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滴滴宕机一夜 启示NaaS和SaaS的去中心化之路
go
lg
...
第三方服务故障 Web2应用程序依赖的
IaaS
、NaaS和SaaS等服务提供商可能发生故障,或在执行内部业务逻辑的时候没能和服务对象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换,导致二者之间的业务发生意料外的错误。 DDOS攻击 在面对DDOS攻击时,Web2应用程序能够采取的措施十分有限。除了硬扛之外,只能依赖于杯水车薪的流量过滤和CDN服务来缓解压力,而这些手段都是中心化的。 回顾这些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背后的共同本质,那就是过中心化。 如果系统升级能够利用区块链“分叉与合并”的手段,那么相关的故障就会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如果系统在软硬件层面做到高度分散化,那么在局部灾害面前的鲁棒性就能大大增强。如果系统依赖的第三方服务是基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那么外源性的大规模故障就能够大幅减少。如果信息与请求是通过区块链传输的,那么实施DDOS攻击将会因为成本过大而变得不切实际。 去中心化的NaaS和SaaS解决方案目前仍处在前期探索阶段,但相关的项目依然可圈可点。笔者将简要列举几个,供读者参考。 Arkeo:一个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自由市场解决方案 Arkeo的宗旨是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更高的开发速度和抗审查性,最重要的是成为Web3技术栈的UI层完全去中心化所需的工具,同时减少对中心化数据源的依赖。简而言之,Arkeo是一个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自由市场解决方案。 Arkeo最初由ShapeShift DAO孵化,目前正在cosmos SDK之上构建。在genesis,Arkeo验证器将支持各种节点,包括比特币、以太坊、cosmos等等。通过利用这些节点,Arkeo旨在为各种类型的索引节点数据提供一个开放、抗审查的市场。 Arkeo还致力于促进去中心化、社区驱动的生态系统。通过包括FOX持有者、cosmos生态系统和THORChain生态系统在内的空投,Arkeo将最初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社区启动、保持去中心化和确保安全。 ARKEO是Arkeo网络的原生代币,总供应量为121,000,000 ARKEO。它被用于为客户和提供商之间的付款提供便利,为提供商发行的债券提供便利,并为验证器提供便利,通过股权证明确保网络安全。此外,它还授予网络治理的投票权。 Ethernity Cloud:一个由智能合约驱动的去中心化保密计算网络 Ethernity CLOUD将自身定位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由于传统的Web2解决方案无法为当前的攻击提供必要的保护,Ethernity CLOUD的机密计算服务(Confidential Computing services)为任何地方的数据保护提供了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 Ethernity CLOUD是一个由智能合约驱动的去中心化保密计算网络。在使用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的同时,通过硬件来确保机密计算。Ethernity CLOUD激励参与网络的参与者发展一个由开发者驱动的公平的生态系统和以云原生速度运行的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Ethernity CLOUD是以太云的ERC20原生实用代币,总供应量为10亿枚,其分配在Bloxberg网络上执行。代币可用于购买和出售计算资源、带宽、存储空间,也可以用于质押和清算。代币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包括数据所有者、网络操作者(矿工)、质押持有者、开发者、监管者。 DRIFE:一个去中心化的叫车平台 DRIFE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叫车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司机和乘客创建对等网络。该平台使用DRF代币进行操作,DRF代币是平台上所有交易的本地货币。DRIFE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建一个更透明、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的系统来彻底改变传统的叫车行业,使司机和乘客都受益。 与传统的叫车平台不同,DRIFE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消除了中介,让乘客和司机对他们的互动有更多的控制权。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DRIFE创造了一个不可信任和透明的环境,实现乘客和司机之间的直接点对点互动。这种直接连接可以提供更个性化和定制的叫车体验,乘客可以根据特定标准选择司机,如司机等级、车辆类型和其他偏好。 DRIFE独特的“Taxi 3.0”愿景旨在通过提供一个更加透明和公平的平台来增强驾驶员和乘客的能力。DRIFE采用零佣金结构,使司机能够赚取更多收入,并以储蓄的形式将福利传递给乘客。此外,DRIFE专利的基于拍卖的动态定价模型和取消中间商的利润有助于降低乘客的价格,提高司机的收入。这种模式激励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乘客享受具有成本效益和创新性的叫车体验。 此外,DRIFE致力于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用户的安全和隐私。通过利用智能合约,DRIFE可以创建一个防篡改系统,抵御欺诈和黑客攻击。这项技术确保交易以安全透明的方式进行,让乘客和司机在使用平台时安心。 DRF是DRIFE的原生代币,旨在为司机和乘客创建一个透明、安全、经济高效的对等网络。DRF代币是DRIFE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无摩擦交易并激励用户参与。作为平台内的主要交换方式,DRF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许多好处,包括独家获得高级乘车请求和折扣票价。此外,DRF代币持有者通过参与DRIFE DAO,在平台方向上有发言权,促进治理结构的透明度和权力下放。 Dtube:基于Steem和Hive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视频平台 DTube是一个基于Steem和Hive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视频平台。早在2022年6月,该视频平台就转变为一个由社区管理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帐户,上传视频并赚取DTC代币。 DTube旨在重塑视频行业的信息和收入共享方式。该平台不想审查各种内容,并将自己视为世界各地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公平平台。此外,没有控制内容可见性或货币化的秘密算法。社区决定排名,所有数据都可以公开获取。 DTC是Dtube的加密货币,为持有者提供影响DTube平台内容曝光的权力(视频获得的VP越多,排名就越高)。DTC的作用分为四个方面: 对于玩家来说,它要求用户持有DTC来发布、投票、评论和标记视频,并作为回报获得奖励。 对于广告商来说,他们可以使用DTC在平台上推广视频。 对于粉丝来说,他们可以使用“捐赠DTC”功能来支持他们最喜欢的创作者和策展人。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需要花费DTC才能访问优质内容。 DTube在20个月内增长到189000名创作者和策展人,每月获得210万名独立访客,并向其社区分发了110万枚代币。 结论 滴滴出行的一夜宕机事件再次引起了对Web2应用的可靠性和去中心化的讨论。此次事件不仅让数百万用户受到了不便,还导致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然而,滴滴并非孤例,其他知名Web2应用也曾发生大规模宕机事件,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通过对近年来大规模宕机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过中心化是其中一个共同的本质。系统升级、灾难性事件、第三方服务故障、DDOS攻击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心化的架构有关。因此,对于提高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去中心化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NaaS和SaaS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正在逐渐崭露头角。项目如Arkeo、Ethernity Cloud、DRIFE和Dtube都致力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更加分散、透明、安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减少系统宕机的风险,还能够提高用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性。 Arkeo通过构建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自由市场,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更高的开发速度和抗审查性。Ethernity Cloud以智能合约驱动的方式提供机密计算服务,成为最安全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之一。DRIFE作为去中心化的叫车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重塑传统叫车行业,实现了直接的点对点互动。而Dtube则基于Steem和Hive区块链,建立了一个公平的视频分享平台,重塑了信息和收入的共享方式。 虽然这些项目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它们的出现为未来构建更稳定、透明和安全的Web3应用提供了启示。去中心化的趋势将在保障用户权益、降低系统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数字时代的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Future3 Talk三期活动回顾丨DePIN未来趋势 哪些应用方向值得关注
go
lg
...
