快,资金不再因投机需求流入加密货币市场,而是更加稳定的支付、储藏价值。另一方面,Coinbase 的超额优势来自于目前它在 USDC 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 因此,收入占比 15% 的稳定币业务,是 Coinbase 未来增长的大动脉,也是决定 Coinbase 估值是否已经打满的关键。目前 Coinbase 在稳定币业务上的综合分成比例达到了 55%,但实际平台上的 USDC 持有量只占 17%,很明显 Coinbase 有 “特权”。 但问题是,Coinbase 在稳定币上的特殊地位一部分是源于与 Circle 深层捆绑。但双方的利益诉求,其实也并非完全一致。Coinbase 可能会基于用户需求,对市场规模更大的另一个稳定币 USDT 提供类似的分销便利,而 Circle 上市后,也会产生对收入增长的诉求,从而试图争取到更大的分成比例。 这些业务上的分歧,就目前 Coinbase 对 Circle 少量的股权投资而言(早期双方五五持股的 Centre 联盟于 2023 年解散,USDC 发行权归总于 Circle),很难保证分歧扩大不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像去年底引入 Coinbase 的竞对 Binance 到生态合作,虽然 Binance 分成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但其实也削弱了 Coinbase 因为 USDC 而拥有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Circle 也在通过抢 USDC 余额(通过旗下 Mint 钱包返利,激励做市商和本地支付公司将待发资金停留在 Mint,而不是交易所钱包)、做大必须对接发行人的需求场景(比如跨链桥、Tokenized T-Bill、传统清算)做大来提高总收益的分成占比。 2023 年的协议,约定期限为 7 年,也就是 2030 年之前,两者的利益瓜分可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做大 USDC 蛋糕固然是当务之急(暴涨 6 倍后 Circle 的稀缺性开始受到质疑),但七年之后呢? 万亿市场规模预期下,USDC 能吃到多少?USDC 生态中 Coinbase 与 Circle,一个拥有场景端,一个掌握发行端,最终谁会取得更多的话语权?换言之,涨到现在 Coinbase 和 Circle 谁的未来具备更大的价值空间?下一篇,海豚君将重点围绕稳定币展开讨论。
lg
...
海豚投研
07-01 20:08
Moneta每日新聞:英國一季度經濟強勁增長,短期利好難掩中期挑戰
go
lg
...
的最新數據,英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
)環比增長0.7%,與此前預估一致。這一增速不僅為過去一年內的最高季度表現,也使英國在七國集團(G7)中暫居增速之首。 這一增長部分歸因於消費者支出的提振。資料表明,英國民眾在增稅生效前加快了支出節奏,同時減少了非養老金類儲蓄,從而推動經濟活動升溫。第一季度的家庭消費支出增長率從前值的0.2%升至0.4%。與此同時,儲蓄率下降至10.9%,較上一季度下降1.1個百分點,是兩年來的首次下滑。 經濟的短期反彈還受到多個臨時性因素的驅動。許多出口企業因擔憂美國將對英國商品加征額外關稅,選擇提前加大產能並搶在新政前出貨;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也出現搶跑行為,不少購房者趕在4月1日印花稅上調之前完成交易,推動房屋成交量短期激增。這些前置性行為共同促成了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的亮眼表現。 不過,英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正在加劇。進入第二季度以來,勞動力市場出現疲軟跡象,就業崗位數量顯著下降,零售銷售表現不振,對美國出口大幅下滑,令市場對經濟前景更加謹慎。 英國第一季度經濟擴張受到一系列一次性因素的推動,但這種增長動力的可持續性仍存疑。隨著財政與貿易政策的調整逐步落地,未來數月的經濟表現將更能檢驗英國復蘇的根基是否穩固。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lg
...
Moneta Markets亿汇
07-01 14:51
【宝星环球】7月关键数据来袭
go
lg
...
行空间。 四、7月30日:美国第二季度
GDP
初值 继第一季度出现三年来首次下滑后,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因进口回落与库存恢复带动反弹,
GDP
增速或回升至约3%。消费依然疲软,但库存调整可能带来短期改善,整体利多美元,同时也可能为黄金提供支撑。 同时公布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初值预计略高于市场预期。虽然通胀尚未明显反映新关税影响,但储蓄率提升、消费趋于谨慎,显示物价上行压力逐步积累,或限制黄金表现。 五、7月31日:美联储利率决议 & 鲍威尔新闻发布会 美国第一季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开始显现疲态,通胀仍维持高位,联准会或继续维持利率不变,并推迟降息时点至9月后。若近期通胀数据持续偏高,可能加大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的可能性。整体判断,美联储表态若偏鹰派,将利多美元,利空黄金。
lg
...
