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RootData:2023年Web3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及年度榜单
go
lg
...
mes 是最热门的标签。质押服务龙头
Lido
和 RWA 概念先锋 MakerDAO 带领 DeFi 赛道重焕生机。 Layer 3、 Intent 和 Restaking 等板块正在被市场关注。 EigenLayer 将以太坊级别的信任引入中间件,已打造出全新的再质押生态。 2023 年币安总共上架 26 个新币种,覆盖了基础设施、Layer 1 和 Meme 等 20 多个热门标签,搜索热度下降较大的是 NFTFi、DAG、DOV 等标签。 2.4、斯坦福产出最多的Web3 从业者,谷歌系项目融资金额最高 从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来看,美国、中国与新加坡是诞生Web3项目最主要的国家,主流Web3 从业者基本都具备金融与技术双重能力与资源。 哈佛大学系Web3 创业团队与谷歌系创业团队累计融资金额最高,北京大学系Web3 创业团队累计融资金额排第十五位,币安系创业团队累计融资金额排第十位。华人当中以币安、HTX 系创业团队数量最多。此外,OKX、比特大陆系创业团队数量在不断增加。华人非原生的从业者主要来自阿里、腾讯。 三、Web3资金流动特点及趋势分析 3.1、 2023 年Web3投资机构风格及活跃度分析:HashKey Capital 最愿意出手,a16z Crypto 偏好领投 Hashkey Capital 成为年度出手次数最多的机构 HashKey Capital 首度跃居年度投资次数榜首,在基础设施、DeFi 等方向大范围布局,特别关注亚太区项目。2023 年 1 月,宣布旗下三期基金完成 5 亿美元募资,为其高频投资提供有力支持。典型投资案例:MyShell、DappOS、Supra、SynFutures、PolyHedra。 DWF Labs 成为年度黑马 DWF Labs 主要投资已发币且市场热度不高的项目,其风格引发诸多争议。典型投资案例:EOS、Conflux、Mask Network、Synthetix、Fetch.ai。 a16z Crypto 偏好领投与大额投资 a16z Crypto 偏好领投、大额投资的风格,在基础设施、游戏、娱乐等领域保持积极投资姿态。典型投资案例:Gensyn、Mythical Games、Proof of Play、Story Protocol、CCP Games。 2023 年有超 10 个机构领投至少达 8 次 从领投次数来看, 2023 年 Andreessen Horowitz、Polychain、Bitkraft Ventures、Dragonfly、1kx、Hack VC、Shima Capital、Jump Crypto、ABCDE Capital 位居前十,至少领投 8 次。 3.2、 2023 年Web3投资机构出手次数涨跌分析:Animoca Brands 出手次数收缩最大, 85 个机构全年投资超 10 次 从投资数量来看,共有 85 个投资方出手超过 10 次, 9 个投资方出手超过 30 次,较 2022 年均大幅大跌,这反映出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受到募资困难、信心不足等原因影响,大幅下调投资频次。 其中 Animoca Brands、GSR、Coinbase Venture、Shima Capital、Spartan Group、a16z、Paradigm、Circle Ventures、Mirana Ventures 等投资机构在 2023 年的投资数量均显著下降,下跌 40% 以上。 Web3投资机构普遍面临募资困难,仅 Blockchain Capital、HashKey Capital、CMCC Global、Bitkraft Ventures、No Limit Holdings 等机构宣布募资金额超过 5000 万美元。 与此同时,少部分投资机构也在加快投资频次,为惨淡的市场注入动力。根据统计,ABCDE Capital、Superscrypt、Foresight Ventures、OKX Ventures、Sora Ventures、No Limit Holdings 等机构在 2023 年的投资数量均显著增加,上涨 50% 以上。 在年底的比特币生态热潮中,ABCDE Capital、Sora Ventures、Waterdrip Capital 等机构保持活跃态势,成为比特币生态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3.3、基础设施赛道:跨链方向诞生年度最大融资案,企业级基础设施与钱包方向受资本追捧 跨链赛道诞生年度最大融资案 Wormhole 在 2023 年 11 月宣布完成 2.25 亿美元融资,成为年度融资最高的项目,跨链也是 2023 年最热门的行业趋势之一。随着 Layer 1、Layer 2 乃至 Layer 3 大范围出现,用户的资产与数据跨链需求正在快速增长,Wormhole、LayerZero 通过跨链通讯打通了各种区块链间的壁垒。 钱包作为流量入口获得资本加持 作为用户流量入口,钱包赛道仍然是资本加注的对象。加密硬件钱包 Ledger 与 社交登陆钱包 Magic 均获巨额融资,分别反映出用户在钱包安全性与便捷性方面的需求,它们的发展与进化是区块链承载下一个十亿级用户的关键。 企业级基础设施成为布局重点 企业级基础设施成为布局重点。数字资产托管与发行基础设施 Auradine、区块链开发平台 QuickNode 都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帮助企业在资产端解决资产发行、应用开发等问题,从而向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资产与项目。 3.4、DeFi 赛道:DEX 竞争持续加剧、衍生品与 RWA 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衍生品协议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衍生品协议是 DeFi 领域的焦点所在,围绕着永续合约、合成资产、结构化产品等方向,SynFutures、Thetanuts Finance、Synthetix 等协议获得资本加注,其核心亮点在于更加透明化、无需许可的运作机制以及更加用户友好的产品。 DEX 赛道在合规、订单薄、跨链等方向竞争加剧 去中心化交易赛道也有不少亮点,主打合规的 Mauve、主打订单薄交易的 tanX、以及专注多链的 iZUMi Finance,它们正在通过细分市场与功能从 Uniswap 等龙头手中争夺市场份额,被投资机构们寄予厚望。 市场对 RWA 产生较高期待 RWA 资产正在成为 DeFi 市场最受瞩目的方向,由于房地产、国债、票据等资产具有稳定的收益率,这使得 RWA 能为加密市场提供可持续的、丰富类型的的真实收益率。Compound 创始人新创立 Superstate 是 RWA 赛道的最新主力军之一,该项目致力于购买短期美国国债并上链进行代币化,可以直接在链上交易流转。 3.5、CeFi 赛道:主要赛道中融资总额跌幅最高,比特币生态机会受资本追捧 主要赛道中跌幅最高 2023 年,CeFi 赛道总融资额为 11.8 亿美元,下降 75.%,这是主要赛道中跌幅最高的赛道。这主要受自 2022 年开始的 CeFi 恶性暴雷事件影响。 比特币相关金融服务获得资本押注 比特币相关的金融服务最受资本关注,Swan、Unchained、River Financial 都是针对比特币生态提供解决方案,提供储蓄、借贷、经纪等服务。比特币作为价值最高的加密资产,为其持有者提供各种解决方案酝酿着巨大的未挖掘价值。 交易所赛道经历转折 交易所赛道在历经 FTX 事件后,空缺的市场空间仍然吸引许多资本的关注,Blockchain.com、One Trading 等交易所凭借垂直业务、地区性或者牌照方面的优势,均获得巨额融资。 3.6、GameFi 赛道:融资总额下跌超 57% ,3A游戏仍受投资机构青睐 GameFi 赛道整体融资金额跌幅超 57% 受二级市场行情影响,GameFi 赛道总体融资金额大幅下降超 57% ,大额融资主要由 a16z Crypto、Griffin Gaming Partners、Bitkraft Ventures 等机构发起。 可玩性至上成为主流趋势 3A 游戏尤其受到投资机构青睐,足球、射击、冒险类传统游戏的 Web3 话前景也受到看好,可玩性至上成为成为 GameFi 的趋势;此外,全链游戏正在被资本与市场寄予厚望。 四、 2023 年 ROOTDATA LIST Web3 正在成为全球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革性力量,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些贡献巨大的 Web3 力量,RootData 依托自身领先且丰富的数据优势与来自用户超千万次访问与查询,秉持专业、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一份数据驱动的具有业界公信力的榜单——ROOTDATA LIST,呈现更多 Web3 领域的行业代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 年 ROOTDATA LIST 榜单包括《WEB3 行业 TOP 50 项目》、《WEB3 行业 TOP 100 投资机构》、《CEFI 赛道 TOP 20 项目》、《DEFI 赛道 TOP 20 项目》、《LAYER 1 赛道 TOP 20 项目》、《LAYER 2 赛道 TOP 20 项目》《GAMEFI 赛道 TOP 20 项目》、《SOCIALFi 赛道 TOP 20 项目》。 评选标准说明: 机构评选:核心衡量指标包括投资次数、领投次数、投资项目质量、媒体热度、RootData 热度等。 项目评选:核心衡量指标包括市值/估值、媒体热度、总锁仓价值、融资金额、RootData 热度、投资机构质量、叙事与赛道卡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5
以太坊坎昆升级在即,利好项目大揭秘!
go
lg
...