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即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Ebunker现在推出的硬件eNode是希望让PoS网络的验证者节点运行在一个小的物理硬件中,而不是在公有云服务上。PoS网络相较于PoW而言,其去中心化程度经常遭到诟病,因为几乎所有的节点和验证者都跑在公有云服务上,而这些公有云服务都由公司主体运营,本质上都是中心化的。把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所有的验证节点跑在一个中心化的公有云上面,这就显得不那么make sense。 Ebunker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能让区块链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验证者节点真正跑在分布于全球的物理设备中,Make blockchain decentralized again。eNode就是这样一个产品,而且它是一个消费级的物理设施,大多数人都负担得起,且相较于PoW机器也更为环保,其能耗约等于一个小台灯。 Lima:我来回答一下为什么需要DePIN,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很性感的新叙事,我们才会涌入这个赛道去build,不是这样的出发点。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中心化服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Kraken到Uniswap再到Tornado Cash,中心化服务的潜在风险,以及在遇到合规审查时的阻力,对于整个以去中心化为行业命脉和基石的生态来说,存在着很大隐患。包括矿池,如果运行在AWS或是谷歌云等中心化服务器上,又或者像以太坊的一些节点运营商使用了单一的客户端,就会存在单一的故障风险。 第二,我们每个用户都是中心化平台的深度用户,从点外卖到使用打车软件,再到共享充电宝等等,我们在使用苹果、安卓等系统的同时,就已经被这些中心化的平台生态所收割了。举个例子,同样的应用,在安卓手机上的价格可能会比苹果要便宜,因为苹果给所有的用户打上了标签,认为他们的支付能力比安卓用户要强。再比如,节假日高峰期,有些酒店的价格可能和往常没有太大差异,但你在平台上看到的价格可能是两三倍,这其中的价差就是被centralized solution赚走了。这种盈利模式在所有中心化互联网产品创建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因为它一定要形成一种垄断模式,才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当用户被卷入这样的垄断市场之后,就一定会被收割。大家已“苦平台生态久矣”,各方面都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第三,中心化的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以我们所在的充电桩生态为例,ChargePoint作为一个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已经是充电桩网络的巨头,在全球拥有几十万个充电桩,但他们一直在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在全球圈地和送设备,并建立自己的充电桩网络。他们的付费方式虽然现阶段对用户来说是很好的,但用户在享受免费的方案的时候,其实会feel the tricky part——他一直没收我的钱,那么他一定是想在后面再挣我一笔大钱。当这样的一个中心化解决方式形成了垄断,用户就再无别的选择了。而在此过程中,各中心化解决方案商为了形成垄断,会不断地build自己的护城河,因而会形成一个个
isolated
walled garden。 我们这种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目标都是为了推倒这个围墙,让不同的生态可以互联互通,同时也通过降低服务提供方的议价权来保障用户的权利。这就是我想分享的几点。 彭昭(主持人):Lima从用户的角度阐述了三点,非常精彩。接下来想问一下1z,站在建设者和项目方的角度,如何通过DePIN更快地实现物理基础设施的价值? 1z:由于我的职业生涯主要聚焦于云计算和
IoT
,所以我会从这两个角度谈谈DePIN的价值。 云服务。DePIN能对云服务中的
IaaS
和PaaS层做去中心化,这其中最大的价值首先就是抗审查,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就是降低成本,因为大家都能参与到网络建设中,把闲置的资源、显卡、硬盘空间、带宽等提供出来,这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再次使用。
IoT
。传统的
IoT
网络运行在信息交换的网络,即通过信令捕获进行trade,但它们之间并没有进行价值交换。而在DePIN网络中,不论是设备与设备之间,还是人与机器之间,都包含了价值交换,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令出发的关系。这是我觉得DePIN里非常有趣、值得思考的一点,对
IoT
和云服务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些已有的服务如何与区块链或Web3的一些特质进行结合。 彭昭(主持人):总结一下大家所说的,DePIN和Web3不同,它是一个更接近于实体世界的叙事,很多基础设施都能够通过DePIN无缝嫁接到Web3的世界。对用户来说,这些设施更加易用了,而且用户能够更好地获得这些设施的收益。从建设者和项目方的角度来说,建设这种设施的资金投入更小了,速度也能加快。 接下来,关于如何参与DePIN这个赛道,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思路? Lima:我觉得这是case by case的。在一个项目将自己定义为DePIN赛道项目的时候,它需要先去思考它和真实世界的触点是什么。对于更Web3 native的小伙伴来说,他可能更多地是从挖矿的角度去思考。PowerPod是一个横跨Web2和Web3的项目,所以我也一直在用一种抽离的视角去看待整个赛道,或者说我也只能代表我们这类项目来发表看法。 正好也在此分享一下我参加土耳其活动的一些感受。作为唯一一个DePIN主题活动的主办方,我们在伊斯坦布尔举办了一场DePIN的线下meetup,来的人并不是特别多,火热程度完全不能和zk等主题相抗衡。但当我们去土耳其的大街小巷,和当地的司机聊天时,聊到新能源车、充电网络这些问题,并把我们的项目解释给他们听,告诉他只要把家里的充电桩分享出来,就可以赚钱了,或者充电的时候你就可以省钱,他马上就能理解,可以说这个理解成本几乎为零。我觉得这就是专属于DePIN赛道的机会,相对于其他项目的概念来说,一个真实世界的用户理解和学习DePIN的成本是很低的,这是DePIN项目的一个优势,也是它具有mass adoption可能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如何参与DePIN项目,我觉得这是个非常case by case的话题,因为即使是在同一个项目当中,Shareholder的身份也可以是交叠的。想要参与DePIN项目的小伙伴可以基于自己的认知,选择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去参与。 1z:作为一个从Web2半路出家的人,我学Web3其实学了很久。我身边也有很多对Web3感兴趣的腾讯小伙伴,但很多都被密码学、DeFi这些复杂的概念拦在了Web3的门外。其实在我看来Web3就是两件事——铸造资产和交换资产。换句话说,要想判断能否切入Web3方向,就要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被铸造成资产的,且能够进行交易,这两点是我做DePIN或Web3项目的底层思考方式。 举个例子,VeeFriends这个项目会把一个人的时间铸造成一个NFT,你如果拍了我的NFT,就可以和团队的人进行一次沟通。我认为这就是Web3。Ketchup 的“走金街”项目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可以塑造成资产的呢?消费者走进商家,成为商家的客流,这就是消费者的一个有效“做功”,我们把它铸造成一个资产,商家需要用代币去购买资产,这就是资产的铸造和交易。你也可以把太阳能收集起来,让太阳能成为资产,然后去进行交易。 这就是我的一个底层逻辑,我也会告诉我身边那些原来做Web2的朋友,不用去理会周围那些噪音,你只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一些东西铸造成资产,并进行交易。我就不在Web3 native的小伙伴面前班门弄斧了,但对于一些曾经做物联网或是Web2行业的朋友们来说,这可能是一条能够快速进入DePIN赛道的路径。 彭昭(主持人):感谢1z,我觉得从物联网这种相对传统的视角来切入是个特别好的点,因为DePIN并不是纯虚拟的Web3,它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设备紧密结合的,所以我觉得有硬件基因的人来做这件事情会有一种降维的效果。Allen有没有什么观点想要分享? Allen:我认为DePIN是一个非常垂直的赛道,是有一定门槛的,因为它涉及到软硬件。关于如何进入这个赛道,投资和创业的角度一定各有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觉得DePIN的创业相对于DeFi、模块化等等,门槛会高一点,因为它比较重——它不是一个纯软件的东西,它和硬件是有联系的。要做一件比较重的事情,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持久地做下去。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持续造血,你的项目一定难以为继。如果你是想做一个有现金流的项目,去真正解决市场的问题——提升效率也好,降低使用成本也罢——项目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在短期内实现自我造血。 如果你走的是DePIN+token这条路,那就需要在市场推广、社区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因为DePIN是一个很physical的东西,它很接地气,需要你在市场占领、品牌宣传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是我以一个创业者的角度给出的建议。 彭昭(主持人):确实,DePIN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门槛高也不失为一个优势。我们今天还有一位重要的嘉宾,他终于可以加入我们了。欢迎万向区块链的杜总。 杜宇:谢谢彭总,我就不多介绍了,嘉宾们聊得非常火热,我一直很想加入进来。刚刚说到门槛这件事,我觉得有机会做好DePIN创业的一定是那些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人,比如Ketchup的1z就在物联网行业深耕了很多年,PowerPod这种充电桩项目也需要很强的行业背景才能切入。DePIN离不开硬件,也和行业是深度结合的,所以我们非常看好那些有着很好的行业背景的项目。 这就衍生出另一个话题。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我不需要去了解Web3行业那些很fancy的词汇,这就好比今天的金融市场有很多复杂的金融产品,但那些不是面向我们终端用户的,如果我想投资,直接买基金就可以了;或者是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是TCP/
IP
,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去使用互联网服务即可。我觉得DePIN就是一个能让大众接触到Web3的很好的媒介。我先补充这么多。 彭昭(主持人):感谢杜总。刚才直播间也有朋友在问,当下DePIN最容易落地的是哪些方面的应用?对于这个话题各位有哪些观点想要分享? Lima:我想分享一个观点,是我们在内部讨论时觉得很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模型,就是“最小经济单元闭环”(Minimum economic unit closed loop)。对一些与真实世界结合得更紧密的DePIN项目来说,是否有一个完整的最小经济单元闭环是个很重要的标准。具体是指什么呢?它需要做到能够自己造血,自给自足,在生产、分发以及获得
incentives
或是re-
investment