宝星环球投资
07-01 11:58
中国又一新数据出炉!财新制造业PMI重返扩张,7月政治局不会有大规模刺激?
go
lg
...
信心。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
GDP
将增长4.5%,明显低于官方大约5%的目标。
lg
...
风起
07-01 10:56
会员
邦达亚洲: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美元指数失守97.00关口
go
lg
...
英镑攀升的主要原因外,时段内英国公布的
GDP
数据表现符合市场预期也对汇价构成了一定的支撑。此外,对英国央行利率维稳的预期也对汇价构成了一定的支撑。今日关注1.3850附近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1.3650附近。 英镑/美元 欧元昨日震荡上行,冲击1.1800关口,现汇价交投于1.1790附近。美元指数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以及美联储独立性受挫等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压下持续下挫是支撑欧元攀升的主要原因。时段内欧元区公布的经济数据整体表现疲软,限制了汇价的上升空间。今日关注1.1900附近的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1.1700附近。 欧元/美元 美元指数昨日震荡下行,失守97.00关口,现汇价交投于96.70附近。除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持续升温是施压美元指数走软的主要原因外,美国贸易协议的乐观预期和中东紧张局势降温市场的避险情绪也是施压美元指数走软的重要因素。此外,美国总统再次炮轰美联储,美联储的独立性受挫也对美元指数构成了一定的打压。今日关注97.20附近的压力情况,下方支撑在96.20附近。 美元指数 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德国6月季调后失业率、欧元区6月SPGI制造业PMI终值、英国6月SPGI制造业PMI终值、欧元区6月调和CPI年率、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和美国5月JOLTs职位空缺 另外,高盛将对美联储降息时间的预测提前,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在 9 月而非 12 月恢复降息,因为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看起来比预期的要小一些”。高盛预计,美联储在 9 月、10 月和 12 月的会议上将各降息25个基点,并将“最终利率预测从之前的 3.5%-3.75%下调至 3%-3.25%”。 该银行的经济团队写道:“我们认为 9 月降息的可能性略高于 50%,因为我们看到了多种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关税影响不显著、更大的反通胀抵消因素、真实的劳动力市场疲软,或者月度波动带来的恐慌。我们怀疑美联储领导层与我们持有相同观点,即关税只会产生一次性的价格水平影响。” 高盛分析师表示:“如果存在任何降息的保险动机,那么在连续的会议上降息(就像 2019 年那样)是最自然的选择,我们预计 7 月不会降息,除非本周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 周一,欧洲央行调整了其运用货币政策引导经济的方式,表示在实现2%通胀目标的过程中,将更加谨慎地权衡通胀前景的风险以及所采用的政策工具。欧洲央行周一确认,将采取对称性的方法,在中期内将价格增长维持在目标水平,并表示针对任何一个方向的大幅且持续的偏离,都将采取“适当有力或持久的政策响应”。这与四年前的政策战略评估结果有所不同。当时,决策者们承诺,在经济“接近下限”时,将采取“特别有力或持续”的行动,以避免低通胀固化。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周一公布的策略调整将使决策者能够在日益不可预测的世界中进行更细致的沟通。拉加德表示:“我们更新后的战略承诺,致力于确保我们的政策决策不仅考虑通胀和经济的最可能路径,也将考虑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方式包括通过适当使用情境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lg
...
邦达亚洲
07-01 10:17
公司债ETF(511030)连续17天获资金净流入,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开盘飘红,机构:关注上旬资金利率
go
lg
...