将会使得 Metis 项目受益。 3、
LIDO
、SSV 和 ether.fi 以太坊坎昆升级的利好,也将会利好和质押(以及上下游)相关的项目,例如
LIDO
、SSV 和 ether.fi 等。 4、EigenLayer 随着 DeFi 的不断发展,再质押(restaking)也成了当下的热门叙事,而 EigenLayer 作为再质押赛道中的明星项目,当然备受市场关注,而且该项目还没有发行代币,空投的预期为该项目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和资金量。 以太坊坎昆升级所带来的 gas 费用降低的利好,当然也会传导到再质押赛道中的 EigenLayer 等项目。 5、EthStorage 等和存储相关的项目 EthStorage 是 Ethereum 的存储 L2,它采用的是类似 L2 的架构,在以太坊上会部署一个存储合约作为 EthStorage 的数据操作的入口,同时数据节点链下存储数据 (off chain storage data) 的证明也需要通过这个合约验证。 EthStorage 的解决方案将会大大降低以太坊上大量数据的存储开销,而以太坊坎昆升级,也将会利好 EthStorage 等去中心化存储项目。 总之,对于以太坊生态来说,坎昆升级是一个重磅利好,将会大大降低以太坊 Layer2 的交易费用,提高以太坊的核心竞争力,除了 Arbitrum 和 Optimism 将能吃到更多交易手续费降低所带来的红利之外,坎昆升级的利好,将会传导至整个以太坊 Layer2,例如存储、质押、数据可用性层(DA)、再质押赛道等。 P.S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5
Axelar Network(AXL):构建未来Web3的全栈互操作性
go
lg
...
完成了部署。 今年 1 月 17 日,
Lido
的跨链桥风波终于落幕,Axelar & Wormhole 以高票赢得了投票。在此前的 2023 年 10 月,LayerZero 建立了 stETH 跨链桥,并曾向
Lido
DAO 寻求批准。但 LayerZero 在正式批准之前就部署了该跨链桥。因为 LayerZero 营销方式不当,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Lido
DAO 发起一项温度检查投票,投票结果显示 Axelar & Wormhole 作为 BNB Chain 的 wstETH 跨链桥开发者的支持率达 81.1% 。这一结果反映了社区对于透明度和共识在去中心化网络中的偏好,极高的支持率也说明了 Axelar 广受社区好评。 今年 1 月底,Axelar 网络和 Immutable 完成集成。这让 Immutable zkEVM 上的游戏能够吸引来自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的玩家。通过集成到 Axelar 网络中,基于 Immutable zkEVM 构建的游戏可以跨越超过 56 条区块链网络,并在跨链网络层内置可编程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当然,在传统公司眼中,Axelar 也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对象,无论是像摩根大通一样的传统金融巨头、还是像微软一样的科技大厂。 早在 2023 年 11 月,摩根大通就与 Axelar 为首的多家区块链公司合作,对资金的代币化进行概念验证。摩根大通的 Onyx Digital Assets 与互操作层 Axelar、基础设施提供商 Oasis Pro 和 Provenance Blockchain 合作,管理大规模客户投资组合、执行交易并实现代币化资产的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 2023 年 7 月,Axelar 则 与 Microsoft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更好地集成 Web3 和传统互联网系统。双方将探索区块链如何帮助确保信任并加速 AI 在主流用例中的集成。双方将共同通过构建数据集成和互操作性层来推进区块链的采用,降低进入区块链的门槛。 有关 Axelar Network(AXL)的最新进展,可在其官方 X查看。 Gas 定价改革:AXL 起飞密码? 在 Axelar 的 2024 路线图中,重要的更新为数众多。但其中最能引起持币者共鸣的,或许莫过于 Gas 定价机制的改革了。 Gas 定价改革将提高在 Axelar Network(AXL)网络上估算跨链 Gas 费用的服务的准确性。 在 Axelar 的路线图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 gas 燃烧机制,有可能使网络通货紧缩,进一步保护 Axelar Network(AXL)网络。 或者我们说得更通俗一些——更新之后的 AXL 代币经济模型可以随着 Axelar 网络规模扩大而提高 AXL 代币的实用性,加强对网络的价值捕获。随着新链的活动增加,在流程中添加一个步骤,在 Gas 接收方和网络之间都将要燃烧 Gas。这也意味着一个明确的预期——从长远来看,AXL 总体上成为通缩的。 而对于网络来说的另一个好处则在于,Gas 定价改革将提高在 Axelar Network(AXL)网络上估算跨链 Gas 费用的服务的准确性。 随着多链世界的愈发强健,我们正拥有越来越多的新网络。而 Axelar 则是连通他们的无需许可的连接组件。在 Axelar 接入新网络之时,需要 Axelar 开发人员的支持和 Axelar 验证者的投票。这可能会成为 AXL 代币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跨链的未来:全栈互操作性 继 2023 年网络取得重大进展之后。在当下的 2024 年中,Axelar Network(AXL)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Axelar Network(AXL)选择了全栈互操作性这一颇具挑战的的理念。这是建立一个现有互联网基础设施无法支持的Web3的方式。在开发者的努力下,将一起构建易于使用、近似传统互联网应用体验的功能型 Dapp。 补充介绍下,全栈互操作意味着,Axelar Network(AXL)支持的既包括传统桥的“资产”跨链,也包括“信息”的互操作,更支持无权限的覆盖“可编程性”、执行智能合约和跨网络的 dApp。 而这一庞大的构想,正在 Axelar Network(AXL)的 2024 年路线图中按步就按的执行之中。 Axelar Network(AXL)虚拟机是 2024 年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 Cosmwasm 的支持下,Axelar Network(AXL)虚拟机将互操作性转变为可编程层。它使开发人员能够在 Axelar Network(AXL) 上编写智能合约,同时扩展他们的链间部署并“编程”跨链网络层。Axelar Network(AXL)虚拟机(AVM)基于 Cosmwasm 开发,将互操作性转换为可编程层。 具体而言,Axelar Network(AXL)虚拟机将允许开发者在 EVM、Cairo VM、Cosmos 或其他生态系统上构建他们的 Dapp,并在所有链上运行它们。AVM 继承了加密世界几乎所有主流的共识,包括 Solana、Stellar、基于 Move 的 Aptos 及 Sui。 这更方便开发者扩展他们的跨链项目,同时可抽象跨链任务(如代币兑换)以减轻开发人员负担。为开发者部署跨链项目提供了更简便的途径,一次开发,即可覆盖所有主流共识。方便的跨链链接,可以将潜在的网络效应放大,并接入目前繁荣的多链生态之中。 而 AVM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他的魅力不止于此。当 AVM 完全部署完成之后,这一套系统包括链间代币服务 (Interchain Token Service,ITS)、链间放大器(Interchain Amplifier)和 Interchain Maestro。这一套工具可以为开发人员提供更丰富的Web3可组合性。 具体而言,链间代币在所有连接的链上扩展了原生可替代性和自定义功能。ITS 在保持其原生属性的同时跨链扩展代币,为团队提供了代币铸造以及管理供应和功能的简便方式。 链间放大器对任意链进行无需许可的连接,通过激励 validators,通过第三方源聚集 AXL 代币简化了支持新链的过程。 Interchain Maestro 该工具让开发人员能够部署并管理多链 dApp 实例。一次构建,随处运行。 方便的跨链链接,可以将潜在的网络效应放大,并接入目前繁荣的多链生态之中。 反馈到数据成果上,Axelarscan 显示,在 56 条已支持的链上,Axelar Network(AXL)已经完成了 126 万笔交易,超过 75 亿美元的交易量,完成 525 个链间合约的部署。 而在未来,随着 Layer 2 生态的繁荣,我们可能或将拥有数百个、甚至上千个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在日益繁杂的多链生态中,开发者如何部署应用、用户如何交互应用,都将成为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挑战。 而 Axelar Network(AXL)给出了它的构想——用户和开发者都无需在意 dApp 究竟部署于何处。开发者仅需要基于全栈互操作的 Axelar Network(AXL)协议,即可实现多链的一次性部署。而用户也无需在意自己自己需要操作哪个网络,Axelar Network(AXL)将提供多链的无缝交互体验。 或许这才是我们期望中Web3的未来,一个不再受限于单一区块链的世界。它将全栈互操作性带入加密生态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无缝的跨链体验。所有人都可以专注于强大的 Dapp 本身,自由地穿梭在Web3这个多链的世界中。 加密世界已经充满了创新和变革,而 Axelar Network(AXL)正在为这个激动人心的未来铺平道路,让我们一起迎接Web3的大规模采用的来临。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5
以太坊坎昆升级将至:盘点利好赛道及20个项目
go
lg
...