的环节,能够实现闭环。 具体地说,有两笔支出,一是资本投入,二是运营投入,它们需要形成一个正向的闭环。用PowerPod项目来举例,就相当于你买了转接头或充电桩,这是一笔资产投入,投入之后你就可以去充电,也可以共享出来给别人充电,赚取一部分利润;充电时你也可以省下一笔钱。这些省下的钱和赚到的钱会再次回到闭环中去,进而补充你的资本投入,让你可以继续去买新的充电桩和转换头,这就是一个正向的最小经济闭环。我觉得这可以视为一个思考方向或是判断DePIN项目的标准。 彭昭(主持人):感谢Lima, 上升到了模型的高度。我本人也非常看好充电桩这个市场,因为它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Allen和1z有哪些观点想要补充? 1z:我认为需要具备足够的普适性。一个DePIN要想发展得快,一定是和大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的,要么足够便宜,要么足够直白,让人听得懂。我认为很多Web3项目没有做到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他们的逻辑是拧巴的。拿金融举例,大家都知道金融语汇总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但到了to C阶段,想要去做大规模应用的时候,又需要用大白话解释出来,让用户听得懂。所以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我认为一定要足够简单,足够有道理。 我再来自夸一下,我们的项目逻辑就很简单。腾讯曾统计过,深圳每家商铺在开店时平均会花6万元来发传单,这笔钱是实实在在地花出去的,但效果却很差。Ketchup的逻辑就是与其去发传单,不如直接把这笔钱给用户。小商家想做Web2的信息流广告是很难的,首先是审核时间长,再就是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品牌,拿不到广告位。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觉得可以通过Web3的方式来发传单,消费者只要走进我的店铺,我就给他们发代币,发传单,发优惠积分。这件事足够有道理,足够简单,也是能做到Web2之力不能及的DePIN项目,是可以快速实现起量扩张的。 彭昭(主持人):1z分享了很重要的一点,其实Future3 Campus入营的这些项目都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大家选的赛道也都是能够获得广泛覆盖的,都经过了Web2领域的验证,希望通过DePIN的方式进入Web3领域进一步施展才华。接下来请Allen分享。 Allen: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我认为有两个领域,一个是追求强去中心化的领域,例如公链、中间件等,它们的安全性非常依赖去中心化的程度,Ebunker就是在这条赛道上。人们对于中心化、审查的担忧会驱使他们用更高的成本或是牺牲一定的成本去追求更高的去中心化程度,这就很适合DePIN,因为DePIN是能够提升去中心化程度的。 第二个领域就是PowerPod所在的领域,概括地说,它需要是一个传统的商业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物理设备是个重要的载体或环节。传统的商业场景存在一个问题,即分配不公或低效,或是超权限主体在生产场景中的权力过大,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衡,或者无法给终端以足够的激励。这个场景就特别适合DePIN,因为DePIN能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改变商业场景中每个角色的利益获取方式。这是我的看法。 Lima:我接着1z刚才的分享补充几点,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一味打道德牌或讲故事是行不通的。DePIN赛道是从Web3伸出的触手,最重要的是去捕捉真实世界的需求和目标用户。这里就不得不提到DePIN的行业先驱——Helium。 Helium作为一个“不完美先驱”,它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验证了DePIN是行得通的,是有真实需求存在的;它的不完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满足这些需求,这是它商业模式的一个错配。Helium想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但它是由C向B提供服务,基于其网络协议,它主要是给商业和农业等一些大型基建行业提供服务,由C端来为这种级别的用户提供这种网络服务,显然各方面都无法满足真实的需求,所以它是打不过Web2厂商的。 关于DePIN可以在哪些行业生长,我简单说几个,大家可以看看其中有没有和自己相关的机会。 一是电信行业。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增加和5G技术的推广,中心化的方案已无法满足市场下一步的发展,可能会孕育出一些去中心化的机会。 二是能源行业。我们正面临着能源的再分配,在这种再分配模式迭代的时期,一定会有新的机会出现。我们认为去中心化解决方案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千万级的去中心化网络,可以快速地boost这样一个网络的生长。这也是PowerPod要做这件事的原因。 三是数据存储行业、供应链行业以及交通行业。目前交通行业也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项目,如DIMO、Hivemapper等。 彭昭(主持人):非常精彩,我们今天交流得非常尽兴。杜总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 杜宇: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去中心化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绝大多数客户其实并不是奔着去中心化来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DePIN是对CePIN的一个补充。就像刚刚提到的Helium,它在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基建完善的地方其实没什么施展空间,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是偏远地区大有可为。美国一号公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是条很有名的旅游路线,每天有很多人开车经过,但很多地方依然没有信号或是信号很差,就是因为人还是不够多,运营商不愿在这里建基站。如果我们采用DePIN的方式,让周边的农场、居民把自己家里的网络共享出来,这就是对CePIN服务的一种补充,是个特别好的机会。 再衍生出来,包括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算力等的核心逻辑都是通过“激励”把更多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充电桩也是一样的逻辑,我自己在家里装了一个充电桩,一天可能就用一次,甚至一个星期才充一两次,但如果把它共享出来,可以大大增加网络的使用率。回到商业模式,无论是共享充电桩还是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算力,DePIN不会创造一个全新的需求或商业模式出来,可以看到一些好的DePIN项目已经完成0-1的过程,没有区块链和Web3,也可以形成一个商业闭环。只不过因为DePIN项目涉及到硬件以及很大的投入,用了Web3的方法,可以帮项目更快地完成从1-10或者从1-100的过程,DePIN不能帮助物联网或者和硬件相关的基础设施完成从0-1的过程。Web3领域的各种“to-earn”、比如play-to-earn在我看来是一种尝试,没有商业模式的支撑,很难跑起来。所以我们更看好在商业模式上可行的,可以调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力量来建设基础设施,我觉得DePIN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们的分享嘉宾Allen发起的Ebunker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基础设施,其本质上是个账本,这样的基础设施可以用作登记交易资产的网络。Ebunker提出的“万物皆矿机”,当然这个矿机并不是指比特币的矿机,而是指一个专门的小盒子,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冰箱、WiFi、咖啡机等等都可能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从服务商的角度来说,网络其实会变得更健壮,而且因为增加了更多的本地节点,网络延时和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换句话说就是让网络的健康度变得更高,让基础设施可以更加的“普惠”。当我们说“普惠”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金融普惠,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但实现普惠金融的前提是得有个智能手机,或者说至少得有个网。 所以,我认为DePIN有机会帮助人们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国家来实现基础设施的普惠,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延伸到金融普惠的领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彭昭(主持人):感谢杜总。杜总认为DePIN是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有效补充,这两者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刚才杜总也提到了Allen的项目Ebunker,Allen你有什么补充的吗? Allen:好的。现在区块链协议有很多共识机制都是PoS,因为PoW网络凝聚共识是比较难的。PoS现在的问题是重度依赖于云服务器,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希望能够帮助PoS网络变得更加去中心化。我们现在推出了一个服务叫“eNode”,每人家里跑一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可能和路由器很像,没有噪音而且很环保,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将家用的消费级电子设备变成区块链网络的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商。消费级电子设备包括电视、蓝牙音响、扫地机器人、电脑等等,随着算力的进步,现在的家用电子设备性能已经不低了,离把它们变成一个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路也已经很近了。 运行一个PoS网络,特别是有轻节点的PoS网络,对于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它跟PoW那种矿机模式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Ebunker希望能够帮助所有人把家里插电的、带网络的机器都变成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比如你们家的电视,你正常看电视不会受影响,但是你在看电视的同时,它其实也是以太坊网络的一个节点,再比如特斯拉,你正常开车不受影响,但你在开车的过程中,这个车也是某个区块链网络的一个验证者,这就是我们想要达成未来。谢谢。 彭昭(主持人):最后一部分我想和各位探讨下DePIN的未来发展,大家是怎么看的? Allen:我先抛砖引玉一下。前有Helium,它其实已经将路走到一半了,虽然没能走闭环但开了个头,让很多人看到了它的爆发力。我觉得未来在很多细分场景中,DePIN是会爆发的。我对这个行业的下一轮发展的判断是一定要走Mass Adoption的路,从行业角度来说,现在协议层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如果现在想再做一个协议层的创新,我觉得机会是很小的,因为比较大的几个场景,都已经有龙头项目了,如果你没有十倍的创新力,而想去击败一个已经在某一个赛道已经很成功的协议是很难的,因为这些协议自身也有迭代能力,而且它已经有品牌,已经有大量用户的支持,而且它们最强大的“武器”是他们的Token,并且这些Token已经很有价值了,所以一个新项目和他们比少了很多的“武器”。协议层的创新不是说没机会,而是不如DePIN。DePIN更多会向应用层去延伸,因为DePIN一定是和应用场景深度结合的,我觉得在获取用户和获取流量或者是完成Mass Adoption这方面,它天然有优势。 我对行业的判断是mass adoption一定会跑出来,至于是什么细分赛道或者什么细分行业跑出一个百万日活级别的项目,我不知道,但一定有很大机会。DePIN多了硬件部分,对于Web2用户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比一串代码更让人安心,所以我觉得这也是DePIN某种程度上的优势。在下一轮以mass adoption为主旋律、抢占Web2流量的这个时代,DePIN项目一定能崛起。 1z:Allen说得非常好,从mass adoption这个角度来看,DePIN很有希望。从从业者角度来看,Web2或者