肉价格低位平稳。Q2经济增长相对平稳,
GDP
增速预计不低于5%。 该机构指出,关注上旬资金利率。6月在央行刻意宽松之下,DR001经常低于1.4%,比5月更松。随着“择机降准降息”变成“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关注资金面是否可能略微收紧,预计短期不会更宽松,DR001不会降至1.3%,但资金利率可能低位低波动;观察DR001是否会回升至1.5%。 6月30日利率债二级交易:大行+60亿,股份行-184亿,城商行-95亿,农商行+3亿;券商自营-69亿,险资+75亿,债基+236亿。6月债基净买入利率债4862亿,其中20Y以上的1130亿,加杠杆拉久期。7月债基冲量资金可能赎回。 预计短期不会再降息,利率债看窄幅震荡;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债及资本债,看多城投点心债。近几天港股银行回调与获利盘兑现、国有大保险要求新增保费30%投资A股等有关,调整是机会。国有大保险行为利好A股,红利短期承压与风险偏好提升有关。 平安基金债券ETF三剑客成员包括公司债ETF(511030)、国开债券ETF(159651)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产品类型包括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助力投资者穿越债市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1 09:47
港股内银股普跌:天津银行跌超3%,区域银行领跌市场
go
lg
...
3)。其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第一季度
GDP
增长预计降至4.8%,银行贷款需求疲软(参考Web ID 10)。此外,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进一步推高银行不良贷款率。花旗分析师Judy Zhang表示:“房地产风险暴露和地方债务问题仍是内银股的长期挑战,区域银行尤为脆弱。”(参考Web ID 24)中国央行近期虽推出降准政策,但市场认为其对银行盈利的提振作用有限。 港股银行板块投资前景 尽管短期承压,港股银行板块仍具中长期投资价值。恒生银行及金融业指数市盈率仅5.3倍,远低于恒生指数的9.8倍,估值优势明显(参考Web ID 21)。摩根大通分析师Tai Hui表示:“内银股的高股息率(平均6%)和低估值吸引收益型投资者,但需警惕政策风险。”(参考Web ID 14)市场预期,若中国推出更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银行板块可能反弹。投资者应关注7月的人大经济会议及美国关税谈判进展,以判断买入时机。X平台用户@StockWarden指出,内银股短期或进一步回调,但长期看好其稳健现金流(参考Post ID 0)。 编辑总结 港股内银股集体下挫,区域银行如天津银行和郑州银行跌幅居前,反映了市场对经济放缓、关税风险及房地产不良贷款的担忧。尽管短期波动加剧,内银股的高股息率和低估值仍具吸引力。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中国经济数据及央行货币政策动向。长期来看,银行板块的稳健基本面和潜在政策支持可能带来反弹机会,但区域银行需谨慎对待其风险敞口。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30日:港股内银股普跌,天津银行(01578.HK)跌超3%,郑州银行(06196.HK)跌2.5%,恒生银行及金融业指数下跌1.8%。 2025年6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人民币流动性,内银股短暂上涨,但随后因经济数据疲软回落。 2025年5月27日:高盛下调中国银行业评级,警告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农业银行(01288.HK)等大行股价下跌2%(参考Web ID 24)。 2025年4月29日:中国一季度
GDP
增长4.8%,低于预期,港股银行板块下跌,恒生指数跌至23800点(参考Web ID 13)。 2025年3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区域银行股价承压,天津银行跌4%。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6月28日,王滢(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表示:“内银股短期受宏观压力拖累,但高股息率和低估值使其在中长期仍具吸引力,建议关注政策转向。”——来源于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6月20日,Judy Zhang(花旗分析师)表示:“区域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高于大行,投资者应优先选择资产质量更稳健的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来源于花旗集团市场评论(参考Web ID 24)。 2025年6月15日,Liu Wei(高盛分析师)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将继续压制银行板块,区域银行的盈利能力面临更大挑战。”——来源于高盛研究报告(参考Web ID 24)。 2025年5月30日,Tai Hui(摩根大通亚太首席市场策略师)表示:“内银股的高股息率为防御型投资者提供了避险选择,但需警惕关税和经济放缓的短期冲击。”——来源于摩根大通市场评论(参考Web ID 14)。 2025年4月10日,Dong Chen(瑞士宝盛首席亚洲策略师)表示:“港股银行板块估值低廉,但需等待更明确的刺激政策信号以确认反弹时机。”——来源于瑞士宝盛投资报告(参考Web ID 21)。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7-01 00:11
上一页
1
•••
125
126
127
128
12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美国传来重大利好!全球市场“涨"声欢迎:美股大涨、黄金突破4100美元、比特币冲刺11万美元
lg
...
特朗普也放话了:美国政府关门接近结束!全球市场涨声一片,黄金暴拉冲破408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