率。 简单来说,部署在EVM层上的诸如
Lido
、Rocketpool、Swell等流动性质押协议,以及Eigenlayer等再质押协议,可以直接从共识层访问验证器余额和状态等关键数据,减少之前重新质押中的信任假设,提高其运营效率。 EigenLayer 据EigenLayer官网信息,2月2日,EigenLayer中质押的ETH数量约46万枚,价值约合11亿美元。 EigenLayer支持LST资产进行再质押获得除以太坊PoS以外的质押收益,如质押在其他侧链、预言机、中间件等,作为节点并得到验证奖励,这样第三方项目可以享受到ETH主网的安全性,ETH质押者也能得到更多收益。 目前,EigenLayer支持
Lido
的stETH、Rocket Pool的rETH、Swell的swETH等多种LST资产。 2月6日,EigenLayer将新增三种LST,包括Frax Ether的sfrxETH、Mantle Staked Ether的mETH和Liquid Collective Staked Ether的LsETH。 另外,基于EigenLayer构建的再质押协议已有多个,如已于1月16日完成32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不受EigenLayer LST存款限额约束的再质押协议Renzo。 1月22日,多链收益协议Magpie宣布与以太坊再质押协议EigenLayer集成,并成立SubDAO组织Eigenpie提供再质押服务等。 RAAS服务商 随着Polygon CDK、OP Stack、ZK Stack等各Rollup网络开发组件的推出,使开发者通过简单易用的工具甚至无代码的形式快速地一键部署L2网络。 但面临众多的L2 Stacks方案,开发者如何选择才是最优解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ollup as a Service(简称RaaS)服务商便应运而生,不但可以帮助开发者根据自身需求找到最适的L2 Stack,还会提供相关建链或相关配套设施等,使项目方便可以专注于构建产品而不是基础设施。 通过 Caldera、AltLayer 和 Conduit 等 Rollup-as-a-service 提供商使部署L2或L3变得越来越简单。 专注Optimism生态的Conduit Conduit是专注于Optimism Rollup的RAAS平台,可帮助开发者快速基于OP Stack构建L2,并成功搭建了Zora Network、Aevo、Lyra以及Orderly Network等OP系Rollup L2网络等。 去年9月,Conduit增加了对Arbitrum Orbit的支持,使开发者可在Arbitrum上快速部署L2或L3,并帮助Parallel Network成功构建基于Arbitrum的L2 Rollup。 去年3月,Conduit获得由Paradigm领投的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Caldera Caldera同样是基于OP Stack搭建的RaaS服务提供商,支持开发者以无代码的方式快速地搭建起一条OpL2。 Caldera更像是一个Rollup开发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项目方提供所需的全部工具和资源,构建OP Stack或Arbitrum Orbit框架的Caldera Chains。 即除了L2本身,Caldera还配置了一系列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例如区块链浏览器、测试网水龙头等,从而进一步降低发链成本及使用门槛,即插即用。 其中,Loot Chain、Manta Pacific、Rari Chain等L2网络与都是由Caldera提供技术支持构建。 去年9月,Caldera获得了由红杉资本与Dragonfly领投的9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Restaked Rollups服务方案Altlayer Altlayer支持开发者无代码部署L2,开发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图形界面操作就可以迅速创建一条Rollup链。 目前主打的产品是与EigenLayer再质押服务结合的Restaked Rollups,通过EigenLayer的主动验证服务(AVS)来加强Rollup公链的安全性。 1月17日,币安新币挖矿上线AltLayer(ALT)。 ZK系RaaS解决方案Lumoz Lumoz原名Opside,是基于ZK构建RaaS解决方案,支持开发者无需了解任何与ZK相关的知识,仅需通过简单的前端操作就可以快速部署一条ZK-Rollup,或生成定制化的zkEVM应用链。 近期大火的Layer2网络ZKFair即是基于Lumoz构建的ZK系L2之一。 去年4月,Lumoz获得由Web3.com Ventures领投,NGC Ventures等参投的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3
MT Capital 研报:DA 赛道拆解 -- Celestia 与 EigenDA 对比研究
go
lg
...
VL 约为 3.5M,其中 Ankr、
Lido
以及 Stader 的 LST 为占比最大的前三大质押资产。总节点运营数达到了 200 家,总质押人数达到了 29.4k。 source:https://goerli.eigenlayer.xyz/avs/eigenda 虽然 EigenDA 目前仍处于测试网阶段,但我们不妨就目前 EigenDA 的测试网数据与以太坊的相关数据进行个简单的对比,窥探 EigenDA 距离最终的愿景还有多远的距离。 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目前 EigenDA 测试网的 TVL 约 3.5M,而以太坊的 FDV 约为 264B,从资产价值的角度来看,EigenDA 仅继承了以太坊 0.001% 的安全性。 目前 EigenDA 测试网的质押验证节点数为 29.4k,而以太坊的质押验证节点数为 904k,从质押验证节点数看,EigenDA 继承了以太坊约 3.2% 的安全性。 网络吞吐量的提高: 目前 EigenDA 测试网的吞吐量约为 0.45Mbps,而以太坊的吞吐量约为 0.083Mbps,EigenDA 的网络吞吐量虽然仍为达到 1Mbps - 10Mbps 甚至最终 1Gbps 的理想状况,但相比以太坊的吞吐量仍有约 500% 的提升。 目前,EigenDA 也已经启动了合作伙伴计划,目前已有 AltLayer、Caldera、Celo、Layer N、Mantle、Movement、Polymer Labs 和 Versatus 8 家项目方与 EigenDA 达成了合作,计划使用 EigenDA 的数据可用性服务。 总结 EigenDA 对纠删码、KZG 承诺、ACeD 等技术的采用以及对 DA 与共识脱钩的解耦,使得 EigenDA 能够在交易吞吐量、节点负载与 DA 成本方面提供远超以太坊 DA 方案的优异表现。对比其他 DA 方案,EigenDA 也拥有更低的启动与质押成本、更快的网络通讯、数据提交速度以及更高的灵活性方面的优势。EigenDA 有望承载以太坊的部分 DA 服务,成为 DA 市场的新锐竞争者。 Celestia 与 EigenDA 对比与未来展望 DA 对比: 数据可用性抽样: Celestia 支持数据可用性抽样,使得轻节点可以随机采样数据块进行下载和验证。EigenDA 不支持数据可用性抽样。支持数据可用性采样使得 Celestia 可以通过更多的轻节点来安全地增加区块大小,在不增加节点负担的同时保障节点验证的最低要求。轻节点数量的提高也可以提高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 编码证明方案: Celestia 使用欺诈证明模式保障原始数据被正确地编码,而 EigenDA 使用 KZG 承诺进行有效性证明。相较之下,Celestia 的欺诈证明落地门槛更低,技术成熟度也相对更高,且不需要产生生成 KZG 承诺的额外成本开销。但使用 KZG 承诺的 EigenDA 在验证数据准确性方面的速度会快于使用欺诈证明的 Celestia,因为在欺诈证明的机制下,轻节点需要等待一小段时间才能从全节点处接收到欺诈证明。 共识机制: Celestia 使用 Tendermint 共识机制,需要进行点对点的网络通讯传播。而 EigenDA 将 DA 与共识解耦,直接单播,使得数据块的传播不再受限于共识协议和 P2P 网络吞吐量的限制,网络通讯时间、确认时间更快。 但是,EigenDA 需要依托以太坊主网上的 EigenDA 合约完成最终的验证确认,因此,在区块最终确认时间方面,Celestia 仅需 15 秒,显著快于 EigenDA 的 12 分钟。 source:https://forum.celestia.org/t/a-comparison-between-da-layers/899 节点负载: 由于 Celestia 的全节点需要同时承担广播、共识和验证的职能,因此 Celestia 对全节点有着 128MB/s 的下载和 12.5MB/s 的上传数据带宽要求。而 EigenDA 的节点不需要负责广播与共识的职能,因此,EigenDA 对节点的带宽需求非常低,仅为 0.3MB/s。 吞吐量: Celestia 的数据吞吐量约 6.67MB/s。而 EigenDA 目前测试网的吞吐量为 0.45MB/s,距离预期 1MB/s - 10MB/s 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Celestia 的吞吐量相比 EigenDA 拥有显著的优势。 启动成本: Celestia 的 DA 方案高度依赖于其 PoS 网络的安全性,因此,成为 Celestia 节点必须要质押足额的 Tia 代币。Celestia 的 DA 方案具有一定的启动成本。 EigenDA 的安全性继承自以太坊,成为 EigenDA 节点仅需再质押节点注册即可,无需付出额外的质押成本,避免了初始的启动成本。 使用成本: Celestia 目前向 Manta 收取 $3.41/MB 的 DA 成本。据 EigenDA 测试网数据来看,目前 EigenDA 使用成本约为 0.024 Gas/Byte。相较之下,Celestia 的 DA 方案依然相对于 EigenDA 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安全性: Celestia 的安全性由其网络价值保障。Celestia 的网络价值越高,攻击者攻击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攻击成功的概率就越小。目前,Celestia 的质押价值约为 1.2B,即恶意攻击者至少需要付出超 0.8B 的成本才能对 Celestia 网络造成攻击。 EigenDA 对安全性是以太坊安全性的子集。EigenDA 安全性的大小取决于 EigenDA 网络中再质押资产价值以及节点运营商在以太坊主网占比的多少。从 TVL 的角度看,就目前测试网的数据而言,EigenDA 的网络价值仅继承了以太坊 0.001% 的安全性。若 EigenDA 要实现超过 Celestia 目前的安全性,则 EigenDA 网络中再质押资产的价值需要占到以太坊网络价值的 0.45% 以上。目前 EigenDA 仍在测试网阶段,且 EigenLayer 开放的资产存款有限。预计等 EigenDA 主网推出,EigenLayer 完全放开后,EigenDA 网络中的再质押资产价值会进一步激增,在网络安全性上超越 Celestia。 当然,节点数量也是网络安全性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目前 Celestia 的质押验证节点数约为 100 个左右,EigenDA 测试网的节点数为 200 个。从节点数量的角度来看,EigenDA 的安全性也会优于 Celestia。 source:MT Capital 虽然目前 Celestia 与 EigenDA 在数据可用性采样与编码证明方案方面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但随着 DAS 与 KZG 技术的不断成熟,二者的选择可能会更加趋同。据 @sreeramkannan 透露,EigenDA 也会在未来考虑引入 DAS,支持更多的轻节点。@likebeckett 也表明,如果基于 KZG 承诺的有效性证明方案变得比欺诈证明更加有吸引力,Celestia 也可以改变其编码证明方案。因此,未来二者在 DA 技术架构上的差异可能并不会成为核心差异。 二者之间未来最显著的差异点更可能在于网络安全性的差距、使用成本的差距以及吞吐量的差距。 DA 未来展望: 根据上节中我们对 Celestia 与 EigenDA 的对比来看,网络安全性、使用成本以及吞吐量或将成为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 DA 方案的核心考量因素。