IoT
的从业者想进入Web3,DePIN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我们16年做QQ物联的时候,我就和当时的技术总监说SDK里能不能放点挖矿的东西,让所有和我们的SDK集成的物联网硬件都可以去挖矿,然后把硬件设备价格降下来,也就是说通过挖矿的收益,可以做到硬件免费。这其实和Allen他们的“万物皆可挖矿”很相似。 所以我认为Web2的从业者可以利用DePIN去切入Web3,这个比加密学、DeFi这些东西更容易理解。Web2的人对于用户体验、应用搭建、运营等很有经验,我认为只有他们都进来了,Web3才能走向大规模应用。 Lima:我就接着两位的分享再补充一点。我觉得前面两位的发言真的很好地代表了Web3原生的观点,因为Allen是VC和创建者的视角,1z是资深的Web2从业经验,所以他们的视角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 我就不从创建者的角度再展开说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在土耳其的故事。因为我很喜欢跟当地人聊天,所以我在餐厅里与当地人发生了一段对话,我觉得这段对话还是挺值得跟从业的大家分享的。 我们当时在餐厅里吃饭,和旁边坐着的一个家庭聊起来了。他们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做Web3的,他们听到Web3这个词的时候脸上闪过了一片茫然,然后我就说你们知道Crypto吗,对方依旧一片茫然,然后我就问他们知道比特币吗?那位先生应该是在当地非常成功的一个商人,家里条件也应该是挺不错的,一开始我们聊的那些内容他没有过多参与,但是说到比特币的时候,本来在刷手机的他却突然抬眼看着我,问我比特币还在运行吗?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就愣了一下,我们这个行业的信仰被他这一个反问直接给问崩溃了。然后我告诉他比特币还运行着,并建议他可以去看一下一年前比特币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对比。当然,我觉得跟他展开这些没有什么必要,所以我们就稍微聊了一下加密行业。他也问我是不是做一些技术分析之类的,我说不是的。如果我跟他说我是做DePIN的他可能更不了解,所以我们就说我是做电动车充电桩的,他马上就知道了,他说挪威已经70%都是新能源车了。跟他的对话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如何讨论mass adoption,我们一定要考虑如何修正我们的叙事,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创新来实现大规模采用。 我觉得真正能够达到mass adoption一定是用户无感的,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实现了。我觉得这个与我之前的背景和学习的知识体系有一定连接的地方。我以前是个设计师,在设计师的思路培养当中,design thinking是一个贯穿了我们整个职业学习道路的重要哲学。 Mass adoption最关键之处在于解决问题。首先你要定义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帮助用户的是解决了他生活中真实的痛点,我觉得不论是NFT也好,或者链游、DeFi也好,他们的出发点一定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更公平的未来。我觉得这方面更像是我们设计情景当中的一个分支,叫speculative design,它和我前面说的design thinking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并非定义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用于提出问题的。你看到它的设计你会提出疑问,进而可能会引发出社会上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它的使命就完成了,它可能是一个完全没有实用主义的存在。 想像一个画面,包里放着一盆花,然后插了一个管子用于为花朵提供氧气,但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是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氧气的。当你看到这样子的一个装置,你会思考“现在是一个污染很严重的环境”,我要去做到环保等,它是一个这样的出发点。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之前的一些非常野蛮的生长和创新,都是在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一个很小的能量点爆发,再向世界发散的过程。 Web3行业已经成长到现阶段,我觉得它是时候去和真实的世界发生更多的交互,就像一个圆,它的边长在变得越来越大,他和外界的接触就会越来越来越大。 彭昭(主持人):对,我特别同意Lima的观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特币,但他肯定知道他自己身边的这些充电桩,或是路过的设施等他能接触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DePIN的叙事会比Web3之前的那些叙事更大一些。 我们最后一点时间多回答一个问题。有朋友在问“各行各业的企业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对接上链,让各行各业的企业更加具有发展优势”。其实我们嘉宾参与的这些项目都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和区块链发生了关系,请大家就着自己的项目,说说你们是怎么把之前的传统行业嫁接到链上,如果观众想和咱们项目合作的话,应该如何切入? 1z:还是我刚才那个逻辑。各行各业也好,或者世间百态也好,可以被铸造成资产,可以被描述成FT、SFT、NFT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然后通过上链去铸造成资产后就可以进行交易,这是我底层的思维或者说是一个思考,各行各业我觉得都有很多的点可以去做。包括前段时间有人跟我说
IoT
跟区块链的结合,FT有那么多的数据要上链,但其实
IoT
的数据里面有很多的数据没必要上链,只有有价值的数据要上链,比如说开机关机、初始化等可能是有必要去上链的,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但有一些比如说LED灯亮了,这种东西其实是没有太多实际价值的,就不需要上链了。所以我的看法就是跟我刚才说的这个点是一样的,即能够铸造成资产的东西才是我们要把握的,这些资产是有价值的、可以去交易的,这是底层的逻辑。 Allen:我们比较偏科技,所以我估计很多观众现在还搞不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其实我们就是节点的运营商,一句话,我们可以帮你们跑各种节点,不仅是layer1的节点、中间件的节点,包括协议的节点我们也可以跑。那么,跑节点有什么好处?区块链是有一套经济系统的,例如比特币的经济系统、以太坊的经济系统,跑节点的本质是你可以获得网络的奖励,所以我们帮你们跑节点就可以很直接地帮你们获取网络奖励。比如说,如果你们手上有以太坊的节点就可以通过我们的服务无风险地获取收益。 无风险是通过节点收益来实现的,收益一方面是来自网络的通胀,另外一方面是打包区块的手续费,所以其实我们就是一个帮别人跑节点,帮别人赚取节点收益的一家公司。我们的合作主要就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如果你们需要这样的技术,但自己没有专业的区块链相关的团队来跑节点,就找我们提供节点技术,而且我们是绝对不触碰客户的资产的,我们只是一个技术提供方。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DePIN产品,我们未来想把万物都变成区块链的节点。所以如果你们有比较丰富的硬件产品,我们非常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合作方式,例如把区块链验证者这个模块加入到你们的硬件产品里。这样一来,你们的硬件产品就会比同行多出一个功能。例如,同样都是卖蓝牙音响,你们家的音响、音质等各方面跟别家没差别,但是你们这个音响还能够做以太坊的节点,这就是比较好的结合。 Lima:我觉得我们的合作可能非常直接,因为我们主要在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分为几个部分,比如说听众当中有新能源车出海方向的合作伙伴,或是有一些我们现在已经在合作的充电桩网络的小型运营商,因为这个事情是非常location driven的,所以大家的规模可能也都不是很大,很分散,因此在进入一些新的市场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支付的问题,这是从我们的合作伙伴角度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刚才有个朋友好像提到合规的问题,他们提到需要我们这样的解决方案。那些拥有连锁商超或商业楼宇、Workplace这种场景的伙伴,如果觉得有可以与充电桩网络结合的可能性,欢迎来和我们联系或者交流。 彭昭(主持人):我们今天交流了一个半小时,其实后台还有很多大家的留言,也有人说尽量多回答一些大家的问题,但实在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没办法一一实现。我们回头商量一下再约个下半场,能看出大家确实对DePIN领域以及这些项目都挺感兴趣的。 稍微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交流了每个项目的情况,说了DePIN到底是什么,为什么DePIN很重要(因为DePIN是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有效补充)。如果大家想着手开始参与DePIN项目的话,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建设方的角度都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上是今天我们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最后请万向区块链的杜总来做个总结。 杜宇:彭总已经总结得很全面了,所以我就补充一点信息和观点。最后那个问题是大家怎么切入这个行业,或者怎么帮企业增加竞争力。首先,我觉得不是所有的行业、企业或商业模式都一定要用Web3,因为这就跟我们过去这么多年在联盟链上面的尝试一样,很多东西看起来挺美的,但最后其实是没有商业模式的。 我按照过往的经验,总结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会考虑DePIN或Web3。我觉得第一个就是什么样的数据要上链,其实这个观点和刚刚前面1z说的有点类似,就是有交易价值的数据到链上去才有用,因为区块链本质上是个账本,它是一个资产的网络,所以大家要梳理自己的数据有哪些是有必要上链的,以及上链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人关心你的数据是不是真的,或者这些资产上链之后是不是有交易的必要,这是其一。第二,涉及到和物联网相关的应用,我比较看好的是能形成网络效应的硬件,比如说充电桩,充电桩的节点越多,它的网络的价值越来越大。 最后我再补充一下,下周还会有一场关于DePIN的讨论,会更偏基础设施一些。今天我们请来的几位嘉宾更偏应用层,而基础设施就会涉及到最近比较热的AI相关的算力、存储和网络等这些相关的基础设施,我觉得有很多问题我们可以留到下一次再继续深入讨论。 彭昭(主持人):谢谢杜总,也谢谢参加的各位嘉宾和观众们,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流动性质押深度分析:真正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go
lg
...
能性。 来源:Mirror 案例研究
I
:过度借贷和杠杆所引发的风险 为了在长期内有效地保护像以太坊这样的 PoS 网络,大多数基础资产需要被持久地锁定和质押,以验证交易。然而,在流动性质押代币及其衍生品上提供的过度借贷和杠杆可能会损害支持验证链安全性的担保。 例如,用户可以在 Lido 存入 1 ETH 以获得 1 stETH,将该 stETH 用作在借贷平台上借入 0.8 ETH的抵押品,然后再次将这 0.8 ETH 用于质押/获得 stETH 作为抵押品来借入 0.64 ETH,依此类推。 最终,提大量的质押资产可以由非常少的本金产生。在系统层面上,这种金融化存在着导致质押代币价值突然下跌的爆仓风险。通过不同的方式,资本较低的攻击者可能获得足够的杠杆来控制 stETH 或 LST 代币( Liquid Staking Token) ,以控制以太坊的质押能力,以审查交易,甚至覆盖协议的共识来进行硬分叉。 因此,管理风险需要将流动性质押代币的基于债务的衍生品保持在一定的杠杆倍数当中,以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并防止过度隐藏杠杆。 解决方案是通过 DAO 治理措施来遏制借贷风险,保持借贷来源的多元化,监控对 LST 的稳定赎回预期,并防止生态系统过度杠杆化。 案例研究
II
:Blast 的收益依赖跨链存款,这进一步提高了流动性质押的风险 Blast 创新在于,他们结合流动性质押协议和收益生成协议在 L2 给用户质押的资产提供更高的质押收益。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协议过度依赖存款桥会使得资产过度的集中导致流动性风险。 例如, Blast 协议通过从 Layer 1( Lido ETH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桥接的资产提供给网络提供 4% 的以太币存款利率,同时提供来自 MakerDAO 稳定币的 5% 收益(实际上在 L2 提供了一个收益生成协议)。 这种桥接的 ETH 流动性是形成收益的关键点,因为代币提供了抵押品价值并建立了质押仓位。然而,完全依赖跨链桥存款路径注入这种流动性意味着 L1 上的挤兑赎回事件、市场信心的突然丧失或对赎回权利的模糊性可能在这些 L2 上造成非常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如果对将资产轻松兑换为原生资产存在质疑,或者市场崩盘清算杠杆,那么桥接更多的外部资产来质押的动机将迅速减弱,从而造成了一个挤兑风险。在短时间内所有人都要赎回 L2 上的资产,朝着唯一的出口前进,届时大家可能会顶着非常高的 GAS FEE 来赎回自己的资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资本损失。 如果想要提高稳定性就必须更多的流动性渠道、更多的桥、备用的收益来源和有限制的杠杆上限,以可靠的流动性和风险缓解来防范系统性风险。或者可以在 L2 启用的法币出入,可以提高稳定性。本质上,仅依赖桥和质押衍生品是不够的,还需要项目方动态去考虑以上提到的风险。 结论 总之,流动性质押引入了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在以太坊上提高市场的资本利用效率、加强质押收益的透明性以及解决质押者的质押资产流动性问题。 然而,它们的影响不仅限于用户,还创造了一系列复杂的结果,影响到网络去中心化、安全性、相关性和风险相互关系等因素,必须谨慎研究和治理,充分释放优势同时最小化系统性风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云里物里下跌5.12%,报10.01元/股
go
lg
...
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和平东路港之龙科技园
I
栋3楼,公司是一家提供一站式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ESL电子标签、低功耗通讯模块、蓝牙信标、AoA精准室内定位、云里基站、传感器、智能家居、智慧云平台等。公司拥有数百项核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关键核心技术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客户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与华为、阿里巴巴、Google等全球500强的二十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截至9月30日,云里物里股东户数1.53万,人均流通股1986股。 2023年1月-9月,云里物里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4.86%;归属净利润2177.88万元,同比增长3.43%。
lg
...
金融界
2023-12-01
RWA代币化:超越炒作
go
lg
...
度上,即 RWA 的数字化和金融化。(
i
) 数字化是将实物资产转变为数字格式,然后进一步改进这些资产在数字数据库中的表示和使用方式。(二)金融化是通过现金流和投资机会的再造,将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工具的趋势。 这两种结构性趋势现在都因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而加速,正在重塑 RWA。(
i
) 数字化是由区块链将实物资产转换为数字资产的能力驱动的,而 (
ii
) 金融化则利用代币可编程性来实现创新的金融工程。本文框架旨在揭开代币化及其对 RWA 数字化和金融化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让创始人和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 RWA 代币化的全部潜力。 时机已成熟 今天对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RWA) 的兴奋与 2019-2020 年最初的热潮截然不同。我们认为与之前的周期存在三个关键区别。 首先,当前形势的特点是银行、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参与者的参与增加,这与散户投资者最兴奋的上一个周期不同。如今,这些机构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池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加速了金融资产代币化的采用。 其次,区块链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可扩展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并辅以改进的开发工具和标准。主要金融机构目前正在试点代币化项目,这证明了他们对 RWA 代币化的创新和可能性的承诺和兴奋。 最后,监管环境正在有利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数字资产监管的重大进步为机构参与提供了坚实的框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的《Electronic Trade Documents Act》,它与 RWA 代币化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无缝对接。此外,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稳定币等转账机制的出现填补了之前存在的空白,实现了链上交易结算。渐进式监管、技术进步和更好的转账机制的协同作用有望为 RWA 代币化的未来采用带来希望。 未被认识到的潜力 我们认为,代币化资产的潜在市场总规模( TAM) 在之前的估计中被低估,到 2030 年将达到 20 万亿美元。之前预计 20230 年代币化的潜在市场总规模 (TAM) 将在 10-15 万亿美元之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低估,并预计真正的潜力要大得多。虽然这些估计所使用的方法似乎合理,但它并不完整。 它没有考虑代币化后资产价值的潜在增长。价值的升值是围绕代币化 RWA 创建市场的结果。拥有市场有助于发现先前非流动资产的价格。我们相信这将导致资产价值增加,因为它更容易落入最欣赏该资产的人手中。 该方法中的另一个疏忽是低估了代币化隔离不同资产元素的能力。例如,标记化可以将碳证书与一块林地分开。通过这样做,可以为这些元素创建独立的流动市场,从而进一步发现价格并促进资产特定部分的升值。 二、框架简述 RWA 的代币化引发了两种不同的趋势,使得净收益难以评估。这些趋势是结构性的,并且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显现。RWA 的代币化是这两个趋势下一阶段的驱动力: 资产数字化——将实物资产转变为数字格式,或将现有数字资产迁移到新的基础设施(即区块链)上,以释放更多好处。 代币化示例——库存、供应链资产、金融产品…… 资产金融化——通过重新设计现金流、投资机会和资本形成,将任何资产转变为金融工具的过程。 代币化示例——数据、知识产权、游戏内资产…… 随着 RWA 的代币化推动资产的金融化和数字化,我们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资产将转变为无形的金融资产。 三、好处 我们相信,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代币化可以带来三个主要好处: 1、效率– 通过提高资产的透明度、可追溯性等来改进现有流程和运营:挑战——联盟的形成;示例——库存管理、贸易融资、医疗记录、供应链资产…… 2、流动性——允许资产以透明和结构化的方式改变所有权,并围绕资产创建市场。挑战——流动性分裂;示例– 风险投资、美术、收藏品、音乐、零售地产、碳信用额…… 3、所有权去中心化——允许以透明和结构化的方式分配资产所有权。挑战——所有权监管;示例–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 (DePIN)、物联网、机器即服务…… 四、为什么是现在? 我们相信这一次确实有所不同。在最初的炒作近五年之后,RWA 的代币化看起来已经不同了。我们确定了三个关键原因,让我们相信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更多的思想分享和活动——我们看到更多的积极尝试该技术的参与者有更多的思想分享和活动。 技术堆栈和 SDK——我们看到区块链技术堆栈和 SDK 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代币化资产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方面。 法律和监管的清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监管的改进,以适应 RWA 的代币化,并且随着更多利益相关者公开表达兴趣,这种情况只会加速。 五、为什么金融资产受到如此大的关注? 金融业目前处于基于区块链的资产代币化的前沿。代币化预计将彻底改变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的数字表示和交易方式。正在探索金融领域区块链集成和代币化的强大用例。 我们认为代币化 RWA 叙事如此关注金融市场有四个主要原因: 强契合度——RWA代币化在金融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契合度。它促进和改善现有的(