除此之外,EigenDA 本身具有的以太坊正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网络安全性的角度而言,虽然目前 EigenDA 测试网所展现出来的网络安全性相比 Celestia 仍有差距。但我们相信,随着 EigenDA 主网的推出,EigenLayer 对再质押资产限制的放开以及下半年 restaking 叙事的爆发,质押在 EigenDA 中的资产价值将呈指数级增长,EigenDA 中的节点数也会显著增加。EigenDA 的网络安全性或将远超 Celestia 的网络安全性。对安全性依赖程度更高的项目或许会更加青睐 EigenDA 的方案。 目前以太坊的 FDV 约为 277B,仅需 0.4% 的以太坊参与 EigenDA 便可实现超过 Celestia 的安全性,这显然是非常容易达到的。 就使用成本差距而言,目前 Celestia 的使用成本依然显著低于 EigenDA 的使用成本。对盈利更加敏感的小型 L2 以及更多的应用链或将更青睐 Celestia 的 DA 方案。Lyra 与 Aevo 向 Celestia DA 的迁移就是最好的例证。盈利能力首先是每一条中小型 L2 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没有足够繁荣生态创收的早期,开源节流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盲目地去追求以太坊的“品牌溢价”反而有可能阻碍自身的发展。对应用链而言,更低的成本开支也让应用链有了更多的资产支配空间,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基于自身发展的分润激励、流动性激励、用户活跃度激励政策,引导自身价值网络的发展。 以 aevo 为例,迁移至 Celestia 可以降低其 90%+ 的数据可用性成本。 source:https://medium.com/@numia.data/the-impact-of-celestias-modular-da-layer-on-ethereum-l2s-a-first-look-8321bd41ff25 就吞吐量差距而言,仅根据现有的 Celestia 吞吐量数据与 EigenDA 测试网吞吐量数据进行对比,Celestia 的吞吐量依然有 10 倍以上的显著优势。拥有更高吞吐量的 Celestia 显然会更受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链们的青睐。而且,Celestia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增加区块大小,给予应用链更高的可拓展性和交易吞吐量的支持。当然,目前 EigenDA 的测试网数据也只能当作参考,EigenDA 有时也能跑出 6MB/s - 8MB/s 的性能表现。具体表现情况仍然需要等待 EigenDA 最终上线,实际运行时才能给出更加公允的判断。 就以太坊正统性而言,使用 EigenDA 的项目依旧会被视为拥有正统的以太血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模块化概念的深入,因使用 Celestia DA 而被嗤之以鼻或是被骂作离经叛道的情况也预期会逐渐减少,以太坊正统性的概念会在未来海量 L2、海量应用链的浪潮中逐渐模糊。不过短期内,我们应该很难看见以太坊上闪耀的 DeFi 以及 L2 天王们的迁移,把握住以太坊依旧是他们的核心叙事之一。 综上所述,Celestia 极低的 DA 成本与更高的吞吐量表现使得 Celestia 对中小型 L2 以及应用链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节省掉高昂 DA 成本开支的 L2 与应用链们有更多的资产支配空间,可以更好地分配营收利润以刺激各自生态系统与流动性的发展。相比之下,EigenDA 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附着于以太坊的安全性和正统性。短中期来看,相比以太坊昂贵的 DA,EigenDA 可能会成为大型 L2 们更加理性的选择。 因此,经过详实的对比,我们认为,Celestia 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模块化 + 应用链双重趋势浪潮带来的增量市场的增益,EigenDA 则会吃到更多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以太坊系存量市场。 时下,Celestia DA 与以太坊系 DA 的竞争逐渐成为了市场讨论的焦点。除此之外,诸如 Near DA、Polygon Avail 等第三方 DA 方案也开始陆续浮出水面。本文将继续第三方 DA 的主要玩家 Near DA 与 Polygon Avail,窥探 DA 赛道的其余发展路径。 Near DA 成本效益 使用 NEAR DA 可显著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成本。NEAR 上发布一个 Block 的 calldata 的成本仅为 0.0016 美元,而在以太坊 L1 上(坎昆升级后)发布相同数量的数据的成本约为 7.73 美元,这表明 NEAR 的成本效率高达 5000 倍。 source:https://near.org/data-availability 技术原理 Blob Store 合约是 Near 区块链上的关键组件,专为处理和存储 DA blob 而设计。Blob Store 合约通过利用 Near 的共识机制来存储 blob,当一个区块生产者处理一个数据时,围绕该数据形成共识。 数据剪枝:一旦区块包含了该收据并被处理,这个收据就不再需要用于共识,并且可以被剪枝。剪枝的时间至少是 3 个NEAR纪元,每个纪元 12 小时,实际上通常是五个纪元。 存档节点:一旦收据被剪枝,负责存储交易数据的责任就转移到了存档节点。这些数据还可以从索引器那里获得。 Blob 承诺验证:通过检查 blob 承诺,我们可以验证 blob 是按照提交的格式从生态系统参与者那里检索的。Blob 承诺的创建方法是将一个 blob 分割成 256 字节的片段,并创建一个默克尔树,其中每个叶子是一个分片的 Sha-256 哈希。默克尔树的根是 blob 承诺,以 [transaction_id ++ commitment] 的形式提供给L1合约,这是 64 字节的数据。 关键优势 共识验证:Near 验证着提供了围绕 blob 提交的共识。 数据持续性:功能输入数据至少被全节点存储三天,存档节点可以更长时间存储数据。 高效利用共识:不会占用比需要的更多数据的共识。 索引器支持:这些数据目前已被NEAR上所有主要的浏览器索引。 承诺的长期可用性:承诺易于创建,便于任何人利用有限的专业知识和工具进行构建。 目前,Near 推出的数据可用性层产品 NEAR DA 已与 Polygon CDK、Arbitrum Orbit 等开发者堆栈集成,开发者可用它构建自己的 L2 或 L3 网络等。 NEAR-Polygon CDK 集成允许构建自己的 rollup 的开发人员成为 Polygon 生态的一部分,这是 NEAR DA 与基于 ZK 的 L2 堆栈的首次集成,为寻求可扩展的 DA 解决方案的开发人员增加了选择性。这种集成还建立在 NEAR-Polygon 研究合作的基础上,以构建 zkWASM——一种用于 WASM 区块链的新型 prover。未来,构建者甚至可以创建基于 NEAR DA 的 zkWASM 链。NEAR DA 和 zkWASM 技术将在并行扩展 EVM 和 Wasm 生态方面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多链未来的互操作性。 Arbitrum Orbit 链利用了 Arbitrum Nitro 技术栈,这是 Arbitrum 开发的用于扩展以太坊的技术。它允许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区块链,这些区块链可以在 Arbitrum One、Arbitrum Nova 或以太坊主网上结算交易,前提是 Arbitrum DAO 授予了 L2 许可证。这些 Orbit 链使用了Arbitrum 的 Rollup 和 AnyTrust 协议,提供了吞吐量、隐私、gas 代币和治理方面的定制化,以满足特定用例和商业需求。例如,寻找更便宜的数据可用性(DA)替代方案的 rollup 开发者现在可以在 Arbitrum Orbit 栈中利用 NEAR DA。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构建自我管理、可配置的区块链,对其功能和治理有更多的控制权,同时获得以太坊的安全保证。 Polygon Avail Avail 最初是 Polygon 在 2020 年的一个项目,并在 2023 年成为一个独立实体。该团队由 Polygon 的联合创始人 Anurag Arjun 和前 Polygon 研究负责人 Prabal Banerjee 领导,旨在提供行业领先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Polygon Avail 是一个专注于数据可用性层的模块化区块链解决方案,旨在构建可扩展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它采用了一系列技术,包括轻客户端、数据可用性采样、KZG(Kate-Zaverucha-Goldberg)多项式承诺和纠删码等,以提高链上数据的吞吐量并解决性能瓶颈。 source:https://blog.availproject.org/the-avail-vision-reshaping-the-blockchain-landscape/ Avail 的设计特点包括: 共识机制:使用来自 Polkadot SDK 的 BABE 和 GRANDPA 共识机制,结合活跃性和安全性,提供网络弹性并能够承受临时网络分区和大量节点故障。 去中心化:采用 Polkadot 的提名权益证明(NPoS)支持多达 1000 个验证节点,并通过有效的奖励分配来降低权益中心化风险。Avail 的全节点和轻客户端采用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方法进行验证,允许与传统全节点同等的安全保证,同时降低对全节点的依赖。 有效性证明:Avail 使用 KZG 多项式承诺减少内存、带宽和存储需求,提供高效的验证过程。这与 Celestia 使用的欺诈证明技术不同,Avail 在数据可用性层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核心区别在于有效性证明的方法。 数据可用性与安全性:Avail 的设计理念聚焦于建立数据可用层,提供一种通用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它不依赖于诚实的大多数假设,轻客户端可以通过随机数据采样自行确定数据可用性,即使全节点宕机或尝试审查数据,也可以从轻节点重建块。 技术实现:Avail 利用数据冗余、抗欺诈证明和承诺机制来确保数据有效性。它通过 KZG 多项式承诺来确保数据在进行“擦除”后仍有效,包括数据冗余、抗欺诈证明、承诺机制,使全节点可以纳入轻节点的全部交易数据。 Avail 的实际应用包括托管独立链、侧链和链下扩容解决方案,目标是为应用层提供全场景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例如,在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中,Avail 可以被用于交易排序和数据可用性,确保数据在链上的可用性,同时减轻主链的数据量限制。 Near DA 与 Polygon Avail 的未来展望 NEAR 协议通过其分片方法和 NEAR DA 技术,展现了其扩展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蓝图。工程团队最近向无状态验证的转变标志着分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旨在通过降低验证者的硬件要求并转移状态至内存中,实现更多分片和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这将提高 NEAR 协议的整体处理能力,让项目和开发者无需争夺区块空间。随着分片数量的增加,单个分片的数据存储需求减少,理论上每个账户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分片,允许运行轻量级 RPC 节点。这对于使用 NEAR DA 的 L2 项目意味着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尽管数据可用性分片还在研发阶段,但它已展示出 NEAR 协议对于各类构建者和生态系统的重要优势。随着 Web3 领域的发展,NEAR 通过为 rollup 提供快速、低成本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以太坊面临的扩展挑战,也为多链和跨链的未来做好了准备,推动 NEAR DA 技术置于这一变革的前沿。 Avail 的未来展望专注于提高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效率和可访问性。通过其模块化的系统,Avail 旨在独立优化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整体网络性能。它特别强调增强数据可用性,确保即使数据不直接存储在链上,也能被有效地验证,这对于维护交易透明度和安全至关重要。Avail 还计划支持多个应用链的异步交互,类似于微服务架构,以提升整体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对于普通用户而言,Avail 通过先进技术使轻客户端能够验证数据完整性,而无需下载整个区块链,这使得区块链技术更加用户友好。自从独立于 Polygon 之后,Avail 开始与多样化的合作伙伴探索新的合作机会,展示其在多个应用场景中的潜力。最终,Avail 的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环境,激发他们创造创新应用,同时推动构建一个更开放、互联和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 Reference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111784https://docs.celestia.org/learn/how-celestia-works/monolithic-vs-modular https://staking-explorer.com/staking/celestia https://twitter.com/smyyguy/status/1744419436449222864?s=46 https://docs.eigenlayer.xyz/eigenda-guides/eigenda-rollup-user-guides/building-on-top-of-eigenda https://www.blog.eigenlayer.xyz/intro-to-eigenda-hyperscale-data-availability-for-rollups/ https://www.blog.eigenlayer.xyz/launch-of-the-stage-2-testnet-eigenlayer-eigenda/ https://www.reflexivityresearch.com/free-reports/exploring-eigenlayer https://medium.com/@VendingMachine/avs-token-design-considerations-eigenda-compared-to-celestia-89d416059758 https://forum.celestia.org/t/a-comparison-between-da-layers/899 https://mirror.xyz/edatweets.eth/zZG84zO6EjGo9sieBvHUEYYjsY1935n2XMkc_12_678 https://twitter.com/sreeramkannan/status/1595863300679831552 https://blog.celestia.org/ethereum-off-chain-data-availability-landscape/ https://www.odaily.news/post/5189320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45728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45308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details/z7f4srnb.html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2079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1570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42095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20581 https://twitter.com/smyyguy/status/1744419436449222864?s=46 https://near.org/blog/near-foundation-launches-near-da-to-offer-secure-cost-effective-data-availability-for-eth-rollups-and-ethereum-developers https://near.org/data-availability https://pages.near.org/blog/arbitrum-integrates-near-da-for-developers-building-ethereum-rollups/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1873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46036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48885 https://dodotopia.notion.site/Celestia-f86a7f5e0a154e229a2fddf9a90c37ea https://docs.celestia.org/concepts/how-celestia-works/data-availability-layer https://forum.celestia.org/t/an-open-modular-stack-for-evm-based-applications-using-celestia-evmos-and-cosmos/89 https://fuel-labs.ghost.io/beyond-monolithic-the-modular-blockchain-paradigm/ https://medium.com/alliancedao/the-case-for-parallel-processing-chains-90bac38a6ba4 https://docs.dymension.xyz/learn/dymension-hub https://mirror.xyz/neelsalami.eth/rvhK5mEcFTOjyu_DFsqS2cYR7U6Fjvbw3nf8tI-pr-Q?ref=twitter https://polygon.technology/solutions/polygon-avail/ https://rainandcoffee.substack.com/p/the-modular-world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15557.html https://medium.com/@numia.data/the-impact-of-celestias-modular-da-layer-on-ethereum-l2s-a-first-look-8321bd41ff25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1
剑指流动性质押赛道3大核心痛点 Puffer Finance能撑到牛市开启吗?
go
lg
...
,网络去中心化程度的提升尤为重要。目前
Lido
在以太坊质押市场上的占比已达31.8%,这对以太坊网络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大量ETH被锁定在中心化交易所、大型矿池以及相对中心化的LSD协议中,这些高度集中的实体更容易受到监管影响,削弱了以太坊的抗审查能力。为提升去中心化和抗审查能力,以太坊网络迫切需要吸引更多小规模个人节点的参与。 在市场的一片惊叹中,我们有必要解读下Puffer Finance是什么,并且抓住其中的潜在机遇。 LST赛道面临着的3重痛点,Puffer Finance通过创新性的方法逐个解决 Puffer是基于EigenLayer的流动性质押协议,致力于消除个人节点参与以太坊质押的障碍。Puffer认为,个人节点面临的高门槛(32 ETH)、验证失误带来的巨额罚款以及相对较低的年化收益率,是阻碍个人参与的三大问题。 针对前述的两大问题,Puffer开发了Secure-Signer安全签名和RAVe远程证明技术。通过Intel SGX的可信执行环境,它将验证者密钥管理与签名逻辑转移到Enclave,强制执行签名逻辑并限制对验证者私钥的访问,从而防止验证错误和随之而来的资金罚没。 相较DVT技术,Secure-Signer提供了一种更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由于节点资金罚没风险降低,Puffer还将节点保证金降至2 ETH,大幅降低个人参与门槛。这些技术获得了以太坊基金会的认可和支持。 对于收益率偏低的问题,Puffer建立在EigenLayer之上,节点可以通过再质押获得更高收益。总体来看,Puffer与Rocket Pool类似,但通过自主研发的Secure-Signer技术降低了资金罚没风险,使节点保证金能降至2 ETH,这有助于提高个人质押的竞争力。Puffer还可以利用EigenLayer获得更高收益。这些创新有助于Puffer在市场中获得更大份额。 Puffer Finance早年获以太坊基金会12万美元捐赠,两轮累计融资超过610万美元 Puffer的投资人是其被众多用户追捧的原因之一,除了刚刚宣布的CEX顶流币安外,Puffer早年曾获以太坊基金会12万美元捐赠,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Justin Drake担任团队顾问。Puffer此前的两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EigenLayer创始人Sreeram Kannan、Coinbase质押业务主管Frederick Allen等LSD赛道重要参与者,这些资本力量为Puffer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一轮融资65万美元,由Jump Crypto领投,Arcanum Capital 和 IoTeX 参投; 第二轮融资550万美元,由Lemniscap和Lightspeed Faction领投,参投方包括Brevan Howard Digital、Bankless Ventures、Animoca Ventures、Kucoin Ventures、Sreeram Kannan (Eigen Layer创始人)、Frederick Allen (Coinbase质押业务主管)、神鱼 (F2pool和Cobo联创)、Richard Malone (Obol首席商务官)、区块先生 (Curve核心贡献者)、Ramble (北美区块链协会会长)等。 良好背景的投资人也将助推协议良性发展。 积分空投活动已开启,未来Puffer Finance能走多远值得关注 昨日Puffer开启了积分空投活动,用户只需要在Puffer官网活动页面中,连接钱包和X账户,然后转发Puffer推文,即可免费获得积分。积分在未来会兑换成Puffer代币空投。 积分活动采用了战队玩法,这使得众多KOL为Puffer卖力宣传,目前参与人数已经达6万人,社区发展速度较快,反映出用户对其追捧程度。 Puffer作为EigenLayer生态中的新星,其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即将推出的以太坊主网质押功能。届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Puffer参与以太坊共识,这将大大降低个人参与验证的门槛。 在资本与社区双重支持下,Puffer有望吸引更多用户采用其创新机制来获得ETH质押收益。这不仅丰富了Puffer的应用场景,也将有助于推动以太坊网络去中心化。我们期待Puffer的产品创新能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促进EigenLayer生态的繁荣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01
再质押赛道燃爆市场,1000万美元空投在即!再质押金融乐高的深度解析!