i
)流程、(
ii
)流动性和(
iii
)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去中心化。 Lingo & Founders-Market Fit ——金融专业人士已经非常熟悉效率、流动性和去中心化所有权的概念。因此,他们更快地认识到 RWA 代币化的价值主张。这种理解在媒体、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等其他行业中并不常见。 无形资产和数字化代表——金融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无形的和数字化的,更容易被代币化。 巨大的价值——金融资产构成了全球最大的资产池。因此,与这些资产代币化相关的机会是首屈一指的。 六、为什么我们有信心RWA代币化的采用会继续? 我们相信代币化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主导市场。除了高度契合之外,我们还看到金融市场的其他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加速 RWA 代币化的采用: 资本成本的高企——较高的无风险利率暴露了资本效率低下的真实成本。在过去 18 个月中,低效的清算、交易和融资活动的成本呈指数级上升,促使金融机构寻找解决方案。 争相进入——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已致力于建立自己的代币化平台。虽然我们不认为这是 RWA 代币化的最终状态,但金融机构现在开始用金融工具填充区块链。 逐底竞争——近年来,由于监管负担的增加和银行/金融科技挑战者的成熟,销售与交易、资产管理和其他业务线一直面临着成本压力。随着代币化的探索更加认真,我们认为现有的金融参与者将认识到其规模和成本效益潜力。 七、我们兴奋什么? 人们普遍认为,支持 RWA 代币化的技术堆栈中有三个不同的层。 标准——定义资产和所有权的表示方式。 基础设施——提供基础设施以在区块链上反映和存储 RWA。 应用程序——为代币化资产的持有者提供实用性。 我们看到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取得了令人兴奋的发展。 1 基础设施 在我们为 RWA 代币化最终游戏做好准备之前,基础设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短期内还是存在一些有趣的机会,特别是在金融资产的代币化方面。 从通用目的到特定用例的代币化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看到了技术方面的显著进步,以促进代币化。我们已经看到了 L1 扩展、钱包、代币标准(ERC20、ERC721、ERC3643、ERC2222 等)……通用代币化基础设施正在日趋成熟。随着代币化用例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预计创新和创始人的注意力将从通用目的转向特定于用例的代币化基础设施。 创始人的机会现在在于为现有买家建设基础设施 我们继续看到代币化需求方面的瓶颈。尽管有很多机会对资产类别进行代币化和细分,但我们看到许多垂直行业都在努力围绕这些代币化资产建立一个流动性市场,即使是对于已经拥有流动性市场的资产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创始人现在的机会在于为现有买家建设基础设施。 下面是一些让我们兴奋的: DAO金库工具:允许 DAO 快速决策并执行的工具,通过代币化资产来管理金库并使其多样化。 风险管理和评估工具:传统投资者虽然对国债等提供的收益率感兴趣,但很难评估代币化产品所需的风险溢价。链上指数工具可帮助投资者量化风险并适应风险。 监管优先的用户进入工具:监管合规性仍然是一个瓶颈。有一些工具需要兼容,但是应该对这些工具进行简化和抽象,以获得更好的用户进入和使用体验。 完整代币的 SDK:资产通过简单的代币表示,无需利用额外的智能合约功能来自动执行与基础资产相关的条款和条件。如果我们想从“哑”代币转向“智能”代币,我们需要为用户提供工具来改进代币智能合约编程。它还需要监管才能使这些规则得以执行。 多链现实中代币化资产的互操作性 我们认为,随着区块链正在从单一的通用分类式账本转向模块化和垂直或应用程序特定的构建,我们正在走向多链现实。在金融服务领域尤其如此,我们目前看到在许可和非许可区块链上推出代币。 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代币化资产的 X 链互操作性。这里的一些例子是: 数据流 流动性聚合器 …… 2 应用 我们根据应用程序的优点而不是根据其最终市场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下面快速回顾一下不同的优点和一些应用示例。 效率 代币化可以释放在同一价值链上运营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但不一定在经济激励上保持一致。 可持续发展报告——区块链可用于跟踪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 金融市场——不同资产类别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流程完全不同。代币化可以统一跨资产类别的实践。 数字身份——将个人数据代币化并存储在 web3 钱包中,允许个人和法人实体控制信息流和数字足迹。 …… 流动性 尽管很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 RWA 代币化创建一个流动性市场可以释放目前难以交易的资产中嵌入的金融价值。 对于令我们兴奋的用例,我们在 1) 可交易性和 2) 分离方面进一步分解流动性。 可交易性——代币化有潜力为以前的“场外交易”(OTC)资产创造一个市场。 碳证书——区块链交易的碳证书将效率和流动性结合起来,提高了以前效率低下的市场的效率(透明度、报告……)和流动性。 收藏品——代币化为以前的场外交易市场带来了高效、低成本的可交易性。 …… 分离——代币化有潜力通过分离资产的一部分并将其放在链上来创建新资产。然后可以围绕这些新创建的资产创建流动市场。 房地产权示例——数字化房地产权与整体房地产权的分离。然后,这些权利被用来定义基于增强现实的元宇宙中的资产所有权,并且可以公开交易。(参见Darabase)。 通过围绕房地产权创建一个流动性市场,Darabase 预计全球房地产权价值将上涨 2%。价格上涨源于数字房地产权的未充分利用,因为它们不可交易,因此未得到充分利用。 其他例子包括知识产权、商标等市场 随着代币化在各个行业的扩散,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这种资产权利的分离。 所有权去中心化 所有权去中心化是最符合 web3 叙事的好处。我们认为收益的变化取决于我们处理的是金融资产所有权还是实物资产所有权。 1、金融资产所有权 金融资产的应用围绕资本形成和获取资本的能力 私募市场——以前难以获得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会现在可以触达 房地产——美国的房地产所有权目前约占可支配收入的 60%,将中产阶级排除在房地产之外。代币化可以重组房地产所有权。 2、实物资产所有权 代币化围绕资本密集型行业重组资本形成。传统上,由于初始投资要求较高,资本密集型产业难以进入。通过实物资产所有权的去中心化,可以降低进入这些行业的壁垒并减少其现有商业模式的挑战,从而提高效率。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 (DePIN) ——计算、电信、存储、公用事业等 机器即服务 人工智能的民主化——通过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的部分所有权来分配人工智能能力。 物联网——资产所有权结构的重新分配,以释放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全部潜力。 3、我们如何看待采用? 有许多变化的部分,但我们认为采用代币化资产有两个先决条件。 监管——这一新资产类别的监管框架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监管,不仅代币持有者无法合规,而且无法执行与代币相关的嵌入条款和条件。 产品需求——虽然部分与监管相关,但买家需要对代币化产品有明确的需求。我们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超过需求的阶段。我们需要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开始回升。 我们根据利用上述关键优势的不同应用程序制定了采用框架。 八、实物资产的金融化 我们认为,另一个重要趋势将打开新的市场和资产类别,即实物资产的金融化。 近年来,在科技和教育进步的推动下,实物资产金融化趋势明显。金融化意味着金融市场、工具和动机对更广泛的经济中实物资产的管理和利用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趋势扩大了流动性和投资机会,特别是在实物资产领域,传统上,财务回报和现金流在价值主张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我们相信,代币化将通过释放这些资产的效率、流动性和所有权的去中心化,在这些资产的下一阶段金融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看到代币化为与这些实物资产相关的现金流带来了流动性和去中心化。虽然由于透明度和效率问题,以前很难将这些现金流与实物资产分开,但代币化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使实物资产能够金融化。这一运动最终将使它们同时成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类似于房地产领域已经发生的情况。 九、挑战 除了与主要好处相关的具体挑战之外,RWA 代币化还面临着总体挑战。以下是一些关键挑战: 网络效应——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本质上依赖于网络效应。对于 RWA,需要用户的网络效应将效率、流动性或所有权去中心化转化为可行的价值主张,说服新用户将 RWA 代币化并让区块链主流化。 Oracle 问题——反映代表有形 RWA 的数字资产时遇到困难。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来确保数据输入(代币)反映现实世界资产的状态。 代币化标准——标准化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对于确保基于区块链的金融的兼容性、监管合规性和投资者信任至关重要。然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性质以及解决法律和技术挑战的需要使得实现通用标准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克服这些挑战至关重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Pantera Capital合伙人:DePIN如何将去中心化硬件引入新数据经济
go
lg
...
N 项目价值主张的核心部分的重要性。
IoTeX
IoTeX
是DePIN领域内的另一个关键参与者,突显了区块链技术与去中心化硬件设备如何在社会上产生不同维度的效益,即安全性和隐私维度。
IoTeX
的旗舰产品是Ucam,这是一款只有用户自己可以访问的家用安全摄像头,其数据通过区块链的加密和不可变属性来保护。 随着 DePIN 的整体趋势在过去一年中不断增长,
IoTeX
的目标不仅仅是构建特定的智能设备,而是构建物联网设备的“开放网络”,并普及“MachineFi”的概念。 然而,正如 Helium 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样,在 L1 场景整合的整体背景下,即使 DePIN 拥有强大的消费者,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建立一个独立且专业的网络并引导流动性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区块链的用例和应用程序层。 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影响 DePIN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DePIN 是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层,很像 DeFi、游戏和社交,具有大规模采用的潜力,并有可能推动消费者对底层链或生态系统的需求。 正如上面的例子所展示的,Solana似乎是DePIN领域内活动显著的区块链,还有其他像
IoTeX
这样的参与者,致力于构建为DePIN定制的新颖替代解决方案。作为一个与大量用户和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的应用层,可能会对高性能和可组合性的区块链提出需求——既能承载大规模消费者的负载需求,也能在通用语言(如Rust和WebAssembly)中进行组合,以便轻松在物联网设备上运行。 此外,DePIN趋势的增长还对去中心化治理产生了下游影响。因为在推出代币后,通常会习惯性地启动由基于代币的投票协调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许多知名的DePIN项目似乎在其路线图上设有DAO治理。 目前,大多数最显著的DAO,如Uniswap、Compound和MakerDAO,几乎专门处理数字或金融化资产。但随着DePIN项目的成熟,并逐渐将其治理交接给DAO,对DAO协调购买、使用和维护物理设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无论是服务器、传感器还是硬盘。因此,DePIN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将DAO的治理职责从数字资产扩展到物理资产,最终创造出可能需要DAO运作和行为更类似于传统公司的任务。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web3”在“现实世界”中被采纳的一个转折点。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灰度揭秘比特币所有权格局:仅2.3%所有者有1个以上比特币
go
lg
...
括 Glassnode、Arkham
Intelligence
、Bitinfocharts 和 Bitcoin Treasuries)的数据表明,比特币供应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种个人、团体和组织中。 在这篇文章中,灰度研究试图澄清有关比特币所有权的常见问题,并深入研究各种所有权群体的影响。 我们还讨论了比特币供应的粘性,为什么它现在特别重要,以及它对未来资产的意义。 比特币所有权分布广泛 绝大多数比特币持有者都是小投资者,因为截至 2023 年 11 月 6 日,大约 74% 的比特币地址持有不到 0.01 BTC,价值约为 350 美元,如下图 1 所示。 与其他历史上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如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相比,这些资产仅适用于经过认可的投资者,而比特币可供全球散户受众(可以访问互联网)使用。 因此,比特币的所有权结构反映了比特币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源性质。 事实上,只有 2.3% 的比特币所有者拥有1个比特币或更多(截至 2023 年 11 月 6 日,每个比特币价值约为 3.5 万美元)。 图1:比特币地址分布 注意:为了便于查看,美元数字经过四舍五入以反映 1 个比特币的价值为 35,000 美元 除了比特币所有权主要分布在多个小持有者身上之外,多数比特币最大持有者代表的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 截至 2023 年 11 月 6 日,比特币持有量排名前五的钱包地址要么是加密货币交易所,要么是政府实体,如下图所示。 图 2:按余额排名前 5 位的比特币钱包地址 注意:交易所通常持有多个钱包/地址,这就是币安多次出现在此处的原因。 资料来源:Bitinfocharts、灰度投资。 截至 2023 年 11 月 14 日的美元数据和持仓量。 该图表中的比特币价格等于 36,891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像 Binance 和 Robinhood 这样的交易所地址代表了数百万个人。 例如,Robinhood 每月有 1100 万用户在其平台上拥有和交易比特币,而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币安则拥有近 9000 万每月活跃用户。 此外,上述美国政府地址代表的是机构所有权而非个人所有权。 比特币的持有者包括从交易所到上市公司再到主要政府的各种机构。尽管这些群体的一些成员可能与其他成员有重叠,但大约40%的比特币总供应可以归因于可识别的所有权群体,如交易所、政府实体、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例如,特斯拉和Block
Inc.
)、确保比特币网络安全的挖矿公司、ETF和其他上市基金、封装的比特币、消费者交易平台(例如,Robinhood)以及休眠地址。下面列举了这些群体。 图 3:比特币可识别供应量 注:灰度的持仓反映在“ETF 和基金”类别中。 此类别包括基于期货的产品和持有比特币的其他基金。 资料来源:Bitcoin Treasuries、Arkham
Intelligence
、Glassnode、Bitinfocharts。 注意:某些组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重叠(例如,10 年前的最后活跃供应和矿工)。 所有数据截至 2023 年 11 月 13 日。 仅用于说明目的,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和分析比特币的最大所有者以及这些持有者对比特币供应动态的潜在影响非常重要。 其中一些特定所有权类别反映了潜在的粘性供应动态——换句话说,所有者对特定资产采取长期立场。 例如,14% 的比特币供应量在 10 年内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这部分供应可归因于中本聪拥有的原始代币、丢失的代币或地址以及长达十年的持有者。 如下所示,自 2019 年以来,长达十年的不活跃供应量一直在增长,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似乎表明相对不易变动的供应水平的其他所有权群体包括矿工和交易所,它们占总供应的20%(分别约为9%和11%)。正如下图所示,尽管比特币价格随时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这两个所有权群体在历史上一直相对不受价格弹性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矿工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比特币作为奖励,通常只卖出需要支付运营成本的部分。在过去,矿工净流出的时期,例如2022年11月,对比特币整体矿工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小。这表明矿工整体比特币余额的很大一部分可能由长期持有者组成。短期内的某些程度的价格不弹性也可能延伸到其他所有权群体,例如封装的比特币(总供应的1.25%),这是由于比特币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那么,这些所有权群体表明价格缺乏弹性的意义何在? 短期内,比特币持有者之间相对不同的价格缺乏弹性的水平可能加剧了与需求相关的有利因素的影响。这可以与传统金融市场中的“低流通量”股票进行比较,这些股票占公司股份的比例较低,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例如,对低流通股票需求的突然变化,再加上市场上主动交易供应减少,可能导致对价格的过度影响。考虑到各种不活跃或价格缺乏弹性的比特币所有权群体,这种动态可能特别与比特币相关。 结论 比特币所有权是分布式且多样化的。 此外,受尊敬的机构拥有比特币表明比特币市场的成熟以及公众接受度和主流采用率的提高。 展望未来,全球政治和监管的发展可能会极大地影响该资产的持续采用和需求。 例如:美国潜在的比特币 ETF 现货可能会进一步消除寻求配置比特币的个人和机构的摩擦,而阿根廷最近的总统选举可能意味着发展中经济体看待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方式发生转变。 截至2023年11月,距离2024年比特币减半还有大约不到六个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在这些与需求相关的不利因素中,比特币的供应仍然受到明显限制。 非流动性和长期持有者的供应量已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短期供应量已降至最低水平。 如果这些趋势持续下去,灰度研究团队预计,比特币所有权的动态可能会日益放大宏观事件的影响,例如不断变化的全球政策和监管(例如,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的批准)以及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例如 2024 年比特币减半。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12-01
A股头条:上交所举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八家沪市房企参与;停牌仅3日,北交所两只人气股凯华材料、志晟信息归来!