go
lg
...
押代币(LST)进行二次质押。 比如在
Lido
上质押ETH获得的stETH,就可以再次质押到EigenLayer获得双重质押收益。 所以按照上面这个例子,再质押涉及3层概念: 1、ETH:作为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是普通用户最熟悉的。 2、stETH(它是最大的流动性抵押代币LST):是质押ETH得到的凭证,持有它可以获得ETH的原生利息,并且保持流动性。 3、流动性重新抵押代币LRT:将凭证stETH质押到Eigenlayer,从而产生LRT代币。LRT除了保有LST收益外,还增加了Eigen的收益和流动性。 这样再质押的二层套娃,就完成了,相当于上个牛市的defi乐高游戏。 所以再质押的根本,就是把以太坊的安全性延伸出来,共享安全服务,质押者的利益就在于奖励! 作为安全性的提供方,以太坊是高兴的,拓展了生态项目,也拓展了以太坊的势力版图。 质押者也高兴了,一堆套娃,看起来全是可观的奖励。 再质押机制把关键利益的相关三方:去中心化协议、提供共享安全的区块链、质押者,实现三者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的完全统一。 唯一的问题是,没有新的去中心化协议来付租金租用安全性,奖励就无从谈起,都是泡沫。前面defi乐高游戏玩不下去,和这个道理类似。 说大白话就是,风投VC 攒局,项目方提供盘子,大户提供 TVL,币所提供流动性,筹码派发给相信叙事的散户。 不过,整体来说,积极意义大一些,因为确实释放了一些以太坊的套娃属性,而且在整体模块化的趋势下,Eigenlayer确实能让以太坊的安全共识变成一个“模块层”,延展至其他异构链,弥补以太坊数据可用性DA能力的不足,进而在新锐链层出不穷的当下,为以太坊老链绽放新芽。 无论如何,以太坊资产的正向螺旋(庞氏)正开始形成,我们可以准备好享受这场大戏。 如果你想参与其中,建议再质押的eth也分不同地址,获得收益最大化。相关操作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P.S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31
寻找下一个ALT:8个值得关注的EigenLayer AVS用例
go
lg
...
出的eETH(197k ETH) ·
Lido
推出的stETH(195k ETH) · Swell推出的swETH(112k ETH) 然而,Swell和EtherFi通过原生代币空投提供双重积分。我的方法是采用多样化的LSTs/LRTs,以平衡积分累积和风险。 关于LRT的竞争,我对几个竞争者进行了对冲押注: · EtherFi:LRT领跑者,占有51%的LRT市场份额。 · Kelp DAO:通过再质押stETH或ETHx获得Eigenlayer积分和KelpDAO里程。 · Renzo:像EtherFi一样,使用Eigenpods进行原生ETH再质押。LRT市场份额增长至21%。 · Swell:你可以存入ETH获取swETH LST,并在Eigenlayer上进行再质押。或直接存款获取rswETH LRT。 · Eigenpie:新入者,但已经拥有1亿美元TVL,支持6种LST,并在前两周提供双倍积分。这些积分用于10%的EGP代币空投,并以300万美元FDV获得60%的EGP代币IDO,以激励早期参与。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里更深入地解释它们之间的差异。 Restaking(再质押) 早在2023年9月,我就详细介绍了我关于再质押和押注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的看法。但在那之后,事情有了很大进展。现在在主网上有多个LRT协议,随着AltLayer发布代币,一切都在升温。 很多人现在还不清楚什么是restaking再质押,而且常常把它弄得太复杂。 简言之,再质押让你可以为各种主动验证服务(AVS)担保(质押)你的ETH,从而提高所选协议的安全性。包括桥接、预言机和侧链等服务,还有更多创新概念即将出现。 例如,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是ETH)支持提款,Optimism和Arbitrum就可以绕过7日防欺诈窗口实现即时提款。 这些“有安全保障的桥接”在验证者(validator)行为不当的情况下提供了充分的再分配保障。但是,如果你对“有安全保障的桥接AVS”进行再质押,那么如果验证者出错,就可能会损失一些ETH。(据我所知,如果智能合约存在漏洞,有安全保障的桥接也无法保护你的资金安全)。 你可以直接再质押ETH或通过stETH、 rETH、cbETH等流动性质押代币再质押ETH。Eigenlayer新增加了对LSTs、sfrxETH、mETH和LsETH的支持。 再质押的好处有: · 多协议奖励:使用相同的ETH从多个协议中赚取奖励。例如,保障桥接安全的费用。 · 更加安全:新协议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 · 开发者自由:无需建立新的安全层,节省开发人员的时间和资源。 风险如下: · 罚没风险:由于恶意行为而失去ETH的风险加大。 · 中心化风险:如果太多质押者转移到EigenLayer,以太坊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 · 智能合约风险:DeFi的任何角落都存在这样的风险。 我认为风险在目前是有限的,因为Eigenlaer仍处于Stage 2测试网阶段,并且没有启用无需许可的AVS部署。不过,我同意ChainLinkGod的观点,这些风险大多会被忽视,至少在2025年以前,我们会玩得尽兴。 在目前的Stage 2测试网阶段,像你这样的再质押者可以委托运营商。由这些运营商验证AVS。所以,你不会直接对AVS再质押! EigenDA(数据可用性)是第一个处于Stage 2的AVS。Rollup可以集成它来提高吞吐量。Stage 2主网将在2024年上半年启动,Stage 3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推出更多的AVS(真正的乐趣将在那时开始)。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运营商中,Deutsche Telekom脱颖而出。似乎Telekom将使用Eigenlayer进行质押服务。 不管怎样,你准备好自己手动选择AVS和运营商了吗?在gas费高昂的主网上?然后从AVS获取奖励?然后再出售奖励换取更多ETH?如果你不是百万富翁,gas费将相当高。 我相信你能猜到我要说什么: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但更多关于LRT的内容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现在,让我们来看主动验证服务(AVS)的用例,AVS将空投给我们闪闪发亮的新代币。 第一个AVS是EigenDA,但我不会详细介绍,因为我怀疑它是否会单独有一种代币(它是一个数据可用性层,帮助rollup节省数据存储费用)。 AVS用例 别被AVS这个名字骗了。AVS是完全成熟的协议,使用再质押ETH增强其功能。我在上面提到了“有安全保障的桥接”,但AVS的范围和影响很快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近期社区比较知名的Eigenlayer AVS用例是AltLayer,其是一个再质押Rollup,目前已经发币。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绍过AltLayer,所以我不会在本文深入介绍它的功能。但你需要知道AltLayer引入了三种AVS来实现rollup的快速最终确定性、去中心化排序和去中心化验证。 ALT代币经济学很有趣,因为ALT需要与再抵押ETH共同质押以确保这三个AVS的安全性。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 如果你曾在2020年的DeFi之夏耕作Pool2农场,你就会明白它可能会产生庞氏效应。 目前,只有总供应量的3%被空投到社区,但未来计划会有更多的空投。初始流通供给量为11%。43亿美元的FDV(在撰写本文时)可以证明一个甚至几周前都无人问津的协议的成功吗? 不一定,但这让我更加看好整个再质押生态系统。 此外,我怀疑AltLayer正为再质押者保留流动性挖矿奖励。