go
lg
...
新MPV的遐想图,该款MPV或命名为“
i7
Active Tourer”。据猜测,新车很可能配备与宝马
i7
相同的动力总成。有望搭载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电动机总功率有可能提供335kw、400kw及545kw三种选择。同时,还有海外媒体猜测新车还有可能将推出插电混合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标的:亚通精工(603190)、万里扬(002434) 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润建股份:与安联通签署《合作协议》 阿尔特:与智能院集团签署《智算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弘信电子:中标4157.27万元甘肃电信智算中心项目 信雅达:公司未投资Pika 也未与Pika有任何业务往来 思美传媒: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增持减持】 露笑科技:东方创投拟减持股份不超过1% 金开新能:拟回购公司股份不超过2.4亿元 天岳先进: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声迅股份:控股股东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晨光新材:拟2000万元至3300万元回购股份 荣昌生物:实控人拟通过其控制企业以1000万元至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其他事项】 美的集团:拟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天迈科技: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不超公司7.35%股份 兆新股份:拟将深圳日新22%合伙份额转让给灏月控股 飞荣达:拟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竞拍并投资建设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 荣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石化ABS装置采用新工艺产出合格产品 *ST围海:联合体预中标8.15亿元工程项目 海峡环保:中标红庙岭第二轮渗沥液特许经营项目 福龙马:11月预中标的环卫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1.4亿元 赣锋锂业:墨西哥经济部维持取消控股子公司矿产特许权决定 东安动力:华为与长安汽车合作项目不涉及东安动力 晋拓股份:公司目前日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 廊坊发展:恒大地产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轮候冻结占公司总股本20% 德迈仕: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 海南橡胶:收到3934.97万元橡胶收入保险赔款 电子城:全资子公司拟与京东方空间数智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交易提示 【停复牌】 凯华材料:将于12月1日起复牌 志晟信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12月1日起复牌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2023-12-01
美股收盘:道指飙涨520点 科技股多下跌拼多多收盘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go
lg
...
云跌超14%,中国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小
i
机器人跌超12%,物农网跌超11%,盛丰物流,斗鱼,亿咖通科技跌超10%,团车,怪兽充电跌超9%,达达集团,海川证券,能链智电等跌超8%。1药网跌超7%,搜狐,嘉楠科技,宜人金科跌超5%,寺库,小牛电动,哔哩哔哩,迅雷跌超4%,新氧,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跌超3%,万国数据,百世集团,金山云,猎豹移动,世纪互联,云集跌超2%,比特矿业,蘑菇街,唯品会,兰亭集势跌幅超1%,陌陌,趣店,乐信,360数科,信也科技,亿航,欢聚集团,贝壳,京东小幅下跌。 耶伦: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失业率有望企稳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该国较有可能实现经济软着陆,同时近月来走高的失业率将避免急剧上升。 耶伦周四在北卡罗来纳州发表讲话后对记者表示,“有非常好的迹象显示我们将实现软着陆,失业率或多或少在当前的水平或附近企稳。” 失业率已从4月的3.4%攀升至截至10月的3.9%。根据经济研究分析,自二战以来,美国此等规模的涨幅通常预示着失业率将更严重地攀升。 OPEC+同意减产100万桶/日 石油交易员认为实际效果存疑 虽然OPEC+出人意料的同意将石油供应削减100万桶/日,但交易员对减产如何实施仍持怀疑态度,原油价格出现下跌。 OPEC+周四的视频会议通过了减产决定,但最终公报没有提及具体措施。沙特阿拉伯单独发布声明,承诺其单方面减产100万桶/日的行动将延续到明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和科威特等其他国家也各自公布了减产细节。 由于不清楚减产在各国的具体细分情况,加之减产本身带有“自愿”性质,市场观察家对供应前景仍不确定。纽约时间11:30,WTI期货回吐最初涨幅,下跌3.4%至每桶75.31美元。 没有了芒格伯克希尔股票还能保持强劲吗? 查理·芒格在去世后,沃伦·巴菲特赞扬了他的这位长期合作伙伴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BRKB ) 的股票在 2023 年迄今稳健上涨,似乎还有很大的生命力。 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由全资公司和普通股组成的强大投资组合,以及大量现金,这应该有助于该公司抵御潜在的风暴,该公司希望今年迄今的涨幅达到约16%。 美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升至约两年来最高,表明就业市场降温 美国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跃升至大约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进一步表明就业市场正在降温。截至11月18日当周的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升至193万人,高于接受调查的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该数据是领取失业福利人数的替代指标,自9月以来一直在攀升,表明失业的美国人越来越难找到新工作。 与此同时,截至11月25日当周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加7,000人,至21.8万人。11月25日当周包含了感恩节假期,鉴于假期前后的数字往往特别波动,因此4周移动均值可以更清楚地反映申请人数的趋势。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该指标上周基本持平。 通胀降温提升风险偏好 欧洲股市创下1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欧洲股市创下1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因为整个地区的通胀降温刺激了风险偏好,给从房地产到科技股等板块都带来了新的上涨动力。 斯托克600指数周四收盘上涨0.6%,11月涨幅超过6%,创下1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追踪巴黎上市购物中心集团Unibail-Rodamco-Westfield、西班牙商业物业公司Merlin Properties Socimi SA以及英国写字楼业主British Land Co. Plc等公司的斯托克600房地产指数上涨15%,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佳月度涨幅。 美国二手房签约量指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借贷成本和房价带来双重打击 一项衡量美国二手房签约量的指标在10月份跌至纪录最低水平,表明二手房市场受到高企的借贷成本和房价的双重打击。 全美房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周四报告,二手房签约量指数下降1.5%至71.4,为2001年有该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下降2%。 “10月份,抵押贷款利率处于最高水平,而二手房签约量处于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在声明中表示。“抵押贷款利率近几周连续下降,将有助于更多购房者符合条件,但有限的二手房库存严重阻碍了购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lg
...
金融界
2023-12-01
中国概念股收盘:知乎绩后跌超20%,拼多多收盘市值超阿里巴巴
go
lg
...
云跌超14%,中国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小
i
机器人跌超12%,物农网跌超11%,盛丰物流,斗鱼,亿咖通科技跌超10%,团车,怪兽充电跌超9%,达达集团,海川证券,能链智电等跌超8%。 1药网跌超7%,搜狐,嘉楠科技,宜人金科跌超5%,寺库,小牛电动,哔哩哔哩,迅雷跌超4%,新氧,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跌超3%,万国数据,百世集团,金山云,猎豹移动,世纪互联,云集跌超2%,比特矿业,蘑菇街,唯品会,兰亭集势跌幅超1%,陌陌,趣店,乐信,360数科,信也科技,亿航,欢聚集团,贝壳,京东小幅下跌。
lg
...
金融界
2023-12-01
上一页
1
•••
961
962
963
964
96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相当罕见!特朗普内阁官员出席最高法院辩论 高盛最新预测出炉
lg
...
特斯拉股东大会登场:马斯克或获8780亿美元天价薪酬,AI投资与公司治理改革成焦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