随着有越来越多的AVS可用,各种服务将竞相吸引高价值ETH存款。 毕竟,没有ETH存款的AVS是没有价值的。 是时候寻找EigenLayer上的下一个ALT了。以下是8个值得关注的EigenLayer AVS用例。 (1)Ethos:将ETH安全性带到Cosmos Ethos将以太坊的经济安全性和流动性带到Cosmos。 所谓的Cosmos Consumer Chain(消费者链)通常会发行自己的原生质押代币来保障网络安全。然而,它引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通胀的代币经济学。虽然Cosmos ATOM质押者提供了一个链间安全(ICS)解决方案,但以太坊生态系统(Ethos + 再质押)现在正在扩展到Cosmos的自身领域。 再加上Dymension、ATOM分叉和现在的Ethos的发布,ATOM似乎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Ethos的创建灵感来自Mesh Security(允许一条链的质押代币在另一条链上使用),从而在不需要额外节点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安全性。 哪种安全解决方案会胜出,要取决于采用情况。Ethos正在强势启动。 拥有6000万美元TVL的自动收益金库提供商Sommelier是第一个合作伙伴。据我所知,更多的“Consumer Chains”即将问世。 这种结构的美妙之处在于,ETHOS可能会收到合作伙伴链的代币空投(及收益)。同时,ETHOS代币将在我们farm EIGEN代币时空投给Eigenlayer上的ETH再质押者。 你需要做的就是再质押ETH,申领空投。非常简单。 (2)Espresso:去中心化排序器 长话短说。Espresso专注于L2去中心化排序器。如你所知,L2由于排序器的中心化问题而遭受诸多指责。关于Espresso如何使用他们的HotShot共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查看他们的网站。 AltLayer实际上集成了Espresso,因此开发人员部署AltLayer栈时可以选择使用AltLayer的去中心化验证解决方案和/或Espresso排序器。 (3)Omni:连接所有Rollup的区块链 问题:L2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碎片化。这使得建设者很难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使用户体验复杂化,并且分散了流动性。 桥接也变成了必要条件,但是各桥通常会发布各种各样的包装代币,这是有风险的。如果桥遭受黑客攻击,就会没有足够的底层资产来支持桥接包装代币。结果就是,包装代币脱钩。 解决方案:Omni Omni是一个“安全的再质押L1区块链”,旨在将以太坊的所有rollup统一在一起。 Omni引入了一个“统一全局状态层”,通过EigenLayer的再质押来保障安全性。这一层将各种应用程序的跨域管理集中在一起。 用例包括: · 跨rollup保证金账户和杠杆交易:在一个域上发布保证金,然后在另一个域上使用该保证金进行交易。 · 跨rollup NFT铸造。 · 跨rollup借贷:在一个域上存入抵押品,然后在另一个域上凭借该抵押品借款。 还有更多用例,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LayerZero所做的事。 LayerZero的跨链消息传递支持全链可替代代币(OFT),而非包装代币。Manta的STONE代币就是ETH OFT,LayerZero发行了
Lido
wstETH OFT。 但是如果LayerZero消息传递系统出现bug会怎么样?Omni会通过再质押ETH来保障安全,如果验证者行为不当,ETH将被罚没。 设想一个典型的degen,他想用他在Arbitrum上的ETH在Optimism上获得一笔USDC贷款。该degen在Arbitrum上的交易由Omni验证者监控,他们确保传输到Optimism的数据的完整性。验证者对这些交易进行验证和报告,他们受到奖励的激励,并会面临因报告错误而失去其质押ETH的风险。 LayerZero可能会使用他们的代币质押来实现跨消息传递的安全保障,但如果LayerZero合约出现问题,代币就会被倾销,而这种安全性就……毫无用处。ETH是在系统外保障网络安全的硬资产。 Injective与Omni合作,使INJ成为Omni开放流动性网络上的第一笔资产。Omni发行xERC20 INJ代币,通过这种方式将INJ带入以太坊rollup生态系统。 此外,Omni还获得了Pantera Capital、Two Sigma Ventures和Jump Crypto等知名投资机构1800万美元的支持。所以,我想它会发展得很好。 (4)Hyperlane:类似Omni,但更好? 你认为Omni连接以太坊rollup已经很酷了。Omni,先靠边站,因为Hyperlane的目标是连接所有的L1和L2。 使用Hyperlane,开发人员可以建设跨链应用程序——使用跨链消息传递跨越多个区块链的应用程序,这保障了其具有跨链安全模块(无论这意味着什么)的模块化安全栈及再质押ETH的安全。 从Hyperlane的文档来看,它将支持以太坊L2、Cosmos生态链、Solana、Move链等。这真的很酷。 Hyperlane无需许可互操作性使其与众不同,因为rollup可以自己连接到Hyperlane,而无需繁琐的治理审批等。他们真的以之为荣。然而,LayerZero v2似乎也支持无需许可部署。 不幸的是,我找不到关于Omni或Hyperlane的代币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再等上一段时间。 (5)Blockless:在你使用dApp时,为其提供算力支持 “概括起来就是:在你打开一个app时,你就是通过使用这个app来自然而然地为其提供支持,然后app会奖励你。”——Twitter 这让我着迷。 在普通的dapp中,我们不能直接贡献算力,并且app仅限于特定的L1或L2功能,如延迟、交易速度、gas费等。 因此,Blockless采用了一种网络中性应用程序(nnApp),允许用户只通过使用它们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它使用“巢式节点”,每个用户的设备充当一个节点,将其资源贡献给网络。这意味着应用程序的算力随其用户群的扩展而增强,这是传统模型的一个重大转变。 简而言之,你在使用应用程序时就运行了一个节点。 例如,一些dApp可能选择将治理保留在以太坊上,而将数据可用性工作负载保留在Celestia或EigenLayer上。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界面和游戏等用例的密集计算将在更快、更高效的链下环境执行。 这就导致对这些应用程序的计算支持直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增长,更多的用户将带来更多的由社区供应的计算能力。 我想到了Solana上的一款应用Grass,它可以让你出售闲置的互联网带宽来训练人工智能,尽管这不属于Blockless的功能范围。 Blockless权益证明保障网络安全,所以代币将不仅仅是一种meme。 至于再质押,Blockless将为在EigenLayer上开发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罚没。 不知道nnApps会不会让我的手机过热…… 其他AVS 你可以在Eigenlayer网站上查看完整的AVS名单。但值得一提的AVS还有: (6)Lagrange:LayerZero、Omni和Hyperlane的另一个竞争对手,其跨链基础设施支持在所有主要区块链上创建通用状态证明。最近从1kx和其他机构获得了4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7)Drosera:应对漏洞攻击的“事件响应协议”。当发生黑客攻击时,Drosera Trap会检测到攻击并采取措施减轻攻击。听起来很酷。 (8)Witness Chain:使用再质押实现勤奋证明(Proof of Diligence)并确保rollup安全性,并使用位置证明(Proof of Location)来建立物理节点去中心化。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31
质押开放在即,细数币安投资新项目 Puffer 三大杀手锏
go
lg
...
渐减少。 在目前的以太坊生态中,尽管
Lido
和 Rocket Pool 等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使得普通用户可以以较低成本参与到以太坊的质押中,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流动性,但这些平台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化的问题,最关键的节点运营仍掌握在少数节点运营商手中,直接导致了以太坊网络中心化趋势的加剧。 根据 Dune 数据,目前
Lido
已经成为以太坊质押市场的领头羊,占据了 31.7% 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像 Coinbase、Binance 等中心化交易所,它们分别占据了 14.9% 和 3.9% 的市场份额,这种中心化趋势对以太坊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利的发展。 如何解决 Puffer Finance 旨在解决以太坊网络的中心化问题,在自身设计上从一开始就将「去中心化」作为核心宗旨,Puffer Finance 将从测试网阶段起采用完全开放的无需许可模式,支持任何想要加入 Puffer 节点验证工作的个体进入。此外,Puffer 设置了「Burst Threshold」机制,即承诺自愿将其在以太坊验证节点的市场份额限定在不超过以太坊总验证节点的 22%,Puffer 旨在通过这种自我约束的方式防止以太坊过度中心化。 降低节点运营者门槛 对于节点运营者来说,Puffer 将节点运营者(NoOps)的保证金降低至仅 1 ETH,如不使用抗罚没则保证金需要 2 ETH,这大大降低了 NoOps 进入的门槛,允许更多非机构化的 NoOps 参与。 为何 Puffer 能将保证金降到 1 ETH 但又同时不损失以太坊安全性?关键在于其受以太坊基金会资助开发的Secure-Signer 技术,Secure-Signer 是一种远程签名工具,使用英特尔 SGX 作为可信执行环境 (TEE) ,代表共识客户端管理验证者密钥,使验证者在一般非签名状态下无权访问其私钥,该私钥存储在安全隔离区中,防止意外的双重签名和保护独立质押者免受罚没处罚,为普通人搭建验证节点所必需的技术工具。 Puffer 的这一技术不仅能让更多的普通人使用更少的资金运行验证节点,也能让相同数量的资本运行更多的验证节点,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加强以太坊去中心化。目前专业大型节点运营商 HashQuark 和 InfStones 已与 Puffer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建立无许可的流动性质押协议和维护以太坊去中心化为合作宗旨。 基于 EigenLayer,增强收益 市场对于 EigenLayer 的流动性再质押服务的有着高度需求和信心,历史数据显示,每次 EigenLayer 开放 LST 再质押窗口,市场的反应都极其热烈,迅速达到资金上限。Eigenlayer 仅通过六次开放 LST 再质押窗口,就已成功吸引了 18 亿美元的资金。 由于 Puffer 基于 EigenLayer 构建,使得 NoOps 能直接通过 EigenLayer 将信标链中质押的 ETH 进行原生再质押,同时获得以太坊 PoS 奖励和来自主动验证服务(AVS)的额外奖励,这些奖励来自于支持各种系统所产生,包括预言机和数据可用性(DA)等,让 NoOps 一资多收,大大提高了 NoOps 的收益和硬件使用效率。 对于 Puffer 上的以太坊质押者来说,直接质押 ETH 一次,通过长期持有 1:1 兑换的流动性代币 pufETH,就能获得以太坊 PoS 奖励加上再质押奖励,且 pufETH 也可参与其他 DeFi 协议做收益增强。 「验证者门票」机制,降低风险 此外,确保在无许可的状态下,Puffer 的节点运营者和 ETH 质押者能友好合作的关键在于 Puffer 采用了「验证者门票」机制,脱胎于此前官方公布的「平滑承诺机制(Smoothing Commitments)」,也就是说 NoOps 需预先支付一笔不可退还的平滑承诺金才可获得成为 Puffer 节点运营者的「门票」,承诺金数额是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预估的 PoS 奖励。这样一来,Puffer 上的质押者将预先获得数月的 PoS 奖励,这种预付承诺金的方式确保低成本加入的 NoOps 可以完美履行验证职责,降低了性能不佳或 MEV 盗窃的风险。 Puffer 融资 昨日 Binance Labs 宣布已战略投资 Puffer Finance,再次为 Puffer 增加了曝光度。对于未正式上线的项目来说,融资往往是评估其长期潜力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除了这轮融资外, Puffer 还披露了约 615 万元的总融资额,背后的投资者阵容反映了其获得的强有力的机构支持和市场信任,不仅曾获得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还在两轮融资中获得过 Jump Crypto、Brevan Howard Digital、Bankless Ventures、Animoca Ventures 等机构以及 Lightspeed 合伙人 Anand Iyer、EigenLayer 创始人 Sreeram Kannan、Coinbase 质押业务主管 Frederick Allen、F2pool 和 Cobo 联创神鱼等天使投资人的投资。 Puffer 双币治理模型 Puffer 的机制中包含两种代币,流动性质押代币 pufETH 和治理代币 PUFI。用户在 Puffer 上质押 ETH 能获得流动性质押代币 pufETH,PUFI 将用于在 Puffer DAO 中投票治理,当前尚未披露具体的代币经济模型。 小结 以太坊网络的中心化问题一直是区块链社区关注的焦点,它可能会导致网络安全性下降、抗审查能力弱以及对抗单点故障的能力降低等问题,
Lido
目前的市场支配地位引发了对未来去中心化趋势的担忧,因此市场上亟待需要更多像 Puffer Finance 这样的协议出现,Puffer Finance 也正在借助其 Secure-Signer 技术、Eigenlayer 集成、「验证者门票」和「Burst Threshold」等机制,为去中心化质押服务市场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31
去中心化以太坊:分布式验证器技术(DVT)的兴起
go
lg
...
创,致力于培育去中心化的质押生态系统。
Lido
的合作实验强调了 DVT 的可靠性。 智能合约变得简单(5 本书系列) 智能合约设计模式 Solidity 开发人员面试指南 审计技术和工具 Solidity 蓝图:构建 DApp 的 21 天之旅 除了以太坊之外,DVT 作为一股革命性力量出现,促进信任、安全和更广泛地参与不断发展的区块链技术领域。它是寻求弹性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一个里程碑。 以太坊的历程堪称革命性的,尤其是近年来。从工作量证明 (PoW) 到权益证明 (PoS) 的转变标志着交易验证方式和将区块添加到网络的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在能源效率和增强网络安全性需求的推动下,这一举措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分布式验证器技术(DVT)是以太坊 PoS 框架中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以太坊的演变:PoW 到 PoS 以太坊从 PoW 转向 PoS 旨在解决与 PoW 相关的低效率和环境问题。PoS 根据加密货币持有量和风险承诺选择验证者,提供更节能、更易于使用的替代方案。然而,PoS 去中心化的追求带来了挑战,例如财富集中和通过质押池实现中心化的风险。 PoS 去中心化的必要性⚖️ 去中心化是 PoS 的关键,确保网络的公平和安全。51% 攻击的风险(即一个实体控制大部分算力)在 PoW 中非常突出,但在 PoS 中则有所缓解。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较富裕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发挥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并且质押池会无意中集中验证权力。这些挑战需要 DVT 等解决方案来均匀分布验证过程并强化 PoS 的去中心化性质。 推出分布式验证器技术 (DVT) DVT 的出现是解决以太坊向 PoS 过渡带来的挑战的突破性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讲,DVT 彻底改变了区块链网络验证交易的方式,特别是在 PoS 系统中。主要目标包括通过将单个验证者的职责分布到多个节点来增强安全性和促进去中心化。 DVT 的机制 DVT 通过密码技术的复杂相互作用来实现其目标。Shamir 的秘密共享将验证者的私钥分成几部分,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这可以防止对完整密钥的未经授权的访问。阈值签名方案确定执行任务所需的密钥数量,即使某些节点受到损害也能确保系统功能。 分布式密钥生成 (DKG) 可确保每个参与者在不完全可见的情况下收到一部分密钥。多方计算 (MPC) 使节点能够在签名上进行协作,而无需泄露其关键部分。容错共识协议(QBFT)可确保每个持有密钥份额的节点就确认区块等操作达成一致。 SSV 网络:以太坊质押中开创性的 DVT SSV 网络利用秘密共享验证器 (SSV) 或 DVT,引入了一种革命性的以太坊质押方法。该网络的主网最近揭晓,展示了 DVT 在建立去中心化和开源质押生态系统方面的实力。 SSV 生态系统动态 SSV 网络由利益相关者、运营商和 DAO 成员组成。质押者利用 DVT 技术来增强验证者的安全性,并用 SSV 代币补偿运营商。运营商在支持 SSV 协议、确保网络稳健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DAO 负责管理 SSV 网络协议并管理其财务,并通过治理职能和代币持有者投票做出决策。 $SSV 代币:增长催化剂 原生代币 $SSV 是 SSV 网络的命脉。质押者向运营商支付 SSV 美元,促进网络参与和治理。该代币在支付和决策中的双重作用使其成为网络增长周期中的关键参与者。 Diva:通过 DVT 重新定义流动质押 Diva 是一种以太坊流动性质押协议,采用 DVT 来提升以太坊的权益证明系统。Diva 为 Liquid 质押者和运营商提供了新颖的功能,引入了动态和非托管的质押方法。 Diva 的独特功能 Liquid 质押者存入 ETH 即可获得 divETH,这是一种可累积奖励的多功能 Liquid 质押代币。DivETH 的流动性加上其 ERC20 性质,允许无缝交易和参与 DeFi 生态系统。运营商无需处理实际资金,将 divETH 作为抵押品,确保网络安全。
Lido
的实验:协作和 DVT 的实际应用
Lido
涉及 DVT 的项目证明了区块链交易领域协作和实验的力量。
Lido
与 SSV 网络合作,进行了一项涉及从节点运营商到社区利益相关者等各种参与者的全面测试。结果证明了 DVT 在处理以太坊交易方面的可靠性和潜力。 更广泛的区块链背景下的 DVT DVT 的影响超越了以太坊,代表了区块链网络验证器模型的范式转变。在 PoS 机制中,DVT 的去中心化方式抵消了传统模型带来的中心化风险。这对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促进信任、安全和更广泛的参与。 结论:DVT——区块链进化的里程碑 分布式验证器技术(DVT)成为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发展的基石。以太坊采用 DVT 开创了先例,展示了增强安全性、效率和去中心化的潜力。随着区块链网络的不断发展,DVT 为信任至上、安全坚定、去中心化成为常态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在不断发展的区块链技术领域,DVT 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走向更强大、更有弹性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道路。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30
上一页
1
•••
39
40
41
42
43
•••
13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开盘劲爆行情!美国和中国暗示即将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金价暴跌53美元
lg
...
中美突发重磅!美财长贝森特: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的关税
lg
...
跌破4000美元!中美贸易转暖压低避险需求,金价大幅回落 美联储降息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lg
...
中美正接近达成全面贸易协议,中国股市短线急涨!市场等习特会
lg
...
中美突传积极信号:习特会稳了?!全球市场情绪高涨,“超级周”不止美联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7讨论